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南宋時,杭州的天街即御街是今天的什麼路
中山路,是中國最常見的路名。不過杭州的這條中山中路,八百多年前曾經是南宋天子出行的御街又叫做「天街」。這個名字,聽聽便有種至高無上的感覺。唐俊傑說,這條路是當時皇帝的專用之道,也是趙宋政權象徵性的建築,處於臨安城的中軸線,連接著南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
當年宋高宗南遷臨安,曾為了遷都的事,反復周折了三次,終於選擇了臨安,這里水網密布金兵鐵騎難入,又堪稱萬物富庶的「東南第一州」。定了都城,便開始選皇宮地址,鳳凰山下是吳越國的王宮,數百年建設已頗具規模,改建皇宮可以節省財力人力,鳳凰山與吳山相連,是全城制高點。
而這條御街,便是連接鳳凰山和市區的中軸要道。
宋代皇帝一般會坐上祭祀的玉輿,踏上御道(御街中間專為皇帝所走的路)。前面是兩頭大象開道,緊隨其後的是穿戴考究的群臣、禁衛,歌舞隊連亘十餘米,「有如仙隊玉京來,妙樂鈞天盈耳。」
御道外便是供百姓行走的道路和用於排水的溝渠,再往外商肆林立,大小鋪席,連門俱是。
雖然御道和百姓行走的道路有黑漆杈子相隔,但百姓若想看到皇帝的龍顏倒也不難。皇帝出行,臨安城是要萬人空巷的,人群都擠到長達4100多米,寬不少於16米的御道上,與皇帝來個「親密接觸」。這在素以開放著稱的盛唐是想都不敢想的,唐朝百姓被坊牆圍起,不能隨意走出指定范圍。而到了宋朝,「市坊合一」,商品經濟終於劃時代而起。
「當時百姓和皇帝車隊的距離可以近到說『別擠啊!我看到皇上衣角的顏色了!』可見當時的皇帝還是挺『親民』的。」唐俊傑說,「不過畢竟是皇帝的鸞架到來,是禁止喧嘩的。登高觀禮者太不尊重,光膀子者太過不雅,都是被禁止的。
一條御街便可見當時南宋的繁華勝景。無論是「市坊合一」的商業結構還是百姓與皇帝共用一條御街的開放氛圍都頗值得後人玩味。南宋,除了偏安的投降派外,究竟還留給後人多少有價值的遺產?是否真如現代史學大師陳寅恪所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那個馬可波羅筆下的「華貴城市」究竟有多麼繁盛?一個個謎題等待著後人不斷解答。
㈡ 杭州的「三山六嶺九條街」有誰知道
清末民初,杭城百姓中曾廣泛流傳杭城是由「三山六嶺九條街」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雖然找不到這種說法的依據,但傳說中的「三山六嶺九條街」在杭城確實存在,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和改造,有些已不復存在,但部分地名仍沿用至今,人們還是很容易找到它的蹤跡。「三山六嶺九條街」說的是杭城歷史上有十八處地名,而這些地名十分有趣地分別是冠以「山」、「嶺」以及與四隻腳的動物聯系在一起,更增添了杭城地名的歷史淵源和民俗文化的內涵。
「三山六嶺九條街」中的「三山」和「六嶺」實際上並不存在,所在地也無山和嶺的地貌特徵,實屬虛構。但為什麼這些地名要與山和嶺掛起鉤來,古時這些地方是否確有山和嶺有待進一步考證,正如北京城內的一些小湖稱「海」一樣,如北海、中南海、什剎海等,可能出於民間的習慣叫法,久而久之,習以為常,似乎成為約定俗成。
「三山六嶺九條街」中的三山,如位於南山路與河坊街交叉口北側的「勾山」(又稱「狗兒山」),目前此處豎有醒目的「勾山」地名標志;位於中山中路東光復路南的「豬兒山」,現在已很難聽到這種叫法;位於文三路高新電腦城,四周還建有多家電腦商鋪、昌地火炬大廈以及九蓮新村一帶的「黃姑山」,至今仍在沿用「黃姑山」的路名,這三處雖稱山,卻不見山。
六嶺,如位於解放路解放橋西側附近的「金雞嶺」,現在一小巷內,位於上倉橋附近的「彩霞嶺」(又稱「草鞋嶺」),古時這一帶因售草鞋而得名;位於杭城閘口與錢塘江大橋之間的千年古塔所在地「白塔嶺」,地處江邊,地勢平坦,古時為錢塘江邊規模較大的集貿中心和渡口,南宋時白塔嶺是有名的買地經(導游圖)處,成為當時進入杭城游覽的東大門;位於現杭州日報社和浙江日報社附近一帶的「群仙嶺」,已難覓蹤影,記得上世紀50年代初,這一帶均為高出地面約7.8米的土丘,上為桑樹地,後因浙江師院(杭大前身,現浙大西溪校區)體育系遷於此,建了兩個田徑、足球場而將土丘鏟平,土丘是否是「群仙嶺」難以考證;目前在吳山北山腳處尚存「駱駝嶺」和「紫坊嶺」,過去卻只是一片農田,實際上知道的人已很少了。這幾處雖稱嶺,但又不見嶺。
九條街為:馬市街、羊市街、麒麟街、青龍街、猴市街(又稱「後市街」)、鳳凰街、元寶街、屏風街、琵琶街,目前這些街大都尚在。但稱其中後四條街為四隻腳動物,就使人大惑不解了,後查閱史料記載後,恍然大悟,腦袋突然開竅,不得不為古人取名的幽默詼諧而折服。因鳳凰為雌凰雄鳳配對,正巧是四隻腳;古代作為流通領域中的貨幣元寶(銀錠),底面一般為凹形,猶如一隻站立的四腳動物而得名元寶街;屏風街的得名更具有想像力,單面屏風靠兩只腳無法豎立,只有一對屏風四隻腳才能豎起來,因此屏風的四隻腳也喻為動物的四隻腳;琵琶街的得名更使人稱奇叫絕,琵琶何為四隻腳,原來琵琶的上方頸端處左右各有一對琴紐,杭城人習慣稱紐為「角」,「角」與「腳」為諧音,故琵琶有四隻」腳「而取代之。
㈢ 杭州市區的主要道路名稱和分區名稱
西湖區、上城區、下城區、江干區、拱墅區,濱江區、餘杭區、蕭山區。
東西向道路:
1、艮山東路-艮山西路-環城北路-天目山路
2、德勝快速路-文一路-文一西路
3、慶春東路-慶春西路
4、鳳起路
5、解放東路--解放路
南北向道路:
1、莫干山路-環城西路
2、東新路-紹興路-環城東路
3、上塘路-中河路,還有高架-四橋-四季大道
4、古墩路
5、秋濤路
6、延安路
7、建國北路-建國路
濱江區:
江南大道、機場路、濱盛路、濱文路、東信大道
㈣ 杭州,你知道最長的一條路是哪條路嗎
這是 一條最有可能打造成為美國波士頓128公路的 科技 創新之路——杭州天目山路。
這就是杭州最長的一條市域道路,更是代表著杭州未來的通向世界的一條通道!
從杭州市中心的武林門開始,經過了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區、5A級風景區西溪濕地、阿里總部所在地的未來 科技 城、南湖 科技 園區、青山湖 科技 園區,一直到美麗的風景聖地天目山風景區。
這是 一條連綿不斷的長達60公里的杭州城西大動脈 。沿天目山路以北5~10公里的范圍內,已經扎堆了無數 科技 園區。這是 一條未來可以與廣深 科技 創新走廊媲美的浙江版的 科技 創新公路——杭州天目山 科技 創新公路。
從日本東京、紐約等世界著名城市的 科技 產業發展經驗來看。臨安離杭州主城區50公里,50~60公里是 世界公認的最適合發展產業 科技 園區的距離 。機構應該加快推出臨安 科技 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包括青山湖、南湖等產業園總體規劃, 讓天目山路加快起飛 。
未來 科技 城是一個離杭州主城區15~18公里范圍的 科技 園區,按照杭州主城區目前人口500萬的腹地范圍已經達到12~13公里。在未來3~5年內 杭州未來 科技 城就成了主城區的腹地 ,未來 科技 城將在房價高昂的面前, 淪為杭州主城區的一個睡城 。而高房價和睡城作用下勢必會驅趕 科技 產業的外延。
天目山是一個最好承接未來 科技 城外延的區域 ,這條創新 科技 走廊形成,真正 代表著杭州的未來。
我用網路地圖測了,我測的並不是某一條道路的長度,而是這條道路在不拐45度彎的情況下加其它道路的總長度。
天目山路從最西邊的臨安區吳越街到最東邊的下沙6號大街總長度是76.9公里。
德勝路從最西邊的餘杭街道寶林路到最東邊的蕭山區江東大道全長66.5公里。
之江路從最西邊的轉塘鎮凌周線到最東邊的老鹽倉聆濤路全長52.3公里。
秋石路從最南邊的上城區復興路到最北邊的餘杭區星光街全長是40.5公里。
中河路從最北邊的北繞城高速到最南邊的簫山戴村全長是44.9公里。
如果大家認為哪條街才是最長的,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接著測給大家看。
杭州的城市規模這幾年正在不斷擴大,富陽、臨安等這些縣級市正在陸續被合並為一個個杭州的區。
因此就目前的城市規模來看,就同一路名的主幹道而言,最主要的也就南北向和東西向兩條。
南北方向最長的主幹道是為莫干山路,它北接杭州到南京的高速路入口,南至靠近西湖的 體育 場路口。
而東西方向的主幹道就是德勝路,東至江干區的下沙大學城,西到老餘杭區,貫穿了整個杭州城。
不考慮不同區域路名不同,不考慮高速公路。
南北最長的是上塘路-中河路-四橋-時代大道-橋戴線,最北端是南庄兜高速樞紐,最北段是蕭山區戴村鎮。
東西最長的自西向東,文一西路-文一路-德勝路-德勝東路-江東大橋-江東大道。西端為老餘杭,東端為臨江新城。
套路
當然是莫干山路了
應該是莫干山路
㈤ 杭州市區老新民路在哪兒
杭州市 新民路 是現在的解放路 葵巷到官巷口一帶 在1946年以前路名
解放路是1949年杭州解放後改的名稱
抗戰爆發前,現今的解放路從東到西,分別叫金衙庄、葵巷、新民路、迎紫路,最後與旗下相連結。由於正規的馬路中迎紫路最早建成,而且馬路較寬,當時的杭州市民大多把這條馬路統稱為迎紫路,取「迎接東來紫氣」之意。
1945抗戰勝利,杭州光復,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蔣總統聲望達到頂峰,又逢蔣公60周歲大壽。杭州市議會動議,將新民路、迎紫路、旗下這一貫通的馬路,合並改名為中正路,作為向老蔣的祝壽之禮。但老杭州市民叫順了嘴,還是叫它老名字——迎紫路,最多把原迎紫路至葵巷中間的新開馬路叫成中正路。
1949年5月杭州解放改稱解放路。解放前全國有很多叫中正路的,解放後90%的中正路都改名叫解放路。上海和南京是例外,武漢長沙杭州等地 中正路都改名為解放路
㈥ 杭州餘杭區有哪些街道
問題一:餘杭區有幾個鎮 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五常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
網路 餘杭鎮
問題二:餘杭區包括什麼地方? 餘杭區現轄塘棲、徑山、瓶窯、黃湖、鸕鳥、百丈6個鎮和臨平・東湖、南苑、星橋、五常、喬司、運河、崇賢、仁和、良渚、閑林、餘杭、倉前、中泰14個街道
問題三:餘杭市有哪些鎮 餘杭區現轄喬司、運河、塘棲、崇賢、仁和、良渚、閑林、餘杭、倉前、徑山、瓶窯、黃湖、鸕鳥、百丈14 個鎮。
問題四:杭州主城區包括哪些地方? 杭州市總面積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轄區4876平方千米,轄9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共84個街道、86個鎮、23個鄉;946個社區、20川9個行政村;其中市轄區共有73個街道、42個鎮,882個社區、942個行政村。
問題五:杭州一共有多少個鄉鎮?分別是哪些? 杭州市轄8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共有 57個街道、110個鎮、39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678個社區、65個居民區、3666個行政村;其中市轄區共有44個街道、49個鎮、3個鄉,597個社區、4個居民區、807個行政村。
上城區 面積18.3平方千米,人口36.2萬人。區人民 *** 駐清波街道惠民路3號,郵編311500。轄6個街道:清波街道、湖濱街道、小營街道、望江街道、南星街道、 *** 街道。
下城區 面積31.46平方千米,人口40.5萬人。區人民 *** 駐文暉路1號,郵編310006。轄8個街道:武林街道、天水街道、朝暉街道、潮鳴街道、長慶街道、石橋街道、東新街道、文暉街道。
江干區 面積210.22平方千米,人口40.4萬人。區人民 *** 駐慶春東路1號,郵編310002。轄6個街道、4個鎮:凱旋街道、采荷街道、白楊街道、下沙街道、閘弄口街道、四季青街道;筧橋鎮、彭埠鎮、丁橋鎮、九堡鎮。
拱墅區 面積87.49平方千米,人口28.8萬人。區人民 *** 駐湖墅街道珠兒潭巷10號,郵編310011。轄6個街道、4個鎮:米市巷街道、湖墅街道、小河街道、和睦街道、拱宸橋街道、大關街道;半山鎮、康橋鎮、上塘鎮、祥符鎮。
西湖區 面積308.7平方千米,人口62.8萬人。區人民 *** 駐浙大路1號,郵編310013。轄7個街道、5個鎮、2個鄉:北山街道、靈隱街道、西溪街道、翠苑街道、文新街道、古盪街道、西湖街道;轉塘鎮、留下鎮、袁浦鎮、三墩鎮、龍塢鎮;周浦鄉、蔣村鄉。
濱江區 面積72.02平方千米,人口13.1萬人。區人民 *** 駐西興街道,郵編310051。轄3個街道:浦沿街道、西興街道、長河街道。
蕭山區面積1420平方千米,人口117.7萬人。區人民 *** 駐城廂街道金城路685號,郵編311200。轄4個街道、22個鎮:城廂街道、北干街道、蜀山街道、新塘街道;瓜瀝鎮、臨浦鎮、樓塔鎮、浦陽鎮、戴村鎮、河上鎮、衙前鎮、坎山鎮、黨山鎮、靖江鎮、黨灣鎮、義蓬鎮、新灣鎮、新街鎮、南陽鎮、河庄鎮、寧圍鎮、進化鎮、益農鎮、義橋鎮、所前鎮、聞堰鎮。
餘杭區面積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3.2萬人。區人民 *** 駐臨平街道西大街33號,郵編311000。轄4個街道、14個鎮、1個鄉: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
建德市面積2321平方千米,人口50.8萬人。市人民 *** 駐新安江街道新安路1號,郵編311600。轄3個街道、12個鎮、1個鄉:洋溪街道、更樓街道、新安江街道;梅城鎮、下涯鎮、楊村橋鎮、乾潭鎮、三都鎮、壽昌鎮、大同鎮、航頭鎮、李家鎮、大洋鎮、蓮花鎮、大慈岩鎮;欽堂鄉。
富陽市面積1831.2平方千米,人口62.8萬人。市人民 *** 駐富春街道桂花西路25號,郵編311400。轄4個街道、15個鎮、6個鄉:富春街道、東洲街道、春江街道、鹿山街道;高橋鎮、受降鎮、場口鎮、常安鎮、萬市鎮、洞橋鎮、胥口鎮、新登鎮、淥渚鎮、靈橋鎮、大源鎮、常綠鎮、龍門鎮、里山鎮、永昌鎮;環山鄉、湖源鄉、上官鄉、漁山鄉、春建鄉、新桐鄉。
臨安市面積3126.8平方千米,人口51.9萬人。市人民 *** 駐錦城街道衣錦街398號,郵編311300。轄4個街道、15個鎮、7個鄉:錦城街道、玲瓏街道、上甘街道、青山湖街道;橫畈鎮、於潛鎮、藻溪鎮、太陽鎮、昌化鎮、龍崗鎮、島石鎮、湍口鎮、三口鎮、高虹鎮、河橋鎮、潛川鎮、太湖源鎮、清涼峰鎮、大峽谷鎮;板橋鄉、千洪鄉、橫路鄉、樂平鄉、馬......>>
問題六:杭州市餘杭區總共有多少個鎮啊? 21
問題七:杭州市餘杭區各鎮郵政編碼 省份 地區 郵政編碼 下屬地區詳細郵編 電話區號
浙江 餘杭 311100 進入: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 請看:餘杭區號
說明:以上列表中的郵件編碼311100不一定是浙江餘杭下轄各地的最詳細區域郵編,但可以滿足普通的郵寄信件、物品到餘杭需要,餘杭以下更詳細的地址是必須提供給郵局的,而比311100更詳細的郵政編戶不是必須的。
問題八:餘杭有哪些村 截至2006年底,餘杭區 區 *** 駐西大街33號,面積1223.56平方千米,人口80.64萬。郵編:311100。代碼:330110。區號:0571。拼音:Yuhang Qu。轄4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1個鄉:臨平街道、南苑街道、東湖街道、星橋街道;喬司鎮、塘棲鎮、崇賢鎮、餘杭鎮、閑林鎮、倉前鎮、良渚鎮、瓶窯鎮、鸕鳥鎮、黃湖鎮、百丈鎮、仁和鎮、運河鎮、徑山鎮;中泰鄉。共有56個社區、262個村委會。(註:另一出處數據為58個社區、260個行政村)
臨平街道 辦事處駐邱山大街757號,面積35.22平方千米,人口6.37萬。郵編311100。轄7個社區、15個行政村:邱山、星火、西大街、荷花塘、工農新村、武林、錢江;星火、丁山、小林、屯裡、結網、莊裡、陳家木橋、乾元、禾豐、龍安、石壩、萬陳、建富、上環橋、南公河。
南苑街道 辦事處駐迎賓路323號,面積28.03平方千米,人口4.94萬。郵編311100。轄4個社區、14個行政村:保障橋、河南埭、東安、新城;新豐、翁梅、紅聯、西安、高地、聯盟、聯勝、天萬、萬常、新安、長樹、東湖、蘇家、錢塘。
東湖街道 辦事處駐邱山大街757號,面積15.14平方千米,人口4.12萬。郵編311100。轄6個社區、9個行政村:廟東、廟前、羅庄、梅堰、桂芳橋、星光;雙林、紅旗、丁塘、胡橋、新塘、塘灣、工農、紅豐、橫塘。
星橋街道 辦事處駐南源路58號,面積17.62平方千米,人口1.26萬。郵編311100。轄2個社區、10個行政村:星都、香榭;南星、星橋、湯家、枉山、太平、賈家、周楊、民樂、萬樂、安樂。
運河鎮 鎮 *** 駐楊家墩村,面積40.42平方千米,人口4.54萬。郵編311102。轄3個社區、22個行政村:亭趾、博陸、五杭;亭趾、費庄、灘里、新宇、杭南、唐公、杭信、南柵口、南橫港、雙橋、章家河、褚家壩、戚家橋、螺螄橋、道墩壩、聖塘河、五杭、長虹、埔陸、興旺、東新、明智。
喬司鎮 鎮 *** 駐喬井路268號,面積30.12平方千米,人口3.8萬。郵編311101。轄1個社區、12個行政村:新街;喬司、勝稼、三角、吳家、永和、良熟、永西、朝陽、葛家車、五星、和睦橋。
塘棲鎮 鎮 *** 駐人民路300號,面積79.00平方千米,人口9.22萬。郵編311106。轄6個社區、28個行政村:南苑、樂苑、廣濟路、西小河、東小河、水北;丁河、泉漳、漳河、孤林、西河、三星、三文、超山、泰山、西界河、塘棲、西苑、塘北、超丁、宏、酒店埭、李家橋、柴家塢、姚家埭、邵家壩、朱家角、土山壩、龍船塢、莫家橋、塘家埭、丁山河、河西埭、港北。
仁和鎮 鎮 *** 駐仁和大道1號,面積75.0平方千米,人口5.65萬。郵編311107。轄1個社區、18個行政村:獐山;新橋、平宅、普寧、葛墩、東塘、三白潭、永勝、東風、奉口、洛陽、漁公橋、永泰、花園、雙橋、柵庄橋、九龍、東山、雲會。
崇賢鎮 鎮 *** 駐府新街105號,面積38.62平方千米,人口3.85萬。郵編311108。轄1個居民區、11個行政村:前村;向陽、崇賢、大安、沾橋、鴨蘭、龍旋、北庄、三家、四維、陸家橋、沿山。
餘杭鎮 鎮 *** 駐山西園路130號,面積93.00平方千米,人口6.93萬。郵編311121。轄5個社區、16個行政村:南安、通濟、南渠、鳳聯、山西園;寶塔、華塢、中南、義橋、上湖、仙宅、竹園、洪桐、溪塔、下陡門、永安、金星、鳳凰山、沈家店、餘杭水產、上文山。
閑林鎮 鎮 *** 駐閑富中路2號,面積71.81平方千米,人口4.3......>>
問題九:臨平有哪些街道,具體... 其實臨平就是街道,全稱為餘杭區臨平街道,但問到有哪些路的話,我查來的資料你可以看下~南部道路名:
車站路:由於連接藕花洲大街與臨平火車站,為了方便人們到火車站而建,因而命名為車站路。
迎賓路:這是一條通杭州等地的道路,若外來遊客到此,先入此路,故名為迎賓路,目的是歡迎來到臨平。
愛民路:臨平派出所在此地,公安為民辦事,替民解憂,因此叫 *** 民路。
新城路:原因訂二,其一是這快地是新開發,新建設的;二是新城社區坐落於此,且有新城花苑而命名。
菜市路:因為中山菜場在此。
南大街:臨平的道路以解放橋為中心,劃分為東、南、西、北四條主要大道,這條街位於南面,就取名為南大街。
東湖南路:東湖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以東湖立交橋,長途汽車站為劃分點,以北為東湖北路,中間的為東湖中路,以南為東湖南路。
藕花洲大街:臨平在很久以前是一片湖,湖中長滿蓮花,蓮藕滿湖底。風景甚是美麗,還引來了不少詩人,創作出篇篇佳作。為了對此表示紀念,將此路命名為藕花洲大街。
廣和街:原名仁和街,由於餘杭劃分入杭州市與其中的街同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混淆,而改名為廣和街。
人民大道:人民廣場坐落於此,且此大道寬有80餘米,正好符合「大道」的標准。
政法街:人民法院位於此街邊,故名政法街。
世紀大道:新世紀建造了此路,建造了「世紀嘉園」,並且應開發商的要求取名為世紀大道。
東部道路名:
東大街:在解放橋東面,與北大街、西大街統一,故稱為東大街。
九曲營路:以前此路一帶道路彎曲,故名。
東湖中路:故去臨平湖以東,因處於中段,故名東湖中路。
梅堰東路:位於梅堰河東,故名。
史家埭路:靠近史家埭,故名。
紅豐路:因靠近紅豐村,故名。
西部道路名:
龍王塘路:此地原來有個大水塘名曰「龍王塘」。
廣原寺弄:從前那裡有個廣原寺。
將軍殿弄:以前有個廟叫「將軍殿」。
馬家弄:解放前有個在臨平地區較為顯赫的家族,資產雄厚,主人姓馬。
前橫弄、後橫弄:分別在將軍殿弄之前及之後,自東向西,相對自南向北的將軍殿弄是橫著的,因此得名。
逸仙路:原先叫「中山路」,但與杭州的「中山路」重名,故改名「逸仙路」。逸仙是孫中山的字。
棉百弄:這里原來有棉布百貨商店,當時經濟條件不好,人們只求吃飽穿暖,因此這店頗受歡迎。
水車河弄:這里原來有條河,駛來的船要到河的橋邊稍作停靠,因此那裡曾有用水車(一種腳踏抽水工具)為船抽水的部門。
西大街:臨平原來有三條主要街道:東、西、北大街。臨平以前的中心在大士斗門(現在中都一帶),這三條街各自以其相對於大士斗門的方向命名。
西洋橋:原來公路不通到上塘河南面,河的兩岸靠西毛橋相連。西毛橋是用石子做的,因為不牢固,塌了一次。後來築路隊用鋼精混凝土新搭了一座橋。當時鋼精混凝土從外國引進不久,人們叫它西洋貨,這座新橋便因此得名。
北部道路名:
絲織弄:原絲織廠所在地,並有絲織廠宿舍,故名。
百姓弄:原來這里所住的居民比較多,而勞動人民往往被稱為百姓,所以取名為「百姓弄」。
沿山路(沿山北路):此路在臨平山腳下,沿山而建,故稱為沿山路,由於此路頗長,北部就稱
為沿山北路。
曙光東,西路:曙光家園坐落於此,故名曙光路,又因與東湖北路交叉,根據地理位置分為東,西兩路。
超峰東,西路:此路名來源有二,一是因為離超山較近,二是超峰服裝廠坐落於此。
映荷路,荷花路,碧荷路:這幾條小路均分布在荷花塘一帶,因「荷花塘」而在命名之時均有「荷」字,而不同位置,就產生了不同的路名。
育才路:所謂「育才」即教育人才,餘杭育才......>>
問題十:杭州有幾個餘杭區? 餘杭區很大以前叫餘杭市,杭州勾運路以北就屬於餘杭區了,就像南面的蕭山區如果不劃成區濱江一帶都是蕭山的。餘杭區臨平最繁華就是從閘弄口那邊走的。北面是良渚閑林,老餘杭就是餘杭鎮在杭州西面,杭徽高速餘杭出口就是,臨平在東北方閘弄浮可以坐公交去石祥路往東石橋快速路也是到臨平的。老餘杭有條東西大道連接餘杭鎮閑林良渚張山塘西臨平。農家樂良渚塘西比較多,塘西枇杷比較有名
㈦ 杭州西湖區有什麼路
一共有122條道路: 1白沙泉路2百家園路3寶石二路4寶石山下二弄5寶石山下四弄6寶石山下一弄7寶石一路8保俶北路9保俶路10財神殿路11長江路12常隆路13翠柏路14董家路 15豐潭路 16楓樺路17鳳起路18高技路19高木橋路20葛家莊路21工專路22工專路23古翠路 24古盪路 25古盪巷26古墩路27古墩路28古墩路29光明路30海關路31杭大路32厚仁路 33湖光巷34花塢路35華星路36華星支路37環鎮北路38環鎮東路39黃姑山橫路40黃姑山路41黃龍路42混堂巷43江涵路44教工路45金祝北路46金祝南路47金祝西路48競舟路49蘭花街50老曙光路 51老體育場路52里東山弄53蓮花街54蓮花路55林家浜路56靈溪北路57流水橋弄58留和路59馬塍路60彌陀寺路61莫干山路62南泉路63汽車西站路 64慶豐村路65慶隆路66求是路 67求智弄68求智巷69曲荷巷70仁壽山路71珊瑚沙路72上寧巷73申花路 74勝利新村一弄75省府路 76曙光路77松木場河東78松木場河西79蘇嘉路80塘苗路81桃花弄82體育場路83天目山路84通普路85外東山弄86萬塘路87王家弄88文北巷89文二路90文二西路91文菁路92文景路93文三路94文三西路95文三巷96文三支路97文一路98文一西路99五雲路100武林巷101物華路102夕陽紅路103西斗門路104西溪
河下路105西溪河東路106西溪路107下寧巷108向陽弄109星藝街110學院路111窯背巷112益樂路113影業路114玉古路115育新路116袁富路117雲和路118浙大路 119振華路120之江路121紫金港路122紫荊花路
㈧ 民國時杭州西湖北山路叫什麼路
到了民國,1912年7月,杭州開始拆除從涌金門到錢塘門的沿湖城牆,從此西湖與杭州城連在了一起,「北山路」、才開始成為具體的路名。民國時,北山路曾被改為「靜江路」,因為當時的浙江省政府主席張靜江曾居住在此街。新中國成立以後,「靜江路」的路牌換成了「北山街」,1964年又改稱「環湖北路」,現在掛出的路牌是「北山路」。
1920年至1922年,杭州拓寬沿湖馬路。西湖被填小了,湖旁的泥土小道變寬了,從此,北山街開始有了街的模樣。名人、商人的目光也開始落到了這條街上,今天,北山街上的別墅山莊和旅館、飯店幾乎都是在那以後建造的。這些民國時期的建築,積淀著厚實的歷史文化。
北山路雖然歷史不長,但積淀的歷史文化不僅豐富而且重要。是一部民國史,有許多重要歷史事件都與它有關聯:民國首任浙江省長夏超、胡適、 史量才、陳佈雷、美國著名哲學家杜威、蔡元培、弘一法師、蔣經國、沙文漢、江華、周建人、譚啟龍等許多名人都在北山路生活與活動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