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的回民屬於哪個教派
擴展閱讀
南寧到杭州東高鐵多少錢 2025-07-28 01:57:36
上海一共有多少個局 2025-07-28 01:49:07
上海賓館哪裡有 2025-07-28 01:38:25

天津的回民屬於哪個教派

發布時間: 2022-07-10 07:39:23

A. 中國回族四大門派是哪四個

中國四大道教名山為中國四處最主要的道教聖地,分別是:位於湖北十堰的武當山;位於江西鷹潭的龍虎山;位於安徽黃山的齊雲山;位於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武當山的名氣最大,其古建築群在1994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和都江堰一起,在2000年被評為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湖北武當山武當山又名太和山,位於鄂西北的丹江口市境內,是我國的道教名山,列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又是武當武術的發源地。主峰紫霄峰海拔1612米。武當山山勢奇特,雄渾壯闊。有72峰、36岩、24澗、3潭、9泉、構成了「七十二峰朝大頂,二十四澗水長流」的秀麗畫境。山間道觀總數達2萬余間,其規模宏大,建築考究、文物豐富的道觀建築群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山間主要景點有金殿、紫霄宮、遇真宮、復真觀、天乙真慶宮等近百處。四川青城山青城山古稱丈人山,又名赤城山,位於都江堰市西南15千米處,海拔1600米,其36座山峰,如蒼翠四合的城廓,故名青城山。這里林木青翠,峰巒多姿,向有「青城天下幽」之譽。青城為我國道教發祥地之一,相傳東漢張道陵(張天師)曾在此創立五斗米道,因此,歷代宮觀林立,至今尚存38處。著名的有建福宮、天師洞、上清官等,並有經雨亭、天然閣、凝翠橋等勝景。江西龍虎山龍虎山位於江西鷹潭市西南郊20千米處,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源遠流傳的道教文化,獨具特色的碧水丹山,以及現今所知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崖墓群,構成了這里自然、人文景觀的「三絕」。龍虎山的著名景點有天師府、上清官、龍虎山、懸棺遺址和仙水岩等。安徽齊雲山齊雲山又稱白岳,位於徽州盆地,黃山腳下,屯溪西33公里,皖贛鐵路在齊雲山腳經過,因其「一石插天,與雲並齊」,故名齊雲山。它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山嶽風景名勝區,歷史上有「黃山白岳甲江南」之稱,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齊雲山海拔高度為585米,有36奇峰、72怪岩、24飛澗、加之境內河、湖、泉、潭、瀑構成了一幅山青水秀、峭拔明麗的自然圖畫。白岳的特點是峰巒怪譎,且多為圓錐體,遠遠望去,一個個面目各異的圓丘,自成一格。主要景觀有:洞天福地、真仙洞府、月華街、太素宮、香爐峰、小壺天、玄天太素宮、玉虛宮、方臘寨、五青峰、雲岩湖等。齊雲山碑銘石刻星羅棋布,素有「江南第一名山」之譽。該山道教始於唐乾元年間(公元758-760年),至明代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成為我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道教名山,是中國特有的古代文化現象。中國有道教名山一百多處,在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以道教文 化著稱的有十多個,諸如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茅山、嶗山、千山、三清山、齊雲山、仙都山、冠豸山、 九宮山、王屋山、崆峒山等都是。龍虎山「峰有九十九,水有瀘溪河」,包含景點一百六十多處,人文景觀十 分豐富,為道教正一派發源地,有著名道觀大上清宮,張道陵的子孫歷代張天師世居這里的天師府。武當山是 很有特色的著名道教名山,這里層巒疊嶂,峰奇谷險,洞室幽邃。「五里一庵十里宮,丹牆翠瓦望玲瓏」,宏 大的道教建築群隱現於山麓澗谷之中,體現了「仙山瓊閣」的意境。近來,全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實地考察後指 出:武當山是我國現存的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明代道教建築群,在世界上是少有的。這里限於篇幅,簡單介紹的一部分。泰山,五嶽中之東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道教稱其為第二小洞天,其神名為東岳天齊仁聖帝。泰山主峰玉皇頂,上建有玉皇廟。其他道教勝跡有碧霞祠、斗姆宮、王母池和岱廟,岱廟主殿天祝殿有《泰山神也巡圖》巨幅壁畫,聞名於世。另有長春觀,相傳是邱處機女弟子訾守真修道之處。衡山,五嶽這南嶽,位於湖南省衡山縣西。道教稱為第三小洞天,其神名南嶽司天昭聖帝。道教遺跡有傳說是晉天師道女祭酒魏華存修道地的黃庭觀、徐靈期修行處的上清宮,以及唐代道士司馬承禎和五代道士聶師道修道之所的降真觀(舊名白雲觀)。華山,五嶽之西嶽,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南。道教稱其為第四小洞天,其神名為西嶽金天順聖帝。道教遺跡有相傳為譚紫霄、馬丹陽、劉海蟾、邱處機修煉處的四仙庵。著名道士陳摶亦隱居於此山。還有玉泉院、東道院、鎮岳宮等3個全國道教理點宮觀。恆山,五嶽之北嶽,位於山西省渾源縣。道教稱為第五小洞天,其神名為北嶽安天元聖帝。相傳道教茅山派祖師茅盈曾於此山修道,唐代道士張果也曾在此山修煉。嵩山,亦名「嵩高」,五嶽這中嶽,位於河南登封縣西北。道教稱其為第六小洞天。其神名為中天崇聖帝。黃蓋峰下的中嶽廟,為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相傳晉道士鮑靚曾於此山石室中得古《三皇文》。著名道士寇謙之、潘師正等曾於此山修道。龍虎山,位於江西貴溪縣西南,道教稱其山為第三十二福地。山上道教勝跡頗多,上清宮為祀神之所。此外,有建於南唐保大年間的正一觀、別名演法觀,建於宋嘉年間的真應觀,建於元代的乾元觀、崇禧 觀、玉清觀、沖玄觀、先天觀、佑聖觀、繁禧觀。有相傳張陵得異書的壁魯洞,亦曰駐仙岩,至今仍有丹井、丹灶、飛升台等遺址。離山不遠處的上清鎮。建有歷代天師生活起居處「天師府」青城山,又名趙公山,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內。道教稱為第五洞天。相傳天師張道陵於此山傳五斗米道,故此山在道教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歷代建有眾多宮觀,至今尚存遺跡38處之多。現存主要宮觀有建福宮、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圓明宮、玉清宮。另外,還有傳說為晉道士范長生得道處的長生風、有張道陵「降魔」的擲筆槽、試劍石、天師池、銀杏樹、唐玄宗手詔碑、唐雕三皇石像、杜光庭隱修之處白雲溪、讀書台、唐薛昌丹蠅、五代天師等道教遺跡。青城山的「貢茶」、「洞天乳酒」、「白果燉雞」、「泡菜」等道家食品亦名聞遐邇,譽為「四絕」。茅山,原名地肺山,又名岡山、句曲山、已山,位於江蘇省西南部。道教稱為第八洞天、第一福地、第三十二小洞,為道教茅山派發源地,在道歷史上亦有重要地位。傳說西漢景帝四年(前153),茅盈和其弟茅固、茅衷由陝西咸陽至此修道,得道成仙,因改名為「三茅山」。繼之,許多著名道士如葛玄、葛洪、楊義、許穆、陸修靜、孫游岳、陶弘景等都曾於此山修道,而帝王亦以能受茅山符錄建有「三宮五觀」。曾有這樣的描述:「秦漢神仙符,梁唐宰相家。」抗日戰爭時期,茅山曾是新四軍開辟的抗日根據地,後宮觀大多被日軍燒毀,僅剩九霄萬福宮和元符萬寧宮。現在宮觀得到修繕,所留存下的「鎮山四寶」(玉印、執圭、哈硯、鎮心符)均為宋代珍品,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皂山,位於江西省清江縣,道教稱其為第三十六福地。相傳三國時,道士葛玄曾於此建卧雲庵,煉制九轉金丹,唐宋時,建有宮觀達1500多間,現仍存建於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的鳴水石拱橋。羅浮山,位於廣東省博羅縣,有「嶺南第一山」之謂。道教稱其為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晉著名道士葛洪晚年在此山煉丹著述。白鶴觀相傳是葛洪東庵,黃龍洞(孤青觀)為其西庵,酥醪觀故址為其北庵。沖虛古觀為全國重點宮觀。羅浮山還是東江抗日戰爭根據地。終南山,古名太乙、中南、周南,為秦嶺主峰之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南。傳說全真道祖師王重陽及北五祖的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等人均於引修道。武當山,又名太和山、參上山、仙室、太岳山,位於湖北省均縣南。全山遍佈道教宮觀,有「五里一庵十里宮」之稱。以八宮二觀為主體的建築群,約有160餘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相傳道教所奉神)棗真武大帝曾於此山修煉42年後得道飛升。東漢陰長生、晉代謝允、唐代呂洞賓、五代宋初陳摶、明代張三豐等均曾在此修煉。明代極盛,在宮觀三百餘處,太和宮、紫宵宮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嶗山,又名牢盛山。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濱臨黃海。傳說秦台皇曾登此山。唐道士王景、李遐於此煉丹修道。唐玄宗時,曾改山名為輔唐山「。元時邱處機、明代張三豐曾於此修煉,留有遺跡。嶗山道教宮觀頗多,號稱有九宮八觀七十二庵。其太清宮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巍山,又名巍寶山。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東。據道教史籍記載,五斗米道曾傳播到巍山一帶。巍山主峰南北兩側有宮觀20餘座,以清微觀、斗姥閣、培鶴樓、長春洞規模最大,主祀老君、斗姥、呂洞賓、張三豐等。巡山殿山主祀土主神細媽羅。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以西30華里處,傳說是黃帝問道於廣成子的地方。秦漢時期,就有道人於此修煉。從明朝萬曆年間開始,崆峒山成為西北最大的道教十方叢林。當時,全山有較大廟觀42座有八台、九宮、十二院的稱謂。除宮觀外,道教遺跡還有三教洞、葯王洞、玄鶴洞、廣成洞、許米仙洞、七真觀等。崆峒山一直是全真道龍門派道士修真之地,開山真人苗清陽,按龍門派百字派單為第十代,現已傳至三十代。崆峒山雖是道教勝地,但山上也有佛教廟宇和僧人。武夷山,位於福建省崇安縣南,素有「奇秀甲於東南「之稱,道教稱為第十六洞天。《異仙錄》載,始皇二年,有神仙降於此山,曰:「余為武夷君,統錄群仙,受館於此。」傳說漢代有張垓坐化於大王峰;魏時有王子騫、張湛等12人隱於山中得道;晉、唐進有許昔、詹真人、孔庄葉三仙女,宋人有白玉鄒道人、李陶真、元代有金志陽,明代有蔡雙發等道一此山修道。唐代天寶年間(742-756);始建道教宮觀棗天寶殿,南唐時名為「會仙觀」,宋時改名沖佑觀。歷史上武夷山道教宮觀有九十九觀的說法。現僅武夷宮和檔源洞保存了舊貌。千山,原名華山、積翠山亦稱行朵蓮花山。是長白山的支脈,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自古就有「無峰不奇,無石不峭,無廟不古」的稱譽。隋唐以來,便逐漸成為道教勝地。宮觀廟宇始於隋唐,明清時達到極盛,有「九宮」、「八觀」、「十二茅庵」、「五大禪林」之稱。現存主要道教宮觀有:無量觀、五龍宮、普安觀、太和宮、慈祥觀、鎏金庵等。其中,無量觀為全國道教重點宮觀。道教聖跡不有一樓、二洞、三塔、三台等。

B. 回教是叫伊斯蘭教嗎

朋友,我是穆斯林,我想告訴你,回教可以說是伊斯蘭教,但回教只有我們中國有!它是一個民族,並不是一個宗教,而伊斯蘭教是一個宗教!!你出了中國,人家只知道伊斯蘭教,但並不知道回教是什麼東西!!所以說,只能說,回教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但並不能說是回教!因為信奉伊斯蘭教的人還有白族``傣族,漢族,信奉伊斯蘭教的人是有許多民族的!而且伊斯蘭教接受任何民族,宗教的人來進教!希望大家可以多了解了解伊斯蘭教!!呵呵

C. 中國的回族屬於什葉派還是遜尼派

中國的回族屬於遜尼派。

回族是我國人口較多的一個少數民族,總人口10586087人(2010年,不包括台灣省),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布。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

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回回民族在歷史上都涌現過不少傑出的人物,對當時人民生活和生產建設都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3)天津的回民屬於哪個教派擴展閱讀:

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和發展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後,各地回族一直延續著這一信仰。伊斯蘭教在唐代被稱為「大食法」,元明時期,稱作回回法,回回教門、回回教等。

回族的信仰包括內心誠信、誦念表白、身體力行三個部分。具體來講,按照伊斯蘭教的規定,回族必須保持六大信仰:信安拉(真主)是六大信仰的核心,即認為安拉是獨一無二的,造化天地萬物,日月星辰及主宰宇宙的一切。

回族宗教學者把這一信條編為十六字「清真言」,即:「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真主使者。」信天仙,即認為除了人世即人的世界以外還有個妙世,真主用光創造的諸天仙即屬於妙世的世界范疇。

D. 回族是信什麼派別

回族信仰回教,屬於遜尼派。
雖說回教的教義與伊斯蘭的教義很多相似,其實回教是伊斯蘭教在向東傳播的過程中,在中國的本地化,但基本信仰都屬遜尼派,其教規律法又都崇信遜尼派的哈乃飛學派。

E. 天津市總共有多少穆斯林回民

乾隆年間,武清縣楊村鎮就建立了清真寺,吸引了大批外地回民來此落戶;薊縣上倉鎮的回民系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由山東而來天津市區的回民聚集區也是在清朝未年正式形成的。據統計,光緒十年(1884年)天津的穆斯林約3萬人,新中國成立後的1953年是6.26萬人,1996年人口普查天津穆斯林已有30餘萬人,在天津市29個少數民族中占首屈一指的位置。

F. 是不是所有的回民都信伊斯蘭教嗎

是的!只要有伊斯蘭教觀念的回民都信仰伊斯蘭教!沒有伊斯蘭教觀念的,不遵守伊斯蘭教教規的不能算一個回民,只能說他戶口本上是回族!

G. 天津人歷史上大多數的人稱自己是大教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教派嗎

當時相對於宗教及有信仰的人是少數這一民間概念而言,自稱大教是說自已沒有特定的信仰,是大多數,實則是自謂「漢人」的一種表述。

H. 回族有幾個教派

回族一直信奉的教派是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在回族的形成和發展中始終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回族形成後,各地回族一直延續著這一信仰。

伊斯蘭基本信條為 「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中國穆斯林習慣將其稱為「清真言」,代表伊斯蘭教 「認主獨一」 的基本信念。具體又有六大信條之說。

從名稱上其特點是清真,即清清白白做人,真誠待人;從教義上是清真言:「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從實踐上是:敬主愛人,勸善戒惡。

(8)天津的回民屬於哪個教派擴展閱讀:

伊斯蘭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與佛教、基督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中國舊稱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門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約68億人口中,穆斯林總人數是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佔全世界的23%。

伊斯蘭教的信仰主要包括理論和實踐兩個部分。理論部分包括信仰(伊瑪尼),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經典、信先知、信後世、信前定(簡稱「六大信仰」)。實踐部分包括伊斯蘭教徒必須遵行的善功和五項宗教功課(簡稱「五功」)。所謂的五功即念「清真言」、禮拜、齋戒、天課、朝覲,簡稱「念、禮、齋、課、朝」。

I. 回民是伊斯蘭教嘛

回族信仰伊斯蘭教,但是信仰伊斯蘭教的並不是只有回族,回族是一個民族共同體的名稱,而伊斯蘭教是一個世界性宗教的名稱,其中有著必然的聯系,因為回族的先民都是從西亞、中亞這些地方來到中國並和中國本土民族相結合而產生的一個民族共同體,由於這些人基本上都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回族可以說是基本上信仰伊斯蘭教,而其中也有些個例。
每個教派也有自己的民族,但是現在也有很多不同民族信仰同一種宗教的,無論是伊斯蘭教還是佛教,或者基督教,都有不同的民族來信仰。
基督教的人應該也有很多民族,現在歐洲很多地方,都是基督教的基地,但是他們都不是同一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