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app怎麼查病理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app查病理步驟:
1、打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app。
2、點擊查看檢查報告,即可查看病理。實際顯示時間比發報告時間稍有延遲,有效期為30個工作日。
❷ 病理報告單中如何查看腫瘤指標
腫瘤指標中,異型增生是指上皮細胞在慢性刺激下出現的不正常增生,常見於宮頸、腸道、支氣管和乳腺等部位。例如,宮頸CIN(宮頸上皮內瘤變)分為三級,級別越高,發展成浸潤癌的風險越大。對於CINⅡ級及以上的情況,應定期隨訪或積極治療。其他部位如腸道、支氣管和乳腺的異型增生也需要引起重視。
腫瘤指標中的分化程度是指細胞從胚胎到成熟的過程,分化越高,成熟度越好。在病理報告中,腫瘤的分化程度是評估其惡性程度和預後的重要指標。
癌變趨勢指的是癌前病變,盡管不是癌症,但有發展為癌症的可能。常見的癌前病變包括:黏膜白斑,常見於食道、口腔和外陰,可能轉變成鱗狀細胞癌;交界痣,多見於手掌、足底、外生殖器和背部,易因摩擦、感染或外傷而發生癌變;慢性萎縮性胃炎,大約10%的病人可能發生癌變;宮頸糜爛中的重度鱗狀不典型增生,容易轉變為癌變;乳腺囊性增生及纖維腺瘤,多見於40歲以上女性,癌變可能性隨年齡增加;多發性家族性結腸息肉症,結腸息肉多為腺瘤性息肉,癌變率高達50%,且有家族史。
癌疑是指病理報告不能完全確定為癌症,或對癌症診斷有所保留,需進一步檢查。癌疑的報告中,常出現考慮為或傾向於可能為等字樣,如直腸管狀腺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能局部癌變。此類報告需要醫生重新活檢或手術中進行冰凍切片,病人需密切隨訪。
原位癌是指癌細胞僅限於黏膜上皮層或皮膚表皮層內,尚未穿透基底膜浸潤到黏膜下層或真皮層的癌症。原位癌是剛剛形成的初生癌,如宮頸、胃、皮膚原位癌等。病理報告單上的腫瘤信息提醒人們要提高警惕,加強預防,減少癌症的發生。
原位癌發展成浸潤癌需要數年時間,癌症的發展通常遵循癌前病變-原位癌-浸潤癌-轉移癌的路徑。從原位癌發展至浸潤癌可能需要數年,在此期間病人可能無任何症狀,除非認真體檢,否則難以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