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上海指南 » 上海對什麼地名
擴展閱讀
深圳鏈家地產有多少人 2024-04-24 09:41:15
福州哪裡學習針灸 2024-04-24 09:19:13

上海對什麼地名

發布時間: 2022-05-27 18:20:06

『壹』 上海最早叫什麼地名

(*鳳愛海*)18級2009-08-01上海是我國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大城市。可在遠古時期,這里卻是一片汪洋大海。後由於泥沙沉積逐漸變成了沙灘,最後成了一塊新生陸地。春秋時期,吳王曾在此建了一個館舍,取名「華亭」。戰國時,這里是楚國貴族黃歇的封地。三國時,東吳孫權在這里建起了水師基地,那時這里還是一個無名的小村落。到了唐朝,當時的吳郡(今蘇州)太守趙居貞上奏,割崑山南境、嘉興東境和海鹽北境設置華亭縣(即今上海松江區)。那個無名小村落也有了華亭海的名稱。這應是上海最早的名稱。到了宋朝,這里的經濟得到發展,成了國內外貿易的集散地。南宋咸淳元年即公元1265年,開始在這里建鎮。那時,吳淞江,即今蘇州河,南岸有兩條支流,一條稱上海浦,一條稱下海浦。建鎮的治所在上海浦附近,故取鎮名為上海鎮。這就是上海地名的來歷。元朝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即1292年,設上海縣。1927年改為上海特別市。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中央直轄市。 上海的簡稱「滬」和「申」也是有來歷的。 先說「滬」。「滬」原是一種捕魚工具,是用竹子編成的。當地人民將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來沉沒,潮退露出。魚隨潮而來,退潮時便被滬攔住。古時稱呈喇叭形向外擴張的水道為「瀆」。而當時上海所在淞江口處正是喇叭形的海灣。所以,人們便將到處插有「滬」的、又被稱作「瀆」的淞江口一帶稱為「滬瀆」,這一帶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滬」也成了上海的代稱。 說起上海「申」的簡稱,它與戰國時期受封於這里的楚國貴族黃歇有關。黃歇是戰國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號春申君。他與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趙國的平原君齊名。當時的黃浦江還是一條無名之河,河中由於泥沙淤積,河床過高,常常泛濫。黃歇帶領百姓進行開浚,疏通了河道,築起了堤壩,使這條河造福於百姓。人們為了懷念他,不僅為他建了廟宇,還將這條河改稱為春申江,簡稱申江。後來,人們便以「申」代稱上海。所以,上海「申」之簡稱,是對黃歇造福上海百姓的紀念。 以上上海的別稱大家都熟悉,上海還有一個別稱叫「海上」卻鮮為人知。 其實上海「海上」這個別稱在清末、民國初期時還很流行。尤其是文人騷客,在他們的著作中、雅號中常常用到這個稱號。如《申報》主筆蔡爾康就自號「海上蔡子」,另一位《申報》主筆黃式權則自號「海上夢畹生」。素有「上海通」之稱的著名學者孫玉聲的別號就叫「海上漱石生」。當時上海有一個由近百名著名畫家組成的書畫家團體,很有點名氣,這個團體的名字就叫「海上題襟館金石書畫會」。很顯然,這里的「海上」就是上海。當時上海還有許多以「海上」命名的雜志和著作,如《海上畫林》、《海上花列傳》等。至今,上海還有一本雜志叫《海上文壇》。人們還稱上海畫派為「海上畫派」。 關於上海「海上」這個別稱,早在明代的《弘治縣志》上就有記載:「上海縣稱上洋、海上。」至於上海為什麼有「海上」這個別稱,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上海這個地方本是一片汪洋大海,上海這個城市就是建在海上的,故有此稱。以上參考一下,希望能夠幫到你。祝你愉快。(*^__^*) 嘻嘻……

『貳』 上海有哪些地名

關於上海名稱的由來目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這句話;另一種說法認為由於當時有上海浦和下海浦等水道而得此名。

.

但是無論哪一種說法,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上海之稱始於宋代,而且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現在北宋郟亶之的《水利書》中。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28年設置上海特別市,兩年後改稱上海市,一直到現在。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

當年上海的標志——國際飯店,右邊是人民公園

看國際飯店當年鶴立雞群的高度,

不說你們也能看出是什麼年代了吧

直至今日,上海有很多地區依舊沿用著那些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地名,有些地方一直佇立至今,而有些已經不復存在了,僅僅只留下一個名稱。爹爹姆媽那輩,看到這些地名倍感親切,但問問如今的小年青,好些都只能搖搖頭,像是連聽都沒聽過。

十六鋪

1982年建造的十六鋪新客運站

十六鋪位於南市區東北部,泛指東門路兩側以及附近地區。清末,上海城廂內外共分16個鋪,此處為第十六鋪,故名。舊時,沿江地帶的商業主要集中在大東門、小南門一帶。民國初年逐漸北移至十六鋪一帶,沿浦碼頭都是批發商的庫房,東門路、方浜東路附近銀樓、皮貨、海味、地貨、棉布、葯材等商號集中。今仍保護繁榮景象,各類商店齊全,設有集市貿易市場和副食品交易市場。沿江有十六鋪客運站、東門路輪渡站、大達碼頭。

八仙橋

八仙橋位於黃浦、盧灣區境,泛指金陵中路、龍門路交會處附近地區。相傳該處原有北八仙橋、老八仙橋、中八仙橋、南八仙橋、石八仙橋、木八仙橋,因名。19世紀末建華洋菜場起,飯館、旅社、百貨、服裝、鞋帽、銀樓等商店競相出現。後由於大世界區片的興起,融合了八仙橋區片部分地區,也使八仙橋區片范圍縮小。

八埭頭

八埭頭區域是楊樹浦工業帶的最早工業園區

位於楊浦區西南部,平涼路、通北路交會處附近一帶。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韜朋路(今通北路),光緒三十二年建華盛路(今許昌路),光緒三十四年在韜朋路建八墚磚木結構里弄房屋後,始有八埭頭之稱。民國元年(1912年)後,福祿街、揚州路、汾州路、新康里、同興坊等道路和里弄相繼建成,百貨、南貨、鞋帽、綢布、貰器、五金、雜貨等商店以及當鋪、肉攤、茶館、豆腐店、糟坊、菜場等先後開設,發展到抗日戰爭前夕,八埭頭一帶已形成人煙稠密,主要道路兩側商店毗接的鬧市。現八埭頭大致范圍,東近許昌路,西近景星路,南近楊樹浦路,是區內一處以舊式里弄房為主的居住區。以平冷盤場為中心,形成區內一處主要的商業網點,有銀行、郵局、書店、電影院、個體戶小商場、農副產品貿易市場。

九畝地

位於南市區西北部,露香園路、大境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原為顧氏露香園的一部分,露香園荒廢後,園內的青蓮座改為青蓮庵。清嘉慶年間,青蓮庵左前避為小演武場,佔地約九畝,俗稱九畝地。歷經數度變遷,九畝地范圍擴展到東至舊倉街,南至上海市實驗小學,西至青蓮街,北至高墩街。主要為居民區,舊式住房密集。有著名的上海市實驗小學。

三角地

位於虹口區南部。泛指以漢陽洛、峨嵋路和塘沽路之間的三角地菜場為中心,包括附近的南潯路、閔行路和吳淞路一帶。清光緒十六年(1891),即有肩挑蔬菜的小販在此設攤,形成菜市。民國4年(1915)建為室內菜場。嗣後,漢陽路、塘沽路上開設百貨、綢布、服裝、五金、醫葯、油糧、南北貨、煙糖、食品、水果、日用雜品和飲食等商店,形成商業網點。附近有職工業余大學、中小學及聖心堂。現三角地菜場正在改建為高層建築。

大世界

1980年代的上海大世界

位於黃浦區南部,泛指延安東路與西藏中、南路交口處一帶。民國6年(1917年)在此建成當時遠東最大的游樂場大世界,故地境習稱大世界。此後小型劇場、舞廳、書場、飲食店、糧果店、百貨店、綢緞布匹店、酒樓、旅館競相開設。民國16年(1927),英商電車又在大世界附近與法商電車接軌,更促進這一地區的繁榮。抗日戰爭初期,閘北、虹口及市郊居民紛紛來此避難,使附近人口稠密。現大世界區片商業繁榮,商店毗接,一些著名的商店多冠有大世界之名,更提高大世界的知名度。大世界也是上海市交通繁忙的地段之一,車輛、人流絡繹不斷,建有人行天橋。

大自鳴鍾

80年代長壽路大自鳴鍾地區街景

在普陀區東南部,長壽路和西康路交會處一帶。20世紀初,隨著滬西工業發展,居民聚居,道路兩側商肆日增,形成鬧市。民國15年(1926年),在附近興辦十多家棉紡廠的日商內外棉株式會社,於兩路交會處中心為已故董事長川村利兵衛,建頂嵌時鍾的塔式紀念碑一座,這一帶遂習稱滬西大自鳴鍾。鍾塔已於1958年為改善交通而拆除,但名稱仍被沿用。是區境的商業中心,有商店二百餘家。也是車輛繁忙、人流擁擠的交通中心之一。

大柏樹

位於市區東北部,地跨虹口、楊浦2區境。泛指邯鄲路、曲陽路、中山北一路、水電路、逸仙路交會處附近一帶。該地原名薛家塘,是一個三岔路口,俗稱三角場,後形成五岔路口,俗又稱為小五角場。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在此懸牌,名「大八辻」,里人讀為「大八字」、「大八寺」。1988年改稱今名。現有工廠、商店、學校、居民新村、商用大樓。是市中心區通往五角場、江灣鎮、寶山區的交通要道,客貨車頻繁。

『叄』 求上海地名

商業區
黃浦:南京路步行街、豫園商城
盧灣:淮海路
靜安:靜安寺一帶
閘北:火車站一帶
虹口:四川北路
楊浦:五角場
長寧:中山公園一帶
徐匯:徐家匯
浦東:八佰伴一帶(陸家嘴一般定性為金融貿易業的集中地,而非零售商業區)

郊區各鎮(目前建制鎮,不包括已改制為街道的鎮)
徐匯:華涇鎮
長寧:新涇鎮
普陀:真如、長征、桃浦
閘北:彭浦鎮
楊浦:五角場
閔行:莘庄鎮、七寶鎮、顓橋鎮、華漕鎮、虹橋鎮、梅隴鎮、吳涇鎮、馬橋鎮、浦江鎮。
寶山:羅店鎮、大場鎮、楊行鎮、月浦鎮、羅涇鎮、顧村鎮、高境鎮、廟行鎮、淞南鎮。
嘉定:南翔鎮、安亭鎮、馬陸鎮、徐行鎮、華亭鎮、外岡鎮、黃渡鎮、江橋鎮
浦東:川沙新鎮、高橋鎮、北蔡鎮、合慶鎮、唐鎮、曹路鎮、金橋鎮、高行鎮、高東鎮、張江鎮、三林鎮
金山:朱涇鎮、楓涇鎮、張堰鎮、亭林鎮、呂巷鎮、廊下鎮、金山衛鎮、漕涇鎮、山陽鎮
松江:涇鎮、佘山鎮、車墩鎮、新橋鎮、洞涇鎮、九亭鎮、泖港鎮、石湖盪鎮、新浜鎮、葉榭鎮、小崑山鎮
青浦:朱家角鎮、練塘鎮、金澤鎮、趙巷鎮、徐涇鎮、華新鎮、重固鎮、白鶴鎮
南匯:惠南鎮、周浦鎮、新場鎮、大團鎮、蘆潮港鎮、康橋鎮、航頭鎮、六灶鎮、祝橋鎮、泥城鎮、宣橋鎮、書院鎮、萬祥鎮、老港鎮
奉賢:南橋鎮、奉城鎮、庄行鎮、金匯鎮、四團鎮、青村鎮、柘林鎮、海灣鎮
崇明:城橋鎮、堡鎮、新河鎮、廟鎮、豎新鎮、向化鎮、三星鎮、港沿鎮、中興鎮、陳家鎮、綠華鎮、港西鎮、建設鎮

『肆』 :上海地名都叫什麼 有那幾個區

上海目前有16個區1個縣:
黃浦區、閔行區、寶山區、徐匯區、嘉定區、長寧區、浦東新區、靜安區、金山區、普陀區、松江區、閘北區、青浦區、虹口區、奉賢區、楊浦區。
崇明縣。

『伍』 上海的地名(上海人回答)

上海的道路,最早出現在原上海縣城廂地區(今南市區人民路、中華路內側),據方誌記載,明弘治時城廂坊巷5條,嘉靖時10條,萬曆時11條,清康熙時25條,嘉慶時63條,同治時80條。上海開埠後,英租界初期修建道路很少,路名也很隨便,如「花園弄」(今南京東路東段),因路旁有花園兼跑馬場而得名,錫克教堂旁的道路稱西[錫]克路(今廣西北路)。同治三年(1864年),一個由26條道路組成的英租界幹道網已具雛形,南北向、東西向各13條。同治四年工部局通過決議,規定南北向道路以中國省名命名,東西向以中國城市名命名。美租界的文監師路(今塘沽路),是以美國聖公會主教文惠廉名命名的,其後,受英租界影響,也採用中國城市名命名道路。咸豐十年(1860年)後,工部局和公董局為了協助清廷鎮壓太平軍,先後越界築成徐家匯路(今華山路)、新閘路、麥根路(今淮安路)、極司非而路(今萬航渡路)等四條軍路,並越界築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為上海最早的界外馬路。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擴展後,泥城浜以西地區路名多數以英美殖民者姓名命名,少數以中國地名命名。本世紀初工部局在租界以西、以北地區又越界築道路38條,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的有29條,以中國地名命名的9條。法租界初期路名以附近設施作專名,也有以法國人名、軍艦名命名。光緒二十六至三十一年辟築的東西向道路,大都以中國的「江」名命名,如西江路(今淮海中路)等,南北向的道路,以中國的「山」名命名,如寒山路(今濟南路)等。光緒三十二年,法租界當局宣布將已築道路,改為以法國人名及事物命名。民國3年(1914年)法租界再次擴展,所築道路絕大多數以法人和美、意、比等外國人名命名。早期租界中心地區,道路整齊有序,大馬路(今南京東路)、二馬路(今九江路)、三馬路(今漢口路)等俗稱,廣泛使用近百年。

民國成立後,以孫中山為首的民國臨時政府提出了「五族共和」等政治主張。這些政治主張在由閘北市政廳管理的路名上被充分反映出來。與租界北西藏路相鄰的四條新築馬路分別命名為漢中路、滿州路(今晉元路)、蒙古路、新疆路。對原有道路加以改名,如總局路改共和路,新閘橋路改大統路,南川虹路改光復路等,表達了民國初年人們對民族團結、國家強盛的願望。民國18年(1929年),上海特別市政府決定在上海東北建設新市區。新市區與外界相連的主幹道多用辛亥革命領袖名命名,如中山路、其美路、黃興路等;東西向幹道命名三民路、五權路,南北向幹道命名世界路等,反映三民、五權、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張。其他道路分別以「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九個字為首的片語命名。民國26年11月,日軍攻陷上海後,曾一度改成具有濃厚殖民地色彩的地名。民國32年10月,汪偽上海市政府公布了對原公共租界、法租界和越界築路區域240條路名的更名,大規模更改以西方國家人名等命名的道路,如戈登路改江寧路、哈同路改銅仁路、文監師路改塘沽路等。新的路名,大都以中國各級政區名命名。

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市政府在路名上也採取了一些措施。民國34年(1945年)11月和12月,市政府先後兩次公布更改路名公告。基本上仍採用以中國各省地名命名路名的方法,同時又以「復興」、「建國」等片語和「中正」、「林森」等國民黨要人名命名一批地名。

上海開埠後,涌現一大批經濟、文化類和企事業名稱,其中部分較為著名的也起著地名的作用。匯豐銀行大樓、中國銀行大樓等成為外灘地區標志性建築。商業的發展,形成南京路、西藏路、福州路、霞飛路(今淮海中路)等多條商業街。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等四大百貨公司,中外聞名,成為上海市區起地名作用的商店名稱。上海開埠以後建造的一批工廠、企業,成為上海地名群的一個重要部分,如著名的官辦企業「江南造船所」,為高昌廟一帶的代稱。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英商在今蘇州河南、西康路北端開設「江蘇葯水廠」,後居民集聚,形成區片地名葯水弄。黃浦江兩岸是碼頭、倉庫集中地,著名的有公和祥碼頭、大達碼頭、其昌棧等。宣統元年(1909年)滬寧鐵路通車後設立的上海北火車站,民國5年(1916年)滬寧、滬杭甬線接軌後,成為上海陸上交通的樞紐,「北站」還作為區片名使用至今達七八十年之久。公用事業中的自來水、電力、煤氣、郵電等著名單位,也往往成為具有指位性的地名,如建於民國13年(1924年)的自來火橋(今西藏路橋),因橋南側有英商上海自來水(煤氣)房而得名。楊樹浦發電廠,煙囪高聳,是從黃浦江進入市區的標志。服務業、娛樂業一直是上海的重要行業,如著名的國際飯店、大光明電影院、天蟾舞台、大世界等,都著稱一時,起著地名作用。上海是近代教育、衛生事業的發祥地,知名度較高的交通大學、聖約翰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仁濟醫院、廣慈醫院、公濟醫院等與人民關系密切,都起到地名的指位作用。

區片地名系指具有大致范圍而沒有明確界線的地域性名稱。有的區片名歷史上就已存在,如浦東、靜安寺等。由於城市化的發展,舊的地理實體雖已消失,但地名卻流傳至今,衍化成區片地名,如徐家匯、曹家渡、老西門、十六鋪、提籃橋等。也有聞名當時的拋球場(今南京東路、河南中路口)、日升樓(今南京東路、浙江中路口)等,今天已成為歷史地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政區均延續舊制,為20個市區、10個郊區。1956年,因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原有的區劃顯得太小,不便管理,遂將市屬區減少至15個,郊區合並為3個。1958年,江蘇省轄的嘉定、寶山、上海、松江、青浦、金山、奉賢、川沙、南匯、崇明10縣,分兩次劃屬上海市,形成今上海市的范圍。1964年,市區區劃調整為10個區,形成10區、10縣的基本框架。1980年置吳淞區,1981年置閔行區,1988年撤銷寶山縣和吳淞區置寶山區,1992年改嘉定縣為區,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置閔行區。1993年初將原川沙縣和黃浦、南市、楊浦3區所轄浦東部分及上海縣三林鄉合並建立浦東新區。至1995年底,上海有14個區、6個縣,共20個區縣級政區地名。

街道前身為20世紀50年代初期設立的以序數為名的辦事處,1960年1月正式設立街道,成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街道名稱,一般以境內主要道路名命名,如黃浦區的南京東路街道;其次為以區片地名命名,如閘北區的北站街道;也有的以新村名命名,如長寧區的天山新村街道;其他有以園林名命名的,如南市區豫園街道。

農村縣級以下政區名稱,1949年至1953年為區、鄉(鎮)兩級制。1954年撤銷區的建制,1956年鄉、鎮合一,改小鄉為大鄉。1958年實行人民公社化,「政社合一」。1984年後,恢復為鄉級建制。90年代初,先後撤鄉建鎮。至1995年底鎮級地名已有208個,占鄉、鎮地名95%。鄉鎮名稱的專名,一般以駐地所在的聚落名為名,如南翔鎮駐地南翔;也有以所處的地理方位,如淞南鎮在吳淞之南;有以古稱加方位詞的,如茸北鎮;有以島名,如長興鄉、橫沙鄉;有以水體名,如石湖盪鎮;有以山名,如天馬山鎮;有以區片、地片名為名,如寶山鎮;有以路為名,如祁連鎮(以祁連山路)。

行政村名稱一般以村民委員會所在地的自然村名為名,也有以政治性詞語命名的,如和平、民主、愛國、紅星等。1958年公社化後,農業合作社改為公社所屬的大隊,大隊成為新的聚落地名。1980年上海市地名普查時,這些以政治性詞語命名的大隊、生產隊名因重名太多,進行了更改。新的大隊名一般以所在地自然村名命名,也有以河流、舊小鄉、橋梁等名命名的,在不重名的原則下,保留了一些由農業社名沿襲的政治性詞語。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生產大隊改稱村民委員會,專名大多數沿用下來。沿海農場地區,聚落地名的首字大都採用該農場名的首字,如新海農場有新海村、新開村、新陽村等。也有用其他方法命名的,如五四農場內的聚落地名,絕大多數首字為「海」、「青」。

道路名稱,1949年5月後,首先對以國民黨要人和外國人名命名的路名進行了更改,如「中正路」分別改為延安路、瑞金路、石門路,「林森路」改為淮海路,「魏德邁路」改為邯鄲路等。以後,又更改一些殘留的以外國地名命名的路名,如將「倫敦路」改名橫山路;同名、同音的路名也進行了改動。

上海城市的不斷擴大,新建道路和新路名日益增多,1952年以後,市政管理部門繼承了上海路名以中國省市地名命名的傳統,並形成一套更為完善的命名原則,以需命名道路的方位對應有關省市地名命名。楊浦區地處上海市區的東北,路名就以吉林、遼寧省地名命名,有松花江路、鞍山路、本溪路等。普陀區地處市區的西北,路名就以陝西省地名為主命名,有宜川路、志丹路等,少數用四川省的地名,如金沙江路、大渡河路等。長寧區地處市區西南,路名以貴州省地名命名,有遵義路、茅台路、安順路等。徐匯區以廣西省地名命名,有田林路、蒼梧路等。浦東沿江一帶以山東省的地名命名,有嶗山東路、濰坊路、文登路(今東方路)等。1958年以後在市郊發展吳淞、安亭、閔行等工業區及70年代後期建設的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外圍的道路名稱均根據其所處的方位採用相應省的地名命名。

浦東新區由於待開發的范圍大,新建的道路多,僅幹道以上的道路就達50多條,1993年,設立浦東新區地名命名更名方案工作小組,在吸收國內外一些主要城市地名命名的長處和各界意見後,於1994年3月提出了既充分體現浦東開發、面向世界、面向21世紀的時代特徵,同時又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地名規劃方案。方案體現浦東道路的層次性,通名以大道、路、街,分別用於快速幹道、主幹道和各建設小區內的道路;專名採用「遠東」、「世紀」、「中央」、「迎賓」等詞命名。

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和改變上海城市面貌,在一些棚戶區和市區的邊緣興建住宅。這些住宅最初供產業工人居住,稱為工人新村,70年代後期新村數量大增,遍及中山環路內外側和郊縣城鎮,新村成為上海城市地區使用率很高的居民地地名。每個新村都有一個獨立的名稱,如曹楊新村、田林新村、中原新村等。大的新村分成若干個小村,其名稱多在專名後加序數片語成,如曹楊新村有曹楊一至九村,田林新村有田林一至十四村。新村的得名大都以所在地區的主要路名命名,但省略「路」字,如曲陽新村以曲陽路得名,甘泉新村以甘泉路得名;有以建造單位命名的,如商業一村、公交新村等;有以居住者的職業命名的,如海員新村;有以所在地舊名得名的,如明園新村,原址為明園跑狗場;有以吉祥美好之詞命名的,如友誼新村、陽光新村等。90年代初,由於商品房出現,又有城市花園、共富新村等名稱。

中心城區的不斷擴大,20世紀50年代初屬農村地區的舊新市區、大場區、真如區、新涇區、龍華區等地區,現在已大部分成為城市的一部分,當初的聚落今大都湮沒無存。50年代後期,在近郊建立工業區,使五角場、吳淞、彭浦、北新涇、真如、吳涇、閔行等地相繼成為工業化地區,又有不少地名湮沒,尤其是1972年動工興建的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和1978年動工興建的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共有200餘個聚落名稱湮沒。1993年後,隨著規模更大的浦東新區的開發,新區內大量的村落名稱正在逐漸消失。農村居住區的總體規劃、統一設計,也使農村聚落地名減少,如寶山區羅店鎮新建的39個農民新村,拆遷了213個自然村。

由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上海工業布局的調整,原來分布在市中心區的許多小工廠,遷至新的工業區。因此,在共和新路兩側、桃浦、吳淞、吳涇、閔行等地,大型工廠林立,工廠名成為當地的主要地名。在市中心,新建了一批大型文教、娛樂場所,如上海電視台、華東師范大學、新華醫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體育館等。對一批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築、遺址進行保護,產生了一批如「中共一大會址」等紀念地名稱。隨著80年代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高層建築名稱逐年增多,不少成為上海城市重要標志物和知名度高的地名,如聯誼大廈、華亭賓館、上海商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等等。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及浦東新區內的金橋、陸家嘴、外高橋等開發區,成為知名度很高的區片名稱。地名是現代城市人文地理實體的「包裝」,具有形象功能作用。1990年以前,住宅小區命名,用「新村」的多,高層建築用「大樓」、「大廈」的多,浦東開發、開放以後,上海房地產業興起,投資者、開發商對物業名稱很為關注,出現「花園」、「廣場」、「城」等新的通名,在專名上也打破了傳統的命名習慣,出現如「新世紀」、「太平洋」等名稱。
回答者:兮溪 - 秀才 二級 12-12 12:27

--------------------------------------------------------------------------------

不管什麼都有例外的呀
回答者:nxhydm - 助理 三級 12-12 13:18

--------------------------------------------------------------------------------

老實說,上海人也不一定知道的呀
回答者:astraly - 童生 一級 12-16 15:00

--------------------------------------------------------------------------------

上海城市的不斷擴大,新建道路和新路名日益增多,1952年以後,市政管理部門繼承了上海路名以中國省市地名命名的傳統,並形成一套更為完善的命名原則,以需命名道路的方位對應有關省市地名命名。楊浦區地處上海市區的東北,路名就以吉林、遼寧省地名命名,有松花江路、鞍山路、本溪路等。普陀區地處市區的西北,路名就以陝西省地名為主命名,有宜川路、志丹路等,少數用四川省的地名,如金沙江路、大渡河路等。長寧區地處市區西南,路名以貴州省地名命名,有遵義路、茅台路、安順路等。徐匯區以廣西省地名命名,有田林路、蒼梧路等。浦東沿江一帶以山東省的地名命名,有嶗山東路、濰坊路、文登路(今東方路)等。1958年以後在市郊發展吳淞、安亭、閔行等工業區及70年代後期建設的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外圍的道路名稱均根據其所處的方位採用相應省的地名命名。

浦東新區由於待開發的范圍大,新建的道路多,僅幹道以上的道路就達50多條,1993年,設立浦東新區地名命名更名方案工作小組,在吸收國內外一些主要城市地名命名的長處和各界意見後,於1994年3月提出了既充分體現浦東開發、面向世界、面向21世紀的時代特徵,同時又反映中國傳統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地名規劃方案。方案體現浦東道路的層次性,通名以大道、路、街,分別用於快速幹道、主幹道和各建設小區內的道路;專名採用「遠東」、「世紀」、「中央」、「迎賓」等詞命名。

20世紀50年代開始,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和改變上海城市面貌,在一些棚戶區和市區的邊緣興建住宅。這些住宅最初供產業工人居住,稱為工人新村,70年代後期新村數量大增,遍及中山環路內外側和郊縣城鎮,新村成為上海城市地區使用率很高的居民地地名。每個新村都有一個獨立的名稱,如曹楊新村、田林新村、中原新村等。大的新村分成若干個小村,其名稱多在專名後加序數片語成,如曹楊新村有曹楊一至九村,田林新村有田林一至十四村。新村的得名大都以所在地區的主要路名命名,但省略「路」字,如曲陽新村以曲陽路得名,甘泉新村以甘泉路得名;有以建造單位命名的,如商業一村、公交新村等;有以居住者的職業命名的,如海員新村;有以所在地舊名得名的,如明園新村,原址為明園跑狗場;有以吉祥美好之詞命名的,如友誼新村、陽光新村等。90年代初,由於商品房出現,又有城市花園、共富新村等名稱。

中心城區的不斷擴大,20世紀50年代初屬農村地區的舊新市區、大場區、真如區、新涇區、龍華區等地區,現在已大部分成為城市的一部分,當初的聚落今大都湮沒無存。50年代後期,在近郊建立工業區,使五角場、吳淞、彭浦、北新涇、真如、吳涇、閔行等地相繼成為工業化地區,又有不少地名湮沒,尤其是1972年動工興建的上海石油化工總廠和1978年動工興建的上海寶山鋼鐵總廠,共有200餘個聚落名稱湮沒。1993年後,隨著規模更大的浦東新區的開發,新區內大量的村落名稱正在逐漸消失。農村居住區的總體規劃、統一設計,也使農村聚落地名減少,如寶山區羅店鎮新建的39個農民新村,拆遷了213個自然村。

由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上海工業布局的調整,原來分布在市中心區的許多小工廠,遷至新的工業區。因此,在共和新路兩側、桃浦、吳淞、吳涇、閔行等地,大型工廠林立,工廠名成為當地的主要地名。在市中心,新建了一批大型文教、娛樂場所,如上海電視台、華東師范大學、新華醫院、上海博物館、上海展覽中心、上海體育館等。對一批具有紀念意義的建築、遺址進行保護,產生了一批如「中共一大會址」等紀念地名稱。隨著80年代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高層建築名稱逐年增多,不少成為上海城市重要標志物和知名度高的地名,如聯誼大廈、華亭賓館、上海商城、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等等。虹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及浦東新區內的金橋、陸家嘴、外高橋等開發區,成為知名度很高的區片名稱。地名是現代城市人文地理實體的「包裝」,具有形象功能作用。1990年以前,住宅小區命名,用「新村」的多,高層建築用「大樓」、「大廈」的多,浦東開發、開放以後,上海房地產業興起,投資者、開發商對物業名稱很為關注,出現「花園」、「廣場」、「城」等新的通名,在專名上也打破了傳統的命名習慣,出現如「新世紀」、「太平洋」等名稱。

『陸』 對對子上海對什麼)

上海—下關 其他地名對子秀山—麗江 紅河—藍田 十堰—九江 整理於網路資料,供參考

『柒』 上海的地名對什麼

「上海」是對「下關」哦 別寫錯了!

『捌』 上海市,在早先叫什麼地名

春秋屬於吳國,吳王在此處蓋了館舍,稱華亭。戰國屬於楚國,春申君封地,所以上海簡稱申,漢朝時候屬於吳郡,唐朝正式設立華亭縣,元代正式成立上海縣,原華亭升為松江府。清朝屬於江南省松江府,後江南拆分為江蘇加安徽,上海就是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到民國時代上海正式成為直轄市直到現在。

『玖』 有趣的地名對:上海對什麼

在我國地名之多和其復雜性,令許多國家都會為之遜色。有些地名巧然成對,如:文市(桂)—武鄉(晉);新野(豫)—古田(閩);南匯(滬)—北流(桂);城固(陝)—鄉寧(晉);秀山(蜀)—麗江(滇);紅河(滇)—藍田(陝);赤水(黔)—青浦(滬);熊岳—鷹潭 鐵嶺—銀川 渾河—清江 海城—湖川 羊腸河—馬鞍山 千山—萬縣 清原—渾江 上海—下關 十堰—九江 六盤山—一面坡我縣有八處地名可連詞成對,它們分別是大畈鄉的大姑源、小姑源、石欄桿、玉書,仙華街道的胡司、後郎,潘宅鄉的花牆頭、石鼓村。早就有人把它們編成一副地名對:大姑小姑依石欄桿看玉書;胡司二郎騎花牆頭敲石鼓。其中的「二郎」顯然是通過諧音從「後郎」這個地名演化而來,又與前面「胡司」這個地名中也可表示姓氏的「胡」和「司」兩字巧妙結合起來,成了「胡、司二郎」,可謂天衣無縫,合情合理。這副對子中將幾個地名擬人化,又用「依、騎、看、敲」四個動詞加以連綴,使上下二聯山裡山外相對,男女性別相對,詞性結構相對,饒有情趣,為豐安大地增添了詩情畫意。焚香計時
古代計時除了更漏,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燃香計時。這方法在我縣民間應用很廣泛。在沒鍾表的年代,人們以燃完一根香的時間為單位,叫「一梯香時辰」,猶如我們現在說的「一個小時」。如人們要輪流車水,輪流在菩薩前守夜,輪流在田野山間守草棚看護莊稼,每個人輪到的時間都應為「一梯香時辰」或「幾梯香時辰」,以此做到公平合理。如要計算某段重要時間的長短,也用這種燃香計時法。人們還把這種方法用在祭祀去世親人的「七數」上。一般的祭祀上一次香即一梯香就可以了。但「拜七」時,特別是「三七」「五七」時卻要上「三梯」到「五梯」香。從焚香時間之長也表明了親朋好友們陪伴謝世者靈位的時間之長,表達了生者對已逝親人的感情之深,其中也包含著一個時間概念。

『拾』 上海市的地名別稱是什麼

上海市的地名別稱是滬。

上海,春秋屬吳國。戰國先後屬越國、楚國,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別稱為「申」。晉朝時期,因漁民創造捕魚工具「扈」,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簡稱「滬」。

唐天寶十載(公元751年),上海地區屬華亭縣(今松江區)。北宋淳化二年(公元991年),因松江上游不斷淤淺,海岸線東移,大船出入不便,外來船舶只得停泊在松江的一條支流「上海浦」上(其位置在今外灘至十六鋪附近的黃浦江)。

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在上海浦西岸設置市鎮,定名為「上海鎮」。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中央政府把上海鎮從華亭縣劃出,批准設立上海縣,標志著上海建城之始。

(10)上海對什麼地名擴展閱讀:

「滬」另有一說,「滬」原是一種捕魚工具,是竹子編成的。當地人民將此工具插入江海中,潮來沉沒,潮退露出。魚隨潮而來,退潮時便被「滬」攔住。

古時稱呈喇叭形向外擴張的水道為「瀆」。而當時上海所在的淞江口處正是喇叭形的海灣。所以人們便將到處插有「滬」的、又被稱作「瀆」的淞江口一帶稱為「滬瀆」。

而這一帶正是上海所在地。所以「滬瀆」也成了上海的代稱。梁簡文帝吳郡石像碑上也有「淞江之下,號曰滬瀆」的記載。後來又將「滬瀆」簡稱為「滬」了。

「申」與戰國時期受封於這里的楚國貴州黃歇有關。黃歇是戰國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號春申君。當時的黃浦江還是一條無名之河,河中由於泥沙淤積,河床過高,常常泛濫。

黃歇帶領百姓進行開浚,築起了堤壩,使這條河造福於百姓。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將這條河改稱為春申江,簡稱申江。後來,人們便以「申」代稱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