⑴ 良渚新城萬勱德數字文化產業園入住了哪些公司
以下是部分在該園區入駐的知名企業:1、杭州量子互動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專注於AR/VR技術研發和胡蘆陵應用的高新技術企業。
2、杭州極測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提供高精度地圖和定位技術的公司嘩並,主要產品包括室內定位和三維重建等。
3、杭州聚聯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是一家專注於智能家居系統研發和推廣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家居控制器、智能門鎖等褲戚。
以上僅為部分入駐企業名單,還有更多的文化創意和數字娛樂企業在該園區開展業務。
⑵ 數字產業包含哪些
數字產弊雀業包含:
1、知識信息產業。
2、通訊產業。
3、網路產業。
4、航空衛星產業。租顫早
5、文化產業的部分市場化數字技術應用產業。
6、教育、文化、廣電、衛生(疾控)、體育、民政(殘疾、福利、慈善)、環保、國防、司法、按社會保障、計生、宗教及民族事務等具有社會公共性的數字化管理應用並具有市場特性的產業。
數字產業是指以信息為加工對象,以數字技術為加工手段,以意識(廣義的意識洞雹概念)產品為成果,以介入全社會各領域為市場,對本身無明顯利潤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公共產業。其產品可以壓縮為「0」或「1」等數字形式或電子符號。
⑶ 中國數字經濟百強市出爐,杭州為何能躍升一線
《2021中國數字經濟城市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出乎很多預料的是杭州市成為數字經濟一線城市,其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遙遙領先與北上深廣四座城市並列在第一檔。許多網友都提出了疑問杭州為何能夠在此份名單中躍居一線呢?
以上就是小編認為,杭州此次能夠成為數字經濟一線城市的原因,杭州一直是一座充滿機遇和挑戰的城市,想要來此發展的年輕人可以抓住機會來這里大展拳腳一番。
⑷ 杭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國企的有哪家
杭州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國企的有西泠印社(杭州)數字傳媒有限公司。西泠輪悉印社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1月28日,是杭州賀辯市重要的國有文臘拍乎化產業集團,統一負責西泠印社全部經營性國有資產以及西泠印社字型大小商標的運作管理。2008年集團公司被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⑸ 諧雲入列36氪《2022年杭州獨角獸及准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
近日,36氪研究院發布了《2022年杭州獨角獸及准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全面展現了當前杭州獨角獸、准獨角獸企業的發展圖景。根據36氪研究院數據,截至2021年12月31日,杭州已談喊有28家獨角獸企業和152家准獨角獸企業,呈多行業的分布特徵。其中, 諧雲入列「杭州准獨角獸企業」名單 。
* 節選自36氪《2022年杭州獨角獸及准獨角獸企業名單》36氪《2022年杭州獨角獸及准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是根據影響獨角獸/准獨角獸企業發展的因素,遴選出5個一級指標和15個二級指標,並根據重要程度賦予不同的權重,通過桌面研究、專家訪談、企業調研等方式,客觀公正篩選出分布在13個行業中的152家准獨角獸企業(數據截至2021年12月31日)。
報告指出,杭州目含畝野前已穩居新一線城市前列,具有「創新活力之城」的特色優勢,並致力於打造「數字經濟第一城」。隨著杭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水平的不斷提升, 數字經濟成為杭州獨角獸及准獨角獸企業重點發力方向 ,也是驅動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同時創新已成獨角獸及准獨角獸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作為國內領先的容器雲服務商及准獨角獸企業,諧雲憑借創新的技術、高效的產品和獨特的商業模式等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同時,為社會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在數字政府、數字高校等應用的建設中,均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自成立伊始,諧雲便專注於雲原生,自上而下重視 自主研發能力及「卡脖子」技術壁壘的攻克 ,成功研發出國產自主可控的企業級容器雲平台,圍繞「底層核心技術+超前發展理念」,致力於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最佳解決方案,讓更多企業能夠 藉助領先的數字技術為業務增長創造更高的價值 。2022年1月,諧雲順利完成 超億元的B+輪融資 ,在資本市場獲得進一步認可。
目前,諧雲已實現了雲原生技術在不同行業的落地應用和商業模式構建,為通信、金融、能源、化工等多行業百餘家客戶企業提供包含 建雲、上雲、用雲和管雲的全生命周期一站式雲原生整體解決方案服務支撐 。包括中國移動、 海信、萬華、聯通、華數、海康威視、上汽集團、中國電信、中石化、國家電網、浦發銀行、建設銀行、工商銀行等一系列行業頭部企業。
在核心技術研發、產品創新、業務等方面,諧雲 不斷突破達到行業領先,領跑雲原生 :打造首耐高個雙中心部署案例;國內首次納管單集群主機規模前台以上;全球首款基於OAM的可視化實現產品;率先實現數十萬級的輕量級邊緣節點管理;全新推出自研一站式中間件平台—Zeus,對容器雲平台(觀雲台)、DevOps等產品持續升級;率先完成金融領域的信創試點建設工作........
未來,基於旺盛的市場需求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杭州數字技術優勢將日益突出,諧雲將繼續踐行「讓IT更美好」的使命,在杭州市和餘杭區政府的領導下,為餘杭區嶄新的「雙千億」目標及錨定「四高地,一基地」的藍圖,持續輸出更多元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賦能更多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助推杭州數字經濟發展。
⑹ 杭州發展前景怎麼樣
行業主要上市企業:海康威視(002415);恆生電子(600570);士蘭微(600460);300033(同花順);大華股份(002236);中控技術(688777);立昂微(605358);泰格醫葯(300347);華東醫葯(000963)等
本文核心數據:杭州產業結構;杭州支柱產業;杭州產業空間布局
杭州產業整體布局情況
——構建「5+3」現代產業體系 打造九大標志性產業鏈
近20年來,杭州市產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杭州最初從製造業起步,曾以「工業興市」為發展戰略。受金融危機影響,杭州工業面臨發展低谷,於是轉變產業發展思路,以「服務業優先」破解難題,推動第三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文化產業及大旅遊產業。進入信息時代,杭州抓住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助推杭州經濟更上一層樓。2019年,杭州提出「新製造業計劃」,首次將數字經濟和製造業列為高質量發展「雙叢者鏈引擎」。
產業變遷至今,杭州市形成了「5+3」現代產業體系——五大支柱產業和三大先導產業。其中,五大支柱產業包括文化產業、旅遊休閑、金融服務、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三大先導產業包括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信息軟體。此外,進入「十四五」,杭州加大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出打造「九大標志性產業鏈」,包括視覺智能(數字安防)、生物醫葯與健康、智能計算、集成電路、網路通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智能裝備、現代紡織與時尚。
在現代化服務產業中,杭州著重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的優勢產業主要有數字服務、金融科技、文化創意、智慧物流;未來將加快發展研發、設計、會計、法律、會展等產業。生活性服務業則主要聚焦於健康、養老、育幼、文化、旅遊、體育、家政、物業、快遞、助殘等。
——「一核九星」升級「三心八副」 主城區范圍擴大
2021年以來,杭州的城市規劃不斷變化。2021年4月,杭州進行區劃調整。2021年5月公示的《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提出了「一核九星」的空間發展格局。「一核」是由上城、拱墅、西湖、濱江組成的核心城區,成為「大杭州」的強勁極核;「九星」即由緊密聯動型的蕭山、餘杭、臨平,融核提升型的錢塘、富陽、臨安,生態賦能型的桐廬、淳安、建德組成「九大星城」。
然而,在2022年2月杭州規自局官網一篇題為《規劃引領向未來》的文章中,「一核九星」說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三心八副」。杭州第三中心橫空出世——雲城和未來科技城成為與武林湖濱、錢新奧體並列的城市新中心。具體來看,「三心八副」空間發展格局的「三心」主要是武林和湖濱地區、錢江新城(奧體博覽城、錢江世紀城)、雲城和未來科技城(南湖科學中心);「八副」則為蕭山、錢塘、臨平、富陽、臨安、桐廬、建德、淳安8個副城。相較於早前提出的「一核九星」,「三心八副」布局的主城范圍更大。
——「東整、西優、南啟、北建、中塑」 加快主城區建設腳步
在主城區的建設上,杭州早就開始發力。2019年杭州提出主城區要著力做好「東整、西優、南啟、北建、中塑」5篇文章。
東整,就是要完成大江東產業集聚區和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整合,條件成熟後爭創國家級新區,成為展示我國先進製造業發展水平的重要窗口。
西優,就是要在優化城西科創大走廊的管理體制、創新資源、公滲孫共服務上取得新進展,加快科技重器建設,努力建成全球數字科創中心,成為展示我國未來科技創新的重要窗口。
南啟,即全面啟動湘湖和三江匯流區塊規劃建設,爭取將這一區塊建成杭州未來發展新的增長極和全嫌隱浙江省「四大建設「融合發展的示範區,成為展示我國現代化新型城市建設的重要窗口。
北建,就是要高標准推進大城北區塊建設,既突出城市副中心功能,又突出產業功能,增強可持續發展動力,成為展示我國城市有機更新成果的重要窗口。
中塑,即持續深化西湖綜保工程,加快之江文化產業帶和大運河文化帶規劃建設,打造國際文化創意中心,推動固本塑魂,成為展示中華文明影響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窗口。
杭州各行政區、省轄縣級市、市轄縣的定位不同。上城區是杭州中心區域,主要打造高端服務業中心、消費中心、宋韻文化傳承展示中心等;拱墅區是杭州中心區域,主要打造時尚之都、數字新城、運河明珠;西湖區是杭州核心城區,著重構建「雙核、五圈」的空間發展格局,積極打造展示西湖、西溪「雙西」勝景;濱江區是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之一,在「天堂矽谷·矽谷天堂「的願景下,加快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的實踐樣板;蕭山區推進「產城人文」深度融合,高水平建設「亞運國際城·數智新蕭山」;餘杭區處於杭州大城西的中心,是城西科創大走廊的核心區,科技創新優勢突出,在最新的「三心八副」城市發展格局中,餘杭區也被列入了中心區;富陽區聚焦「產業富陽」,打造全省先進製造業示範區,高水平描繪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臨安區是城西科創大走廊重要一極,以青山湖科技城為主戰場,將建設成為國內「硬科技」創新策源地;臨平區處於G60科創大走廊和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交匯點,是杭州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的第一橋頭堡;錢塘區定位世界級智能製造產業集群、長三角地區產城融合發展示範區、杭州灣數字經濟與高端製造融合創新發展引領區等;桐廬縣定位杭州後花園,是杭州大都市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和浙江大花園「耀眼明珠」;淳安縣是特別生態功能區以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也是著名景區千島湖所在地;建德市是杭州「新製造業」產業基地,航空裝備、航空經濟等優勢突出。
——各區產業規劃藍圖浮出水面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主旋律
從各行政區、省轄縣級市、市轄縣的產業規劃來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先進製造產業集群等是杭州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中,各區產業發展方向各不相同。例如,上城區主要發展金融服務、消費服務等產業,餘杭區主要發展人工智慧、集成電路、關鍵基礎軟體等產業,建德市主要發展通航產業、生命健康、旅遊休閑、水產業等。
杭州產業結構分布情況
——產業結構呈「三二一」格局 第三產業優勢明顯
從杭州的產業變遷來看,金融危機後,杭州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已成為杭州的主要產業。近年來,杭州市三次產業結構呈現「三二一」格局,2021年三次產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重為1.8:30.3:67.9,第三產業優勢突出。
——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整體呈增長態勢 文化產業貢獻最大
2017-2021年,杭州市五大支柱產業合計增加值整體呈增長態勢,2021年突破8000億元,達到8037億元,同比增長10.5%。2021年一季度,杭州市五大支柱產業合計增加值為2169億元。
註:1)2018年後文化產業統計范圍有所變化;2)金融服務採用金融產業數據;3)生命健康採用健康產業數據。
從各細分產業來看,文化產業是貢獻最大的細分產業。2021年,文化產業、旅遊休閑、金融服務、生命健康、高端裝備製造業五大支柱產業的增加值分別為2586、1068、2191、1332、860億元。其中,文化產業佔比達到32%,金融服務佔比接近30%,為27%。
——三大先導產業:增長速度較快 信息軟體產業規模最大
2017-2021年,杭州市三大先導產業均呈現增長態勢,其中人工智慧和信息軟體產業增長迅速。2021年,杭州市人工智慧產業實現營業收入2072億元,同比增長33%;雲計算大數據增加值為1615億元,同比增長16%;信息軟體增加值為3933億元,同比增長14%。
註:1)人工智慧產業採用營業收入數據;2)信息軟體產業採用軟體與信息服務產業數據。
從各區先導產業布局來看,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餘杭區等布局較為完善。上城區重點發展信息軟體、大數據、智能家居產業,拱墅區重點發展大數據產業,西湖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產業,濱江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工業軟體、大數據產業,蕭山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工業大數據產業,餘杭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關鍵基礎軟體產業,臨平區重點發展大數據產業,錢塘區重點發展人工智慧、信息軟體產業,桐廬縣重點發展視覺智能、人工智慧產業,淳安縣重點發展旅遊大數據產業,建德市重點建設公共大數據平台。
——九大標志性產業鏈:未來主攻方向 大打「數字牌」
「十三五」時期,杭州提出重點打造「1+6」產業集群。進入「十四五」,杭州提出要打造製造業九大標志性產業鏈,包括視覺智能(數字安防)、生物醫葯與健康、智能計算、集成電路、網路通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家居、智能裝備、現代紡織與時尚。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這九大產業鏈都將是杭州的「主攻」方向。其中,視覺智能(數字安防)已經成為杭州的特色產業。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數字經濟第一城」,這九大標志性產業鏈中至少有6項與數字經濟、信息行業緊密相關,包括視覺智能(數字安防)、智能計算、智能家居、智能裝備、集成電路、網路通信。
杭州開發區(園區)主導產業
為了優化產業平台空間和功能定位,杭州市近年來對園區開啟了三輪整合,2021年發布的《關於做好全市開發區(園區)整合提升工作的通知》標志著第三輪整合正式開始。具體來看,杭州將全市開發區(園區)總數從35個整合為17個,並將重點打造杭州錢塘新區、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富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等6個高能級戰略平台。
目前,17個平台主導產業主要集中在數字經濟、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時尚產業等。比如,錢塘新區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生命健康、智能汽車與智能裝備等;城西科創大走廊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智能裝備等;杭州高新區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生命健康、集成電路等。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杭州市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⑺ 深圳開始研究數字貨幣!這些省市也在爭取「數字經濟」試驗區
深圳特色 社會 主義先行示範區 橫空出世。1979年至今,深圳從小漁村,轉變成為中國製造業和 科技 行業的樞紐,必有其過人之處;而下一個40年,深圳要干什麼?
《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深圳要「 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而且指明「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
下一個時代的產業發展,深圳會給全國派余游的城市趟出一條路來。
不到4700字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涵蓋了發展理念、經濟、 社會 、法治、民生等方方面面。
其中第五條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中,明確了深圳「 打造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的定位,而且 「支持在深圳開展數字貨幣研究與移動支付等創新應用」。
深圳經濟特區的成功,最主要的表現:在於 經濟發展速度提升 和 科技 創新進步加快 。
從過去的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組裝產業為主導,如今,深圳已轉型升級為知識密集型的高 科技 產業為主導的城市,特別是 數字經濟 功不可沒,深圳也擁有了 華為、騰訊、大疆、中興 等一批高 科技 企業。
國家也已經看到,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加快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充分挖掘大數據紅利,激發大數據潛能,必然是經濟必然發展方向。
深圳正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 按照計劃,深圳推進製造業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加快建設省工業互聯網產業示範基地,培育一批年收入超10億元的工業互聯網核心企業,建設一批工業互聯網平台和智能工廠。
深圳也在以網路基礎設施促進應用發展。 以應用拉動產業發展,推動5G網路、技術、產品與應用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5G產業生態,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5G產業集聚地。
對於 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除了深圳已有明確政策背書,全國其他許多省市正在積極競爭,甚至組團爭取,畢竟,這個代表城市發展未來的試驗區,可能成就另一個深圳!
今年兩會期間,四川代表團以全團名義提出了《關於支持四川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議》,明確提出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四川認為, 數字經濟將是未來最活躍的經濟領域、最大的發展空間。
數字經濟能催生一系列新產業、新業態,像共享單車、網購平台甚至未來的無人駕駛都是其中的代表,同時它還能和實體經濟結合,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福建,是數字中國建設的 策源地 和實踐地。2000年,福建工作就提出建設「數字福建」。
福建省之前發布了《加快全省工業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意見》,將著力構建 自主可控的大數據產業鏈、價值鏈和生態系統,以數據為紐帶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和開源社區開放創新。
福建的 東南大數據中心 ,包括 健康 醫療大數據產業園、VR產業園、大數據融合產業園和融合創新支撐服務區。其中,「海峽光纜一號」和省級「政務雲」「商務雲毀鬧」、超算中心二期等一批大數據產業基礎設施,國家 健康 醫療大數據中心、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中心等國家級平台項目已落地。
而福建東南大數據中心的 東湖數字小鎮 ,與中電數據深度合作,以國家 健康 醫療大數據雲服務平台為核心,運用人工智慧分析,打造智能 健康 檔案,形成垂直產業資源整合。
目前,東湖數字小鎮已吸引微軟、騰訊、中國航天十二院、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院,中電數據、360、浪潮、國信優易、貝瑞和康等近兩百家知名企業與機構落戶小鎮,注冊總塵銷資本近200億元,涵蓋大數據、移動互聯網、虛擬現實、醫療大 健康 、人工智慧五大領域。
去年10月,浙江杭州喊出了「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的口號。
阿里巴巴、網易、海康威視、新華三 ……這些數字經濟時代的公司齊聚杭州,足以說明杭州在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2018年,杭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萬億元,增加值達到3356億元,佔GDP的比重達24.8%,對全市經濟增長貢獻率50%以上。今年上半年,繼續增長15.5%,連續17個季度保持兩位數增長。
最近央視的《對話》欄目,展示了杭州正在推進 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 ,爭取在數字經濟前沿基礎和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重點產業領域數字化轉型、 社會 治理數字化應用等方面領跑全國乃至全球,為數字中國建設當好先鋒、提供樣本。
當然,也有消息稱,安徽、浙江、江蘇三省有望設立跨區域長三角大數據試驗區。
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相關人員透露:
山東將重點依託濟南、青島、煙台等市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與戰略資本,布局建設集成電路、高端軟體、量子通信等重大項目,打造雲計算產業基地, 建設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 。
其實,2018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復《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把濟南定位為新舊動能轉換的先行區。
今年初,山東也提出,將 支持濟南、青島爭創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加快建設濟南數據科學中心。
經濟實力長期據於山東省第三的濟南,作為一個省會城市,確實比較尷尬。
但知恥而後勇的濟南,近兩年動作頻頻。先是合並萊蕪構建強省會,再是傾斜資源打造生活經濟龍頭。 2018年,濟南完成對煙台的逆襲,成為僅次於青島的第二大城市 。
濟南的成績,離不開新經濟、新動能的貢獻。2018年濟南的大數據與 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 兩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就突破了3000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則占據全省半壁江山。
今年5月, 國家超算濟南中心 科技 園 啟用,這是國際上首個超級計算 科技 園區,也是我國國家超算版圖上的六大國家級超算中心之一。
而擁有「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的青島,自然也不會放慢腳步。
7月24日,《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審議通過,有了國家戰略的背書,給青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曝光度。
前不久,青島提出了「學深圳、趕深圳」的口號。能不能學到深圳發展的精髓,決定著青島的未來。
以上幾個地區,幾乎涉及國家重點戰略的城市群。
除此之外,京津冀也有所布局。
近日,北京方面表示,要注重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大力建設智慧城市、數字城市。
河北省表示,將著力發展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網路設備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著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推動「雲上河北」建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河北特色的現代信息化體系。
天津市提出,要加快制定天津市大數據發展規劃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深入開展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領域的地方立法研究。
除深圳以外,其他的 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最終落子誰家政策仍未公布,但永遠不要低估這些地方的決心。
從更長遠的眼光來看,這很可能是下一個城市之間競爭的關鍵,但是,能不能把握好這些政策機遇,還要看各自城市的努力。
⑻ 數字產業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數字產業的概念:數字產業是指以信息為加工對象,以數字技術為加工手段,以意識(廣義的意識概念)產品為成果,以介入全社會各領域為市場,對本身無明顯利潤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公共產業。CUDI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學者王超提出:在我們現代社會中以及在研究數字城市過程中,數字化對產業的影響和逐步市場化,其春卜對社會生產的影響,是人類社會生產前期任何一種生產形態都無法比擬。除第一、二產業外的所有其他產業)的和扒延伸,網路經濟產業、通訊產業、衛星產業等都該屬於該產業范疇。根據對「克拉克大分類法」(第一產業:農業、第二產業:工業、第三產業:除第一、二產業外的所有其他產業)的延伸,該產業是指對本身無明顯利潤但是可以提升其他產業利潤的公共產業。所以明確提出數字產業將是第四產業無疑。 數字產業的范圍:第四產業是一種新的產業分類法中的一個產業層次,是人類產業經濟的第四次分類。這是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基本原理以及勞動對象的非物質變化,理論結合實際,進行的一次新的探索。作為第四產業的數字產業涵蓋知識信息產業、通訊產業、網路產業、航喚森昌空衛星產業以及文化產業的部分市場化數字技術應用產業,還包括教育、文化、廣電、衛生(疾控)、體育、民政(殘疾、福利、慈善)、環保、國防、司法、治安、社會保障、計生、宗教及民族事務等具有社會公共性的數字化管理應用並具有市場特性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