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今天被德爾塔感染了明天會查出來嗎
如果今天被德爾塔感染了,明天是會查出來的,病毒傳染很快,請注意防範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保護好自己
2. 有密接者的小區封閉多久
有密接者的小區封閉14天。密切接觸者所在的社區大樓在密切接觸者最終離開社區大樓並完成環境殺戮14天後,關閉期間在大樓內進行了四次核酸檢測。關閉期間,建築物內的核酸檢測日期為密切接觸者最後一次核酸檢測的日期,結果為陰性。
國內的疫情反反復復,最近個別地區又爆發了新的疫情,個別小區就會有密切接觸者,這種一般都是需要封控管理的,密切接觸者同一個樓棟都是要居家隔離的,大多都會封閉14天,如果核酸全是陰性,一般就可以自動解封。密切接觸者的概述
密切接觸者就是指與病毒德爾塔毒株、2019新型冠狀病毒、非典型肺炎、豬流感,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症狀出現前2天開始,或無症狀感染者標本采樣前2天開始,與其有近距離接觸但未採取有效防護的人員。
包括共同居住者、可能產生氣凝膠環境診療活動中的醫護人員、密閉環境共同就餐或娛樂者、在同一場所有近距離接觸的人員、探視病例人員,以及其他形式的直接接觸者,如病例的陪護人員、乘坐同一交通工具並有近距離接觸1米內的照料護理或同行人員。
暴露於被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污染的環境和物品的人員、現場調查人員評估認為其他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的人員。其中,針對德爾塔毒株,密切接觸者是指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單位、同一座建築、同一棟樓,發病前4天,跟這些病人相處的人。
3. 德爾塔病毒的潛伏期平均4天,那為什麼有些病例反復檢測都是陰性
一種情況是,感染新冠病毒後,病毒在體內增殖需要一定時間。當核酸檢測的時候,如果體內病毒濃度較低,無法達到檢測限,就可能檢測不到。
另一種情況是,由於采樣、轉運、檢測某個環節的問題,可能造成假陰性的出現,造成漏檢。
還有一種情況,少部分感染者可能存在間歇排毒。采樣時可能正好處於不排毒的時期,因此對於感染者也可能出現檢測不到的問題。
第二輪全員核酸檢測必要性
對於一些核酸檢測陰性的患者,還需要注意觀察其臨床表現,綜合作出診斷。因為有些病人臨床表現符合新冠肺炎病例的特徵,但核酸結果卻是陰性,這就有可能是病毒載量過低、標本質量、檢測環節等造成的。
由此看來,為了盡早發現感染人群,更精準地實施疫情防控,切斷傳播鏈條,開展第二輪核酸檢測是很有必要的。
4. 專家曾說,德爾塔毒株潛伏期和傳代間隔縮短1-2天,為何會這樣
"三角洲病毒株的潛伏期和通過間隔大約平均縮短了1-2天,現有的COVID-19疫苗仍能對三角洲病毒提供良好的保護。" "福建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張山鷹說。9月9日,在福建省COVID-19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張山鷹就三角洲病毒的流行病學特點和應對措施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約為5-6天,傳播間隔為4-5天,'他說。'三角洲變種的傳播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而且潛伏期和傳播間隔平均短1-2天左右。然而,傳播方式並沒有改變,仍然是呼吸道飛沫傳播、污染物接觸傳播和氣溶膠傳播。"雖然病毒在變異,但目前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仍然有效。
5. 密接隔離14天由誰負責解除
當前,寧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需要廣大人民群眾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特別需要每一個公民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依法履行義務、承擔法律責任,將法治觀念、法治方式貫穿疫情防控全過程,以知法守法的實際行動匯聚起戰勝疫情的強大力量。11月4日,針對當前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部分群眾思想麻痹、防控意識不強、警惕性不高甚至個別違反防疫規定等問題,寧夏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梳理了有關法律規定,解答了群眾關心的15個方面的問題。
1.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的特點是什麼?
本輪疫情經過基因測序已經證實是由德爾塔變異株輸入引發的,疫情已波及多地。寧夏本輪疫情呈現六個特點:一是同源暴露,首發病例均有內蒙古額濟納旗旅遊史且有同一餐廳就餐史;二是傳染性強,疫情進入高發季,病例入寧時正值疾病的潛伏末期或傳染性最強階段,病毒載量高;三是密接者多,病例入寧後活動軌跡復雜,密接人數多;四是傳播速度快,從現有病例發病情況分析,早期病例潛伏期較短,平均2天,近期病例潛伏期較長;五是波及范圍廣,銀川市、吳忠市、中衛市均有確診病例;六是不確定性大,整體疫情呈現輸入引起的散發多波幅狀態。
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哪些法律規定?
新冠肺炎是乙類傳染病,按甲類傳染病管理。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四十二條之規定,對已經發生甲類傳染病病例的場所或者該場所內的特定區域的人員,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實施隔離措施,對相關場所可採取緊急管控措施,包括「限制或者停止集市、影劇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動;停工、停業、停課;封閉可能造成傳染病擴散的場所」等。同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四十九條規定,迅速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劃定警戒區,實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依法從嚴懲處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穩定市場價格,維護市場秩序,維護社會治安。
3.公眾如何依法配合疫情防控並承擔哪些責任?
(1)非必要不外出,不主動前往疫情中高風險地區;
(2)要及時全程接種新冠疫苗,降低感染風險;
(3)合理安排出行,在公共交通工具、車站、碼頭、機場等公共場所要嚴格佩戴口罩,做好手衛生;
(4)在接觸公共場所門把手、水龍頭、電梯按鈕等設施後及時清潔和消毒雙手;
(5)不扎堆,公共場所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6)在公共場所打噴嚏、咳嗽等,及時用紙巾或手肘遮擋口鼻;
(7)盡量減少使用公共餐具,堅持分餐制;
(8)一旦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盡早去醫療機構的發熱門診就診,主動進行核酸檢測。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懲治妨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違法犯罪的意見》,依法嚴懲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犯罪。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原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1)已經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人、病原攜帶者,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
(2)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並進入公共場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造成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
(3)其他拒絕執行衛生防疫機構依照傳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防控措施,引起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三十條的規定,以妨害傳染病防治罪定罪處罰;
(4)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含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有關疫情防控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疫情防控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疫情防控公務的人員)依法履行為防控疫情而採取的防疫、檢疫、強制隔離、隔離治療等措施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一款、第三款的規定,以妨害公務罪定罪處罰。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以妨害公務罪定罪,從重處罰。
4.公民在流行病學調查中應承擔哪些義務和法律責任?
公民在流行病學調查中承擔如下義務:
(1)主動配合,不拒絕。接到需要配合調查的通知後應積極主動配合,提前准備相關信息,禮貌相待,耐心回答,配合調查人員在規定12小時內完成,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
(2)如實報告,不隱瞞。被調查人要如實提供個人基本情況、旅居史、接觸史、接種史、既往健康狀況等,如有隱瞞並導致疾病傳播的,將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追究民事責任。
(3)行程具體,不模糊。調查重點之一是找出接觸的「上家」和「下家」,區分居家、外出、工作、娛樂等時間段,可能接觸哪些人群,可藉助通話或消費記錄提供幫助。
(4)隨時溝通,不斷線。調查對象需要回顧近14天行程,出現記憶偏差時,可尋求親友幫助回憶。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不配合流調,須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國務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如果個人隱瞞行程,拒不配合流調,涉嫌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緊急狀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阻礙衛健部門、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為預防、控制傳染病疫情依法採取檢查、隔離治療等措施的行為,公安機關有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予以罰款至拘留的治安處罰,而性質嚴重,構成妨害公務罪、妨害傳染病防治罪的,還應依《刑法》追究相關人員的刑事法律責任。
5.什麼情況下實行社區(包括行政村)或小區封閉式管理?
由於德爾塔變異株傳染性極強,所以,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在同一空間、同一單位、同一建築,在發病前四天和病人相處在一起的都是密切接觸者;與密切接觸者有共同居住生活、同一密閉環境工作、聚餐和娛樂等近距離接觸但未採取有效防護措施的人員、與密切接觸者接觸頻繁的家屬和同事等人群為次密接人群;與疑似病例、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在乘坐飛機、火車和輪船等同一交通工具、共同生活、學習、工作以及診療過程中有過接觸,以及共同暴露於商場、農貿(集貿)市場、公交車站、地鐵內等公共場所的人員,但不符合密切接觸者判定原則的人員為一般接觸者。
對於上述人員無法採取集中醫學觀察而需在家進行居家醫學觀察時,政府將依法對社區(包括行政村)或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對社區(包括行政村)或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之後,社區幹部、公安幹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將實行人盯人管理策略,確保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集中或居家進行隔離管理。對不遵守隔離觀察要求擅自脫離隔離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6.實行社區(包括行政村)或小區封閉式管理應注意哪些事項?
(1)實行社區(包括行政村)或小區封閉式管理應當書面或口頭告知緣由、期限、法律依據、注意事項和疾病相關知識以及負責醫學觀察的醫療衛生機構及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2)要組織專業人員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直至觀察期滿,發現疑似病例或核酸檢測陽性人員要立即轉移到定點醫院救治。
(3)做好清潔與消毒工作,依法處置醫療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避免交叉感染。
(4)指定醫療衛生機構人員每天早、晚對密切接觸者各進行一次體溫測量,並詢問其健康狀況,填寫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記錄表,並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指導。
(5)實施醫學觀察的工作人員應充分做好個人防護。
7.對封控區 、管控區和防範區如何進行管理?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相關規范要求,寧夏將涉疫地區精準劃分為封控區 、管控區和防範區 三類,實施分類管理。
(1)封控區。嚴格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措施,實施24小時巡邏值守,加強對封控區內人員管理,對所有封控人員實行健康監測,實施每日零報告制度並嚴格落實核酸檢測措施。
(2)管控區。嚴格實行「人不出區、嚴禁聚集」措施,所有人員居家,每戶每2-3天可安排1人在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到社區指定地點購買或領取生活物資。對管控區管理對象進行健康監測,實施每日零報告制度。
(3)防範區。嚴格實行「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非必要不離轄區」措施。在防範區內,嚴格落實進入室內公共場所預約錯峰、測溫、亮碼、戴口罩以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時測溫、亮碼、戴口罩等措施。暫停棋牌室、影劇院、網吧、歌廳、酒吧、圖書館、健身場所、培訓機構等有關室內公共場所運營活動,中小學暫停線下教學,大中專院校封閉管理。
8.公民在小區封閉式管理中履行哪些義務、違反規定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五十七條規定,突發事件發生地的公民應當服從人民政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所屬單位的指揮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採取的應急處置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因此,配合街道、鄉鎮,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物業管理等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執行小區封閉式管理的相關措施,是小區居民依法應當履行的疫情防控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六條規定,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不服從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發布的決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採取的措施,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七條規定,單位或者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突發事件發生或者危害擴大,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六十八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條規定,單位和個人違反本法規定,導致傳染病傳播、流行,給他人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五十一條規定,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中,有關單位和個人未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履行報告職責,隱瞞、緩報或者謊報,阻礙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人員執行職務,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因此,小區居民如果違反小區封閉式管理的相關措施,將可能承擔治安處罰、民事賠償甚至刑事處罰等法律責任。
9.集中隔離場所(紅區)的人員就醫有哪些流程?
銀川市隔離點人員就診,確定自治區人民醫院和「銀川市臨時急救醫院」作為隔離點人員就醫定點保障醫院,閉環對隔離點人員進行救治。
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健康出現異常後,及時報告駐點保障醫務人員,配合閉環轉運至紅區人員定點保障醫院專用區域(紅區)進行診療分流。
10.封控、管控區域人員就醫有哪些流程?
封控、管控區域人員健康出現異常後,向社區「五包一」(「五包一」機制是指對小區內的居家隔離觀察戶等重點人員,實行由一名黨政領導、一名基層黨員、一名醫護人員、一名社區幹部、一名社區志願者組成專班負責管控的工作方式)工作組報告,配合閉環轉運至定點保障醫院的黃區人員就醫專用區域(黃區),進行診療分流。
11.封控、管控區域外健康碼「黃碼」人員就醫有哪些流程?
健康出現異常後,自行前往定點保障醫院專用區域(黃區)就醫,由接診醫療機構進行評估,無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由接診醫療機構按常規診療流程診療,有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轉醫院發熱門診規范診療。
12.孕產婦就診就醫可以去哪些醫院?
銀川市孕產婦產檢和分娩區分不同情況到下列醫院就診:
(1)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承擔妊娠風險評估為紅色的孕產婦,中風險小區孕產婦,三區健康碼「黃碼」孕產婦產檢和住院分娩任務。
(2)自治區人民醫院承擔妊娠風險評估為紅色的孕產婦,中風險小區孕產婦,三區健康碼「黃碼」孕產婦產檢和住院分娩任務。
(3)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承擔妊娠風險評估為紅色的孕產婦,三區健康碼「黃碼」孕產婦產檢和住院分娩任務。
(4)銀川市婦幼保健院閱海分院承擔三區正常孕產婦產檢及分娩任務。
(5)自治區人民醫院西夏分院承擔妊娠風險評估為紅色的孕產婦,三區健康碼「黃碼」孕產婦產檢和住院分娩任務。
(6)自治區中醫醫院承擔三區正常產檢及分娩孕產婦,可有限承擔西夏區封控管控區域和健康碼「黃碼」孕產婦門診產檢和住院分娩任務。
(7)靈武市人民醫院承擔靈武市封控管控區域和健康碼「黃碼」孕產婦門診產檢和住院分娩任務。
(8)賀蘭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承擔賀蘭縣封控管控區域和健康碼「黃碼」孕產婦門診產檢和住院分娩任務。
13.看病就醫患者應注意哪些事項?
(1)所有患者就醫必須提前向醫療機構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接受體溫測量和流行病學史問詢。封控管控區域人員還需提供24小時內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證明。老年人就診如無法使用智能手機,可及時尋求志願者和導診醫務人員幫助查驗健康碼、行程碼。
(2)預檢分診發現新冠肺炎相關症狀的患者要到發熱門診就診,並配合做好信息登記。
(3)藉助「互聯網+醫療」的優勢,登錄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官方網站,掃描首頁二維碼進入「互聯網+醫療」線上義診平台,選擇互聯網醫院相關科室醫生進行就醫咨詢。
14.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法律依據及拒絕核酸檢測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0年10月,我國將新型冠狀病毒納入《傳染病防治法》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在疫區內採取緊急措施,並可以對出入疫區的人員、物資和交通工具實施衛生檢疫」。
居民拒絕接受核酸檢測並由此產生後果將要承擔法律責任,如引發病毒傳播等,則觸犯《刑法》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後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15.集中(居家)隔離人員解封有哪些標准要求?
嚴格按照11月1日,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印發的《突發疫情集中(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人員和防控區域管控措施解除標准和流程》,經評估審批後,規范有序做好管控措施解除工作。
寧夏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號召全區廣大人民群眾在抗疫工作中大力弘揚文明風尚、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知法守法,自我防範,共同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
內容來源:寧夏日報
6. 什麼是德爾塔毒株這種變異新冠毒株來自哪裡
德爾塔,是新冠病毒變異株,最早於2020年10月在印度發現。
傳播速度快 德爾塔」變異株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特別是潛伏期或者傳代間隔縮短,在短短的10天內就傳了五六代,病毒的傳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樣本PCR檢測病毒結果顯示,病毒載量有顯著增加的特點。這個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比以往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1倍,比在英國發現的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超40%。「德爾塔」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其實主要是指從有效的暴露、感染到出現臨床症狀、發病的速度,發病的時間變短了,或者說它的每一代之間,代際傳播的間隔相對於過去的流行毒株來講,平均潛伏期縮短了一兩天,速度也相應快一些。
病毒載量高 來自英國的研究團隊發現,與感染英國最早發現的「阿爾法」(Alpha)變異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爾塔」變異株的人群住院風險要高出1倍。在此次廣州疫情中,患者發病以後轉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而且轉為重型、危重型的時間提前。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體內病毒載量越高,患者核酸轉陰所需要的時間延長。
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護作用 對此,馮子健解釋稱,「從這次廣東的疫情來看,確診病例裡面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中,轉為重症或者發生重症的比例顯著高於接種疫苗的人,疫苗對新毒株仍有保護作用。」此外,還有研究表明,3例從四川入境回國後確診感染「德爾塔」毒株的病例中,2例已接種過疫苗,1例未接種。研究稱,相比未接種疫苗的病例,接種疫苗的病例從確診到產生抗體陽性的時間短、CT值高、住院時間短。
7. 德爾塔毒株是時候什麼發現的
德爾塔(Delta),是新冠病毒變異毒株[7]。最早於2020年10月在印度發現[14]。2021年5月,世衛組織將最早在印度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B.1.617.2命名為「德爾塔」變體。該變體被確定為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驅動因素之一[1]。
2021年6月15日報道,「德爾塔」變體進一步變異衍生出「德爾塔+」或「AY.1」變體[1]。7月2日,世衛組織舉行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德爾塔變異株正在很多國家成為主要流行毒株。德爾塔變異株已在至少98個國家和地區出現 且在繼續變異和進化[29]。
病毒
9月15日消息,鍾南山等團隊首次精確描繪德爾塔傳播鏈,該研究揭示了德爾塔變異株具有潛伏期短、傳播速度快、病毒載量高、核酸轉陰時間長、更易發展為危重症等特點[69]。
截至2021年9月22日,已有185個國家和地區出現德爾塔變異株感染者。[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