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共打了多少年
14年。
抗日戰爭(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1)上海戰役一共打了多久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著名戰役介紹:
1、七七事變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
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2、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志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沖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3、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在華北敵後發動的一次大規模進攻和反「掃盪」的戰役,由於參戰兵力達105個團 ,故稱「百團大戰」。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八路軍在華北地區發動的一次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戰役。
百團大戰分為3個階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為第一階段,中心任務是摧毀正太路交通。
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為第二階段,主要任務是繼續破壞日軍的交通線,並摧毀日軍深入抗日根據地的主要據點。
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為第三階段,主要任務是反擊日軍的報復性「掃盪」。
據八路軍總部1940年12月10日的統計,百團大戰僅前三個半月期間,進行大小戰斗共1824次,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⑵ 解放戰爭打了多久
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6年6.月至1950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是一場事關中.國前途命.運的決.戰。
⑶ 日軍在哪一年全面佔領上海
淞滬會戰之後全面佔領上海(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
中日雙方共有約80萬軍隊投入戰斗,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布死傷4萬餘人;
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3)上海戰役一共打了多久擴展閱讀
日本當時執行的是參謀本部參謀次長石原莞爾制定的《國防國策大綱》。提出的假想敵順序是美、蘇。
首先對蘇聯已經放棄了進攻戰略,取而代置以「完成了軍備的充實和持久戰的准備後,首先開始積極工作以盡快迫使蘇聯放棄進攻遠東的圖謀」的字眼,就是說在以武力為後盾的情況下與蘇聯談判,不與其交惡。
對美國則是「努力與美國保持親善關系」,因為石原知道日本和滿洲都有豐富的煤鐵資源,可是缺少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石油和橡膠。只要不和英美翻臉,石原認為英美會默認「滿洲國」的存在,因為有一個日本人控制的滿洲,正好為英美消除了共產主義南下的憂慮。
⑷ 解放上海戰爭斗爭了多久
日軍侵略上海共有兩次,一次是一二八,另外一次是八一三事變
第一次經過調解,國民政府簽訂了條約。
第二次為全面抗日戰爭的爆發,總歷時約三個月時間
⑸ 上海戰役在幾幾年幾月幾曰正式發起
1949年5月12日-1949年5月27日
5月27日中午,駐守於吳淞口的國軍仍持續頑抗,解放軍為了不影響上海市的生產機能,在地下黨組織的配合下,改用政治攻勢,從內部瓦解了國軍,最終攻佔上海。
⑹ 上海在抗日戰爭中的淪陷日期以及被收復的日期,不是指後來的解放戰爭...
問題一: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上海淪陷。
問題二: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設黃浦、老閘、邑廟、蓬萊、嵩山、盧灣、常熟、徐匯、長寧、普陀、閘北、靜安、新成、江寧、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楊浦、榆林等20個區和新市、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洋涇、真如、高橋等10個郊區。
同時,上海的郊縣劃入蘇南、蘇北行署,後由江蘇省管轄。
(6)上海戰役一共打了多久擴展閱讀:
解放軍戰士沖過蘇州河,向上海市區攻擊:
1949年5月12日,解放軍發動以消滅湯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為目的的「上海戰役」。自4月下旬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以來,已殲滅了湯恩伯的大部分有生力量,其剩下的25個師約20萬人退守淞滬地區,企圖憑借永久工事,繼續抵抗。
為了解放上海,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分別從浦東、浦西迫近吳淞口,阻敵退路。解放軍在作了充分准備之後,發動上海戰役。至22日,解放軍已掃清上海外圍之地,逼近市區,並完成對湯部的合圍。
解放軍於23日晚發起總攻,部隊迅速躍進,很快佔領了市區和高橋、吳淞口。親臨督戰的蔣介石見大勢已去,遂命湯恩伯逐次掩護,從海上撤出。上船逃走的僅殘兵敗將5萬餘人。其餘15萬人全部被殲。 5月27日,蘇州河以北最後一股蔣軍被消滅。上海戰役宣告勝利結束。
⑺ 解放上海花了多久時間! 從戰役發起時間到結束
上海戰役發生在解放戰爭時期的解放上海戰爭。1949年5月1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主力勝利渡過長江後,對國民黨軍重兵據守的上海市進行的城市攻堅戰。解放軍發動以消滅湯恩伯主力、解放大上海為目的的「上海戰役」。1949年5月27日,上海國民黨守城部隊投降,上海徹底解放。
⑻ 上海是怎麼解放的
上海戰役,是人民解放軍渡江戰役中一次相對獨立的戰役,也是戰略追擊中的一次大規模城市攻堅戰。自1949年5月12日發起,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歷時16天。
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主力對國民黨軍重兵據守的上海市進行的城市攻堅戰。
1949年4月下旬,國民黨軍長江防線被突破後,其京滬杭警備總部所屬部隊5個軍在郎(溪)廣(德)山區被殲滅,其餘大部退據上海,連同原淞滬警備司令部所轄部隊,共8個軍25個師20餘萬人。
在國民黨總裁蔣介石的直接部署下,企圖依靠上海的豐富資財和長期築成的永備工事繼續頑抗,爭取時間,搶運物資,掩護戰略撤退;並准備大肆破壞城市,陰謀挑起國際事端,促使帝國主義進行武裝干涉。
(8)上海戰役一共打了多久擴展閱讀:
戰役期間,第二野戰軍主力控制浙贛鐵路沿線,第三野戰軍第7兵團主力解放浙東寧波、溫州等地,有力地策應了攻佔上海的作戰。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接管人員及時跟進,在中共上海地下組織的密切配合和人民群眾的熱情協助下,有秩序地進行接管工作。
警備部隊實施嚴密的警衛措施,工人護廠隊積極護廠,保護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人民解放軍模範地執行城市政策紀律,露宿街頭,不進民房,謝絕饋贈,保護外僑,以實際行動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政治影響。
上海戰役,除湯恩伯率5萬人乘軍艦撤逃外,第三野戰軍殲滅國民黨軍第51、第37軍和5個交警總隊全部及第123、第21、第12、第75、第52軍大部,共15.3萬餘人;繳獲各種炮1370門,坦克、裝甲車119輛,汽車1161輛,艦艇11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