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瓶窯哪裡保養好
擴展閱讀
深圳哪裡可以diy戒指 2025-05-15 11:04:03
現在要去天津都需要什麼 2025-05-15 10:45:25
東營如何去上海 2025-05-15 10:19:01

杭州瓶窯哪裡保養好

發布時間: 2023-06-16 16:48:21

⑴ 瓶窯丨你不知道的杭州小鎮—舊時光里走來的美人

說起瓶窯,大概很多人都沒有聽過,但是關心杭州房價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這里。畢竟現在也就瓶窯這邊房價低點了...

但是作為杭州的一個小鄉鎮,瓶窯不僅有吸引眾多攝影師的蘆葦盪、帶著70年代色彩的老街,還有良渚古國的文化遺址,這里的獨到之處大概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知道吧。

瓶窯鎮位於杭州市餘杭區中西部。北和東接鄰良渚街道,南接餘杭、倉前街道,西鄰黃湖街道。的確是小地方,但是小不代表特色少。

2007年,在瓶窯鎮境內的反山、匯觀山、莫角山、吳家埠等地相繼發現距今4700—5000年的 良渚文化遺址 ,出土大批的陶器、玉器、稻穀、絲綢等良渚先民的遺物。

鎮西十里的彭公嶺古為防弓嶺,相傳為防風古國的堤塘。可以說在瓶窯這塊土地上4000—5000年前就有良渚古國和防風古國的先民繁衍生息。

現在遺址附近還設有考古研究點,整個大的區域也尚在開發階段。大片的平原,白沙、草地,視野開闊,席地而坐, 感覺整個天地都是自己的。

「瓶窯最初就是三件套,一座山,一條溪,一條街。」

來了瓶窯,老街也是一定要去看一看的地方。

現存的瓶窯老街並不單指一條街,而是老城區的代名詞了。

陰雨天,老街在雨霧的薄紗中略顯神秘,排門、供銷社、電影院、糧站,彷彿帶我們穿越到了幾十年前。

順著路走,偶爾看見一弄拐進去,試圖找尋時間的印記。卻發現最多的是空盪盪的危房和大大的一個叉,大概下次來,這些老巷弄已經換成另一個樣子了。

從老街出來,能看見瓶窯的母親河--苕溪,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於流域內沿河各地盛長蘆葦,進入秋天,蘆花飄散水上如飛雪,引人注目,當地居民稱蘆花為「苕」,故名苕溪。

在瓶窯,北湖草盪便是看蘆花的最佳地方,古人說「三分秋色一分蘆」,餘杭的「一分蘆畢明」就在北湖草盪。

正值深秋,草盪蘆花已經盛開,從河堤上望去,白茫茫一片,遠近交錯,層層疊疊,綿延至遠處的窯山下,優美至極。

如果你走過老街,看過蘆花,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也許工藝的傳承能夠填補這份空缺。

如果你還記得戴望舒先生的《雨巷》信慧,那一定也記得那把油紙傘。

撐開,煙雨且朦朧;合上,是和風諧麗日。

其實紙傘在餘杭民間已經有逾千年的歷史,是尋常百姓家常見的物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西塢村手坦告的劉有泉爺爺,是當地餘杭油紙傘傳承人。

在劉有泉的記憶里,兒時油紙傘家家都有。生活儉朴的人家,一把傘修修補補,能用上好多年。但是上世紀60年代開始,受工業傘的沖擊,餘杭油紙傘幾乎絕跡,老藝人紛紛轉行。

已經64歲的劉有泉原本該安享晚年,卻怎麼也放不下紙傘的情結。他一直堅持按照傳統做法,而手工製作一把餘杭紙傘需 歷經70多道工序 。

但是劉有泉也很幸運,他90後的孫子劉偉學樂意把這事兒傳承下去。

於是有了塘埠村 餘杭紙傘的第三代傳承 ,也給這項古老的手藝帶來了新的活力。

現在在瓶窯塘埠村東塢55號就有他們的紙傘展覽館,不妨親自去體驗一下, 傳承不只是傳承,老物件也並非暮氣沉沉。

我們去瓶窯的時候,天氣不算好,老街附近正在施工,漫天的灰塵、泥濘的路,似乎初見並不愉快。只是走近她之後,摸著上個世紀的那些老房子,歷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

接著又去了遺址,去了北湖草盪,品過了瓶窯歷史里積淀下來的韻味,臨走的時候都在嚷嚷著下次再來,我想這就是瓶窯的魅力吧。

趁著老街還沒拆掉,趁著還沒有太多外界的聲音打擾她,見一見這位舊時光里走來的美人,偶爾沉迷美色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