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動遷審計通過後要多久拿到
擴展閱讀
天津沫沫辣醬哪裡賣 2025-05-19 15:38:50
撫順跟上海時差差多少 2025-05-19 15:37:52

上海動遷審計通過後要多久拿到

發布時間: 2023-05-11 19:09:29

㈠ 上海浦東新區動遷協議簽了多久拿錢

30天。
1.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簽訂拆遷補償協議後,房屋拆遷部門要按協議約定的期限支付拆遷補償款,支付補償款後才能拆遷的。2.一般在拆遷協議書上規定了付款時間,如果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應當要求及時付款,否則就不讓拆遷。拿到拆遷補償中的貨幣補償的時間一般在拆遷補償協議簽字後,根據拆遷補償協議約定的時間。拿補償的時間要在搬遷之後,也就是先補償、後搬遷。

㈡ 上海動遷款一般多久拿到

法律分析:動遷協議生效後,一般需要60天左右。上海市動遷目前已經改為政府徵收。徵收賠償主要以被徵收的房屋的價值決定。(面積和評估價格)另外還有裝修賠償等輔助賠償。在賠償之外,還有鼓勵配合喬遷的獎勵措施。各區的獎勵措施是分別的。賠償款應予買下政府提供的安置房(相對市場價格優惠),也能夠直接拿賠償款(通常能夠在賠償額度基礎上增加1020%)到市場上買下。如果被徵收房屋內事實上寓居人員困難,則有托底政策,此時,不按被徵收的房屋的價值,而是按照被徵收房屋內事實上寓居人數(有戶口、且常住、且他處無房,經過調查核實並公示)賠償。以每人22平米(最低安置房價)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 第四款 徵用土地的各項花費應當自征地賠償、安置方案准許之日起3個月內全部支付。

㈢ 上海6月動遷款下發時間

根據動遷協議而定。截止2022年6月25日,上海市動遷已經改為政府徵收,徵收賠償主要以被徵收的房屋的價值決定,而動遷款的下發一般在動遷協議生效後的60天以內,例如若是6月份生效的動遷協議,那麼動遷款會在8月份結束之前到賬。

㈣ 黃浦區蓬萊路動遷房通知單什麼時候可以拿到

從簽完結算單後三個月時間。黃浦區蓬萊路動遷房通知單從簽完結算單後三個月可以拿到,具體能不能拿到,要以相關部世猛門的悄閉時間為準的。蓬萊路街道位於上海市黃浦區,解放前夕,地域屬啟返裂蓬萊區。

㈤ 上海黃浦動遷簽好五聯單要多久才能進戶

7-14天。根據查詢攜灶世相關官方網站信息顯示五聯單是通俗稱法,指的是《配套商品房供應單》,供應單的使用對象為拆遷安置戶,具體信息一般都錄入《拆遷安置房屋五聯單審核情況表》,有關五聯單也僅辯凱是作為內部拆遷安置統計的材料,最終應辯肢以拆遷安置協議為准。具體消息可關注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

㈥ 上海動遷申請居困申批流程需多少時間

上海動遷流程和時間;時間大概在6個月左右
流程如下
1、規劃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後,通知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

2、區、縣人民政府通知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控制居民常住戶口的遷入、停止辦理居民常住戶口分戶手續;通知房管部門和房屋經營單位停止辦理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予、分戶等手續;通知被拆遷單位停止建築物、構作物的改建、擴建和裝修等工程;通知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停止核發營業執照。上述通知以公告形式予以公布,暫停辦理的期限為12個月,需要延長的,應向拆遷房屋所在地區、縣房地產管理局提出申請,經批准可延長不超過6個月,如需超過6個月的,須經市房地產管理局批准;
一、上海動遷困難戶認定有啥條件?
上海動遷困難戶認定主要就參照經濟適用房以及的標准認定的,倘若要是家庭成員人的建築面積均都低於15平方米的,那麼就會被認定為上海動遷困難戶。還有就是人均面積低於7平方米的已經享受過福利分房亦或者是拆遷分房的,但是仍然存在居住困難的人,都會被認定為上海動遷困難戶。
同時按照《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條例》第三十一條當中的第二部分說明,倘若要是人均建築面積還不到22平方米的居住困難戶,可以適當的增加保障的補貼,但是已經享受過經濟適用住房政策的不會額外給予補貼。
二、2021年上海動遷補償標准
1、2021年上海動遷搬遷費補償:徵收住宅房屋面積在四十平米的以下的(其中包括四十平米),每戶補償五百元;四十平以上的每增二十平,增加補償一百元;但每戶最高搬遷費不超過一千元。徵收非住宅的房屋面積在五十平以下的(其中包括五十),每戶補償四百元;五十平以上的每增加五十平,增加補償四百元。
2、2021年上海動遷臨時安置補償:被徵收城區范圍以內的每平方米每個月補償十二元,臨時安置費每月不足一千五百元的,每戶按照一千五百元計算。城區范圍以外的每平方米每個月補償六元,臨時安置費每月不足九百元的,還是按九百元計算。
3、2021年上海動遷提前搬遷獎勵:被徵收房屋補償在規定期限里提前簽約並交房的會給予一定的獎勵,城區范圍內的第一獎勵期每平米獎勵兩百元,每戶不足三萬元的按三萬元計算。第二獎勵期每平米獎勵八十元,每戶不足一萬二的按一萬二計算。超過獎勵期的則不給予獎勵。城區范圍外的獎勵標准根據具體情況制定。

㈦ 動遷款發放需要審計多久

法律分析:7-30天,看帆塵簡具體情況,一般要由財政部門或審計部門等進行階段性審計,審計內容主要是涉及補償費的確定程序是否合法、客觀、真實、合理,其中包兄茄括對房地產估價機構出具的評估結果及涉及拆遷補償協議的內容等進行全面審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態褲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㈧ 拆遷補償款多久能拿到

拆遷補償款多久能拿到有兩種情況:1、拆遷補償如果選擇的以貨幣安置形式賠償,在簽完貨幣安置協議後,房屋動遷以前就會發放補償款;2、如果選擇的以房屋置換形式賠償,在簽完房屋安置協議後,房屋動遷以前會一次性補償1到2年的過渡費用,如果1到2年到期後安置房仍未交付,會按協議再次補償過渡費用。拆建單位依照規定標准向被拆遷房屋的所有權人或使用人支付的各種補償金。房屋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部分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一條 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被徵收人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並與被徵收人計算、結清被徵收房屋價值與用於產權調換房屋價值的差價。因舊城區改建徵收個人住宅,被徵收人選擇在改建地段進行房屋產權調換的,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提供改建地段或者就近地段的房屋。
拆遷補償款是政府出還是企業出
征地和拆遷所涉及的費用由政府負責。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款項直接來源於政府本身就是該項動拆遷系政府主導的一項重要證據,在此類情況下,審計時應取得政府的搬遷通知、確定搬遷補償款項金額的政府批文和銀行進賬單等證據,將實際收取的補償款金額與政府批文核對一致,同時核實銀行進賬單上載明的付款人是否為財政專戶。

㈨ 上海動遷落戶戶口本多久能拿

拿到戶口本最快的周期是10到12個月,也就是說他要拿到新的戶口本,最快也要再等8個月。
首先,落戶是要經歷很多道關卡的,從網上提交資料開始,至少經歷預審,調檔核檔,預受理,現場受理,初審,復核,審核,審批,市裡全面檢查,公示等好多步驟。
那為什麼有人快,有人慢?快者,材料簡單清爽,一切合規,條件優秀,所以一路綠燈通關,自然快很多。比如,全日制學歷,七年幾乎沒換過公司,一直在國企或外企工作,這些單位社保和個稅都是合規繳納的,且七年社保基數都很高,最近幾年都兩三倍,單位人事也是經驗豐富,而且大企業的人事甚至可以跟人才中心的老師直接微信交流的。這種優秀候選人當然審核起來簡單輕松,毫無疑問被快速錄取。
辦理程序:
1、持以上手續到擬落戶地公安機關戶政管理科辦理准遷手續;
2、持戶政管理科簽發的《戶口准遷證》到原戶版籍所在地派出所簽發《戶口遷移證明》;
3、持《戶口准遷證》、《戶口遷移證明》等相關手續權到擬落戶地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辦理時間:省內准遷證審批期限為5個工作日,省外准遷證審批期限為10個工作日。

㈩ 上海動遷款一般多久拿到

法律分析:兩個月左右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徵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後,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並組織實施。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徵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徵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並將徵收范圍、土地現狀、徵收目的、補償標准、安置方式迅姿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徵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轎昌頌、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閉鄭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並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並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徵收土地時如實說明。

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徵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