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李朗路修立交橋在什麼地方
擴展閱讀
廈門西站在哪裡 2025-07-05 15:58:00
北京到佳木斯卧鋪多少錢 2025-07-05 14:58:01

深圳李朗路修立交橋在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 2022-11-26 02:10:55

A. 中國最多出口的立交橋

黃桷灣立交。

黃桷灣立交,也就是盤龍立交橋,連接廣陽島、重慶江北機場、南岸、大佛寺大橋、朝天門大橋、彈子石、四公里、茶園8個方向。高達五層、共20條匝道(以前只有15條匝道,現在已有20條匝道)。

2016年03月10日,重慶,黃桷灣立交匝道瀝青鋪設全部完成,進入最後的收尾階段。作為主城最大最復雜的立交,黃桷灣立交是連接朝天門大橋、慈母山隧道、內環高速、機場專用快速路的重要節點。

黃桷灣立交位於南岸區盤龍,是對盤龍立交的改造、提升。按照設計,該立交共5層,主線設計為雙向四車道。主線車行為60公里/小時、匝道為40公里/小時。

立交從上到下,第一層是連接朝天門大橋與慈母山隧道的「三橫線」快速幹道,第二層是機場專用高速匝道,第三、四層分布著各條匝道,最底層是彈子石至廣陽島道路。

因此,黃桷灣立交也被喻為重慶主城最大、最復雜、功能最強大的「樞紐型」立交。

B. 深圳免費高速都有哪些

導語】: 據深圳市交委稱,啟動2016深圳免費高速回收第二階段工作,即深圳東部過境高速、清平高速、水官高速將免費,屆時,深圳高速免費路段將增至9條,更多詳情點擊查看本文。
深圳高速情況
深圳已建成通車的13條高速公路,目前,深圳已經取消高速免費的有6條,未來東部過境高速、水官高速、清平高速也將免費,深圳免費高速將增至9條!
2016年,深圳將加快推進第二階段工作,即加快東部過境高速、水官高速、清平一期、清平二期政府回購。根據市交委此前透露的信息,以及參考深圳梅觀、龍大等多條高速調整收費的經驗做法。

名詞解釋:水官高速
水官高速西起布吉街道水徑村,東至龍崗街道 官井頭村 。在龍景立交與布龍公路、南坪快速 、清平高速相連,途經布吉 、南灣 、平湖、橫崗 ,與布瀾路、丹平快速、鹽排高速 、橫坪路和機荷高速互通 ,東至龍崗中心城 ,與龍翔大道、北通道相接,是深圳市西南至東北方向的主幹道。

目前水官高速收費站自西南向東北分別是:龍景立交布龍收費站(北行吉華路龍華方向、布龍路龍華方向,南行吉華路布吉方向、布龍路布吉方向,西行南坪快速 )、李朗立交布瀾收費站(北行布瀾路觀瀾方向,南行布瀾路布吉方向)、丹平立交平沙收費站(北行丹平快速平湖方向,南行丹平快速丹竹頭方向)、水官鹽排立交(北行鹽排高速排榜方向,南行鹽排高速鹽田方向)、信義立交橫坪收費站(西行橫坪路橫崗方向,東行橫坪路坪山方向)、水荷立交荷坳收費站(北行惠鹽高速,南行深汕高速)、北通道立交龍崗收費站(北行鹽龍大道北通道,南行愛南路南通道,東行龍翔大道)。
據查詢,水官高速公路是由深圳華昱投資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建設,於2001年12月30日建成通車,其收費年限為25年,至2025年12月止;清平高速公路分兩期建設,其中清平高速公路一期於2005年7月通車,收費經營權截至2025年12月止;清平高速二期於2013年9月才正式通車,而目前高速公路收費經營權一般為25年。

清平高速公路
清平高速公路一期工程即水官高速公路 延長段,南起紅嶺北立交,與泥崗路 、紅嶺路相接,北至龍景立交,與南坪快速路 、水官高速公路、布龍公路相接,全長7.68km,設計速度 80km/h,雙向六車道 ,路基寬29.5米。全線設互通立交3處,收費站2處,於2005年7月16日建成通車,總投資9.8億元。
清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即水官高速公路連接線,南起於水官高速公路延長段龍景立交,向北經布吉甘坑村 、平湖輔城坳、觀瀾大水田,與外環高速公路 塘背立交相連。沿線跨越吉華路、平南鐵路、西寶路、惠華路、平大路 、高爾夫大道,連接機荷高速、富安西路 ,高架於嘉湖路、環觀南路之上。項目路線全長12.75km,設計速度 80km/h,雙向六車道,路基寬度 32米,計劃投資18.133億元。全線設互通立交3處,收費站3處。於2013年9月18日正式通車清平高速項目於2010年9月開工,本期通車的終點為觀瀾環觀南路,通車里程約9公里。由於外環高速公路 尚未開工,二期北段3公里(三期)暫未開通;官方介紹,待外環高速開工後,清平高速二期北段3公里也將與外環高速同步建成。

C. 布吉上李朗村口到羅崗路口布吉立交橋怎麼走

乘坐m273路(或977路,m224路),在深圳東站下車,步行到羅崗路口布吉立交橋.
採納哦

D. 什麼是立交橋

通俗說法就是,橋上有橋的立體交叉。
傳統橋梁只是跨越河流、山谷這些天然障礙,方便通行的橋梁;
立交橋,是跨越車道,使交叉路口各個方向的人與車,各行其道,互不相擾的現代化陸地橋。

立交橋還可分互通式、分離式兩大類,
早期的分離式,都把十字交叉變成一個圓環,
不受干擾的直行車道,就修建獨立的橋梁直接跨過去,
其餘各個方向的轉彎車道,就還是構成環形交叉,
加上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又是一層,完整就要修建 4層。

新一代的互通式,最典型是四瓣花形狀的,完整苜蓿葉式立交橋,
東西雙向、南北雙向的直行車道,一上一下,兩層構成中間的對角線,
其餘轉彎的車道,也有各自的匝道,與另一層的直行車道連接,
四個左轉的匝道構成四瓣花,四個右轉的匝道在最外邊構成菱形,

這樣的完整苜蓿葉式立交橋,通常就是兩層,
加上人行道、非機動車道,也不用修 4層,
可是苜蓿葉立交橋,佔地面積相當大,
通常只是用於高速公路出入口,在環城公路作為城市的一個標志,
或者把左轉的匝道壓扁,構成蜻蜓形狀,縮小佔地面積,

互通式立交橋,或許佔地面積相當大,更多是用於高速公路出入口,
除了主線橋、跨越橋、匝道,還有加速車道、減速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