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產業強鎮怎麼申報
擴展閱讀
上海有多少家倉庫 2025-07-11 21:57:52
深圳哪裡死人 2025-07-11 21:46:17

天津產業強鎮怎麼申報

發布時間: 2022-09-01 04:41:37

『壹』 您好,農業農村部2021的產業融合文件,現代農業產業園與產業強鎮的申報范圍可重疊嗎疊加低於20%理解

如果符合其他條件,今年是可以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應布局在縣域內,區域范圍涉及2個及以上鄉鎮,不得整縣或跨縣創建。
要申報農業產業強鎮,主導產業應明確為1個優勢明顯的農業產業。每個縣年度推薦農業產業強鎮不超過1個。
關於農業產業強鎮的資金支持問題,涉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農業產業強鎮布局區域有重合的,原則上使用財政資金疊加投資比例累積不超過20%。

『貳』 鄉村振興有哪些項目

鄉村振興項目有:1、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項目開展綠色技術綜合試驗,布局建設一批長期固定觀測試驗站探索建立綠色農業技術、標准、產業、經營、政策、數字體系,總結形成一批不同生態類型不同作物品種的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模式。2、農業產業強鎮項目根據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部署要求,認定一批成效顯著的農業產業強鎮。依託鎮域資源優勢,聚集資源要素,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建設一批基礎條件好、主導產業突出、帶動效果顯著的農業產業強鎮,培育鄉村產業「增長極」。3、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農業農村部認定一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以資源集聚區和物流節點為重點,促進產業前延後伸、橫向配套、上承市場、下接要素,構建緊密關聯、高度依存的全產業鏈,培育生產、加工、流通、物流、體驗、品牌、電商於一體的產業集群,打造鄉村產業發展高地,建設鄉村產業集群。4、農產品初加工項目農業農村部繼續支持實施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設施建設補助;鼓勵和支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設施建設,促進農產品順利進入終端市場和後續加工環節。同時支持發展糧變粉、豆變芽、肉變腸、奶變酪、菜變餚、果變汁等初級加工產品項目;農產品初加5、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創建和認定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引導各地梯次推進國家、省、市縣產業園建設;同時,總結不同區域、不同產業類型的產業園範例,發布產業園發展報告。目前全國已批准創建四批107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20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繼續支持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6、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
制定《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實施分工方案,開展數字農業建設試點,打造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和數字農業創新中心。實施數字農業農村規劃,整合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平台,建設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和數字農業創新中心,開展數字農業試點,加快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集成應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 第二條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鄉村,是指城市建成區以外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和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的地域綜合體,包括鄉鎮和村莊等。

『叄』 如何申報省級和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指南

1、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條件

申報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應達到以下條件:

主導產業特色優勢明顯

主導產業為本縣(市、區)特色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在本省區乃至全國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主導產業集中度高、上下游連接緊密,產業間關聯度強,原則上數量為1—2個,產值占產業園總產值的比重達50%以上。主導產業符合「生產+加工+科技」的發展要求,種養規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營銷品牌化的全產業鏈開發的格局已經形成,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規劃布局科學合理

已制定產業園專項規劃,並經所在地縣級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確了產業園發展布局和區域范圍。產業園種養、加工、物流、研發、服務等一二三產業板塊已經形成,且相對集中、聯系緊密。產業園專項規劃與村鎮建設、土地利用等相關規劃相銜接,產業發展與村莊建設、生態宜居統籌謀劃、同步推進,形成園村一體、產村融合的格局。

建設水平區域領先

產業園生產設施條件良好,高標准農田佔比較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高於本省平均水平,生產經營信息化水平高。現代要素集聚能力強,技術集成應用水平較高,職業農民和專業人才隊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創新創業的機制健全。生產經營體系完善,規模經營顯著,新型經營主體成為園區建設主導力量。

綠色發展成效突出

種養結合緊密,農業生產清潔,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一控兩減三基本」 全面推行並取得實效。生產標准化、經營品牌化、質量可追溯,產品優質安全,綠色食品認證比重較高。農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長效機制基本建立。

帶動農民作用顯著

產業園積極創新聯農帶農激勵機制,推動發展合作制、股份制、訂單農業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推進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農民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幫助小農戶節本增效、對接市場、抵禦風險、拓展增收空間等方面,採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園區農民可支配收入原則上應高於當地平均水平的30%。

政策支持措施有力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統籌整合財政專項、基本建設投資等資金用於產業園建設,並在用地保障、財政扶持、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應用、人才支撐等方面有明確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水、電、路、訊、網路等基礎設施完備。

組織管理健全完善

產業園運行管理機制有活力,方式有創新,有適應發展要求的管理機制和開發運行機制。政府引導有力,多企業、多主體建設產業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形成了產業園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

2、申報流程和中央財政支持政策

申請創建程序

按照由產業園所在地人民政府申請,省級農業和財政廳(委、局)核報省級政府同意後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的程序,開展申請創建工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和廣東省農墾總局直接上報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按照高標准、少而精、寧缺毋濫的要求,組織競爭性選拔。符合創建條件的,經公示後可批准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經一定時間建設達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標準的,可認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中央財政支持政策

根據產業園相關因素,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認定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給予適當支持。為體現激勵約束、強化地方責任,獎補資金分期安排。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將建立「能進能退、動態管理」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考核管理機制,對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給予獎補資金,並按規定撤銷創建資格;對績效考核成績突出的加大獎補力度。

3、2021年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

2021 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將繼續創建和認定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即將開始,提前准備好申報材料;

在區域布局上: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貧困縣、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 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等申請創建。新創建的國家產業園主導產業原則上不與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已批准創建的國家產業園主導產業相同。地域上不與農財兩部批准建設的農業產業強鎮重疊。產業園應布局在縣以下。

在資金支持上:中央財政通過獎補方式對批准創建的國家產業園予以資金支持。資金分三次安排,第一次在批准創建時安排部分獎補資金,第二次在通過中期評估後安排部分獎補資金,第三次在通過認定後安排剩餘獎補資金。對認定未通過的,不再安排獎補資金並收回結余資金。

『肆』 農業產業整合基礎設施項目哪個部門審批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通知指出,為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壯大鄉村產業,2019年農業農村部、財政部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按照建設內容、建設條件及申報程序的要求,經鎮(鄉)自願申報、省級農業農村和財政部門共同遴選、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審核,批准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等298個鎮(鄉)開展農業產業強鎮建設。

『伍』 2018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怎麼申報哪家單位申請過,請報名

2017年,農業部和財政部通過聯合評審在6月和9月分別公布了第一批11個、第二批30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名單。

[申報時間]
2018年再創建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2018年5月25日前報送申報創建材料,超期不予受理。

[申報程序]
按照由產業園所在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省級農業和財政廳(委、局)核報省級政府同意後報農業部、財政部的程序,開展申請創建工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和廣東省農墾總局直接報農業部、財政部。農業部、財政部按照高標准、少而精、寧缺毋濫的要求,聯合組織競爭性選拔。符合創建條件的,經公示後可批准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經一定時間建設達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標準的,可批准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申報材料要求]
申報材料中產業園要有基礎,創建要有新思路,創建方案需包括九個內容:發展現狀、功能定位、思路目標、創建內容、帶動農民、支持政策、運行管理機制、報賬措施、相關證明材料。

[中央財政支持政策]
根據產業園的規劃面積、園內農業人口數量、地方財政支持情況等因素,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方式對批准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給予適當支持。為體現激勵約束,強化地方政府責任,獎補資金分期安排。農業部、財政部將建立「能進能退、動態管理」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考核管理機制,對考核不合格的,不再給予獎補資金,並按規定撤銷創建資格,對績效考核成績突出的加大獎補力度。

參考「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陸』 一個行政村2006年產值一千萬,現在2022年產值大概多少

●10個重點項目申報要求和56項鄉村振興補貼優惠政策
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小編整理了10個重點項目申報要求,以及56項鄉村振興補貼優惠政策,僅供參考。
一、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

發布時間:3—4月份
激勵政策:10000—15000萬元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實施方案、發展規劃、資金使用方案
項目要求:1.主導產業特色優勢明顯,產值占產業園總產值的比重達50%以上;2.規劃布局科學合理,已制定產業園專項規劃;3.建設水平區域領先,高標准農田佔比較高,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高於本省平均水平;4.綠色發展成效突出;5.帶動農民作用顯著,園區農民可支配收入原則上應高於當地平均水平的30%;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7.組織管理健全完善。
認定標准:主導產業覆蓋率達到60%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3:1;產業園年總產值超過30億元;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質量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9%以上;園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當地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二、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

發布時間:3—4月份
激勵政策: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實施方案、發展規劃、資金使用方案
項目要求:全產業鏈總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支持各省圍繞基地建設、機種機收、倉儲保鮮、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現代流通、品牌培育等全產業鏈建設,促進提升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水平。資金支持要圍繞產業集群要求,聚焦重點區域,突出關鍵環節,不得面面俱到,不得撒胡椒面,不允許按縣市平均分配,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使用按照農業生產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相關規定執行,鼓勵創新資金使用方式,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相關主體給予支持,不得將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簡單直接投入經營主體。
三、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項目
發布部門: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

發布時間:2—4月份
激勵政策:政策支持
申報材料:示範園創建申報書、示範園實施方案、其他相關配套材料
項目要求:按照「當年先創建、次年再認定」的原則。1.原則上縣(市)級政府是擬創建示範園的申報主體;2.優先支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範縣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3.高度重視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工作,已成立由本級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並明確具體的示範園管理機構;4.具備較好的產業融合發展基礎或特色產業優勢,且建設示範園的意願明確;5.示範園發展思路清晰、功能定位明確,用地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具有較強的示範、引導和帶動作用;6.各省(區、市)根據上述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細化確定的具體創建條件。
四、國家級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

發布時間:3—5月份
激勵政策: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實施方案、發展規劃
項目內容: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增效,實現農葯化肥使用負增長。實行種養結合,發展循環農業,推進畜禽糞污、秸稈、農膜等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高於本省及全國平均水平。
五、國家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水利部

發布時間:4—5月份
激勵政策:政策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申報書》,並提供創建工作方案及證明材料。省級特優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填寫《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申報信息匯總表》
項目要求:1.立足本地產業發展實際,統籌兼顧糧經產品、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和林特產品等五大類特色農產品,自主選擇特色主導品種,原則上以縣為單位申報;2.應符合《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認定標准》(農市發〔2017〕8號)中的創建條件。
六、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辦公廳

發布時間:3—4月份
激勵政策:1000萬元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申請表、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實施方案、發展規劃
項目要求:1.依託鎮域1—2個農業主導產業,農業主導產業總產值達到2億元;2.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比達到2:1;3.城關鎮、開發區、街道辦事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所在地不列入推薦范圍;4.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對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予以適當支持,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集中用於扶持壯大鄉土經濟、鄉村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七、國家休閑農業重點縣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發布時間:4—5月份
激勵政策:政策支持,掛牌
申報材料:申報文件、申報表、重點縣建設的有關規劃及實施方案
項目要求:1.具有世界知名自然文化資源、全國獨特自然文化資源、區域鮮明自然文化資源;2.年接待遊客200萬人次以上;3.營業收入年均增速均超6%;4.農家樂、鄉村民宿、休閑觀光園區、休閑農庄、休閑鄉村、康養和教育基地等業態類型豐富,至少具有五項上述類型,分布在縣域1/3以上鄉鎮;5.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點5個以上;6.從業人員中農民就業比例達60%以上,農民人均收入高於省內平均水平5%以上。
八、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發布時間:7—8月份
激勵政策:1-1.5億元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實施方案、發展規劃
項目要求:1.類型,統籌考慮區域差異、發展水平等因素,分區分類建設示範區。在黃淮海平原糧食主產區,創建一批以糧食產業為重點的示範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地區,創建一批以優勢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示範區。在大中城市郊區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創建一批以都市農業和智慧農業為重點的示範區。在脫貧地區,創建一批以「小而精」特色產業為重點的示範區。2.要求,生產基礎較好、裝備水平較高、產業鏈基本健全、經營體系較為完備、農業環境較為友好、政策支持保障有力。
九、中國美麗休閑鄉村
發布部門:農業農村部辦公廳

發布時間:7—8月份
激勵政策:政策支持
申報材料:申報文件、鄉村規劃
項目內容:以行政村為主體單位,在發展提升鄉村休閑旅遊業方面應具備一是特色優勢明顯、二是服務設施完善、三是鄉風民俗良好、四是品牌效應明顯。已獲得省級美麗休閑鄉村、農家樂聚集村等榮譽,村域內具有不可替代的稀缺資源優勢,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帶動作用強。已成為中小學及各類大專院校的培訓實訓基地或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和榮譽稱號的優先推薦。
十、國家農業科技園
發布部門:科技部

發布時間:10—11月份
激勵政策:資金支持
申報材料:編制實施方案、發展規劃
項目內容:一是園區申報單位要落實好主體責任,統籌推動園區建設,形成長效管理機制;二是要有明確的主導產業,注重發展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積極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龍頭企業,提升產業競爭力;三是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區規劃合理,核心區四至范圍明確、總面積1萬畝以上、區塊數量不超過2個;四是應建有科技創新創業創造服務平台,應具有較強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創業服務能力;五是強化園區對創新型縣(市)和扶貧等工作的支撐作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建設核心區位於創新型縣(市)或國家級貧困縣的園區。
1、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項目
補貼額度:省級1000-5000萬元,國家級1-3億元
2、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
補貼額度:省級3000-6000萬元/年,國家級6000-8000萬元/年,共三年。
3、農業產業強鎮示範項目
補貼資金:1000萬元
4、數字農業建設試點項目
補貼資金:2000萬元以內
5、綠色循環高效特色農業促進項目
補貼額度:1800萬元
6、中葯材生產扶持及葯材基地項目
補貼額度:100-3000萬元
7、農商互聯項目
補貼額度:每省2億元
8、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
補貼額度:最高5000萬元
9、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項目
補貼額度:2000-3000萬元
10、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
補貼額度:最高每畝補助1500萬元
11、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縣(市、區)創建項目
補貼額度:50-1000萬元
12、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項目
補貼資金:5000萬元
13、「特色小鎮」工程申報項目
補貼額度:500-2000萬元
14、區域生態循環農業項目
補貼額度:1000-1500萬元
15、現代種業提升工程(農作物種子、畜禽良種)項目
補貼額度:800-1500萬元
16、對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縣(市、區),每個縣給予2000萬元激勵支持。
17、加快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政策,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專項資金增加到55億元。
18、振興奶業支持苜蓿發展政策,安排補貼苜蓿面積100萬畝以上,6億元資金,每畝補貼600元,並給予地方更大的自主權。
19、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打造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安排中央財政資金50億元;認定400個左右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引領鄉村特色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遴選推介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
20、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支持政策,符合條件的縣補助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
21、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建設支持政策,創建100個左右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形成一批以設施化為主的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現代化示範區、以綠色化為主的生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以數字化為主的智慧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以園區化和融合化為主的優勢特色產業現代化示範區。
22、農產品初加工稅收減免政策。
23、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政策,壯大龍頭企業隊伍,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強化鄉村企業家隊伍建設,推進科企對接。
24、扶持農民合作社發展政策,加強試點示範引領,補貼規模最高不超過100萬元。
25、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支持政策,打造150條鄉村休閑旅遊精品景點線路,建設20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提升服務水平;創新發展業態。
26、養殖環節無害化處理補助,統籌省市縣資金安排,足額安排資金。
27、高素質農民培育政策,中央財政投入23億元繼續在全國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
28、培養鄉村振興人才政策,開展「全國十佳農民」遴選。
29、草原生態利用補助獎勵政策,各有關省份負責補獎政策的具體組織實施,確定具體補獎標准和發放方式。
30、一村一品、一縣一業、一鎮一特
補貼額度:100-500萬元
31、農業綜合開發林業專項
補貼額度:200萬元
32、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
補貼額度:低息貸款項目
33、全國農村創業創新項目
補貼額度:低息貸款項目
34、文化藝術和旅遊研究項目
補貼額度:25 萬元
35、農村蔬菜大棚補貼
每個項目補貼50-100萬元,要求設施達200畝以上,新建日光溫室每棟補助1萬元,新建春秋大棚每棟補助0.2萬元,新建智能化自動調控連棟日光溫室每畝(棚內面積)補助2萬元。
36、農產品加工補助項目
補貼額度:1-100 萬元
37、農業組織創新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
補貼額度:100萬元
38、扶持「菜籃子」產品生產項目
補貼額度:300萬元以內
39、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
補貼額度:60-300萬元
40、有機肥生產試點項目
補貼額度:300萬元
41、糧改飼試點項目
補貼額度:1000萬元
42、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項目
補貼額度:1000萬元
43、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中央預算內投資備選項目
補貼額度:項目總投資10%左右
44、生物質能綜合利用示範項目
補貼額度:項目總投資10%左右
45、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項目
補貼額度:300萬元
46、農業綜合開發農業部專項良種繁育、特色種植項目
補貼額度:100-500萬元
47、農產品促銷項目資金
補貼額度:項目總投資10%左右
48、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項目
補貼額度:不超過2000萬元
49、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
補貼額度:80-120萬元
50、規模化大型沼氣工程
補貼額度:200-3000萬元
51、冷鏈物流和現代物流項目
補貼額度:200-1000萬元
52、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
補貼額度:以獎代補、貸款貼息
53、輪作休耕補貼
其中東北地區輪作試點補貼標準是150元/畝,水稻休耕補貼是500元/畝
54、農村舊房改造補貼
五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
低保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2萬元;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2萬元;
困難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1萬元;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2萬元;
一般戶:一級危房戶均補助0.5萬元;二級危房戶均補助0.3萬元;三級危房戶均補助0.2萬元。
55、農村雙女戶補貼
符合條件的,補貼2000元--10000元。
56、農機補貼,報廢的也有補貼
補貼種類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水稻插秧機、機動噴霧(粉)機、機動脫粒機、飼料(草)粉碎機、鍘草機等。
一般補貼機具:單機補貼額原則上不超過5萬元;
擠奶機械、烘乾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2萬元;
100馬力以上拖拉機、高性能青飼料收獲機、大型免耕播種機、大型聯合收割機、水稻大型浸種催芽程式控制設備:單機補貼額不超過15萬元;
200馬力以上拖拉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25萬元;
大型甘蔗收獲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40萬元;
大型棉花採摘機:單機補貼額不超過60萬元。
來源:農業行業觀察整理
圖片來源:互聯網
原標題:2022年鄉村振興項目申報匯總
版權說明:本號主要發布鄉村振興產業規劃中心的原創圖文及視頻資訊,並提供相關政策法規講解,歡迎閱讀分享,轉載時請註明出處;另有部分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立場,感謝作者辛勤創作,如有侵權敬請告知,我們將及時處理。
EN

『柒』 2021國家扶持十大項目

1、創建「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培育一批「產品小而特、業態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形成一村帶數村、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2021年,制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規范性指導意見。新認定400個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公布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100億元縣、10億元鎮、1億元村。

2、建設農業產業強鎮。聚焦鎮(鄉)域1―2個主導產業,吸引資本聚鎮、能人入鎮、技術進鎮,建設一批標准原料基地、集約加工轉化、區域主導產業、緊密利益聯結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強鎮,培育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農業產業強鎮,打造主業強、百業興、宜居宜業的農民區域服務中心。2021年,建設300個農業產業強鎮。

3、打造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突出產業環節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建設主導產業突出、規模效益顯著、產業鏈條健全、綜合競爭力強的產值超100億元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一批產值超1000億元的骨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打造鄉村產業區域增長極和產業高地。2021年,支持建設一批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4、培育知名特色品牌。開展鄉村特色產業調查分析,指導鄉村手工產業做精做細,打造「鄉字型大小」「土字型大小」特色產業「金字招牌」。2021年,建立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推介一批鄉村特色產品和能工巧匠,宣傳一批鄉村特色產業知名品牌。

5、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組織龍頭企業到脫貧地區建設加工車間和原料基地,開展脫貧地區產品宣介和產銷對接活動。2021年,開展脫貧地區與發達地區多項對接活動。

6、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強化標准引領和技術指南,扶持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延時類初加工,發展糧變粉、豆變芽、肉變腸、奶變酪、菜變餚、果變汁等食品類初加工,培育一批農業食品融合企業。2021年,制定加快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的意見,制定促進農業與食品產業融合發展的意見。

7、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培育一批生產標准、技術集成、管理科學、品牌知名和產業集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以及綜合利用主體,推進多元化開發、多層次利用、多環節增值。2021年,發布農產品加工業分行業10強企業,創建一批全國主食加工業示範企業。

8、建設農業食品創新平台。依託具備技術研發能力的地區和機構,建設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力爭搭建一批平台,形成一套機制,攻克一批技術,轉化一批成果,創制一批裝備,推廣一批先進實用技術。2021年,建設數個中國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科研基地,完善一批國家農產品加工研發分中心,建立農產品加工業專家指導組等5個鄉村產業專家指導組。

9、提升農產品加工園區。按照「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要求,引導各類龍頭企業向園區集中,促進原料生產、精深加工、體驗展示、物流配送有機銜接。2021年,發布農產品加工業100強園區以及分行業10強園區,培育一批產值超100億元的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聯合河南省人民政府舉辦第24屆中國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

10、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在縣域內打造農業全產業鏈,遴選一批特色鮮明、鏈條健全、聯結緊密、業態豐富、創業活躍的農業全產業鏈,拓展農業增值增效深度和功能價值開發廣度。2021年,公布一批全國農業全產業鏈典型模式和「鏈主」企業,組織召開全國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


『捌』 鄉村振興有哪些項目

鄉村振興是將農村的自然、生態、農業、人文、資源開發為特色產品,打造出特色產業,能給農民帶來多重效益,在理解鄉村振興戰略下,活用農村資源的理論基礎和內涵,分析並實現農村資源開發--加工--轉化的方法,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效果,創造農村非農就業機會。北京宏海澤遠咨詢有限公司十年專注於產業研究、產業開發、產業運營,目前針對鄉村振興產業轉化模式設計,從前期當地資源分析--模式研究--模式運營--項目效益全程跟蹤服務。
鄉村振興的這些項目可以獲得政府扶持:
(一)推進公共服務設施提標擴能
1、健全醫療衛生設施
2、完善教育設施
3、改善養老體育設施
4、發展文旅體育設施
5、完善社會福利設施
6、建設社區綜合服務設施
(二) 推進環境衛生設施提級擴能
7、完善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設施
8、健全污水集中處理設施
9、改善縣城公共廁所
(三) 推進市政公用設施提擋升級
10、優化市政交通設施
11、完善市政管網設施
12、發展配送投遞設施
13 推進縣城智慧化改造
14、更新改造老舊小區
(四) 推進產業培育設施提質增效
15 完善產業平台配套設施
16、健全冷鏈物流設施
17、提升農貿市場水平

『玖』 2021國家扶持十大項目

摘要 農業產業強鎮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