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深圳河治理工程對內灣沖淤主要影響
深圳河治理工程對內灣沖淤主要影響是深圳河河道形態及防洪能力增強。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通過深圳河治理工程等措施,內灣納潮量不斷降低引起淤積,快速沉積環境有利於紅樹林幼苗的傳播,提供了額外的生長空間,防洪能力增強。深圳河治理工程為深港更為廣泛的合作提供了啟示和借鑒,成為深港合作的成功典範,深圳河的治理不單單具備治污意義,更承載著打撈深圳歷史記憶,重建文明生態的重要使命。
⑵ 河流下游為什麼要開挖入海河道
因為河流下游多是平原地區,海拔低,當夏季到來時,就會造成嚴重的澇災.開挖新的入海河道可以緩解徑流量壓力.
⑶ 開挖河道的利弊地理角度
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利害。
1對隋煬帝的利與害。
A:利,歷史上,為了樹立李世民的大唐盛世,把楊廣貶低了,以抬高李世民的大唐盛世。實際上,楊廣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他甚至說是好大喜功的人。
這一點。我們不能因為他好色的本性而忽略。大運河的開鑿,我認為基本上對他是沒有什麼好處的。我個人認為。他開鑿大運河的目的是為了加中央集權。如果地方一但有戰事。他控制的中央軍可以從水路很快的進入到戰爭區。這一點在古代交通不發達的時候,是很重要的。
B:害,要說對隋煬帝的害。那就是國家的滅亡。他三征高麗,修大運河。掏空了國庫,以至於當地方發生叛亂時。中央根本無力平定。並且造成了民怨四起。失去了民心。
2對百娃的利於害。
A:對當時的百娃的利於害
⑴利。無有。當時百姓任何好處。
⑵害。開鑿運河的艱巨工程對勞動人民卻是一場災難。隋煬帝強徵幾百萬民工修築運河,嚴重地破壞了生產,使成千上萬的民工慘死在運河工地上。隋煬帝派遣了酷吏麻叔謀主管修河,強制天下15歲以上的丁男都要服役,共徵發了360萬人。同時又從五家抽一人,或老,或少,或女子,擔負供應民工的夥食炊事。隋煬帝還派出了五萬名彪形大漢,各執刑杖,作為督促民工勞動的監工。因為勞動負擔很重,監工督責太急,所以不到一年,360萬民工死者竟達250萬。
B:對後世百姓的利於害。
⑴害:對後世百姓的害。我實在想不出對後世的百姓有什麼害。如果非說有的話那就是看有沒有破球生態環境,也許是有的。可上千年的歷史書上並沒有說。那我就當沒有啦。哈~~~
⑵利:要說對後世的利,那可不是只言片語就可以說完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大唐盛世的開創。
後人總是把大唐盛世的豐功偉績歸功於李世民頭上。而忽略了大運河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楊廣的大運河等等措施,李世民哪裡那麼快的就來個盛世?清朝的皇帝各個勤政,也是到了康熙時代才有了盛世的。李世民就是上帝下凡,也不可能要那麼快的時間里整出一個空間絕後的世界中心來。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二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在歷史上,大運河曾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它自北而南穿過的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等都是物產富饒、經濟發達的地區。沿岸的北京、天津、德川、徐州、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和杭州等眾多的城市,猶如一顆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運河之濱。大運河是中國歷代勞動人民和工程技術專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又一象徵。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唯一南北走向的長河,它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運河是利用許多天然河流、湖泊開鑿成的人工運河。因其水量的大部分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因此各段的流向很不一致。大運河各段之間高差懸殊,全線各段「三起三落」。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制定了改造京杭運河的計劃,大運河的主要河段成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重要通道。
⑷ 挖沙對河道有哪些好處
疏通河道,降低河床,
⑸ 挖河疏浚的挖河的目的
世界大江大河實施挖河疏浚,目的無非有二,一是疏浚河道,增大縱比降和河流的泄沙能力,減輕河道的淤積速率,確保防洪安全;二是挖沙降河,降低河床高程,保持一定水深,便於通航。黃河情況比較特殊,由於來水表現出強烈的季節性和河勢的劇烈演變特點,黃河下游不能作為航道使用。因此在黃河實施挖河疏浚目的非常明確,即是在黃河水動力輸沙作用日益減弱,河道主槽淤積日益加重的形勢下,利用挖河清淤疏浚的方法,藉以增加河道的輸沙能力,減少河道的淤積,理順河勢;並將挖出的泥沙用於加固堤防,加以配合其他措施,逐步使黃河下游形成相對地下河,改變地上懸河的被動局面。
⑹ 高中地理:河流下游為什麼要開挖入海河道
河流上游流速快,水中夾帶的沙子不容易沉澱,到下游(特別是入海口)時,流速會非常緩慢,從上游攜帶來的沙子幾乎全部沉降在下游,會不斷墊高河床,阻塞河道,所以要定時開挖,清除淤泥。
⑺ 挖河修渠有利於保護地表嗎
挖河修渠不利於保護地表。修建水渠在施工過程中會破壞地表植被和地形地貌,施工過程中產生的棄渣棄土堆放可能會造成水土流失或者環境污染,再次水渠建成後取水可能造成河道斷流,破壞河道水生態系統。修建水渠也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修渠修路的作用
為了服務於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修建渠道可以解決農田的排澇與灌溉,保證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修建道路可以解決生產物資和生活物資的運輸問題,為村民的出行提供便利。農村修渠修路有利於農村經濟發展,有利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有利於農村社會穩定。
修渠可以引水使用主要是灌溉以及排洪。
⑻ 築堤壩 挖河渠 種樹 是為了干什麼用的
引水防洪,種樹是為了保護河渠堤壩穩固不被洪水沖壞。
⑼ 深圳河的治理大事記
深圳河河道狹窄,洪水渲泄不暢,常造成洪水泛濫。治理前深圳市區及沿河低窪地帶約有15平方公里的面積經常受淹。查測歷史最高洪水位在黃貝嶺村為5.86米(1945年),三叉河為5.00米(1959年),湖貝村為5.07米(1959年),深圳北門街為4.51米(1964年),4 .95米(1959年),文錦渡豬倉為3.86米(1959年),深圳新港3.24米(1976)。如果按50年一遇暴雨推求歸槽水位,在布吉河筍崗滯洪區發揮滯洪作用,同時錯開深圳水庫排洪機遇,布吉河口水位仍達4.3米,羅湖橋下游水位6.5米,羅湖橋上游水位7.5米(羅湖橋人行道高程6.4米)。因此,治理深圳河是改善市區防洪排澇條件的迫切要求。
1981年12月,深港雙方正式提出治理深圳河問題,並組成聯合工作小組開展工作。
1985年4月,雙方完成深圳河防洪計劃報告書,確定了治理深圳河工程的目的、范圍、措施及分期實施計劃。
1995年5月,深港雙方政府簽署了《治理深圳河一期工程委託協議書》,第一期工程開工,合同工期為兩年,合同造價2.79億港元,於1997年4月18日提前竣工。
1995年5月25日,深圳河治理工程開工典禮在深圳河畔舉行。
1997年5月13日,深圳河治理二期合同A工程正式開工,施工河段全長2.8公里,合同價1.88億港元。主體工程於1999年2月完成。
1997年11月10日,深圳河治理二期合同B工程開工,施工河段全長4.4公里。合同工期三年,合同價4.58億港元,於2000年6月完工。
2002年3月,深港雙方最終商定將深圳河河口整治納入治理深圳河工程的總體規劃方案,徹底解決深圳河的防洪和底泥淤積問題。2002年4月,經國務院港澳辦的批復,深港聯合治理深圳河工作小組職權范圍擴大,除了防洪之外,增加了治污的職責。
2004年4月底,三期工程合同A完工,完成了拓寬羅湖橋河段、拆卸及復建現有羅湖鐵路橋和人行老橋等任務。
2006年上半年,三期工程合同B完工,對長約1800米的河段進行河道拓寬、挖深及局部裁彎取直,拆除文錦渡出入境兩座橋梁,新建文錦渡雙向行車橋及附屬設施等。
2006年11月30日,三期工程合同C完工,對文錦渡橋上游到平原河口附近長約1800米的河段進行整治。
2007年4月,作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歸祖國十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深圳河三期工程完工慶典在香港舉辦。
2008年4月,深港雙方政府正式啟動深圳河第四期工程的前期工作。
2009年6月,深港聯合進行的深圳河污染底泥治理策略研究項目正式啟動,拉開了深港雙方治理深圳河污染的序幕。
⑽ 河流越直越好嗎像人工運河挖的那麼直有什麼好處
人工運河挖的那麼直,一是兩點見直線段最短,減少投資,減少過高的遷占費用也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