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 春節都吃什麼
1. 本幫熏魚
本幫熏魚作為上海人過年餐桌上的一道冷盤,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從熏魚本源來說,它不算是本幫菜館創制,而是在上海改良後,最終盛於上海。它採用煎制的做法,鮮香味美,味汁濃厚。熏魚也算是濃油赤醬的另一種形式,甜脆酥的外皮吃在嘴裡總能再擠出醬油汁來。熏魚雖然有個熏字,其實並不是熏制的,而是先油炸最後浸入鹵汁入味的。作為一道成功的本幫熏魚,鹵汁是最為關鍵的,各家調制的比例不一,口味也有差別,但是無論如何,自己家裡做的一定是最好吃的。
2. 四喜烤麩
這道菜也是上海人的拿手菜,也是過年必不可少的經典冷盤之一。上海人過年吃菜愛討口彩,「四喜」的名字,有一種說法,認為它源於最早的名字「四鮮烤麩」,上海話「鮮」和「喜」音同,而這個喜字又更能討口彩,所以,有了「四喜烤麩」之稱。四喜烤麩把烤麩、金針菜、木耳、花生米洗凈了過油炒,成菜後香香甜甜。烤麩發得好的話,嚼起來會略有彈性,有濃重的醬汁從孔里滲出來,回味無窮。這道菜可能外地的朋友不一定吃得慣,它是典型的上海甜口菜代表之一,不是人人都吃得慣的。
3. 鰻鯗
這道菜其實不是上海菜,而是江浙一帶傳來的菜品,現在已經成為上海人過年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品了。每年過年前的一個月,你可以在各大菜市場的海鮮類攤位看到很多掛著的鰻鯗,都是阿姨媽媽們很早就和攤主預定好掛著風乾的。我們家鰻鯗一般就是清蒸,蘸一點米醋,酸味去腥,回味鮮香。
4. 蔥油海蜇
蔥油海蜇是包子最喜歡的一道冷盤。海蜇分為海蜇皮和海蜇頭,其實只是部位不同營養價值是一樣的,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以及鈣元素等。口感上來說,海蜇頭比海蜇皮脆一些,包子喜歡海蜇頭更多一些。吃法上來說,一般都是蔥油涼拌,但是我家的吃法會加少許的醋,那個滋味誰吃誰知道。
5. 本幫紅燒肉
紅燒肉不光是上海人喜愛的一道菜,在很多地方,都喜歡這道菜。只是做法有點不一樣而已,上海人做紅燒肉上色主要用醬油,北方人則是熬糖。上海紅燒肉最能體現出濃油赤醬的特色,除了酒、醬油和糖之外,完全不加其他調味料,用上海話說就是「正宗「,靠火候功夫,做出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甜而不粘、濃而不鹹的味道來。此外,其實在燒這道菜的時候,還可以加入雞蛋或者鮑魚,有不一樣的口感。包子家裡每年過年都會燒這道硬菜,畢竟非常下飯又是肉食愛好者的天堂。
6. 八寶鴨
八寶鴨作為上海人過年餐桌上的一道大菜,一直深受大家的喜愛。八寶鴨湯汁肥濃,鴨鹵酥爛,香氣四溢,滋味鮮美,老人小孩都能吃。八寶鴨的做法一般是比較花時間的,用背骨鴨開背,填入用干貝、火腿、雞丁、香菇、冬筍、栗子、糯米、蝦仁、青豆等優質配料,扣在大碗內,封好玻璃紙,再上籠蒸制。事實證明,美味是值得等待的,這道菜每年都會在第一時間被大家消滅。
上海人吃年夜飯極講究,不僅要味道好,還要討口彩,圖吉利,更深一步講,還要又省鈔票,又扎台型。可以說,看上海人一頓年夜飯吃法,基本上對上海人就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