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葉嘉瑩住在天津哪裡
擴展閱讀
北京市哪些醫院兒科好 2024-04-27 12:54:37
福州哪裡做理療比較好 2024-04-27 12:54:37

葉嘉瑩住在天津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9-26 20:45:36

Ⅰ 2022葉嘉瑩先進事跡觀後感範文

葉嘉瑩用了一生的時間,只做了一件事:將中國古詩詞的美帶給世人。她把個人的悲苦看得微不足道,卻將中國 傳統 文化 視作珍寶,視作污穢當中的一點光明。下面我為大家整理2021葉嘉瑩先進 事跡 觀後感 範文 5篇,歡迎閱讀,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葉嘉瑩先進事跡1

1954年,葉嘉瑩迎來了人生的新的轉機。在老師的推薦下,她到台灣大學教詩詞曲,做專職教授,得以重回她最愛的古典詩詞世界。她把對古詩詞的那種摯愛,沁透在每一堂課中,很快有了名氣,被多民學府聘為兼職教授,並被邀請到海外講課。

剛到北美,舉目無親,語言不通,有兩個正在讀書的女兒需要養育,還有八十多歲的老父需要供養,加上丈夫多病不能工作,全家的日用開支全靠她一個人。她不得不硬著頭皮四處求職。幾經輾轉,最終留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

剛接受邀請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她,還不會英語,面對北美的學生,她必須盡快學會用英語講課。就這樣,已經人到中年的她,白天要上課教學,回家要操持家務,還要遭受待業在家的丈夫的謾罵與呵斥。

她只有在家人熟睡之後才能自學英文,每天要查 英語單詞 到凌晨兩三點鍾。經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刻苦學習和辛勤鑽研,葉嘉瑩已經可以流利地用英文講述中國文學了,西方學生也都聽得很入迷。

通過鑽研,她發現了把西方理論和中國傳統文學解釋結合起來的 方法 ,在詩詞研究的道路上為自己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葉嘉瑩先進事跡2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學啟蒙。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後,北平淪陷。父親因為工作原因南下,杳無音訊。失去了父親的聯系和經濟來源,葉嘉瑩和母親相依為命,四處避難、艱難度日。她17歲時,母親突發重病,死在求醫回家的路上。

葉嘉瑩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強忍著悲痛料理完母親的後事,她數十天閉門不出,寫下「凄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字字泣血,句句錐心。幸運的是,在伯父的資助下,葉嘉瑩能夠繼續學習,如願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並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 畢業 。

畢業後,因才華出眾,葉嘉瑩同時被三所中學聘為國文教師。在此期間,她認識了後來的丈夫趙東蓀,雖然心底毫無波瀾,但看對方為自己來回奔波丟了工作,於心不忍。於是,1948年,葉嘉瑩放棄了北平的工作,跟趙東蓀去往南京結婚。剛到南京不久,局勢便出現動盪。24歲的葉嘉瑩跟隨丈夫來到台灣,在彰化女中當教師,並生下大女兒。

當時,白色恐怖籠罩台灣,丈夫含冤入獄,不久後她和女兒也被囚禁起來。等到釋放時,發現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倆只能寄宿在親戚家裡,忍受著各種閑言碎語。葉嘉瑩曾寫下五言律詩《轉蓬》,來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

已嘆身無托,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葉嘉瑩一邊在私立女中教書,一邊撫養女兒,有時不得不把女兒帶到課堂上去。整整三年,葉嘉瑩都在默默承受著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輕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獄了,性情卻變得暴戾,時不時對著葉嘉瑩拳打腳踢。同時一家人的生計重擔,也全部壓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為獨立撐起家庭的「女強人」,為了老父和兩個讀書的女兒,她辛苦教書維持整個家庭,極盡忍耐。

為了掙錢,她同時在台北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三所學校任教。課業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氣喘,胸口時常隱隱作痛。那是葉嘉瑩一生中最昏暗的時刻,在極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殺。

但憑借自己強大的意志力和骨子裡的堅韌內核,葉嘉瑩最終還是超脫了那份痛苦,從詩詞中找到寄託。無論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負,一站上講台,葉嘉瑩就變得神采飛揚,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

葉嘉瑩先進事跡3

葉嘉瑩1923年生於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隨身為國民黨軍官的丈夫遷往台灣。最初她任教於台灣彰化女中,之後受台靜農先生賞識,1954年至1969年先後被聘於台灣大學、淡江大學、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1969年,葉嘉瑩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2013年她回到祖國定居,並受邀在天津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離家幾萬里,思鄉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這是1974年,葉先生申請回國探親,寫下洋洋灑灑近2000字的《祖國行長歌》中的長詞節選。在陳傳興看來,葉先生對祖國的深情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道義和使命感,是最打動他的。

「上世紀80年代初,沒回國定居前,她都是自費往來於祖國和加拿大之間,為大陸的公眾講授詩詞、傳授吟誦的方法,2019年她向執教的南開大學捐贈1700餘萬元的個人版稅和稿酬,成立南開大學 教育 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於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研究,我覺得是時候,把葉先生的 故事 、把她的精神世界,通過影像語言,講給觀眾聽。」詩詞、家國、血緣,在葉嘉瑩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織,陳傳興希望用影像語言,把自己和葉嘉瑩先生同樣從中國詩詞文化中獲取的人生滋養,分享和傳遞給更多的兩岸觀眾。

在電影中,陳傳興也完成了一次大膽的實驗:「我們有沒有可能找到一種中國自己的電影美學敘述方式?」

敦煌壁畫、晉祠、五台山佛光寺……長短句、慢詞、小令,2個小時的電影中,陳傳興試圖用最中國的元素,寫意悠緩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觀眾講述中華傳統文化的脈絡以及各種文化元素之間的聯結。

陳傳興說,他相信在詩的國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謂語言、文化、國家、時間的隔閡,同時通過詩詞,為兩岸民眾打開認識中華傳統文化之門。

遺憾於在台灣,已經鮮有年輕人知道葉嘉瑩先生、熱愛古典詩詞。拍攝《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實際也是在了陳傳興他自己的一個心願,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的社會使命。

隨著《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公映,陳傳興「詩人三部曲」終曲。談到為何要耗費10年的時間,以漫長的生命時光,去探尋詩人的精神世界?陳傳興給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詩人的人生,想表達和述說的,其實是中國文化在經歷不同歷史時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時間,專注拍攝華語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傳統派詩人,好似有陳傳興沒有明說的私心。他希望用詩歌重要的黏合劑,把中華文化和歷史以及整個華語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葉嘉瑩先進事跡4

《掬水月在手》是葉嘉瑩先生唯一授權的一部傳記電影,導演陳傳興此前曾策劃拍攝了在兩岸頗具影響力的文學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台灣最重要的文學家、作家的一生,隨著《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的成功上映,標志著陳傳興「詩歌三部曲」創作終章。

導演陳傳興介紹,為拍攝全景式反映葉嘉瑩先生「歷經磨難又活得光亮的一生」,電影拍攝團隊用時3年,分別在兩岸、香港地區以及美國、加拿大等葉嘉瑩先生出生、學習、工作、生活的地方取景,采訪了葉嘉瑩先生的親友、學生40餘位,力圖還原葉嘉瑩先生以弘揚中華詩詞為己任,歷經烽火硝煙、家道變遷,活出如詩一般鏗鏘人生的精神世界。

「她內心中因為有古典詩詞作為支撐,所以歷經磨難依然能夠活得足夠光亮,到了晚年,她還能夠想到用曾經支撐自己走過苦難的古典詩詞反哺我們的民族和文化,成為整個華人世界的一道光彩。」陳傳興說,這是葉嘉瑩先生最讓他感動的人生力量和去拍攝這部傳記電影的驅動力。他希望透過《掬水月在手——葉嘉瑩傳》傳遞一個核心的觀念:中國需要有詩。在任何時代,不管是和平、戰爭、苦難的時代,詩人的存在為什麼都是不可或缺?

「葉老師一直在我的拍攝名單里」

2009年,陳傳興成立行人文化實驗室,策劃一部在兩岸、香港地區頗具影響力的文學主題系列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記錄在台灣、香港生活的最重要的幾位文學家、作家的一生,他本人還參與了詩人鄭愁予和周夢蝶兩集的拍攝。

「葉老師作為『詩詞的女兒』,她的生命光輝和精神世界一直感召和引領我。」雖然不是學中國古典文學專業出身,但是陳傳興對中國古典詩詞有一種天然的心靈親近。

上世紀80年代初,陳傳興在台灣一家書店偶然看到葉嘉瑩先生早期詩詞研究的一部代表作——《迦陵談詞》,從此就書不離身,愛不釋手。「到法國 留學 時,我把這本書帶在身邊,這次為《掬水月在手》的電影宣發來到大陸,14天隔離期中,我還不時翻看這本書。我覺得每每翻看中國古典詩詞,都會帶給我一種美感,給予我滋養。」

盡管此前為拍片,陳傳興多次往來大陸,但此次大陸之行,讓他對大陸、對古都北京收獲別樣的感受。

「我原來不知道北京的鍾樓和鼓樓離得這么近,這次和朋友一起坐在什剎海一個茶館的露天平台上,秋色濃郁的蘆葦在眼前飄盪開,好似時光穿梭,我跟著當年的葉先生,穿過什剎海的胡同,到她的老師顧隨先生家裡吃飯。冥冥中好似天公的安排,讓我跨越兩岸的時光機,來講述兩岸的一段過往,葉老師就是聯結兩岸的一座橋。」

葉嘉瑩先進事跡5

1948年春,葉嘉瑩離開北平南下結婚,之後便再沒機會見到顧隨。葉嘉瑩在懷念顧隨的 文章 中這樣寫道:「(離開北平)三十年來我的一個最大的願望,便是想有一日得重謁先生於故都……」然而直到1974年葉嘉瑩第一次回國探親,她才得知顧隨早於1960年在天津病逝。

關於婚姻,對於很多女人來說可能是人生的全部或者說絕大部分,但是對於葉嘉瑩來說,只是不願提起的一小段往事,盡管她不願提起,然而這段婚姻還是給她帶來了太多的不幸,1948年,葉嘉瑩在上海和趙鍾孫結婚,對於這段婚姻沒有愛情的基礎,婚後也沒有產生任何的愛情,兩人的結合不過是葉嘉瑩一時錯誤的選擇,這一錯,便錯了一生。

婚後兩人沒有住所,借住在大姑姐家,生下大女兒後,初為人母的快樂還未來得及享受,丈夫就因思想問題入了獄,剛剛安下的家也被抄了個干凈,葉嘉瑩後來也連母帶子的被抓入獄,後來她找到警察局長寫了自白書出來,帶著四個月大的孩子居無定所,借住在朋友家的過道上,晚上不敢早睡,白天不敢晚起,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為了生活她到處去找工作,同時去很多所學校任教,夜以繼日的像個機器一樣工作,勉強能夠養活女兒和自己,丈夫出獄後,葉嘉瑩還未來得及歡喜,另一個陰影立馬籠罩上來,丈夫性情大變樣,心理扭曲,對葉嘉瑩多次實施家暴,在千難萬險中都堅強的走過來的葉嘉瑩,看見自己遍體鱗傷的那一刻陷入了絕望,她多次產生了自殺的想法,卻為了孩子不得不活下去。

隨著在教育界的成就越來越大,對詩詞的研究愈加深刻,葉嘉瑩的教學事業也逐步上升,由中學轉到台灣大學任教,後來作為交換教師去了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任教,受到了很多外國詩詞 愛好 者的喜歡。

1966年,葉嘉瑩帶著兩個女兒來到哈佛做交流者,她打算回國把父親接到美國,在美國定居,不料遭到阻擊,無法返回美國,只得去加拿大,再把女兒丈夫都接到加拿大,在加拿大那段時間,葉嘉瑩一個人承受了很多壓力,幾乎要把她壓垮。

首先是語言關,加拿大的UBC大學要求葉嘉瑩用英文給學生們講授中國古典詩詞,雖然之前在美國的時候已經接觸了英語,但是要用它來授課談何容易,但是為了生計,她只得答應下來;

第二個是生計,改居家拿大是突然之舉,兩個女兒要從美國接來加拿大,父親也要接來加拿大,丈夫也要來加拿大,於是葉嘉瑩獨自一人到處找合適的房子,添傢具和生活用品,這些繁雜的工作在對於一個身在異國他鄉的弱女子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第三是家庭關系,錯的人永遠不能指望他會改變,盡管葉嘉瑩無數次的容忍,寬容,沉默,丈夫既無用又大男子主義的惡劣性情絲毫都不知收斂,家內家外什麼都做不好,那大男子主義的虛榮心和存在感怎麼捍衛?那就家暴好了,通過對妻子發威來顯示做丈夫權威的作風。這讓葉嘉瑩身心俱疲,她把所有的苦悶都寫進了詩里:

異國霜紅又滿枝,飄零今更甚年時。初心已負原難白,獨木危傾強自支。忍吏為家甘受辱,寄人非故剩堪悲。行前一卜言真驗,留向天涯哭水湄。

獨木危傾強自支,多麼無助,多麼無力又多麼無可奈何呀!

因為在授課方式和學術成就得到了UBC大學的肯定,不到半年時間,葉嘉瑩就被授予了終生聘約,本以為一生的苦難已經結束,不料人生最大的痛苦還在後面,

1971年,父親因病去世,葉嘉瑩悲痛萬分,從此葉嘉瑩的人生就沒有了來處,寫下一首輓詩《父歿》後,開啟了自己的歐洲之行。

老父天涯歿,餘生海外懸。更無根可托,空有淚如泉。昆弟今雖在,鄉書遠莫傳。植碑芳草碧,何日是歸年。

好不容易走出了痛失慈父的痛苦,好景不長,1976年春天,她的大女兒又出事了。在送母親去機場參加亞洲學會回來的路上,夫婦倆開車經過一個十字路口時出了車禍,雙雙身亡。

女兒的驟然離去,讓葉嘉瑩的人生猝不及防,她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見任何人,她知道:

人與人的理解談何容易,哪裡有什麼感同身受。那切膚之痛旁人是無法想像的。因此,所有勸慰的話都是那麼的乏力。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費別人的時間和精力。她寧願自己忍!

她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哭女詩,在她人生最痛苦之際,又是詩歌給了她光明和安慰,或許是一個人一生要經歷的災難也是有限的,葉嘉瑩之後的人生倒是沒有什麼大災大難了,該經歷的都經歷了,再有什麼也只是一陣小風罷了。

1990年,葉嘉瑩從UBC大學光榮地退休了。得知葉嘉瑩退休後,國內不少大學,包括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都先後向她拋出了橄欖枝。但葉嘉瑩思來想去還是決定留在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決定建立一個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由葉嘉瑩擔任研究所所長,葉嘉瑩開始雷厲風行的去海外籌款,還把自己在美國領到的九十多萬人民幣退休金捐贈出來,設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她由衷地希望領到獎學金的同學,所看到的不僅是這一點微薄的金錢,而是透過「駝庵」的名稱,了解到薪火相傳的重要意義和責任。

南開大學也對這個一生漂泊,半世艱辛的老先生做出了回報,為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校園里修建了一座以她的號為名的四合院式的書院——迦陵學舍,以此作為葉嘉瑩的歸宿,庭院種滿了蓮花,蓮心不死,先生永在!

Ⅱ 葉嘉瑩先生稱留在天津是一個非常美好的選擇,天津給過你哪些美好的回憶

這個城市其實我一共就去過三次,但是這三次給我的印象很深,並且每一次去都是因為有故事才去的。

再後來最後一次去的時候是為了挽留他,我可能不能接受的就是為什麼一個人會說不愛就不愛了,在他面對著我說不愛的時候我的人生一下子崩塌了,我沿著旁邊的小路走了一圈又一圈,突然發現這個城市從一開始就不屬於我,並且突然發現自己是這么的渺小,從這次回來之後我就再也沒有去過這個城市,因為這個城市有太多屬於我和他的回憶和美好,這可能就是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而最後也因為一個人忘記了一座城市,其實往往不是因為這個人難忘而是回憶難忘。

Ⅲ 葉嘉瑩的人物經歷

1927~1928年,即葉嘉瑩3、4歲時,父母就開始教葉嘉瑩背誦古詩,認識漢字。1930年,6歲的葉嘉瑩就隨家庭教師讀《論語》,9歲考入篤志小學,一年以後,以同等學歷考入北平市立二女中。
1941年,葉嘉瑩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 專攻古典文學專業。時值抗戰,北平被日本佔領已有將近4年之久。她的父親已因「七七事變」隨國民政府南遷,與家中斷絕了音信。同年9月,其母因癌症住院,術後不久即去世。葉嘉瑩便與伯父、伯母及兩個幼弟一同生活。淪陷區中,生活艱苦,幸而一應家務尚有伯母操持,葉嘉瑩在讀書方面並未受到太大影響。在喪母的悲痛中,葉嘉瑩反而寫作了大量的詩詞。 葉嘉瑩從師於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並深得顧隨教授的賞識。
1945年葉嘉瑩大學畢業,開始了葉嘉瑩的教學生涯。葉嘉瑩以她出色的才華,同時被三所中學聘為國文教師,深受學生的愛戴。
1948年葉嘉瑩結婚隨丈夫遷居台灣。從五十年代初任台灣大學專職教授,其後又被淡江大學、輔仁大學聘為兼職教授。培養了一大批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專業人才,如今已經成長為遍布歐美大陸以及港澳台地區著名專家、教授。此間,還有一批歐美學生,從師於葉嘉瑩,如今已成長為漢學專家。60年代,葉嘉瑩應邀擔任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客座教授。
1966年,葉嘉瑩被台灣大學赴派往美國講學,先後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客座教授。嘉瑩教學與研究領域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葉嘉瑩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用英語講授中國古典詩詞的中國學者之一,葉嘉瑩一邊孕育桃李,一邊與哈佛大學亞洲系主任海陶偉先生合作從事研究工作,出席了一些重要的國際學術會議,如今這些成果已被哈佛大學出版。這一時期,由於中國大陸與西方世界的長期隔絕,葉嘉瑩的教學研究活動,為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其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1969年,定居加拿大溫哥華,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4年,葉嘉瑩終於盼到了重回祖國大陸的時刻,將近三十年的分別,葉嘉瑩再次踏上了多少次只在夢中出現的故鄉土地。葉嘉瑩一口氣寫了2700字的長詩《祖國行》:「卅年離家幾萬里,思鄉情在無時已,一朝天外賦歸來,眼流涕淚心狂喜……」
1976年,葉嘉瑩趁開會的機會剛剛去多倫多看望了結婚3年的大女兒和女婿,然後又飛至美國費城的小女兒處,只是數天之隔,葉嘉瑩就接到了大女兒夫婦因車禍遇難的噩耗。葉嘉瑩說:「寫詩時的感情,自然是悲痛的,但詩歌之為物確實奇妙,那就是詩歌的寫作,也可以使悲痛的感情得到一種抒發和緩解。但整個心情仍然是悲苦而自哀的。」
1977年,葉嘉瑩再次回國,葉嘉瑩走遍了祖國從南到北的山山水水,當葉嘉瑩聽到導游也在一首首地背唐詩時,葉嘉瑩心中的詩情再次掀起了波瀾,葉嘉瑩深深地感到祖國的詩根仍在,詩歌不死。
1978年,葉嘉瑩向中國政府提出申請回國講學,1979年得到批准。開始了每年利用假期回國講學的忙碌生涯。二十多年來,葉嘉瑩應邀到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湖北大學、湘潭大學、武漢大學、遼寧大學、遼寧師范大學、黑龍江大學 、蘭州大學,新疆大學等幾十所大學講學,同時葉嘉瑩應社會各團體的邀請,舉行了數次頗有影響的古典詩詞專題講演。葉嘉瑩的講演,受到了 從七、八十歲的學者到十七、八歲的青年學子的廣泛歡迎和贊許。
1982年,葉嘉瑩曾將整整8冊筆記交給顧隨先生之女、河北大學中文系教授顧之京,並協助顧之京整理成七萬字的《馱庵詩話》,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顧隨全集》;又於2005年,將剩餘的全部筆記交由顧之京,整理為《顧隨詩詞講記》一冊,2006年3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1989年退休後,葉嘉瑩先生每年用整整一個學期,在國內講學。其餘時間則活躍在加拿大、美國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詩詞講壇上。同年,葉嘉瑩當選為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Ⅳ 葉嘉瑩用生命放歌閱讀答案

葉嘉瑩,號迦陵,出身葉赫那拉氏,知名漢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古典詩詞。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下面是我收集整理關於《葉嘉瑩:用生命放歌,為文化傳薪》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參考學習。

《葉嘉瑩:用生命放歌,為文化傳薪》閱讀原文

1974年,葉嘉瑩終於得以第一次回國探親。當時她從加拿大經香港到廣州,再從廣州飛抵北京。三十年不通音信,當從飛機上看到北京城的兩排燈火,“我想,那是不是我當年的舊游之地長安街呢?我就流下淚來了。”

1977年再次回國,葉嘉瑩發現,青年人在看《唐詩三百首》,西安、桂林的導游都會背誦古詩,周去世時天安門廣場的悼念活動中,花圈和輓聯上寫的也都是舊體詩。“我想,我們中華民族畢竟是一個文化根底深厚的民族,雖然經過這么多的變亂,但在普遍的人民的心裡,都還是很習慣舊詩詞的。”葉嘉瑩萌生了回國教書的念頭。

“一個人不經過絕大的困苦,不會覺悟。”經歷過丈夫入獄、自己被捕、失去工作、女兒女婿離世的葉嘉瑩,做出一個重大選擇,毅然決定回國,把中國的古典文化傳給年輕人。“我要把我投向古典詩歌,做古典詩歌傳承的事業。”雖然在國外生活安穩,但“詩詞的那生命、那感情、那文化,它的根,一定是在中國。”

1978年,暮春的一個黃昏,葉嘉瑩經過溫哥華家門前的一片樹林去寄信,向國家教委申請回國教學。滿街的花樹,一地的櫻花,讓她警醒年華似水,人生易老。

1979年,葉嘉瑩回國,先是被安排在北京大學教授古典文學,後應恩師顧隨先生之友李霽野教授之邀,到南開大學任教。在海外每講到杜甫詩“每依北斗望京華”時雙眼就會滿含淚水的葉嘉瑩終於回到了祖國。

“我為什麼如此熱衷於講學?我越老,讀古人的書籍,就越覺得我們中華幾千年的文化真是燦爛輝煌。我認為最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生命的,是詩詞的創作。不只因為語言文字有勝人之處,更是因為這些作者是用他們的生命來寫作詩篇,用他們的生活來實踐詩篇。這是這些作品之所以打動我的原因,也是我願意把這些作品裡他們的生命、他們的感情、他們的理想、他們的品格傳給下一代的年輕人的原因。”

有評論說,葉嘉瑩之所以成為著名的古典詩詞專家,是因為她投入與付出的是生命,詩歌啟蒙了她、豐實了她、支撐了她,反過來她又用一生的痛苦與歡樂報答詩歌。而葉嘉瑩自己說:“我是真的熱愛中國古典文學。不管教《論語》《孟子》,還是唐詩、宋詞,我是把自己的體會、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生命和生活的體驗、實踐都結合在里邊。”

她說,自己雖然老了,但還有這么多年輕人。“我在等待,有沒有一粒種子,因為我的講解而留在年輕人的心裡。多少年之後,我要等著這一粒種子,會發芽,會長葉,會開花。”

剛歸國時,南開中文系為葉嘉瑩安排的課程是漢魏南北朝詩,每周上兩次課,每次兩小時。“「」”剛剛結束,學生們如飢似渴,不僅是南開學生,天津其他學校的學生也趕來聽課,把一間大約可容納300人的階梯教室擠得滿滿當當。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她還受邀到全國幾十所高校講學;又應各社會團體邀請舉辦了數次頗有影響的古典詩詞系列專題講演。凡開講時,必定人頭攢動,從七八十歲的學者,到十七八歲的青年,無不歡喜贊賞。

1989年,葉嘉瑩退休。她每年用整整一個學期在國內講學,其餘時間則活躍在加拿大、美國及港澳台等地的古典詩詞講壇上。她的學生如今已經成長為遍布歐美大陸以及港澳台地區的著名專家、教授。還有一批歐美學生,已成長為漢學專家,活躍在歐美講台,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她還捐獻出自己退休金的一半(10萬美元)建立了“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用以吸引和培養國內優秀人才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其中,“駝庵”是老師顧隨的別號,“永言”則取自大女兒和女婿的名字。

現在,葉嘉瑩以90歲的高齡,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兩點:准備講課、講演、開會,看學生的論文……

葉嘉瑩崇尚鍾嶸《詩品》中的話:“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讓人在貧賤的時候不愁苦,讓內心保持平和,沒有比讀詩更好的了。“詩是可以提升一個人的品性的。很多人問我90歲怎麼還這么健康?我說,是學詩的緣故。”

(選自《人民畫報》,有刪改)

《葉嘉瑩:用生命放歌,為文化傳薪》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滿街的花樹”,表現出葉嘉瑩即將回國的愉快心情;“一地的櫻花”,使她感到人生易老以及歸國之急切。

B.葉嘉瑩出身顯赫,卻屢遭磨難,是中國古典詩詞給予她生命的支撐,並最終讓她綻放出生命的光彩。

C.葉嘉瑩講解古典詩詞,會將自己的生命體驗融入其中,獨具魅力,所以在國內講課時,課堂總是人頭攢動。

D.建立“駝庵獎學金”是為了紀念葉嘉瑩的恩師顧隨先生;建立“永言學術基金”是為了紀念意外離世的女兒和女婿。

E.“我說,是學詩的緣故”,表明是中國古典詩詞讓葉嘉瑩獲得了無數的榮譽,並最終讓她獲得了身心健康。

(2)葉嘉瑩為什麼選擇回國教學?請簡要概括。(6分)

答案:。

(3)葉嘉瑩積極傳播中國古典詩詞,請結合材料說說其表現。(6分)

答案:。

(4)葉嘉瑩熱愛中國古典詩詞的原因有哪些?請分析概述,並說說自己對古典詩詞的看法。(8分)

答案:。

《葉嘉瑩:用生命放歌,為文化傳薪》閱讀答案

(1)答案(5分):答B給3分,答C給2分,答D給1分;答A、E不給分。

解析:D項建立“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有紀念老師和親人的成分,但主要還是為了吸引和培養國內優秀人才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A項“滿街的花樹”並不是表現即將歸國的愉快,而是與“一地的櫻花”一起表現人生易老以及歸國之急切。E項“我說,是學詩的緣故”是為了印證“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與獲得的榮譽無關。

(2)答案(6分):①離開祖國多年,渴望回到祖國懷抱。②中國人習慣古典詩詞。例如1977年再次回國,她發現青年人在看《唐詩三百首》,西安、桂林的導游都會背誦古詩詞。③想把中國的古典文化傳給年輕人,古典詩歌的根在中國。④年華似水,人生易老,人老思鄉,葉落歸根。(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3)答案(6分):①放棄國外安穩的生活,毅然回國,從事古典詩詞教學和講座。②不僅在國內各地,而且在歐美大陸以及港澳台等地,講授古典詩詞,傳播中華文化。③捐資建立“駝庵獎學金”和“永言學術基金”,吸引和培養國內優秀人才從事中國古典文學方面的普及和研究工作。④已經90歲高齡,幾乎每天工作到凌晨兩點,准備講課、講演、開會,看學生的論文等。(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

(4)答案(8分):原因:①中華文化燦爛輝煌,而中國古典詩詞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生命;(2分)②古典詩詞啟蒙了她,豐實了她,支撐了她,她用一生的痛苦與歡樂報答詩歌;(2分)③要向下一代、向全世界傳播中華文化,使更多學生成為中華文化的傳播者。(2分)

Ⅳ 九十多歲的她沒有忘記初心,裸捐三千多萬,自己每日吃些清粥小菜,是誰呢

葉嘉瑩站在講台上七十餘年,對於她來說,她不僅僅有教書育人的責任,更是有把即將失傳的吟誦傳給下一代的責任。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葉嘉瑩培育了大批研究古典文學的人才,有許多已是各大學的知名教授和學術領頭人。

95歲的葉嘉瑩先生致力於慈善事業,累計裸捐了3568萬,但她自己每日卻只吃一些清粥小菜,住著簡陋的房屋。她即使年邁到行動不便之時,也不願意去請保姆,直到有一次嚴重受傷,才不得不請保姆來打理生活。時代的洪流中,葉嘉瑩絕對是那最可貴的靈魂。

Ⅵ 葉嘉瑩是加拿大國籍嗎

葉嘉瑩是加拿大國籍。

葉嘉瑩結婚後,隨丈夫遷居台灣,後任台灣大學專職教授。60年代,她被應邀及派往美國、加拿大講學。在1969年,葉嘉瑩先生定居加拿大溫哥華,從此加入加拿大國籍。

葉嘉瑩從小身在書香門第,受父母良好教育的影響,幼承家學,熟讀古典詩詞。葉嘉瑩先生於1941年考入輔仁大學國學國文系,專攻古典文學專業,從此開始了她與古典詩詞作伴的一生。

(6)葉嘉瑩住在天津哪裡擴展閱讀

葉嘉瑩先生,在南開大學執教四十餘年,她對南開有著別樣的情愫。連續兩年共向南開大學捐贈3568萬元,將全部財產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設立「迦陵基金」,也是基於此種感情。

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播著中國的古典詩詞文化,她更是無私捐獻出自己的巨額財產,用於支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研究。

在2018年和2019年,葉嘉瑩先生將自己北京和天津的房產出售所得,還有自己多年來的版稅收入、稿酬所得,全都捐於南開,而她自己的生活是極度節儉的,可以說,她為了詩詞,傾盡了所有,用了極一生。

Ⅶ 腹有詩書氣自華

歲月滄桑了容顏,時光帶走了青春,唯一不變的就是滿腹的才華。驚艷了整個人生,成全了自己的夢想。「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無論經歷了多少坎坷,歷經多少磨難,只要心有力量,腹有詩書總會闖出一個通天大道,詩香環繞。

2021年2月17日晚8點,「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播出。一位白發蒼蒼的獲獎者眾望所歸,她就是葉嘉瑩老先生,她是詩詞的女兒,桃李天下,傳承一家。她的一生可謂曲折離奇,歷經風雨。但她同樣愛詩,讀詩,寫詩,講詩,並在詩歌中獲得人生的力量,用詩意化解了生命中的困苦和遺憾。

這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老人,也是用詩歌撐起整個人生的老先生,更把自己喜歡的詩歌用自己的方式傳承下去,熏陶和浸染了更多的人,甚至是異國他鄉。

一九二四年陰歷六月初一,葉嘉瑩出生在北京西城的一個四合院里,這是一個荷花盛開的季節,父母便給她起了小名「小荷子」,大名葉嘉瑩。小時候的葉嘉瑩生活還是很快樂的,書香世家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貴族後代也有著自己的家族傳承。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葉嘉瑩既有大家閨秀的溫婉嫻靜又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也正是在這種家庭環境下她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

十歲之前她沒有進過學堂,她的啟蒙老師是自己的父母,姨母,伯母和大伯父。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教她識字,讓她接觸那些有久遠價值和意義的古典詩書。等她再大一點小姨就教她《論語》讓她慢慢改變了從前倔強急躁的脾氣變得柔順而堅韌,《四書集注》則讓她加強了記憶力。同樣《唐詩三百首》是大伯母為她安排的課程,不需要理解只需要牢記,奠定了她堅實的古典文化底子,也為以後的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後來由於父親常年在外工作與她書信來往便要求葉嘉瑩用文言文回信。此時的大伯父便開始了對她進行指點與教導,讓她與詩歌結下了不解之緣,開始了創作之路,也為她以後的安身立命打下了基礎。

伯父知識淵博,喜歡跟她講很多詩人詞人的故事,從而影響了葉嘉瑩讓她對詩歌也充滿了熱情。「一庭榴火太披猖,布穀聲中艾葉長。初夏心情無可說,隔簾唯愛棗花香。」便是那個時候寫下的七絕小詩,雖顯青澀,卻卻帶有少女特有的好奇和天真。那個時候的她人生是輕快的,落筆是愉悅的,清新如詩,明麗如畫。

如果說葉嘉瑩的童年時光里美好的,那麼她的青年,中年則是曲折坎坷的。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華北很快淪陷,父親也被迫隨著國民政府撤退與家裡失去了聯系。不久之後葉嘉瑩患上了肺積水,休學了一段時間。雙重的焦慮不安下母親憂慮成疾,患上了子宮癌,在天津做手術時染上了敗血症。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母親極力要求回家,住進了一家西醫醫院等到葉嘉瑩趕到醫院時,母親已經去世了。這一年葉嘉瑩17歲。

母親的離世給了葉嘉瑩沉重的打擊,彷彿整個世界都灰暗了,讓她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悲痛。寫下了小詞《憶蘿月》:「蕭蕭木葉。秋野山重疊。愁苦最憐墳上月,惟照世人離別。平沙一片茫茫。殘碑蔓草斜陽。解得人生真意,夜深清唄凄涼。」後來在恩師顧先生的影響下,葉嘉瑩才從悲痛、傷感中走了出來,開始不再逃避,而是直面苦難。

她的恩師顧隨先生輔仁大學中文系的老師,也是一個很有性格的人。雖然是英文系畢業,但從來都是穿中國式長袍,講課自稱一派。如果說家庭教育給了葉嘉瑩詩歌的浸潤,那顧隨先生就是葉嘉瑩詩詞路上的引路人,他的開放式教學打開了葉嘉瑩的眼界,讓她走上了一條貫通中西的詩詞之路。在詩詞鑒賞和研究上辟出了自己的天地。

每個女人都期待愛情,葉嘉瑩也不例外。但她對愛情的追求不同。她認為,理想中的愛情應該是「不遇天人不目成」。遇不到合適的人,遇不到自己喜歡和仰望的人,就絕不動心,也絕不將就。可惜她從沒遇上這樣的愛情。她的愛人是初中英文老師撮合的,因為愛情經驗不足,以為趙鍾蓀的失業是因為經常請假來看自己丟失的,所以在1948年南下到上海與趙鍾蓀結了婚,這一離開就是三十年。

在國民政府任職的趙鍾蓀帶著葉嘉瑩來到台灣彰化,在此期間葉嘉瑩生下了大女兒。可是由於當時台灣與大陸的關系十分緊張,當局看誰都是潛伏台灣的間諜。1949年聖誕節前夜,警察把他們一家三口都抓進了監獄。雖然不久之後葉嘉瑩出來了卻也失去了生活的來源與住所,不得已投奔了趙忠蓀的姐姐,生活十分艱難。1953年丈夫出獄後很快又有了小女兒,只是此時的丈夫已經性情大變,有時甚者會對葉嘉瑩使用暴力。這種環境下的葉嘉瑩常常夜不能寐,甚至想過自殺,但為人父母的她還是為孩子改變了想法,擔起了責任。甚者選擇了原諒,用王安石的一首詩安慰自己:「風吹瓦墮屋,正打破我頭。瓦亦自破碎,匪獨我血流。眾生造眾業,各有一機抽。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即便在如此困頓的生活條件下她依舊和詩歌為伴,在台北教育主管部門督學內任教,她的課非常受學生的喜歡,連下來視察都督學都聽得入迷,後來又在幾位老師的介紹下去了台北大學授課。緊接著又應邀去輔仁大學教詩選、詞選等課程。甚至後來台灣教育主管部門在廣播電台開設了大學國文課,葉嘉瑩也幫一些老師代課。她的課影響了整整營銷了台灣一代人,無論是台灣著名詩人席慕蓉還是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都曾聽過她的課,從而受益匪淺。

她的講課風格很受自己老師顧隨先生的影響,天馬行空又不離主題。而且她的記憶力非常的驚人,任何與詩歌有關的典故的都會信手拈來。背起詩來行雲流水。課堂上的她談笑風生,可以一口氣講兩三個小時,一直站著,也不喝水,十分投入。

她對詩詞的熱愛以及對國學的傳承讓她的盛名傳到了國外,很快海外的學校也向她拋出了橄欖枝。為了更好的教授國學,詩詞她開始惡補英語,先後到哈佛大學和密歇根大學教授中國古典文學。後來又在美國友人的幫助下,葉嘉瑩接到了加拿大UBC的教職,留在了溫哥華任教。在此期間她以一人之力支撐起了整個家庭,供讀兩個女兒,贍養自己的父親。

直到1975年葉嘉瑩的兩個女兒相繼結婚,她自己也在加拿大、美國、台灣多地輾轉,教授自己最喜歡的古詩詞,並拿到了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聘書。她開始慶幸,自己終於走完了苦難的歷程,可以過幾天輕松的日子了。然後生活就是這樣,在你充滿希望的時候會給你迎頭一擊,帶來更大的痛苦。1976年她在美國看望完大女兒之後想要去費城看望小女兒,也正是這一決定讓她失去了大女兒。二十七年終成空,安排好女兒的後事後她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整天不肯見人,日日哭泣。寫下了《哭女詩十首》,其中一首寫的是:萬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撫養付飄風。

在這悲痛的日子裡只有詩歌陪伴著她,讓她的情感得到了抒發。同樣大悲過後會有大悟,長女的去世讓葉嘉瑩從狹隘的「小我」中跳了出來,把自己投向了更廣大更高遠的人生境界,那就是傳播傳統文化的力量,傳播古典詩詞之美,為更多的人打開一扇通往光明和力量的大門。

雖然她在海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甚至被加拿大UBC聘請為終身教授,但她更思念自己的故鄉,她渴望回到祖國,那個生她養她的地方。1974年,葉嘉瑩通過了申請,終於踏上了祖國大陸的土地上。當她在飛機上看到萬家燈火時眼淚流了下來。為了更好的報效祖國,把詩詞和國學文化傳承下去,即便自費回國,住在沒有馬桶的四合院里她依然熱情如火。先後在北大,南開任教,幾百人的教室經常座無虛席,學生們甚至站在樓道里,階梯上,窗戶邊聽課,後來連老師們也搶著來聽課。她把一片詩心和詩意帶給了祖國這片大地,把詩詞的美帶給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她把全部的熱情和精力都獻給了詩詞和教學。用她學生的話說,葉老師真的很愛國,那個「國」就是中華的文化,中華的傳統文化。自此之後,葉嘉瑩的生命只屬於詩詞。

2018年,葉嘉瑩先生宣布,將畢生積蓄捐贈給南開大學,設立「迦陵基金」,支持南開大學古典文化研究。隨即踐行諾言售出了自己在天津和北京的房在2018年捐贈了1857萬元,2019年她又捐出自己的版稅追捐1711萬元,累計捐贈3568萬元。

葉嘉瑩的回歸把詩詞重新帶回了祖國大地,讓這個節奏越來越快的社會開始慢慢沉澱下來,用詩詞賦予生活的美,用詩詞感受生活,用詩詞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讓詩詞在中華大地上再一次慢慢蘇醒,讓詩詞的精神在中華大地正生根萌。

Ⅷ 葉嘉瑩:今天,我們為什麼還要讀詩詞

詞也是很美的存在
-------讀《南宋名家詞講錄》有感

王國維在 《人間詞話》 中說道: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裡面的三種境界竟都出自於詞。
詞其實在唐代已經出現,而在宋朝尤為鼎盛。唐詩宋詞可稱作國粹,是歷史長河中一顆永不黯淡的明珠。很多人會說,做人就要活得像個詩人,去尋找所謂詩與遠方。可人們為什麼就不說詞人呢?其實詞對我來說也同樣是中很美的存在。
唐詩宋詞有著很明顯的區別,單單是它們所表現的氛圍,就打上了深深的時代烙印。很多人喜歡唐詩,因為唐代發達的經濟沃土,讓唐詩的工整絕句達到了極至。我則喜歡宋詞,宋朝戰火紛紛,形成了婉約派和豪放派兩大詞派。長短不一的詞裡面既包含豪壯奔放的詞句,簡潔明了的白話文,又會有纏綿悱惻的片語。截然不同的兩流派摩擦卻產生了溫柔的感情,這種感情大概是對詞的情有獨鍾。
葉嘉瑩是我國古典文學的傳燈人,她的一生都生活在古詩詞文賦之中,心中永遠有一方詩詞的凈土。她說過,「須知寫詩和讀詩乃生命之本能」,詩詞在她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細數一下人生中的所謂浪漫:夕陽,賞花,品酒,琴棋書畫,而詩詞就是其中之一。作為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年人,擁有六十二漫長的詩詞積累,在天下實在難以找到如此之人。我想,這不僅是一種晚年浪漫,更是尋找生命意義的體現。
我也很欣賞葉嘉瑩先生對古詩詞評價抱有理性的態度。在分析到李清照的《聲聲慢》中,賞析疊詞「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指出了這一句疊詞的多餘累贅。她認為凡事都得有個度。前八個的確寫出了寂寞的感覺,詩人想找一個依託,卻找不到人的氣息,無所依靠。而後面六字卻太過多餘,給人比較故意的感覺。還有後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她認為把愁直接直白說出了反而沒有了愁味,反而像李煜的《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形象的比喻讓人覺得愁就像水一樣無窮無盡,意境與情感更加到位。 我一直是以欣賞,以仰慕的心情去看待李清照的詩詞作品,沒想到這里葉先生卻將其分析得如此之到位,真是甘拜下風!
從這本書里我汲取到了很多。如疊詞的美感。疊詞會給人以無形的生動感和親切感。最早起源於《詩經》中的「楊柳依依」。光是「依依」一詞就可以想像到翠綠的楊柳在隨風搖曳的身影。畫面一想像,美到人要窒息。
優秀的歌辭之詞一般都有雙重意蘊。表面上可以平平淡淡,實際上這之中藏著很多「幽咽怨情」。列夫托爾斯泰說過:「人生的一切變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陰影構成的。」這讓我想到了辛棄疾的《青玉案》里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表面上它好像是一首寫與心上人的元日約會的愛情婉約詩。其實辛棄疾是豪放派詩人,有人說「那個人」其實是他自己。當時南宋政府腐敗,偏安一隅,詩人在政治上孤身一人,就宛如那個在繁華闌珊燈火下的孤獨人兒。這是一種又美又凄涼的詞。
裡面還介紹了一位我很喜歡的女詞人——李清照。作者對她的評價也是很高的。《愛蓮說》中提到「牡丹,富貴者也。」而李清照卻像極了一朵菊花,端莊清秀,不追名逐利,是古代優雅女性的代表。她的一生跌宕起伏。早年的李清照享受著人間歡樂,「如夢令」里就描寫了她出遊的歡樂自由。而到了晚期,丈夫去世,國破家亡,詩詞中增添了濃濃的愁思。在《聲聲慢》和《醉花陰》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株菊花慢慢枯萎的樣子。記得我曾看過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的賭書潑茶。年輕之餘,兩人很喜歡互斗知識,互問某個典故出自哪本書。李清照記憶力很強,次次答對都高興得將茶潑到衣裳上,洋溢著茶香。就連納蘭容若也把兩人的例子寫入詩中:「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不光是詞美,詩人也很美呢。
「詩詞裡面是有生命的,我的英文也許不夠好,我的文法、發音或許不夠正確,但我一講詩,會把我所體會到的其中的生命感情講出來」。葉嘉瑩先生發自內心的對古詩詞的熱愛深深打動了我。這本書不僅修養了身心,還讓我更了解詞的魅力。詞真的是很美的一種存在,不亞於詩歌。
感謝宋詞,現在我敢相信,這是世界上最美又最溫柔的東西了。

ps:自己寫的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