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外灘的面積是多少漲潮時,到外灘的海關監督大樓沒
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位於浦西,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群」。 黃浦江是流經上海市區最大的河流,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由於黃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響,平均每天兩次有明顯的漲潮和退潮現象,一天內的水位落差可達4米以上,如遇天文大潮,水位落差就更大了。 在一百五十年前,上海僅是江南沿海的一個中等縣城,航運事業很不發達,人們沒必要、也沒能力在沿江修築堤岸,所以除東門黃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灘地。退潮時,江水聚滯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灘地。漲潮時,江水又沒過河灘。黃浦江是上海的主要河道。由於江寬水急,逆水而行的船隻就須拉纖行走。幾百年來,纖夫的足跡就在黃浦江灘踩出一條曲折多彎的小道,人們稱之「纖道」,這纖道就是外灘最早的路了。 外灘原是一片荒蕪的淺灘,沿灘有一條狹窄的泥路,供船夫拉纖時行走。灘的西邊為農田,阡陌溝渠之間散布著星星點點的茅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英帝國主義在上海開辟租界前,首先劃定外灘一帶江面為其船隻的「下錨地段」。1845年11月29日,通過《上海土地章程》把外灘以西的830畝土地劃為英租界。此後,殖民當局便在李家莊(又名李家場,今圓明園路西南、北京東路近外灘的一段)建造英國領事館(今外灘33號中國旅行社上海分社所在地)。不久,英國領事館的南爛段燃邊沿黃浦江一線,陸續出現沙遜洋行、仁記洋行、寶成洋行、旗昌洋行、天長洋行等洋行.臨黃浦江的纖道,1848年被改造成18米寬的馬路,並在馬路東側建造碼頭,堆棧、本行和船廠。1854-1941年間,出現十餘家外資銀行和中資銀行,成為上海的金融中心,有「東方華爾街」之稱。外灘的房屋開始時都是兩層樓和三層樓。 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占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公共租界的工部局和法飢虛租界的公董局分別為它們的最高市政組織和領導機構。 租界儼然是一個主權區,西方列強以他們的方式經營、管理。建設租界,外灘就成了租界最早建設和最繁華之地。早期的外灘是一個對外貿易的中心,這里洋行林立,貿易繁榮。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外資和華資銀行在外灘燃桐建立,這里成了上海的「金融街」,又有「東方華爾街」之稱。 於是,外灘成了一塊「風水寶地」。在外灘擁有一塊土地,不僅是財富的象徵,更是名譽的象徵。商行、金融企業在外灘佔有一席之地後,即大興土木,營建公司大樓。外灘的建築大多經過三次或三次以上的重建,各國建築師在這里大顯身手,使面積不算大的外灘集中了二十餘幢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故外灘又有「萬國建築博覽」之稱。 百餘年來,外灘一直作為上海的象徵出現在世人面前。
B. 上海外灘的具體位置在哪
外灘(中山東一路)處於北緯31°24′,東經121°49′,位於上海市中部、黃浦區東部,東面與陸家嘴隔黃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廣場2公里,北臨蘇州河河口。
外灘從北向南依次貫穿9條馬路:南蘇州河路、北京東路、滇池路、南京東路、九江路、漢口路、福州路、廣東路、延安東路,全長1.5公里。
外灘四季分明,溫和濕潤,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外灘春秋較短,冬夏較長,全年60%以上的雨量集中在5月至9月的汛期。
(2)上海外灘7號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現在外灘大樓大都經過改建,但基本風格不變。1992年國慶節前,又完成了外灘綜合改造一期工程。現在的外灘防汛牆呈廂廊式,高6.9米,寬15.4米,可抵禦千年一遇的潮水。廂內能停放300多輛汽車,廂面是綠化景點和沿江步行道。
路面比先前拓寬一倍,有8快2慢10個車道,外灘歷來是上海的旅遊熱點,除能觀賞中外罕見的「萬國建築博覽」外,還可領略外白渡橋與吳淞路閘橋的豐姿,黃浦公園的俊巧,防洪牆的設計匠心,以及大樓與江水交相輝映的勝景。
浦江夜遊更有一番情趣。加之這里交通發達,購物方便,歷史掌故豐富,旅遊設施完備,使人留連忘返。
外灘是這座東方大都會最著名的景觀,它東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橋,南至金陵東路,面對開闊的母親河——黃浦江,背倚造型嚴謹,風格迥異的建築群。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來在經濟活動領域對上海乃至中國的影響,使其具有十分豐富的文化內涵。外面的江灘,長提,以及綠化帶乃至美輪美奐的建築群所構成的街景,是最具有特徵的上海景觀。
上海外灘曾經是西方列強在上海的政治,經融,商務和文化中心。當年各國的領事館大都集中在這里,外灘也是國際金融資本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外,還有西方大商賈的高級俱樂部——上海總會,還有英商亞細亞火油公司大樓。
C. 上海東方明珠還有兩凍樓叫什麼名
在上海浦東陸家嘴地區的東方明珠塔(塔高約468米)附近,還有三棟著名的高樓(並不是兩棟樓),形成了上海浦東地標性景觀:一是金茂大廈(主樓88層,高度420.5米);二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樓高492米,地上101層);三是上海中心大廈(建築主體為119層,總高為632米)。
上海浦東陸家嘴地區夜景
D. 上海的兩棟很高的樓叫什麼
東方明珠是在浦東的,他旁邊的兩棟很高很有名的是金茂大廈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都是上海地標。外灘在他對岸浦西,那叫外灘萬國建築群:
外灘1號 亞細亞大樓
外灘3號 上海總會大樓
外灘4號 有利大樓
外灘5號 日清和春大樓
外灘6號 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外灘7號 電報大樓
外灘9號 旗昌洋行大樓
外灘12號 匯豐銀行大樓
外灘13號 海關大樓
外灘14號 交通銀行大樓
外灘15號 華俄道勝銀行大樓
外灘16號 台灣銀行大樓
外灘17號 字林大樓
外灘18號 麥加利銀行大樓
外灘19號 匯中飯店大樓
外灘22號 沙遜大廈
外灘23號 中國銀行大樓
外灘24號冊桐 橫濱正金銀行大樓
外灘27號 怡和洋行大樓
外灘28號 格林郵船大樓
外灘29號 東方匯喚姿耐理大樓
外灘33號 英國領事館
都是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E. 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分別是什麼風格的建築,用處是什麼怎樣才能進去參觀
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種風格的大廈,是上海的標志建築群,不少建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放時間:全天,門票價格:免費。
萬國建築群優秀建築有:亞細亞大樓、有利大樓、日清大樓、中國通商銀行大樓、電報大樓等,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鱗次櫛比地矗立著海關大樓、和平飯店南樓北樓、原匯豐銀行大樓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羅馬式、古典主義式、文藝復興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種風格的大廈。
(5)上海外灘7號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相關歷史;
1、上海外灘的萬國建築群這一片建築位於南京路的東端接外灘,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歷史,都是上海的優秀典型建築,多為20世紀初的折衷主義風格和巴洛克風格。這些古典主義與現代主義並存的建築,已成為了上海的象徵。
2、1840年以後,上海作為五個通商口岸之一,開始對外開放。外灘舊景1845年英國殖民主義者搶占外灘,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國殖民者也搶占外灘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紀40年代初,外灘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據,並分別被叫作"英租界外灘"和"法蘭西外灘"。
3、1849年法國也在英租界的南側劃得986畝土地為法租界。但臨江而立的巍峨參差的萬國建築博覽群,是到上世紀初,特別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來的。
F. 上海市外灘面積
上海外灘大約1.5公里長,面積約34.6公頃。
一、上海外灘簡介
外灘(英文:The Bund),位於上海市中心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1844年(清道光廿四年)起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也是舊上海租界區以及整個上海近代城市開始的起點。
外灘南起延安東路,北至外白渡橋,在這段1.5公里長的外灘西側,面積約34.6公頃。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成為舊上海時期的金融中心、外貿機構的集中帶,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一直以來被視為上海的標志性建築和城市歷悉卜史的象徵。
與外灘隔江相對的浦東陸家嘴,有上海標志性建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上海中心、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則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和上海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二、地睜讓穗下隧道
外灘地下雙層通道已於2010-03-28號投入運營。長3.7公里的地下車道,外灘沿線新走法。「外灘隧道」限速40。
駕車人在隧道內行駛,呼吸順暢,沒有其他隧道內通常感覺到的氣悶。十六鋪的敞開段是新風輸入源頭。新鮮空氣在隧道內的補充與排放,是通過多個風機的「接力」運輸完成的。風機將新風送至隧道各個區域,同時將廢氣排出。
每隔百米設一個逃生通道,外灘地下隧道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南向北車輛行駛,下層供北向南車輛通過。隧道內還有30多個「安全門」。隧道與地面之間還有三個連接通道,可以直接抵達地面逃生,通道位置靠近福州路、十六鋪、閔行路。
三、觀光隧道
外灘觀光隧道是融交通與旅遊功能為一體的又一標志性景觀工程,它利用空間,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在隧道內演示反映人物、歷史、文化、科技、風景等各種圖案、景象及背景音樂,使過江過程帶有極強的趣味性、娛樂性和刺激性,給遊客留下美好的記憶。連接浦江兩岸的圓形隧道內徑6.67米,隧道全長646.7米,採用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連續式軌道自動車廂運輸系統,整個過江時間在2.5-5分鍾,每小時最大輸送量為5000人次。
外灘觀光隧道共配置了十二台自動扶梯及四台垂直電梯,其中兩台是殘疾人專用電梯。隧道內的照明採用了兩套系統:一套為交通時段開放的普通照明;一套則為旅遊時段開放的景觀照明,配合景觀裝飾並用動態和不斷變幻各種光源,營造出別具風格的效果。外灘觀光隧道的消防監視系統、電視監控系統、運輸控制和監視系統、景觀控制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及辦公智能化系統滑配等六大系統,均由設在浦東的中央控制室通過電腦聯網自動控制,其中包含了大量現代高科技成果,使項目的總體技術水準居於國內領先水平。
G. 外灘的英語簡介
外灘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為中國歷史文化街區戚亂。1844年起,外灘這一帶被劃為英國租界,成為上海十里洋場的真實寫照。
The Bund is located on the Bank of Huangpu River in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which is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 in China.
Since 1844, the Bund area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 British concession, which has become a true portrayal of Shanghai's ten mile market.
外灘全長1.5公里,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
The Bund is 1.5 kilometers long, South Yanan East Road, north to Suzhou River on the outer white bridge, East is Huangpu River, the west is the old Shanghai financial and foreign trade organization's concentration.
上海辟為商埠以後,外國的銀行、商漏仔擾行、總會、報社開始在此雲集,外灘成為全國乃至遠東的金融中心。
After Shanghai became a commercial port, foreign banks, commercial banks, associations and newspapers began to gather here, and the Bund became the financial center of the whole country and even the Far East.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8月,外灘隨交還上海公共租界於汪偽國民政府,結束長達百年的租界時期,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擁有正式路名中山東一路。
In August of the thirty second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3), the Bund was returned to the Shanghai public concession under the Wang puppet national government, ending the concession period of one hundred years.
In the thirty four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45), the Bund had the official name of China Shandong first road.
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的地標之一。
The Bund stands 52 classical Renaissance buildings with different styles, known as the Bund World Architecture Exhibition Group, which i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in modern China and one of the landmarks in Shanghai.
(7)上海外灘7號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外灘共有33座建築,一部分仍為一些單位機構徵用,比如民國十六年(1927年)建成的外灘13號海關大樓,仍然是上海海關的駐地;
外灘返旦14號交通銀行大樓,是外灘最年輕的一座建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建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一直由上海總工會使用。
另外一些則為各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的總部以及高級賓館,比如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建於1913年;日清大樓,又名海運大樓,民國十四年(1925年)建成,原是日清洋行的建築;
匯豐銀行大樓,又名市府大樓,民國十四年(1925年)建造;英國總會,一層樓酒吧間的110.7英尺的酒吧櫃號稱東方最長,如今則是東風飯店;外灘19號匯中飯店大樓,今天為和平飯店;
外灘22號沙遜大廈,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成,是外灘上最高的建築,今天也屬於和平飯店。3號、6號、18號被整修開發為高檔消閑購物娛樂場所,為上海奢侈消費的坐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外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