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市武清區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地理環境:退海成陸,沖積平原,海拔起伏不大,但總體上是西北(高村鄉)高,東南(大黃堡窪)低。
歷史文化:先秦 燕國之地,濱海羈糜散州 燕趙文化
西漢 元封五年始設泉州縣 雍奴縣
北魏 太平真君七年省泉州入雍奴
唐朝 天寶元年廢原縣名,更新縣名為武清縣
明朝 燕王掃北,定都北京
武清北拱神京,南襟滄渭,漕運文化開始興起。但這時的武清縣較先前要小了很多,因為析出了天津縣(天津市)。
建國後又析出安次縣(廊坊市)
//武清的版圖就好比nokia手機,總會有更小更新的一款等著你//
風土人情: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小白在俠客行一文中已經說過,在此不必多說。
現在全國城市的發展趨向就是COPY_COPY_COPY,已經被津京同化得差不多了,所以很難看出差別。如果要說,那就是~~~武清是上午結婚(與天津不同),武清管冰糖葫蘆叫糖堆兒(與北京不同),武清人特戀家(與天津北京都一樣),最後一點,武清人用英文罵街—MAYBE(與天津北京都不一樣),所以很好區分~~~~~~
2. 天津市的「市內六區,四郊五縣」各是哪並評論一下武清區
市內六區: 河北,南開,河東,紅橋,河西,和平四郊:
津南,北辰,東里,西青
五縣: 薊縣,武清,寶坻,寧和,靜海
天津,簡稱津,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1-2]環渤海地區經濟中心、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先進製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範區、改革開放先行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對武清區的看法:
武清區位於天津西北部,地處京津兩市之間。轄楊村街、徐官屯街、東蒲窪街、黃庄街、下朱庄街,大鹼廠鎮、崔黃口鎮、梅廠鎮、大黃堡鄉、上馬台鎮、汊沽港鎮、大良鎮、曹子里鄉、下伍旗鎮、河北屯鎮、南蔡村鎮、泗村店鎮、大孟庄鎮、河西務鎮、高村鄉、城關鎮、白古屯鄉、大王古鎮、東馬圈鎮、豆張庄鄉、黃花店鎮、石各庄鎮、陳咀鎮、王慶坨鎮等29個鄉鎮街道辦事處。
區人民政府坐落於楊村鎮。
3. 天津分哪幾個區
市內六區:南開,河西,和平,河北,河東,紅橋
環城四區(四郊):東麗,西青,津南,北辰
五縣:寶砥,寧河,武清,薊縣,靜海
濱海新區:塘沽,漢沽,大港
4. 天津市武清區有多少個村
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
5. 天津市區,寧波市區,溫州市區的詳細鎮名是什麼,請問誰知道
您好!我只提供給你三個城市的鎮,至於它們三個的鄉名、街道名,既然您沒有問,暫時不提供。(資料摘自於網路,可能有不準確的地方。)
一、溫州市:轄3個市轄區、6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以下是下轄的鎮(不包括街道、鄉):
1.鹿城區:雙嶼鎮、七都鎮、臨江鎮、藤橋鎮,另轄12個街道、5個鄉;
2.龍灣區:狀元鎮、瑤溪鎮、沙城鎮、天河鎮、靈昆鎮,另轄5個街道;
3.甌海區:瞿溪鎮、潘橋鎮、澤雅鎮、郭溪鎮、麗嶴鎮、仙岩鎮,另轄7個街道;
4.瑞安市:塘下鎮、汀田鎮、莘塍鎮、飛雲鎮、仙降鎮、馬嶼鎮、曹村鎮、龍湖鎮、陶山鎮、碧山鎮、湖嶺鎮、平陽坑鎮,另轄6個街道、19個鄉;
5.樂清市:樂成鎮、柳市鎮、磐石鎮、黃華鎮、白石鎮、象陽鎮、翁垟鎮、虹橋鎮、蒲岐鎮、南嶽鎮、清江鎮、芙蓉鎮、南塘鎮、雁盪鎮、大荊鎮、仙溪鎮、湖霧鎮、石帆鎮、淡溪鎮、七里港鎮、北白象鎮,另轄10個鄉;
6.永嘉縣:上塘鎮、甌北鎮、烏牛鎮、橋頭鎮、橋下鎮、沙頭鎮、碧蓮鎮、巽宅鎮、岩頭鎮、楓林鎮、岩坦鎮、大箬岩鎮,另轄26個鄉;
7.平陽縣:昆陽鎮、鰲江鎮、水頭鎮、蕭江鎮、騰蛟鎮、鶴溪鎮、宋橋鎮、宋埠鎮、錢倉鎮、麻步鎮、鳳卧鎮、順溪鎮、山門鎮、南雁鎮、榆垟鎮、鄭樓鎮、南麂鎮,另轄13個鄉;
8.蒼南縣:靈溪鎮、龍港鎮、宜山鎮、蘆浦鎮、莒溪鎮、舥艚鎮、錢庫鎮、望里鎮、觀美鎮、藻溪鎮、橋墩鎮、炎亭鎮、金鄉鎮、大漁鎮、礬山鎮、赤溪鎮、馬站鎮、霞關鎮、沿浦鎮、南宋鎮,另轄16個鄉;
9.泰順縣:羅陽鎮、百丈鎮、泗溪鎮、雅陽鎮、仕陽鎮、三魁鎮、筱村鎮、彭溪鎮、龜湖鎮、西暘鎮、司前畲族鎮,另轄25個鄉;
10.文成縣:大峃鎮、珊溪鎮、玉壺鎮、南田鎮、黃坦鎮、巨嶼鎮、百丈漈鎮、西坑畲族鎮,另轄2個鄉;
11.洞頭縣:北嶴鎮、大門鎮、東屏鎮,另轄3個鄉。
二、寧波市:轄6個市轄區、2個縣,代管3個縣級市,以下是下轄的鎮(不包括街道、鄉):
1.海曙區:沒有鎮,轄8個街道;
2.江東區:沒有鎮,轄7個街道;
3.江北區:慈城鎮,轄7個街道;
4.鎮海區:澥浦鎮、九龍湖鎮,另轄2個街道;
5.北侖區:白峰鎮、春曉鎮,另轄7個街道、1個鄉;
6.鄞州區:咸祥鎮、邱隘鎮、五鄉鎮、雲龍鎮、橫溪鎮、姜山鎮、古林鎮、橫街鎮、鄞江鎮、章水鎮、瞻岐鎮、東吳鎮、高橋鎮、塘溪鎮、洞橋鎮、東錢湖鎮、集士港鎮,另轄6個街道、1個鄉;
7.餘姚市:臨山鎮、泗門鎮、馬渚鎮、牟山鎮、丈亭鎮、梁弄鎮、陸埠鎮、大隱鎮、大嵐鎮、河姆渡鎮、四明山鎮、小曹娥鎮、黃家埠鎮、三七市鎮,另轄6個街道、1個鄉;
8.慈溪市:龍山鎮、掌起鎮、觀海衛鎮、附海鎮、橋頭鎮、匡堰鎮、逍林鎮、新浦鎮、勝山鎮、橫河鎮、崇壽鎮、庵東鎮、天元鎮、長河鎮、周巷鎮,另轄5個街道;
9.奉化市:溪口鎮、尚田鎮、蒓湖鎮、裘村鎮、大堰鎮、松嶴鎮,另轄5個街道;
10.寧海縣:長街鎮、力洋鎮、一市鎮、桑洲鎮、岔路鎮、前童鎮、黃壇鎮、強蛟鎮、大佳何鎮、西店鎮、深甽鎮,另轄4個街道、3個鄉;
11.象山縣:石浦鎮、西周鎮、鶴浦鎮、賢庠鎮、牆頭鎮、定塘鎮、塗茨鎮、大徐鎮、新橋鎮、泗洲頭鎮,另轄3個街道、5個鄉。
三、天津市:轄13個市轄區、3個縣,以下是下轄的鎮(不包括街道、鄉):
1.和平區:沒有鎮,轄6個街道;
2.河北區:沒有鎮,轄10個街道;
3.河西區:沒有鎮,轄13個街道;
4.河東區:沒有鎮,轄13個街道;
5.南開區:沒有鎮,轄12個街道;
6.紅橋區:沒有鎮,轄10個街道;
7.東麗區:軍糧城鎮、大畢庄鎮、華明鎮,另轄5個街道、1個鄉;
8.西青區:楊柳青鎮、張家窩鎮、南河鎮、大寺鎮、辛口鎮、中北鎮、王穩庄鎮,另轄2個街道;
9.津南區:鹹水沽鎮、葛沽鎮、小站鎮、雙港鎮、辛庄鎮、雙橋河鎮、八里台鎮、北閘口鎮;另轄1個辦事處(鎮級,但不是街道辦事處);
10.北辰區:天穆鎮、北倉鎮、雙街鎮、雙口鎮、青光鎮、宜興埠鎮、小淀鎮、大張庄鎮、西堤頭鎮,另轄4個街道;
11.武清區:梅廠鎮、大鹼廠鎮、崔黃口鎮、大良鎮、下伍旗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河西務鎮、城關鎮、東馬圈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河北屯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咀鎮,另轄6個街道、5個鄉;
12.寶坻區:大口屯鎮、大白庄鎮、王卜庄鎮、方家莊鎮、林亭口鎮、八門城鎮、大鍾庄鎮、新安鎮、馬家店鎮、霍各庄鎮、新開口鎮、大唐庄鎮、高家莊鎮、口東鎮、牛道口鎮、史各庄鎮、郝各庄鎮、周良庄鎮,另轄3個街道、3個鄉;
13.濱海新區:(不確定)大田鎮、楊家泊鎮、茶淀鎮、營城鎮、太平鎮、小王莊鎮、中塘鎮、新城鎮,另轄21個街道;
14.薊縣:漁陽鎮、洇溜鎮、官莊鎮、馬伸橋鎮、下營鎮、邦均鎮、別山鎮、尤古庄鎮、上倉鎮、下倉鎮、羅莊子鎮、白澗鎮、五百戶鎮、侯家營鎮、桑梓鎮、東施古鎮、下窩頭鎮、楊津庄鎮、出頭嶺鎮、西龍虎峪鎮,另轄1個街道、6個鄉;
15.靜海縣:靜海鎮、唐官屯鎮、獨流鎮、王口鎮、台頭鎮、子牙鎮、陳官屯鎮、中旺鎮、大邱庄鎮、蔡公庄鎮、梁頭鎮、團泊鎮、雙塘鎮、大豐堆鎮、沿庄鎮、西翟庄鎮,另轄2個鄉;
16.寧河縣:蘆台鎮、寧河鎮、苗庄鎮、豐台鎮、岳龍鎮、板橋鎮、潘庄鎮、造甲城鎮、七裏海鎮、大北澗沽鎮、東棘坨鎮,另轄3個鄉。
6. 天津各個地區的名稱
截至2019年6月,天津轄16個區,包括:濱海新區、和平區、河北區、河東區、河西區、南開區、紅橋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武清區、寶坻區、靜海區、寧河區、薊州區。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區:
1、和平區
和平區,隸屬天津市,位於天津市區中部,海河幹流西岸,介於北緯39°06′—39°08′10″,東經117°10′16″—117°12′53″之間,總面積9.98平方千米。
2、南開區
南開區是天津中心城區之一,位於中國天津市城區西南部,東起海河,與河北區相望;沿榮吉大街、興安路、南馬路至南門外大街、衛津路和衛津南路,分別與和平區、河西區接壤;西、南至密雲路、芥園西道、陳塘庄鐵路支線,與西青區相連;北抵老鐵橋大街、北馬路,沿西馬路至西關大街、牆子河、南運河,與紅橋區毗鄰。
3、東麗區
東麗區,隸屬於天津市,地處津濱發展主軸,東接濱海新區核心區,西連中心城區,位於北緯39°00′-39°14′,東經117°13′-117°33′之間。全境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總面積477.34平方公里,其中225平方公里納入濱海新區。
4、西青區
西青區,是天津市的市轄區,是天津四個環城區之一。原名西郊區,1992年3月易名為西青區,政府駐地楊柳青鎮。西青區位於天津市西南部,東與紅橋區、南開區毗鄰,南靠獨流減河與靜海區隔河相望,西與武清區和河北省霸州市接壤,北依子牙河。
5、寶坻區
寶坻區是天津市的市轄區之一,位於中國天津市中北部、華北平原北部、燕山山脈南麓,屬於華北平原北部的一部分,地處京、津、唐三角地帶,臨近渤海灣。
7. 天津市內六區各是什麼
天津市內六區分別是:和平區、河西區、南開區、河東區、河北區和紅橋區。
天津自古因漕運而興起,明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築城,是中國古代唯一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歷經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獨特城市風貌。
(7)蔡城天津哪個區的擴展閱讀: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中心城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經濟商業中心。按照服務業功能,中心城區按照「金融和平」、「商務河西」、「科技南開」、「金貿河東」、「創意河北」、「商貿紅橋」的功能定位。
8. 天津市紅橋區怎麼樣
紅橋區是天津的發祥地,位於天津城區西北部,是天津市六個中心市區之一,是天津市赴北京、河北、東三省重要通道之一,天津西站成為連接南北大動脈的京滬高速鐵路的重要樞紐站。
紅橋區是天津商業的發祥地,估衣街上的元隆、謙祥益、瑞蚨祥等綢緞庄是古老而久負盛名的老字型大小;「津門三絕」中的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都是在紅橋一帶誕生的。估衣街、河北大街一帶的商業歷史悠久,對天津城市的商業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歷史沿革
紅橋區內的早期聚落大都出現在元代,而且多分布於南運河的兩岸和北運河的西岸那些有河灣的地方,如侯家後、西大灣子永豐屯、梁家咀、趙家場以及丁字沽、西沽等地。
1949年天津解放前夕,以南運河為界,紅橋區大部在河北,為天津市第九區。東至北運河,南至南運河,西至舊市界,北至北運河。包括西北部的邵公庄、西於庄、丁字沽三個市郊農村,土地面積17.6平方千米,居民173282人。
河南為第八區,位於市區西北部,東至海河,南至鼓樓東、西大街、西關街西至西營門市界,北至南運河。1949年初,紅橋區有居民49675戶,257533人;其中回族2783人,是市區回族的聚居區。
9. 天津市靜海縣有哪些鄉鎮
靜海區2015年撤縣設區,截至2019年4月,靜海區轄18個鄉鎮,分別是靜海鎮、大邱庄鎮、陳官屯鎮、大豐堆鎮、粱頭鎮、西翟庄鎮、子牙鎮、蔡公庄鎮、雙塘鎮、王口鎮、沿庄鎮、中旺鎮、唐官屯鎮、獨流鎮、團泊鎮、台頭鎮、楊成庄鄉、良王莊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鄉鎮:
1、良王莊鄉
良王莊鄉是天津市靜海區下轄的一個鄉。位於天津市西南部,靜海區北部。良王莊花卉種植由來已久,聞名遠近。
2、唐官屯鎮
唐官屯鎮隸屬於天津市靜海區,位於靜海鎮南30公里,天津市區西南65公里處。古老的南運河畔,有一座歷史上因漕運而興盛起來的古鎮——唐官屯。
著名的九宣閘坐落鎮中,南運河、馬廠減河流經鎮區,京滬鐵路、京福高速公路、104國道穿鎮而過,成為人們北上進津的第一道門戶,素有「天津南大門」和「津南第一鎮」之稱。
3、大邱庄鎮
天津市靜海區大邱庄鎮位於天津市西南30公里,西北距靜海新城18千米,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45公里,離天津港60公里,緊靠京滬鐵路、京滬高速鐵路和津滄高速公路,濱石高速公路傍區而過,並在距鎮區2公里處設出口。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便利。
4、獨流鎮
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區域面積64.4平方公里,獨靜公路、津靜公路、津淶公路、津霸公路和京滬鐵路、京滬高速公路縱橫貫穿,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獨流鎮乃千年古鎮,始建於宋遼對峙期,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大興土木,漸成集鎮。
5、大豐堆鎮
天津市靜海區大豐堆鎮地處靜海縣城東南偏東,屬靜海縣人民政府,鎮駐地大豐堆村,距靜海縣城八公里,北緯38°53′,東經116°59′,南與大邱庄鎮、西翟庄鎮相連,東連團泊窪水庫,北與楊成庄比鄰,西南接東雙塘鎮。
10. 天津市武清區 幾個鎮
截至2019年8月,武清區有24個鎮。
武清區是天津市轄16個區之一。古為泉州,別稱雍陽,建置於西漢,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更名為武清,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區。
區域總面積1574平方公里,轄5個街道、24個鎮,即:楊村街道、徐官屯街道、下朱庄街道、黃庄街道、東蒲窪街道,大良鎮、崔黃口鎮、梅廠鎮、南蔡村鎮、河西務鎮、河北屯鎮、大鹼廠鎮、
下伍旗鎮、城關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東馬圈鎮、泗村店鎮、大孟庄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咀鎮、白古屯鎮、高村鎮、豆張庄鎮、曹子里鎮、大黃堡鎮。
(10)蔡城天津哪個區的擴展閱讀:
武清區的區劃沿革:
武清區舊為武清縣,是華北最古老的縣之一。古老的京杭大運河縱貫武清。古書有載:「潞水繞其左,渾河衍其西,北拱神京而層巒迭障,南窺潭海而萬物朝宗。當水路之沖衢,洵畿輔之咽喉。」正是由於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自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新石器時期,先人們就在這里生產、放牧。戰國時期,武清有廣袤千里的雍奴藪,屬燕國管轄。
秦漢初年,始設泉州、雍奴二縣。泉州縣城遺址,在今黃庄街道城上村北500米處,今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水經注》明確記載,泉州是以城周圍有水而得名,「歷水泉八十里,取泉流即清之意。」雍奴縣城在今後巷鄉大宮城村東側,在一次海浸中,人走城空,故名大空城。後人覺得不吉,改名大宮城。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撤泉州縣,並入雍奴縣。此時雍奴縣城已遷到今泗村店鎮舊縣村,該村南尚有稱「四方檯子」的縣城遺址。古人雲:水之北為陽,水之南為陰。雍奴縣城在雍奴大澤之北,故稱「雍陽」。
唐天寶元年,雍奴縣更名武清縣。關於「武清」兩字的由來,據《郡縣釋名》中解釋:「武清取武功廓清之義也」。自此,武清縣名一直沿用下來,直到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名武清區。
2001年,撤銷聶莊子鄉,並入梅廠鎮;撤銷後巷鄉,並入崔黃口鎮;撤銷雙樹鄉,並入大良鎮;撤銷北蔡村鄉,並入南蔡村鎮;撤銷大沙河鄉,並入河西務鎮;河北屯、大王古庄、陳咀等鄉撤鄉設鎮。
鄉鎮區劃調整後,武清區轄6個街道(其中有農業街道6個)、19個鎮、5個鄉:運河東街道、運河西街道、南湖街道、北嵐街道、鳳河街道、泉州街道,大良鎮、崔黃口鎮、梅廠鎮、南蔡村鎮、
河西務鎮、河北屯鎮、大減廠鎮、下武旗鎮、城關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東馬圈鎮、泗村店鎮、大孟庄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嘴鎮,白古屯鄉、高村鄉、豆張庄鄉、曹子里鄉、大黃堡鄉。
2004年初,武清區轄6個街道、19個鎮、5個鄉:楊村街道、運河西街道、徐官屯街道、下朱庄街道、黃庄街道、東蒲窪街道,東馬圈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陳嘴鎮、
梅廠鎮、上馬台鎮、崔黃口鎮、河北屯鎮、下伍旗鎮、大良鎮、大鹼廠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泗村店鎮、河西務鎮、城關鎮、大王古庄鎮,豆張庄鄉、大黃堡鄉、曹子里鄉、高村鄉、白古屯鄉。
2013年,撤銷豆張庄鄉、曹子里鄉、大黃堡鄉、高村鄉、白古屯鄉,設立豆張庄鎮、曹子里鎮、大黃堡鎮、高村鎮、白古屯鎮(津民復[2013]6號)。
調整後,全區轄6個街道、24個鎮:楊村街道、下朱庄街道、東蒲窪街道、黃庄街道、徐官屯街道、運河西街道、梅廠鎮、大鹼廠鎮、崔黃口鎮、大良鎮、下伍旗鎮、南蔡村鎮、大孟庄鎮、
泗村店鎮、河西務鎮、城關鎮、東馬圈鎮、黃花店鎮、石各庄鎮、王慶坨鎮、汊沽港鎮、河北屯鎮、上馬台鎮、大王古庄鎮、陳咀鎮、豆張庄鎮、曹子里鎮、大黃堡鎮、高村鎮、白古屯鎮。區政府駐運河西街道雍陽西道1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