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民國上海租界工部局是什麼部門
擴展閱讀
廣州有私家車怎麼做婚慶 2025-07-08 06:36:08

民國上海租界工部局是什麼部門

發布時間: 2025-07-08 04:06:12

① 上海公共租界管理機構

上海公共租界的主要行政管理機構是工部局,它類似於租界內的自治政府,擁有警察力量。工部局的實際控制權主要在英國手中,美國也參與部分管理工作。1920年代,Stirling Fessenden擔任工部局總董。德國人自1873年起在董事會中占據1個席位,但一戰後這個席位轉交給日本。1928年後,華董席位有所增加,可達3至4個。


上海公共租界與法租界在行政體制上有著顯著區別,法租界受法國殖民帝國管轄,而公共租界則是由外國僑民自治,不受任何外國領事,包括英國領事的直接管理,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實體。公共租界的特殊性在於其自治和獨立性。


巡捕房是公共租界的治安力量,成立於1854年,分為中區、西區、北區和東區,以及北區的越界築路區域,共設有14個捕房,如中央捕房、靜安寺捕房、虹口捕房等,每個捕房負責特定區域的治安。其中,老閘捕房在1925年的五卅慘案中,外國巡捕對和平請願人群的暴力事件引起了廣泛關注。




(1)民國上海租界工部局是什麼部門擴展閱讀

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合並而成,同時也是近代中國兩個公共租界之一(另一個是鼓浪嶼公共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今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沿江地帶是上海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分別對應公共租界中區、西區、北區與東區。與上海公共租界遙相呼應的則是上海法租界。

② 民國時期的租界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工部局又是什麼樣租界或工部局當時在上海的地位如何最近在修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外國人在上海設立的一個獨立機構,它不屬於中國政府管轄。該機構由外國人組成,是設置於上海公共租界內的最高行政機構。
1853年9月7日,小刀會攻佔上海縣城以後,中國政府失去對外僑居留地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在上海租界的外國人組成自治的行政機構工部局,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警察、法庭、監獄等一套類似於政府的體系,進行市政建設、治安管理、徵收賦稅等行政管理活動。其後開辟的租界都仿照上海租界的制度。工部局在實質上擔任了租界市政府的角色。
在規模最大的上海公共判臘租界,工部局由董事會領導,1870年以後一般有9名董事。董事不發薪水。他們通過互選,產生總董。英國人始終占董事會大多數席位。美國人通常佔1-2個席位。1873年—1914年,通常為德國人保留一個席位;1915年以後,這個席位轉給了日本人。1928年,3名華董進入董事會;1930年,又增至5名。 1924年,美國人首次出任工部局總董。
1914年初,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興建新樓,1922年11月16日竣工,占江西路、福州路、漢口路和河南路4條馬路之間的區域12畝地。該樓1945年—臘改1955年成為上海市政府所在地,現在仍為上海市許多市輪沖判級機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