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津海河上有什麼橋,描述
市區,由西向東的橋依次為:
1永樂橋(連通三條石大街—五馬路)
位於三岔河口的永樂橋享有「天津之眼」的美名,上下兩層,設有餐飲、娛樂、休閑等設施,集交通、觀光、游覽功能於一體。永樂橋摩天輪直徑達100多米,通透的48個座艙可容納300多位遊客同時觀光,轉一周大約需要三四十分鍾。摩天輪可將你帶到120米左右的高空,方圓40公里以內的景緻盡收眼底,堪稱名副其實的「天津之眼」,可與英國泰晤士河畔著名的「倫敦之眼」相媲美。
2金鋼橋(連通大胡同—中山路)
金鋼橋始建於清光緒29年(1903年),俗稱老橋,是海河最著名、最重要的橋梁之一。1901年,袁世凱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後,將總督衙門移駐天津,並在河北新區修建了火車總站(北站),方便京津往來。1903年車站建成後,從新車站修通一條直達衙署的大馬路,命名為大經路(中山路)。
為連通海河南岸城區,同年將窯窪木浮橋改建成開啟式鋼架橋,稱金鋼橋。因不能負重,1924年又建成一座大型鋼梁雙葉立轉開啟(八字形)式橋,行船順暢。新的金鋼橋改建於1996年,為雙層拱橋,造型新穎,美觀壯麗,具有時代感。
3獅子林橋(連通通北路—獅子林大街)
獅子林橋始建於1974年。為確保海河通航要求,有關部門於2003年對獅子林橋進行頂升,當時尚屬國內首例。同時,橋頭的4座石獅修葺一新,又在橋上新塑大小獅子1177隻,共計1181隻,獅子雕像神態各異,或仰天長嘯,或閉目養神,或低頭沉思,或歡騰雀躍,絕無重樣,橋中「獅子林」可謂中國一絕。
4金湯橋(連通水閣大街-建國道)
金湯橋,「固若金湯」之橋。它始建於清光緒32年(1906年),是由天津海關道和相關租界當局、外國公司合資,將此地浮橋改建而成的三跨平轉式可開啟鋼結構橋梁,也是國內目前僅存的同類橋梁。在天津,金湯橋又是象徵天津解放的標志。在平津戰役中,多路攻城的解放軍官兵於1949年1月15日凌晨在此會師,天津解放,所以該橋也被天津人民親切地稱之為「會師橋」。
5進步橋(連通通南路—進步道)
1976年天津地震後建成的進步橋(原通南橋),最初因可直達南馬路而得名,是連通河北、南開、和平三區的交通樞紐。
6北安橋(連通福安大街—勝利路)
北安橋原為木結構,早在民國初年就是連接意租界與日租界的重要橋梁。抗戰勝利後,此橋改建為水泥灌樁橋,名為勝利橋。1975年改建為3孔拱形鋼混結構,更名為北安橋。近年改造後的北安橋借鑒了法國巴黎亞歷山大三世橋的特點,橋頭雕像採用西方古典主義表現形式,內容上以中國「四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為題材,寓意東、南、西、北四方平安。另外,橋欄基柱上的4尊樂女雕像也是神采飛揚,與橋兩側的幾十盞歐式雕塑燈相映成趣。
7大沽橋(連通大沽北路—五經路)
「日月雙輝」的大沽橋由兩個不對稱的拱圈構成,弧長140米、高39米的大拱向東,采太陽光芒;弧長116米、高19米的小拱向西,與月為伴。雙拱向外傾斜,共由88根吊桿系於橋身兩側,如此設計真正實現了橫跨的意義,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創舉。在2006年國際橋梁大會上,大沽橋一舉獲得世界著名橋梁大獎——尤金•菲戈獎,全球每年只有一座橋梁能夠獲此殊榮,代表了世界建橋技術的最高水平。
8解放橋(連通解放北路—海河東路)
建成於1927年的解放橋(舊稱萬國橋)由當時的法國工部局修建,為中孔雙葉立轉式開啟橋,開啟之時氣勢恢宏,巨輪暢行無阻。萬國橋將老龍頭車站與英、法租界連通,熙攘繁華。近年,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解放橋得以整修翻新,恢復了原有的開啟功能。
9赤峰橋(連通赤峰道—華昌道)
赤峰橋主橋橫跨130多米,引橋為互通式立交橋。主橋塔高64米有餘,好像風帆。塔底為船形建築結構,是一處視線上佳的游覽平台。遠遠望去,赤峰橋猶如海河上揚帆而來的一艘巨輪,蔚為壯觀。
10金匯橋(連通保定道-海河東路)
金匯橋最大的亮點是西岸橋頭的帆形主塔,寓意著時代大潮拉動城市金融發展,天津正乘風破浪,日益繁榮。
11大光明橋(連通曲阜道—十一經路)
大光明橋橋頭的4座歐式「射手座」雕塑氣勢宏偉,金碧輝煌,體現了人們崇尚自由、光明的文化內涵。橋欄上的「日月星辰」主題雕塑也很引人矚目,其中的「日」象徵如日中天,是生命的源泉;「月」代表家好月圓;「星」寓意正直、明朗;「辰」蘊含愛與美、公平與高尚的內涵。
12金阜橋(連通蚌埠道—十三經路)
蚌埠橋採用輕型非對稱結構,主橋與兩側如飄帶造型的人行橋構成了完美的三維結構,給遊客以輕盈通透的空間感。
13直沽橋(連通奉化道—大直沽西路)
直沽橋的主跨度近140米,由眾多飛跨拱、鋼結構「花瓣」和吊桿構成。遠望直沽橋,輕盈靈巧,動感十足,是藝術空間設計與建築美學的經典之作。
14劉庄橋(連通瓊州道—大直沽中路)
早在明代萬曆年間,小劉庄渡口就已出現。1959年渡口原址建成開啟式木結構浮橋(8隻木船編組而成),連通河東、河西兩區。1976年改建為開啟式鋼絲網水泥船浮橋(6隻鋼絲網水泥船)。1992年在此建成天津市區第一座獨塔斜拉橋。
15光華橋(連通新圍堤道—東興路)
光華橋的主跨梁像一艘航母橫卧在海河上,底部裝飾巧妙綿延,與上部欄桿設計一氣呵成,設計中的景觀效應與功能使用完美統一,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16國泰橋(連通小圍堤道—規劃路)
人稱國泰橋像海河上的美麗彩虹,觀光客可乘電梯來到「彩虹」之巔,一覽津城美景。
17富民橋(連通洞庭路—富民路)
富民橋為單塔空間索麵自錨式懸索橋,結構穩定,設計新穎,堪稱國內首創,施工難度和技術含量也是首屈一指的,其景象之壯觀令人嘆服。
18海津大橋(連通黑牛城道—昆侖路)
海津大橋與快速路、地鐵高架橋融為一體,橋體3層,南北方向長1800多米,東西方向長1000米有餘,是市區東南立體交通大動脈。
㈡ 天津市海河上有幾座橋、每座橋都叫什麼名字
1[永樂橋]「慈海橋」 -----三條石大街-五馬路
2金剛橋 ——大胡同-中山路
3 ----(內環線上)——通北路-獅子林大街
4金湯橋---(觀光用)水閣大街-建國道
5[進步橋]「通南橋」 ——通南路-進步道
6北安橋 ——福安大街-勝利路
7廣場橋(將來要拆除)
8[大沽橋]——大沽北路-五經路
9解放橋 ——解放北路-海河東路
10赤峰橋——赤峰道-華昌道
11[金匯橋]「保定橋」——保定道-海河東路
12[金阜橋] "蚌阜橋"——蚌埠道-十三經路
13[直沽橋]「奉化橋」——奉化道-大直沽西路
14大光明橋 (內環線上)——曲阜道-十一經路
15劉庄橋 ——瓊州道-大直沽中路
16光華橋(中環線上)——新圍堤道-東興路
17[國泰橋]——小圍堤道-國泰道
18[富民橋] ——洞庭路-富民路
19海津大橋----(東南半環快速路)——黑牛城道-昆侖路
20[柳林大橋](規劃中)——柳林路-武當路(規劃)
22海河橋「外環橋」
(濱海新區的2座)
23海門大橋
24南疆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