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杭州知識 » 杭州100元面館在哪裡
擴展閱讀
福州適合溜娃去哪裡玩 2025-05-14 19:24:12
福州哪裡有賣廢舊電視的 2025-05-14 19:23:27

杭州100元面館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6-19 08:55:05

① 杭州當地人都喜歡去哪吃飯

看了奎元館酒就不想看下去了,就想吐槽,炒的澆頭一點都不新鮮,過來 旅遊 滿心期待進去,滿頭黑線出來,面條是可以,澆頭太差了,還沒家裡樓下的好吃,現在的奎元館已經不能與老底子的奎元館比了,現在做出來的面條不如外地人開的小店做的好吃。

奎元館已經沒落了,基本沒什麼人去了,店面也越來越小,片兒川里的筍居然變成了罐頭筍,一點都沒小時候的味道,新豐小吃己變,杭州人己經很少去了。跟以前的質量相比,太差了,所以說現在去奎元館的老主顧也沒有以前多了。

還有外婆家、知味觀、山外山、天外天、老頭兒油爆蝦……都天天滿座,我是上海的,喜歡小河直街去用餐,茅家埠經濟實惠,口味稍待改進,新白鹿雖然價格便宜,但份量實在太少,性價比沒得高的,所以說今天的新白鹿飯店也一般。

說起杭州,西湖、靈隱寺、宋城等景點被人津津樂道。然而,杭州除了秀麗的風景, 美食 也是超級多的,杭州人對吃的可是絕對不含糊的。那麼,杭州當地人都喜歡去哪裡吃飯呢?且看我細細道來。

一、奎元館

位於解放路上的奎元館,是杭州城最負盛名的百年老店之一,享有「江南面王」的美譽。奎元館的面條很勁道,湯頭鮮濃卻沒有味精的味道。

在奎元館中,最負盛名的要數片兒川面和蝦爆鱔面了。片兒川就是酸菜肉片面,酸爽的湯汁讓人食慾大開,勁道的面條和酸菜肉片等配菜一起,讓整碗面條的口感十分的豐富。至於蝦爆鱔面,個頭相等的河蝦和鱔魚一起爆炒,蝦嫩鱔脆,湯濃味鮮,整碗面把原料的味道層次提升了一步,很好的結合到了一起。

此外,奎元館會根據四季的變化不斷翻新品種的面條。因此,在杭州當地人之中,奎元館很是受到喜愛。

二、新豐小吃

鮮美的蝦肉小籠、軟糯的喉口饅頭、讓人滿足的蝦肉餛飩……新豐小吃店內具有杭州特色的小吃還真不少。

在店內,你經常能看到許多杭州的本地人,結伴而來,或吃些小吃,或打包一些餛飩帶走。

來杭州,新豐小吃應該算是不能錯過的一家小吃店了。

三、新白鹿餐廳

新白鹿餐廳里的菜品主要是杭幫菜,價格比較實惠,但是去吃的人會比較多,經常會遇到排隊的情況。

糖醋排骨、鐵板牛柳、糯米藕片……總的來說,新白鹿餐廳的性價比還是很高的,很值得一去。

杭州本地人來回答這個問題。杭州的餐廳比較多,老杭州人喜歡去的也有很多,從小吃到正餐,從平價飯店到高級餐廳,選擇不要太豐富,以下推薦幾個當地人喜歡去的店:

新豐小吃
新豐小吃是杭州本土家喻戶曉的小吃品牌,1996年營業至今,分店開遍杭州幾個老的大型社區,主營各種杭式點心、小吃,物美價又廉,深受本地人的喜愛。推薦新豐大包、雞粒包、糖糕、蝦肉小籠、蝦肉餛飩、牛肉粉絲湯等,個人尤其喜愛他家的蝦肉小籠和美味血湯。

新白鹿餐廳
新白鹿餐廳是杭州本地有名的中餐廳,最初只是武林銀泰旁邊耶穌堂弄里的一家小面館:白鹿面館,因出品的菜品廣受好評,價格又非常實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顧客,經營規模也逐漸擴大,從而改名新白鹿餐廳,目前已在杭州開設多家分店,每一家生意都很好,周末用餐高峰常常要排很久的隊。推薦招牌菜:鹹蛋黃雞翅、蛋黃子排、糖醋排骨、魚羊鮮、菠蘿牛柳、香烤鱸魚等等。

老頭兒油爆蝦
這個店也是杭州有名的杭幫菜老店,早期以菜品好服務不好而出名,當年說服務不好是因為食客太多、排隊太久,店員忙不過來,點菜也只推薦招牌那幾樣每桌必點的。然後近幾年發展較快,在杭州開了不少分店,雖然生意仍然火爆,但服務上卻有所提升。推薦:油爆蝦、干炸帶魚、鹵鴨、炒腰花等等。

外婆家
鼎鼎大名的外婆家餐廳,從杭州起家,分店越開越多,早已走出杭州,有開遍全國的趨勢。某種意義上來說,外婆家開創了經濟型中餐廳不但注重菜品,也重視店內裝修和服務的先河。目前在杭州,旗下還有許多子品牌餐廳,也都很美味,如爐魚、鍋小二、第2樂章,以及高端品牌宴西湖等,每一個都值得去吃。

慧娟面館
慧娟面館是杭州人氣很旺的面館,滿滿杭州老底子的味道,目前已有多家分店,當然店內不止是面條,也有其他特色菜品。推薦:片兒川、蝦爆鱔面、千張包、白切羊肉、鹵鴨、紅燒大腸頭等等。

以上都是杭州本地比較有 歷史 的餐廳,老杭州人都很喜歡的。杭州餐飲發展很快也很好,近些年也有許多新的餐飲品牌廣受好評,如:素描、新榆園、樸素等等,也都是挺不錯的。

說起杭州本地人喜歡去哪兒吃飯?老杭州人最有發言權。

在七八十年代,樓外樓、天外天、山外山、杭州酒家、素春齋、天香樓等的飯店和酒樓,那時是價廉物美,色香味形一應俱全。

而現在,杭州本地人都不去那些飯店和酒樓了,為什麼呢?就是因為,現在名店的廚師做不出品牌名菜的味道。

所以現在本地人都喜歡去,新開元、花之城、外婆家、新白鹿、弄堂里、藏鮮工坊、新騰飛、或者是 美食 街上的各家小飯館、小酒店。

說的不好聽的話,品牌名店做的龍井蝦仁、西湖醋魚,還不如我做的好吃,有時候真懷疑廚師是不是南方人。

每一個杭州人或在杭州生活過,甚至路過的遊人,都會有自己心目中的杭州 美食 ,下面列舉一些,看看是不是你吃過的或者聽說過的杭州人常去淘 美食 的地方:

1、政府著力打造的各大 美食 街,如:高銀街、中山南路小吃街、勝利河 美食 街、大兜路 美食 街等。

2、散布在各大商場或商務大樓里的酒樓餐館。這種類型的餐館,占據了很大一部分市場,大大方便了購物者或上班族就地品嘗美味佳餚。在杭州比較知名的餐飲品牌,如綠茶、外婆家、白鹿餐廳、杭州人家等,都在各處有分店。而杭州常去的一些商場則有銀泰百貨的各家分店,萬象城,杭州大廈,天虹百貨等。

3、散布在城市大街小巷裡的這種土家菜館和麵店,尤其是居住小區比較集中的地方,是杭州人日常生活中經常光顧的地方。這個菜館離家不遠,價廉物美,規模不大,但吃起來各有特色,非常親民,極少有宰客現象發生。通常只要利用網路的搜附近功能,就能就近找到可口的 美食 店,標識為"xx土菜館"的小飯店,往往生意興隆。

希望以上分享有助於大家進一步了解杭州的飲食文化。更多游覽江南定製信息,可關注本號或私信聯系。

奎元館是六二吃吃的!

看著樓上的回答,感覺就是官方的標配。有一條街,叫做復興南街,那裡一條街都是老底子的面館,是當地人最愛的一條街,那隊伍排的老長老長了。板凳面是最有名的

哪裡酒家門內外排隊的多,那裡的菜餚美味就不差,這比美團大眾點評網上更可靠,要想知道杭州人最愛吃的飯店,按照這個標准找一找。

我去杭州,還是去知味觀吃飯比較多!因為離西湖近,店內花色品種繁多,豐富多樣充入!適合平民百姓食料的標准!而且味道不錯 !有杭州老味道的感覺,親情!因此,有遠道來的親人們,也一起會選擇知味觀去赴宴![贊][贊][呲牙][呲牙][玫瑰][玫瑰]

杭州人喜歡吃便宜經濟實惠的為主,有時候一個人吃一碗面也是很滿足的,杭州人最喜歡的面是片兒川,或者肉絲拌川,拌川裡面還要加荷包蛋,大排或者豬肝這種吃法,而且是街角小巷子的的那種面館,還有新豐小吃里的牛肉粉絲啊,小籠包這種,還有吳山烤雞,以及之前最早的新白鹿餐廳,到現在的外婆家,綠茶餐廳,和老頭兒油爆蝦這種平價餐館,不算是吃得很豪華,但是杭州人一定吃得很滿足很舒服!

② 杭州又好吃又便宜的飯店能介紹幾個嗎

用牛包裹的全家福米粉
發現店家:花溪王牛肉米粉
發現地:古墩路紫金小區8—11號
喜歡米粉那種滑滑韌韌的感覺,在米線與義大利面之間徘徊的味道。去花溪王牛肉米粉店是源於小吃節的時候吃了一回,但就這一回,從此就愛上了那有點酸味的濃香牛肉湯。古墩路的這家我們常去,基本消費都在5元一碗上下,最出名的就是牛腩米粉,濃濃的牛肉湯里躺著一堆酸菜。本以為酸味會破壞牛肉湯原有的鮮香,但其實只有加了店裡密制的酸菜,這碗米粉才完美。湯是不能不喝的,濃濃的牛肉香味是不同於任何店的。如果你不喜歡吃牛肉,沒關系,那裡還有小排米粉也是5元一碗,不同於招牌米粉的味道,醬香濃郁,上面浮著一大片紅紅的辣椒油,小排也就是杭州人說的子排,湯微辣。
最值得一提的是店裡的全家福,把店裡上好的牛肚、牛筋、牛楠、牛腱(在牛身上找得到的大多都有),嚴嚴實實地把米粉包圍起來,好大的一碗,不過料那麼足,你不會後悔點的,甚至還可以加料,大都是三、四元一份,品種很多,桌子上還有花椒粉,吃起來令人舌尖發麻。

雞毛小店民間美味大搜索[推薦]
菜好吃才是硬道理
飯店環境不好有什麼關系,我們又不吃桌子凳子,菜好吃才是硬道理!我們在杭州城裡的那些街頭巷尾里搜出來的美食絕對會令杭州那些功底深厚的老吃客也哈喇子直流,堪稱杭州城第一的好東東。
不信,你就親自循著我們的地圖,自己摸過去試試這些來自雞毛小店的美食。

杭城第一鴨肫、鴨腳爪——順民小吃店
順民絕對是那種平時走過路過,肯定會錯過的店:十幾個平方米的小鋪子里幾張橫豎亂放的桌椅,跟街頭大排檔沒什麼區別;順民沒有菜單,所有的菜都是看廚房裡的料點的;順民白天是不開門的,只在每天晚上8點才開門的,營業一直到次日清晨。
在順民被點得最多的是鴨肫、鴨腳爪、帶魚、雪菜蘑菇、雞肉……鹹淡適中的鹵汁,剛好火候的鴨肫是那裡最有特色的,有嚼頭又不是太硬,蘸著鹵汁,過著它同樣是招牌的餛飩王。膠汁鴨爪也是很招牌的,因為天氣冷,鹵汁已經與鴨爪凍在一起,費力地啃著鴨爪,嘗著筋斗的「鴨爪肉」,因為啃得辛苦,感覺尤其好吃。
蘑菇雪菜很鮮,卻不是那種放了過多味精的矯揉造作的鮮,聽說雪菜是自家腌制的,完全是原生態的那種鮮。
地址:建國北路雙牛大廈對面
當家菜:鹵鴨肫、膠汁鴨爪、雪菜蘑菇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咖喱——澄江面館
翠苑電影城斜對面,那家叫澄江的小面館,刺激著我的食慾。
冬蔭宮海鮮湯是必點。辣的開胃,酸的暖胃,還有翻騰著的綠色香菜,配合得恰到好處。第一勺入口,那股子酸辣味藏得很好,可慢慢的你卻會發現有什麼東西順著你的口、鼻、喉、內腹廝混成了一道熱流,然後汗就沁上了額頭。
澄江的魚頭煲用的是廣東人的做法———紅燒、干汁、五花肉配蒸,實實在在一道菜。其實魚跟肉搭台唱戲,精彩早有耳聞,雖然不免曖昧,卻也包容了一張張愛肉的嘴。至於少了湯,魚頭的香辣自然純粹了許多,腥味也沒有了,根本用不著姜、蒜、蔥什麼的來打圓場,不相乾的一切靠邊。
最後是咖喱上場。澄江的紅咖喱原味些,至於黃咖喱,估計已然改良,加了些甜味,卻也適合對辣態度模稜的女生。一直堅持著點咖喱牛腩,覺得這才是正宗。洋蔥、土豆、紅辣椒各司其職,規規矩矩;而咖喱則糾纏著肉味,慢慢溶化在你的嘴裡,像極了深愛女人解除偽飾後的濃情,擋不住、推不掉,那就乾脆張開懷抱接受。
地址:翠苑電影城斜對面
當家菜:冬蔭宮海鮮湯、魚頭煲、咖喱
美味指數:8級
杭州第一油爆蝦、炸帶魚——大頭(無店名,反正大家都這么叫那裡)
大頭的油爆蝦、炸帶魚絕對是杭城數一數二的,所有去吃過的人都這樣評價。
大頭的油爆蝦大大滿滿的一盆,全是鮮活的河蝦做的。油油地晃著眼,但吃起來一點也不油膩。一個個帶著被爆得脆脆薄薄的殼。背脊處的殼事先被劃開了,翻炒過後向兩邊敞開,就像一條淡紅色的圍裙。蝦肉很鮮甜,很有嚼頭。
至於那些泛著黃的焦,帶著漂亮圍裙的油炸帶魚,整一盤放在你的面前,算不上清爽,卻絕對好吃,肉質飽滿,還有些許彈性,外頭那口子油花,在齒間更是散出不少的香味。
地址:梅花碑信余里小區(石油公司旁)
當家菜:油爆蝦、炸帶魚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燒雞公——文三路燒雞公
爬上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上二樓對著一樓豪氣地喊:「來只雞!」,不久底下傳來「咯咯」的叫聲以及嘹亮的回應聲:「兩斤七兩!」再點上幾盤葷素結合的火鍋料,隨即嗑起瓜子打發時間。
端上來的湯伴隨辣味飄香,隱隱約約能看見裡面嫩嫩的雞肉,大家瞅准目標以飛快的速度動筷,撈起一塊就往嘴裡塞,這么做的結果通常是燙得舌頭和喉嚨隱隱生疼,不過咬上第一口,就已經對泛香的鮮雞肉愛不釋口,所以這點犧牲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燒雞公的雞肉香滑有味,爽口而不沾牙,吃完火鍋後舀碗鮮湯品嘗品嘗也回味無窮。吃飽後毫無拘束地打個醜陋的飽嗝,頓時精神倍爽。
順便說一句,這里的瓜子味道也很正宗。
地址: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
當家菜:燒雞公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小海鮮———小廚師(店名沒有,但窗子上貼著「小廚師美食」的字樣)
很偶然發現了這家店,門上沒有店名,但是在玻璃門上寫了「小廚師美食」字樣,想想大概就是叫「小廚師」吧。隔幾天去,又發現門口豎了個廣告燈箱,上面寫著「沈家門大排檔」,反正就是它的海鮮牌子吸引了我們。而且價格公道,每次去吃,兩個人吃掉三四十塊錢,能吃三四個海鮮。
「小廚師」所有的菜樣就放在收銀台的邊上,一目瞭然。蒸了條十六眉———不是自己誇自己,如果不是像我們這種專吃海鮮的刁嘴,還不會認識這種來自舟山的肉質細嫩的魚呢。魚很新鮮,蒸得也恰到好處。這種十六眉我以前只在舟山大廈吃到,結果跑出個廚師覺得眼熟,一問,竟然就是從舟山大廈出來的。小廚師還向我們推薦他們的蒸小黃魚,說是調味汁很特別,「很貴的,一盤里就要用掉1元錢呢。」
再去的時候,小廚師又向我們推薦了米魚豆腐湯,湯上來後,只見奶白的湯中是雪白的豆腐和綠綠的芹菜末,海鮮的香氣混合著芹菜的香氣,非常誘人。湯鮮美極了,魚頭也酥嫩。旁邊有看的食客叫好,說,看那米魚的小鰭還翹著呢,神氣!
地址:杭州百井坊巷南側靠近中山北路口
當家菜:米魚頭豆腐湯、清蒸十六眉、清蒸帶魚……所有小海鮮
美味指數:8級
杭城第一野筍干——老土飯店
建德、富陽的老土菜很有個性,所以不管是喜歡辣的、還是不辣的,都是所有人喜歡至極的。
老土飯店的豆腐很鮮,加上用農家自製的雪菜、健壯的黃豆芽,以及腌漬過的青辣椒,與一塊塊老豆腐在沙鍋里燉上老半天,才一起端上桌香誘食客的味蕾。老豆腐燉得火候剛好,每一個細微的毛孔都充盈著野菜熬出的湯汁,而又未被煮空。
那裡最最好吃的是嫩嫩的小野筍干,在鍋子里煸干後的辣椒讓野筍干有不一般的口感,加上略偏辣的味道刺激著舌苔,令人胃口大開。
其他還有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都值得一嘗。
地址:天城路19號
當家菜:野筍干、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目魚干——甌特
開了都快半年的城西溫州餐館里最好吃的就是筍干燒目魚干,首先是原料很不一般——筍干是那種白白大大的溫州貨,特別嫩,那種絕對正宗的目魚干很有嚼頭的肉質量,味道非常一流。
美極河蝦經過大油鍋後一隻只晶瑩剔透,肉大得呼之欲出,咬一口,一不留神鮮鮮的汁水就流滿你的下巴,味道好得很。
甌特的老闆很友好,談得好的,立即踏著腳踏車買來酒買來肉,湊進顧客里,高談闊論一番。
地址:文新路富華路口
當家菜:美極河蝦、筍干燒目魚干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魚湯——方大伯的魚(無名小店,但大家都這樣叫)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果要我選擇其一,我選擇———魚,但它必須是方大伯的「魚」。方大伯的小店就在武林路口頭,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菜、三四張烙印著歲月痕跡的舊桌子、以及一個煤餅爐基本構成了他的全部家當。
每天進出方大伯小店的,多是時髦男女。口味自然五花八門,但那條魚,是每桌必不可少的。方大伯燒的魚,最好的,就是鯽魚。
如果你想偷方大伯燒魚的拳頭,似乎很容易,先起個油鍋、放魚、加水、燜,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展現在你的眼皮底下。但是,請允許我說但是,當魚上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一切努力與痴心妄想都是白費,因為你永遠無法達到那種境界———濃湯、雪白的濃湯、散發著無比誘惑的雪白濃湯、配著點點蔥花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醇香。
記得我們每次去,都後悔沒有節制,不是燙了舌頭,就是吃撐了半死。但是現在,你恐怕暫時吃不到方大伯的魚,因為大伯目前閉門謝客,休養生息。但據可靠消息———方大伯肯定還會重出江湖
地址:武林路口頭
當家菜:鯽魚濃湯

---------------------------------------------

用牛包裹的全家福米粉
發現店家:花溪王牛肉米粉
發現地:古墩路紫金小區8—11號
喜歡米粉那種滑滑韌韌的感覺,在米線與義大利面之間徘徊的味道。去花溪王牛肉米粉店是源於小吃節的時候吃了一回,但就這一回,從此就愛上了那有點酸味的濃香牛肉湯。古墩路的這家我們常去,基本消費都在5元一碗上下,最出名的就是牛腩米粉,濃濃的牛肉湯里躺著一堆酸菜。本以為酸味會破壞牛肉湯原有的鮮香,但其實只有加了店裡密制的酸菜,這碗米粉才完美。湯是不能不喝的,濃濃的牛肉香味是不同於任何店的。如果你不喜歡吃牛肉,沒關系,那裡還有小排米粉也是5元一碗,不同於招牌米粉的味道,醬香濃郁,上面浮著一大片紅紅的辣椒油,小排也就是杭州人說的子排,湯微辣。
最值得一提的是店裡的全家福,把店裡上好的牛肚、牛筋、牛楠、牛腱(在牛身上找得到的大多都有),嚴嚴實實地把米粉包圍起來,好大的一碗,不過料那麼足,你不會後悔點的,甚至還可以加料,大都是三、四元一份,品種很多,桌子上還有花椒粉,吃起來令人舌尖發麻。

雞毛小店民間美味大搜索[推薦]
菜好吃才是硬道理
飯店環境不好有什麼關系,我們又不吃桌子凳子,菜好吃才是硬道理!我們在杭州城裡的那些街頭巷尾里搜出來的美食絕對會令杭州那些功底深厚的老吃客也哈喇子直流,堪稱杭州城第一的好東東。
不信,你就親自循著我們的地圖,自己摸過去試試這些來自雞毛小店的美食。

杭城第一鴨肫、鴨腳爪——順民小吃店
順民絕對是那種平時走過路過,肯定會錯過的店:十幾個平方米的小鋪子里幾張橫豎亂放的桌椅,跟街頭大排檔沒什麼區別;順民沒有菜單,所有的菜都是看廚房裡的料點的;順民白天是不開門的,只在每天晚上8點才開門的,營業一直到次日清晨。
在順民被點得最多的是鴨肫、鴨腳爪、帶魚、雪菜蘑菇、雞肉……鹹淡適中的鹵汁,剛好火候的鴨肫是那裡最有特色的,有嚼頭又不是太硬,蘸著鹵汁,過著它同樣是招牌的餛飩王。膠汁鴨爪也是很招牌的,因為天氣冷,鹵汁已經與鴨爪凍在一起,費力地啃著鴨爪,嘗著筋斗的「鴨爪肉」,因為啃得辛苦,感覺尤其好吃。
蘑菇雪菜很鮮,卻不是那種放了過多味精的矯揉造作的鮮,聽說雪菜是自家腌制的,完全是原生態的那種鮮。
地址:建國北路雙牛大廈對面
當家菜:鹵鴨肫、膠汁鴨爪、雪菜蘑菇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咖喱——澄江面館
翠苑電影城斜對面,那家叫澄江的小面館,刺激著我的食慾。
冬蔭宮海鮮湯是必點。辣的開胃,酸的暖胃,還有翻騰著的綠色香菜,配合得恰到好處。第一勺入口,那股子酸辣味藏得很好,可慢慢的你卻會發現有什麼東西順著你的口、鼻、喉、內腹廝混成了一道熱流,然後汗就沁上了額頭。
澄江的魚頭煲用的是廣東人的做法———紅燒、干汁、五花肉配蒸,實實在在一道菜。其實魚跟肉搭台唱戲,精彩早有耳聞,雖然不免曖昧,卻也包容了一張張愛肉的嘴。至於少了湯,魚頭的香辣自然純粹了許多,腥味也沒有了,根本用不著姜、蒜、蔥什麼的來打圓場,不相乾的一切靠邊。
最後是咖喱上場。澄江的紅咖喱原味些,至於黃咖喱,估計已然改良,加了些甜味,卻也適合對辣態度模稜的女生。一直堅持著點咖喱牛腩,覺得這才是正宗。洋蔥、土豆、紅辣椒各司其職,規規矩矩;而咖喱則糾纏著肉味,慢慢溶化在你的嘴裡,像極了深愛女人解除偽飾後的濃情,擋不住、推不掉,那就乾脆張開懷抱接受。
地址:翠苑電影城斜對面
當家菜:冬蔭宮海鮮湯、魚頭煲、咖喱
美味指數:8級
杭州第一油爆蝦、炸帶魚——大頭(無店名,反正大家都這么叫那裡)
大頭的油爆蝦、炸帶魚絕對是杭城數一數二的,所有去吃過的人都這樣評價。
大頭的油爆蝦大大滿滿的一盆,全是鮮活的河蝦做的。油油地晃著眼,但吃起來一點也不油膩。一個個帶著被爆得脆脆薄薄的殼。背脊處的殼事先被劃開了,翻炒過後向兩邊敞開,就像一條淡紅色的圍裙。蝦肉很鮮甜,很有嚼頭。
至於那些泛著黃的焦,帶著漂亮圍裙的油炸帶魚,整一盤放在你的面前,算不上清爽,卻絕對好吃,肉質飽滿,還有些許彈性,外頭那口子油花,在齒間更是散出不少的香味。
地址:梅花碑信余里小區(石油公司旁)
當家菜:油爆蝦、炸帶魚
美味指數:9級
杭城第一燒雞公——文三路燒雞公
爬上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上二樓對著一樓豪氣地喊:「來只雞!」,不久底下傳來「咯咯」的叫聲以及嘹亮的回應聲:「兩斤七兩!」再點上幾盤葷素結合的火鍋料,隨即嗑起瓜子打發時間。
端上來的湯伴隨辣味飄香,隱隱約約能看見裡面嫩嫩的雞肉,大家瞅准目標以飛快的速度動筷,撈起一塊就往嘴裡塞,這么做的結果通常是燙得舌頭和喉嚨隱隱生疼,不過咬上第一口,就已經對泛香的鮮雞肉愛不釋口,所以這點犧牲是必要的,也是值得的。
燒雞公的雞肉香滑有味,爽口而不沾牙,吃完火鍋後舀碗鮮湯品嘗品嘗也回味無窮。吃飽後毫無拘束地打個醜陋的飽嗝,頓時精神倍爽。
順便說一句,這里的瓜子味道也很正宗。
地址:文三路西溪數碼港對面
當家菜:燒雞公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小海鮮———小廚師(店名沒有,但窗子上貼著「小廚師美食」的字樣)
很偶然發現了這家店,門上沒有店名,但是在玻璃門上寫了「小廚師美食」字樣,想想大概就是叫「小廚師」吧。隔幾天去,又發現門口豎了個廣告燈箱,上面寫著「沈家門大排檔」,反正就是它的海鮮牌子吸引了我們。而且價格公道,每次去吃,兩個人吃掉三四十塊錢,能吃三四個海鮮。
「小廚師」所有的菜樣就放在收銀台的邊上,一目瞭然。蒸了條十六眉———不是自己誇自己,如果不是像我們這種專吃海鮮的刁嘴,還不會認識這種來自舟山的肉質細嫩的魚呢。魚很新鮮,蒸得也恰到好處。這種十六眉我以前只在舟山大廈吃到,結果跑出個廚師覺得眼熟,一問,竟然就是從舟山大廈出來的。小廚師還向我們推薦他們的蒸小黃魚,說是調味汁很特別,「很貴的,一盤里就要用掉1元錢呢。」
再去的時候,小廚師又向我們推薦了米魚豆腐湯,湯上來後,只見奶白的湯中是雪白的豆腐和綠綠的芹菜末,海鮮的香氣混合著芹菜的香氣,非常誘人。湯鮮美極了,魚頭也酥嫩。旁邊有看的食客叫好,說,看那米魚的小鰭還翹著呢,神氣!
地址:杭州百井坊巷南側靠近中山北路口
當家菜:米魚頭豆腐湯、清蒸十六眉、清蒸帶魚……所有小海鮮
美味指數:8級
杭城第一野筍干——老土飯店
建德、富陽的老土菜很有個性,所以不管是喜歡辣的、還是不辣的,都是所有人喜歡至極的。
老土飯店的豆腐很鮮,加上用農家自製的雪菜、健壯的黃豆芽,以及腌漬過的青辣椒,與一塊塊老豆腐在沙鍋里燉上老半天,才一起端上桌香誘食客的味蕾。老豆腐燉得火候剛好,每一個細微的毛孔都充盈著野菜熬出的湯汁,而又未被煮空。
那裡最最好吃的是嫩嫩的小野筍干,在鍋子里煸干後的辣椒讓野筍干有不一般的口感,加上略偏辣的味道刺激著舌苔,令人胃口大開。
其他還有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都值得一嘗。
地址:天城路19號
當家菜:野筍干、燒辣野鴨、醬湯大魚頭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目魚干——甌特
開了都快半年的城西溫州餐館里最好吃的就是筍干燒目魚干,首先是原料很不一般——筍干是那種白白大大的溫州貨,特別嫩,那種絕對正宗的目魚干很有嚼頭的肉質量,味道非常一流。
美極河蝦經過大油鍋後一隻只晶瑩剔透,肉大得呼之欲出,咬一口,一不留神鮮鮮的汁水就流滿你的下巴,味道好得很。
甌特的老闆很友好,談得好的,立即踏著腳踏車買來酒買來肉,湊進顧客里,高談闊論一番。
地址:文新路富華路口
當家菜:美極河蝦、筍干燒目魚干
美味指數:7級
杭城第一魚湯——方大伯的魚(無名小店,但大家都這樣叫)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如果要我選擇其一,我選擇———魚,但它必須是方大伯的「魚」。方大伯的小店就在武林路口頭,家常得不能再家常的菜、三四張烙印著歲月痕跡的舊桌子、以及一個煤餅爐基本構成了他的全部家當。
每天進出方大伯小店的,多是時髦男女。口味自然五花八門,但那條魚,是每桌必不可少的。方大伯燒的魚,最好的,就是鯽魚。
如果你想偷方大伯燒魚的拳頭,似乎很容易,先起個油鍋、放魚、加水、燜,一切都明明白白地展現在你的眼皮底下。但是,請允許我說但是,當魚上桌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一切努力與痴心妄想都是白費,因為你永遠無法達到那種境界———濃湯、雪白的濃湯、散發著無比誘惑的雪白濃湯、配著點點蔥花散發出一種與眾不同的醇香。
記得我們每次去,都後悔沒有節制,不是燙了舌頭,就是吃撐了半死。但是現在,你恐怕暫時吃不到方大伯的魚,因為大伯目前閉門謝客,休養生息。但據可靠消息———方大伯肯定還會重出江湖
地址:武林路口頭
當家菜:鯽魚濃湯

--------------------------------------------------

7個角落讓你垂涎 ——杭城特色美食區搜索
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美食集中的角落,作為美食天堂的杭州,自然不會例外

角落1信義坊
雖然從外觀上看,這里與河坊街有幾分相似,古色古香,但是信義坊的美食卻比河坊街要時尚前衛得多。
伍京堂面館
作為國內知名面館,伍京堂在杭州還是第一家。走進店裡,一種以古典為特色的裝潢風格映入眼簾,牆上配有古代的仕女圖。店面蠻小,只能容納11個桌位共40餘人用餐,布局合理。以麵食類為主要特色,外加一些小吃、小點心。面分涼面、干拌面、紅燒面,其中以涼面和紅燒面最具特色。紅燒半筋半肉面是這里的特色招牌面。地址:信義坊步行街漲橋暮雨樓1樓38號
澳洲食通岩燒
與其他店面設計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採用獨特的冷色調為主,並配以綠色調和藍色調,顯示出一幅田園風光的效果圖。營業面積400餘平方米,可容納120個左右的桌位,露天還設有幾個桌位,為那些排隊等候的人而設計的。在裡面就餐,雖然總體感覺有些冷,但是還是顯得很舒暢,很優雅,不僅有柔美的背景音樂作伴,而且還有現場的小提琴演奏。這里以食通岩燒為主,並配有自助餐、咖啡、酒類。所謂食通岩燒,就是把火山岩保持在一定的溫度,將食品放在火山岩上燒制而成。在這里分高、中、低三個檔次的套餐,價位從50多元到100多元不等。地址:信義坊商街三寶苑136號
吳記麻辣火鍋
營業面積1200多個平方米,能容納100多張桌子的客人同時就餐,外加3個大包廂。這是一家純粹的火鍋店,沒有什麼炒菜之類的。這里的火鍋香、辣、麻俱全,湯底獨家配方,需細火慢熬8小時而成,濃郁香醇。鍋底內的鴨血豆腐是最具特色的,鴨血之嫩潤、豆腐之入味,而且可以無限量供應。並且這里的香菜和所有的調料都是免費供應的。地址:信義坊商街三元樓100號
點東西
營業面積200多個平方米,能容納50多個客人就餐的店裡,總體裝潢講究休閑、隨意,讓客人無拘無束地享受這里的美味。以東南亞、西式的美食為主,加上中式的燒菜。特色菜為咖喱、海南雞飯和印尼香辣炒飯。地址:信義坊商街漲橋暮雨樓25、26號
凱利薩
以暖色調為主,配以紅、黑色調,顯得優雅、舒服。空間寬廣,桌位設計寬敞,地處三樓,顯得視眼開闊。主營西餐、咖啡和酒。西餐主食類最具特色的菜有法蘭西多士和培根高麗菜。地址:信義坊步行街中部三元樓三樓
聖保羅巴西烤肉
面積不大,容納100來個桌位,顯得擁擠了些。主要是圍繞著巴西聖保羅中世紀的文化而打造的極具個性的店面,讓客人身臨其境感受到異國他鄉的文化和美食。主要經營巴西烤肉和西式自助餐。地址:信義坊商街三元樓77、78、79號

角落3新華路(縱向貫穿慶春路至鳳起路)
本地最不容置疑的一個美食角落,左右兩邊集中著近20家餐館,多為家常風味,哪怕回溯到幾年前,新華路的夜宵之火也足以讓無數人大淌口水。
錢江漁村
杭州號稱人間天堂,自然是集繁華塵世的萬種情致,因此總該有那麼一樣東西,說雅了是讓人驚鴻一瞥而後念念終生的,說白了就是別處都沒有外地的朋友來一趟該當見識一回的。慶春路與新華路交界處就有那麼一家錢江漁村,專賣千島湖晶龍魚頭。另外,此店還有一道清蒸黃魚鯗味道頗好,和瑤柱大白菜一樣均為此店的特色菜餚。地址:新華路和慶春路口
夢梁樓
說到夢梁樓,老杭州都知道,這是專營小吃的店家,有各種風味小吃,幾乎所有的杭城小吃都能在這里找到,還專設了具有杭城特色的賣包子窗口。如果你實在想不出吃什麼,或其他店家都吃膩了,可以到這里試試。地址:家友超市斜對面
鑫隆面館
街頭巷尾的美食是我們生活里的樂趣,而這種隨意的快樂,在很多城市都能找到。吃面就是很多食客們推崇備至的快樂。從夢梁樓分號再上去五十米,就是杭城這兩年來很有些名氣的面館之一鑫隆面館。這里的面價廉物美,深受老中青三代喜愛,比較實惠的吃法是片兒川加一個荷包蛋,湯很鮮偏甜,面條也很筋斗。地址:新華路26號
東華家常便飯
算是新華路上的元老級餐館了。主要經營家常風味菜,新菜更新速度很快,生意嘛,用不著多說的,你要吃飯只有一種選擇———早點過去。地址:橫燕子弄口
桐山村農家魚味館
桐山村農家魚味館的「難吃」是出了名的。是因為他們的菜難吃嗎?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們的菜太好吃,所以你很難找到空閑的桌子。就餐時間桌子一概擺到店外人行道上,連後面電梯下來的走廊、過道里也要放上十來張桌子。最值得推薦的當然是野筍老豆腐煲,滿滿一沙鍋的野筍、老豆腐、豆芽菜,湯里還放了胡椒粉,讓人大汗淋漓,還大呼過癮,無異於洗了桑拿般的暢快。農家本雞煲,辣子雞塊,家鄉豆乾,紅燒鰣魚、菊魚、溪魚等都是別具風味,不過要是不想站在那裡等座位,那麼,要麼趕在晚上五點前,或者,不如晚上七八點後再去不遲。地址:新華路109號
燕君飯店
信步走進燕君飯店,店裡做的是紹興菜,霉乾菜,臭豆腐等均屬當家菜,耳熟能詳,但在喧鬧的都市中,吃著這樣的家常小菜,那種親切的味道彷彿又讓我回到了自家的餐桌前。再配上紹興的老酒,自斟自飲,一點一滴,一羹一筷,浸著門外灑進的斑駁陽光,好不舒暢!地址:新華路193號
.........
回答者:餅小干 - 經理 四級 3-6 20:43
其他回答共 1 條
杭州——

杭州絲綢
西泠印泥
藍印花布
青溪龍硯
西湖綢傘
邵芝岩毛筆
蕭山花邊
富陽紙
王星記扇子
西湖天竺筷
餘杭絲棉
金魚
張小泉剪刀
仿南宋青瓷
昌化雞血石
糖桂花
臨平柑蔗
富春江鰣魚
富陽板粟
嚴州乾菜鴨
東山塢豆腐皮
西湖藕粉
超山梅子
小林黃姜
桐廬白梨
白果
里葉白蓮
西湖蒓菜
天目烘青豆
蕭山蘿卜干
黃花菜
淳安獼猴桃
昌化山核桃
天目筍干
塘棲枇杷
蕭山楊梅
嚴州雪梨
五加皮酒
建德燒餅
西湖龍井
鳩坑毛尖
杭白菊
天目雲霧茶
徑山香茗
雪水雲綠
建德苞茶

吃的:

·小雞酥
·榴槤酥
·雀巢鳥窩
·麻球王
·港匯筍尖蝦皇餃
·南宋定勝糕
·豆沙包
·天下第一包
·木瓜酥
·慧娟火腿筍干老鴨面
·香炸雪梨
·片兒川面
·酥皮芋蓉盅
·泥蒜炒年糕
·陳生記過橋米線
·臘味煲仔飯
·彩虹水晶球
·西湖蜜皇彩花
·奶黃雪梨果
·金牌胡蘿卜
·蟹黃小湯包
·核桃凍
·蔥包檜
·餐包
·三絲麵疙瘩
·水晶翡翠餃
·杭式榴槤酥
·脆皮馬蹄糕
·豆香麻糍
·空心南瓜餅
·劉家玉米香油茶
·九姓團圓
·杏仁薄脆
·香菠血糯飯
·明良生煎包
·大華酥餅
·太子麥蕉
·貴妃松花餅
·新豐小吃
·紅燒牛肉麵

③ 杭州有哪些著名的面館

NO.1菊英面館:
江湖人稱杭州第一片兒川
招牌面:片兒川
菊英面館,雄鎮樓附近一家門臉破落得毫不起眼的小面館,幾乎已成了杭州城裡麵店的傳奇。他家的片兒川,江湖上號稱杭州第一片兒川,經常光顧的人會熟門熟路地叫上一碗,然後要求在面里加油渣、蘑菇和一個荷包蛋。
從凌晨五六點鍾開始一直到下午1點鍾光景,菊英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很多人運用各種交通工具從老遠的地方趕來,其中不乏傳說中的賓士、寶馬等名車。在這里,無論你是公司中指揮著千軍萬馬的CEO還是月薪僅一千到頭的小職工,都無一例外地要領個號子來排隊。假如是在中午的吃飯點兒上去,為了一碗面而等上四五十分鍾是極其平常的事。而很多人都那麼甘願地等著。
麵店很小,里頭只能擺下六七張桌子,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坐在露天搭出來的桌子旁,很局促地和陌生人擠在一起吃面。即便是大冬天,也同樣有很多人嘴裡呼著白氣,在寒風里捧著碗面吃得不亦樂乎。

④ 杭州的十大面館有那些

杭州十大面館:第一:英英面館 英英面館是一家傳統的老字型大小面館,她家的面條清爽不油膩價格很實惠,特別推薦的是片兒川和大排面只需要12元一碗,老湯中鹵出的大塊大排放入面中讓人回味無窮。

第二:張春記老湯面 張春記老湯面是一家人氣很高的面館,來這里吃過的食客都說好吃,這裡面條種類齊全分量很足,價格雖然有一點貴但是味道真是好的無可挑剔是杭州十大面館之一很多人都喜歡去他家吃面。

第三:軍兒面館 這家店面在杭州有很高的知名度,杭州市民幾乎無人不知。以美味的湯面贏得無數客戶的青睞和好評。面用的是圓面味道鮮美面條勁道注重細節將美味帶到各位食客身邊。

第四:慧娟面館 慧娟面館是杭州知名的特色面館,有望江第一面的美譽這家的面條很有特色,味道鮮美價格實惠而且面條品種很多,是很多外地遊客和本地人經常去的一家面館,至今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在杭州有4家店面生意很好。

第五:老橋頭面館 老橋頭面館是一家老字型大小特色面館至今已經經營30年,積攢了很高的人氣去他家不得不吃的是大排面味道鮮美,是杭州十大面館之一受到很多食客的好評和贊譽。

第六:松木場面館 這家店面主打特色杭幫面,是一家老字型大小面館經過多年的發展在整個杭州有5家店面,每一碗面老闆堅持親力親為為每位食客帶來美味。推出了40幾種面條另外還會推出一些特價面,所有面條都是用老母雞和筒子骨高湯熬制而成的加入到面條裡面湯頭濃郁,鮮味十足。

第七:牛吃草 牛吃草這家店面很有趣,是一家味道很正宗的面館。用那種很細的龍須面然後加入牛骨頭熬出來的湯製作而成,味道鮮美,推薦大家吃的是三鮮面用料充足美味可口。

第八:奎元館 奎元館是一家生意很火爆的特色面館,來這里必吃的一碗面是蝦爆鱔面另外還有片兒川面也很美味,肉片很嫩然後加上雪菜非常美味,蝦爆鱔面是採用新鮮的鱔魚經過油爆後放入蝦仁非常鮮嫩好吃。

第九:吳山拌川 吳山拌川是一家特色美味的面館,去吃過的朋友都說不錯而且價錢也不是很貴15元一碗,面條勁道加了很多豬肝和腰花分量很足,簡直就是美味,是杭州十大面館之一很多年輕人喜歡去的一家店面。

第十:大排面 大排面是杭州當地一個人氣很高的特色面館,這里的大排面很出名面條勁道不油膩非常好吃。據說去晚了就沒有了因為下午2點就關門了一般都是老客戶這家面館還上過杭州電視台。

⑤ 杭州面館十大排名

杭州面館十大排名如下一杭州慧娟面館,二杭州光頭面館。三老北京炸醬面館,四老餘杭面館。五次屋打面。六杭州蘭州拉麵。七北大橋面館。八桐廬面館,九千島湖面館,十錢江源頭面館。等這十家面館在杭州都是比較出名的面館。

杭州哪裡的面好吃 杭州最值得品嘗的面館有哪些

杭州10大不得不去的面館。
步驟/方法

NO.1菊英面館:
江湖人稱杭州第一片兒川
招牌面:片兒川
菊英面館,雄鎮樓附近一家門臉破落得毫不起眼的小面館,幾乎已成了杭州城裡麵店的傳奇。他家的片兒川,江湖上號稱杭州第一片兒川,經常光顧的人會熟門熟路地叫上一碗,然後要求在面里加油渣、蘑菇和一個荷包蛋。
從凌晨五六點鍾開始一直到下午1點鍾光景,菊英門口總是排著長長的隊伍。很多人運用各種交通工具從老遠的地方趕來,其中不乏傳說中的賓士、寶馬等名車。在這里,無論你是公司中指揮著千軍萬馬的CEO還是月薪僅一千到頭的小職工,都無一例外地要領個號子來排隊。假如是在中午的吃飯點兒上去,為了一碗面而等上四五十分鍾是極其平常的事。而很多人都那麼甘願地等著。
麵店很小,里頭只能擺下六七張桌子,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坐在露天搭出來的桌子旁,很局促地和陌生人擠在一起吃面。即便是大冬天,也同樣有很多人嘴裡呼著白氣,在寒風里捧著碗面吃得不亦樂乎。
菊英面館還有幾大標志性的招牌,一就是它的老闆,一個長得很像港片里元華的男人,時常穿著條軍褲忙來忙去。二是那個叫號子、負責收錢的女人,即使同時有二十幾號人在她那裡點了不同的面,她也總是過目不忘,從來不會把你的面端到另一個人的桌上。三是這面館竟然還有寒、暑假,過年前後和大熱天里總有一段固定的時間是要關門休息的。

NO.2大學路麵店:最牛面館
招牌面:豬肝面
到了大學路,前後走一圈,那間看上去最臟最破的小店面就是大學路面館了。它沒有正式的名字,門樑上只有兩個字:麵店,而「大學路」三個字是食客們自行加上去的。最近,據說某電視台給它掛了塊匾,稱之為「最牛面館」。
大學路的這間麵店,當年由豬肝面打牌子。面是有點點生的那種,搭配的豬肝炒得非常到位,不是那麼嫩得見血,也完全不會老,味道甚至超過城中某家名餐館做的菜梗豬肝。即便如此,豬肝面的魔力還是比不過門口的老闆娘。在忙碌的中午,大把大把的人涌進小店,每個人都管自己報著要點面品種和數量,個子小小、描著眼線的老闆娘手裡不停地翻炒著豬肝,根本沒有時間來重復著確認客人的單子。幾分鍾後,一碗熱氣騰騰的面就放到客人的眼前了,卻從來沒聽見有人報過錯。
一碗面下肚,誰也沒心思在小店裡多坐一分鍾,急急地結賬出來。更神的事情在這里,只要你走到她面前說聲「結賬」,她眼皮都不見得要抬,就能把你吃了什麼、需要多少錢准確無誤地報給你。

NO.3忠兒面館:捧起大面碗把湯喝光
招牌面:豬腰面、三鮮面、牛腩面
西溪路的東頭——10年前這里聚集著很多縫紉攤兒,在它的對面,四年前開出了一家小面館,開始時也是無名氏,後來生意火了,門臉上就掛出了如今這個忠兒面館的招牌了。
忠兒面館里最出名的是豬腰面,就是面的澆頭上有一份豬肝還有一份腰花,量都很足,豬肝很嫩,腰花也絕對不帶一點臊味,且品質始終如一,這是食客們「堅守」忠兒這片陣地的共同原因。三鮮面和牛腩面也是這里的明星產品,和豬腰面一樣,忠兒面館的湯是眾口一詞說好的,胃口大的通常會捧著只碗咕咚咕咚喝個底朝天。
麵店通常在半夜後才打烊,但不保證在一天中的任何一個階段少了這種面或那種面,因為每種面的料都配備有限,當天進貨當天賣完,吃不著的只能第二天趕早了。
麵店旁的圍牆里還有條小弄堂,有點別苑的意思,里頭擺著幾張桌椅,一旁煤餅爐子上的高腳鍋里燉著高湯。幾只一米多高的鍋子里熬著骨頭、羊肉等等,面里頭湯的鮮味原來就是出自這里。
除了西溪路上的這家,忠兒面館如今已經有兩家連鎖店了,但不知道什麼緣故,在江湖上,倒是這家最破落的店名聲最響,人們也仍然最願意來這里吃面。很多人說,同樣是忠兒,面還是西溪路上的最地道。

NO.4湖田北弄面館:純手工擀麵夠勁道
招牌面:三鮮面
這也是一家沒有名字的面館,地理位置很偏僻。得先找到嚴家弄的夏衍故居,再往旁邊一條名叫湖田北弄的狹長弄堂里走。抬頭只要看到一塊寫著「面館」兩字的破舊招牌,就算是找到它了。
此店面積不大,不會超過10個平方米,只經營手拉麵、粉乾和年糕,沒有炒菜。面條都是老闆娘每天凌晨5點起床,純手工擀出來的,不放蘇打粉和鹼,和機器面完全不一樣的口感。因為面條寬而稍硬,不好夾,在顧客的建議下,前陣子,老闆娘還特地換了一批粗一點的一次性筷子。
每天,生意最好的時段都在中午。大約12點左右,電話就會響個不停,基本都是在東站小商品市場做生意的人叫的外賣。
青菜面、雪菜面,4元一碗,大排面6元。問起這里的特色面,老闆娘一定會向你推薦6元錢的三鮮面。蝦干、貝殼肉、香菇和青菜,面量足,澆頭也足,湯雖非老湯但夠濃厚。
老闆娘一家來自溫州,在此處開麵店已有6年時間,做的基本都是回頭客。她還有一個很漂亮的女兒,正念高三,有空時也會來店裡幫忙。所以,如果你恰好是在周末來這家麵店吃面,興許還能碰見這位美女。

NO.5百井坊麵店:開在居民樓2樓的麵店
招牌面:大排面、大腸面
「吃面請上二樓」,如果沒有這塊指示牌,估計沒人會想到在這幢居民樓里還會有這樣一家生意不錯的小麵店。
要尋此店,首先得找到百井坊的姚式盲人按摩。從這家按摩店的後門走出去,然後右拐上2樓,迎面看到的人家即是。大排面、牛肉麵、大腸面……一般品種的麵食都有,也賣蓋澆飯。
老闆和老闆娘是杭州本地人,有個即將學成的西點製作專業的兒子。此處既是他們做生意的地方,也是吃住之所。
這已經是麵店經營的第十個年頭,做的大多是街坊鄰居的生意。因此往往能看到這樣的場景:老闆將一碗面端到顧客面前後,自己也坐下來,用杭州話和對方天南海北地聊起來,可能還會喝上幾瓶啤酒,甚是投緣。有時,一些相熟的老顧客自己動手往面里頭加幾片豬肝或者其他的小菜,老闆也不太會計較。

NO.6復興南街麵店:板凳上吃面成風景
招牌面:豬肝面、拌川
傍晚時分,在復興南街上來回走了好幾遍,就是沒找到這家傳說中人氣很旺的麵店。一問,才知道身後的一家沒有絲毫識別標牌、鐵閘門緊閉的小店就是,但它只做早上和中午的生意。
於是,第二天趕了個大早,再次光顧,麵店的人正忙著呢。等面的隊伍排得老長,一堆人坐在店門口前的小板凳上哧溜哧溜吃得正香。還不時有人開著車過來,人行道上停著不下四五輛汽車。
老闆娘說,每天下午2點以後麵店就關門了,因為「生意是做不完的」。這家店的特色是豬肝面和拌川,牛肉麵、大腸面不在售賣之列。6元錢的拌川是顧客點得最多的種類之一。用他們的話說就是夠味、量足,附贈的湯也挺鮮,如果再加點腰花和油渣會更好吃。
來此處吃面的顧客有一個特殊習慣,大多願意在店門口吃,即使店內還有座位空餘。他們大多會在點單後,自覺地找來兩張板凳,然後排隊,等著一手付錢一手拿面。面到手後,在一張板凳就坐,將面放於另一張板凳上,就開始大口大口地啃著大排、嚼著面,絲毫不顧及自己的形象,也毫不理會過往行人的眼光。這其中還不乏一些穿著時髦光鮮的女人。

NO.7湖墅北路上的板凳面館:環境再惡劣也要來吃面
招牌面:豬肝面、大排面
無獨有偶,湖墅北路上這家板凳面館的歷史應該較復興路上的那家更久遠,在江湖上的名聲也更響亮。
假如你到了湖墅北路靠近小河直街的位置,隨便從馬路旁邊拖個人來問:那家板凳面館在哪裡?估計十之八九都能回答得上來。
板凳面,分外場和內場,內場有桌椅,但是昏暗狹小,總共容不下十人;外場其實就是路邊的空地,沒有桌椅,只有無數一高一矮的板凳——矮的那張板凳是凳子,高一點的板凳充當桌子,乍一看去,人們就像鳥一樣停在那裡吃著面。也許是因為敞亮通氣的緣故,外場人氣更旺。
說實話,從沒光顧過這家店而正准備去光顧的人,還真得有一定的心理准備:這里雖然離小河直街旁的清亮河水僅數步之遙,但吃板凳面時並不能飽覽美景,反而要在面里摻上一些汽車貢獻的尾氣和周圍拆房時的灰塵;最要命的是,前一撥吃飽喝足拍拍衣衫走人了,後來的人要接受不僅有被他們丟棄的、滿地皆是的骨頭,還有一張張油光鋥亮的板凳。
這里主打的是大排面和豬肝面,一家三口操持著這個麵店,負責燒面條的是老媽媽,面是她從早上5點多起一碗碗燒出來的。有食客無數次聽到她家老頭子說:鈔票是賺不光的,人要休息的——所以,通常中午時分,這里的面就賣完了,即便這時候總有開著車從大老遠趕過來吃面的人,但也只能失落而歸。

NO.8阿強面館:價格小貴口碑超好
招牌面:蝦爆鱔
復興南街的阿強面館在網上有著不俗的口碑,時常會有人特地開車去那裡,等上十幾分鍾甚至更長的時間,就為吃一碗面,尤其在周末的時候。
去的時候,里外都已經坐了人,門外的人坐在小板凳上端著大碗呼嚕嚕地吃著,老闆娘則麻利地在鍋里翻炒澆頭。
這里的麵食主要有湯面和拌川兩種,也兼做炒菜。除了片兒川、大排面、肉絲面、豬肝面等5種面價格在10元以內外,其他的面,比如腰花大腸面、爆鱔腰花大腸拌川,價格多在10-40元之間,走的是中高檔路線。加3元,可另添蘑菇。加番茄2元,加筍4元,油渣免費添加。
蝦爆鱔可以算是這里的特色面,油水夠重,味道濃郁,但價格小貴,27元一碗。老闆娘說,黃鱔是直接在街對面的農貿市場買來現殺現燒的,所以特別新鮮。腰花面和豬肝面的口碑也不錯。
拾掇的小姑娘記性很好,對每個人吃什麼面,一共多少錢過目不忘,一般不會記錯。如果想在中午時間去這家店吃面,請記得要早一些,晚了可能就得站著吃了,小板凳都不一定夠用呢。

NO.9阿良面館:做的就是老杭州味道
招牌面:爆鱔面、兩面黃
阿良面館在高銀街的盡頭,門面是凹進去的,唯一顯眼的是店名上的一行字「老狀元館主廚掌勺」。看上去它就是一家普通的麵店,店不大,位置不顯眼,裝修也一般,但在江湖上的名聲卻很大。追捧它的食客中不僅有周邊一些飯店的掌櫃,據說,連杭州城裡一些著名餐廳的老闆也是這里的常客。
小店裡九張圓桌上的客人大半是拼桌,有些客人落座也不聲響,自顧自看起了報紙,但一團和氣的老闆娘卻像是他們肚裡的蛔蟲一樣,總是將不同的麵食送到需要的客人面前——原來大多數都是熟客,而且多數都是老杭州人。
小店裡主打的是爆鱔面,還有阿良師傅拿手的正宗「兩面黃」,那是一種脆生生在油里煎過的面條,上面澆淋著肉絲、豆腐乾絲和京蔥。
蝦爆鱔面、爆鱔過橋、爆鱔半湯……凡此種種,再上盤幾塊錢的毛豆煎臭豆腐、主料是鴨肫和肚頭的老杭州「爆雙脆」、頗有名聲的「鹵蛋燒肉」,小小的麵店裡,到處都彌漫著一種老杭州的味道。

NO.10德勝小區里的無名面館:常有人連澆頭都單點一份
招牌面:豬肝面
浙工大後門對面小區里的這家麵店,僅僅佔用了社區活動中心一個小小的房間,每天,室外總是站著很多等著吃面的顧客,周圍的上班族、學校里的學生、社區的居民,當然,還有聽聞了它的名氣特意趕來的人。這樣的排隊,一直要延續到下午2點才會告一段落。
中午高峰期,等著吃面的人在門口擠成了堆,老客們「戰斗」經驗豐富,到了面館第一件事情就是到廚房外面先拿號子,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順便盤算一下自己要吃些什麼。
麵店掌勺的是個大姐,四十來歲,做面做得起勁的時候,常會隔著窗戶跟顧客聊天。大姐最得意的就是她的漂亮女兒,是學校里教英文的先生,大姐常和熟客虛貶實褒地說:噫,她就是愛打扮。
麵店很小,室內只夠放兩三張小桌子,剩下的就是散落在室外樹蔭下的桌子和凳子。麵店做得最好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澆頭」,豬肝、牛腩還有小黃魚什麼的。她的豬肝面是店裡的招牌,醬過的豬肝炒得嫩極又入味,百吃不厭。澆頭也可以單點,所以常常有人點西紅柿筍干雞蛋面再外加一份牛腩加豬肝加小黃魚,這可謂是史上最豐盛的一碗面了,當然,味道也不是一般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