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博物館都有什麼
擴展閱讀
福州今天有沒有哪裡 2025-07-12 06:13:31
深圳零擔物流什麼意思 2025-07-12 06:08:08

天津博物館都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28 01:36:30

⑴ 天津有哪些博物館

  1. 天津博物館(位於銀河的文化中心)

  2. 天津自然博物館(位於河西區馬場道西端,前身為北疆博物館)

  3. 天津民俗博物館(位於古文化街)

  4. 平津戰役紀念館(位於紅橋區)

  5. 周鄧紀念館(位於南開區,緊挨水上公園)

  6. 娘娘宮/天後宮(位於古文化街)

  7. 楊柳青博物館/石家大院(位於西青區楊柳青鎮)

  8. 天津科技館(位於銀河的文化中心)

  9. 極地海洋館(位於塘沽)

  10. 天津戲劇博物館(位於南開區東門里大街)

  11. 天津市歷史博物館(位於河東區光華路)

  12. 天津老城博物館(位於南開鼓樓東街)

  13. 天津郵政博物館(位於和平區解放路111號)

  14. 大沽口炮台遺址博物館(位於塘沽東南海河入海口兩岸)

  15. 雋禎博物館(位於河西區體院北)

⑵ 天津博物館有哪些展廳

天津博物館有哪些展廳?

天津博物館有天津人文的由來展廳,鏡影展廳,硯拓展廳等。

人文由來展廳

天津博物館(地下一層,地上五層。以展覽展示、社會教育、學術研究、文化交流和文物保管為主要功能,館藏精品20萬件。館內共設十一個展廳,目前開放階段中華百年看天津(天津近代史展)、天津人文的由來(天津古代史展)和精品展先期開放。據了解,新館將展出文物近5000件,是原館展陳的兩倍。其中,國家一級文物200件,國家二級文物2400件,國家一二級文物佔比超過了一半。與老館相比,天博新館拓展了陳列內容。一些對展覽空間要求較高的文物可以全貌展出。此外,館藏文物精品陳列展廳增加了20%的新展品。分別展示天津的歷史沿革,文化珍品,民間瑰寶及國內外文物精品。

它概略地展示了天津自舊石器時代末至清朝中後期上萬年的歷史進程,揭示了天津從不毛之地到運河城市的曲折過程,對於因河、海交匯與毗鄰首都而形成的軍隊屯駐、人口聚集、漕運樞紐、商品流通等影響古代天津發展的重要因素給予了突出展示。

鏡影展廳

天津博物館藏古代銅鏡展將按時間順序分為五個部分,「先秦時期:自然質朴、邁向成熟」、「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清靜無為、羽化升仙」、「隋唐時期:千姿百態、兼容並蓄」、「宋元明清時期:純真寫實、世俗風貌」和「天津地區出土的銅鏡:九河下梢、底蘊豐富」,概括性地呈現中國古代銅鏡藝術發展的歷程。

硯拓展廳

天津博物館藏古硯與拓片展』近期隆重開展,精彩呈現徐世章先生舊藏古硯135方及硯拓79件。這樣大規模的古硯和拓片同展,在國內尚屬首次。徐世章是民國總統徐世昌的胞弟,是近代天津著名古物鑒藏家,舊藏尤以古玉、古硯兩類最為卓著。徐氏藏硯,上起唐宋、下迄明清及近代,品類齊全,且硯銘者居多。徐氏藏硯的另一個重要成就是硯拓,凡重要古硯,必傳拓留影。徐氏曾聘請著名篆刻與傳拓專家周希丁及其弟子、已故著名文物鑒定家傅大卣師徒在自家中專事傳拓達七八年之久。這些限量版的原拓,選用上好紙墨,出自名家之手,藝術成就極高,具有文物價值。徐世昌先生於1954年臨終前將畢生收藏之古硯及拓片全部捐獻國家,由此奠定了天津博物館藏硯的行業地位。本次展覽的135件古硯多為名家大作,79件民國硯拓均為首次公開展出。古硯與拓片交相輝映,別開生面。

⑶ 天津博物館有哪些

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科學技術館、天津美術館、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等博物館。天津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與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國古代藝術及天津城市發展歷史的大型藝術歷史類綜合性博物。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是中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有天津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天津科學技術館、天津美術館、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等博物館。

1、天津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與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國古代藝術及天津城市發展歷史的大型藝術歷史類綜合性博物。

2、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是中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

3、天津科學技術館:是天津市大型公益性科普設施,坐落在市文化中心區內,1995年正式對外開放,2008年9月,常設展廳實行免費開放。

4、天津美術館:是中國最具現代化標準的美術展覽館之一,坐落於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與平江道交口,地處文化廣場的核心位置。

5、中國國家海洋博物館:國家海洋博物館是由自然資源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於一體的國家級綜合性海洋博物館,國家4A級旅遊景區。

⑷ 天津河西區有哪些博物館

天津河西區的博物館有:位於平江道62號的天津博物館、友誼路31號的天津自然博物館、隆昌路94號的天津科學技術館、平江道60號的天津美術館、鬱江道33號的北疆博物院、三合里111號的楊柳青木板年畫博物館。

1、天津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是一座歷史藝術類綜合性博物館,其前身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其收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並重,現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法書、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品及近現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2007年底對外免費開放,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觀眾在開放時間內可憑有效證件到領票處領取參觀門票。團體觀眾需預約參觀。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2號

2、天津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新館位於天津文化中心、原天津博物館內,佔地面積為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5萬平方米,展示面積1.4萬平方米,包括常設陳列區、臨展區、體驗娛樂區、科普教育區四部分。館藏生物標本40萬件,其中一、二級珍品1282件,模式標本1452件。新館陳列以「家園」為主題,是全國第一個主題單元化、全景式展示的自然探索、科學體驗、科學教育的自然史博物館。天津自然博物館自2020年1月2日開始實行全員分時段實名預約參觀。預約採取平日預約和節假日預約兩種差別化預約形式。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友誼路31號

3、天津科學技術館

天津科學技術館是天津市大型公益性科普設施,坐落在市文化中心區內,1995年正式對外開放。館區建築面積18000平方米,常設展廳100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七大展區,共有300多件(套)展品,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體現了科技與人文、藝術的有機結合,運用多種展示技術,將科學原理與綜合應用相結合,向觀眾展示人與自然的和諧與統一。臨時展廳1000平方米,根據社會熱點話題每年舉辦主題科普展覽。建築主體上方的球型建築是宇宙劇場,可放映全天域科教電影和天文節目。天津科技館常設展廳實行免費對外開放。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隆昌路94號

4、天津美術館

天津美術館既是面向藝術家展示藝術品的平台,更是為市民普及高雅藝術、展現城市文明的窗口。作為大眾美育基地,最大化發揮面向公眾的服務功能。在保證展覽功能的同時,展館還配備報告廳,研討室,人文美術圖書資料中心,美術創作室,繪畫裝裱修復室和油畫修復室,貴賓室等輔助設施,功能完善,增強了美術欣賞與創作的參與性。此外,天津美術館還配有較大面積的休閑商務服務功能區,以滿足觀眾多元化需求。天津美術館的開放區、服務區的總面積達到7000平方米,在國內美術館中也是遙遙領先的。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0號

5、北疆博物院

北疆博物院建築由三部分組成,即北樓,陳列室和南樓,南樓、北樓兩座建築以連廊相接,整體建築呈 「工」字型布局。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動物、植物、古生物、古人類、岩石礦物標本以及歷史民俗文物20餘萬件,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基礎,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享譽世界。其出版著作、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學文獻寶庫,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1991年北疆博物院舊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鬱江道33號190門

6、楊柳青木板年畫博物館

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是以收藏、研究、展示具有濃郁特色的楊柳青木版年畫為主題的公益性展館,展館外觀為仿古建築展區面積達1724平方米,展示楊柳青木版年畫619幅,收藏自明代以來年畫萬余張,古版6400餘塊。

楊柳青木版年畫博物館在建築規格、展品數量、館藏豐厚上位居中國年畫博物館之首。展廳分為「歷史傳流」、「戲曲故事」、「古版藏珍」、「仕女娃娃」、「世俗生活」、「戴齊畫坊-保護發展」、「中國年畫集錦」等7個展廳,博物館內各展廳依照年畫題材配合展線,設計了呼應年畫作品的實體景觀,還原了年文化的民俗民風,使展覽內容立體生動。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佟樓三合里111號

⑸ 天津博物館的三件鎮館之寶

      五一小長假帶孩子去博物館可能是很多家長的首選。去天津博物館必看的是那幾件呢?天津博物館有三件鎮館之寶,分別為宋代的《雪景寒林圖》、清乾隆琺琅彩玉壺春瓶和西周太保鼎,簡稱「一畫、一瓶、一鼎」。

      三件真跡平時並不展出,展出的為仿品,真品最近展出是在2018年天津博物館成立100周年特展時展出10天。 假期去天津博物館,會有掛胸牌的志願者為參觀者講解,他們可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佼佼者,會詳細的為大家講解。在聽他們講解之前我們還是簡單了解一下三件鎮館之寶。

一畫——宋范寬雪景寒林圖軸

    這幅圖橫寬160.3厘米,縱高193.5厘米,絹本設色。該畫為三拼絹的大幅畫作。整幅畫氣勢恢宏,生動而真實地描繪了秦隴山川初雪的景色。畫中群峰林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林間,蕭寺掩映,流水從遠方迂迴而下,水邊密林重重,後有村居屋舍,整幅畫的布局嚴整有序。 從筆法上來看,這幅《雪景寒林圖》筆墨濃重潤澤,層次分明,皴擦和渲染兩種技法並用。作者先以粗壯的線條勾勒山石和林木,而後用細密的雨點皴擦法來表現山石和枯木銳枝的質感,使畫面整體渾厚潤澤,沉著典雅。在皴擦烘染時,作者還特別留出了坡石和山頂的空白,以強調雪意,非常巧妙。

      此幅畫作如此珍貴的原因之一也取決於它的材質。一般在字畫中有這樣一句話叫「紙壽千年,絹壽八百「。是說以紙為繪畫或者書法材質的,一般壽命在千年左右;以絹為繪畫或者書法材質的,一般壽命在八百年左右。而北宋距今有1千多年的歷史,因此只幅畫作的保護工作非常的難。這幅畫可以完好的保留至今,不單與我們現在文博保護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同時也與這幅畫歷代的收藏者的保護是分不開的。

    《雪景寒林圖》歷經清代著名收藏家梁清標、安岐鑒藏,乾隆時收入內府,存於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軍掠圓明園時曾流落民間,後被工部右侍郎張翼購得。從此張翼、張叔誠父子兩代對其倍加珍愛。《雪景寒林圖》至今保存完好,除畫絹自然變色外,幾乎沒有破損殘缺,無疑更提升了藝術和史料價值。

      經過近千年的流轉,《雪景寒林圖》是現存於大陸的唯一的范寬作品,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范寬《溪山行旅圖軸》。歷代藏家對其收藏,能目睹其精彩的人寥寥可數。連自己的家人都秘不展示的張叔誠先生,於1981年毅然將其捐獻給天津市藝術博物館。 張叔誠(1898~1995),名文孚,別名忍齋,直隸通縣(今屬北京市)人。其父張翼為清工部右侍郎、總辦路礦大臣。張叔誠為著名實業家、文物收藏家、鑒賞家,博物館事業的熱誠支持者。曾任天津文史研究館館員、天津市政協委員。

    上圖側面電子屏幕上有講解和范寬落款的放大照片。 下圖是范寬落款的位置,但對此中國書畫界尚有爭議。

一瓶——清乾隆琺琅彩玉壺春瓶

      天津博物館所藏清乾隆款琺琅彩芍葯雉雞圖玉壺春瓶,是國寶級文物。是詩、書、畫合璧的彩瓷藝術珍品。

      這只玉壺春瓶高16.3厘米,口徑4厘米,底徑5厘米。腹部所繪主題紋飾為琺琅彩繪芍葯雉雞圖:兩只雌雄雉雞棲身於山石上,彼此相偎,作態親昵,周圍襯以芍葯花及秋季花草。側面題詩「青扶承露蕊,紅妥出闌枝」, 引首有朱文「春和」紅印,句尾有白文「翠鋪」、朱文「霞映」二方印。底部寫有楷書「乾隆年制」。頸部用藍料彩繪上下兩組蕉葉紋。

      這只壺稱為玉壺春瓶,何謂「玉壺春瓶」?

      玉壺春瓶的造型最早出現於唐代,是仿照當時寺廟中使用的凈手瓶的造型創造出來的,但不是凈手之用而是盛酒的酒器,我們俗稱的酒瓶子。因此我們現在看到很多酒瓶子的樣子與此類型非常相似。玉壺春瓶造型:撇口、細頸、梨腹、圈足;由於器型非常漂亮,因此後期玉壺春瓶的造型多作為陳設器或小型的把玩器。

  何謂「琺琅彩瓷」?

      琺琅彩瓷誕生於清康熙年間,但其製作工藝還要回溯到明代。明代興起了一種特殊工藝品,它是在銅胎上,以藍為地色,掐以銅絲,填上紅、黃、藍、綠、白等幾種色釉而燒成的精緻工藝品。由於其藍色在明景泰年間最好,因此有「景泰藍」之稱。清代前期,從國外進口有與景泰藍相似的金琺琅、銅琺琅等品物。當時國內也盛行在銅、玻璃料和瓷器等不同質地的胎上,用進口的各種琺琅彩料描繪而成的琺琅彩器,其中在瓷胎上繪畫的稱「瓷胎畫琺琅」。琺琅彩瓷是引進西方工藝、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製的一種精美的彩繪瓷器。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宮廷御用瓷。創始於康熙末年,雍正朝製作日趨精美,乾隆時期更加工巧精細,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地。

        清代宮廷建築多為木質,宮廷內不允許動火,但琺琅彩瓷卻是唯一被特准在宮廷內燒制的瓷器,可見其珍貴和特殊。因為是專供皇帝使用的御用品,所以它的製作過程是相當嚴格的。首先,要在景德鎮御窯廠燒出幾百件素白薄胎的瓶體,從中精選造型完美、釉色潔白的送入宮中,剩餘的全部砸毀。瓶體之上所繪紋飾,由皇帝親自選定,並由宮廷御用畫師加彩,隨後入宮中的低溫爐二次燒成。

      它的特點是胎質細膩輕薄,在製作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損壞,同時由於其胎質輕薄,在上面繪畫、題詩就更加困難,因此成品率極低。 最後,所得幾件成品呈於皇帝親自挑選,皇帝從中選出一件或兩件精品,剩餘的要全部砸毀。這件玉壺春瓶在當時就是由乾隆皇帝親自挑選出來的唯一一件精品,可謂天下無雙。 此瓶來歷?

      此瓶原藏清宮,後輾轉為北洋總統曹錕的軍醫處處長潘芝翹收藏。此公寓居天津。當時天津文物界並不知這樣一件稀世國寶就在自己身邊。 1960年仲夏,北京韻古齋文物店來津從天津軍醫世家潘芝翹手中以12000元人民幣購得清乾隆款琺琅彩芍葯雉雞圖玉壺春瓶。隨後該店工作人員孫會元與耿朝珍攜帶此瓶來到天津文管會。

    當時天津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管會)有一項文物管理制度,允許外地有資質文物商店到津入戶收購,收購完畢還必須將所購文物交該地文物部門驗看,然後方可攜帶所購文物出市。該省市如有需要,可加一成優先購買。

    天津文物鑒定專家雲希正、韓慎先、顧得威幾位先生鑒定此瓶後,愛不釋手,積極推薦給市文化局領導,建議留購。最終,在天津市政府財政的支持下花費13200元的價格將此件玉壺春瓶留在了天津。成為當時收購文物中單價最高的一件。13200元這個價格對於當時來講可是「天價」了。

一鼎——西周太保鼎

    這件方鼎高50.7厘米,口徑23.36厘米,重26公斤。造型雄偉,工藝精湛,鼎口雙耳上浮雕雙獸,腹部四面用圓雕、浮雕技法,分別飾有垂葉紋和饕餮紋,四角扉棱突起,別具風格,最有趣的是鼎的柱足也裝飾有扉棱,並在中間裝飾有圓盤,這在商周青銅器中是獨一無二的。

    這件國寶級文物「西周太保鼎」,腹內壁鑄有「大保鑄」三字銘文。古金文中「大」和「太」字形相同,「大保」就是「太保」,因此這件鼎就被稱作「太保鼎」。太保是周朝的一種官職,地位很高。《尚書》中記載「周公為師、召公為保,相成王為左右。」 鼎銘文中的太保指的就是召公奭。召公奭曾輔佐周武王,周成王時任太保。召公輔政時崇尚勤儉,深受人們的敬仰。這件太保鼎正是召公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是一件珍貴的青銅重器。

      這件太保鼎於清朝道光年間,出土於山東省壽張縣梁山,與其一同出土的還有六件青銅器,合稱為「梁山七器」。很可惜,著名的梁山七器如今僅有這一隻鼎收藏於國內,而其他六件全部散落收藏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

      1917年,時任袁世凱政府國務卿的徐世昌,也就是後來的大總統,在清史館總編纂柯鳳孫的介紹下購得此鼎。1958年徐世昌孫媳張秉慧將它們捐獻國家。至今仍存於天津博物館之中。

    太保鼎與司母戊大方鼎、大盂鼎、大克鼎等,被國家文物局確定為首批不允許出境展覽的64件古代藝術品,是十分珍貴的國寶文物。

⑹ 天津博物館有什麼

天津博物館 -地址:友誼路31號(近平江道)
天津自然博物館 - 地址:平江路與友誼路交叉口
天津民俗博物館 - 地址:天津市 南開區古文化街80號
天津文廟博物館 -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東馬路東門里2號
中國古城堡博物館 - 地址:河北路283-285號
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 - 地址:大直沽中路與八緯路交口附近
中國金融博物館 - 地址:和平區解放北路29號
中國奢侈品博物館 - 地址:和平區河北路283號
三條石歷史博物館 - 地址:天津市紅橋區博物館大街5號
天津老城博物館 - 地址:南開區城廂中路鼓樓東街202號
天津祈年灣奇石博物館 - 地址:南開區水上北路26號
慶豐恆民俗文化博物館 - 地址:李公祠東箭道1號附近
中山門工人新村博物館 - 地址:中山門公園內
天津郵政博物館 - 地址:和平區解放北路111號(近口腔醫院)
天津大學校史博物館-地址:衛津路92號
丁一博物館-地址:天津市南開區

⑺ 天津博物館設有哪些展廳

天津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河西區越秀路與平江道交口的文化中心,是展示中國古代藝術及天津城市發展歷史的大型藝術歷史類綜合性博物。天津博物館是由二十世紀天津文博、社教、美術、博覽四個系列的館、院匯集而成。2004年由原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和天津市歷史博物館合並組建,其前身為1918年成立的天津博物院。

天津博物館的館藏特色是中國歷代藝術品和近現代歷史文獻、地方史料並重,截止至2014年末,有古代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玉器、璽印、文房用具、甲骨、貨幣、郵票、敦煌遺書、竹木牙角器、地方民間工藝及近代歷史文獻等各類藏品近20萬件,圖書資料20萬冊。

2007年底對外免費開放,2008年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⑻ 請問天津有哪些可以免費參觀的博物館啊

1、天津市規劃展覽館,憑身份證參觀,河北區博愛道、北安橋橋頭 2、天津博物館,大部分免費,河西區友誼路、國展中心對過 3、天津老城博物館,要票但是不貴好像,南開區城廂中路、鼓樓東【有時有相聲】 4、天後宮,好像不要票,南開區古文化街里頭 5、五大道歷史博物館,要票、好像是二三十的,和平區重慶道民園體育場附近【私人博物館】 6、周鄧紀念館,這個。。。不知道要不要票,南開區水上公園北路 7、平津戰役紀念館,憑身份證參觀,紅橋區平津道、勤儉道子牙河河邊 8、自然博物館,好像要票,河西區馬場道、喜來登北邊 9、塘沽博物館,憑身份證參觀,塘沽區海河路、河濱公園附近 10、格格府博物館,一點都不了解 = = 。。。,傳說在南開區鼓樓南 11、楊柳青博物館,要票、二十多吧,西青區楊柳青鎮估衣街 12、電力科技博物館,不要票,河北區進步道、梁啟超紀念館附近 13、藝術博物館,不了解票價,和平區承德道解放北路交口 14、元明清天妃宮遺址博物館,不了解票價,河東區大直沽中路津塘路附近 15、三條石博物館,不了解票價,紅橋區天津眼三條石附近 16、梁啟超故居紀念館,票價很便宜,河北區民族路

⑼ 天津博物館里有什麼值得觀賞的歷史文物

天津,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哏兒都,想要了解這座城市的歷史沿革就必然要從其博物館開始了。天津博物館去年獲得了中國最具影響力博物館的稱號。這座博物館已經有了100年歷史了(前身1918年建立的天津博物院)不論是歷史底蘊還是韻味都可以用相當深厚來形容了。


如果你們感興趣,不妨去這個博物館游覽一番,順便也可以看看非遺文化展覽,相信帶著人文氣息的非遺文化,會要比冷冰冰的文物更加吸引你哦!

⑽ 天津河北區有哪些博物館

天津市河北區博物館有:梁啟超紀念館、天津記憶百年天津工業展覽館、天津覺悟社紀念館、曹禺故居紀念館、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李叔同紀念館。

1、梁啟超紀念館

梁啟超紀念館由兩部分組成,展覽設在「故居」樓內,以「梁啟超與近代中國」為主題,分12個展室。

復原書齋「飲冰室」為兩層半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風格建築。一樓為梁啟超工作區。書房為主題。二樓是梁啟超生活區。室內陳設中西相兼,融華夏書香與西洋氣魄為一體。這是梁啟超最後兩年主要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中國文化史》、《儒家哲學》、《辛稼軒年譜》(未完)等著名文章的誕生地。

地址:天津市河北區民族路44、46號。

2、天津記憶百年天津工業展覽館

天津記憶——百年天津工業文化展覽館,介紹近代天津工業發展史。中國的第一塊表、第一滴墨、第一輛自行車以及國飲山海關都會在館內展示,它們訴說著天津工業取得的輝煌成就。來到館內參觀讓遊客在游覽天津的過程中,對天津近代歷史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認識,對天津工業品牌、產品有更直觀的感受和認可。

地址:天津市河北區自由道24號

3、天津覺悟社紀念館

天津覺悟社紀念館是一座建立在革命舊址上的紅色紀念館。輔助陳列利用三間聯排正房打通為展室,形成貫通的展線。展覽以時間為序,分為三個相對獨立的部分進行布展,各成體系。展覽第一部分為背景介紹,題為《奠定基礎——經受五四風暴洗禮》;第二部分為核心內容,題為《覺悟誕生——尋索社會改造之途》;第三部分題為《大浪淘沙——選擇不同人生道路》。

地址:天津河北區宙緯路三戒里49號

4、曹禺故居紀念館

曹禺故居坐東朝西,磚木結構二層小樓,始建於清末。東至民主道21號院牆,西抵民主道27號院牆,北起南臨民主道23院牆。現有小院狹窄,二層小樓,五間平房。23號院(前院)坐南朝北,環境同上,有過道二層,前後兩個獨立小樓。館內擁有大量歷史資料和近3000張館藏照片。其中展出的照片有500餘張,恢復性擺陳傢具50餘件,物件40餘件。館前鑄有由著名雕塑家劉鑫創作的曹禺先生半身銅像,像高1.2米。

地址:天津市河北區民主道7/9號

5、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

天津電力科技博物館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米,以「展示電力歷史,傳播電力科技」為主題,通過電的初識-啟蒙研究-電力革命-時代能源-電力與生活-回顧與展望六個展廳,詳盡地闡述了天津電力工業乃至中國電力工業的發展歷程。該館內部的展品、展具、教具等主要採用聲、光、電、多媒體等高新技術和科技手段實現內容展示,具有較強的參與性、互動性。

地址:天津市河北區進步道29號。

6、李叔同紀念館

李叔同紀念館闢建於群山環抱、泉聲歡歌的虎跑夢泉景區,這里原先有佛寺,是這位現代著名藝術家、愛國高僧出家修行佛法之地。李叔同(1880--1942),號息霜,浙江平湖人,對近代中國音樂、戲劇、美術的發展有傑出貢獻,是我國著名藝術教育家、佛教律宗大師。曾留學日本,擅長油畫、音樂、戲劇、書法,任教於兩浙師范學堂;39歲突然出家歸入佛門,在西湖虎跑寺剃度後,法名演音,號弘一,別號晚晴老人。

地址:天津市河北區糧店後街60號院內(海河東路與濱海道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