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深圳個人工資的個稅繳納是怎麼樣的。比如一萬塊錢工資怎麼算
如果一萬元工資是已經扣除社會保險費後的所得額,則稅前所得額為10000元,應納稅所得額為10000-3500=6500元,適用稅率為20%,速算扣除數為555,根據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6500X20%-555=745元。
原因如下:
當前中國內地採取統一的個稅計算方法,因此深圳的個稅計算方法和中國內地的個稅計算方法一樣。
個稅計算方法為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1)深圳個體工資怎麼算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1、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2、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3、比例稅率。對個人的稿酬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其中,對稿酬所得適用20%的比例稅率,並按應納稅額減征30%;對勞務報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稅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萬元至5萬元的部分,依照稅法規定計算應納稅額後再按照應納稅額加征五成;超過5萬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所得稅
B. 深圳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扣除標准:個稅按50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是調整征稅機關與自然人之間,在個人所得稅的征納與管理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個人所得稅是國家對本國公民、居住在本國境內的個人的所得和境外個人來源於本國的所得徵收的一種所得稅。在有些國家,個人所得稅是主體稅種,在財政收入中占較大比重,對經濟亦有較大影響。
C. 深圳工資怎麼算
深圳勞動法工資的計算方式是將員工每月收到來自單位的工資收入除去每個月的計薪天數然後再乘以出勤的天數,就能得出員工每月的工資了,這是主要是按照勞動者在單位每個月的出勤天數計算的,一般來說,只要每個月不遲到不早退,那麼每個月的工資就越高。一、深圳勞動法工資怎麼算?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中明確說明了,月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出勤天數。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天
所以,即使你剛進入公司上班還不到一個月,也不用擔心公司會不給你發工資,根據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你的工資取決於你的出勤天數,如果你的公司不按照程序給你應發工資,你可以按照相關法律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二、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是多少?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鍵判銷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加班工資是用加班時間乘以每單位工資標准(即加班天數乘以日工資標准,或者加班小時數乘以小時工資標稿游准),再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乘以相應的倍數。但從《勞動法》第四十四條里,我們只能知道加班加點相對於正常工資的「倍數」,即: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以及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應分別按照工資的150%、200%和300%支付加班工資,而沒有每單位工資標准(即日工資標准或小時工資標准)的規定。這也是有些用人單位隨意剋扣,少發勞動者加班工資的根源所在。這是一點《深沖運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關於加班工資支付標准就明確規定,加班工資應按照不低於員工本人標准工資或者計件工資的標准進行計算。所以,我國還應出台相關規定,明確加班工資的計算標准,以免用人單位鑽法律不盡完善的空子,而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一般來說,用人單位都是實行同工同酬的工資發放制度,但是對於出勤率高或者是全勤的員工,公司肯定會發放一定的獎金,這是對於員工工作積極的一種獎勵或者說是鼓勵,而如果是單位在節假日安排員工加班的,單位應當多支付員工的工資,視為對員工的補償。
D. 深圳個人所得稅怎麼計算
個稅起征點:
2018年10月1日起,個稅起征點提高至5000元,使用超額旅沒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1、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例:假設小王的工資收入為8000元,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扣除1000元,沒有專項附加扣唯型除,那麼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8000—1000-5000)×3%—0=60(元)。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
個人所如李此得稅計算明細=(稅前收入-5000元(起擾唯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指鎮猜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拓展資料:
個人所得稅的發展歷程:
1.中國在中華民國時期,曾開征薪給報酬所得稅、證券存款利息所得稅。1950年7月,政務院公布的《稅政實施要則》中,就曾列舉有對個人所得課稅的稅種,當時定名為「薪給報酬所得稅」。但由於我國生產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實行低工資制,雖然設立了稅種,卻一直沒有開征。
2.1980年9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同年12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公布了《個人所得稅施行細則》,實行了僅對外籍個人徵收的個人所得稅。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3.1986年9月,針對我國國內個人收入發渣迅生很大變化的情況,國務院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收入調則缺節稅暫行條例》,規定對本國公民的個人收入統一徵收個人收入調節稅。
E. 深圳市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深圳市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應納稅所得額=工資收入-各項社會保險費-免徵額(3500元)。
1.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稅率-速算扣除。但超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員工,公司有義務繳納和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公司在支付員工工資時,需要代扣員工個人所得稅,然後向公司所在地稅務機關繳納代扣的個人所得稅。公司代扣代繳後,員工不需要再就這筆工資單獨繳稅。
2.深圳工資扣稅規定:深圳工資扣稅(個稅)起征點是5000元,適用於深圳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3.深圳工資扣稅計算:深圳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深圳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個稅起征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實發深圳工資=應發深圳工資-四金-繳稅。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