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津市寧河區有多少個街道
截至2020年6月,寧河區下轄2個街道、13個鎮:蘆台街道、橋北街道、寧河鎮、苗庄鎮、豐台鎮、岳龍鎮、板橋鎮、潘庄鎮、造甲城鎮、七裏海鎮、大北澗沽鎮、東棘坨鎮、北淮淀鎮、表口鎮、廉庄鎮。270個村、35個社區。
B. 天津市津南區雙橋河鎮東泥沽村什麼時候整合
整合只是時機問題,問題是時機未到。
C. 天津市寧河縣板橋鎮有幾個村
十九個:田莊坨村、齊家沽村、北珠庄村、於三庄村、王良庄村、趙學庄村、東板橋村、西板橋村、北板橋村、崔成庄村、大麥沽村、盆罐庄村、王石村、楊花庄村、老家莊村、東雙庄村、張子鋪村、王贊鋪村、學郝鋪村。鎮政府駐地東板橋村
D. 天津有七十二沽,這里說的沽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大沽炮台」,是我們在中國近代史上常接觸的地名,而在天津的地名中,末尾帶「沽」字的特別多,盛傳天津自古有「七十二沽」之說。
而史料證實,天津實際上不止七十二個「沽」,如果把天津、寧河、寶坻、薊縣、玉田、豐潤諸縣叫沽的地方都加起來,共有八十一個「沽」。諸如城內二十一沽,有丁字沽、西沽、東沽、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賈家沽、邢家沽、鹹水沽、葛沽、元沽等;在寶坻有二十九沽,如翦子沽、南在沽、五道沽、小塔沽、大沽等;在寧河有二十二沽,如齊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等等。
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由天津開始的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一度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在天津「七十二沽」中,名聲大的是從西北的丁字沽、西沽起,繼之是城東北的小直沽,東、西泥沽,直到海河入海處的大沽。
西沽和丁字沽距離較近。清初詩人朱導江留有詩句:「潞衛交流入海平,丁沽風物久聞名」。潞河即今北運河,衛河是南運河,兩河流進天津,在城北八里處匯合,成丁字形,故名丁字沽。西沽在明代曾設官渡,清康熙時在舊址設浮橋。民國期間,當地人沿北運河岸遍種桃樹,春天桃花盛開,十里飄香,成為天津春遊勝地。
大沽,是天津「七十二沽」的最後一沽,位於海河入海口,被譽「地當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車」,有京津門戶、海陸咽喉之稱。
從明代起,大沽口就開始駐軍設防,炮台初建於明代嘉靖年間,鴉片戰爭前後更加大規模擴建,咸豐八年(1858年)為加強海防,確保京城安全,清朝政府在南、北兩岸修築「威」、「鎮」、「海」、「門」、「高」四座大炮台和20多座小炮台,防務不斷加強。隨著清末國外列強對華侵略,大沽地區更成為北方戰略要地。
E. 天津寧河區概況
寧河區,位於?>天津市東北部,地處環渤海經濟區核心區域,位居京津唐和曹妃甸工業區中心地帶。
寧河是天津的東大門,地處京津冀城市群幾何中心,區域面積1296平方公里,轄2街道13個鎮、270個行政村、33個居委會,人口42萬,城區設在蘆台鎮。寧河區始於清雍正九年(1731年)建置,隸屬順天府東路廳,2015年8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天津市寧河縣,設立天津市寧河區。寧河區屬大陸性季風氣候,暖溫帶半乾旱半濕潤風帶,四季分明。寧河自古就是「魚米之鄉」,銀魚、紫蟹、蘆葦草被喻為寧河「三宗寶」。七裏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古海岸和濕地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僅有的三處具有古海岸性質的濕地資源之一,境內還擁有佔地6000平方米的道教廟宇天尊閣,為天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京山鐵路穿境而過,濱保高速公路、京津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津寧高速公路、塘承高速、津薊高速公路貫通全區,距天津港20分鍾、天津濱海國際機場30分鍾、北京首都國際機場60分鍾,與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核心區、唐山市區、曹妃甸工業區和北京整體納入了1小時經濟圈。
2018年,寧河區地區生產總值420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2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17.4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2元。
F. 天津市寧河縣有哪些鄉鎮,哪些村,哪些社區
寧河縣蘆台鎮永盛道街社區,東大營街社區,文化路街社區,車站街社區,幸福路街社區,西大橋街社區,沿河街社區,商業街社區,育紅街社區,震新街社區,曙光里街社區,光明街社區,金華路街社區,新生街社區,光輝街社區,聯星街社區,換新街社區,國家園街社區,東方紅街社區,永興街社區,大陳街社區,趙家園街社區,光明新區,社區,華翠社區,大安社區,福康社區,幸福花園社區,愉悅港灣社區,建國村,曹庄村,建新村,大王御史前村,大王御史北村,小趙庄村,大艇村,黨莊子村,大趙庄村,南小辛庄村,北田莊村,廟東村,白台村,小王御史村,小崔庄村,小楊庄村,大楊庄村,前田莊村,震新村,南崔庄村,靳莊子村,皇姑庄村,稻地村,小薄村,西窯村,靳家壑村,薄前村,薄後村,北湖村,張前村,張北村,張西村,張二村,大尹村,小尹村,南湖村,董莊子村,東升村,貿易開發區,經濟開發區,寧河鎮清泥村,北嶽庄村,張辛村,牛口村,前幫道沽村,後幫道沽村,寧河二村,寧河三村,寧河四村,寧河五村,寧河六村,西關村,南沽村,林莊子村,孫莊子村,谷莊子村,胡莊子村,楊泗庄村,任漢庄村,大辛庄村,小辛庄村,江窪口村,洛波汀村,大月河村,小月河村,端莊村,魯庄村,苗庄鎮劉莊子村,大沙窩村,小沙窩村,麥穗沽村,苗棗庄村,柳莊子村,小茄庄村,張鳳庄村,苗莊子村,南珠庄村,前捷道沽村,中捷道沽村,小捷道沽村,後捷道沽村,東瓦房港村,西瓦房港村,趙路庄村,馬滑庄村,前於飛庄村,中於飛庄村,東窩村,後劉瘸村,塔慈村,倒流村,南窩村,梨園村,前江石沽村,後江石沽村,東楊庄村,孟舊窩村,豐台鎮豐台東村,豐台北村,豐台南村,豐台西村,孫家莊村,西趙庄村,東趙庄村,李茂庄村,高穩庄村,韓其庄村,雙樹庄村,李老莊村,李更庄村,大韓庄村,小韓庄村,陸庄村,南埋珠村,北埋珠村,倚岸村,窯頭村,大李庄村,小李庄村,西淮沽村,東淮沽村,前棘坨村,後棘坨村,蘭莊子村,岳秀庄村,岳龍鎮岳龍庄村,於潮庄村,曾莊子村,大良庄村,小良庄村
G. 誰知道天津72沽 名字
城內二十一沽有丁字沽、西沽、東沽(東沽在窯窪,見明時窯窪元帝廟磬文「曰東沽港村」,今元帝廟改凈土院)、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賈家沽、邢家沽、鹹水沽、葛沽、元沽、草頭沽、桃源沽、盤沽、四里沽、鄧善沽、郝家沽、東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
在寶坻有二十九沽,翦子沽、南寨沽、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蘆沽、青稗沽、於家沽、梁家沽、豹子沽、西魯沽、東魯沽、菱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淀沽、瑪瑙沽、大駱里沽、小駱里沽、大沽、灘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八道沽、傍道沽、西壯沽。
在寧河有二十二沽,齊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捷道沽、麥子沽、東槐沽、中興沽、北澗沽、盤沽、南澗沽、鉤樓沽、漢沽、馬杓沽、李家沽、又李家沽、蟶頭沽、寧車沽、塘兒沽、田家沽、豐家沽。
H. 天津72沽是哪72沽
有丁字沽、西沽、東沽(東沽在窯窪,見明時窯窪元帝廟磬文「曰東沽港村」,今元帝廟改凈土院)、三汊沽、小直沽、大直沽、賈家沽、邢家沽、鹹水沽、葛沽、元沽、草頭沽、桃源沽、盤沽、四里沽、鄧善沽、郝家沽、東泥沽、中泥沽、西泥沽、大沽。此二十一沽,從西潞河名也,西潞河一名西沽河。
在寶坻者二十九,曰翦子沽、南寨沽、五道沽、小塔沽、又小塔沽、王家沽、曹家沽、葫蘆沽、青稗沽、於家沽、梁家沽、豹子沽、西魯沽、東魯沽、菱角沽、矼石沽、塔沽、半截沽、大淀沽、瑪瑙沽、大駱里沽、小駱里沽、大沽、灘沽、北李子沽、南李子沽、八道沽、傍道沽、西壯沽。
在寧河者二十二沽,曰齊家沽、南沽、江石沽、大麥沽、傍道沽、捷道沽、麥子沽、東槐沽、中興沽、北澗沽、盤沽、南澗沽、鉤樓沽、漢沽、馬杓沽、李家沽、又李家沽、蟶頭沽、寧車沽、塘沽、田家沽、豐家沽。此二縣五十一沽,從東潞河名也,東潞河一名東沽河。
在城區的二十一沽,今天大都仍在,當然今非昔比。寶坻的沽,現實存28沽(村),寧河現實存19沽。這些沽中,有很多與歷史記載相吻合。如寶坻歷史上大、小駱子沽,現今為貉子沽,據傳明代山東一戶難民逃荒路過此地,因車軸中斷,在這里落戶建庄,並因地勢低窪,有貉子居住,故名。寧河歷史上的捷道沽,現在分為前、後、小、中捷道四沽,因明代燕王掃北,在此設捷報站而得名。
---------------來自https://ke..com/item/%E5%A4%A9%E6%B4%A5%E4%B8%83%E5%8D%81%E4%BA%8C%E6%B2%BD/1491768?fr=aladdi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