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深圳資訊 »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在什麼時候
擴展閱讀
廣東和天津裁判哪個好 2025-08-12 21:33:40
廣州東圃有哪些地方 2025-08-12 21:29:57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在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 2025-08-12 18:42:00

① 多少年我國第一家專業性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1987年,我國第一家專業性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成立。
深圳特區證券公司(後更名巨田證券)身上,依稀可以發現中國證券業在大浪淘沙幾經沉浮後,完成了一輪「起步——瘋狂盯祥——規范」的歷程。
【拓展資料】
騎自行車推銷國債:
「三五個人、七八條槍」,用這句俗語來形容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之初恰如其分。據參與組建特區證券的人回憶,在英國考察了證券市場的相關人士回國後,向人行高層提出了組建證券公司的申請。請求很快得到回應,於是,類似於人民銀行其他的下屬單位和公司組建形式,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1985年1月開始試運營。
在最初試運行的一段時間,相當於一個原人行部門數量的特區證券的員工們對證券公司的具體業務了解多是空白,在基本承擔國債發行流通工作的背景下,大部分時間員工的主要工作是騎著自行車到城市鄉鎮各處「推銷」國債。伴隨著一、二級市場的初步形成,上市公司每年的股票分紅派息,使得證券公司代理買賣股票業務逐步搬上議事日程。1987年5月,特區證券公司正式成立的前兩個月,深發展發行股票。但股票這個新生事物一開始無法讓老百姓認同,深發展的公開發行進行的並不算順利,在政府號召下,黨員幹部帶頭認購。1988年4月,特區證券公司開始受理深圳發展銀行的股票轉讓業務。
用黑板手寫股價行情:
1990年,特區證券進入急速擴充的年代,設營業部的概念和設立糧站雷同,審批相比現在也簡單快捷,「哪個地方沒有就去設一個點」。當年,特區證券是網點最多的證券公司,在深圳營業部超過10個。即便如此,特區證券在深圳園嶺18棟一樓總部的職工也只有22人,營業面積100平米左右,既無後來隨處可見的電子顯示屏,更無觀看行情的電腦,只有一塊大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當天打算要交易的每筆股票交易的價格和行情。證券部的工作人員主要做撮合工作,買賣雙方每成交一筆,工作人員會把已成交的交易記錄從黑板上擦掉。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巨大的賺錢效應下,深圳人對股票的狂熱被大大調動。原因很簡單,在證券公司櫃台買到掛牌的股票,出門在黑市立刻便能翻倍。而特區證券總部作為深圳炒股的集散地,因營弊則大業面積太小,瘋狂的人們便背著裝著現金的麻袋將黑市交易區域擴大至街邊,甚至對面的公園。
背負巨大包袱被託管:
1997年是券業的一個重要分水嶺。雖然特區證券員工當年的薪酬和福利在全國處於第一梯隊,但特區證券相關業務在行業的優勢已不顯著。更為要命的是,90年代末,特區證券佔用的客戶保證金一度高達8億元,此外還存在相當規模的委託理財。2001年,特區證券增資擴股至6億元從而成為一家綜合類券商,後更名為巨田證券,取「巨大的試驗田」之意。盡管立意美租豎好,但新名字並沒有擺脫舊煩惱,巨田證券背負著包括委託理財和佔用保障金在內的歷史包袱,步履蹣跚。
經過5年的折騰,2006年5月8日,巨田證券因未能按期完成整改,存在較大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缺口,被證監會採取了限制業務措施,暫停了保薦、承銷業務。自2006年7月31日起,公司證券賬戶開戶代理業務也被暫停。2006年10月13日收市後,巨田證券經紀業務及所屬證券營業部被招商證券託管。至此,國內第一家證券公司黯然退出市場。

② 中國最早的證券公司是哪家

1987年9月,中國成立的第一家專業證券公司--深圳特區證券公司 ,已倒閉。深圳現在最早的三家營業部,死了兩家,剩了一家改制後成了今天的國信證券。上海老三家:申銀證券、萬國證券、海通證券。現在申銀萬國合並,海通獨立。就這三家一直堅持到了今天:國信證券、申銀萬國、海通證券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