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圳特區40年,你覺得深圳的發展如何
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四十周年紀念日,縱觀深圳特區四十周年來的發展,可謂是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深圳特區是我國自1980年以來發展最快的城市,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
深圳經濟特區的蓬勃發展,為我國其他城市做出了一個積極的、優秀的表率,她在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國的發展道路是正確的,她用她巨大的成功,向世界昭示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成就。深圳還在不斷的發展,在國際中展示自己,創造一個又一個屬於自己的奇跡。
2. 四大特區,為什麼只有深圳一枝獨秀,遙遙領先
1979年,廣東省的深圳、珠海、汕頭三市和福建省的廈門市試辦出口特區。1980年,將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這四個出口特區改稱為經濟特區。至今,經濟特區將近走過了40年的歷程。
馬太效應的結果是,強者恆強。今天深圳的經濟結構、營商環境、科技創新能力領先國內,未來,它要挑戰的香港,而是北京和上海。
3. 全國這么多經濟特區,為何只有深圳發展成了大城市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要從改革開放初期,國家定位四個特區的設想和意圖。當初中央決定,把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市,開放為經濟特區。
我們現在看看四個特區的地理位置,深圳和珠海位於珠江口,這里對應的是當時為英、葡、管制的香港與澳門。汕頭與廈門位於大陸與台灣隔海相望的海岸線邊上。鄧小平之所以選擇這四個城市,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地。很顯然深圳是想利用香港的經濟實力輻射帶動經濟發展,珠海是接受澳門的經濟輻射。而廈門和汕頭設想是,利用台灣的經濟輻射,還有一點是想吸收海外潮汕和閩南華商資金和技術。
二、主觀因素
深圳建特區以後,中央與廣東省為其配備了極強的市委市政府的領導班子,來自四面八方的強將精兵。當然深圳也沒有辜負期望,銳意改革創新,創造了人類發展歷史上的新奇跡。
4. 深圳是我國第幾大經濟特區
首先是深圳。深圳簡稱「深」,是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近期又被國家確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深圳是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都」、「時尚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
5. 四大特區為什麼只有深圳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呢
四大特區,為什麼只有深圳一枝獨秀,遙遙領先?四大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為什麼到目前為止,只有深圳的發展是飛速向前的呢?為什麼其他三個特區在政府的極力扶持下也仍然是沒有發展得起來呢?
說回其他三大特區,放眼望去,珠海、深圳、廈門、汕頭,都是地處偏南一些的地理位置上,而且他們的佔地面積只有深圳的30分之一那麼大,就單單說地廣人稀物產豐富都完全可以將其他三個城市擊敗的體無完膚,更別說還有一個更厲害的因素了。
其實深圳的發展離不開它背後的城市,香港。
眾所周知,香港是我國發展最前沿、科技最發達、金融領域最領先的城市了,要說香港是第二,沒人敢稱第一,而深圳剛好離香港僅有一步之遙,香港的一些資訊和風勢動向完全掌握在深圳的手中,怎麼可能發展不起來呢?
6. 深圳已經超越香港,與北上廣相比,深圳處於什麼地位
隨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國內的許多城市建設的越來越好,一些城市甚至成為了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北上廣深。而在北上廣深這幾座城市中,深圳是最年輕的,其經濟已經超過了香港,那麼與北上廣相比,深圳處於什麼樣的地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第一:深圳的發展現狀1979年深圳市成立,1980年成為中國設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新興移民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被譽為“中國矽谷”。深圳在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多方面佔有重要地位,也在中國的制度創新、擴大開放等方面肩負著試驗和示範的重要使命。2019年12月,位列2019中國城市創意指數榜第三名。2019年12月,榮登年度中國城市品牌前10強。2020年6月,經中央依法治國委入選為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和項目名單。
綜上所述,目前深圳的地位在北上廣深中排名第三,但是在未來,深圳極有可能會超越上海的北京,成為國內當之無愧的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