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濱達燃氣工程部到底如何
擴展閱讀
福州烤瓷牙哪裡好 2025-05-06 09:28:49
7月6日天津限號是多少 2025-05-06 09:27:31

天津濱達燃氣工程部到底如何

發布時間: 2022-01-14 15:02:57

❶  石油和天然氣

7.2.1地質調查簡史

關於塔里木石油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北史·西域列傳》記載著庫車一帶的油苗。1935年謝家榮考察了阿克蘇、拜城一帶的石油地質。1942年黃汲清在庫車進行過石油地質調查。1945年關世聰在吐哈盆地進行了石油和煤炭地質調查。

1950~1960年,新疆石油公司和新疆地礦局石油地質大隊初步調查和評價了塔里木的油氣資源,發現了依奇克里克淺成油田。631隊九分隊(女子分隊)調查了吐-哈油田。

1961~1977年,開展了塔里木盆地的1∶100萬航磁測量,做了不少橫穿盆地的地震剖面,打了一些探井,為後緒工作積累了資料。

1978~1990年,迎來了塔里木石油大發展的時期,1984年9月沙參2井喜獲高產油流,這是塔里木盆地油氣勘查的新轉折點,從而揭開了塔里木盆地找油大會戰的序幕。

1991~2000年,是找油獲得重大成果的時期。1984年西北石油地質局成立,1989年塔里木石油勘探指揮部成立,隨之在塔北、塔中、塔西南,以及博斯騰湖、柴窩堡和伊犁等盆地開展了一系列找油工作,為1991年以後的找油成果打下了堅實基礎。

根據康玉柱的資料,截至到1998年,探明塔里木盆地油氣資源總量(191~206)×108t,其中石油(107.6~110.6)×108t,天然氣(8.4~9)×1012m3;吐魯番—哈密盆地油氣資源總量(14~17)×108t,其中石油16×108t,天然氣3700×108m3;博斯騰湖、柴窩堡和伊犁等中小盆地估算油氣資源量約10×108t(油氣當量)。

有人估計,新疆油氣資源總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而塔里木占其中的絕大部分。這就是西部大開發首批工程——「西氣東輸」工程的依據,也是中央對新疆國民經濟發展方針中重點發展方向的一白(棉花),一黑(石油)指導性意見的依據。

7.2.2油氣地質

7.2.2.1沉積地層

塔里木地區自震旦紀以來沉積地層十分發育,其岩相類型亦十分復雜。塔里木運動揭開了塔里木板塊克拉通化發展的序幕,在板塊內部發育了穩定陸台型沉積層,為石油天然氣的形成准備了良好的構造和沉積環境。

震旦系在塔里木的庫魯克塔格、滿加爾、柯坪等地區發育最好,下統以雜色碎屑岩和冰磧岩為特徵,夾中酸性火山岩。上部為濱—淺海相碎屑岩和碳酸鹽岩,總厚度約910~7500m;寒武—奧陶系以海相碳酸鹽岩為主夾碎屑岩,總厚度1000~4000m;志留系為海退環境下的綠色砂頁岩夾泥灰岩,泥盆系則主要為陸相紅色碎屑岩,總厚度900~3000m,與石炭系為角度不整合接觸。自震旦繫到泥盆紀形成一個完整的沉積旋迴。

石炭系是塔里木地質發展史中一個重要的層系,標志著第二個大沉積旋迴的到來。在塔里木和南天山,地層岩性為淺海相碳酸鹽岩,局部夾煤,未發現火山岩,最厚處在鐵克力克山北緣,達2900m。上石炭系以一套淺海—濱海相碳酸鹽岩為主,厚200~1000m;下二疊統塔里木西部以淺海相碳酸鹽岩夾碎屑岩為主,東部為陸相碎屑岩,西部的柯坪和東部常夾有火山岩,厚度約1000m;上二疊系以陸相雜色碎屑岩為主,厚675~1200m。與上覆三疊系呈不整合接觸,形成了另一個完整的沉積旋迴。

三疊系在塔里木、吐-哈及伊犁盆地內分布廣泛,主要為一套陸相碎屑岩夾煤,厚度約1000~2000m;侏羅系在各盆地均有分布,為一套河流—湖沼相含煤碎屑岩建造(煤系地層),厚度1000~3000m;白堊系與侏羅系多為不整合接觸,為河流—淺湖相和淺海—潟湖相碎屑岩、碳酸鹽岩,厚度300~2800m。

古近系和新近系廣泛分布,主要為一套陸相碎屑岩。古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及庫車坳陷西部為淺海—潟湖相雜色砂泥岩、灰岩及膏泥岩等,厚度約800~1000m;新近系在塔里木盆地西北部,中新統內可能存在殘留海相夾層,其他地區均為淺湖—河流相沉積岩。但上新世末期,在盆地邊緣沉積了一套沖積砂礫岩。新近系厚度很大,一般厚度1000~6000m,在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可達12000m。

第四系為山麓相沖積—洪積層、河湖相沖積—湖積層,以及大盆地中的風成沉積,厚度一般為幾十米到幾百米。

7.2.2.2盆地類型和演化

區內大型和大中型盆地都屬於多類型復合疊加盆地,自震旦紀以來,經過早期的裂隙盆地、周邊盆地、克拉通盆地和中期的擠壓克拉通盆地和克拉通坳陷盆地和晚期的前陸盆地,最後形成陸內統一盆地。

7.2.2.3構造特徵

由於自震旦紀以來經過多次開合運動,造就了構造運動的多期性、遷移性和復雜性,使不整合面十分發育。塔里木主要有6大區域性不整合,即震旦系與元古宇、志留系與奧陶系、石炭系與泥盆系、三疊系與二疊系、白堊系與侏羅系、第四系與新近系之間的區域不整合。

構造樣式比較復雜,擠壓構造樣式有逆沖—褶皺、疊瓦沖斷、基底推覆、擠壓斷塊和斷滑;拉伸構造樣式有拉張斷塊和箕狀斷陷;扭動構造樣式有雁列、帚狀、旋扭和反S等;疊加構造樣式有雙重、推覆、潛山和反轉等構造樣式。

區內構造總特點是古生代北強南弱,中新生代南強北弱。就中新生代而言,塔里木盆地是西強東弱,吐—哈盆地是北強南弱。塔里木盆地沉積中心早古生代在塔東北的滿加爾地區,晚古生代遷移到了塔西南的葉城地區,中生代三疊紀遷移到天山山前和塔中地區,而侏羅紀除盆邊山前地區外又遷移到塔東北地區,新生代再遷移到塔西南地區。

吐-哈地區沉積中心晚二疊世在哈密北部,三疊紀則南遷到哈密附近,侏羅紀遷到北部凹陷。

7.2.3油氣資源評價

7.2.3.1生油岩

由於構造運動的多期性,導致沉積的多旋迴,也造就了塔里木地區多時代、多層系的生油岩。本區共發育四大套生油岩,即下古生界(Z2—S1)、上古生界(C—P)、中生界及新生界。但主要生油岩是寒武—奧陶系、石炭—二疊系和三疊—侏羅系(表7-2)。

從各主要含油盆地有機質成熟度分析,塔里木盆地的寒武—奧陶系生油岩屬高成熟—過成熟(R0為1.3%~3%);石炭系—下二疊統生油岩屬成熟—高成熟(R0為0.8%~2%),侏羅—三疊系生油岩屬低成熟—成熟(R0為0.5%~1%),新近系中新統生油岩為低成熟(R0為0.4%~0.6%)。

表7-2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烴源岩地球化學特徵表

(據康玉柱,2000)

吐-哈盆地的二疊系生油岩屬於成熟,三疊—侏羅系生油岩屬於低成熟—高成熟(R0為0.4%~1.3%)。7.2.3.2儲集岩

塔里木地區儲集岩十分發育,自古生代以來,各時代地層均可儲油氣。據目前資料,儲集岩類型以碎屑岩和碳酸鹽岩為主,其次為火山岩及變質岩,各時代儲集岩物性變化較大(表7-3)。

表7-3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各時代儲集層物性表

(據康玉柱,2000)

值得一提的是塔里木盆地儲集層埋深4000~6000m,砂岩仍以原生孔隙為主,顯示該盆地低地溫、欠壓實、深埋高孔滲體之特點。

本區蓋層非常發育,分布廣、分隔性好,是保存油氣的良好條件。

7.2.3.3成油組合

生、儲、蓋的存在及恰當的配置關系是形成油氣藏的關鍵條件,由於沉積旋迴的多期性、岩相岩性變化及斷裂活動等條件,導致區內成油組合具多類型的特點。

(1)旋迴式組合。在地層剖面中自下而上所形成的生、儲、蓋組合關系,它們可以是單旋迴的,也可以是多旋迴的。如柯克亞油田,是古近系以下地層生成的油氣,運移到中新統中保存,形成油氣藏,這一類型在本區十分發育。

(2)自儲式組合。生油層本身亦是儲油層及蓋層。如雅克拉油氣田、依奇克里克油田、勝金口油田、七克台油田等均屬此類。

(3)側變式組合。具備儲、蓋條件,而無生油層,油氣為側向運移到該儲、蓋空間形成的油氣藏。它們運移的途徑往往是斷裂、不整合面及岩層等。

7.2.3.4含油系統

塔里木是多含油氣系統的地區,總體看從震旦系—新近系均含油氣,而且每個系內也具多層段含油。根據成油條件的特點,劃分為4個大的含油氣系統,即:震旦系—下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上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中生界含油氣系統、新生界含油氣系統(圖7-2)。

圖7-2塔里木等主要盆地含油氣系統柱狀圖

Fig.7-2Columuar section of main oil-bearing formation in Tarim basin

(據康玉柱,2000)

1—礫岩;2—砂岩;3—泥岩;4—泥質砂岩;5—煤或炭質頁岩;6—灰岩;7—白雲岩;8—油顯示;9—氣顯示;10—瀝青

下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主要發育在塔里木盆地;上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也主要發育在塔里木盆地;中生界含油氣系統,除塔里木大盆地發育外,吐-哈盆地、博斯騰湖盆地亦有發現;新生界含油氣系統主要發育在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

7.2.4油氣藏(田)特徵

以構造為主線,以成藏要素為基礎,動態和靜態相結合,據此分析,新疆主要盆地油氣藏(田)有下列特徵:

(1)多油氣藏類型,計有三大類,即構造油氣藏、地層油氣藏和岩性油氣藏。還可以詳細分為8個亞類和15種油氣藏類型。

(2)有四大含油氣系統,即下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上古生界含油氣系統、中生界含油氣系統、新生界含油氣系統。

(3)四大成藏期,即華力西早期、華力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喜馬拉雅期。

(4)四個並存,即海相和陸相並存,不同成藏期的油氣並存,不同成熟度的油氣並存,不同相態的油氣並存。

7.2.5油氣分布規律

7.2.5.1油氣分布具有多時代多層系特點

油氣主要受四套儲蓋組合控制:①寒武—奧陶系儲蓋組合;②石炭系中上部膏鹽岩、泥岩與下伏地層砂岩、碳酸鹽岩儲蓋組合;③侏羅系中部煤系地層與下伏地層砂岩、碳酸鹽岩儲蓋組合;④古近系和新近系膏鹽岩、泥岩與砂岩儲蓋組合。

7.2.5.2空間分布主要受各時代不同原型盆地控制

古生代克拉通盆地油氣聚集於古隆起、古斜坡區及斷裂帶附近。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克拉通沉積為巨厚的海相碳酸鹽岩和砂岩、泥岩、膏鹽岩,構造變形特徵為巨型隆起坳陷和深斷裂控制的斷塊,地層平緩,不整合面多,古生界地台沉積具良好的生儲蓋條件。古隆起(沙雅隆起、中央隆起區、順托果勒隆起、莎車隆起)、北民豐-羅布莊斷裂等、古斜坡(麥蓋提斜坡、孔雀河斜坡)以及各古隆起與坳陷過渡的次級斜坡帶都是油氣富集的有利地區。

中新生代前陸盆地油氣主要富集於山前逆沖斷裂帶、斷褶帶(如大澇壩油氣聚集帶)及前陸斜坡,而且油氣具有成排成帶分布特點(圖7-3)。

圖7-3塔里木中新生代前陸盆地油氣圈閉類型及勘探領域模式圖

Fig.7-3Prospect model and oil-gas traps of Meso-Cenozoic foreland basin in Tarim

(據康玉柱,2000)

①發育在斷褶構造帶底板逆沖斷層斷坪部位的下層次隱伏斷裂—滑脫背斜圈閉;②被犁式逆沖斷層的斷坡前緣所遮擋的下盤X型節理組圈閉;③隱伏的平緩背斜圈閉;④被動頂板逆沖斷層下的隱伏逆沖斷層下的隱伏逆沖前緣的「三角帶」圈閉;⑤邊緣隆起帶斜坡上的不整合面侵蝕殘山圈閉;⑥邊緣隆起帶斜坡上不整合面下的古生界地層剝蝕尖滅帶圈閉;⑦前陸盆地斜坡帶中新生代地層超覆尖滅帶的地層與岩性圈閉;⑧古侵蝕面殘山上覆中新生代地層的推覆背斜圈閉

今後,油氣勘探部署應遵照油氣聚集的規律,選擇靶區進行勘探,定會發現多類大型油氣田。

❷ 鶯歌海盆地

一、勘探階段及勘探領域拓展

(一)勘探階段

鶯歌海海域油氣勘探可以分為4個階段:①1957~1972年的海上油氣田調查與淺海勘查階段;②1974~1979年的自營勘探階段;③1980~1985年的對外合作階段;④1988年至今的自營勘探與合作勘探並舉階段。目前鶯歌海盆地主要勘探目標還是構造圈閉,處於勘探的早期階段。

截至2003年,盆地評價區共鑽27個構造(圈閉),65口探井,累計採集二維地震7.8×104km,三維地震412km2。截至目前,盆地共發現了氣田3個,含氣構造8個。

(二)勘探領域拓展

1.東方1-1淺層氣田的發現及評價

鶯歌海盆地從1957年調查油苗開始,1977~1989年多次鑽探而無重大發現。1992年完鑽的東方1-1-1井未測試淺氣層推遲了氣田的發現,東方1-1-2井的成功鑽探終於發現了東方1-1氣田。隨後採用先進的地震和測井技術,只用了8口井就探明了天然氣地質儲量996.8×108m3,勘探效果好,經濟效益顯著。

2.樂東22-1淺層氣田的發現及評價

1993年二維地震發現樂東22-1構造,1995年又採集了14條高解析度地震測線數據,證實圈閉存在,1996年1月鑽探樂東22-1-1井發現第四系樂東組二、三段和新近系鶯歌海組一段兩套含氣層系。同年5月鑽探了樂東22-1-2井,從而於當年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431.04×108m3。在勘探過程中,高解析度地震和疊前深度偏移技術以及冷凍岩心技術的應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近期未取得重要的勘探發現

1992年東方1-1氣田的發現,1996年後樂東15-1、樂東22-1氣田和一批含氣構造的發現,使中央構造帶淺層的勘探活動一度非常活躍。鶯東斜坡經過多年的探索(鑽探井16口),至今未獲得商業性突破。中央構造帶中深層2口探索井鑽後,勘探的前景仍然充滿挑戰。中央構造帶淺層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待鑽圈閉規模逐漸變小(近年來沒有大發現)、二氧化碳等非烴氣層分布規律難以把握等一系列的地質和工程問題。

二、盆地特點及圈閉類型

(一)盆地特點

1.盆地演化

鶯歌海盆地是一個獨特的高溫、高壓的新生代盆地。鶯歌海盆地的演化曾受到多種成因機制控制,其中正斷層伸展機制為主,走滑機制為次,但走滑作用對盆地的成藏期—局部構造的形成、油氣運聚起著重要的控製作用。鶯歌海盆地演化經過初始裂陷期、裂陷發育期、裂陷萎縮期、裂後快速沉降期4個階段。

2.油氣地質條件

鑽井揭示,中央坳陷存在漸新統和中新統兩套烴源岩。中新統淺海相及半深海相泥岩已被多口井鑽遇,其有機質含量和生烴潛量雖然不高,但現今正處於成熟—高成熟階段,厚度大,分布廣,仍然具有相當規模的生烴能力。漸新統烴源岩主要為濱岸平原沼澤相沉積,局部地區和層位可能存在半封閉濱海相、淺海相沉積,有機質豐度高,生烴潛力較高,為好烴源岩。

盆地經歷了多次構造運動及相對海平面升降變化,不同沉積相帶在縱向上相互疊置,發育了五套儲蓋組合。

鶯歌海盆地是一個主要由新近系海相泥岩快速堆積形成的高溫超壓盆地。盆地中部發育底辟構造帶,天然氣主要以垂向運移方式運移到新近系黃流組、鶯歌海組乃至第四系的圈閉中。東部斜坡帶天然氣主要以側向運移方式運移至黃流組、鶯歌海組及其以上的砂體中富集。

(二)圈閉類型

鶯歌海盆地發育的圈閉類型多樣,主要有背斜、斷塊、岩性、基底潛山、礁等一批圈閉,可劃分為三大類型圈閉。構造圈閉:背斜圈閉,特點是背斜完整、圈閉幅度較大、埋藏淺,但面積較小。斷塊圈閉,其面積較大。岩性—地層圈閉:包括了地層超覆和地層尖滅等類型,其特點是面積大、幅度大,常常是平行於盆地軸線分布。潛山圈閉:分布在昌江區和嶺頭區,前者位於一號斷層上升盤,多為新近系直接封蓋,面積由幾平方公里至幾十平方公里不等;後者位於一號斷層下降盤。

三、油氣資源分布特徵

(一)油氣資源總量

鶯歌海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13067.98×108m3,已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606.64×108m3,可采儲量1073×108m3,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11461.34×108m3,天然氣探明程度為9.32%。2003年8月東方1-1氣田投入生產,當年產氣3.6×108m3。2004年產氣11.92×108m3,2005年產氣17.03×108m3。新一輪資源評價未計算鶯歌海盆地的石油資源量。

(二)分布特徵

天然氣資源分布集中,以中央坳陷為主。其資源量為12605.98×108m3,占盆地的96.5%。鶯東斜坡帶的資源量僅有462×108m3。天然氣資源全部位於淺水區,65%的產層深度可能淺於3500m。

以氣層的滲流特徵劃分,以常規天然氣為主,資源量為10966.98×108m3,佔83.92%;但根據已發現氣層氣體組分的統計,天然氣資源中的非烴氣體組分含量可能高達40%~50%。底辟帶深層可能普遍伴有地層超壓(地層壓力系數2.0以上)和高溫(160℃以上)。

(三)資源潛力

中央構造帶淺層潛力較大,資源發現程度大約為一半。資源潛力存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已發現儲量的評價、升級,可探明地質資源量大致在幾百億至一千億方;二是已發現氣田周緣的勘探,包括岩性、地層型氣藏的發現。根據模擬結果,待發現氣田規模以50×108~100×108m3為主,其次為100×108~500×108m3,再找到大於500×108m3氣田的可能性較小。第二部分地質資源量累計可達1×1011~2×1011m3

中央構造帶中深層天然氣的勘探具有潛力大、不確定性大的雙重性。一方面,在東方1-1-11井在地層壓力系數大於2的中深層測試出高產天然氣。另一方面,鑽探這一領域的風險仍然非常高,主要面臨超壓和高溫的影響。

鶯東斜坡帶潛在的天然氣地質資源量可能在幾百億至幾千億立方米,不確定性也很大。在大約1.8×104km2區域僅鑽井20口,反映其勘探程度還比較低,包括岩性圈閉在內的一批圈閉尚有待鑽探證實,如果進一步的勘探能在該區帶取得認識上的突破,有可能發現幾千億方地質資源量。

四、油氣儲量、產量增長趨勢預測

(一)天然氣儲量、產量增長趨勢預測

1.綜合法預測結果

與中海油對鶯歌海盆地所做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相比,專家評估法的預測結果明顯偏大,在確定天然氣儲量、產量高峰值及持續時間時,主要參考石油公司規劃。

鶯歌海盆地天然氣儲量的發現集中在1995~1997年,3年累積探明1606.6×108m3,之後一直沒有勘探發現。目前,累積探明程度為12.3%。

預測鶯歌海盆地2006年以後隨著勘探工作的進一步加強,將會有更多的天然氣儲量發現,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儲量發現為44×108、43×108、37×108、37×108和28×108m3,至2030年將累積探明2552×108m3,探明程度19.5%(表7-11-1;圖7-11-1)。

2003年鶯歌海盆地才開始有天然氣產量,從3.6×108m3快速上升到2005年的32.6×108m3。預計2006年以後其產量快速增長,2020年以後緩慢下降,2006~2030年每五年的年均產量為35×108、47×108、47×108、43×108和38×108m3,至2030年將累積產出1084×108m3,產出程度13.3%(表7-11-1;圖7-11-2)。

表7-11-1 鶯歌海盆地天然氣儲量、產量綜合法預測表

續表

圖7-11-1 鶯歌海盆地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綜合法趨勢預測圖

圖7-11-2 鶯歌海盆地天然氣產量綜合法趨勢預測圖

2.與專家預測結果對比

專家認為該盆地二氧化碳含量高,尋找優質天然氣是該地區主要勘探方向,2030年之前和之後都將是我國天然氣的重要供應地之一(表7-11-2)。

天然氣儲量綜合預測結果低於專家預測結果的低值,產量預測結果與專家預測結果的低值接近。海域天然氣勘探開發難度大,中越海域劃界問題沒有解決,都影響盆地天然氣開發利用。

表7-11-2 鶯歌海盆地天然氣儲量、產量增長趨勢專家預測結果表 單位:108m3

(二)預測結果分析

1.天然氣資源潛力大,但勘探開發難度也大

鶯歌海盆地勘探程度較低,資源潛力大。但非烴成分高,分布規律認識不清以及高溫超壓的地層條件為盆地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增加了難度。目前所發現的東方1-1、樂東15-1、樂東22-1等氣田均位於中央構造帶淺層,中深層天然氣的勘探進展緩慢。由於儲層偏細、非烴含量高(可能高達50%)、鑽井成本昂貴,鑽探這一領域的風險仍然非常高。一直以來,鶯歌海天然氣勘探過程中對非烴氣體的分布規律缺乏清楚的認識。高含量的非烴組分也對氣藏的商業價值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鶯歌海盆地普遍存在的高溫超壓現象(壓力系數多大於2,甚至達到3.5)極大地增加了鑽探的難度。

2.未來天然氣的儲量發現以中小型氣藏為主

預測結果表明,鶯歌海盆地2006~2030年可累計發現天然氣地質儲量946×108m3,勘探進展不大,儲量發現以中小型氣藏為主,但如果能在中深層取得突破,獲得天然氣重大發現是有可能的。

3.天然氣產量快速上升到高峰後平緩下降

預測表明2006年以後鶯歌海盆地的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2010年增加到45×108m3,在2020年以後緩慢下降,至2030年還能保持在35×108m3,其生產情況與已開發多年的瓊東南盆地相似。

4.天然氣勘探可劃分為三個層次

勘探現實領域是指中央構造帶淺層,目前已鑽了11個構造。有9個構造鑽遇氣層,地質成功率為81.8%,其中有3個氣田,商業成功率為33.3%。該領域的構造—岩性復合氣藏仍然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和儲量增長潛力。鶯東斜坡帶中段中新統非構造型圈閉帶是勘探接替領域。比較現實的有利勘探目標主要有樂東4-1、嶺頭32-1、嶺頭1-1、嶺頭13-1等。其中,樂東4-1岩性圈閉的運聚成藏條件良好,可望獲得重大突破。中央構造帶中深層黃流組構造的規模更大,至少有8個面積超過100km2的大型背斜圈閉,是勘探的探索領域。

❸ 塘沽濱海新區的濱海新區

記者日前從天津大學獲悉,一項渤海淤泥利用項目的研究成果已出爐,這些淤
泥將被製成經濟節能的建築材料,十幾年的淤泥堆場將逐漸消失。據了解,該科研項目是由天津大學、天津市建材集團等單位聯合進行的,可成功實現渤海淤泥的廢物利用。天津大學建工學院的李志國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的黏土磚、頁岩磚都是利用耕地、山體這些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海泥磚則是將「廢物」變為資源,而且成本較低。經過脫水、降鹽等步驟,渤海淤泥可以成為制磚的原材料,再摻配其他成分,最終可燒製成海泥磚。這種海泥磚經過測試,完全符合國家標准。據介紹,該技術目前處於國內領先水平,近期有望通過專家鑒定。不久的將來,有關部門會在漢沽區建設海泥制磚廠,完成渤海淤泥清淤、脫水降鹽的全過程,每年可消化掉200萬立方米的淤泥,生產約12億塊海泥磚,濱海新區也可以騰出大片土地進行開發建設了。 為支持濱海新區的經濟發展,「十五」期間,本市燃氣集團投資2億多元,興建了濱海天然氣干線工程,該工程由鹹水沽開始,先後到達塘沽區、開發區、漢沽區、寧河縣。歷時兩年多的工程共鋪設了直徑610毫米、總長86公里高壓天然氣干線,年供氣能力為5億立方米。目前,濱海新區以陝北、大港、渤海三個油田供應的天然氣為主導氣源;液化石油氣與煤制氣為輔助氣源。到2004年底,濱海新區燃氣管網達到1200公里,共有26萬天然氣用戶,年用氣量2.3億立方米;11萬液化石油氣用戶,年用氣量8497噸。
為滿足濱海新區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市燃氣集團在剛剛建成不久的86公里濱海「綠色能源」大動脈的基礎上,還將再投入大量資金,新建「一環」、「三橫」、「三縱」七條高壓天然氣主幹管道,並引進第二大「綠色能源」---液化天然氣。所謂「一環」,即連接中心市區與濱海新區的直徑為700毫米、全長118公里的高壓天然氣管線。該管道可接受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氣源,將中心市區與濱海新區燃氣管網環接起來;「三橫」,即連接中心市區與濱海新區的北環、津沽、寶寧三條直徑700毫米、總長100公里東西走向的高壓天然氣管道;「三縱」,即濱海新區和市區間的黃港、薊津、港南三條直徑為600毫米至800毫米、總長155公里南北走向的高壓天然氣管道。隨著一系列天然氣管網工程的建設,濱海新區天然氣干線「能源動脈」將聯結成網,覆蓋全區,清潔、優質的「綠色能源」將源源不斷地流向濱海新區。 經過多年的建設,濱海新區已經成為天津經濟社會發展最富活力、最具潛力的地區,並列入國家區域經濟新一輪發展戰略和規劃,未來將成為環渤海乃至北方經濟騰飛重要的增長極。隨著濱海新區的崛起,海洋化工、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重點產業將向這一區域聚集,旅遊業、養殖業、生態農業也將集中發展,濱海新區用水量將持續增加。據水利部門預測,2010年濱海新區年需水量將達到6.49億立方米。
為此,天津將投資4億多元,建設4條供水干管,分別為:現已完工的新建新開河水廠向東部延伸的津塘二線工程;由新開河水廠通往東麗湖、空港物流區的輸水工程;現已改造完成的13公里原津塘一線工程;正在建設的東麗湖、津塘二線輸水管線終端連接工程。此外,還將投資15億元建設東部地區的輸水源頭——津濱水廠,力爭達到一期工程日供水50萬立方米,二期工程日供水150萬立方米。通過以上基礎建設,使濱海新區成為國內目前水質最高、水壓最足、運行最安全、工藝最先進的供水區域。
記者還從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的「天津濱海海水凈化項目」已報市有關部門審批,該項目投資額120億元,計劃日產凈化海水100萬噸。據該公司總經理劉天亮介紹,1987年自來水公司在塘沽興建了海水試驗廠,十幾年來專門為天鹼提供凈化海水,每年為其節水上千萬噸。凈化後的海水水質完全可以達到國家或國際有關工業循環冷卻水的水質標准,價格則不超過1元/噸。目前,新區內冶金、化工行業循環冷卻水主要使用的還是自來水和地下水,工業用自來水價格是4.6元/噸,不僅大大高於凈化海水的價格,而且在水資源缺乏時得不到保障。目前已有渤化、天鹼、天化、榮鋼等化工、冶金企業與自來水集團簽訂了使用凈化海水意向書,根據協議到2010年凈化海水日需水量可達50萬立方米。 隨著濱海新區用電需求的激增,市電力部門將重點建設500千伏受端雙環網,西北部通過安定與北京相連,西南部通過吳庄與霸州、廊坊相連,東部通過蘆台與唐山相連,南部通過板橋與河北相連,將天津電網建設成為網架堅強、結構合理、運行靈活、與天津發展定位相匹配的一流電網,為環渤海經濟圈的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可靠的電力保障。
據市電力部門介紹,天津電網將緊緊圍繞電網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協調發展的原則,改善電網結構,初步形成分層分區供電模式:新建5座500千伏 變電站,新增容量780萬千伏安;新擴建220千伏輸變電工程47項,新增容量1275萬千伏安;新擴建35千伏、110千伏輸變電工程177項,新增容量870萬千伏安。
另據濱海電力公司介紹,濱海新區電網也在加快建設中,2006年濱海地區對電力設施的投入預計將達到1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相當於2004年的3倍多,重點是擴大各級電網的供電能力。
前不久,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天津濱海新區進行實地考察時指出,要推動全國一些條件較好的地區加快發展,以帶動區域發展,希望濱海新區牢牢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堅持把科學發展觀落實到開發建設的整個過程和各個方面,不斷增強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把濱海新區建設成為依託京津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的現代化新區。
胡錦濤的講話體現了中央大力發展天津濱海新區的決心和信心,也體現了中央對發揮天津濱海新區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中重要作用的企盼。天津正在迎來一個新的歷史轉機,天津的新轉機也許將決定環渤海經濟圈的前途,甚至某種程度上會改變中國北方經濟的布局。

❹ 中國為什麼不盛產石油和天然氣

我們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在世界上排名都是比較靠前的,

之所以沒有大范圍的開采是因為

目前為止開彩的價格遠遠高於從國外購買的價格,

同時,那這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一種戰略物資的儲備,

所以說我們先用別人的,

後續再,開采,我們自己的,

這也是對國家安全的一個保護。

❺ 我想了解下目前天津市區的規劃和發展

天津描繪「十一五」規劃藍圖
中共天津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於24日勝利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天津市委關於制定天津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共分12個部分。《建議》指出,「十一五」期間,天津將全面實現「三步走」戰略目標,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人均生產總值超過7000美元,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6%以上,建成現代化國際港口大都市和我國北方重要的經濟中心,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為全國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地區之一。

加快推進濱海新區開發開放 增強綜合實力

濱海新區將按照「立足天津、依託京冀、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努力建設成為高水平的現代製造和研發轉化基地、北方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態城區」的功能定位,建成高度開放、社會和諧、環境友好的現代化新區和綜合改革試驗區。將率先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率先形成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的發展環境,率先構建集約型、節約型、生態型的發展模式,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十一五」期間,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財政收入年均增長2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口岸進出口總額達到2000億美元。著力構築高層次的產業結構,著力加快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搞好綜合改革和對外開放,著力實施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戰略,著力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規劃建設高新科技產業發展軸、海洋經濟發展帶、塘漢大三個生態城區和若干功能區,不斷增強綜合實力、創新能力、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全面構築產業發展優勢、科技研發優勢、交通航運優勢、信息服務優勢、人才聚集優勢和旅遊休閑優勢,努力做到國際化程度高、技術含量高、聚集效益高。經過若干年的努力,產業層次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集中發展成長性好、生命周期長、帶動能力強、以先進技術支撐的產業,形成以高新技術引領和面向全球市場的產業群,布局科學、分工合理、銜接緊密的產業群,在關鍵領域建成若干個我國重要的產業基地;研發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聚集各種科技創新資源,建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體系,成為先進技術的承接地和擴散地,成為高新技術的原創地和產業化基地;航運功能和物流功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天津港建成國際化深水大港、東北亞地區國際集裝箱主樞紐港和中國北方最大的散貨主幹港,建設東疆保稅港區。濱海國際機場建成中國北方航空貨運基地和客運干線機場,完善「大通關」體系,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設現代服務型口岸,海港、空港、信息港的作用更加突出,現代化的交通體系更加完善,成為國內外貨物大進大出的重要通道和聯系國內外兩個市場的重要樞紐。

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提高城市載體功能

「十一五」期間,天津將按照布局合理、集約發展、環境優美、適度超前的原則搞好城市規劃,形成城市發展主軸、東部濱海發展帶、西部城鎮發展帶和北、中、南部三大生態環境建設保護區的市域空間布局,構建以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為主副中心、11個新城、中心鎮和一般建制鎮組成的城鎮體系。

在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方面,將依託海空兩港,強化交通樞紐功能,以公路、鐵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為骨架,構建各種交通方式緊密銜接、轉換便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京津城際軌道交通、津秦客運專線和京滬高速鐵路天津段,加快薊港鐵路復線、黃萬鐵路以及保霸線建設,形成通達「三北」和華東、華南地區的高速鐵路網路。建成京津塘二號線、京滬天津段、津汕和國道112線等高速公路,建設京津塘三號線、薊塘(塘承)高速公路,形成以三條過境主通道、三條京津城際通道、十條放射線組成的高速公路網。繼續加快一級公路建設。建設25萬噸級深水航道、30萬噸原油碼頭、液化天然氣接卸碼頭、集裝箱物流中心和東疆保稅港等重點項目,加快天津港擴建。建設港城分離的立體交通樞紐工程。發展以港口為中心的管道運輸系統。改造擴建濱海國際機場。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公交網路和場站設施,建成地鐵二、三號線和九號線,建設地鐵五、六號線,逐步形成軌道交通骨幹網路。完成中心城區快速路網並推進外圍地區快速路網的建設。

同時,天津還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提高城市載體功能,塑造現代化城市形象。建設楊柳青、東北郊、陳塘庄、軍糧城等熱電聯產項目及北疆、大港二廠等大型電廠,適時建設燃氣電站。加快110千伏和35千伏電網建設與改造,基本形成500千伏雙環網和220千伏分層分區供電網。統一規劃實施供排水、電力、燃氣、通信、供熱等地下管網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建設津濱水廠,新改擴建一批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成咸陽路、北辰、東麗、雙林等再生水廠。綜合開發北大港水庫,嚴格保護引灤水源,實施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全面建設「智能天津」,構建與中心城市功能相適應的信息支撐體系。提升完善以高速光纖骨幹網、無線寬頻網、信息交換平台為骨架,覆蓋全市的寬頻城域網。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計算機網三網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證體系。

建設面向世界的現代化製造業基地

「十一五」期間,天津將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加快從加工配套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加強技術創新,培育自主品牌,提升分工層級,擴大產業規模。加快實施集成電路、基因工程葯物、新型綠色儲能電池等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壯大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葯、新能源等優勢高新技術產業。每年實施10個以上重大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培育形成軟體、生物技術、現代中葯、水資源、民航科技等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堅持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企業加快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技術開發水平、成套設備和組合加工設備的集成化水平、大型連續加工的過程式控制制和自動化水平、企業資源和信息管理水平以及產品的智能化水平。繼續對傳統產業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推進傳統產業高新技術化。企業要提足折舊和技術開發資金,用足技術進步政策,加快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裝備,杜絕低水平重復建設。

在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方面,天津將建設國家一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重點發展無線通信、新型元器件、軟體、集成電路、數字視聽、汽車電子等產業,形成新優勢。建設國家重要的汽車製造業基地,重點發展中高檔轎車和經濟型轎車,增加品種,提高整車生產能力,建立汽車零部件生產配套體系。建設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以建設乙烯煉化一體化項目為龍頭,促進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融合發展,形成3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等產品的生產能力。建設國際領先的石油鋼管和優質鋼材製造基地,重點發展石油專用管材和高檔金屬製品,加快鋼管擴能改造、天鐵板材等重大項目實施,顯著提升產業水平。建設我國重要的現代醫葯產業基地,重點發展「三素一酸」、大病種葯物,推進中葯現代化、國際化,加快基因晶元、生物葯物等領域的產業化進程,努力實現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研製的新突破。建設國家重要的綠色能源與環保產業基地,重點發展綠色電池和環保成套技術,提高鋰離子電池、薄膜太陽能電池和新型動力電池等產品競爭力,開發配套材料和光機電一體化機械,大力開發環保技術、成套設備和新材料,擴大產業優勢。裝備製造業將以發展自主品牌和提高產業集中度為重點,向成套、成線、系統化發展。輕紡和建材工業將加快產業升級,培育名牌拳頭產品,形成新的特色和優勢。

❻ 想北上了!

曹妃甸的港區自然條件非常好,島前西南及南側水深條件良好,距岸600米處即為渤海灣主潮流通道的深槽海域。

曹妃甸的總體開發建設,分近期和遠期進行。主要工程包括:
1、利用曹妃甸天然港址優勢,建設4個25萬噸級礦石碼頭、2個30萬噸級原油碼頭、16個5至10萬噸級煤炭碼頭、1個10萬噸級LNG碼頭。
2、依託進口礦石碼頭,結合首鋼集團整體搬遷,由首鋼集團、唐鋼聯合在曹妃甸建設1500萬噸精品鋼材生產基地,一期工程800萬噸、工程總投資635億元。產品以汽車、家電、建築、造船、壓力容器等國家長期依賴進口的精品版材為主。
3、依託進口原油碼頭,建設1500萬噸的華北原油儲備基地。同時,利用進口原油,建設1000萬噸級煉油、100萬噸級乙烯煉化一體化工程,總投資273億元。

國家對曹妃甸的規劃還是不錯的,去那裡看看吧。
找工作的話可以到這個連接看看http://www.cfdhr.cn/

❼ 地球深處有天然氣嗎

隨著淺層油、氣勘探領域的日趨深入,人們把勘探的目標向地球深處延伸,與之配套的鑽井設備和技術手段也不斷發展。近年的勘探實踐中,石油地質工作者越來越多地找到了儲藏在地下深處的天然氣藏,科學家們稱它們為「深盆氣」或「深層氣」。它們是指什麼樣的天然氣呢?這首先得從石油轉化為天然氣的「門檻界限」,也即所謂的「液態窗」說起。
法國蒂索等人於20世紀70年代建立的「乾酪根晚期熱降解生烴說」揭示了常規油氣形成演化和分布規律。按此理論,分散有機質是隨地層溫度呈階段性的成烴演化,液態烴形成溫度范圍為60~120℃,如果超過120℃,液態烴進而降解為以甲烷為主的氣態烴類。20世紀70年代所發現的工業油藏大體都存在於65.5~149℃,大體相當於埋深4000米左右的地層,高於此溫度則為天然氣所取代,因而該溫度界限被形象地稱為「液態窗」。以往的石油勘探的目的層多位於相當於「液態窗」埋深以上的地層中。
然而,近20年來的勘探實踐以及一系列新的發現使乾酪根晚期成油理論受到了嚴重挑戰。除了未成熟—低成熟油、非生物成因天然氣外,世界各地愈來愈多的深層油氣的發現都是用傳統成油理論難以解釋的。例如,俄羅斯濱裏海盆地布拉海油藏,在埋深7550米、溫度295℃條件下仍有液態烴聚集,而最深的天然氣田則是美國米爾斯—蘭奇氣田,產層深度為8083米。
深層油氣的不斷發現雖然給傳統理論帶來沖擊,但也表明深層油氣的成烴機理需要探索。模擬實驗表明,石油和乾酪根裂解僅能形成10%~60%的甲烷,難以解釋自然界裂解氣中甲烷平均含量為80%~85%這一事實。許多學者在探索中提出了許多新的理念,最有影響的是「催化氣模型」概念。它認為所謂熱解氣事實上是在廣泛存在於沉積層中過渡金屬元素的催化作用下由氫和烯烴分子反應形成的。另外還有以下不同看法,例如深層氣是由於芳香烴側鏈斷裂所致;濕氣經晚期排烴分餾形成富含甲烷的干氣藏;水參與反應促使烴類轉化為甲烷和二氧化碳……還有學者從無機成因角度提出深層氣來自地球深部原始甲烷的看法。總之,深層天然氣不僅僅是由熱裂解形成,可能還存在其他更重要的形成方式。
深層油氣在國外主要是指埋深在4000米以下的油氣資源,中國主要指3500米以下的油氣資源。深層天然氣藏分布廣泛,在4000~8000米深處,不論有機質自身的成分如何,都能生成大量的天然氣和少量液態烴。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進行了深度超過4500m的油氣鑽探,地質勘探與綜合研究成果證實,深層具有工業性烴類聚集,資源量相當豐富。據統計,超過5000米的深井有將近4/5的儲層產干氣或凝析氣,只有l/5的儲層產輕質原油。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深層氣的賦存狀態和產狀方式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人們稱其為「深盆氣」。深盆氣是專指位於坳(凹)陷深部或者是向斜軸部的埋藏較深的一類氣藏,其賦存狀態和產狀方式與常規氣藏氣在上水在下截然不同,呈氣水倒置,沒有蓋層,處於氣水過渡帶之下。其儲層一般為低孔隙度、低滲透率的大面積緻密儲層,為氣所飽和,其上方漸變為孔隙性較好的含飽和水的砂岩。該類氣藏多具有異常地層壓力,低於或高於靜水柱壓力。在北美的深盆氣勘探中已發現聖胡安向斜氣田等三個大氣田。
近年來,深層油氣和深盆氣的勘探已引起我國石油工業部門和學術界的強烈關注,在理論研究和勘探實踐上都取得了可喜進展。我國的深層天然氣分布廣泛,在塔里木盆地發現的克拉2氣田埋深達到3500~3900米,依南2井構造氣層埋深在4905~4982米;東部地區在黃驊坳陷千米橋古潛山發現的凝析油氣藏埋藏深度在4000米以下。在大慶、中原等油區深層氣勘探也初見成效。這些進展顯示我國東部有較好的深層氣藏形成條件和較豐富的深層油氣資源。此外,研究表明我國的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准噶爾盆地等具有深盆氣藏形成的條件。深層氣和深盆氣將是21世紀中國天然氣重要的勘探方向和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