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餐飲業的前景
受疫情影響,我國餐飲行業規模2020年有所下降,2020年1-10月,中國餐飲業累計收入為29598億元,同比下降21%。餐飲百強企業營業收入佔到全國餐飲收入7%,百強企業集中度雖有所上升但是依舊偏低。正餐佔比逐年減小。日料,火鍋,西餐等逐漸增多。
我國餐飲行業規模2020年受疫情影響下滑,行業集中度較低
「民以食為天」,改革開發以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產能力和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從七八十年代的「吃飯難」到九十年代的「吃飽」,再到二十一世紀以來的不斷追求吃特色、吃健康、吃營養、吃便捷、吃文化、吃休閑。
中國餐飲行業伴隨經濟發展,不僅成為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能力提升的見證,也逐步成為擴內需、促銷費、穩增長、惠民生的支柱產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餐飲業市場規模持續壯大,2011年突破2萬億,2015年突破3萬億,2018年更是突破4萬億,達到4.27萬億,占國民經濟產值的4.7%。2019年餐飲行業收入為4.7萬億,同比增長9.4%。
盡管近年來增速有所下滑,但仍遠高於GDP增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1-10月,中國餐飲業累計收入為2959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1%。
—— 更多數據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餐飲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❷ 深圳的美食文化是什麼
1、華強北民間瓦缸煨湯館邊上的小店面「華香鵝」,絕對是城中饕餮第一必須光顧的地方,最正宗的廣式燒鵝,叉燒,令人慾罷不能,老闆水叔,一個燒味強人,值得一見。強烈第一推薦!人均消費:20
2、益田假日廣場3樓的四海一家自助美食,《超級大富翁》節目當年的主要合作夥伴之一,自助餐做的超好,堪稱深圳第一。價格分布:118 138 158 178
3、羅湖東園路「塔里木河新疆餐廳」,當年濱河中學高三12班聚餐的首要地點,羊肉一流,環境出色,現在裝修之後和土耳其餐廳別無二致,只是價錢也相應提升了。人均:50
4、蛇口劇院對面的「魚仔檔」,一對老夫妻經營,只做幾道菜,不過味道都很棒,喜歡海鮮的不要放過,就是地方偏脾不大好找,有一次在那裡邂逅孫小美,可見此地深受廣電的青睞..人均:25
5、南山南海大道六千館左側200米的「巴依老爺新疆餐廳」,地方簡陋,環境惡劣,就是一標准大排擋,但是此處的羊肉之正宗價格之誘惑...實在讓人無可挑剔,沒說的,這里可能是深圳南山最好的羊肉料理店!我以一個視羊肉如命的老饕名譽保證!人均:35
6、深大桂廟新村美旺雞煲店:桂廟煙霧繚繞4年間,啤酒色盅肉串雞煲,這是深大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美旺的干鍋奇味雞煲實在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從大一到大四,最愛就是這一家。有一次甚至從羅湖驅車回深大吃雞煲,可見對她的熱愛~人均:16
7、福田長城大廈6棟寧夏招待所職工食堂:不是老饕絕對找不到的絕好地方,不是深愛羊肉不會尋覓到這樣絕好的地方...住在福田是幸福的,因為這里有太多羊肉的蹤跡...此間羊肉主打「手抓白條」,百分百寧夏空運羊肉,味鮮柔嫩絕不膻腥,但要記住他們只在飯點對外營業。人均:25
8、深圳華強北華新村正對面馬路的「潮州牛肉丸」,又是一段經典的回憶,價廉物美,新鮮非常,潮泰什麼的比起它,真的一邊涼快去吧..強力推薦牛肉,就是最普通那種,配上他們家獨有的沙茶醬料,味道0...人均:20!!
9、天天漁港 在振中路上,銅鑼灣量販的對面。說實話,這是我們老百姓最能體現物廉價美的海鮮吃處。環境好,服務好,海鮮味道做的也很不錯。其他不說了,就推薦它的點心--菠蘿包,裡面的餡心真的有菠蘿~人均:60
10、說到海鮮不能不說華城,在深圳吃海鮮沒有去過華城的話那麼實在是太失敗了。華城漁港,鼎鼎有名,位於樂園路上,每天凌晨2點左右都是食客滿座,生意好的一塌糊塗,關鍵還是價廉物美,新鮮實惠,建議喜歡吃海鮮的童鞋千萬不要放過這家店!人均:40
11、又是羊肉時間~塔里木河和巴依老爺是新疆羊肉,寧夏招待所是西北羊肉,那麼接下來這家,位於福田區蓮花一村的那達慕餐廳則是正宗的蒙古羊肉,味道一流,回味綿長,推薦:招牌秘制羊排,一大塊整的羊排肉,味道超好。人均:40
12、海上皇,位於振中路和華發北路交界處。是吃早茶,午茶,下午茶的絕佳去處。最喜歡吃的是它的牛雜,皮蛋瘦肉粥,白灼菜心(吃的時候淋上調好的蚝油)。其實還有一個很好吃,就是它的點心拼盤。不過一般不是熟客它不賣,你可以理直氣壯的點,雖然菜牌上不寫,堅持堅持,它就給做了,20元一份,每份是八種點心一起上籠蒸。在這里吃晚餐也不錯,推薦它的芝士焗生蚝,才8元一個。人均:25
第二季)
1、波迪加麵包蛋糕精製工坊。目前在深圳有8家分店,老店位於羅湖向西村內,十分難找;價格超低,芝士蛋糕品質超高!目前宜家,山姆等店內所售賣的芝士蛋糕全部是這家店代做的。這家店和我在2005開始結下不解之緣,懷揣大學錄取通知書冒充學徒進店偷師學藝,三星級芝士蛋糕師傅證書可不是開玩笑的~此後一直和本店保持良好關系,推薦日式芝士,紅酒雙莓(因為這兩款是我原創的),還有這家店的草莓芝士,芒果布甸,酸奶芝士,招牌麵包,經典肉鬆,雞扒包都是遠近馳名,不可不試。店東明哥,深大濱中雙重校友!主要分店:華強北紫荊城廣場對面,東門南塘2家分店,羅湖向西村兩家分店,羅湖南園小學對街,景田北一家,下沙村內一家;人均:10元
2、中發源清真餐廳~新洲路景田路各一家,青海羊肉,新鮮空運,手抓鮮嫩,推薦爆炒羊頭,味絕質佳;尤其本店酸奶堪稱深圳最強,喜歡羊肉或者清真美食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否則一定後悔!美中不足略貴。人均:55
3、八卦嶺八卦一路食街,「小網路烤肉」;現在好像叫「網路烤肉」了,不知道味道有沒有改變,第一次去的時候還是2007年,店東是一位東北大姐,熱情好客,親自幫我烤肉,態度熱情,八卦一路卧虎藏龍,能把店開在這里絕對是強人,店特色是無煙紙上燒烤,推薦烤牛五花,而且他們的大麥茶味道超一流。人均:30
4、樂園路小巷裡有一家不起眼的豚手店,味道嘗過了才知道好的恐怖。「隆江豚手」這個招牌哪裡都能見到,但是這家小店的豚手味道堪稱一流。入味酥滑,皮肉骨頭自然分離,據說是隆江老二家自立門戶跑了出來開的店,無從考證,只管大快朵頤。人均:35
5、還是回到向西村,話說在波迪加麵包店打工的時候麵包店的同事們總喜歡買些雞腳(鳳爪)來吃,味道很好,煮的酥爛酥爛的,但不影響嚼頭,還能讓人連骨頭一起吞下去; 細細一問原來是向西村內多年老字型大小「鳳之味」老店的鳳爪,價廉物美,每個鳳爪只要0.5元,所以常常吃的一桌子都是骨頭...地址很難描述,去向西村自己尋覓吧~人均:10元
6、喜歡吃豚肚的深圳人應該都知道豚肚雞,但是「李師傅脆肚」的名號最近幾年可是越來越響亮,位於華強北「來自潮州牛肉店」(見第一季)正對面小馬路的「李師傅脆肚」,湯頭極其鮮美,下飯聖品,我親眼目擊有一哥們憑借小半鍋脆肚湯連干9碗米飯,簡直是...推薦這家,著實不錯。人均:40
7、南山海岸城大飽口福。這個我不多說了,寫上來純屬今天晚上剛剛又計劃外的去了一次,感覺這里真的很不錯...沒說的,目前深圳綜合類自助餐江山兩大巨頭,四海一家VS大飽口福...很意外今天還中了一張免費晚餐券,嘿嘿!~價位:148 178
8、福田新聞路上與廣電集團一小徑相隔的信息大廈一樓新開的一家「台灣鹵肉飯」堪稱經典之作!強烈感謝亨利屋家族的SENCICA陳提供的好地方,此地的鹵肉飯絕對正宗,味道出色,只是略貴~人均:35
9、火間土日本料理專門店。不用多說了,這家是目前為止我認為深圳最正宗的日本料理專門店,《超級大富翁》的當年合作夥伴之一,推薦壽司刺身之外的一道「,名古屋風炸雞翅」只要28元,有4個全翅,味道一流。注意:此店價格昂貴,分量稀少,千萬不要被門口的「半價」什麼的騙到,還有他們是要收取服務費的,15%左右,紙巾什麼的都很昂貴,不過以火間土的食物品質看,還是值得的。人均:80
10、蛇口碼頭食客無數,海上世界周邊酒吧,扒房一堆一堆的,可是除了大漁之外沒有幾家好的;大漁名氣太大,不作介紹;海上世界靠近明華輪那條路上有一家獨門獨戶的「萬菜屋」,(和海岸城B1層那家山寨的10元店根本不是一回事!!)裡面是正宗日本居酒屋料理,完全按照日本頂級私人居酒屋,入內需脫鞋,有很大的清酒儲存櫃,環境超一流。價格巨昂貴,我曾經在這里和澳門電台某DJ吃晚飯,適逢說好請客的那傢伙現金不足,硬著頭皮付賬的我直接當月破產...不過還是要推薦他們的「大阪軍艦海鮮拉麵」好傢伙,海鮮比面多...喜歡這里!人均:180
11、海岸城、萬象城千味涮。這兩家店在飯點時刻基本上都是爆滿的,一口小鍋,一杯清茶,不論四季這里都是食客滿堂,有人說生意好是因為他的價格低,也有人說生意好是因為他的醬料豐富,要我說,前二者都對,但是還不應該忘記一點——快捷火鍋的概念,以往說道火鍋,都是一大鍋一大盆,現在好了,簡單省事。人均:35
12、羅湖怡景路FM942和動漫基地對面一條小型食街,「阿蠟魚頭火鍋」名聲遠揚,深海大石斑魚魚頭,一個重量就可能達到5--6公斤,熬湯煮粥,其味無窮,配上傳統的潮州小吃普寧豆腐或者是鵝腸,味道更加絕好,另外這里還能吃到鱷魚肉,相應的,收費較貴,但沒辦法,食材昂貴!石斑魚頭:90元每斤 人均:100
第三季
1、蚝門九式吃蚝專門店。位於寶安南路肯德基再往下走一點點就可以看見醒目的招牌,主要是吃蚝,就是生蚝,什麼樣的都有,主推的是紅海灣大蚝,另外有九種不同做法,樣樣各有各滋味,此外各種打冷魚類,小炒也都值得一試,推薦招牌冰凍生蚝(熟的),一打12個108元,此處消費略貴,人均:70
2、蜂巢印象。南山保利廣場3樓美食廣場最裡面的一家,裝修設計前衛獨特,很容易讓人喜歡的一個地方,目前服務員培訓有些問題,上菜速度以及店員智商都還要進一步提高。主營杭菜,風格有點類似六千館,總體感覺還行,市場有很超值的菜式,目前好像是乳鴿1元一隻,推薦三味雞。人均:50
3、潘記一魚三吃。蛇口玫瑰園公交站下車即到。其實也就是一家普通的順德菜館,風格有些山寨於勝記,特色在於可以把大頭綄魚一魚三吃甚至四吃,很不錯的創意,烏江魚,酸菜魚,魚頭煲,魚骨粥,燒魚肉,都還不錯,今晚和朋友小食之後意外發現干煸豆角做的有些味道~人均:50
4、重慶渝君雞煲。華強北振興路,渝君雞煲在重慶好大的名聲,這家分店還沒開我就早早盯上了,可惜...起碼在我看來,還比不上桂廟的雞煲。人均:40
5、劉一手重慶火鍋。景田銀座大廈3樓。夏天吃火鍋是變態行為?劉一手的味道卻足以讓你忘記這是夏天!重慶名牌火鍋最集中的地方肯定是深圳福田銀座,這里包含了華神,劉一手,還有大名鼎鼎的孔亮,相比前輩,劉一手算個半新不舊的位置,但是正是他們的火鍋感動了我,個人強烈推薦~!人均:50
6、鍋加鍋火鍋城。能吃辣的就要特辣的嘛,別吃了又覺得不夠辣,這里消費也不算貴。一般的菜都可以點半份,這樣種類就可以多一下啦! 最喜歡涮黑毛肚,很爽!愛吃油碟,不怕蒜味,有時還要多加點蒜呢!放一點醋,好香還是涮毛肚啦、鴨腸啦、百葉啦、黃喉啦,這些脆脆的東西好吃! 寫著寫著就饞了,改天再去吃...人均:70
7、水煮魚鄉酒樓。羅湖區深南東路長安大廈和南山保利廣場2樓。我愛吃北京烤鴨,可是自從三元倒閉之後,香蜜湖東座也倒閉了;這樣深圳我覺得比較好吃的北京烤鴨可能只剩下水煮魚鄉了,他們的水煮魚同樣是招牌,新派川菜,新派京菜的完美融合,非常適合口味挑剔的北方人。人均:60 烤鴨全套大約180隻
8、功夫田雞」川味火鍋。福田區福榮路上沙食街=上沙小學旁邊~我一向不吃田雞,可是這家的田雞據說味道有那麼些意思~(著名美食節目主持人語錄,具體不便透露)人均:45
9、萬納福韓國料理。華強北振興路上。很不錯很有FEEL的韓國料理店,個人以為超越了漢水源和梨花院的好地方,烤肉,拌飯都很地道,關鍵是最近還在做38自助,非常劃算的選擇!人均:38
10、明香海鮮酒樓,華發北路迪富賓館南側,華強北龍勝電子廣場(就是山寨機核心賣場,原京基銅鑼灣廣場對面) 深圳人不可不知道的老字型大小酒樓,烤乳豚、白灼蝦、太爺雞、香芋扣肉、紅燒大裙翅、黃埔炒蛋、燉禾蟲、五彩炒蛇絲、菊花龍虎鳳蛇羹、文昌雞芙蓉蟹,佛跳牆,羅漢齋,荷葉飯,鹽焗雞,冬瓜盅,咕嚕肉......太經典了都成為了最美好的回憶,而且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人均:35
11、穆斯林賓館清真大飯店。深圳市羅湖區文錦南路。號稱是深圳最正宗的新疆清真羊肉,可惜我總感覺味道有些...不是不好,就是差一點感覺!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究竟差了什麼..看來有待提高[url=javascript:;]文化[/url]啊~推薦手抓羊肉,很新鮮風嫩。人均:60
12、水庫天光牛肉店。東湖水庫(東湖公園門口左側),每天夜裡11點肉聯廠殺牛後運肉至此,該店每天直到天亮都顧客盈門,最近好像改了名字,但是店還是那個店,老闆還是那個老闆,牛肉新鮮,胸口油更勝來自潮州牛肉店一籌,強力推薦!人均:40
❸ 深圳市正康達飲食實業有限公司怎麼樣
深圳市正康達飲食實業有限公司是2007-09-06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崗廈社區深南大道2001號嘉麟豪庭A1403。
深圳市正康達飲食實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3006658954190,企業法人謝家波,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深圳市正康達飲食實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一般經營項目是:為餐飲企業提供管理服務;酒店管理;企業管理咨詢;信息咨詢;投資經營餐飲業和酒店;投資食堂;投資興辦實業;農產品的購銷與配送;國內貿易,貨物及技術進出口;為學校提供後勤服務;,許可經營項目是:食品的批發與零售;中、西餐制售及配送;農副產品的購銷與配送;承包食堂;食品經營管理;勞務派遣。人力資源咨詢。
深圳市正康達飲食實業有限公司對外投資0家公司,具有1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深圳市正康達飲食實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❹ 為什麼說深圳是美食荒漠
廣東美食之多,在於食材豐富,做法多而又細致。
沿海而又位於熱帶,為廣東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動植物食材、調料。
而在做法上,由於歷史悠久,傳承至今,有了花樣繁多的食材烹飪方式。
就拿吃鵝來說,有燒鵝、鹵鵝、白切鵝、碌鵝、醉鵝。而燒鵝中,又講究荔枝木燒鵝最好吃。
廣東人一定會說自己的燒鵝比北京烤鴨好吃。
2018年10月3日,深圳廟街美食城內熱鬧場面。深圳人的美食需求,不比任何一個一線城市小
深圳的中產正在崛起,而中產的口味非常個性化[15]。
哪怕深圳人過去從未被真正「喂飽」,未來一定會有人搶著滿足深圳人的胃。
❺ 深圳的餐飲行業好做嗎
我覺得你在深圳開家四川特色的小吃店比較好,深圳很多人都喜歡吃川菜,但吃不到。而今年成都又成為了「世界美食之都」,這讓四川的特色美食,如「成都棒棒雞」「雞湯鋪蓋面」這些更加受到人們的喜愛。你開一家這樣的店,肯定會賺錢的。店面和租金方面,要看你在什麼地理位置開店了,好的口岸就比較貴,偏僻點的就相對來講便宜一些,所以這個問題就看你自己怎樣選擇了。最後希望你能早日開店,早日賺錢......
❻ 最近一兩年餐飲業特別難做,是不是新型餐飲要來了
我曾經學過三年的烹飪專業,畢業以後在酒店也工作了多年,後來自己幹了很長的時間的飯店,身邊不少同學和朋友,現在都是做餐飲的,所以對你的這個問題,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餐飲難做的原因
二,是不是新型餐飲要來了
我就是做餐飲的,我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現在的餐飲行業,己經不是難做那麼簡單了,而是做不下去了,如果一個新開業的餐飲店,在二個月里沒有做起來的話,那麼也就做不下去了,最後的結果也只能是關門大吉了
這不是我說著玩的,而是真實的情況,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有些新開業的餐飲店,往往經營還沒有幾天了,就在店門口掛上轉讓的牌子了,這就是店主通過幾天的經營情況,推算出以後大概的經營情況
要是感覺預期不好的話,那麼大部分店主就會選擇及時止損了,除非店主有很強的經營能力和很強的人際關系,那麼還有可能慢慢的做起來,要是沒有這二點的話,估計就很難做起來了,最後結果也只能是關門大吉的多
之所以出現餐飲難做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根據我個人分析,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多覺得餐飲行業是一個來錢快的行業,只要進入這行了,就可以每天見到錢了,所以導致了很多人的第一次創業,多選擇了餐飲行業
畢竟餐飲行業的門檻,實在是太低了,只要你有個十來萬左右,就可以進入這行了,而且不管你會不會做菜,懂不懂廚藝,多是無關緊要的,只要你找個靠譜點的廚師,就可以解決一切了,這就導致了,大大小小的餐飲店扎堆了
有時候一條500米的街上,多能出現十來家的餐飲店,想想這么多的餐飲店在一起,你要客人怎麼精準的到你店裡來,你要是做推廣活動的話,那麼其他餐飲店肯定也跟著做的,所以餐飲難做的情況,就是因為做的人太多了,並不是什麼新型餐飲要來了
首先: 我們來看這兩年為什麼餐飲這么難做, 社會 大環境處於一個極度不穩定的狀態,大家可以看到身邊很多餐飲店關門。其實不光是餐飲企業幾乎所有企業都在收縮。 根據央行報告顯示我國的居民存款只剩26萬億,平均到每個人不到五萬的存款。 說明大家手裡都沒有多少余糧了。沒錢拿什麼消費,現在的蔬菜價格,雞蛋價格,豬肉價格都是多少?你開店菜品價格不漲價你就賠錢,漲價就沒人來消費,這就是個死結。所以最好的就是關門。這就是大家看見的餐飲這兩年非常難做。
其次:我們的餐飲市場環境決定了低端餐飲業做出來的食物極度不 健康 。 為什麼這么說,餐飲行業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所需要的人比較多,在餐飲成本這一塊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有的時候可能高於店面租金,這還是在大多數低端餐飲員工都沒有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情況下。 並且大多數餐飲企業上至星級酒店下至路邊小館有雙休的比我們的國寶還少,我在北京工作15年這樣的單位也沒有幾個。 更不要說其他二三線城市了,每周一天休息算是正常的。如果周休兩天,五險一金,這些都加上餐飲業就更加困難。 員工成本和店面租金阻礙了新型餐飲業的發展。
再次:新型餐飲是什麼樣的?我先說出我認為的新型餐飲,一個餐館只有保潔阿姨,沒有廚師,沒有服務員。 點餐之後自己去取餐,不用收銀,直接手機點餐時就支付。所點的食物都是由中央加工廚房製作的半成品,只需加熱即可食用。不要以為這個和點外賣一樣, 如果把員工成本省下來拿出一半用到食材成本上你所吃到的要比現在的外賣強很多。 這是中低端餐飲滿足大眾需求。高端餐飲和現在的模式差不多,但是價格就要高出很多,就像現在的某烤鴨店,一份炸花生米40元。這還是五年前的價格, 高端餐飲員工成本和食材成本對它的影響比較小, 因為同樣的食材製成的菜品它可以賣出5至10倍的價格。不要說價格高食材好,40元的炸花生米也是普通的花生米用大豆油炸的,不可能是有機花生米用橄欖油炸。 現在所謂的高端餐飲吃的都是用餐環境和菜品造型 。
最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覺得中央工廠模式會有很大的發展,中低端餐飲發展的必然結果。 以後的外賣可能不是某個具體的餐飲店面,而是某個加工廠的名字,就像現在的泡麵,你喜歡哪家的產品你就去下單。然後外賣送到你手上。現在雖然中央廚房也有,但是還沒發展到新型餐飲的程度。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經過多年的摸索,我相信餐飲業也一樣會走出一條,適合我們 社會 發展的一條路。 那時候才是真正的新型餐飲。到那時候也許我們的食物都將改變,所有的食物都是糊狀物,營養成分是一樣的,比如豬肉就是豬肉糊,蔬菜是蔬菜糊,主食都是糊狀物。人造肉馬上要上餐桌了。 從食品原料到經營模式都是全新的這才是新型餐飲。
所謂的新型餐飲都是浮雲,除非你可以在某一個地方搞出來一個網紅,其他地方就是去復制也是九死一生。
現在的餐飲難做有以下幾點問題:
第一,做餐飲的人太多太多了,比之前多出來很多,現在路邊餐飲一家接一家,你說就這么多人。都生意難做了。
第二,餐飲門檻比較低,就導致很多沒有從業經驗的人也是紛紛踏入,什麼學習幾天的人也敢開店,什麼加盟等等參差不齊,這樣的從業結構能力不足的問題就是導致做出來的產品差,消費者不買賬。生意難做。
第三,城市擴展迅猛,好的新小區,新商業層出不窮,人們都分片區了,就像海底撈,我以前吃海底撈就要跑很遠的地方,現在我們家門口就有海底撈,肯德基。所以人的流動受阻也是生意差的原因。
第四,高房價,現在的商鋪租金高的離譜一平米租金一個月200左右很正常,還有人員難招聘,費用也大,這些都會轉嫁到食品的成本上,所以生意難做。
第五,新開的商業太多,人們的投資比較盲目,所以一般都是死上好幾波才會有更適合的生存下來。這個也是生意難做的原因。
第六,人們都讓高房價,子女的高學費壓的喘不過氣,所以消費的積極性也不高,這個也是生意難做的原因之一。
還有很多很多的因素,怎麼說呢,投資需謹慎,開飯店手藝至關重要。別人加盟商給忽悠了。
做餐飲本來不容易,起碼很辛苦。當然也有暴利的時候,可是早已過去。從上世紀80年代起,前20年是中低檔飯店暴利期,不論水平高低,位置好歹,只要開店就掙錢。後10來年是高檔飯店暴利期,不怕你要價高,只要能做來我要的菜,再貴也要吃,因為不是自己掏腰包。從8年前開始,餐飲業跌入低谷。究其原因,撇開沒了什麼款消費不說,市場變化實在太快,飲食行業蒙到現在也沒暈過來。
主要原因如下:
外賣本不可怕,都是一個行業,無論誰個進入都會有碗飯吃。平常所理解的外賣,無非是一家快餐類飯店,只是不賣堂食,送餐到手。這樣的業態,應該是對其他堂食飯店有好處,市場補充部分。來不及去吃堂食,就點個外食,送到手,方便解決一頓飯。
可是如今的外賣不是這樣,起碼的規模超過常規,一搞就是全國連鎖,遍地開花。這就不是增光補台了,是直接的搶飯碗。不僅不是堂食飯店的有益補充,而是強勢爭奪市場。按照市場運行規則,這種做法涉嫌壟斷,可是目前不僅沒有誰來管,還把它當做市場發展新事物對待。所以的就由它任性,眼睜睜看著同業市場被宰割,飯店日子很難過。
什麼原因導致?就是資本進入了。大家都經歷過這樣的經濟現象,十多年前,從稀屎爛賤的大蒜突然漲到買不起開始,到如今各種不起眼的產品價格翻雲覆雨,過山車一樣,都是資本惹的禍。道理很明白,資本進入炒作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 社會 財富,而是為了攫取 社會 財富。老百姓的話,是來搶錢的。這樣的例子很多啊,前幾年的「共享」,那麼好的事吧?都很快完了,錢被投資者捲走,損失的是 社會 財富。外賣也是這模式,等著看吧,因為資本不是關心你吃不著飯,是盯著你買飯的錢。等到這個購買群體大了,都買他的,依賴症了,你就知道什麼叫資本了。
如今開飯店,可不像20年前,房租低,人工便宜,食材也不貴。現在都貴,三幾百塊錢人工費,漲到幾千,還沒人願意干。可是飯店還是那飯店,那些菜,也漲價吧?漲少了擱不著,塞牙縫都不夠。跟著成本漲吧?貴的沒人要。譬如人工費已經漲了10倍,酸辣土豆絲就不能漲到10倍,100多塊一盤,鬼才買。還不說所有的漲價因素,一年到頭累死累活忙下來,一算賬,賠了。這情況不賠就怪了。
不可迴避的是,如今的飯店,做菜質量和口味越來越差,不是越來越好。如果不是萬般無奈,很多人根本不會去吃。所以,都在想辦法脫離。譬如很多的單位在提升搞自己的食堂,包括前幾年的各種會所,甚至家庭餐館。為什麼這么做,說明飯店水平滿足不了要求,服務跟不上。 即便現在去飯店吃飯,都自帶酒水。開過飯店的都知道,酒水是一大進項,正常情況下比飯菜都錢多。就這樣,能不去吃的不去吃;去飯店消費的,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削薄了飯店的利潤。一桌下來,看著幾千塊,去掉客人自帶的酒水,飯店銷售只有小幾百塊。算下來,不賠錢就算好的,白提供服務了。
這兩年的餐飲確實不好做,但所謂的「新型餐飲」就要看你是如何定義的。
①大環境影響
首先是大環境問題,近幾年各行各業因為受大環境影響都不好做,並不僅僅是餐飲行業不好做,整體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餐飲業又如何獨善其身呢?
②同質化低緯度競爭激烈
其次在一般人看來餐飲業入行門檻低、容易復制,看誰家生意好就照抄的現象屢屢發生,同一品類的店在同一條街上連開數家的比比皆是,大多數人都在依靠低緯度的模仿來經營只能把這個品類做爛(前兩年的潮汕牛肉火鍋、今年重慶的芝士榴槤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到最後多數都賺不到錢。
③行業轉型期影響
從近兩年的餐飲業呈現的趨勢來看,受多方面影響餐飲業明顯開始進入轉型期,對專業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不要說連鎖店就算路邊攤和夫妻店都在進入轉型期,以前的路邊攤多數都是兩人經營,現在多數都只有一個人,以前的夫妻店有多少是在做炒菜,現在多數都是以麻辣燙、粉面館、黃燜雞等快餐品類為主,做炒菜的夫妻店基本都快絕跡了。
①無准確定義
現在對於新型餐飲其實並沒有準確的定義,通常是在說門店線上線下一體化,大體上是和新零售類似的概念,為了製造話題而誕生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意義。
②本質是在販賣焦慮
現在有幾家店鋪沒有開通外賣平台、團購等等線上渠道,只是在重視程度、線上線下同步運營能力等方面做的還不夠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優勝略汰自然而然會做的越來越好,大力鼓吹新型餐飲概念的這群人只不過是為了割韭菜在製造焦慮,這一點和知識收費的本質其實是一樣的,正確的看待即可無需焦慮。
今天是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只有不停的奔跑才有可能停留在原地,想要好做只能走在趨勢的前面,並且有足夠的能力面對變化,對於線上線下一體化這種必然要的到來的事情,我們只要做好准備就可以了何必如此焦慮呢?要相信明天會更好。
看了好多答案,基本上都說的是外部環境的問題,比如經濟下行,比如同質化低維度競爭激烈,比如各類成本增加,比如外賣沖擊等等一系列的因素,其實都沒錯,的確餐飲倒閉率居高不下,不外乎是這些原因!
但,我要分享的是內部問題。
大家有沒有發現?
20年前開店,大家注重的是口味!因為下館子的少,花錢下館子自然是要吃好吃的。
10年前開店,大家就開始注重環境。不僅要口味好,更要環境好,請客有面子。
現在開店呢,消費群體已經發生了質的改變。80後,90後甚至是00後已經成為主流,消費觀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不僅要好吃,更要好看好玩!
所以他們每次吃飯的時候,都要讓手機先吃,因為他們還要發朋友圈發抖音甚至是發小紅書。
而我們呢,卻還沿用著以前的思路——我有一門好手藝,然後找個好地方,做個好吃的,大家吃的不錯,肯定會有轉介紹。僅此而已!對於互聯網工具的應用,也僅僅是外賣平台或者團購平台,做個信息的展示,及渠道的延伸。
我們僅僅想的是這個東西有多好吃,我能為你提供什麼,這部分析分析我們究竟需要服務哪些客戶群體,他們究竟需要什麼?
就像同樣是火鍋店,「一人食」火鍋大行其道,火爆不已。而許多傳統的火鍋店卻逐漸沒落,倒閉!大家的鍋底食材都一樣,但為什麼命運卻不一樣!
我一個朋友開了一家以狗為主題的餐廳,當然餐廳只是一個引流,當然他也是一個賺錢的引流!他聚集了許多喜歡狗的人,然後開始引進項目介入高端寵物服務!掙得盆滿缽滿。
以我作為案例,做一個案例分析。
我在青島的李滄區經營了一家福建泉州廈門的特色 美食 餐廳!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想做快餐!所以呢,我就把價格定的比較低,就希望有周邊的上班族(個體業主還有商場營業員,以及附近醫院員工)能過來吃。但是我後來發現他們過來的其實很少,因為快餐的選擇是比較多的,而來的最多的還是那些從市南區市北區慕名而來的食客,因為我們在大眾點評李滄區的小吃簡餐排行榜是第一。
但是因為之前我們定位的是快餐,所以介於成本的原因,我們的食材不能用得特別好。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有很多慕名而來的食客,吃完以後他們並沒有覺得有多大的驚艷,只是覺得說,嗯,還不錯!結果我們周邊的時刻沒有把握住,連那些慕名而來的時刻,我們也沒有把握住,讓他們成為我們的回頭客。因此經營的很差。
我們的分析正因為我們價格低,所以我們的品質也不能說特別好,那大家自然就很難成為回頭客。第二,有一些比較有消費能力的,他就算想請個朋友過來吃飯,也會覺得這一邊很掉價。
所以基於這幾個原因,我們決定改變定位,把特色 美食 扎得更深。讓他們慕名而來的吃了一次就終身難忘。
所以我們推了兩個重磅的新品,把單價進行了提升,超過了150。這個是作為我們鎮店之寶的領先產品。
另外我們還重新設計了我們的利潤產品,粘性產品以及引流產品。
重新規劃了整個產品的金字塔。
最重要的是提升你的食材,我們把食材往好吃的做,該加的東西,該放的東西,該用的東西我們都用好的。
所以提升食材,提升檔次!匹配我們這些客戶的消費場景。
最後我想說一句,薄利多銷是沒有出路的,會害死人的。
祝大家好運!加油!
現在的餐飲業越來越難做,成本不斷的提高,競爭越來越激烈,由於餐飲的門檻較低,只要手上有一筆錢,就敢投資餐飲業,在深圳幾乎每條街上最多的行業就是餐飲,經營不下去的餐廳紛紛轉讓,新開的餐廳如雨後春筍一般,迅速的布滿了整條街道上的店鋪。生意好一點的,勉強維持,生意清淡的,不用多久又會被新的餐廳代替,導致裝修行業變得十分火爆。
在深圳,不管是生意好還是生意不好的餐廳,紛紛認為生意難做,原因有以下幾點。
1.首當其沖的就是房租,地段好一點的店鋪,每個月的房租都是幾萬起,稍微大型一點的,房租甚至幾十上百萬每個月。不管你生意有多好,背後總會有一雙眼睛盯著,一旦生意火爆,立即漲房租沒商量,位置稍微好一點的地方,房東都不願意簽長期合同,方便他隨時漲價,你只要賺錢了,那就一定會把你按在地上摩擦。但是生意差會怎麼樣呢?房租一分錢都不能少,交不起房租就滾蛋,大把人排著隊來租。特別還有好多像前面說的那種外行的新人,人傻錢多,以為這一行好撈金。眾人拾柴火焰高,房東只能笑呵呵的把租漲。
3.招不到人,餐廳上班工資不如送外賣,送快遞,沒有老家上班工資高,誰願意來餐廳上班,時間長還累。一個服務員要看十幾張桌子,誰忙得過來。
4.競爭激烈,前面說了,現在跨行業來投資餐飲的越來越多,雖然很多經營不善,但是也有不少高手,各出奇招,製造出了不少網紅店,線上線下的經營。吃飯的就那麼多張嘴。拉走一點客人就少一點客人。
以某團為代表的線上餐飲,這幾年在中國如火如荼,甚至現在已經在向國際進軍,國內各路風投也不斷投資餐飲。
優勢: 統一管理,加工中心工業化生產食品,全國各地統一配送到加盟店,其實就是類似肯德基麥當勞的方式,而且更進一步的就是結合線上APP銷售點餐模式,30分鍾送達戰場,無所不能的某團不僅讓食客更加方便快捷,足不出戶的享受到了各種 美食 ,選擇多樣化,導致了這種模式的異軍突起。
劣勢: 缺少了吃飯的氛圍,很多時候吃飯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聚會或者朋友增進感情。吃飯單純變成了吃飯,沒有餐廳裡面享受裝修風格的感覺,特別是女生,對吃飯的感覺特別重視,如果沒感覺,都可以不吃飯。千篇一律的配料包製作出來的中式快餐,吃不到餐廳大廚的特別滋味,用網路語言來說,就是沒有「靈魂」。
通過線上的宣傳和某音等APP的熱炒,很快一些有噱頭,吸引眼球的奇招紛紛出現,吸引了大批的食客,雖然大家都知道網紅餐廳只是一時的,但是雨後春筍,傳統餐飲能堅持多久?東邊不亮西邊亮,只要自媒體行業還能吸引眼球,那麼就會不斷的冒出各種網紅店,甚至越來越多。
如果傳統餐飲還是一成不變的話,只能慢慢的被競爭者給蠶食,分享幾點我個人的想法,不敢保證能成功,希望能給到各位朋友一些幫助建議。
1.首先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比如說有一道特別硬的招牌菜,老顧客都會沖著硬菜回頭。
2.刻意製造一些用餐環境,迎合現在年輕人的口味,比如說主題餐廳。
3.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網路資源,比如說外賣,折扣卷,現金券。通過搞各種促銷活動,老顧客回饋等方式。
4.加盟或者打造自己的品牌,當然成本各不相同。
5.吸引風投加盟,迅速融資,快速實現天使輪。
只有不斷的折騰,才有可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以前的餐廳,只要味道好就一定有大把的客人,可以做成老字型大小,現在的餐廳,不僅要有兩把刷子,還必須要帶著哨子,一邊吹一邊刷。
大家好我來談談這個餐飲。
我就是幾年前互聯網新起時做餐飲的。那時是O2O剛新起,大家剛有智能手機,我們也抓住了第一時間,說白了就是把菜飯送到家。當時有幾大平台也剛興起,我們也上過大央視!現在倒閉了!餐飲有做的好的。人人都說實體不好做,我朋友就是做實體,一天做五六萬沒問題。現在都是什麼高 科技 ,但是鍋氣,和煙火氣,高 科技 是替代不了的。以前一個廚子,要學五六年,現在一年就出師,還沒人做。這個行業是服務業,這一代誰願意讓子女去做這個,都去做高大上了,行業嚴重確失人才。導致質量服務下滑,工資上漲。餐飲不好做。中餐很難標准化。基本百年老店很少,有幾個全聚德?海底撈?而且南北差異很大。這個年代,餐飲是缺人才的寒冬。有才的都當老闆了。沒才的也充當大師。
以我做這幾年的餐飲經歷,來簡單闡述一下,這個問題的觀點,最近兩年餐飲行業難做,其實並不是什麼新型餐飲要來的原因。
餐飲行業,是所有行業中最辛苦的行業,是創業門檻最低的行業,是一個看似容易其實很難的一個行業,這個行業難的不是本身,而是人和其他因素的總合,為什麼這么說呢?
其一,你們看看現在的消費者,他們的要求有多高,一要味道好,二要質量數量,三要價格實惠,四要服務第一,做生意的人,如果做到滿足這些條件後,你們覺得容易嗎?
其二,現在的餐飲行業,都是薄利多銷的時代,卻要在這高物價,高成本,高房租中生存,談何容易。
其三,這個行業年輕人不願意干,吃不了這個苦,上了年紀願意乾的,身體卻吃不消沒法干,所以這些因素都是餐飲行業難做的主要原因。
在我看來,不管是新型餐飲還是老式餐飲,避不開這些因素,你咋做都難。
❼ 深圳的餐飲行業好不好做
深圳的餐飲行業相對來說有比較明顯的特徵,那就是兩頭大\中間小,也就是說,高檔大酒樓的生意大部分不錯,低端的大排檔和快餐店生意普遍挺好,而且生命力極強,一般情況下的市場波動都對他們影響不大.中檔的酒樓,通常來說,如果具備明顯的特色,而且做出了一定的知名度,那麼收益還是比較可觀的,否則就比較難了,除非占據很好的地段.因此建議,如果是你打算開酒樓,那麼最好有足夠的特色才好.另外在宣傳上也要有一定的力度,在經營手段上更要多下功夫.
❽ 為什麼說廣州是美食之都而深圳是美食荒漠
俗話說「食在廣州,廚出鳳城」。廣州人好吃,全國皆知,從飛禽走獸,到花鳥魚蟲,就連隔壁「胡建人」也跟著被戲謔的寫進了老廣人的食譜,但是真正對廣州美食或者粵菜有所了解的老餮們都知道,廣府菜的靈魂,在隔壁的順德。
一如老話所說,順德的廚子,撐起了粵菜的大半天空,這並不奇怪,這座隸屬於佛山的小城幾乎已經與整個大廣州地區融為一體,卻在龐大的珠三角之中保有自己獨有的美食界的龍頭之位。
作為泱泱一線城市,深圳人、大量外來商旅者、旅遊者的消費能力,當然能吸引各類餐飲業開店。
而深圳與同類城市相比,深圳比不過上海,也比不過「食在廣州」美名在外的廣州。
同為千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2017年,廣州的餐飲業整體營業收入,比深圳多了近一倍。
廣州的限額以上企業數、餐費收入,都要比深圳多。
❾ 廣州的餐飲業發達,還是深圳的餐飲業發達
廣州餐飲業發達還是深圳餐飲業發達,但是從整體來說是廣州餐飲業比較發達。
❿ 深圳市大多數人的飲食口味是咋樣的
深圳的飲食文化是多種多樣的。一九八一年,改革開放後各種星級酒店如雨後春筍地成長起來了。小餐館,小食店,大小排檔,快餐店,夜市裡的小吃攤點多如氂牛。味道就更加龐大繁多了,東北的,西北的,華北的,中原的,西南的,南方的。菜系有川菜,粵菜,魯菜,湘菜,閩菜,浙菜,徽菜,蘇菜八大菜系。但是最早形成的只有著名的四大菜系:即川菜,魯菜,粵菜,蘇菜。菜系各有特色,各為其主。 深圳的食客來自全國各地和世界各地,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有中餐也有西餐。這種飲食文化彰顯了這座年輕的國際化大都市的無窮魅力。那些星級酒店是一般人進不了的,一坐下來,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上萬。那麼星級酒店光顧的人大多是政府官員,企業老闆,社會名流,有經濟實力的食客,是吃高價飯的重量級人物。龍蝦,鮑魚,魚翅,燕窩等昂貴食品,一桌下來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都有。一般的飯店光顧是一些白領,他們的三朋四友,有的過生日,在那裡訂上幾桌,邀請的朋友也方便,無拘無束。喝喝小酒,其樂融融。 那些小餐館小排檔,夜市裡的小吃攤點,一般就是打工者光顧了。三四個人在一起,菜自己挑,炒田螺,燒烤,炒粉,各種炒菜。川菜,粵菜、魯菜、蘇菜等自己喜歡就好。大家還是吃得開心,氣氛熱烈,猜拳,喝酒,生活就這樣過吧。一個打工朋友對我說。 川菜館和湘菜館在深圳居多。川菜的歷史源遠流長。味道突出的麻辣味。最著名的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回鍋肉等成了人們垂涎欲滴的佳餚。那種「來了客官樓上請」的四川話,讓四川人重慶人聽了很親切,彷彿遠在他鄉的遊子回到了自己的故鄉,聽到了鄉音,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倒茶水的技術是其他地方的人無法比擬的,長長的茶嘴倒在客人的茶碗里,絲毫不差,堪稱一絕。湘菜館主要突出辣味,時間形成不久的剁椒魚頭成了湘菜的名菜了。點上一個剁椒魚頭,還送上一碗面條,吃起來舒服,味道也鮮美。 重慶火鍋在深圳也大顯身手。有的廣東人廣西人開始不吃麻辣味,經過幾十年改革開放的同化,有的廣東人廣西人也開始吃麻辣味了。他們認為麻辣味蠻好的,能開胃,能治療小感冒。重慶火鍋在廣東在深圳是別具一格的食物。廣東的天氣大多數時間是溫度較高,大家在一起吃火鍋,開著電扇,開著空調,汗流浹背,喝著冰凍啤酒,麻辣味十足,味道讓人羨慕。就像一些人在廣東冬天蓋著被子吹冷空調,吹風扇是一種享受一樣。那是一種超越自我的福氣。 鹵菜在深圳也算得上一絕。什麼鹵豬耳朵,鹵豬頭肉,鹵豬心舌,鹵鵝,鹵鴨子,鹵兔子等等,味道很特別,蒜泥,芝麻,辣椒,白糖,料酒,陳醋,醬油,香油,麻油,胡椒,花椒,佐料齊全,配製熱烈,說起來就要流口水。做鹵菜的基本上是重慶人和四川人。其他地方的人沒有這方面的技術,做一家會死一家。這不是亂說的,有個廣東人也想做鹵菜,沒有開幾天自己就關門大吉了。沒有人去買,你們說怪不怪? 廣東的粵菜味道大多數是清淡的,吃慣了川菜和湘菜,再去吃粵菜,就覺得粵菜缺少味道。但是粵菜是廣東菜的地方特色菜,古代的帝王將相就喜歡粵菜。這是菜系歷史形成的緣故。 要說飲食文化,我們不能忽略了改革開放以來,深圳這片熱土催生的許多飲食服務公司。據不完全統計,深圳的飲食服務公司有100多家。有的飲食服務公司還通過了ISO9001國際質量標准認證體系,是飲食服務公司中的佼佼者。他們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為工礦企業,學校,企事業單位服務的,他們有自己的專業廚師,專業團隊,培訓機構。有統一的服裝。製作色香味俱全的菜譜,供工廠挑選。還要提供飲食文化專欄,講講大家不知道的食品安全和怎樣養身等知識。一些企業老總、領導自己算了一筆賬,請飲食服務公司入駐自己公司的食堂劃算,既節約了資金又節約了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