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即將去天津出差,請問天津有什麼特產和名小吃 去哪可以買到正宗的
天津小吃有三絕,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十八街麻花
狗不理就算了還不如江浙小籠包好吃還貴,耳朵眼炸糕適合現炸現吃,涼了就不好吃了,
而十八街麻花,更容易攜帶,保質期長(3個月還是6個月記不清了),且有禮盒,食品街、古文化街以及大街小巷都有賣的,但假貨多,外地人容易受騙,位於大沽路利民道路口的「桂發祥十八街麻花總店」是創業時的百年原始老店原址,絕對正宗。
在天津站坐858路到東樓站下,前行幾十米利民道路口右邊把角就是,很明顯的。
來不及去總店可在天津站買,面對售票大廳,左邊把角的十八街麻花店也是正宗的,價格一樣,
送人可買多口味什錦麻花,1兩一個/每盒10個/兩盒一禮品袋/72元(同規格還有五穀雜糧的不如這個好),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大小口味的規格,自己選吧,店內有1米長的麻花展銷,看看也不錯。
麻花總店還有很多其他小食品,如天津特產栗羊羹(紅小豆白糖做的)以及果仁張等。
其他適合攜帶的有果仁張、崩豆張,麻糖等。
這些在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也有分店,也有牌匾標榜為天津大麻花的,但不是正宗桂發祥十八街的,質量明顯有差距,北京朋友就有上過當的
⑵ 五穀雜糧有哪些
五穀
粟、豆 、麻、麥、稻
古代所指的五種穀物。「五穀」,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後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穀」中最初無稻。
五 谷 史 話
萬國鼎
一、五穀是什麼
「谷」是「谷」的簡體字,原來是指有殼的糧食;象稻、稷(jì計,即穀子)、黍(亦稱黃米)等外面都有一層殼,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從殼的音來的。
「五穀」這一名詞的最早記錄,見於《論語》。根據《論語》的記載:二千四百多年以前,孔子帶著學生出門遠行,子路掉隊在後面,遇見一位用杖挑著竹筐的老農,問他:「你看見夫子嗎?」老農說:「四肢不勞動,五穀分不清,誰是夫子?」
親愛的讀者,你分得清五穀嗎?
五穀的意思是指五種谷。比《論語》更古的書如《詩經》、《書經》等裡面,只有「百穀」,沒有說「五穀」的。從百穀到五穀,是不是糧食作物的種類減少了呢?不是的。當初人們往往把一種作物的幾種不同品種一個個起上一個專名,這樣列舉起來就多了。而且「百」字在這里不過是用來指多的意思,也並不是真有一百種。五穀這一名詞的出現,標志著人們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分類概念,同時反映當時的主要糧食作物有五種。
五穀這一名詞在當初創造的時候,究竟指的是什麼,沒有留下記載來。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最早的解釋,是漢朝人寫的。漢人和漢以後人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法是稻、黍、稷、麥、菽(即大豆);另一種說法是麻(指大麻)、黍、稷、麥、菽。這兩種說法的差別,只是一種有稻而沒有麻,另一種有麻而沒有稻。麻子雖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纖維來織布。谷指的是糧食,前一種說法沒有把麻包括在五穀裡面,比較合理。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穀中有麻而沒有稻,也有可能。《史記·天官書》「凡候歲美惡」(預測年歲豐歉)下面所說的作物,就是麥、稷、黍、菽、麻五種,屬於後一種說法。大概因為這些原因,所以漢人和漢以後的人對五穀就有兩種不同的解釋。
把這兩種說法結合起來看、共有稻、黍、稷、麥、菽、麻六種主要作物。戰國時代的名著《呂氏春秋》(公元前三世紀作品)里有四篇專門談論農業的文章,其中《審時》篇談論栽種禾、黍、稻、麻、菽、麥的得時失時的利弊。禾就是稷。這六種作物和上面所說的六種完全相同。《呂氏春秋·十二紀》中說到的作物,也是這六種。
很明顯,稻、黍、稷、麥、菽、麻就是當時的主要作物。所謂五穀,就是指這些作物,或者指這六種作物中的五種。但隨著社會經濟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五穀的概念在不斷演變著,現在所謂五穀,實際只是糧食作物的總名稱,或者泛指糧食作物罷了。
五穀雜糧,是我們從出生就賴以維持生存的食物;是中國幾千年以來,老百姓一直奉為聖品的「五穀為養」、「五穀為厚」、「五穀豐登」;是現代人的餐桌上的時尚回歸。
由五穀雜糧為原料,派生而來的食物,成為具有真醇品質的食物。例如多種雜糧熬制的八寶粥、各種穀物合制的五穀飯,以及調料中的釀造醋、醬油和飲品中的名酒五糧液等等,都是以用五穀雜糧作為釀制原料,是附合美食要求的飲食。
釀制醋:首選標有「釀造」的醋和醬油。
食用醋和醬有釀造和配製兩種之分。釀造產品是由大豆、小麥、高梁、碎米、玉米、甘薯、甘薯干、馬鈴薯、馬鈴薯等食物為原材料,具有真醇香味的品質,是餐桌上的上選佐料。而配製食醋是指以釀造食醋為主體,與冰乙酸、食品添加劑等混合配製而成的調味食醋。俗稱"化學醬油"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調味液,是指以含有食用植物蛋白的脫脂大豆、花生粕、小麥蛋白或玉米蛋白為原料,經鹽酸水解,鹼中和製成的液體鮮味調味品。
糧食類——
五穀飯:選五種雜糧合制為飯。如:大米、小米、高粱米、大麥、紅豆,各 200克,組成五穀飯。
八寶粥:用不同雜糧搭配熬制,可根據不同季節,個人口味配以應季雜糧、堅果、水果等。不同食譜的八寶粥,營養成份不盡相同。
玉米:玉米含有較多的亞油酸、多種維生素、纖維素和多種礦物質,特別是含鎂、硒豐富,具有綜合性的保健作用。近年來發現玉米含有一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可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這種成分有抗老防衰、延緩衰老的作用。
玉米除直接食用外,可與配以其它雜糧加工成玉米糕、玉米餅、玉米饅頭、玉米碴粥……
蕎麥:與眾不同的是,蕎麥含有"蘆丁",這種成分可降低人體血中膽固醇,並對血管有保護作用。在喜馬拉雅山南面的尼泊爾人。不但大量吃蕎麥面,也吃蕎麥的嫩莖和葉,而當地居民很少患高血壓病。
燕麥: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燕麥里含有亞油酸,每50克燕麥中所含亞油酸相當於10粒"脈通"的含量,所以燕麥有抑制膽固醇升高的作用。據報道,美國的一項相關研究證實,每天吃60克燕麥,可使膽固醇平均降低3%。英國的研究成果認為,每天早上喝一碗燕麥粥,可將心臟病死亡率降低6%,燕麥所含的多種酶類有較強的活力,能夠幫助延緩細胞的衰老。
小米:又名「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粟米所味咸,微寒無毒,主養腎氣,去脾胃中熱。益氣,陳者苦寒,治胃熱消渴,利小便」,其營養價值高,單位熱量、蛋白質及脂肪含量均高於小麥粉及稻米,還含鈣、鐵、磷、胡蘿卜素,所含纖維素8.6%僅低於燕麥接近糙米。
豆類——
黃豆:黃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還有卵磷脂、膽鹼及多種維生素。與其它食品比較,只蛋白質一項黃豆比瘦肉多1倍,比雞蛋多2倍,比牛乳多1倍。
黃豆味甘平,可以"逐水脹,除胃中熱痹,傷中淋露。下淤血,散五臟結積內寒"等,是食療佳品。
據研究,黃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緩人體衰老;黃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血管壁上的膽固醇;保持血管軟化;黃豆中的抑胰每,對糖尿病有一定療效;黃豆中磷含量可觀,對大腦神經非常有益,神經衰弱及體質虛弱者,常食有益;黃豆中富含的鐵質,對缺鐵性貧血患者,大有補益。
綠豆
綠豆含豐富的維生素A、B、C,它有退燥熱, 降血壓的作用,同時對疲勞、腫脹、小便不暢有很好的功效。
綠豆的營養價值很高,可以說渾身是寶。像綠豆粉可以治療瘡腫燙傷;綠豆皮可以明目;綠豆芽還可以解酒。夏季常喝綠豆湯,不僅能增加營養,還對腎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腸胃炎、咽喉炎及視力減退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由於綠豆屬寒性,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低血壓和女性生理其間不吃為宜。
另外,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的功效。
紅豆
紅豆具有很高的葯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紅豆葯用可以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症等,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所關注,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谷"。
如將紅豆和鯉魚煮湯食用,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起食療作用,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紅豆與冬瓜同煮後的湯汁是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紅豆與扁豆、薏仁同煮,可治療腹瀉。另外,紅豆還可與中葯同用,如紅豆配連翹和當歸煎湯,可治療肝膿腫;紅豆配以蒲公英、甘草煎湯,可治療腸痛等。
蠶豆
蠶豆中含有調節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鈣、鋅、錳等,並含有豐富的膽鹼,有增強記憶力的健腦作用。蠶豆中的維生素C可以延緩動脈硬化,蠶豆皮中的粗纖維有降低膽固醇、促進腸蠕動的作用。
不過蠶豆性滯膩,胃氣弱者吃多了易脹氣,不宜多吃。
另外蠶豆含有致敏物質,過敏體質的人吃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過敏、銀屏性溶血等中毒症狀,就是俗稱的"蠶豆病"。這是因為體內缺乏某種酶類所致,是一種遺傳缺陷。發生過蠶豆過敏者一定不要再吃。
碗豆
碗豆含蛋白質、脂肪、糖、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 B1、維生素 B2、維生素 C、煙酸等成份。
碗豆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渴,下氣通淋,止瀉的功效。
黑豆
黑豆營養豐富,有豆中之王,營養之花之俗稱。古代養生家視作辟穀仙方: "每晨吞黑豆十四枚,謂之五臟谷,到老不衰。"
黑豆有補脾腎,益陰活血,安神明目,利濕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久服黑豆並可防止皮膚產生黑斑,能使皮膚變得細嫩有光澤。
根莖類——
紅薯:中多種維生素和不飽和脂肪酸結合,有助於防止血液中膽固醇的形成,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白薯中的澱粉和纖維素,在腸內能吸附大量水分,增加糞便體積,預防便秘,減少腸癌的發生。白薯屬鹼性食物,能中和酸性食物產生的過多的酸性物質,防止血液、體液酸化。白薯還能減少皮下脂肪,避免肥胖和預防膠原病的發生。
洋蔥:在食物的營養成份表中,洋蔥的營養素含量並不算高,它之所以有保健效果,是因為含有一些生理活性物質。和大蒜一樣,洋蔥主要的生理活性物質是大蒜素等含硫化合物(所以洋蔥和大蒜一樣氣味很重),與硒等抗氧化物質,因此它也被認為能夠殺菌,而且有利於增強免疫力、抗癌、降血脂及促進腸胃蠕動。
紅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鈣質,對美容與健康大有助益。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紅蘿卜素,及維生素b1、b2、c、d、e、k、葉酸、鈣質及食物纖維等,幾乎可以比美綜合維他命葯丸。
土豆:中的蛋白質比大豆還好,最接近動物蛋白。土豆還含豐富的賴氨酸和色氨酸,這是一般糧食所不可比的。土豆還是富含鉀、鋅、鐵的食物。所含的鉀可預防腦血管破裂。它所含的蛋白質和維生素C,均為蘋果的10倍,維生素B1、B2、鐵和磷含量也比蘋果高得多。從營養角度看,它的營養價值相當於蘋果的3.5倍。土豆同大米相比,所產生的熱量較低,並且只含有0.1%的脂肪。如果把它作為主食,每日堅持有一餐只吃土豆,對減去多餘脂肪會很有效。每周平均吃上五至六個土豆,患中風的危險性可減少40%,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土豆有和胃、調中、健脾、益氣的作用,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熱咳及皮膚濕疹也有治療功效。土豆所含的纖維素細嫩,對胃腸黏膜無刺激作用,有解痛或減少胃酸分泌的作用。常食土豆已成為防治胃癌的輔助療法。
南瓜:含有豐富的糖類和澱粉,其蛋白質和脂肪含量較低。南瓜的營養價值主要表現在它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其中含量較高的有胡蘿卜素2.4mg%維生素B1 0.05mg%,維生素B2 0.06mg%,維生素C 5mg%;此外,還含有一定量的鐵和磷。這些物質對維護機體的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最近還發現南瓜中還有一種「鈷」的成分,食用後有補血作用。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B、C及礦物質,必需的8種氨基酸和兒童必需的組氨酸,可溶性纖維、葉黃素和磷、鉀、鈣、鎂、鋅、硅等微量元素。近代營養學和醫學表明,多食南瓜可有效防治高血壓,糖尿病及肝臟病變,提高人體免疫能力。使大便通暢,肌膚豐美,尤其對女性,有美容作用。
⑶ 五穀雜糧包括哪些
雜糧系列產品主要有:大黃米、高粱米、綠豆、紅小豆、黃豆、薏仁米、清涼米、貢米、八寶米、大麥米、玉米渣、糙米、燕麥米、蕎麥米、黒香米等。
⑷ 我想問下天津市西青區五穀雜糧批發市場在哪裡
五穀雜糧批發市場在農貿市場。五穀有小米、大米、小麥、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養脾、大豆可養腎等等。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小米是五穀之首,常食能補脾益胃。小米對脾虛體弱的人而言,可謂是進補的上品,可補中益氣、延年益壽。
做法:熬一鍋小米粥,用湯匙撇出小米粥上層的精華——米油,空腹喝下,有很好的養脾胃的療效,每天早晚均可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