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園廣場怎麼預約呀
摘要 始建於1920年的民園體育場又稱民園,當年為了滿足開展體育活動的需要,由天津舊英租界工部局在租界修建的,它的設計者是來自蘇格蘭的埃里克·利德爾,中文名李愛銳,身為傳教士的他,曾經是一名職業運動員,在世界各地都有參賽經驗,他根據世界田徑賽場的標准,以當時英國斯坦福橋體育館的設計圖紙為參考,結合自己的經驗,為體育場的諸如跑道、燈光和看台等方面的建設,提供了許多在當時看來是世界先進水平的建設意見,最終,全新的民園體育場成為當時亞洲首屈一指的綜合性體育場。
㈡ 民園體育場的教父
談起民園體育場,蘇格蘭人埃里克·利德爾的名字不可不提。也許人們對他並不熟悉,但凡看過1981年第5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烈火戰車》的人都應該知道,影片中那位為參加1924年巴黎奧運會刻苦訓練,最終奪冠的短跑選手的原型正是埃里克·利德爾,而他也正是民園體育場真正的「教父」。 1920年,因開展體育活動的需要,天津舊英租界工部局(B.M.C)在租界地修建了一個規模較大、在當時也是比較先進的體育場,這就是民園體育場的雛形。當時,未滿18歲的利德爾正在英國愛丁堡大學讀書。1922年,這位極具體育天賦的年輕人正式步入世界體壇,並在1924年獲得了巴黎奧運會400米跑的金牌。
1925年,為幫助貧弱的中國,利德爾來到天津,他從事傳教事業的同時,也在當時的新學中學(現天津市十七中學)任教。由於在世界體壇上的名氣,以及在各地參賽的豐富閱歷,1925年英租界工部局決定邀請他參與設計對民園體育場的改造。於是,利德爾根據世界田徑賽場的標准及自己參賽的經驗,對諸如跑道結構、燈光設備、看台層次等改建提出了一系列建議,這些建議在當時看來是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在他的籌劃與監督下,民園體育場終於以全新的面貌成為當時在亞洲范圍內首屈一指的綜合性體育場。
新民園體育場建成之後,立即吸引了不少國際大賽。1929年,利德爾在此參加了舊英租界當局舉辦的萬國田徑運動會。比賽中,他再展雄風,戰勝500米世界紀錄保持者德國選手阿圖·費爾莎,同時奪得了本屆運動會400米跑的金牌,這也是他運動生涯中得到的最後一枚金牌。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一心維護中國人民的利德爾很快便被送往日本設在山東濰坊的集中營,並受到了慘無人道的迫害,1945年2月在那裡病逝。日後,一位同他一起奮斗在集中營的戰友描述道,「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你很難想像他會始終保持樂觀。那時他為大家講得最多的是他帶領新學中學的足球隊,在他所熟悉的民園體育場參賽,他高喊『前進!向前進!』的加油聲似乎讓他忘記了自己是一個外國人。在那一段動盪的殖民歷史中,他為後人留下了永遠值得珍藏的兩筆財富:一是民園體育場,二是對理想執著的信念。」
㈢ 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責任公司的保護利用項目
津城靜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靜園,始建於1921年,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鞍山道70號(原日租界宮島街),
是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溥儀離津之後,靜園幾番易主,歷經變遷,至本世紀初,靜園已住有居民45戶,院內、樓內搭建違章建築600平方米,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空間狀況十分擁擠,存在嚴重的自然損壞和人為損壞現象。2005年10月,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築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對靜園進行騰遷、整理。2007年7月,整理後的靜園作為旅遊景區對公眾開放,先後獲得「中國旅遊品牌魅力景區」、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民園西里—天津的文化創意街區
民園西里始建於1939年,位於民園體育場西側的常德道上,
由近代著名建築設計師沈理源設計,二層磚木結構,局部三層。分為17個門,各門自成院落又連成一體,多坡大筒瓦屋頂,琉缸磚。各單元成「凹」字形排列,突出部分為屋頂露台,入口設在凹字部分。室內木地板,木門窗。院牆採用牆垛砌築,用材與建築一致,形成統一風格,院門採用深色金屬門,與整體色彩搭配和諧。2009年5月,經過精心整理修復的民園西里,作為五大道上的文化創意街區正式對社會開放。
31cups咖啡館、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艾瑪酒窖、民園33精品酒店、Geba Geba 日本料理店、CaféSambal馬來西亞餐廳、置真古琴等商家相繼落成。
慶王府——城市文化休閑空間
慶王府位於天津市和平區重慶道55號,地處天津歷史風貌建築最集中的「五大道歷史風貌建築區」,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築。
慶王府與毗鄰的山益里、潤興里將共同打造成為集文化旅遊、餐飲休閑、住宿和會議為一體的綜合社區,由國際知名管理公司CCA集團負責日常運營,提供全面的、國際標準的商務休閑和住宿會議等服務。該項目將逐步發展成為歷史街區激活再生的典範,張揚與展示天津軟實力的城市名片,東西融合、兼容並蓄、低碳環保的新生活空間。
㈣ 佳人有約,探訪津門五大道歲月的味道
五大道,一個天津人應該知道的地方,這里可以說是承載了天津的歷史和文化。天津五大道作為當地標志性游覽觀光區,自然是少不了五湖四海遊客們前來遊玩,這次正好借用排休的時間我和媳婦開車一起來到了這個很有歷史底蘊的天津五大道,感受不一樣的津門故里。自從這款愛車博越PRO陪在我們身邊之後,我們在生活上的質量提高了很多,不僅如此,這次開車前往目的地途中,我用相機記錄了媳婦和愛車很多的精彩瞬間,這次就用書寫的方式來分享給大家。天津不同於北上廣深,這里的建築物和本次探訪的五大道,是至今為止保留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視覺上絕對是眼前一亮的那種,因為這里包含了當地的人文歷史和當地的建築群體,這是在其它城市很少見的。下面我們繼續看圖說話~
空間上我這款博越PRO表現的非常到位,像我媳婦這種模特級身材,乘坐起來完全不在話下,並且真皮座椅乘坐起來也非常的舒服。總結一下,這趟很有意義的天津之旅就要暫告段落了,時間很緊,但很充實,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建築風群。假如時間有餘,我還要開上我們的座駕載上身邊的好朋友再去津門故里探索一番。
㈤ 天津歷史最悠久的體育場
民園
㈥ 天津的民園是以前的菜園嗎
摘要 民園廣場的前身是民園體育場,關於「民園」名稱的來歷,有兩種說法:由於最初是英國工部局為英國僑民開辟的體育場,叫「民園」;另一種說法是這片區域原本就叫民園,體育場因此而被稱為「民園體育場」。
㈦ 民園體育場的簡介
民園,球迷心中永遠的聖殿
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天津總會有一些博大精深、歷史悠遠的「土文化」為「老天津衛」們所不能釋懷:譬如這里開辦了中國最早的官辦高等學堂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和中國最早的私立高等學堂南開大學;又譬如這里走出了一代名僧弘一法師李叔同和一代武學宗師霍元甲;再譬如這里曾經見證的少帥張學良和趙四小姐社交晚會上的世紀風流;當然,在這座精彩的城市中,同樣也少不了集榮辱於一身的民園體育場演繹的精彩故事。
㈧ 民園大樓怎麼樣
「 民園大樓,地處過去的英租界。在「五大道」中屬於規模比較大的建築。「五大道」獨棟別墅居多,民園大樓則屬於公寓式建築。據記載,民園大樓是由羅爾夫·蓋苓(1884—1952)設計的,他是天津解放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奧地利人。蓋苓在天津開辦有蓋苓美術建築事務所,承攬建築設計和裝潢。他和妻子及三子二女在天津居住30多年。1952年8月,蓋苓因病故於天津蚌埠道寓所。其家屬後離開了天津。蓋苓在天津期間設計了百餘所樓房。民園大樓、香港大樓和劍橋大樓等著名的公寓式建築都出自蓋苓之手。除此之外,蓋苓設計最多的是獨棟別墅。 民園大樓建於1936—1937年。原來是3層,後來又加了一層。整座大樓由甲、乙、丙、丁4個不同的單元式住房組合而成。五大道的一大特色,是建築的私密性構成的深遂和幽靜的氛圍。這里的住戶—無論是軍政要人,還是成功的實業家,在當時吉凶難卜的社會背景下全都希圖安逸,不事張揚。這種心理外化在五大道的環境形象上。房屋的尺度宜人,傾向低矮,沒有高樓;隔院臨街,院中花木掩住里邊的樓窗。頂緊要的是,院牆全是實牆,很少使用欄桿。最巧妙的是民園大樓的方孔式圍牆,它採用百頁窗的原理,看似透孔透光,實際...
㈨ 民園體育場的榮辱
民園體育場在這個天津體育事業進入蓬勃發展的繁榮時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1957年4月,14名中國白隊隊員在領隊王伯青和教練邵先凱的率領下落戶天津,這同時標志著天津足球正式創建,而民園體育場也由此翻開了歷史新的一頁。盡管當時全國聯賽實施的是賽會制而非現在的主客場制,但只要比賽在天津,民園體育場就是毫無爭議的天津隊主場。這支以國家隊隊員為主要班底的天津足球隊以全面的技術、潑辣的攻勢打法,以及「不怕死」的硬朗作風聞名全國,在全運會、全國甲級聯賽和全國足球錦標賽上共獲五次冠軍、五次亞軍、五次第三名,成為中國足壇上一支名副其實的「王者之師」。這一代人也成就了天津足球雄厚的基礎。
1974年與朝鮮鴨綠江隊一戰是天津隊揚我國威的經典戰例。那時正處於文革後期,一度停頓的體育比賽也逐漸解凍。這支集朝鮮所有足球精英於一隊的鴨綠江隊因友誼賽頻頻告捷而自詡為「打遍中國無敵手」。不過,在天津的民園體育場,他們終於嘗到了苦頭,在幾乎整場比賽疲於防守的局勢下,僅是憑借終場前一粒錯判的點球勉強逼平天津隊,難怪直到現在仍有資深的天津老球迷對那場比賽耿耿於懷,「那次真是便宜了他們,不過好在終於讓他們見識了天津足球的厲害!」 1980年,天津隊由嚴德俊掛帥,而擁有左樹聲、王玉儉、張貴來、齊玉波、王群發這些當打球員的天津隊已經具備了奪冠的實力,不過在那一賽季擁有容志行的廣東隊卻成為天津隊奪冠道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兩支球隊為冠軍爭得不可開交。在兩隊民園決戰前兩天,天津普降大雨,這自然讓擅長水戰的廣東隊樂不可支,不過比賽當天廣東隊員們卻驚奇地發現,民園體育場的草地竟然絲毫沒有受到雨水的侵襲。原來早在大雨來臨之前,細心的體育場工作人員已經用塑料薄膜將草場蓋了個嚴實,這自然難以讓廣東隊佔得絲毫的便宜。最終那場比賽以天津隊3比0完勝告終,而那一賽季天津隊也如願提前四輪奪得了文革之後天津足球在全國足球重大賽事中首個冠軍,這一段趣聞軼事至今仍是天津老資格球迷所津津樂道的民園經典之一。
然而中國足球進入職業化後,天津隊的名字盡管一換再換,由立飛三星、由泰達頂新到泰達CEC再到康師傅,但天津足球似乎卻始終找不回昔日「縱橫捭闔」的豪氣與霸氣,相反收獲更多的是失望的落寞與焦急的等待。
1997年12月17日甲A聯賽第21輪,深陷保級泥潭的天津立飛三星隊在民園體育場迎戰同樣落魄不堪的昔日勁旅廣東宏遠。也許那場比賽惟一給人留下印象的就是那能見度不足40米的漫天大霧和天津隊三球取勝後興奮異常的天津球迷在迷霧中用打火機燃亮的點點星火。在這場「巡邊員都不得不進入場內執法」的荒誕鬧劇中,廣東宏遠隊提前一輪跌入甲B,而用一場勝利換來一線生機的天津隊冥冥中卻怎樣也逃不脫降級的厄運,終於在聯賽最後一輪與山東隊的「兄弟相搏」中成為了廣東宏遠的陪葬。聯繫到同一賽季甲B天津萬科隊降入乙級,天津球迷在這一年的冬天感受到「霜(雙)降」那種刻骨銘心的冷。
㈩ 天津市的建築設計單位有多少在哪裡
天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在天大裡面
天津華夏建築設計院
在華苑技術產業園區
天津建築設計院
在八里台
鐵三院等等好多好多呢
不過我覺得你剛畢業想進甲級院可能不是很好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