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是什麼城!天津是什麼城!
紫禁城:
就是現在的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宮城。紫禁城是一座長方形的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牆圍繞,城牆的外沿周長為3428米(城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是護衛紫禁城的重要設施)。
紫禁城城牆四邊各有一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城牆的四角有四座設計精巧的角樓。
皇城:
皇城,位於京城之內,環繞在宮城之外,是拱衛皇宮並為皇宮提供各種服務和生活保障的特殊城池。皇城南起今天的長安街,北到今天的平安大街,東至今東城區南北河沿一線(現已建起皇城根遺址公園),西達今西城區西黃城根一線。東西長約2500米,南北約2790米,面積約6.9平方公里。簡稱為「津」,也可稱為「天津衛」,在天津里邊可說「津城」。
Ⅱ 許多城市被稱為什麼城
一、中國城市
冰城
哈爾濱
在黑龍江省南部,緯度高,冬季又受冬季風影響大,氣候嚴寒,冰封期長,室外一片冰雪世界,屋檐樹枝冰晶倒掛。構成了特殊的冰雪景觀
鋼都
鞍山
在遼寧省東南部,附近有豐富的鐵礦,很早就發展了鋼鐵工業,建國後已成為一個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是我國最重要的鋼鐵基地之一
泉城
濟南
位於黃河下游南岸,地下水豐富,城內有許多泉水出露,故有「泉城」之名
九省通衢
武漢
位於長江中游,與漢水交匯處,是我國中部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扼長江及其支流航運的要沖: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稱
陶都
宜興
在江蘇省南部,是我國最重要的陶器產地,所產陶器和景德鎮瓷器同樣馳名世界
瓷都
景德鎮
在江西省東北部,是我國生產精美瓷器產量最高、質量最好的城市,歷來享譽中外
花城
廣州
氣候炎熱,長夏無冬,植物可全年生長,繁花似錦,故有「花城」之稱
山城
重慶
位於嘉陵江和長江會合處,市區依山而築,故有此名
春城
昆明
在雲貴高原西部,地勢高,夏季不熱,冬季又因處在昆明靜止鋒西側,受暖空氣控制,溫暖多晴,因此氣候四季如春,故名春城
日光城
拉薩
這裏海拔高、空氣稀薄,透明度好,太陽輻射強,晴天多,日照長,故有日光城之稱
火州
吐魯番
位於吐魯番盆地中部,這里地勢很低,氣候乾燥、夏季氣溫極高,是我國夏季最熱的地區,自古就有「火州」之稱
草原鋼城
包頭
在內蒙古高原草原地帶,由於附近發現了豐富的煤鐵資源,建國後在此建立了大型鋼鐵企業一包鋼,成為我國重要的鋼鐵基地之一
拉薩 日光城
包頭 草原鋼城
撫順 煤都
景德鎮 瓷都
齊齊哈爾 鶴城
哈爾濱 冰城
揚州 蕪城
宜興 陶都
杭州 武林
溫州 鹿城
紹興 蠡城
衢州 柯城
蚌埠 珠城
泉州 鯉城
漳州 薌城
石獅 服裝城
濰坊 風箏城
聊城 鳳凰城
許昌 煙城冷水江 銻都
廣州 花城、羊城、簡稱穗
惠州 鵝城
柳州 龍城
重慶 山城 霧都 簡稱渝
瀘州 酒城
內江 甜城
瑞麗 小香港
曲靖 麒麟城
個舊 錫都
延安 革命聖地
金昌 鎳都
吐魯番 火洲
重慶 霧都
南昌 英雄城
南陽 宛
湘潭 錳都
開封,古稱大梁,又名汴梁,汴京.
蘇州古稱平江,又稱姑蘇,吳,吳地,吳國
揚州古稱廣陵、江都,「維揚」
杭州古稱錢塘,武林,臨安,餘杭
開封,古稱大梁,又名汴梁,汴京 宣武
1、羊城(廣州) 2、石城(南京)
日光城(拉薩) 4、春城(昆明)5、榕城(福州)
6、紡織城(南通) 7、風景城(杭州)8、地毯城(天津)
9、北極城(漠河) 10、汽車城(長春)11、英雄城(南昌)
12、電影城(長春)13、瓜果城(蘭州)14、絲綢城(蘇州)
15、蘋果城(煙台)16、容城(城都) 17、霧城(重慶)
18、石油城(茂名)19、榨菜城(涪陵)
長沙 潭城
成都 芙蓉城
福洲 榕城
撫順 煤城
鶴崗 煤城
廣州 花城
濟南 泉城
開封 河城
昆明 春城
蘇洲 水城
武漢 江城
廈門 鷺城
漳州 果城
重慶 山城
自貢 鹽城
拉薩 日光城
洛陽 牡丹城
南京 石頭城
西寧 石堡城
上海 不夜城
南昌 英雄城
哈爾濱 冰城
齊齊哈爾 鶴城
呼和浩特 青城
咸寧 桂花之鄉
瀏陽 花炮之鄉
上杭 山歌之鄉
吳橋 雜技之鄉
保康 木耳之鄉
東莞 游泳之鄉
漳州 水果之鄉
菏澤 牡丹之鄉
平陰 玫瑰之鄉
台山 排球之鄉
永定 烤煙之鄉
梅縣 足球之鄉
海南島 椰子之鄉
鞍山 鋼都
東川 銅都
撫順 煤都 平陽 礬都 銅仁 汞都 自貢 鹽都 景德鎮 瓷都 四川省 天府之國
Ⅲ 天津是我國的歷史名城,特別在近代,不僅是北洋軍的誕生地,還是我國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常識地理篇。
Ⅳ 天津曾被稱為「津門」,這個稱呼有何來由
天津是我國的重要港口之一,天津也是個古老的都市,歷經千年的興衰,同時天津別稱為津門,這個稱呼是由何而來的呢?所謂的津門,其實就是首都北京的門戶的意思,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被當做首都的門戶。
天津經歷了明的興盛,清的強大,民國的興衰,二戰的戰火,建國之後的興盛,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魅力與氣節,在現如今的社會中仍舊發揮著它作為祖國城門的作用。
Ⅳ SOS! 來看看歷史作業
在天津中心市區的南部,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成都、重慶、常德、大理、睦南及馬場為名的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這里匯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建築230多幢,名人名宅50餘座。姥爺的家便就座在這有名的馬場道上.
五大道.有很多人把它比喻成津門的時尚.有句話是這樣講的「天下任何名城的魅力,首先都來自它獨有的建築美。這些風情獨特的建築,是城市情感與精靈的化身,是一方水土無可替代的人文創造,是它獨自歷史生活的紀念碑。據此而言,津地者,小洋樓是也。」那各式風情的小洋樓散布在五大道上,優雅而閑適,縱然褪去了歷史曾賦予它的厚重與滄桑,卻依舊是那麼的美麗。
五大道和小洋樓是天津的「城中之城」。天津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影響,天津開埠以後,外國侵略者紛紛在天津建立租界。早期天津洋樓,是學香港和印度的結構和造型,用中國建築材料建築成砌體的。紫竹林教堂、望海樓教堂、大清郵局等都是這種「洋樓」的代表。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英國和各國商人紛紛在當時法國打通的 「中街」和英國的「維多利亞路」兩側建築洋行、商店、旅館及其它公共建築。匯豐銀行大樓和開灤煤礦大樓都是當時的典型代表。近代中國幾多崢嶸歲月,幾多鐵血紛爭,幾多戰火硝煙,鴉片戰爭、洋務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軍閥混戰……清王朝覆亡了,清室的遺老遺少們來到天津;北洋軍閥江山輪流坐,大大小小的政客們攜家眷也來到天津租界,在動盪不安的年代,任何勢力都不可能也不敢把觸角伸到外國租界,於是這里便成了中國北方最大的「安全島」。而他們所建的花園別墅和西式住宅,便被統稱為「天津小洋樓」。
但在實際上,天津那麼多小洋樓的主人中洋人卻是極少的一部分,大多數是中國人出資蓋的,其中商人、企業家並不多,最多的是倒台的皇族,下野的總統,失勢的督軍,落魄的官僚。這些人從全國各地攜巨資來到租界,蓋起了洋樓,雖然失去了天時,但總算佔了地利,交通方便,可進可退。從建築意義來講,各種各樣的小洋樓本身就是一座「萬國建築博覽會」。這些小洋樓的建築風格從古典復興式、羅曼式、哥特式、巴洛克風格、新藝術派、折衷主義、摩登式,直到當代後期摩登主義,依稀可辨,又都帶著天津味兒。由於多國租界並存,天津的建築文化呈現出多樣性、豐富性、復雜性。如袁乃寬奧租界金湯二馬路宅邸,其建築風格具有尼德蘭建築的特點,角亭又吸取了義大利建築特點;載振英租界39號路的「慶王府」佔地七畝多,共有房120多間圍繞著中央大廳,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築,外檐用中式青磚砌築,樓房四周設有西洋列柱式迴廊,富有歐洲風味。大樓東面的小花園,有一座中國傳統式的六角涼亭。
但在眾多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一座舊宅.之所以讓人感慨,並非完全是因為奇特叫絕的建築,而在於房屋裡面發生的故事,一種交疊糅搓的復雜的心情便躍然心頭,建築的本身已化作情緒的引線了。這便是張學良舊宅. 張公館不止一處,但最關鍵的,這處公館正是當年少帥與趙四小姐熱戀之處,也正是從這里兩人密約到沈陽去同居的。無疑,這處公館便有了更加特別的意義.
早年的少帥公館如今是一家闊綽的酒樓。夜幕低垂,酒樓被從不同角度照射過來的燈光所包圍,這座三層銀灰色的小洋樓似乎比白日里更加豪華、雅緻,它的特點是每一層都有陽台,陽台寬大,造型美觀,與少帥的風流倜儻極為融洽.
還有更多的名人貴族都居住於此:睦南道20號為孫殿英舊宅。建於1930年,為三層帶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館,頗為豪華氣派。24號為中國近代外交家顏惠慶舊居,建築具有歐洲古典建築風格。28號的羅馬柱廊意式公館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後代李叔福舊居,李曾任天津殖業銀行經理。50號為張學良二弟張學酩舊居,紅磚清水牆,坡瓦頂,具有英國庭院別墅風格。 五大道上還有兩座中西合璧的公館。一是大理道3號、5號的蔡成勛舊居。3號是主樓,外觀法國羅曼式,內裝修使用中式木雕。5號為中式四合院家廟,垂花門及門窗隔扇,磚、木、石雕,無一不精。另一是重慶道55號慶王府。為清朝慶親王載振的公館,主樓平面由二層樓的四合院構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裝修,頂層為祖先堂。庭院東部為中式花園,有假山、石洞和六角涼亭。另外五大道上的軍政要人公館還有曹錕、徐世昌、顧維鈞的舊居。還有文化醫學界名人嚴修、方先之、范權的宅邸等。這些建築現在仍保存完好。把五大道定為了旅遊景點.夕日的繁華,車水馬龍已不復反.現如今的五大道盡管「現代」了許多,但它所流露出的韻味卻依舊沒有變。
如果把五大道比喻成一首由建築和故事所譜寫的優美的小提琴曲,那麼近代天津乃至近代中國的政治文化氛圍則是大的音樂背景,發生在它裡面的人物和事件則是一個個音符,而建築所體現的文化內涵則是整首曲子的靈魂所在。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五大道是代表津門建築文化永遠的時尚。
Ⅵ 「天津」的含義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設衛築城600年的紀念日。天津設衛建城600 年,決不是說天津只有600年的發展史。從秦漢到宋元,歷代在天津地區挖渠開河,運糧建寨,設官建制,發展魚鹽業生產等活動。由於金、元兩朝,建都北京,天津地位日顯重要。但是天津作為一個具有完整意義的都市卻是從明朝開始的。
明太祖朱元璋在1368年建立明朝後,為了鞏固王朝權利,將自己的兒子們封為王,分別駐守各地。第四個兒子朱棣被封為燕王,駐守北京。1398年,朱元璋病死。因為太子早年夭折,所以由朱元璋的長孫朱允文繼位,史稱建文帝。燕王朱棣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在諸王中實力最強。由於建文帝平庸無能,加上自己的政治野心,朱棣在1400年以「靖難」為名,發兵與其侄子建文帝爭奪皇位。朱棣率兵從天津的前身-直沽出發,偷襲滄州,並經過幾年的戰爭,最終攻陷南京,奪取皇位。
1402年,朱棣即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為了紀念開始發兵的「龍興之地」,朱棣把「直沽」這個曾的「天子渡河之地」賜名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天津得到賜名後,於同年設置了軍事部門。「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當時天津設有天津衛、天津左衛、天津右衛,統稱三衛。至今人們經常提到的「天津衛」一詞,就是從此而來。
在軍事部門設立的同時,天津衛也開始了築城建設,初建時的天津城其實是個土城,這座土城周長9里多,城高3丈5尺,寬2丈5尺,城的形狀是東西長、南北短,很像一把算盤,所以當時人們也把它稱為「算盤城」。
天津建成以後經過百餘年的發展,在明清兩朝多次重建,規模不斷擴大,原來的土城牆也換成了磚牆。清朝雍正3年(1725),天津改衛為州,雍正9年(1731)又升州為府,並另設天津縣,天津城也成為了地方行政中心。
為了加強防衛,同時兼顧防洪抗洪,天津城在雍正年間重修時將原來3丈5尺的城高降低為2丈4尺,將城基寬由原來的2丈5尺擴建為3丈2尺,使天津城城牆成為一個梯形。重建後的天津城不僅擴大了東南西北四個城門,還在城牆上設置了守望塔和炮塔等防禦設施。至今天津還流傳一首民謠說:「天津市三宗寶,鼓樓、炮台、鈴鐺閣。」這些建築也是在天津城重修中建設的。
建衛築城後的天津各方面都有較快發展,特別是糧、鹽兩個經濟支柱更為顯著。永樂帝建都北京後,南方的物資都需經天津轉運,天津的航運開始了大規模的發展。
天津素有九河下梢之稱,海河、南運河、北運河等眾多河流均在天津交匯。海河全長73公里,它穿越天津市中心,東入渤海,早在公元三世紀以前,海河作為天然河流,就成為中國北方人民的水運通道。(東漢時期曹操開挖河渠工程,將海河平原上的300多條大小河流由分流入海改為眾流歸一,初步形成了成扇面型的海河水系),隋朝隋煬帝楊廣下令開鑿了全長1400多公里的大運河,溝通了海河與黃河、淮河、長江等水系的聯系,奠定了天津四通八達、航運樞紐的地位,為天津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金、元以後,漕運開通,不論海漕還是河漕,江南的漕糧都要經過海河運抵京都,永樂帝建都北京以後,天津轉輸漕糧的任務更加繁重,到明朝宣德十年(1435),明朝政府專門在天津設置管理漕運的專門機構,當時大運河上糧船上萬艘,轉輸漕糧500萬石,繁榮景象另人嘆為觀止。
漕糧的轉輸帶動了天津的運輸業和商業的發展,在海河、南運河、北運河三河交匯的三岔河口逐漸形成了許多商業區,貨棧、錢庄、會館等行業應運而生,集市貿易也隨即興旺,十集一市的輪轉也使當時的天津人有天天趕大集的感慨,商業的繁榮昌盛使天津也成為世人矚目的城市。這時的天津已遠遠超出單純軍事要地-「衛」的地位。
清初史學家談遷經過天津時發出了「城鎮百貨交集」的感嘆。清朝順治12年(1655),荷蘭使節哥頁在天津被「人煙稠密,交易頻榮」的景象所震驚,他命隨從人員將海河兩岸的景象繪圖帶走,並把天津和廣州、鎮江並稱為中國的三大港口。
明清時期的天津已經成為一個比較成熟而開放的城市。
Ⅶ 天津的由來
1、天津的由來:
清代乾隆初年,從漸江來天津的詩人汪沆,寫出描寫天津民俗的第一本竹枝詞(通俗詩),詩中說:「天津名自長陵賜」。長陵是指十三陵中理葬的明代皇帝成祖朱棣。天津就是在他登基作皇帝的第二年(永樂二年,公元1404)給起的名字。當時不是作為地名,而是作為軍事建置而命名的,它就是天津衛。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2、截至2016年底,天津有16個市轄區(其中1個副省級區),共有鄉鎮級區劃數為245個。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濱海新區和遠郊區。
(7)天津為什麼被稱為城中之城擴展閱讀:
1、風景名勝:
天津市區依河而建,1989年評選出的「津門十景」分別是「天塔旋雲」、「薊北雄關」、「三盤暮雨」、「古剎晨鍾」、「海門古塞」、「沽水流霞」、「故里尋蹤」、「雙城醉月」、「龍潭浮翠」、「中環彩練」,這些景觀既有名勝古跡及舊景新顏,是新時代天津旅遊景觀的代表。
2、天津地方特產:
天津三絕:天津三絕歷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被稱為天津風味小吃「三絕」的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其二是被稱為天津民間工藝「三絕」的泥人張彩塑、楊柳青年畫和風箏魏風箏。
特色小吃:糖礅、大餅雞蛋、茶湯兒、果仁張、崩豆張、麵茶、楊村糕乾。
特色早點:煎餅餜子、鍋巴菜、老豆腐、果子、燙面炸糕、卷圈、荷包蛋、糖果子、果篦兒。
天津特產:天津甘栗、天津冬菜、天津大白菜、獨流老醋、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
參考資料:天津--網路、天津的由來--華夏網
Ⅷ 天津在中國的地位是什麼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中國中醫葯研發中心、亞太區域海洋儀器檢測評價中心。天津也是六座超大城市之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天津位於華北平原海河五大支流匯流處,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在城中蜿蜒而過,海河是天津的母親河。天津濱海新區被譽為「中國經濟第三增長極」。天津是夏季達沃斯論壇常駐舉辦城市。
2014年12月12日,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的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得國家批准設立。
2015年4月21日,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為中國北方唯一的自貿區。
Ⅸ 天津勸業場的老建築背景歷史,誰詳細和我說說!謝謝
天津勸業場建築面積原為16500平方米,經過幾次改造修建,現在建築面積為29600平方米,為大型綜合性開敞式商場。
天津勸業場於1926年開始籌建時,高星橋聘請法籍工程師設計,建築風格明顯受折衷主義建築形式的影響。主體五層,轉角局部七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七層之上建有高聳的塔樓,由兩層六角形的塔座、兩層圓形塔身和穹隆式的塔頂所組成,上面裝有旗桿、避雷針兼做裝飾物。整棟建築顯得壯麗挺拔。
在立面處理上,底層臨街陳列窗上方是一圈鋼筋混凝土大挑檐,在商場入口處,是大拱券,並與兩側大挑檐連接貫通,拱券頂部和前面都有精細的花紋裝飾。陽台設計有凸有凹,凸陽台牛腿支承,凹陽台兩側配以廊柱,中部裝以寶瓶欄桿。五層轉角處有三開間的挑陽台,挑梁也為牛腿狀,五層和七層皆為半圓拱窗券,有三連拱和二連拱之分,增加了立面裝飾效果。
商場內部是中空迴廊式。中間有一座過橋相連通,過橋兩側設置兩部雙向樓梯。場內四角分別設有四座樓梯和五部電梯,溝通垂直交通。靠北側胡同內還有兩座鋼制太平樓梯。場內交通十分流暢。
中空部分屋頂為階梯形的鋼筋混凝土平頂,四周向中間退縮,有三層天窗,以利自然採光和通風,四周部分屋頂為屋頂花園,即「天外天」游樂場。整座勸業場大樓地基以梅花樁鋼筋混凝土為基礎。
勸業場的匾額,為清末高官、近代天津著名大書法家華世奎老先生所書,後被有關權威部門列為中華名匾。此為勸業場建築文化增添了畫龍點睛之效。
有關專家指出,天津勸業場是我國和津門近代優秀建築之一,也是我們中國和天津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它在中國和天津的歷史、文化發展史和建設史上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同天津市其它古建築、現代建築一起展現著我國和天津市建築藝術、技術發展的延續性,因而也是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民族傳統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有人說:上海有個「大世界」,天津有個「勸業場」,如果不去逛一逛,枉到津滬走一趟。勸業場這座近代優秀建築已經成為天津的標志和象徵之一,是津門建築文化具有典型特點的代表作。
厚重的歷史
天津勸業場始建於1928年,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在經營中,以其獨特的經營特色和業昭誠信的服務宗旨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信任。
1992年改制為股份制企業。
1994年1月28日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94年8月26日改擴建後的勸業新廈竣工開業,豪華典雅的共享空間里,巨大的電子熒幕和聲控彩色噴泉為廣大顧客提供了美的享受。新老商廈總建築面積5.7萬平方米,營業面積3.6萬平方米。
1997年11月15日正式組建天津勸業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公司所屬天津華運商貿物業公司以儲存、運輸業務為主題。佔地55.4平方米,年吞吐量150噸,年運輸能力80萬噸。
蔣子龍 文錄—選自《話說勸業場》.序言
勸業場被稱為天津的「城中之城」,「市中之市」,這就是說天津形成現代格局的繁華是有了勸業場才開始的。勸業場的興興衰衰自然就集中地、生動地體現了天津的歷史。
勸業場成了天津繁華的象徵。……
知道天津市的必知勸業場。不了解勸業場則不算真正了解天津。
八大天
天華景戲院、天樂戲院、天宮影院、天會軒戲院、天露茶社、天緯檯球社、天緯地球社、天外天屋頂夜花園,昔日的勸業場在四至七樓開設了這八個娛樂場所,合稱「八大天」。
勸業「八大天」以其獨有的魅力,將中西文化交相輝映。絲竹之聲餘音繞梁,戲曲之韻清雅入耳,巨商大賈川流於里,文人騷客唱和其中,儒雅之中華氣度,款款之紳士風范,杯籌交錯,流光溢彩,不僅為商業聚集了人氣,也帶來了不薄的收入。
秉承「八大天」的文化氣度,「新八大天」的文化業態將緊緊把握新型都市文化消費的脈搏,用新概念的「天」字系列經營品牌,以小而雅的格調,都市休閑文化的饕餮,定製式的服務,映現都市生活原本的態度。「新八大天」將成為都市文化消費新的熱點,綻放「無限消費」的魅力。
天華景演藝館
是對昔日「天華景戲院」的恢復與改造。恢復後的天華景演藝館環境高貴、典雅,規模限定在100人左右;演出的曲目、形式將多種多樣,京劇、評劇、越劇、梆子、話劇、其他劇種、歌舞、相聲、雜技等一應俱全;並將根據顧客的個性需求,採取定製式服務,顧客可按菜單隨意選擇,提前定製;同時,演藝館還配備茶水、咖啡、茶點等相關餐飲服務,使顧客足不出戶,便能遍覽天下戲曲,沉浸於文化與藝術的美學熏陶之中。
天宮影院
恢復後的天宮影院高檔、懷舊、藝術化、人性化,在裝飾中體現出舊式電影院的氣息和電影文化的歷史發展記憶。影院也將「定製式」服務與日常消費相結合,以主體電影周和定製放映等形式進行運營。這一舉措將凸現天宮影院的文化品位和檔次,形成獨特的區隔空間,在天津電影院中走出自己的個性化道路。
天露茶社
坐落在新廈七樓,設雅間和散座,在風格上將京派茶文化的老舍茶館、巴蜀茶文化的老順興茶館以及蘇杭茶文化的心源茶樓融為一體,將傳統茶文化與現代商務文化進行對接。精緻的茶品、茶具、古玩字畫以及各種精彩的表演將襯托出茶社古香古色的文化韻味。天露茶社在茶文化的基礎上,會更加註重茶樓的多元性以及功能性開發,以契合中產階層的消費品位。
天佑閣
七層之上的六腳塔樓欲供奉勸業的鎮場之寶——金佛,並取名天佑閣。天佑閣的興創將佛教文化慈悲為懷的人文關懷與勸業場以客為本的人文精神結合起來,並以其與生俱來的傳奇色彩為勸業場增添新的旅遊文化資源。
天瑋保齡球社
即原天瑋地球社,它是對現有的八樓保齡球館的改造和提升。改造後的天瑋保齡球社將以老照片、實物裝點其中,並仿造1~2條昔日地球社的球道,提供各種時尚雜志和精美茶點,突出中西文化的合璧及個性化享受,使顧客在進行現代化運動的同時,體驗往日的地球運動風貌,感受勸業場天瑋保齡球社不同於其他保齡球館的獨特文化氣息。
天瑋檯球社
恢復後的天緯檯球社將打造幽靜、高檔、精緻的私人休閑空間。這里不僅能讓顧客享受輕松愉悅的檯球運動,也是休閑聚會、商務洽談的絕佳場所。
天外天屋頂夜花園
天外天屋頂夜花園季節性開放,整個氛圍浪漫、優雅,富於極強的歐陸風情,設散座點綴其間,提供各種飲料、果點,在這里近可以摩挲城市建築風貌,閱讀天佑閣聖藏的中華商業傳奇;遠可以觀賞海河、金街夜景。天外天屋頂夜花園將成為津門一處極具魅力的消夏納涼盛地。
八大天百藝街
「一座勸業場,百年文化街」。八大天百藝街將恢復昔日勸業場的一些傳統特色項目,如古玩字畫、金石郵幣、琴棋書畫、文房四寶、文物鑒定以及具有中國和天津傳統文化特色的老字型大小泥人張、風箏魏等,薈萃中華文化精品,形成一條立體商業文化旅遊街,是文化街中的精品,是中華文化精品的薈萃,是天津第一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