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市社保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一:職工退休時的養老金由兩部分組成:
1: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2: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二:具體的計算方法和步驟:
1: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於(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2: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3:在養老金的兩項計算中,無論何種情況,繳費基數越高,繳費的年限越長,養老金就會越高。養老金的領取是無限期規定的,只要領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領取養老金的待遇,即使個人帳戶養老金已經用完,仍然會繼續按照原標准計發基礎養老金
三:具體計算方法實例:
1:例如: 根據上述公式,假定男職工在60歲退休時,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
2:累計繳費年限為15年時,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3:累計繳費年限為40年時,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0.6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1.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個人平均繳費基數為3.0時,基礎養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個人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
4:平均繳費指數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數繳納,而社會當年平均工資2000那你的當年指數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來平均,很容易,到時候你自己都可以計算多少養老退休金的
Ⅱ 天津退休金一覽表
2022年天津退休金上調方案一覽表如下所示:
第一,定額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8元。
第二,掛鉤調整,掛鉤調整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與繳費年限掛鉤,對於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的退休人員,在每人每月增加30元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增加2元。二是與本人養老金水平掛鉤,所有調整范圍內的人員,每人每月按照本人2020年末的月基本養老金水平的1%增加基本養老金。
Ⅲ 10年前社保養老金是多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2)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3)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4)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Ⅳ 關於天津養老金的的計算
天津出台基本養老金新計發辦法 確保待遇不降低 06-11-24
天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日前出台《天津市改革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的實施意見》,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退休以後領取養老金作出新規定,將於近期實施。
一、1998年1月1日本市實行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後參加工作、繳費年限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按照以下規定的月標准計發: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一)基礎養老金以職工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按繳費年限計算,繳費每滿一年發給百分之一。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截至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1%
1.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平均工資指數
平均工資指數=(a1/A1+a2/A2+……+an/An)÷n
a1、a2……an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工資(退休前1年至n年的月平均工資,以退休當年至退休前n+1年的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准);
A1、A2……An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n為企業和職工按規定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2.在計算本人平均工資指數時,每一年度的工資指數和平均工資指數小數點後均保留兩位,第三位四捨五入。
3.截至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以「年」作為計算單位,不滿1年的月份除以12,小數點後保留兩位,第三位四捨五入。
(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計發月數按照國家規定,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算公式為: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
二、1997年12月31日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以後辦理退休且繳費年限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其月標准為:以本人全部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1997年12月31日以前繳費每滿一年發給百分之一。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1.過渡性養老金=全部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截至1997年12月31日前本人繳費年限×1%
全部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部平均工資指數
全部平均工資指數=〔(a1/A1+a2/A2+……+an/An)+b×1.00〕÷N
a1、a2……an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工資(退休前1年至n年的月平均工資,以退休當年至退休前n+1年的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准);
A1、A2……An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b為職工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年);
N為職工視同和按規定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到年)。
2.在計算全部平均工資指數時,職工歷年的月平均繳費工資為本人的實際繳費基數。對於1997年12月31日前本人實際繳費基數超過繳費基數最高標準的,按照最高標准計算。
3.本市歷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按照以下標准計算:1992年260元、1993年334元、1994年447元、1995年542元、1996年637元、1997年690元、1998年829元、1999年921元、2000年1040元、2001年1192元、2002年1355元、2003年1554元、2004年1813元、2005年2106元。
4.截至1997年12月31日前本人繳費年限以「年」作為計算單位,不滿1年的月份除以12,小數點後保留兩位,第三位四捨五入。
三、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間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在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之外,再按照職工辦理退休手續的年度,分別發給補貼,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2006年退休的,每月發給補貼104元;2007年退休的,每月發給補貼83元;2008年退休的,每月發給補貼62元;2009年退休的,每月發給補貼41元;2010年退休的,每月發給補貼20元。
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與補貼之和,低於原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算標準的,差額部分予以補齊;高於原辦法計算標準的,高出部分根據職工辦理退休手續的年度,分別按照一定比例發給。2006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10%;2007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30%;2008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50%;2009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70%;2010年退休的,發給高出部分的90%。補齊和按比例增加的部分,調整過渡性養老金。
四、2005年12月31日以前已經辦理離退休手續的人員,仍按照國家和本市原有關規定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五、從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種工作人員退休時,實行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前折算的工齡,不再作為計發基本養老金的依據。
六、因各種原因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人員退休時,以本人退休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計算基本養老金的基數。
七、2007年1月1日後由外省市調入本市並相應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且於2010年12月31日前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以2005年12月底本市企業退休人員月平均養老金743元,作為其按原辦法計算的養老待遇標准。
八、對於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不滿15年的人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另外,根據本人1997年12月31日前的繳費年限,再發給一次性養老補償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並終止基本養老保險關系。
一次性養老補償金的計算公式為:
一次性養老補償金=1998年1月1日後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後本人實際繳費年限(月)×1997年12月31日前的繳費年限(月)-1997年12月31日前的個人賬戶儲存額
Ⅳ 天津交養老保險30年退休10年病故應退多少養老保險金
如果是我們不交社保,把錢都存銀行的話,去世後錢肯定是能夠要回來的。可是參加了社保,就代表我們享受了社會保障。尤其是社保還包含了醫療、工傷、生育、失業等保險,怎麼可能去世後繳納的錢就退呢?
只能按照《社會保險法》和有關規定享受有關待遇
。
很多人對於社會保險理解存在誤區。比如說養老保險,人們總認為繳納的錢數是存起來的,等到退休以後慢慢領。領完本金和利息,剩餘的部分就是國家補貼了。沒有這么簡單!
僅憑個人繳納的那些錢和利息,根本養不起退休老人
。
我們的養老保險待遇有哪些呢?
第一,未到正常退休年齡的保障
。人們普遍認為我們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是女性年滿50周歲、55周歲,男性是60周歲。
實際上,我們的領取養老金年齡是復雜多變的。法定退休年齡政策是1978年國發104號文件確定的:
正常退休條件是男滿60周歲,女工人滿50周歲,女幹部滿55周歲。
特殊工種是女性年滿45周歲,男性年滿55周歲。
失去勞動能力是男性年滿50周歲,女性年滿45周歲。
《社會保險法》中還規定了一項病殘津貼制度,是對於不符合退休條件人員發放的一項待遇,這也是
一種保障內容
。我們自己不符合條件,並不代表其他人不能享受。
第二,養老金的年年增長
。從2005年開始,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金都由國家統一組織增漲,至今已經17年。像北京市已經連續29年組織當地的養老金增長了。
說實話,如果養老金是積累的,肯定要考慮長久運行,不可能隨隨便便漲養老金的。比如說
商業養老保險
,在我們參保時,就已經確定了未來的待遇,未來是一直不會改變的。
我岳母是50歲退休,當時退休養老金僅僅500元左右。經過了十幾年的養老金增長,今年養老金已經漲到了3200元每月。如果增加的這些錢都是有國家補貼,對於國家的壓力也太大了。
第三,參保人去世後的遺屬待遇
。遺屬待遇主要包括3~4項:①參保人去世以後,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余額如果沒有領取完畢可以繼承。在這里大家需要明白,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是自己承擔繳費基數的8%,而記入個人賬戶的部分也是繳費基數的8%,因此對於
企業職工
來說,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肯定是不會虧本的,最終會全部返還(包括按照記賬利率產生的利息)。
②喪葬補助金,主要是根據當地的規定確定的,各地差異比較大,像山東省只有1000元,四川省是4個月的社會平均工資呢。不過,未來可能統一為兩個月的當地上年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
③一次性撫恤金,也是由各地確定的。不過國家正在推動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有網路傳聞表示根據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和領取養老金的月數發放9~24個月的上年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繳費15年只能領取9個月,每繳費滿一年可以多領取一個月,繳費30年及以上可以領取24個月。如果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每領一年少發一個月,最低也會發放9個月。
24個月的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不低的。如果再加上喪葬補助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怎麼也得十幾二十萬呢。
④個別地方還有供養親屬生活困難補助。
綜上所述
,參加養老保險去世,也是有各種各樣待遇可以享受,並不見得會虧本的。
Ⅵ 天津退休金的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個人累計繳費年限×l%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上一年度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al/Al+a2/A2+……+an/An)÷N
公式中,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本人繳費工資額;
Al、A2……An為參保人員退休前1年、2年……n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
N為企業和職工實際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年限。
(6)天津10年前養老金多少擴展閱讀
1、按退休金籌措方式
在實務中,企業制訂的退休金的籌措方式可分為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和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2、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提取退休基金,交給獨立的信託機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由其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由信託機構從退休基金中支付退休金。企業除非已完全履行退休金給付義務,否則不得將退休基金收回。
3、未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
企業未提取退休基金交付信託機構保管運用,或者企業雖提取了退休基金,但自行保管運用,而未交付給信託機構保管使用,在職工退休時,企業自行籌措資金支付退休金。這種辦法與置存基金的退休辦法相比,職工的退休金缺乏保障。
4、按退休金給付的確定方式
退休辦法按退休金給付的確定方式可分為約定提存金辦法(defined contribution pension plan)和約定給付辦法(defined benefit pension plan)。
約定提存金辦法是企業按照退休辦法的規定,每年提取一定數額的退休基金,交給信託機構保管運用,在職工退休時,將屬於該職工的退休基金支付給已退休職工。通常每年提取定額的基金,是按職工工資的一定比例(如工資的5%)提取的,職工退休時所能領取的退休金取決於提存的金額及其所孳生的利息,企業並不保證退休金給付的數額。
約定給付退休辦法是企業承諾在職工退休時一次支付一定數額退休金,或者在職工退休時分期支付一定數額的退休金;只要職工退休時企業有能力履行支付退休金的義務,企業是否按時提取退休基金則由企業決定。
Ⅶ 天津養老金上調多少退休
僅供參考:
一、2014年12月31日前,經批准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不含機關、財政全額供款和差額供款事業單位中執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費計發辦法和調整政策的勞動合同制工人),自2015年1月1日起調整基本養老金。
二、退休人員按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折算工齡,下同)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員,繳費年限每滿1年,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退休人員(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低於統籌范圍內平均基本養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員(不包括高級專業技術人員、軍隊轉業幹部、原工商業者),在按繳費年限調整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下述辦法調整基本養老金:繳費年限滿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繳費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繳費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不含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0元;繳費年限不滿10年的建設征地農轉工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5元。上述人員調整後的基本養老金不超過2773元/月。
四、在按本通知第二、三條規定增加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退休人員再按下列絕對額調整基本養老金:按本通知規定調整基本養老金前,月養老金低於2513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90元;月養老金在2513元及其以上,低於3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70元;月養老金在3500元及其以上,低於4500元的,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養老金在4500元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Ⅷ 2020天津退休金如何計算
退休養老金是對退休職工提供的基本養老保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天津養老金計算方法:
每月到手的養老金=月基礎養老金+月個人賬戶養老金
(1)月基礎養老金=(全天津市上年度所有職工的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2)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的余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法律依據:《天津市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條例》第二十一條1998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的職工,其退休後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按照以下規定的月標准計發:
(一)基礎養老金,以職工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按繳費年限計算,繳費每滿一年發給百分之一。
(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算。計發月數按照國家規定,根據職工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1997年12月31日前參加工作,2006年1月1日後退休的人員,在按照前款規定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從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2005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員仍然按照國家原來的規定發給基本養老金。
Ⅸ 天津退休金如何計算
法律分析:(一)退休金計算方法: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養老金按以下辦法計發:月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十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本人繳費年限)×1%。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有獨生子女證的,增加養老金總額的5%。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參加工作的,另有過渡性養老金。(二)影響養老金多少的3個因素:1、退休時上年度省平工資(省平工資每年都在增加,養老金也就逐年水漲船高。所以,退休時間越晚,養老金越多)2、本人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為繳費年限。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越多)3、個人賬戶儲存額(繳費金額越多,養老金越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二十九條
國家通過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老年人和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所需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