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前海深港合作區擴容7倍,哪些是新施工圖的關鍵點
隨著前海合作區面積大擴容,多項更有力政策落地,深港合作的平台再獲升級。
9月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對外發布,前海合作區將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
《方案》明確,進一步擴展前海合作區發展空間,合作區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
前海合作區是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設立的,目前累計注冊港資企業1.15萬家,注冊資本1.28萬億元人民幣,實際利用港資占前海實際利用外資的92.4%。合作區產業布局以金融、現代物流、信息、科技等為主,充分發揮了香港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業和基礎科研優勢與深圳市場、人才和體制機制優勢。
擴容早有謀劃
前海合作區獲批設立不久,便一直有「擴容」的呼聲。2019年初,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推動前海合作區擴區。同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也提到,適時修編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研究進一步擴展前海發展空間,並在新增范圍內實施前海有關支持政策。
2019年10月,前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工作成果發布會在前海合作區舉行,會上宣布,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前海蛇口自貿片區「雙擴區」已上報國務院。
2020年6月,《廣東省開發區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 年)》提出,以粵港澳深度合作為主題,推動前海合作區實現連片擴區,將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機場及周邊地區、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整合納入,並在新擴區域實施前海有關支持政策,疊加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政策。
而根據《方案》,合作區擴展至以下區域:南側毗鄰的蛇口及大小南山片區〔東至後海大道、近海路、愛榕路、招商路、水灣路,南至深圳灣,西至月亮灣大道、珠江口,北至東濱路,包含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蛇口區塊〕22.89平方公里;北側毗鄰的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東至松福大道,南至福永河,西至海岸線,北至東寶河、沙井北環路)29.36平方公里,機場及周邊片區(東至寶安大道,南至金灣大道、寶源路、碧灣路,西至海岸線,北至福永河、松福大道、福洲大道)30.07平方公里,寶安中心區及大鏟灣片區(東至寶安大道,南至雙界河,西至海岸線,北至金灣大道、寶源路、碧灣路,另包括大小鏟島、孖洲島)23.32平方公里。總面積由14.92平方公里擴展至120.56平方公里。
「前海大幅擴容是前海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戰略效應進一步放大的需求,(新前海)也是當前『雙區』建設的重要政策支點。」深圳市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熊義剛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擴片區的產業尤其是製造業基礎雄厚,為未來深港合作從服務業向多業態、多領域拓展奠定了更為扎實的現實基礎、打開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深圳大學經濟學教授鍾堅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前海擴容後,有利於深圳原特區內外一體化發展,增強深圳的整體實力;有利於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大灣區國際一流中央商務區,帶動整個大灣區發展;有利於深化粵港澳合作以及前海合作區的規劃與建設。
多項利好政策全區域覆蓋
前海擴容後,《方案》要求,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業務指導和支持力度,按程序將合作區既有相關支持政策(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除外)覆蓋到本方案明確的全部區域。
在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方面,《方案》明確,推進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加快科技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創新合作區治理模式等。
在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方面,《方案》也明確了四大方面政策措施,包括前海合作區將深化與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等。
「片區擴大,相應的政策隨之完善,利好力度更大是必然的。」熊義剛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些年來,前海日新月異,片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面臨不小的挑戰。此次黨中央、國務院出台《方案》,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力度,是對挑戰的及時戰略應對。而我們也應留意「大門開了、小門不開」的問題,加快中央的部署在深圳落地。
擴容後如何實現新目標
《方案》還提出了前海合作區的階段性目標,到2025年,建立健全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初步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高端要素集聚、輻射作用突出的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多輪驅動的創新體系成效突出,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彰顯。
到2035年,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更加完善,營商環境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建立健全與港澳產業協同聯動、市場互聯互通、創新驅動支撐的發展模式,建成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源能力強、協同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改革創新經驗得到廣泛推廣。
前海擴容納入了寶安區的大片區域,如何推動區內多板塊協同發展?鍾堅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涉及到跨行政區的管理問題,城市規劃和公共設施建設宜以行政統籌為主,產業布局和發展還是以市場化運作為好。
熊義剛則提醒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如何與河套、光明科學城等平台協同;二是如何全方位調動港澳積極性;三是如何與寶安區原有產業規劃、社會發展基礎對接;四是如何實施好綜合授權改革,將中央賦予的政策紅利一項項落到細處。
熊義剛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一直注重通過港澳學習引進國際先進經驗做法,未來40年仍然要重視對外學習,但也要開始創建一些更進步的制度機制,這也是深圳先行示範的使命擔當。
㈡ 入戶深圳的好處有哪些
也許很多人並不很清楚,入戶深圳戶口到底有那些好處,那麼對於這個問題,
默默SEO給大家整理一份資料供大家參考,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教育方面:方便子女入學:可以上公立學校,小孩讀書可以在深圳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且免去了遞交繁瑣的借讀資料,學費可以更低,高考不用回原籍考試,分數線要比其他省市要低很多,上大學的概率提高。其實,深圳的學位很緊張,有了深戶,你就不用擔憂。
第二,辦證件方面:方便辦證及各類證明,如港澳通行證、護照等。深圳戶口居民可隨時辦理簽證,一周內即可辦多次往返,根據粵港兩地的發展趨勢,今後還可能發展為深戶可以直接來往香港。出國簽證很容易簽下來,比如新加坡簽證就有14大城市的規定,深圳當然在規定之內,很多國家簽證有潛規則的,他們對深圳戶口非常寬松,很容易簽下來。
第三,入職方面:可以競爭需要深圳戶口的崗位。不少企業單位和公務員職位,都指明要有深圳戶口才能報考(或要有深圳戶口擔保)。深圳職員或雇員考試,一般只面向深圳戶籍人士。還有深港一體化進程正在推進,可以去香港工作,實現拿香港工資、過大陸生活的夢想。
第四,社會保險待遇方面:
1、除了醫療保險要高些外,擁有深圳戶口的常住居民還有養老保險,交滿15年可享受退休待遇;如果女方是深戶,
生育保險報銷很多(在深圳生小孩,醫院收費大概5500元,個人只需出500元);還有住房公積金、失業保險(個人不用交,都是公司交)等。
深戶居民的社保卡上每年的社保金額至少可以多出3千多塊,門診看病可以刷卡,醫療保險的5%進入個人帳戶,其中個人出2%,企業出了另外的3%,有相當於60%的報銷比例,住院只須支付10%的費用。如果你不是深圳戶口,你的社保里的醫療保險只能報銷70-90%。
外地人在深圳生孩子花幾萬,深圳戶口只需要幾百塊錢。
2、深戶的新生兒就可以辦少兒醫保,孩子沒入園或入學,可以通過社區工作站辦理少兒醫保,或者自己去社保局辦理;非深戶的孩子要入園或入學才能辦。
3、當你失業了,可以申請失業保險,加上補貼每月差不多800元失業金。如果有失業證,學開車免費,考個駕駛照免費,一年可以報銷2000塊的培訓費。
參加勞保部門組織培訓的各種職稱及證書。如果你是外地人在深圳投保,而不是深圳戶口與你是深圳戶口之間的對比,你看一下退休後雙方的待遇,教育,社保,工作(有些工作環境是需要深圳戶口的)還有其它方方面面,都是需要深圳戶口的。
不是廣東人不能夠體會這種方便,沒有在深圳拼博了幾十年戶口至今還是外地人,不能夠體會。
4、掛靠社保可實現醫療看病刷社保卡報銷,小到感冒發燒,大到住院醫療,都能報銷大部分的醫療費用(在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三個月的,需重新計算繳費年限,醫療保險統籌部分清零)。
第五,住房方面:可申請保障性住房,有申請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和新出台的公共租賃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的資格。深戶可以申請的微利房(即現在的經濟適用房,才3000-4000一個平方)。
可以購買兩套住房,並且在銀行貸款方面,深圳戶口有很大的優勢,基本上都會實行下浮利率。非深戶需要1年以上連續社保,並且只能購居買一套房,購房時按照國家政策實行基準利率或上浮利率。
有工資的13%的住房公積金,指的是正規公司,住房裡有公積金,以後可以申請公積金貸款買房。
住證方面:租房也好,買房也好都很方便,再也不會有人查你的證件,理直氣壯地活著。
第六,養老福利:購買社保累計15年,可以領到4000-5000的養老金,不必擔心養老、疾病問題,退休時均可享受按月領養老金及醫保。將來退休可以辦理老人證,享受更高的養老金和其他福利,比如坐公交免費等。
2010年起,深圳啟動了為戶籍80周歲以上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及意外醫療保險項目。
作為深圳市民政局服務民生試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將通過2-3年的數據及經驗積累,初步掌握深圳市老年人意外傷害及意外醫療狀況及發展趨勢,並逐步將該項目的運作經驗擴展到其他年齡段戶籍老人。
第七,其他方面:
1、一人入深圳戶口,全家都可以隨遷。子女隨遷隨時可以去派出所申請,夫妻隨遷需要3年,老人隨遷需要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
2、購買社保一段時間後就憑身份證和社保卡即可辦理信用卡,並可辦理免抵押免擔保的信用貸款,讓你輕松購房購物。
3、在深圳深戶社保掛靠,可以領失業金和低息創業貸款。
4、可以很容易貸款買車,非深戶貨款買車較難。
第八,申請入戶條件:
入深圳戶口根據綜合條件分同,分為:積分入戶,應屆生入戶,留學生接收,隨遷等。
以積分入戶為例,積分入戶指標(學歷,社保年限,年齡等)累計積分達到100分時,可申請辦理入戶。
可以積分的條件有:
1、學歷 分大專 60分 本科80分 碩士100分(全日制加10分)
2、證書 初級工(緊缺20) 中級工(緊缺40,非緊缺20)高級工(緊缺70,非緊缺40) 技師90分
註:學歷和資格證書只能按一項積分,按最高條件來積分,不能累計積分
3、年齡 35以下積5分 35以上40以下積1分 40以上開始減分
4、社保 每滿 一年養老保險3分 醫療、工傷、失業每一項滿一年都可以積1分
5、房產 有抵押積20分 沒有抵押拿到紅本積30分
6、獻血和義工捐款積分(近五年深圳市范圍2010-2014)最高積10分
㈢ 面積翻8倍!深圳前海突然擴容,影響有多大
兩天里,粵港澳大灣區迎來了兩個大禮包。
昨天,新華社播發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全文,將珠海橫琴島欽點為粵澳深度合作區。
由此,橫琴正式成為特區中的特區。珠海本身就是與深圳、廈門、汕頭、海南並肩的國家經濟特區,如今橫琴島被劃定為粵澳共同管理,而且澳門權重更大,這個片區將成為介於經濟特區與行政特區之間的中間地帶,是特區中的特區。
這個特區中的特區,享有與行政特區一樣的免稅福利。
只要不明確禁止,國際貨物進入橫琴是免稅的,只有在進入內地的時候才需要補交稅款。內地貨物進入橫琴合作區視同出口,可以享受退稅。
主要是支持澳門融入內地發展,澳門地方太小了,此前一直申請中央撥地,現在將橫琴讓粵澳共同管理,一方面算是澳門擴容了,另一方面也讓澳門與內地聯系得更加緊密,這對於澳門、對橫琴、對珠海都是利好,尤其是對橫琴的房價,以及橫琴島的十字門片區房價,都有刺激作用。
昨天給完橫琴大禮包後,今天又給了廣東另一個自貿區深圳前海一個超級利好。下一個會是南沙嗎?
9月6日下午,新華社播發了《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這份方案中最大的亮點,就是將前海擴容了:
擴容後的前海合作區面積,是原來的8倍。
基本上是沿著珠江入海口擴容,往東南將蛇口和大小南山片區22.89平方公里、往西北將寶安中心區域大鏟灣片區23.32平方公里、機場及周邊片區30.07平方公里與會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區29.36平方公里納入前海版圖。
關鍵問題來了,為啥要對前海擴容?這個答案,其實可以從發布的這份《方案》中找到答案。
在《方案》中,管理層明確提出:
昨天發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是為了促進澳門更好地融入內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戰略,同時利用好澳門的資源優勢,為內地 科技 創新賦能。
今天發布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目的同樣在於此,是為了讓香港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發展戰略,利用好香港的金融與窗口優勢,為深圳的 科技 創新賦能,最終帶動中國的 科技 創新。
所不同的是,橫琴是粵澳共同管理,且澳門占據主導權。而前海仍是深圳管理,只不過,在前海這個地方,賦予了更大的開放權力。
比如,在《方案》中提到,在不危害國家安全、風險可控前提下,在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框架內,支持前海合作區對港澳擴大服務領域開放。
這個開放,包括敏感的金融業。《方案》明確提到,將全面提升「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功能。
要知道,此前我們的金融、通信等領域一直偏向保守,並未全面開放,只是在個別地方劃定了一些區域,試點開放。
而這次前海,不是一般程度上的金融開放,而是要做金融開放的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
這兩點,均符合中央對深圳的城市定位。深圳首先是個經濟特區,經濟特區的本質,就是作為國家一切經濟政策的試驗田。同時,深圳又是中國特色 社會 主義先行示範區,要起到示範作用。
如此,深圳的金融力量,將變得更強。目前,深圳的金融實力,在內地僅次於上海、北京。
同時,在提升法律事務對外開放水平,深化前海合作區內地與港澳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機制改革,支持鼓勵外國和港澳律師事務所在前海合作區設立代表機構。支持前海法院 探索 擴大涉外商事案件受案范圍,支持香港法律專家在前海法院出庭提供法律查明協助,保護進行跨境商業投資的企業與個人的合法權益。
在支持前海合作區高水平參與國際合作方面,也明確提出充分利用香港全面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服務,支持前海合作區企業走出去。
幾乎所有的支持,都帶上了香港。由此可見,這份《方案》對於前海、對於深圳是利好(深圳的地位已經非常高,現在前海的地位也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對於香港更是利好。
這對於此前一些關於香港要衰弱的論斷,可以休矣了。
正如上面說到的,管理層對前海擴容,一方面是要提升前海和深圳的地位,讓這里成為內地對外開放的窗口示範區。
另一方面則是要促進香港全面融入內地發展、融入大灣區發展大戰略。因為香港太重要了。
香港與內地是兩種制度,這決定了香港無可取代的地位,它的功能,就是內地與世界連接的窗口。
盡管香港的經濟已經被上海、北京、深圳、廣州超越,港交所的成交量也無法與上交所、深交所相比,而且資金總量也被上海、北京超越,被深圳逼近。
但香港這個內地與世界中轉站的功能,沒有哪座城市可以取代。
要知道,目前海外對內地投資超過65%是通過香港進行的,中國內地對海外的投資,接近60%也是通過香港進行的。
正因如此,香港融入內地的發展,無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