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為什麼是獨特方言
擴展閱讀
福州長樂朝陽中學在哪裡 2025-07-23 00:51:34
杭州二手手錶在哪裡買 2025-07-23 00:37:53

天津為什麼是獨特方言

發布時間: 2022-10-09 08:55:44

Ⅰ 為什麼很多人都認為天津話和東北話特別搞笑

小編在網路上面聽到一些天津博主講話的時候,總是感覺像是在聽相聲一樣。我們也會發現很多的相聲演員都是會用天津話去講相聲,這樣也是讓人覺得非常的有親切感,並且也會覺得非常的搞笑,更加能夠帶入進去。除了天津話,很多的網友對於東北話也是比較感興趣的,並且也都認為,天津話和東北話都是非常搞笑的。

三、總結。

我國有很多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方言,這些方言也是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歡,並且也覺得這些方言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有親切感。

Ⅱ 為什麼天津話這么獨特

天津話的來歷確實很特別
天津叫什麼?叫「天津衛」
「衛」是什麼?
是「衛所」
當年,明朝的時候,由安徽遷徙了一批士兵來把守天津衛
他們的後裔繁衍下來了,他們的語言也流傳下來了
所以,天津話是明朝的安徽話,在北方獨立發展後形成的語言。
你想想,為什麼天津不說「啥」而說「嘛」?——那就是安徽方言的遺留,安徽現在還說「么子」,那個「子」是名詞的詞綴,那個「么」跟天津的「嘛」是同一個祖先分化而來的。北京人說「干嗎」,是學的天津話。

Ⅲ 為什麼說天津人都是」衛嘴子「

因為天津人能說會道,不僅愛說話,而且還會說話,素有“能把死人說活了”之稱,所以天津人才會被稱為“衛嘴子”。天津人一天到晚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是由於天津屬於港口城市,來往商人很多,那麼做生意就要用語言溝通,這就使得天津人越來越會說話。再加上天津戲曲快板的流行,因此天津人就給人們留下了愛說且會說的印象。

天津人愛說話,用詼諧幽默的獨特方言,為生活增添了樂趣。能說會道,嘴皮子功夫甚是厲害,“衛嘴子”也就成為了天津人的標簽。

Ⅳ 一說話就能知道他是不是地道的天津人,他們的方言有哪些特點

Ⅳ 天津話為何不像近鄰北京話、河北話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話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由於山川地理阻隔,造就各地迥異的風俗習慣,語言也千差萬別,形成了獨特的方言區。

目前中國的方言區主要有官話、吳語、湘語、閩南語、粵語、贛語、晉語、徽語等,每個大的方言區又可以劃分為若干次方言區,比如官話中就有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等區分。

圖:中原官話信蚌片

有天津人或者安徽信蚌方言片區的人嗎?可以來互相說下方言,看看是否很接近。

Ⅵ 天津話的特點

天津方言的特點主要體現在語音方面。
(1)普通話zh、ch、sh這些捲舌聲母的字,在天津話里有一部分被讀成平舌聲母的z、c、s,例如「展覽」的「展」(zhan),天津話卻讀為zan ;「招考」的「招」(zhao),天津話卻讀為zao;「生產」(shengchan),天津話卻讀為sengcan;「上車」(shangche),天津話卻讀為sangce;「事由」的「事」(shi),天津話卻讀為si;「山脈」的「山」(shan),天津話卻讀為san等等。這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天津話「齒音字」多。
(2)普通話帶有r聲母音節,在天津話里一般讀成零聲母,把輔音r換成了母音ī,例如「人」(ren)、「熱」(re)、「肉」(rou)、「潤」(run)等字,天津話卻分別讀成in、ie 、you、yun等。再如「用、泳、勇」等字,普通話讀為yong,而天津話卻讀為rong;「讓、嚷、壤、」等字,普通話讀為rang,而天津話卻讀為yang。
(3)另外,天津話習慣於在a o e開口呼音節前加聲母n。例如把「安全」的「安」讀成nan ,把「超額」的「額」讀成ne ,把「熬魚」的「熬」讀成nao,把「可愛」的「愛」讀成nai,還有「歐洲」「海鷗」等等。
(4)吃字現象(老人和中年人中常見):天津話裡面經常會在三個字的詞語裡面會將前兩個字連讀,造成吃字現象,例如:「派出所」為「派所」,「勸業場」為「勸場」。
先說語音,天津方言與普通話比較,最主要的是語音和聲調的不同。從聲母上看,天津話一般是將普通話的舌尖後音zh、ch、sh,分別讀為舌尖前音 Z、 C、 S,如zhong中讀為zong宗,chan產讀為can慘,shan山讀為san三,shui水讀sui;i和舌尖後音r混用,如:「人」讀「銀」,「肉」讀「又」;如果是開口韻母自成音階時,就要在前加聲母「n」,如「愛」讀「耐」,「鵝」讀「挪」等,再說語詞,天津方言中有一些特殊的語詞,如用途很廣的「嘛」(即什麼,干什麼),「哏兒」(即有趣),『打擦」(開玩笑),「造改」(即破壞原貌)等等。在外地極為少見。有的個別語匯聽起來令人相當費解,如「覺悶」(覺發腳音)即自覺的意思,不覺悶即不自覺,覺不過這個悶來,即是「不明白」之意。
最能體現天津話特點的就是聲調。天津話與普通話都有四個聲調,但在調值(每個聲調的實際讀音)上卻有明顯的差別,特別表現在陰平(一聲)聲調上,普通話讀為高音、高平調,天津話則讀為低音、低平調。借用音樂術語來說,二者相差了八度音。如「天」字,天津話不但起音低,落音更低,呈現出低而略帶下降的調值,音程短促。陽平和上聲聲調與普通話也有差別,如「菊」字讀「居」音,「筆」讀「鼻」等。天津方言由上古音發展而來,其中保留了許多元、明朝代流行的詞彙,與普通話有明顯差異。名詞後面的字一般發音較輕,如「天津」一定要把天字讀重,讀低,先走平調緊跟低沉向下,津的發音絕對要輕。而動詞、形容詞則無此現象。
調值比較 調值舉例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普通(北京)話 55 35 214 51 天津話 11 45 213 53 唐山話 55 44 214 51 沈陽話 33 35 213 41 鄭州話 24 42 55 31 濟南話 213 53 55 31 武漢話 55 213 42 35 成都話 44 31 53 13 西安話 21 24 53 55

Ⅶ 天津話的由來

關於天津話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說法。

其一,天津話是土著方言,是由靜海話在聲調發生演變之後逐步形成的;

其二,民間傳說天津第一批居民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村,而根據有關資料,也確實發現天津許多早期人物籍貫為山西;

其三,天津人是「燕王掃北」時從安徽遷移來的,因此天津話源於皖北。

(7)天津為什麼是獨特方言擴展閱讀

天津話發音特點

中國人類學家李世瑜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天津話與以宿州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區的方言最為接近,並認為,天津話脫胎於此。

蚌埠、鳳陽一帶方言只與天津話的陰平(一聲)都讀低平調,其他的音調都與天津話有差距,特別天津話是沒有入聲字,而蚌埠、鳳陽的方言都保存了許多入聲字。

而宿州地區的方言則與天津話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話與當地人對話中,當地人甚至沒能認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見其接近程度。

Ⅷ 為什麼天津的口音和周邊的不一樣

天津方言屬於「孤島方言」,與周邊地區的語音、語調都不同。這與明朝時「燕王掃北」有關,許多兵士隨燕王由南到北落戶於此,使得天津地區的方言與其他周邊地區都不相同。
曾有天津日報記者到安徽調查此問題,用天津話與當地人交談,他們說記者在學他們說話,語音、語調特別像。

Ⅸ 北方非常顯眼的天津話,到底怎麼形成的,與安徽什麼關系

天津話是結合北方特色以淮揚與徽皖為基準的南方話,說到這兒就要從歷史來說起,直到元朝時,天津還僅僅是一個鎮子,被稱為海津鎮,與洛陽、西安、開封等地不同。

天津是在明朝統治初期,燕王朱棣發動戰爭,從海津鎮乘船南下攻打建文皇帝,後來朱棣造反成功,成為了永樂皇帝,而因為天子曾經過海津鎮,所以就改名為了「天津」。

其實並不僅僅是語言,天津地區的飲食和風俗習慣,都有著江淮地區的特色。因為,在飲食、風俗方面,能夠找到各個地區的影子,天津更是屬於近現代歷史中形成的移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