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國企混改銀行如何切入
擴展閱讀
福州今天有沒有哪裡 2025-07-12 06:13:31
深圳零擔物流什麼意思 2025-07-12 06:08:08

天津國企混改銀行如何切入

發布時間: 2022-08-26 15:19:07

① 天津國企混改為何全國領先

因為天津是中國國企最早也是最多的重工業基地,而且天津也是最適合國企混改的城市。

② 國企混改下一步行動方向是什麼

國資委將結合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積極穩妥地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具體有以下幾方面考慮:

第一,分層分類推動改革。混改更多是要聚焦到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所出資企業和商業一類子企業。

第二,合理設計和優化股權結構。鼓勵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引進持股佔5%甚至5%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治理;至於非上市公司,相應的股比還可以再大一些。

第三,深度轉換經營機制。支持和鼓勵國有企業集團對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實施更加市場化的差異化管控,希望混改的企業在勞動人事分配機制方面率先突破,真正形成富有活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第四,央企要以混改為抓手,在產業鏈、供應鏈上,與民營企業、中小企業不斷深化合作,形成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局面。

③ 天津市對國企混改有沒有什麼政策

政策只是給你一個機會,而不可能給你很多實質性好處。只要你做到「官有錢,企業有利」,想進入國企混改,一切都好辦。

④ 天津城建混改意向單位

有以下幾個單位
1、天津市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2、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3、北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
4、天津住宅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5、天津一商集團有限公司
6、天津市旅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7、天津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8、天津利和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
9、天津濱海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10、天津勸業華聯集團有限公司
11、天津城建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市國企混改按下快進鍵。
11月19日,天津市國有企業混改項目招商會舉行,24個優質國企混改項目集中亮相,涉及房地產開發、工業製造、建築施工、商貿旅遊、投融資服務、公共服務、金融、醫葯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合作方式包括,產權轉讓、增資擴股等方式。
在推介會現場,津誠資本、津聯控股、泰達控股、津投 資本、津智資本集中推介展示了天津24個優質國企混改項目,所發布項目均是一級市管企業混改招商項目,涉及房地產開發、工業製造、建築施工、商貿旅遊、投融資服務、公共服務、金融、醫葯等多個行業和領域,合作方式包括產權轉讓、增資擴股等。
推介會採取「1+1」的形式,在主會場推介的同時,還設置了圓桌商談會。
天津市國資委副主任趙鵬說:「天津市正在加速推進國企混改進程,這一次集中拿出了優質混改項目,希望更多有實力的民營企業參與進來。在引入資金的同時,藉助混改契機,引進先進管理理念和科學技術,促進國有企業體制機制創新。」

⑤ 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哪些模式

混改的本質即股權多元化,試點單位及各地方國企混改模式可總結為4種典型手段+1種配套措施的「4+1模式」:

4種典型手段:

整體上市或核心資產上市、引入戰略投資者、引入基金以及改制重組。

1種配套措施:

員工持股。從激勵的角度出發,進一步達到股權多元化的措施。一般需結合四種手段或在二次混改的基礎上實施,不可單獨實施。

在實際運用中,國企混改的措施主要表現為單一模式的混改、多種模式的組合式混改以及模式+配套措施的組合式混改。

以下

將以雲南白葯、中油資本、中糧資本、綠地集團、江蘇高投的混改案例為大家系統解讀「4+1模式」。
一、

雲南白葯兩次「引入戰投」的單一模式

雲南白葯作為醫葯行業內的業績成長典範,從1993年上市至今業績成長領先同行,在混改之前是雲南省國資企業下屬全資上市公司。雲南白葯控股的混改可總結為「引戰投、兩步走」:

第一次引入戰投

2016年12月,雲南白葯控股股東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新華都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華都將向白葯控股增資約254億元,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的股權結構變更為雲南省國資委和新華都各持有50%股權。

2017年4月19日,白葯控股召開董事會,白葯控股高管都不再保留省屬國企領導身份和職級待遇,而按市場化方式選聘,成為職業經理人。

第二次引入戰投

2017年6月6日,白葯控股通過增資方式引入江蘇魚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魚躍」)成為第三方股東。此次改革中,江蘇魚躍增資約56億元取得白葯控股1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白葯控股形成雲南省國資委45%、新華都45%、江蘇魚躍10%的股權結構。

雲南白葯混改模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改革動作加大:通過兩次引入戰投,最終拿出超出一半的股權用於改革,這在以前是沒有的,表明地方重點國企改革動作加大;

2、真正的市場化:高管放棄幹部身份,成為職業經理人,釋放經營活力的同時,為下一步管理層持股埋下伏筆,並有望建立市場化的治理機制;

3、增量引入:通過案例,結合國家出台的國有企業混改相關政策,引入戰略投資者原則上只採用增量引入,不動存量。

二、中油資本運用「資產重組+上市」 的雙模式組合進行混改

中國石油集團資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油資本」)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金融業務管理的專業化公司。中油資本混改項目共歷時8個月,通過資產注入、並購重組、最終實現重新掛牌上市。其混改路徑具體如下:

中油資本的混改模式有以下兩大看點:

1、通過資產重組,將連續兩年虧損的*ST濟柴將變身為綜合性金融公司,業務范圍擴大,擁有較為齊全的金融牌照;

2、通過重組後上市,有望成功保殼。

三、中糧資本運用「引入戰投+引入基金+員工持股」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中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是中糧集團旗下運營管理金融業務的專業化公司,中糧資本的注冊資本為10億元,由中糧集團有限公司100%持股。

2017年4月19日,中糧資本披露將通過「增資+售股」的方式擬募資總額80億元,其中以增資入股的形式募資60億元,再以增資價格向投資方轉讓價值20億元對應股權。最後中糧資本實際募資69億元,確定7家投資人:國調基金、北京首農、溫氏投資、弘毅投資、霧繁投資、上海國際、航發資管等。增資後,中糧集團的持股比例降至約65%,新股東持股比例合計約35%,其中,員工持股比例約3%。

中糧資本混改有以下三大看點:

1、引入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簡稱「國調基金」),中糧資本是該基金成立以來投資混改的兩家企業之一(另一家是聯通),說明國企混改項目未來將得到該基金的助力;

2、採用「增資+售股」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降低國有資本持股比例,優化股權結構;

3、增資方案中,還同時設計了員工持股。

四、綠地控股運用「引入戰投+員工持股+整體上市」的「模式+配套」方式混改

綠地集團是上海市國有控股特大型企業集團。2013年進行混改之前,綠地的股權結構為: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為36.43%,國資股東持股比例為60.68%。其混改路徑如下:
引入戰略投資者

2013年年底,綠地通過增資擴股引進平安創新資本等5家戰略投資者。該5家機構以5.62 元 / 股的價格,聯合向綠地集團增資117.29 億,占增資後股本的 20.2%。引進5家戰略投資者後,職工持股會持股比例稀釋至不到29%,國有股降至50%以下。

成立員工持股平台

由於有限合夥形式50人的人數上限,綠地將1000個擁有股權的員工拆分為32個小有限合夥形式(上海格林蘭投資管理中心1-32),組成了上海格林蘭。上海格林蘭投資為綠地管理層直接控制,是其核心利益的體現,上海格林蘭投資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長兼總經理張玉良。

整體借殼上市

2014年3月17日,金豐投資置出原有23億元資產,注入預估值為655億元上海地產集團所持綠地集團股份,又通過為綠地集團股東非公開發行股票購買其持有綠地集團股份,已完成對綠地集團股份100%的收購。

2015年8月13日,公司名稱由「上海金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綠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月18日,綠地控股上市。

綠地混改的方式有以下三大看點:

1、成立有限合夥企業吸收合並職工持股會;

2、上海國資委放棄控股權;

3、綠地集團借金豐資本上市解決了同業競爭問題。

⑥ 如何看待現在的國企混改

作為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混改有利於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激發國有企業的活力。在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過程中,混改將發揮巨大作用,能夠幫助國企把相關領域里各方面的企業組織起來,做到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

所以混改在國企改革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是國企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

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混合所有制改革作為2017年國企改革的突破口以後,混改的力度明顯加大,以聯通混改為標志,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方面,混改范圍將更大更廣。充分競爭性的企業大部分將會進行混改,壟斷領域的企業,如石油、鐵路、軍工、電力等行業的混改也將進一步推進。今年將選擇具備條件的央企推進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2018年,或將增添一級公司層面的新案例。需強調的是,混改不能只注重速度和規模,而是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

另一方面,混改機制上還需有所突破。混改已經到了出台一套新機制的階段,與之相配套的參與機制、經營機制、退出機制、分配機制顯得尤為重要。試點企業初步取得了一些經驗,標准逐步建立起來,將公司化治理和市場化經營等作為目標和切入點,呈現出戰略投資更活躍、試點引領效果更突出等特點。

⑦ 國企和民企如何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一大亮點。「混改就是打破企業在所有制身份上的糾結和界限,讓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說。

2017年8月20日,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一經發布,立刻成為資本市場備受矚目的「頭條」。聯通混改作為首例央企集團層面的混改、首例壟斷領域央企混改,具有里程碑意義。混改後,聯通集團對中國聯通的持股比例從原來的63.7%降到36.7%,仍是大股東但不再處於絕對控股地位,騰訊、網路、阿里、蘇寧等民企成為新的戰略投資者。

「混改不是誰控制誰、誰吃掉誰,而是以混改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提高資本運行效率,這也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途徑。」

⑧ 國企進行混改會對公有制主體地位造成影響嗎

國企進行混改會對公有制主體地位並不會造成大的影響,實際上群眾還是認同央企國企的地位,只是市場經濟在開展中發現引入民企後國企可以更好的運作,所以出現了混改,混改包括兩種:原國企引入民企和原民企引入國企。
原國企引入民企的好處是:

一是可以為國企引入部分的資金。雖然作為大國企來說並不存在融資難問題,大國企都是銀行爭相拉攏的對象,但銀行融資終究是要付出成本的。而通過混改可以融資一筆甚至是很大一筆無成本的民營企業資金,這對於國企來說當然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從國企來說當然會笑納。

二是可以為國企帶來一些業務上的合作,有利於業務上的發展。如聯通混改引入了BAT們,這些民營大佬都與聯通建立了各方面的合作關系。這對於聯通業務的開展顯然是有好處的。畢竟混改引進的民營企業,大都是一些龍頭企業、優秀企業,是可以在業務上對國企有所幫助的。

三是在混改中試行企業員工持股有利於增強企業職工的凝結力,將職工的利益與企業的利益綁在了一起,有利於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這對於企業的發展來說是有積極意義的。
原民企引入國企的好處是:
1、增加企業資質、背景
混改國有企業對於私營企業來說可以增加企業的資質,增加企業的背景。對於私營企業來說有國企的背景做任何事情都有很好的政策性幫助,這也是國家為一些私營企業的發展而實施的措施。
2、 增加民眾信賴
私營企業參與混改國有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民眾信賴,這樣更加可以加強私營企業的盈利性目的,增加企業的收入,因為對於企業而言都是採取利益Z大化的目標。
3、 優先享用國家政策福利
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的區別就是國有企業在國有政策的面前擁有優先使用權,現在私營企業混改國有企業就可以享受國有企業的待遇和福利,大大提高了私營企業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企業收入。
4、 政策傾斜
相對於一些沒有混改國有企業的私營企業來說,混改國有企業的私營企業就會有很多的國家政策傾斜的福利,同樣都是私營企業因為享有國家政策的傾斜,混改國有企業的私營企業就擁有很多的政策傾斜幫助企業在市場經濟的發展中贏得優勢。
5、 資金和項目扶持
混改國企的私營企業不同於其他私營企業的優點在於它可以得到國家政策性的資金和在項目的扶持,國家對於資金和項目扶持是有嚴格的審核和要求,私營企業只有通過混改國有企業的方式得到國家的資金和項目扶持。
以上優勢幫助私營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因為混改國有企業而和所有私營企業中脫穎而出,得到更好的發展趨勢和贏得利益大化。
如需要民企掛靠一至五級國企,央企代持民企可以私聊。還有疑問可以再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