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急求香港大小街道名稱
1、彌敦道:
彌敦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位於香港九龍,連接著Mong Kok和Tsim Sha Tsui的兩個主要商業區。它是九龍區的主要道路。從尖沙咀的海邊到九龍半島以北的界街,兩邊有許多商住樓。佐敦至尖沙咀段已逐漸成為購物區。夜晚,遊人如魚得水,各種霓虹燈招牌令人眼花繚亂。
2、荷李活道:
好萊塢路,有時被稱為好萊塢路,是一個必要的旅遊景點,遊客參觀香港。它位於香港上環的中央。這是香港開埠後修建的第一條街道,「好萊塢之路」這個名字與美國電影界的好萊塢無關,而是源於早期好萊塢周邊的好萊塢。
好萊塢路東端與蘭桂坊相連,舊的中央警察局也位於這條街上,老中央警衛站中央廣場上的「龍I」酒吧吸引了很多足球明星來香港遊玩。連接中部和中部山區的中央至中部山區自動扶梯系統也穿過好萊塢路。上環盡頭樓梯街附近的一段河裡霍路,是著名的河裡霍路文武寺所在地。
3、煤氣燈街:
煤氣街,也被稱為「大理街」,一直是許多香港電視劇和電影的場景,大多把它作為香港的縮影。煤氣街本身就是一條小街,只有一頭可以通車,這條街和學昌街之間有一個花崗岩樓梯。樓梯兩側有四盞煤氣燈,這是目前香港僅有的四盞燈。
在50年代以前,香港的煤氣燈並不少見。他們是香港的主要照明路燈。但到了20世紀70年代,煤氣燈已經被電燈取代。現在只剩下四個了,這很珍貴。煤氣燈的這一部分被列為1979年8月15日香港的法定紀念碑。現在,這部分煤氣燈每天從下午6點一直亮到早上6點,用於路燈照明。
(1)深圳洞梓村怎麼坐車擴展閱讀:
香港大小街道的現今意義:
界限街仍然是九龍與新九龍的分界線。位於界限街以北地區的物業需向香港政府繳付地租。此外,界限街亦是油尖旺區與深水埗區/九龍城區的分界線,界限街以北屬深水埗區/九龍城區,以南則屬油尖旺區。
香港大小街道的現況:
界限街中段是九龍仔豪宅區,居住者大多是中產階層,該處亦是不少名校如瑪利諾修院學校及喇沙書院的所在地;而西面就是深水埗及大角咀,居住者以中下階層、新移民為主。
B. 淄川,張店,博山都有哪地方好玩
淄博近郊好玩的地方有梓童山景區,梓童山位於淄川的北訓,張博公路梓童山站東面三公里處,梓童山鬼谷洞風景區即座落於此。佔地面積1500餘畝。景區內山清水秀、谷幽林茂,名勝遺跡、民間故事,俯拾皆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和諧融會。現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親筆題寫「鬼谷仙境」4個大字,給予了較高的評價。
該景區主要景點有鬼谷洞、鬼谷泉、鬼谷祠、梓童湖、蟠龍門、步雲橋、巨碑、八棱碑、孝子祠、晾書台、魁星閣、玉皇宮、黌嶺寺、影壁刻瓷、原始從林、野生動物園、兒童游樂園。該風景區地處205國道淄博段梓童山車站以東3.5公里處的藏梓村東,佔地面積100公頃。該風景區再現了鬼穀子在梓童山鬼谷洞授徒講學、叱吒風雲的歷史風貌和北宋孝子王樵以忠孝流芳千谷的遺韻,整個景區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流水潺潺,鳥語花香,自然景觀與文景觀渾然一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紅牆碧瓦雲霧繚繞,各處勝景錯落有致。博山風景名勝區
淄博奎盛公園
淄博樵嶺前風景區
王士禎紀念館
淄川游樂園
留仙湖公園
泉河頭風景區
青雲寺
散落古墓
齊景公殉馬坑
桐林田旺遺址
齊長城遺址
中國管仲紀念館
東周殉馬坑
晏嬰墓
漁洋祠
趙執信紀念館
周村古商城
周村古商業城
萌山風景區
孔子聞韶處
夢泉生態旅遊區
沂源九天洞
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博山原山國家森林公園
原山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山東省十大新景點、山東省十佳森林公園,它分為鳳凰山、禹王山、望魯山、薛家頂、夾谷台五大景區,面積1702公頃,涵括120多個山峰。她以豐富的植被,古老、奇異、名貴的樹種,秀麗的山光水色,古樸、渾厚、凝重的廟宇和悠久美麗的歷史傳說以及森林深處的少數民族風情歌舞吸引著無數前來旅遊觀光的中外遊客。
鳳凰山景區是原山國家森林公園五大景區之一,佔地2800畝。位於博山城西南,距博山火車站、汽車站2公里。景區內山勢險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環境優美,文物景觀、自然景觀豐富,游樂健身場所眾多,是陶冶情操、生態旅遊、休閑度假之勝地。
鳳凰山(又名小頂山)因山似鳳凰而得名。歷史上曾是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春秋戰國兵家爭戰之地。宋代玉皇宮、明代紅門和泰山行宮、清代呂祖廟等文物古跡掩映於密林之中,中華五千年的歷史畫卷一岩畫,展現於懸崖峭壁。戰國齊長城貫穿於景區東西,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即出於此。抗日時期留下的炮樓、掩體,觀後讓入浮想聯翩;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海為北國奇觀,歷史上文人墨客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淀。
鳳凰山景區森林資源豐富,有木本植物120餘種,草本植物600餘種,是一座天然植物園。滿山遍布常年綠(側柏),早春金黃遍山間(連翹),五月花開白如雪(刺槐),深秋似火紅滿山(黃櫨、苦楝、山榆、火炬),夏天婷婷似少女(黃荊),秋季紅果到處見(酸棗、娃娃拳等),形成了一道壯觀的森林景觀。
綠葫環抱的游泳池是消夏納涼、健身的理想去處;森林樂園的鞦韆、吊床、吊橋、走鋼絲、滑索、八卦陣等近百種娛樂設施使你流連忘返;進入民俗風情園不僅能夠欣賞少數民族的居宅風情,還可以在品嘗博山風味菜餚的同時,觀賞來自各個地區的民族歌舞表演;驚險刺激的卡丁車和文明高雅的保齡球娛樂天地隨時恭候遊客的光臨;在鳥語林里,人與鳥和諧相處、親密「交流」;在古老的齊長城邊,遊客可以騎著駱駝漫步,體味古絲綢之路的風韻。
原山現有三星級旅遊涉外賓館1座,各類停車場5處,各類風味餐飲場所5處,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服務體系,已成為全國青少年活動營地和淄博市環境教育基地、淄博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被評為「山東省十大新景點」之一,是淄博旅遊的知名品牌。
行車路線: 乘1路公共汽車到博山車站,轉乘11路到原山
門票價格:40元
電話:0533-4187724
博山溶洞
又名樵嶺前風景區,位於淄博市博山城西南8公里的樵嶺前村一帶,景區內峰巒迭翠,飛流疊瀑,素有"天然公園"之稱。主要由朝陽洞,王母池和淋漓湖三個自然景區組成。三處景點由一條迂迴曲折、峻險奇迷的山谷連接,兩旁危岩陡峭高達40多米,谷底一條公路,遊人或驅車或步行如履平川,公路一邊是谷中溪流,山光水色令遊人駐足贊嘆。 博山溶洞,形成於1200萬年以前,洞中鍾乳產生於20-30萬年之間。該洞呈南北走向,深達1500多米,洞內結構奇特,洞中有洞,寬窄高低不一。洞寬一般為10米左右,最寬處達20餘米,窄處一人則難以側身通過。洞高一般3米左右,最高處達40餘米,低處則需匍匐通行。洞內鍾乳、石筍似雕似塑,奇幻迷離,氣象萬千。其中「十八羅漢朝南海」、「仙人亭」等奇妙景觀,令人嘆為觀止。全洞處處流水潺潺,空氣清爽宜人,給人以幽雅神秘之感。 王母池位於樵嶺前村南面,是一個周長約100米、深2米的長方形池潭。瀑布自峽谷傾瀉而下,簾水擊崖,銀花四濺。7塊10米多高的巨石矗立於瀑布左上方,似仙女在俯首凝思。相傳遠古時候,王母下界巡行,見此地岩石光潔,飛瀑流湍,便停下祥雲,入潭沐浴,故稱「王母池」。 淋漓湖位於樵嶺前村西5華里處,是一座人工湖,建於高山峽谷之內,鑲嵌於群峰疊巒之中。長年湖水滿溢,環湖山巒迭翠,景色誘人。遊人可依岸垂釣或盪舟泛湖,妙趣橫生.
焦裕祿紀念館
焦裕祿紀念館位於博山區崮山鄉北崮山村北頭,北崮山是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的故鄉,為了紀念他,博山區於1966年建立該館,共佔地3000平方米,該館面積545. 32平方米,分兩個展覽室。第一展覽室陳列著焦裕祿生前照片、遺物和老一輩革命家的題詞,室中間一尊2米高的焦裕祿全身塑像;第二室詳細展出了焦裕祿生平和光輝業績。
票價:5元 10 以上能打折,價格一團一議
地址:博山區崮山鄉北崮山村北頭
源泉
源泉自然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東南部,面積53平方公里,是國家級水源保護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賜予源泉旖旎瑰麗的獨秀風光。這里群山環繞,層巒疊翠,甘泉噴涌,淄水清碧,其山高、谷深、林茂、灘淺、石怪、泉清、魚肥、水美的獨有特色著稱與於齊魯大地,素有「江北小桂林」美譽。
規劃開發後的源泉自然風景區內,泉河佳景精緻玲瓏,二朗山峰險峻陡峭,空中索道南北飛架,開元溶洞壯觀奇妙,福祿垂釣魚兒悠遊,天然泳場水平如鏡,岳頤佛光普照,鄉間小景清秀宜人。投入源泉自然風景區的懷抱,您盡情領略大自然最美妙的神韻。回歸自然請來源泉
泉河頭風景區
從博山南部重鎮源泉,逆淄河而上約1.5公里,只見青山聳翠,碧波照影,山光水色,如入畫境,這便是被人們贊譽為「泉石仙境」的泉河頭風景區。?
泉河頭風景區,主要有上龍灣、下龍灣泉群和青龍山古建築群組成。「半畝方塘碧澗深,高山流水澈清音」。乍離水源緊缺的博山城,見到這里水氣飛霧,泉瀑涌流,遊人格外興奮。泉河一帶,寬闊的水面上輝映著青龍山的倒映,水清見底,魚游淺灘,鵝鴨嬉戲,令人耳目一新。兩處泉源——上龍灣和下龍灣,被疏浚整修成十幾米見方的深水池,四周石柱回護,池深水綠,泉眼密布,噴玉吐珠,常年不竭,且水溫常年保持在15℃左右,適宜養殖熱帶魚類。市、區水利部門在此投資建成數畝魚池,飼養從國外引進的虹鱒魚。河畔的銀灰色建築是新近落成的虹鱒魚酒樓。人們在遊山玩水之餘,至此品嘗魚鮮,別有一番情趣。?
從下龍灣沿山路盤旋而上,可見一組古建築鑲嵌在懸崖峭壁之間,掩映在綠樹繁花之中。頭一座是舊時人們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龍王廟。再拾級東攀,至山門——一座磚砌單檐三門牌樓,高寬約6米,凌空矗立,上書「清音萬古」。進牌樓,迎面是幢規模較大的殿宇——三宮殿。據殿前石壁透龍碑記載,此殿系明萬曆十二年修建,距今已400餘年。這「透龍碑」浮雕石龍,光滑如鏡。當地有首民謠:「青龍山前一條河,既有鴛鴦又有鵝,抬頭望見透龍碑,一眼看到太陽窩」。傳說人摸石碑可逢凶化吉。
晚霞夕映,碑端能照見高聳的無影山。繞過三宮殿,穿過石砌洞道,來到這組古建築的中心——涼亭。該亭四角八柱,半空飛檐,雄踞山腰。石柱上刻有「炎天無暑氣,清夜有泉聲」的詩聯。登亭遠眺,田園阡陌,歷歷在目,淄水長流,盡收眼底。
從涼亭上攀,則是一依山傍崖的雙層閣樓,上層是白衣閣,底層過一拱門便是青龍洞,這洞外闊內窄,深邃曲折,怪石嶙峋。白衣閣東側,也是一雙層建築,圓柱飛檐,上為觀音殿,下為道房,其間亦有洞口通後山。這組古建築依勢構造,錯落有致,布局精巧。這些景觀和建築是泉河附近群眾集資修復的,基本保持了明清建築的風格。
C. 梓童山景區的介紹
梓童山景區地處205國道淄博段梓童山車站以東三公里處的藏梓村東,佔地面積100公頃。風景區再現了鬼穀子在梓童山鬼谷洞授徒講學、叱吒風雲的歷史風貌和北宋孝子王樵以忠孝流芳千谷的史實遺韻。景區內山清水秀、谷幽林茂,名勝遺跡、民間故事,俯拾皆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和諧融會。 梓童山景區為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流水潺潺,鳥語花香,自然景觀與文景觀渾然一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紅牆碧瓦雲霧繚繞,各處勝景錯落有致。
D. 皇帝洞怎麼走
新開通的福州至閩東一帶柏油路穿過日溪腹地,可以到那附近在搭車。專線車沒有,要麽自己開車經長壽到日溪就好了。
皇帝洞位於福州北峰日溪鄉。是一處尋幽攬勝,品趣探險的天然景區。主要包括皇帝洞、多亭橋、鴛鴦灘、三疊飛瀑、龍泉漈等46處人文自然景觀。登山道沿途溪流或直或彎,或激或緩,變幻莫測。溪水或清吟曼舞,如詩如歌。或飛躍奔騰,似蛟似龍。
山上森林密布,幽深蔥郁。忽而險石如削,直入九天。經過恍若仙境的"靜心潭"。恩愛纏綿,難分難舍的"相思潭"。魚躍騰空的"跳魚潭"形象逼真的"圓潭"。以及"小龍潭"、"龜潭"、"玉珠池"等等,猶如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滿山懸崖峭壁,瑰麗壯觀。遍地怪石林立,千資百態。處處深壑谷,峭拔奇特。"百丈崖"、"虎劈峽"、"仙人谷"、"蠟燭山"等、奇異的景觀巧奪天工,魅力無窮。
傳說古時日溪鄉梓山村有一啞童,自小熟讀兵書,文武雙全。有一天,他忽然開口說話,並要他的嫂子翌日五更催其起床,切不可誤。其嫂一夜疑惑,至四更,即將啞童喚醒。啞童翻身下床。取令箭三支,瞄準北斗七星之第一星射之,復回戶酣睡。皇帝五更早朝,見龍椅上有竹箭三支,入木三分,大驚失色。龍顏震怒。兵發梓山。啞童與戰不敵,於是逃入深山,躲進深不可測的皇帝洞,成為一方"草頭皇帝","皇帝洞"由此得名。
E. 梓童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
梓童山風景區主要景點有鬼谷洞、鬼谷泉、鬼谷祠、梓童湖、蟠龍門、步雲橋、巨碑、八棱碑、孝子祠、晾書台、魁星閣、玉皇宮、黌嶺寺、影壁刻瓷、原始叢林、野生動物園、兒童游樂園。
該風景區地處205國道淄博段梓童山車站以東3.5公里處的藏梓村東,佔地面積100公頃。該風景區再現了鬼穀子在梓童山鬼谷洞授徒講學、叱吒風雲的歷史風貌和北宋孝子王樵以忠孝流芳千谷的遺韻,整個景區群山環抱,綠樹成蔭,流水潺潺,鳥語花香,自然景觀與文景觀渾然一體,湖光山色交相輝映,紅牆碧瓦雲霧繚繞,各處勝景錯落有致。主要景點有: 是一座高三層的鍾樓,是景區的最高點,可盡情飽覽景區的旖旎風光,令人心曠神怡,閣頂層安放著淄博唯一的仿古大鍾,那震耳發聵的響聲,可盪滌人世間無數的穢氣與煩惱,暮然滋生一種滄海桑田、消長浮沉、人生蒼茫的感慨之勢,此鍾用一聲平安,三聲有幸,六聲大順,九聲歸一的吉祥聲音激勵人們奮發向上、團結奮進、勇於拚搏、自覺奉獻之心。
F. 淄博市地理概況(地形,氣候,交通。旅遊,風俗民情等)
地形:淄博處於魯中山地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形較為復雜,是一個多山、多丘陵,有平原也有盆地的地區。南部為中低山區,中部為丘陵區,北部為平原區。整個地勢南高北低,形成一個南部為封閉高地,東西兩翼迭岩聳立,中部低陷並向北傾伏的箕狀盆地,地質上稱為「淄博向斜」。
氣候:淄博市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乾燥度1.05-1.32,屬半濕潤氣候。受季風影響,氣候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性。冬季盛行偏北風,雨雪稀少,寒冷乾燥;春季氣溫回升快,少雨多風,乾旱發生頻繁;夏季高溫高濕,降水集中;秋季降水銳減,秋高氣爽。從氣候的年變化規律來看,雨熱同季,對農業生產較為有利,但異常氣候年份的頻繁出現和多發的農業氣象災害,是農業生產的制約因素。
交通:截至2月3日07時48分:
交警因雪臨時關閉G20青銀高速章丘、臨淄、淄博、周村、鄒平、青州西、青州東、壽光、昌樂、濰城、濰坊、濰坊東、青島、即墨、藍村、膠州、高密、飲馬站,G2001濟南繞城高速濟陽、遙牆、靳家、齊河東站,G35濟廣高速濟南、華山站。
G2京滬高速港溝、蟠龍、彩石、曹范、埠村、雪野、萊蕪北、萊蕪新區站,G2001濟南繞城高速郭店、濟南東站入口間隔放行。
現山東高速所轄:G3京台高速山東段,G1511日蘭高速菏澤至關庄段,S11煙海高速,S16榮濰高速,S24威青高速威海至乳山東段,S38嵐曹高速,山東高速膠州灣跨海大橋運營情況正常。
旅遊:1. 夢泉生態旅遊區 30元 0533-5356666 淄博市淄川區淄河鎮幸福嵧夢泉村 AAA級 門票8折(限購三張)。 2. 玉黛湖生態鄉村莊園 15元 0533-2070788 淄博市張店區湖田鎮 未定級別 門票 8折(不含保險)注一卡限購五張... 3. 魯山國家森林公園 40元 0533-4880002 淄博市博山區池上鎮 AAA級 門票 8折注一卡限購五張。 4. 樵嶺前風景區 40元 0533-4430168 淄博市博山區樵嶺前風景區 AAA級 門票五折(限購五張) 5. 臨淄足球博物館 30元 0533-7175778 淄博市臨淄區臨淄大道759號 未定級別 持卡門票八折。 6. 周村古商城 60元 0533-6433129 淄博市周村區新建中路1號 AAA級 門票8折限購五張 7. 淄博聊齋城 40元 0533-5819258 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 AAAA級 8. 淄博梓橦山鬼谷洞風景區 20元 0533-5333424 淄博市淄川區雙溝鎮藏梓村 AA級 9. 蒲松齡故居 30元 0533-5810168 5811643 淄博市臨川區蒲家莊 未定級別 10. 奎盛公園 15元 0533-5282286 淄博市淄川區松嶺東路158號 AA級 11. 馬鞍山 20元 0533-5350006 13964322319 淄博市淄川區淄河鎮淄河村未定級別 12. 淄博中國陶瓷館 40元 0533-2167708 2177899 淄博市張店區西四路119號 AAAA級
G. 香港童軍總會的歷史
1909年 香港童軍由英國的童軍運動推廣進入[2]。
1911年 一些英國商人及軍人才正式組織童軍旅團。
1912年 香港總督梅含理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12年4月16日 童軍運動始創人貝登堡勛爵訪問香港。
1913年9月 聖若瑟書院的香港第1旅率先成立。
1914年5月1日 香港第1旅正式在英國童軍總會注冊,成為香港童軍史上的第一個旅團。同年,麥夏德少校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15年3月20日 香港首次童軍大會操舉行。
1915年7月 「香港童軍總會」組成,負責統籌一般訓練及活動事務。然而,由於適逢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當時在港的英軍,包括大部分的童軍領袖,都需要回國服務,因此香港的童軍運動被迫暫時進入了休眠狀態。
1919年 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20年 適逢戰後,香港第1旅創辦人之一的寶雲中校(前少校)再到香港重組香港童軍總會。
1921年1月8日 在花園道口的美利操場(現長江集團中心的位置)舉行戰後首次童軍大會操,到現在仍有定期舉行。
1921年 華德利牧師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22年4月6日 當時英國的威爾士親王(亦稱威爾士太子,也是後來的英王愛德華八世)訪問香港,並捐贈一面綉有其「紋章」之錦旗授給香港童軍總會作為童軍比賽的錦標。
1923年 首屆威爾士太子錦標賽舉行,到現在仍有定期舉行(於1999年起更名為深資童軍錦標賽)。
1925年 香港總督金文泰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29年 初期的童軍活動沒有一個固定的會址,多年來都是臨時借用舊政府大樓的房間作為辦公室及集會之用,而一些經常性活動也得借用位於告士打道的「海員會所」來舉行。但在這一年,香港童軍總會以16,000港元購得位於柴灣海旁的一個營地,命名為「柴灣營地」(柴灣公園現址)。同年,香港童軍開始參與國際性童軍活動,參加了英格蘭西北部的伯肯赫德鎮舉行「第3屆世界童軍大會」。
1930年 香港總督貝璐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1934年 侯利華會督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36年 香港總督郝德傑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同年,首屆童軍木章訓練班(第二段)在柴灣營地舉行。
1937年 香港總督羅富國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
第二次世界大戰 中國全面抗戰,大量難民湧入香港,童軍不但分擔救助難民工作,香港童軍總會還應香港政府要求,分擔防空、傳訊和救護等工作,並且成立童軍傳訊隊。一些童軍領袖或年長的童軍成員在各類民防單位工作,如在後備消防、後備警察、特務警察或在義勇軍中服役。他們在香港保衛戰中作出了貢獻,一些隊員甚至犧牲了生命。
1940年8月 首屆樂行童軍大會在香港島聶高信山舉行。
1941年 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其時童軍運動成員已達1500人。 日軍投降後,香港遍地殘垣,英國童軍總會特別派遺了一隊「國際童子軍支援服務隊」來港,協助重建工作。其後,在侯利華會督及柯昭璋的領導下,童軍運動再度復活,1946年的童軍運動成員突破2000人。亦成立了「先進童軍」,即現時的深資童軍。
1947年,香港總督葛量洪爵士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而且得到軍部的幫助,撥出花園道近山頂纜車站的一塊土地建造新總部之用,由當年香港童軍總會會長摩士爵士主持落成儀式,一所命名為「摩士小屋」的新總部於1949年11月12日正式啟用。同年,田家騰出任首位香港訓練總監。
1950年,柯昭璋被委任為香港總監。
1951年,香港童軍總會將香港劃分為香港區、九龍區、新界區3個童軍區。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香港訓練總隊、舉行首屆嘉爾頓錦標比賽;盧孟暄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7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52年,香港區及新界區各自劃分為2個童軍區。
1953年,陸榮生被委任為香港總監,韓志海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54年,高本被委任為香港總監,赫達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6月24日,英國及英聯邦童軍總領袖羅華倫勛爵訪港。
1956年8月1日,弱能童軍支部成立。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屆泛太平洋區大露營。
1957年,首屆訓練隊隊員專訓練班舉行。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9屆世界童軍大露營。同年10月19日至10月22日,首次香港童軍大露營在新界上水金錢村舉行。
1958年,香港總督柏立基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馬基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童軍運動始創人貝登堡勛爵夫人訪港。同年8月29日至8月30日,第1屆基維爾聯誼會在新界將軍澳舉行。
1959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0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六七十年代是香港童軍的黃金時期開始,首先是於1960年獲香港政府撥出一塊於九龍飛鵝山約200,000平方米之土地用作童軍營地,定名為「基維爾營地」,後再獲撥出位於荃灣西約的土地,名命為「下花山營地」。
1960年,黃境康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61年,英國及英聯邦童軍總領袖麥祺連爵士訪港。同年,黃益康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而1961年,50周年金禧紀念,香港童軍總會於12月27日至1962年1月2日在啟德機場附近的九龍仔(即現在的九龍仔公園)舉行了首次在香港舉行之國際大露營─「香港金禧大露營」,參加者共2,732人。
1962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同年,貝登堡勛爵夫人訪港。
1963年,羅征勤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於羅富國教育學院成立童軍輔助團;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1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64年,香港總督戴麟趾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馬基再次出任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以觀察員身分參加第4屆遠東區童軍會議。
1965年,香港總監羅征勤以英國童軍代表團成員身分,參加世界童軍會議。同年,盧觀榮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66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4屆世界童軍訓練會議、第4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首個見習領袖旅;貝登堡勛爵夫人訪港。
1967年,馬基再次出任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總會實施第1個五年拓展計劃、在九龍基維爾營地舉行小隊長大露營;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2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68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為遠東區童軍議會之輔助會員。同年3月31日,新界荃灣下花山營地正式開放使用。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6屆遠東區童軍會議;「港島地域」、「九龍地域」及「新界地域」成立。
1969年,童軍知友社成立。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以觀察員身分出席第22屆世界童軍會議。
1970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5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出席第7屆遠東區童軍會議。同年,香港童軍總會舉行首屆香港總監盾幼童軍比賽;陳溥志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
1970年,由於柴灣的發展,柴灣營地被香港政府收回,於是香港政府在大潭撥地讓香港童軍成立大潭童軍中心,此外香港童軍又在大埔區增設了洞梓童軍中心。
1971年,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洪昭安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7月22日至7月28日,香港童軍總會舉行鑽禧大露營。同年7月23日,香港郵政發行3枚童軍鑽禧紀念郵票。同年,香港童軍總會主辦第2屆世界童軍公共關系研討會、第5屆英聯邦童軍會議、舉行首屆亞太區專業童軍領袖訓練班、在香港島馬禮遜堂舉行首屆深資童軍領袖會議;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3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72年,香港童軍總會實施第2個五年拓展計劃。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8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大潭童軍營地開放啟用。
1973年,馬基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刊物《香港童軍》創刊;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首屆亞太區暨菲律賓金禧大露營。
1974年,古匡昌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9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參加第6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童軍知友社榮獲亞太區童軍傑出社會服務獎;香港童軍總會成立審訂深資童軍支部及童軍服務員之訓練課程的研究組、成立檢討現行之領袖訓練政策的研究組、在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青年隊伍聯誼大會、舉行全港區總監會議、舉行全港旅團領袖評議會、設立童軍獎勵計劃、開始推行領袖意見調查、開始推行旅團實況調查。
1975年3月9日,大埔洞梓童軍中心正式開放啟用。同年,香港童軍總會舉行第1屆全港童軍青年論壇、成立接納外界女性加入深資童軍支部之試驗性拓展團;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3屆亞太區社區發展研討會、參加第14屆世界童軍大露營;新領袖訓練政策研究組及審訂深資童軍支部及童軍服務員訓練課程研究組之報告書面世;馬基兼任香港訓練總監、鄭永生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公共關系工作小組委員。
1976年,香港童軍總會舉辦第4屆亞太區社區發展研討會、成立訓練研究委員會;香港童軍總會會務委員會通過新會之會章;東九龍地域成立;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0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參加由菲律賓童軍總會贊助之童軍交換計劃、參加由日本童軍總會贊助之童軍交換計劃。
1977年4月16日,香港童軍總會成為世界童軍組織的第111名會員,脫離了英國童軍總會。
同年,麥理浩爵士出任香港總領袖、馬基出任香港總監、石耀祖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香港童軍總會成立銀禧區、公布七年拓展計劃(計劃E)政策文件、開始推動銀禧計劃、舉行銀禧紀念餐舞會、在新界上水鳳溪中學舉行第3屆青年隊伍聯誼大會、重設樂行童軍支部;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6屆世界童軍會議、前往馬來西亞童軍總會、新加坡童軍總會、印度尼西亞童軍總會及泰國童軍總會訪問、出席第2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印度尼西亞全國童軍大露營、韓國全國童軍大露營及日本全國童軍大露。
1978年,香港童軍總會正式接納女性為深資童軍支部成員。同年,香港童軍總會通過「香港童軍總會《政策、組織及規條》第一冊」、通過十年計劃之目標、通過女性可擔任各級領袖及總監人員之職務、通過修訂會章、舉辦第11屆亞太區童軍會議、香港第1屆領袖訓練員專訓班;港島地域總部鄧肇堅大廈啟用;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屆亞太區社區服務營、第4屆馬來西亞全國童軍大露營及第7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
1979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7屆世界童軍會議、參加第3屆特能童軍大露營、亞太區訓練研討會及第4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同年,香港童軍總會在九龍尖沙咀海運大廈舉行「歡樂的童軍」大型展覽會。 1980年,香港總監馬基獲選為亞太區童軍委員會委員,並獲世界童軍組織頒授銅狼勛章。同年,第1屆全港童軍總監政務會議舉行;香港童軍總會實施新修訂之支部領袖訓練系統、修訂組織系統、將羅浮童軍支部納入訓練署;電視播映共13集有關童軍運動之戲劇性連續片集《小虎隊》;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2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10屆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研討會、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活動、第10屆泰國童軍大露營、新加坡童軍七十周年紀念大露營;世界童軍基金會主席富馬博士訪港;石耀祖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訓練小組委員會副主席;梁超文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財務小組委員會委員。
1981年,黃楊子潔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8屆世界童軍會議、美國全國童軍大露營、亞太區童軍大露營、訪問斯里蘭卡童軍總會、出席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節目;香港童軍總會舉辦各項特別節目以配合國際傷殘人士年、公布「八十年代的主要方針」、主辦國際特能童軍研討會。
1982年,香港總督尤德爵士出任為香港童軍總領袖。同年,大同地域成立;香港童軍總會舉辦「世界童軍年」各項節目活動以慶祝世界童軍75周年、主辦香港國際大露營、進行「天虹計劃」;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3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7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傷健大露營、白浪島大露營、第8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計劃、第8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
1983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5屆世界童軍大露營、出席第29屆世界童軍會議、特能童軍活動研討會、泰國全國深資童軍大露營、第3屆亞太區童軍公共關系研討會、瑞典國際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計劃、防止濫用葯物童軍研討會。同年,白沙灣海上活動中心啟用。
1984年,許宗盛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小組委員會委員,並獲泰國童軍總會頒授一級榮譽獎章。同年,盧觀榮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財務小組委員會委員、黃楊子潔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訓練委員會主席及世界童軍訓練委員會委員、盧偉誠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青少年活動小組委員會委員;香港童軍總會舉辦多項節目活動以向應國際青年年、舉行亞太區專業童軍執行幹事管理證書課程、成立小童軍訓練支部、開始接納女童為幼童軍支部成員;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4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1屆菲律賓童軍社區拓展研討會、國際童軍活動與訓練研討會、第19屆蘇格蘭國際小隊露營、日本童軍總會之邀請計劃、日本深資童軍露營、韓國國際樂行童軍大會。
1985年,周湛燊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0屆世界童軍會議、梅富根100周年紀念、新加坡青年論壇、85年美國大露營、韓國國際青年年童軍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亞太區國際青年年實務工作營、第9屆亞太區童軍大露營、85'穗港澳青年聯歡節;香港童軍總會獲世界童軍組織頒發「國際青年年傑出活動」獎牌。
1986年,香港總監周湛燊被選任為亞太區童軍委員會委員,並與黃楊子潔一同獲亞太區童軍總會頒授三十周年紀念章。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5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奧地利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7屆韓國童軍大露營、第9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香港童軍總會在柴灣公園(即舊柴灣童軍營地)豎立牌匾以紀念香港童軍75周年。
1987年,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同年,香港童軍總會修訂會章、出版《香港童軍七十五》;新界地域總部鄧肇堅男女童軍中心落成啟用;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6屆世界童軍大露營、第1屆尼泊爾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5屆日本傷健大露營、六一國際兒童節。
1988年,許宗盛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小組委員會副主席。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1屆世界童軍會議、第5屆曼谷市大露營、第21屆蘇格蘭小隊露營、日本深資童軍大露營、訪問廣州桂林;香港童軍總會出版新《政策、組織及規條》綜合版本。
1989年,許招賢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小組委員會委員。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6屆亞太區童軍會議、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12屆泰國童軍大露營;白沙灣譚華正海上活動中心行政大樓啟用。
1990年,香港總監周湛燊獲世界童軍組織頒授銅狼勛章。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32屆世界童軍會議、穗港青年大露營、第8屆韓國童軍大露營、第10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22屆蘇格蘭國際小隊露營、馬來西亞國際大露營。
1991年為香港童軍80周年慶典,香港童軍總會相繼舉行了多項多姿多彩的紀念活動。同年舉行新總部大廈「香港童軍中心」的奠基典禮;盧偉誠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香港童軍總會成立活動與訓練檢討委員會;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7屆世界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邀請計劃、第13屆泰國童軍大露營、美國童軍夏令營職員計劃、亞太區童軍社區發展檢討工作坊、亞太區童軍總幹事高峰會議。
1992年,香港總督彭定康出任香港童軍總領袖、盧偉誠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訓練小組委員會副主席、梁國生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價值觀小組委員會成員、譚超雄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策略研究工作小組委員。同年,香港童軍總會獲世界童軍協會—亞太區指定為亞太區童軍基金的信託管理人;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7屆亞太區童軍會議香港代表團分別參加韶關、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瑞士、美國舉行之大露營、交換計劃、研討會等海外活動、出席亞太區童軍總幹事高峰會議。
1993年1月1日,盧觀榮被委任為署理香港總監。同年7月1日,周湛燊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香港總監周湛燊獲選為世界童軍委員會委員、盧偉誠被委任為世界童軍人力資源委員會委員、盧觀榮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財務小組委員會司庫;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3屆世界童軍會議、第14屆泰國童軍大露營、美國童軍大露營、日本童軍總會舉行之世界兒童大會及邀請計劃、韶關香港青少年夏令營。同年1月30日至1月31日,香港童軍總會在新界沙田香港體育中心舉行領袖訓練人員會議。同年12月5日,香港童軍總會在香港島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舉行全港區總監研討會。
香港童軍總會連同九龍地域、東九龍地域於1994年6月由摩士大廈遷往香港童軍中心,英國童軍總會會長根德公爵探訪新總部大廈。同年,許宗盛被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基金委員會委員;香港童軍總會舉行第1屆亞太區童軍活動與訓練總監研討會;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1屆日本全國童軍大露營、第9屆韓國童軍大露營。
1995年,國際總監許宗盛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委員會委員、盧偉誠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人力資源小組委員會主席、葉建生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青少年活動小組委員會委員、王健明獲委任為亞太區童軍公共關系小組委員會委員。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18屆亞太區童軍會議、第18屆世界童軍大露營、95韓國童軍露營、瑞典童軍露營;貝登堡勛爵家族成員米高及溫蒂訪港,為懸掛在香港童軍中心地下大堂中央的貝登堡勛爵肖像揭幕;童軍知友社延續教育中心啟用。
1996年2月5日至2月13日,第40屆亞太區童軍專業領袖基本管理訓練班在香港島大潭童軍中心舉行。同年2月10日至2月11日,亞太區童軍人力資源委員會暨成人領袖訓練工作小組聯合會議在香港舉行。同年12月28日,香港童軍總會在香港島黃竹坑警察訓練學校舉行周湛燊總監告別會操。同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4屆世界童軍會議;香港童軍總會與永隆銀行合辦童軍信用卡。
1997年1月1日,許招賢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4月4日至4月6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首屆亞太區童軍人力資源管理研討會。同年9月4日,訓練署分拆為訓練署及青少年活動署、康寶森被委任為香港訓練總監、陳肖齡被委任為首位香港青少年活動總監。
1998年7月19日至7月24日,亞太區童軍領袖訓練主任訓練班在新界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同年7月22日至7月24日,第二屆亞太區青年論壇在突破青年村舉行。同年7月26日至7月31日,第19屆亞太區童軍會議在香港童軍中心舉行。同年12月27日至1999年1月6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19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1999年,香港童軍代表團參加第35屆世界童軍會議。
1999年12月28日至2000年1月2日於西貢東郊野公園之灣仔半島舉行「香港童軍跨世紀大露營」,主題為「邁向新紀元,同享大自然」,參加人數達3,350人。在營期的其中一天(即1999年12月30日),參加者更於5分鍾內造出世界最長之平結鏈,當中共有4,500個平結,全長6,858米。
2000年3月1日,童軍技能評審局成立。同年4月1日,新界東地域成立、訓練署修訂之領袖木章訓練系統開始執行。同年8月29日,香港童軍總會成立救護服務隊。同年,香港童軍總會設立訓練中心、派出專責小組協助柬埔寨重新組織童軍運動、舉辦優異旅團獎勵計劃、確立「抱負、使名和價值觀」發展方向。
2001年1月12日,香港童軍總會採用新修訂之童軍誓詞。同年12月23日至12月26日,香港童軍總會於新界西貢灣仔半島舉行香港童軍運動九十周年紀念大露營。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內地聯絡辦公室。
2002年2月,香港童軍總會成立策劃署。同年4月1日,將軍澳區成立。同年4月26日至4月28日,第45屆貝登堡會士會盟在香港舉行,世界童軍基金會名譽會長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瑞典國王)親臨出席。同年6月1日,大埔區分拆為大埔南區及大埔北區、北區分拆為雙魚區及壁峰區。同年7月15日至7月19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世界童軍大會。同年,香港童軍總會參與香港政府教育統籌局的制服團體計劃、成立國際及內聯署;副香港總監(支援)許宗盛被推選為世界童軍委員會委員。同年12月28日至2003年1月8日,香港童軍代表團出席第20屆世界童軍大露營。
2003年非典型肺炎在港爆發,加強保障個人及公共衛生便成為抗禦傳染病蔓延的首要任務。為支持香港政府推行「全港每月清潔大行動」,香港童軍總會特別發動「香港衛生先鋒抗疫大行動」,以喚起全港市民對清潔香港的關注,並於2003年6月15日舉行啟動禮。這些行動得到了30,000多名童軍成員及其親友的響應。
2003年4月1日,沙田南區及沙田北區重組為沙田東區、沙田南區、沙田西區及沙田北區。同年7月1日,香港童軍總會重新規劃旺角區、深水埗東區、深水埗西區及油尖區的區界,並成立[深旺區。同年11月,香港童軍總會通善演藝中心啟用。同年,香港童軍總會成立區/旅團童軍發展資助計劃。
2004年1月1日,鮑紹雄被委任為香港總監。同年1月24日至1月27日,香港童軍總會與深圳青年聯合會及深圳市少先隊工作委員會在深圳市觀蘭湖高爾夫球會鄉村俱樂部合辦深港青少年交流營。
H. 紫金縣有哪些鎮
截至2019年,紫金縣有18個鎮,分別為:紫城鎮、中壩鎮、敬梓鎮、水墩鎮、龍窩鎮、蘇區鎮、南嶺鎮、瓦溪鎮、九和鎮、藍塘鎮、鳳安鎮、好義鎮、上義鎮、古竹鎮、義容鎮、臨江鎮、柏埔鎮、黃塘鎮。
紫金縣位於廣東省東中部,河源市東南部、東江中游東岸。東接五華縣,西與博羅縣隔東江相望,西南與惠州市惠城區相接,南與惠東縣相鄰,東南與陸河、海豐縣毗鄰,西北與河源市源城區相鄰,北界河源市東源縣。
地理坐標:東經114°40′~115°30′,北緯23°10′~23°45′。全縣境域東西長88.6公里、南北寬64公里,總面積3635.13平方公里(2010年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面積)。縣人民政府駐地紫城鎮,距省會廣州市270公里、深圳市223公里、河源市68公里。
(8)深圳洞梓村怎麼坐車擴展閱讀:
紫金縣的區劃沿革
1998年,全縣設23個鎮,下轄277個管理區、24個村民委員會、24個居委員會。
1999年4月起,全縣普開撤區設村工作,進行首次村(居)民委員選舉。
2001年1月完成,全縣設立301個村民委員會。
2002年全縣村(居)民委員會進行換屆選舉。
2003年8月,經省民政廳批准,縣先後撤並九樹、青溪、洋頭3個鎮,至年底,全縣設20個鎮,301個村民委員會、24個社區居委會。
2004年進行村民委員會規模調整,至年底,全縣完成撤並28個村委會,全縣村民委員會調整為273個。
2005年全縣村民委員會進行第三次換屆選舉,至2005年11月完成。
2006年經批准改名的有7個村(烏石上澄村、南崗村,水墩段布村,南嶺鎮彩頭村,藍塘博雅村,義容西平村、龍騰村)。
2008年,增設瓦溪社區居委會。
2009年7月,經省民政廳批准,紫城鎮、附城鎮、烏石鎮合並設立紫城鎮。至年底,全縣設18個鎮、273個村委會26個社區居委會。
I. 城市供水
一、概述
深圳市地處華南地區,年平均降雨量1966.3mm,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0.51×108m3,人均水資源量250m3(2005年),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全國的九分之一和廣東省的六分之一。淡水資源的短缺給深圳市人民生活和經濟發展帶來較大影響,市政府實行向水傾斜的政策,大力加強城市供水工程的建設。全市現有水源工程在97%供水保證率時的總可供水量為15.04×108m3,在東部供水二期工程和北線引水工程實施後,全市水源工程在97%供水保證率時的總可供水量為19.27×108m3,其中境外引水15.93×108m3,本地及其他水源3.34×108m3,基本滿足了工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隨著人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深圳市今後用水量將持續增長,預測2020年全市人口將達到1014萬人,GDP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預測屆時需水量達到26×108m3。
深圳市供水水源主要以境外引水和本地水為主,兼有少量地下水和海水利用。境外引水主要依託東深供水工程和東部供水工程兩大境外調水水源工程,以供水網路干線及其支線、龍口-西坑供水工程、北環管道以及深圳水庫東側沙灣泵站為原水輸配系統,實現東深引水、東部引水和本地水源相互連通、合理調配。境外引水及輸配水工程聯合本地蓄水工程形成了全市供水水源網路系統。
深圳市城市供水水廠屬多中心、組團式布局,水廠建設點多面廣,供水規模、技術狀況參差不齊,既有設施、設備、工藝先進,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大型水廠,又有設施設備簡陋、陳舊、落後的中、小型水廠。目前全市共有供水企業近27家,水廠59座,日供水能力約590.5×104m3,供水管道長度約1.3×104km,用水人口接近1300萬人次,2006年全市主要供水企業總供水量14.5×108m3。
二、城市水資源現狀
(一)水文氣象
深圳市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年平均氣溫為225℃,實測最高氣溫為38.7℃,實測最低氣溫為0.2℃,無霜期為355d,年平均日照時數1933.8h,年平均濕度76.8%。該市位於東亞季風區,受季風環流控制,冬半年和夏半年氣流明顯交替,影響到四季的氣候變化。海洋對該市氣候影響較大,使深圳地區氣溫的年較差及日較差都較小,年降雨量大,雨日多,大氣溫度高。海岸山脈等地貌帶的存在,使得冬季氣溫南北差異較大,風速自南向北遞減。
(二)降雨
深圳市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966.3 m m,降水量在地區上的分布主要受海岸山脈等地貌帶影響,呈東南向西北遞減的趨勢。多年平均雨量:東部地區在2000 m m以上,中部地區在1700~2000 m m,西部地區在1700mm以下。
深圳市降水從成因上分析,由台風帶來的台風雨量在全年的降水量中所佔比重較大。據1950~1979年30年的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台風雨量為689.0mm,佔多年平均降水量的36%。最大年份的台風雨量可達1648mm(1964年),占當年降水量的69%。深圳市降水的另一個特點是降水強度大,暴雨多。多年平均年暴雨量約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降雨量的年內分配很不均勻,多年平均汛期4~9月降水量佔全年降水的85.3%。
(三)蒸發
深圳市氣候炎熱,常風較大,多年平均降雨量大,水面蒸發量也大。根據多年資料統計計算,多年平均蒸發量為1752mm。
水面蒸發量年內分配不平衡,汛期(4月至9月)氣溫高,水面蒸發大,蒸發佔全年的54.8%;非汛期(10月至次年3月)氣溫低,水面蒸發小,蒸發佔全年的45.2%。
經分析,1980年以後,深圳市的水庫蒸發能力有增加的趨勢,其中1990年以後,水面蒸發能力明顯比1980~1990年這十年有所增加,增幅達16%。
蒸發量在空間上變化總的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內陸遞減(圖2-1-8)。
圖2-1-8 鐵崗水庫蒸發量變化過程線
(四)水資源總量
一定區域內的水資源總量是指當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產水量,即地表徑流量與地下水資源量的總和。
1.地表水資源
深圳市地表徑流量主要靠降雨補給。根據《深圳市水資源綜合規劃》成果,深圳市多年平均徑流總量為19.18×108m3,50%、75%和97%保證率時年徑流總量分別為18.28×108m3、13.90×108m3和7.70×108m3。
2.地下水資源
深圳市地下水按其儲存條件、水理性質和水力特徵,可分為鬆散岩類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三大類型。地下水資源總儲量為10.34×108m3,其中以徑流形式存在的地下水儲量約為5.85×108m3(即可變儲量)。
3.水資源總量
根據以上分析,深圳市地表水資源總量為19.18×108m3,地下水資源總量為5.65×108m3,扣除重復計算量4.34×108m3,則深圳市水資源總量為20.5×108m3。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966.3mm中約有56%形成河川徑流,其餘約44%消耗於地表水體、植被、土壤的蒸散發和潛水蒸發;年降水量中有23%入滲地下補給地下水,成為地下水資源,其餘部分主要消耗於潛水蒸發。這基本符合深圳市自然地理特點和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轉化規律。
4.河流水系
深圳市境內共有大小河流310餘條(含其支流在內),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km2的河流69條,大於100km2的河流5條,主要是觀瀾河、龍崗河、坪山河、深圳河和茅洲河。在310條河流中有71條河流為感潮河流。小河溝數目多、分布廣、幹流短是深圳市水系的一個特點。
深圳市主要河流概況見表2-1-7
表2-1-7 深圳市主要河流概況
續表
5.現狀供水量匯總
深圳市的供水主要來自境內的中、小型蓄水工程和境外引水工程,地下水工程一般作為部分廠家自備水源。
圖2-1-9 2006年深圳市供水量統計圖
2006年,全市總供水量17.31×108 m 3,其中境外引水總量11.89×108 m 3,占總供水量的68.7%。特區為5.31×108m3,寶安區為3.76×108m3,龍崗區為2.82×108m3。供水量組成為地表水源供水16.76×108m3,占總供水量的68.7%,地下水源供水5541×104m3,占總供水量的3.2%,污水處理回用42×104m3,占總供水量的0.02%。2006年深圳市行政區分區供水量見表2-1-8,供水量統計圖見圖2-1-9。
表2-1-8 2006年深圳市行政分區供水量 單位:×104m 3
三、供水工程現狀
(一)供水格局
目前在供水格局上,深圳市已形成以特區內片區、寶安片區(含光明新區)和龍崗片區為三大單元的分區供水格局。
特區內水源和原水輸配管網發展較為完善,已初步形成由北環輸水干管供給東深水和由供水網路干線供給東部水的供水系統。在境外工程檢修期,主要由深圳、梅林、西瀝和長嶺陂水庫調蓄水量供給。
寶安片區主要利用供水網路干線引入東部水,龍西工程引入東深水,結合鐵崗、石岩、長流陂等調蓄水庫形成主要供水水源網路。其中寶安區中西部(寶安中心組團、西部高新組團和西部工業組團)主要依靠鐵石支線、石松支線引入東部原水,以及鐵崗、石岩水庫的調蓄水量供給,東部龍華、觀瀾片區(中部綜合組團)以通過西坑水庫取用龍西供水工程分自龍口泵站的東深水為主。
龍崗片區水源由東部水源、東深水源及本地水源3部分組成。本地水源相對較缺乏,只能滿足各街道少量用水,大部分原水依靠東部供水工程和東深供水工程供給,其中東部原水通過供水網路干線,經坪地支線、橫崗調蓄工程、大山陂應急供水工程、炳坑水庫應急供水工程供給;東深原水依靠龍口泵站和沙灣泵站供給。正在建設的大鵬半島原水工程將把東部水送至赤坳水庫進行調蓄,並送至葵涌徑心水庫供給大鵬半島。
(二)供水工程
深圳市供水工程現狀,主要包括境外引水工程、輸配水工程、蓄水工程以及少量的提水、地下水和海水利用工程。
1.境外引水工程
深圳市的境外水源來自東江。東深供水工程和東部供水水源工程是深圳市兩大境外水源骨幹工程。
東-深供水工程是向香港、深圳市以及工程沿線東莞市城鎮提供東江原水的跨流域大型調水工程。工程設計供水規模為24.23×108 m 3/a,設計流量為100 m 3/s,其用水量分配為:香港11.0×108 m 3,深圳市8.73×108m3,沿線4.0×108m3,機動富餘水量0.5×108m3。
東部供水水源工程分為兩期,一期工程取水量為3.5×108 m 3/a,設計流量15 m 3/s。目前正在建設東部水源二期工程,工程取水量為3.7×108m3/a,設計流量15m3/s。兩期工程建成後,東部供水水源工程可引水7.2×108m3/a。
2.輸配水工程
為實現境外引水與本地水庫聯合調度,深圳市興建了供水網路干線、北環輸水干管以及北線引水工程等輸水工程,通過鐵石支線、石松支線、坪地支線、橫崗調蓄工程、龍口-西坑供水工程等支線工程,連通深圳、西瀝、松子坑、清林徑、鐵崗、石岩等調蓄水庫,將東江原水輸送到全市各個片區,形成東部水和東深水的雙水源供水保證體系。目前,全市已建及在建各級配套輔助水支線15條,總長213.7km。
3.蓄水工程
截至2006年,全市共有蓄水水庫173座,其中供水水庫有124座,包括中型水庫10座,小(1)型水庫62座,小(2)型水庫52座,供水水庫在50%、75%和97%保證率情況下的可供水量分別為4.04×108m3、3.31×108m3和2.69×108m3。
4.其他供水工程
深圳市目前建成較大的河道提引水工程有2處,分別位於茅洲河和觀瀾河。茅洲河提水能力為5 m 3/s,觀瀾河提水工程提水能力為6 m 3/s。全市每年還有少量的地下水開采工程,年開采量約0.55×108 m 3,其中淺層地下水0.23×108m3,深層地下水0.32×108m3。深圳市是一個擁有豐富海水資源的區域,目前全市尚無海水淡化工程,海水基本用於電力企業的工業冷卻水,2006年深圳市海水直接利用量為72.9×108m3。
四、城市供水工程規劃與實施
(一)水源規劃格局
為確保深圳市供水安全,全市規劃新建與擴建水庫,修建儲備水源工程,開展非傳統水資源利用、完善供水網路建設和配套水廠建設。
通過水資源合理配置,深圳市城市供水今後總體布局將形成以東江徑流、本地水庫自產水和海水為「源」,以東部供水水源工程、東深供水工程和供水網路干線、北線引水工程等輸水工程為「線」,以深圳、鐵崗、公明、松子坑、清林徑和海灣等水庫為「調蓄中心」,以凈水廠為「點」的跨流域、跨區域的引、蓄、提、供、用協調統一的城市供水水資源開發利用體系。
(二)水源建設
1)境外水源工程建設:完成東部供水二期工程。
2)蓄水工程建設:新建東涌水庫、洞梓水庫、徑子水庫共3坐水庫;擴建鐵崗水庫、銅鑼徑水庫、長嶺皮水庫、松子坑水庫、鵝頸水庫、徑心水庫、甘坑水庫、鐵坑水庫和打馬瀝水庫9座水庫。新建、擴建水庫97%保證率下的新增供水量為1960×104m3,增加調蓄庫容1.20×108m3。
3)儲備水源建設:建成清林徑引水調蓄工程、公明供水調蓄工程、海灣水庫工程,增加調蓄庫容4.0×108m3。
4)供水網路建設:完成北線引水工程(120×104m3/d)、大鵬半島支線供水工程(沙湖-葵涌段)(40×104m3/d)、大鵬半島水源工程-壩光支線工程(30×104m3/d)、鹽田支線供水工程(18×104m3/d)、大工業城支線供水工程(55×104m3/d)6條分區分片供水的輸配水工程建設。
5)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建設:實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雨水利用工程、龍華二線拓展區雨水利用工程、深圳市僑香村經濟適用房住宅區、龍崗高級技工學校雨水利用工程及蓮花山公園雨洪利用工程;開展南山蛇口(2.7×104t/d)、福華德電廠(0.2×104t/d)海水淡化及鹽田、南山、大鵬半島片區海水直接利用試點工程建設;建設以南山、福田、濱河、羅芳、西麗、草埔等污水處理廠為主體的污水回用工程片區,開展蛇口、人民大廈、中銀小區、鯨山別墅區、越眾小區、翠園小區及福華大廈等中水回用試點工程建設。
(三)城市供水水廠
新建南山水廠、紅木山水廠、光明水廠、朱坳水廠(四期)、鳳凰水廠、石岩水廠、獺湖水廠、大工業城水廠等主要水廠;擴建蛇口東濱水廠、筆架山水廠、鹽田水廠、甲子塘水廠、五指耙水廠、觀瀾茜坑水廠、荷坳水廠、南坑水廠、苗坑水廠、鵝公嶺水廠、坪地水廠及中心城水廠等主要水廠。新建和擴建水廠新增規模246×104m3/d。
五、環境影響評價
(一)供水水源水環境現狀
1.供水水庫
根據現狀調查,深圳市主要供水水庫水質總體狀況良好,絕大部分水庫均為Ⅱ類水水質,深圳水庫、鐵崗水庫、赤坳水庫在個別水期內均達到Ⅰ類水水質標准,水質狀況進一步好轉。深圳市已劃定水源保護區的28座水庫中,僅7座水庫水質超標,其中5座均為未設常規監測斷面的水庫,其餘2座位於石岩水庫和羅田水庫,主要超標物為COD和高錳酸鹽,超標的主要原因為入庫支流的COD貢獻率較大,應採取措施,進一步控制入庫支流的污染負荷。深圳市飲用水水源地營養狀態總體良好,僅個別水庫有輕度富營養化,這部分水庫數量僅占評價水庫數量的7%。2005年深圳市主要水庫水質評價結果匯總見表2-1-9。
2.提水河道
據最新河道普查結果,由於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和雨污混流,全市大小河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絕大部分達不到水功能、水質的要求。作為深圳市供水水源的茅洲河與觀瀾河水環境質量逐年惡化,水污染問題顯得尤為突出。
表2-1-9 2005年深圳市主要水庫水質評價結果總表
1)茅洲河:茅洲河上游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非離子氨、揮發酚、石油類和總磷的年均值超過Ⅲ類標准,懸浮物、亞硝酸鹽氮、總汞、總鎘和六價鉻的監測值也出現超標,水質劣於V類。茅洲河下游懸浮物、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總鎘、石油類和總磷的年均值超標,總硬度和非離子氨的監測值也出現超標、水質劣於V類。
2)觀瀾河:觀瀾河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生化需氧量、非離子氨、揮發酚、石油類和總磷的年均值超過Ⅲ類標准,懸浮物、亞硝酸鹽氮、總汞、總鎘和六價鉻的監測值也出現超標,水質類別為劣V類。
深圳市本地水資源缺乏,現有的供水水源水環境的惡化,不僅嚴重影響城市景觀和人居環境質量,也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二)水環境保護規劃
1.規劃目標
通過採取水源涵養林建設等各種水生態系統保護或修復措施,遏制供水水源局部水生態系統失衡趨勢,促進其良性循環。確保城市飲用水庫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由98%提高到100%。水源保護區內平均林地覆蓋達到65%以上,林木郁閉度達到95%以上。
2.主要措施
1)污染源控制:污染源控制包括對污染水體的點源和面源的控制。點源污染的控制以排污口截污、污水處理和排水系統建設為重點。面源污染控制主要包括①源頭控制;②湖濱綠化結合自然濕地以控制湖周面源污染;③末端治理。
2)人工濕地:人工濕地系統是利用濕地凈化污水能力人為建設的生態工程措施,該措施是將石、砂、土壤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組成基質,並栽種經過選擇的水生、濕生植物,組成類似於天然濕地狀態的工程化濕地系統。人工濕地分為浮生植物系統、挺水植物系統和沉水植物系統。通過基質、植物、微生物的凈化作用,對TN、TP、COD、BOD及重金屬等有較高的去除率,可以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控制面源污染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
3)前置庫:將原有的流域及水庫分為主庫、前置庫及上游的流域區。前置庫可以看作一個污水處理系統,是將上游的污水在入庫之前先被納入前置庫中,經過沉澱、植物吸收,水變清後再排入主庫中。前置庫對原來直接進入主庫的流水進行凈化處理,可以減少主庫源水的污染物,同時可以減少泥沙入庫量。前置庫技術因其費用較低,可以多方受益、適合多種條件等優點,是目前防治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內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
4)庫濱帶修復:通過在庫濱實施人工濕地、生態礫石及植被修復等生態工程,對水力流動條件較差和重污染區水體進行處置凈化,吸附和轉移來自面源的污染物、營養物,改善水質,截流固定顆粒物,減少水體中顆粒物和沉積物,同時為生物繁殖生長提供棲息地,達到庫濱帶的生態修復。
5)水源保護林:水源保護林建設能改善林相結構,增加林地覆蓋率,提高水源涵養能力,有效控制和減輕面源污染。由於森林的過濾、吸收和蔭蔽作用,當降水和徑流經過森林的林冠層、枯落物層和土壤層的過濾、截留作用後,可以大大減少水中有害化合物的種類與濃度;而且由於水體水溫低、流動性等特點,因而水質純凈、溶解氧豐富、病原體較少。
6)水庫水體修復技術:通過可控制的人工溪流生態系統,調節水流、光強和基質等條件,發揮著生藻類生長迅速、繁殖快的特點,去除水體的過剩營養,改善水質,增加溶氧。同時,結合水草恢復和景觀建設等工程,運用食物網理論和生物操縱技術,在符合地表水Ⅲ類標準的湖區調整漁業結構,以土著魚類的增殖為重點,發展無環境污染的生態漁業,建設魚類觀賞區和垂釣區;劣於地表水Ⅲ類標準的湖區,考慮以魚控藻措施,重點建設魚類控藻區。
7)水源保護區隔離工程:隔離工程主要是在一級水源保護區邊界設界樁、建圍網,實行半封閉管理,清除苗木、花場,補種水源涵養林,荔枝等果林先期自然生長,逐步改造成水源涵養林。實施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區隔離工程,可以有效阻隔外來人員進入保護區,路邊防撞欄、攔蓄池(在其他項目中建設)等能有效減低危險運輸品傾瀉入水庫的風險,提高水庫水質的安全保障。
六、存在問題及建議
(一)存在問題
1)水量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根據預測深圳市2020年城市需水量將達到26×108m3,目前可以確定的可供水量為19.27×108m3,供水缺口達到6.7×108m3,這部分缺口規劃採用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與加大境外引水來彌補。然而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是一個長時期逐步進行的過程,滿足遠期用水還存在一定的缺口。
2)非傳統水資源利用尚處於起步階段。從供水水源看,深圳市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大多局限於傳統水資源,大力開發利用雨洪、海水、污(中)水等非常規水資源,是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也是解決深圳市水資源短缺的途徑之一。深圳市擁有豐富的非常規水資源量,具有一定的開發利用潛力,但由於缺乏科學的規劃指引以及其他實際存在的困難,目前無論是污水處理回用、海水利用還是雨洪利用僅處於起步階段。
3)缺乏多水源優化調配系統。深圳市水源組成眾多,輸配網路復雜,現有的水源調配主要是單一水源工程的需求調配。今後隨著非傳統水源的發展、供水網路的逐步建成與完善,各種水源之間需要實施聯合調度,確保各水源工程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功能,取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二)建議
1)開展解決遠期需水缺口的相關研究。由於深圳市遠期需水仍然存在一定缺口,僅僅依靠加大非傳統水資源的利用來解決存在許多方面的不確定因素是不夠的。為了保證城市的供水安全,深圳市應加強與周邊城市的水務合作,從流域、區域水資源優化配置的角度開展增加境外引水的研究,經濟合理地提出解決深圳市遠期需水缺口措施。
2)建立供水水源優化調度系統。為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需要建立以取、輸、配水各子系統組成的優化調度系統,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供水的可靠性與經濟性。
3)加強各組團供水管網聯系。特區外供水主要以街道為單位,相互之間缺乏聯系,不利於增加供水的互補性和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建議加大各組團之間的供水管網聯系,使各組團之間甚至各個區之間的供水能夠相互調節,提高整個城市的供水保證率。
4)進一步加大非傳統水資源開發利用。由於深圳市本地水資源缺乏,長期依靠境外引水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也不符合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思路,今後應重點加強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政府應制定相關的法規條例,對於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使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經濟動力與政策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