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港的港口特點
1、天津港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是在淤泥質淺灘上人工挖海建港、吹填造陸建成的。隨著港口治理泥沙回淤技術的發展,人工港在深水化建設上的優勢逐漸顯現,為天津港躋身世界深水港行列奠定了基礎。
2、天津港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天津港處於京津城市帶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北京經海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90%以上經天津港下水。天津港也是環渤海中與華北、西北等內陸地區距離最短的港口,綜合運輸成本最低。隨著我國經濟由南向北的梯次發展,天津港在北方地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3、天津港經濟腹地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天津港能夠服務和輻射的范圍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區的14個省、市、自治區,總面積近50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52%。天津港70%左右的貨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進出口貨值來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區,對腹地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較強。隨著環渤海經濟的振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天津港腹地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4、天津港依託優勢明顯。天津港所依託的天津市城市載體功能強大,現代交通體系比較完善,金融、貿易、保險、信息等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為天津港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依託。
5、天津港對外聯系廣泛。天津港處在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地位,距離日本、韓國的海上運距最短,距中亞、西亞的陸地距離最短,是蒙古、哈薩克等臨近內陸國家的出海口,是連接東北亞與中西亞的紐帶。天津港的國際交往廣泛,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每月集裝箱航班400餘班。
6、天津港是貨類齊全的綜合性國際大港。根據市場的需求,天津港已形成了以集裝箱、原油及製品、礦石、煤炭為「四大支柱」、以鋼材、糧食等為「一群重點」的貨源結構,是環渤海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天津港是我國最大的焦炭出口港,第二大鐵礦石進口港,中國北方的集裝箱干線港,並已躋身全國油品大港行列。
7、天津港的現代化水平全國領先。通過廣泛採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天津港的港口現代化、信息化程度在全國港口中位居前列。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連續裝卸船設備,南疆港區採用的10公里長皮帶長廊煤炭輸送技術創世界之最。建立了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及電子口岸,可為客戶提供快捷、高效的口岸「一站式」服務。
Ⅱ 明明全球糧食大豐收,怎麼會發生糧食危機
全球的疫情依舊處於爆發階段,各國的糧食也都陸續的禁止出口了。如果這次疫情短期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也就意味著全球有可能受到糧食危機的威脅。
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自然不用擔心全球的糧食危機會波及到我們。因為我們的原糧儲備非常的充足,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國有四大糧倉,這四大糧倉足以保證全國的糧食供應充足。
但是如果全球突然爆發糧荒,有幾個原因可能會導致我們在短期內缺糧,或者是糧食價格飛漲。這幾個原因基本上都是人為的。
3、“缺糧”恐慌,會造成超強的購買力
每當危機出現的時候,我們身邊的大爺大媽叔叔阿姨們,超強的購買力是非常可怕的。如果糧荒出現,有可能會出現一個什麼樣的景象呢?一夜之間,所有的超市小賣部的大米麵粉,會在一夜之間被一掃而空,這點是非常讓人擔心的。
還記得2011年搶鹽的事情么?僅僅一個謠言,一夜之間全國各地的超市小賣部的鹽被一掃而空。本來一袋鹽一塊多錢,那時候一晚上的時間被提到了10塊一代,就那都買不到。
不過我那時候年輕不懂事,看著別人買鹽,我也沒弄清楚是咋回事,一下買了一百袋鹽,硬生生的吃了一年沒吃完,最後都過期偷偷的扔了。
這種由缺糧恐慌帶來的超強的購買力,會對市場平衡造成一個很大的沖擊。有的人家裡屯的糧堆積如山,一年都吃不完。而有的人,家裡缺糧,短期內又買不到糧。這種現象如果不提前疏導,完全是有可能出現的。
Ⅲ 糧油 進口 報關 代理(請做糧油進口的高手來幫下忙)
您好,先生!
專業做進出口物流,可以做沒有單證、不能報關的大量散貨!聯系方式見個人資料。
或許能幫到你!
Ⅳ 四海,中糧四海豆粕和中糧佳悅的區別
摘要 四海牌是北海糧油工業(天津)有限公司的品牌。
Ⅳ 天津市的「市內六區,四郊五縣」各是哪並評論一下武清區
市內六區: 河北,南開,河東,紅橋,河西,和平四郊:
津南,北辰,東里,西青
五縣: 薊縣,武清,寶坻,寧和,靜海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1-2]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對武清區的看法:
武清區位於天津西北部,地處京津兩市之間。轄楊村街、徐官屯街、東蒲窪街、黃庄街、下朱庄街,大鹼廠鎮、崔黃口鎮、梅廠鎮、大黃堡鄉、上馬台鎮、汊沽港鎮、大良鎮、曹子里鄉、下伍旗鎮、河北屯鎮、南蔡村鎮、泗村店鎮、大孟庄鎮、河西務鎮、高村鄉、城關鎮、白古屯鄉、大王古鎮、東馬圈鎮、豆張庄鄉、黃花店鎮、石各庄鎮、陳咀鎮、王慶坨鎮等2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區人民政府坐落於楊村鎮。
Ⅵ 有誰知道天津市的港口有哪些
第一部分:天津港基本情況
天津港位於華北平原海河入海口,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港,我國北方重要的對外貿易口岸。天津港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漢代,自唐代以來形成海港。1860年正式對外開埠,是我國最早對外通商的港口之一。塘沽新港始建於1939年,建國後經過3年恢復性建設
,於1952年10月17日重新開港通航。
天津港現有水陸域面積近200平方公里,陸域面積47平方公里,規劃到2010年港口陸域總面積達100平方公里。目前,天津港航道可進出20萬噸級船舶,水深-17.4米。天津港主要分為北疆、南疆、東疆、海河四大港區,天津港集團公司所屬公用泊位76個,岸線長度15.6公里。北疆港區以集裝箱和件雜貨作業為主;南疆港區以干散貨和液體散貨作業為主;海河港區以五千噸級以下小型船舶作業為主;東疆港區為天津港正在建設的新港區,規劃面積為30平方公里。
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是天津港的主體,目前擁有總資產210億元,員工2萬人,下屬二級企業和單位共計63家。在2006年全國500強企業評選中,位居第409位,港口行業第二位。
第二部分 天津港特點
1、天津港是中國最大的人工港。天津港是在淤泥質淺灘上人工挖海建港、吹填造陸建成的。隨著港口治理泥沙回淤技術的發展,人工港在深水化建設上的優勢逐漸顯現,為天津港躋身世界深水港行列奠定了基礎。
2、天津港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天津港處於京津城市帶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交匯點上,是首都北京的海上門戶,北京經海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90%以上經天津港下水。天津港也是環渤海中與華北、西北等內陸地區距離最短的港口,綜合運輸成本最低。隨著我國經濟由南向北的梯次發展,天津港在北方地區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3、天津港經濟腹地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目前,天津港能夠服務和輻射的范圍包括京津冀及中西部地區的14個省、市、自治區,總面積近500萬平方公里,佔全國面積的52%。天津港70%左右的貨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進出口貨值來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區,對腹地的輻射力和影響力較強。隨著環渤海經濟的振興、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的推進,天津港腹地經濟發展潛力巨大,為天津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4、天津港依託優勢明顯。天津港所依託的天津市城市載體功能強大,現代交通體系比較完善,金融、貿易、保險、信息等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為天津港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依託。
5、天津港對外聯系廣泛。天津港處在歐亞大陸橋的橋頭堡地位,距離日本、韓國的海上運距最短,距中亞、西亞的陸地距離最短,是蒙古、哈薩克等臨近內陸國家的出海口,是連接東北亞與中西亞的紐帶。天津港的國際交往廣泛,目前已同世界上的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每月集裝箱航班400餘班。
6、天津港是貨類齊全的綜合性國際大港。根據市場的需求,天津港已形成了以集裝箱、原油及製品、礦石、煤炭為「四大支柱」、以鋼材、糧食等為「一群重點」的貨源結構,是環渤海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港口。天津港是我國最大的焦炭出口港,第二大鐵礦石進口港,中國北方的集裝箱干線港,並已躋身全國油品大港行列。
7、天津港的現代化水平全國領先。通過廣泛採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天津港的港口現代化、信息化程度在全國港口中位居前列。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連續裝卸船設備,南疆港區採用的10公里長皮帶長廊煤炭輸送技術創世界之最。建立了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中心及電子口岸,可為客戶提供快捷、高效的口岸「一站式」服務。
第三部分 天津港「十五」成就
近年來,在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天津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實現了各項工作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港口規模不斷擴大、港口等級顯著提高、港口功能日臻完善、布局結構更趨合理、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人文環境和諧共融、核心競爭力和對外影響力進一步增強,步入了跨越式發展的新階段。
基本建設投資由「八五」時期的年均5億元到「九五」時期的年均7億元,再到「十五」時期的年均26億元。「十五」時期,天津港累計投資129億元,在全國沿海港口率先完成了對老碼頭的改造,港口深水化、大型化、專業化步伐不斷加快,可滿足世界最先進集裝箱船舶及主流干散貨船舶進港的需要。相繼完成了10萬噸級和15萬噸級航道建設,港口等級由5萬噸級提高到15萬噸級,創造了在淤泥質海灘建設深水港的先例,躋身國際深水港之列。
天津港生產也呈現跨越式發展,從1952年重新開港時年吞吐量74萬噸到吞吐量突破1000萬噸用了22年;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用了14年;從2000萬噸到2001年突破億噸用了13年。從1億噸到2004年實現2億噸僅僅用了三年時間,與北方其他港口吞吐量之間的優勢明顯增加。2005年,天津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4億噸,居世界港口第6位。集裝箱完成480萬標准箱,居世界集裝箱港口第16位。天津港總吞吐量佔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的比重由「九五」末期的7.6%提高到8.4%。
第四部分 天津港未來發展規劃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和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明確把天津濱海新區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布局。天津港是濱海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天津市最大的比較優勢和核心戰略資源。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為天津港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天津港要進一步加快發展,努力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港。「十一五」時期,天津港將投資367億元,進一步擴大規模、提高等級、完善功能,增強天津港的核心競爭力。
一是加快碼頭項目建設,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重點建設北港池16個集裝箱泊位、30萬噸級原油碼頭、10萬噸級LNG碼頭、南疆大型專業化煤炭及礦石泊位等,到2010年天津港吞吐能力達到3.3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1200萬標准箱,滿足國內外貨物大進大出的要求。
二是加快公用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提升港口等級。重點建設深水航道、防波堤等項目,完善天津港集疏運體系。25萬噸級航道工程2007年完工,航道水深將達-19.5米,屆時只要能進入渤海灣的船舶天津港都能接卸。
三是加快物流項目建設,完善港口功能。建設26.8平方公里南疆散貨物流中心,成為國內最大的現代化綜合性干散貨和液體散貨物流中心及貿易基地。建設7.03平方公里北疆集裝箱物流中心,形成與南疆散貨物流中心相呼應的又一重要物流基礎平台。建設天津國際貿易與航運服務區工程,形成港航企業聚集,航運市場要素活躍,配套服務完善的特色航運CBD。
四是開發建設30平方公里的東疆港區,拓展天津港未來發展空間。建成後的東疆港區分為碼頭作業區、物流加工區、綜合配套服務及預留發展區「三大區域」,具有碼頭裝卸、集裝箱物流、商務辦公、生活居住、休閑旅遊「五大功能」。 將東疆港區的一部分闢建成為東疆保稅港區,發展國際中轉、國際配送、國際采購、國際轉口貿易、出口加工等業務,成為我國發展保稅物流層次最高、政策最優惠、功能最齊全、區位優勢最明顯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到2010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將突破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00萬標准箱,港口等級達到30萬噸級,成為設施先進、功能完善、管理科學、運行高效、文明環保的現代化國際深水港;成為面向東北亞、輻射中西亞的集裝箱樞紐港,中國北方最大的散貨主幹港,規模最大開放度最高的保稅港區,環渤海地區最大的綜合性港口,成為世界一流大港,為天津的經濟發展,為區域經濟的振興做出更大貢獻!
Ⅶ 天津市糧食流通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規范我市糧食流通市場,加強儲備糧管理,保障我市糧食安全,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07號)和《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88號),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糧食收購、銷售、儲存、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以下統稱糧食經營活動),從事和參與各級地方儲備糧的管理,適用本辦法。
前款中所稱糧食,是指小麥、稻穀、玉米、雜糧及其成品糧;所稱各級地方儲備糧,是指市和區、縣人民政府儲備的用於調節全市糧食供求總量,穩定糧食市場,以及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等情況的糧食和食用油。
糧食進出口管理等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三條市發展改革部門及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市糧食的總量平衡、宏觀調控和重要糧食品種的結構調整以及編制糧食流通的中長期規劃;負責會同財政部門擬定地方儲備糧規模總量、總體布局和動用的宏觀調控意見,對儲備糧管理進行指導和協調。
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是本市糧食流通和地方儲備糧的主管部門,負責糧食流通的行政管理、行業指導,以及地方儲備糧的行政管理、存儲安全,監督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
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衛生、價格、食品葯品監督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涉及與糧食流通和地方儲備糧有關的工作。
區、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糧食生產、流通、安全和本級儲備糧的管理。第二章應急管理第四條市人民政府採取必要的經濟和行政手段,加強對糧食市場的調控,保持全市糧食供求總量基本平衡和價格基本穩定。第五條建立健全糧食風險基金制度。財政部門依法保證糧食風險基金專款專用,並負責對其使用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第六條當糧食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糧食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時,市人民政府可以依法採取價格干預措施。第七條市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行糧食市場供求形勢的監測和預警分析,建立糧食供需抽查制度,定期發布糧食生產、消費、價格、質量等信息。
各區、縣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要建立糧食供需統計和平衡調查機制,做好上述信息收集工作。第八條完善突發事件糧食應急體系建設。各區、縣人民政府根據《天津市糧食應急預案》(津政發〔2006〕5號),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區、縣糧食應急預案。
各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同級糧食應急預案,在其職責范圍內做好糧食應急相關工作。第九條在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疫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引起糧食應急狀態時,啟動糧食應急預案。
市級糧食應急預案的啟動,由市發展改革、商務、糧食等有關部門按照《天津市糧食應急預案》的規定提出建議,報市人民政府決定,並依法向國務院報告。
區、縣糧食應急預案的啟動,由本級人民政府按照規定的程序決定,並向市人民政府報告。
各級糧食應急預案的終止,參照本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執行。第十條糧食應急預案啟動後,各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分工負責,加強協作;糧食經營者應當按政府要求承擔應急任務,服從統一安排和調度,保證應急工作的需要。第十一條糧食行業協會及相關中介組織應當加強行業自律,在維護糧食市場秩序方面發揮監督和協調作用。第三章經營管理第十二條凡常年收購糧食並以營利為目的的,或年收購量達到50噸的個體工商戶,必須取得糧食收購資格。
年收購量低於50噸的個體工商戶,從事糧食收購活動,無須申請糧食收購資格。第十三條申請從事糧食收購的經營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當年的經營資金驗資報告和貸款資格認定證明材料,注冊資金最低為30萬元,個體工商戶須具備籌措3萬元以上經營資金的能力;
(二)具備與收購業務相適應的固定經營場所,倉庫設施符合儲糧要求,擁有或者租借的倉庫面積不得低於500平方米;
(三)具備保證收購糧食量值准確的計量手段和糧食質量檢測手段或有委託的法定檢測單位;
(四)具備兩名以上熟悉糧食保管知識的專業人員。第十四條申請從事糧食收購活動,應當依法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提交書面申請。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應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並在經營范圍中註明糧食收購。
依第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無須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應當直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並在經營范圍中註明收購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