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過年一定會吃的年夜飯菜是什麼
過年年夜飯一般吃什麼
年夜飯又我們又稱它為團圓飯、因為春節是個團聚的日子、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吃飯是最愉快的時候、按照我國的民間習俗、年夜飯的吃法有很多的講究、這個時候的你們想好要吃什麼了嗎?
除 夕的年夜飯菜餚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陝西家宴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 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 炒肉絲等。湖北東部地區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哈 爾濱一帶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 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江西南昌地區一般十多道菜,講究四冷、四熱、八大菜、兩個湯。
我們再來看看上海年夜飯吃什麼,上海年夜飯 做 的菜有很多講究。有錢人家吃魚吃肉,「年年有餘」;還吃那種讀來和「發財」諧音的發萊。一般人家年夜飯席上,發芽豆和黃豆芽總是有的,因為這象徵著升和 發,十分吉祥如意。果類中的柑子,是除夕不可缺少的食物,俗語說:「除夕吃紅柑,一年四季保平安。」還要吃些芋頭即芋艿,上海人有諺語說是:「除夕吃芋 頭;一年四季不犯愁。」另外,吃豌豆,因為豌豆又名安樂菜,和長生果之類,同樣都是很吉利的名稱。至於上海舊俗說是除夕吃飯時不宜淘湯,傳為淘了湯吃飯的 話,第二年外出辦事或旅行,會要遭到雨淋的,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了。
2. 年夜飯又稱什麼,是農歷除夕的晚餐嗎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是除夕的晚餐。
年夜飯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在外工作的人都會在除夕來臨之前回老家和家人團聚。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對一家人來說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年夜飯是每年新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還講究很多寓意。傳統上年夜飯是在除夕祭祖後才食用。吃年夜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等等。
(2)天津除夕晚上吃什麼擴展閱讀:
不同地區的年夜飯特點:
1、舊時北京、天津一般人家在吃年飯時候做大米干飯,燉豬肉、牛羊肉、燉雞,再做幾個炒菜。
2、陝西年夜飯一般為四大盤、八大碗,四大盤為炒菜和冷盤,八大碗以燴菜、燒菜為主。
3、安徽南部僅肉類菜餚就有紅燒肉、虎皮肉、肉圓子、木須肉、粉蒸肉、燉肉及豬肝、豬心、豬肚製品,另外還有各種炒肉片、炒肉絲等。
4、湖北東部地區的年夜飯為「三蒸」、「三糕、「三丸」。「三蒸」為蒸全魚、蒸全鴨、蒸全雞;「三糕」是魚糕、肉糕、羊糕;「三丸」是魚丸、肉丸、藕丸。
5、哈爾濱一帶的年夜飯一般人家炒8個、10個或12、16個菜不等,其主料無非是雞鴨魚肉和蔬菜。
6、贛南的年夜飯一般為12道菜。浙江有些地方一般為「十大碗」,討「十全十福」之彩,以雞鴨魚肉及各種蔬菜為主。
3. 天津年俗除夕晚上12點吃什麼餃子
吃三鮮的或者素的
4. 除夕夜要吃哪些食物
除夕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等。
除夕夜吃餃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中國的邊遠地區了。除夕夜,十二點鍾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除夕夜吃湯圓。湯圓在南方比較普遍。其是用糯米搓成圓形,可往裡加入不同口味的餡,再放入鍋里煮食,寓意團團圓圓。元宵一般當早點或年飯主食,不管是餐館酒店還是家中,都很流行這道美食。吃棗(春來早),吃柿餅(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來),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鮮菜(三陽開泰),吃花生(長生不老),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比一年高)年夜飯品種就更加豐富了,很多雞鴨魚肉、山珍海味,大約一年中能見到的最好的菜餚都擺上了餐桌。
除夕夜吃長壽面,新年吃它,預祝壽長百年。古代的一切麵食都叫做餅,所以湯面起初也叫湯餅,開始的面片不是擀成或壓成的,而是將和好的面,用手往鍋里撕片片,和北方吃的「烏鴉頭」、「猴耳子」等的做法差不多。到唐代以後開始用案板擀麵,才逐漸有了長面、短面、乾麵、素麵、葷面、掛面。
5. 天津除夕夜吃什麼
天津除夕夜吃餃子。
6. 天津春節習俗的飲食習俗
春節期間,天津的飲食習俗有獨特而又普遍的特點。
天津人稱農歷臘月初八為「臘八兒」,並有喝臘八粥、吃臘八蒜和腌制臘八醋的習俗。此外。「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頓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面發」「初一餃子,初二面」的諺語也體現了天津在臘月的飲食風俗。大年三十這一天的夜裡要做傳統的天津風味素餡兒餃子,餃子餡包括香乾,油條,豆芽菜,白菜等,最重要的是要有紅色的粉皮,和餡使用醬豆腐(腐乳),麻醬等,風味別具一格。餃子做成後用黃紙蓋上,等到午夜二十四點來吃。在包餃子之前有的天津家庭按「南禮兒」還有一頓年夜飯,年夜飯中要有雞和魚,取自諧音「吉慶有餘」,年夜飯的米飯下通常藏有一個荸薺,寓意元寶。年菜以辣白菜、燴蠶豆瓣、辣豆等為主。在大年三十當天要剩下留在正月吃。此外在大年三十這一天,人們有吃紅果糖葫蘆的習俗,用來表示來年吉祥,已婚未生子的女人們還要吃棗和栗子,取其諧音「早立子」。諺語:「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轉」體現了在初一和初三這三天中天津家庭中的飲食習慣。農歷正月初四一些天津家庭通常食用烙餅卷雞蛋。正月初五,天津年俗中又有「破五吃餃子,捏小人嘴」的習慣,以喻示新一年的吉祥順利。正月十五元宵節這一天,天津家庭和全國各地風俗普遍相同以吃元宵為主。正月二十五在天津為填倉節,諺語:「填倉填倉,干飯魚湯。」體現了這一天天津人民吃米飯熬魚的習俗。
7. 除夕夜是吃什麼呢
除夕夜人們通常吃以下這些食物:
1.吃餃子
在中國民俗中,除夕吃餃子是任何美食都無法替代。餃子又名交子,意思是新舊交替。此外,餃子因其元寶形狀,在過年時吃餃子,也有引財進寶的吉祥寓意。餃子餡的選擇與其意義有直接關系,最常見的韭菜餡意思是長長的財富。
2.吃雞
在除夕夜的大餐上,雞是不可或缺的。除夕夜很多地方開桌吃的第一道菜是雞,因為它意味著好運,過年的菜桌上一定要有雞。
3.吃魚
魚是年夜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因為中國傳統中有一句話年年有餘。除夕吃鯉魚,與禮諧音,過年吃鯉魚。除夕吃鯽魚與吉諧音,過年一起吃鯉魚和鯽魚是最好的搭配。
4.吃芹菜
年夜飯不僅是家人團聚,對來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機會。芹菜的芹和勤是諧音,教孩子勤勞,只有努力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5.吃腐竹
腐竹的意思是富足,也是除夕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這樣一道吉祥菜在除夕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
6.吃年糕
北方的年糕主要是甜的、蒸的或炸的,有些人乾脆就加糖吃。南方年糕又甜又咸,比如蘇州、寧波的年糕,用粳米做,味道清淡。除了蒸炒,還可以切片翻炒或煮湯。甜年糕是用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菜泥等配料做成的。可以直接蒸,也可以用蛋清炒。
8. 天津二月二吃什麼
天津一般的風俗:
除夕年夜飯(必須有的年糕)
初一素餃子
初二打鹵面
初三菜合子
初五也是餃子
十五吃元宵
立春吃春餅
二月二吃悶子
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
八月十五吃月餅
進頭伏吃面條
立秋吃西瓜(俗稱「咬秋」)
冬至還是餃子
臘月二十三吃糖瓜
以上是憑我個人記憶描述的,應該不全,你再上網查查吧。
9. 除夕應該吃什麼
除夕時人們會吃餃子、魚、春卷、年糕等。除夕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又被稱為「歲除」,意思是舊的一年已經結束,新的一年即將到來。在中國,人們認為除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無論漂泊再遠,也會在除夕時趕回去與家人團聚。人們會在除夕時掛燈籠、貼春聯、祭祖、守歲、吃團圓飯等,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10. 天津過年吃的素餃子是怎麼做的
聽說過天津素嗎,我問過好多外地人,都沒聽說過,我也在一些飯館點過天津素,但都不正宗。我記得小時候奶奶做的特別好吃,那是一般只有在過年時候才能吃到的 美食 。
這里說的天津素不是卷圈,不是素齋,而是餃子。每年過年,我家都是要在除夕夜的年夜飯吃三鮮餡的餃子,過了零點,放過花炮,全家人還要聚在一起吃天津素,寓意是新的一年素素靜靜,平平安安,吃完了天津素,才能去睡覺。
過年吃的天津素的特點是餡是紅色的,當然所有的餡料都是素的,你肯定問紅色是怎麼回事,紅色就是紅色的粉皮,可以買現成的紅粉皮,也可以自己用食料的顏色染一下,染成紅色就是過個圖個紅紅火火。
因為是過年的餃子,餡料特別講究,有豆芽、香菜、粉皮、香乾、麵筋、腐乳、麻醬,腐乳和麻醬都用香油調制,腐乳特別重要,我就喜歡多放點腐乳的味道。
簡單說下做法,其實和普通餃子沒太多區別,就是餡料多,要提前逐一加工切成碎粒。大致做法是第一,先把豆芽菜洗凈,控干水分,切成細段,第二,再逐一把香菜、香乾、麵筋和粉皮備好,均切成細小的粒,第三,調料,將腐乳、麻將用香油調好,放入鹽,第四,把所有食材放入容器中,倒入調好的腐乳和麻醬,拌勻即成餃子餡料。
這樣,餡料就調好了,其他包餃子的方法就是一樣的,就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天津素是新年的第一頓餃子,所以不要煮破呦。
天津過年吃的素餃子,也叫「津味素」「初一素」。素餃子承載了我童年滿滿的美好回憶,小時候過年的時候一家人都在奶奶家過年,晚上一大桌子美味還有肉餡的餃子,肉餡的餃子寓意一大家子這一年過的富富裕裕的,一般奶奶會在這個肉餃子里放硬幣,吃到的寓意新的一年發大財!交好運!吃完晚飯一家人圍坐起來看春晚,桌子上有各種堅果乾貨和水果還有糖果嘛的,我們一大家子人邊吃邊看,過一會我媽媽和娘娘們開始和奶奶一起做素餡,介個奏似津味素的餡,餡里是:大白菜、麵筋、素冒、木耳、棒槌果子、香乾、紅粉皮、醬豆腐、麻醬 等。做好餡,一家人開始包餃子,包好後,到了12點,出去放完炮,回來吃介個津味素餡的餃子,寓意:新的一年素素凈凈、平平安安。
圖摘自網友:睡寶寶Nancy
圖摘自網友:紅萍蜜語
圖摘自網友:-M-I-S-
圖摘自網友:喧囂_最後一抹陽光
其實一家人做餃子看著特別幸福,妯娌和老人剁菜調餡,男人們擀麵皮,最後一家人一起包餃子,其樂融融。
圖摘自網友:睡寶寶Nancy
當然了做完了,煮好了吃餃子就著臘八醋最幸福,我倍兒耐吃天津衛的過年素餃子,您了耐吃嘛?
天津的素餃子別有風味兒,獨居地方特色,被稱為「津味兒素」,也叫「初一餃子」。津味兒素餡是由白菜丁、豆芽菜、香乾、麵筋、白粉皮、木耳、黃花菜、餜子(油條),輔以芝麻醬、醬豆腐(腐乳)、香油、蔥薑末和少量紅粉皮拌和而成,依靠芝麻醬的粘性將各種原料附著在一起,餡料顏色分明、醬香濃郁,特點是餡料中必須要有餜子(油條)末,這是區別純正津味兒素餡的關鍵原料,這樣包出來的餃子才是獨具天津地方特色風味兒的津味兒素水餃。
在天津,除夕之夜,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大人們(主要是婦女)會聚在一起,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要包出第二天能夠吃一天的數量。更歲交子之時,放過煙花爆竹以後,年輕人給長輩拜過年,平輩人互致問候,形似元寶的素水餃也正好出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熱氣騰騰的素餃子,寓意新的一年財源旺盛,平平安安,用天津話說就是「素素凈凈過一年」。
我來回答,正宗的天津人 來回答,所謂天津素,麻醬,醬豆腐(紅腐乳),香菜,這幾樣必不可少,然後就是 香乾兒,豆腐絲兒,麵筋,粉皮兒(可以是紅粉皮兒,喜慶),以上食材都剁的細碎點,如覺得餡料太干,也可以加少量豆芽菜或是剁碎的白菜,拌餡兒時,首先用香油把麻醬泄開,醬豆腐快兒和汁兒都要用到,還有重要調料是 姜,姜要切的碎一點兒,最後放少量油和鹽即可,鹽不要放太多,因為醬豆腐較咸,所有這些拌好後可以嘗一下鹹淡(因為食材都是熟的),再包成餃子即可,注意,煮餃子時間不能太長,不然皮會破的。
我的母親純天津衛人,從我七八歲時就幫媽媽包素餃子,到現在我60歲了,仍然還是按媽媽的做法包初一的素餃子,材料有大白菜,豆芽菜,香菜,菠菜,(菠菜的寓意是拔財)木耳,香菇,黃花菜,香乾,麵筋,(現在覺得油太大就不放了)果子,素冒,油豆腐,凍豆腐,紅,白粉皮(我都是用粉絲,食色自己染)最後是麻醬,醬豆腐,香油食鹽調味即可,自家人愛吃平時也做,臘八那天也做,但就是沒有初一的味道,永遠懷念媽媽的味道。
剛好今天中午吃了頓包子,是三鮮的。
素餃子也吃了不少,以前非常喜歡吃餃子,現在不知道怎麼回事,也不愛吃了。天津的素餃子吃了不少,吃最多的是牛肉的。
素餃子里有,韭菜,豆芽,還有香乾。然後呢也有人會放入麻醬,我很少吃麻醬的。幾乎不吃,但是有時候,餃子里會嘗出來是麻醬的味道。感覺怪怪的。麻醬怎麼吃都吃不慣。
除了餃子,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酥辣湯的。
用一些木耳,香菇,火腿,雞蛋, 澱粉這樣的簡單材料就可以做出完美的酸辣湯。
要說素餃子是怎麼做的,可以下載一個菜譜類的APP。
肉餡的餃子是肉餡,素餡的餃子,換成素餡就好啦。
過年啦,這是我小時候的最盼。過年不僅有(煙)花有炮,還有新衣裳,壓歲錢。最主要的還是各種各樣的好吃的。初一餃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團團轉。要說天津衛過年吃素餃子,這可是家家必須的。嘛時候吃,當然是三十晚上12點子時了。這素餃子嘛餡呢?很多,做起來也挺費事。天津衛人在吃上絕不含糊,也不怕麻煩,講究的就是做出來的東西得地道,吃過一次,讓你一輩子忘不了。先說這餡料,白菜要綠麻葉小核桃紋的當地白菜,像大頭白菜,白麻葉的白菜都不行。綠豆芽要一根一根掐根去須。芫荽(香菜)少許,擱多了發苦,能提味就行。這東西年前買時已經長到十塊錢一兩了。這三樣用刀磨碎,然後將水發的香菇木耳洗凈焯水,過去北方香菇少,也可用口蘑的。磨成小丁,備用。接著將香乾,麵筋片成片,橫豎刀切丁備用。我們家用麵筋就不用餜子了,接東西放多了黏糊。同樣,放紅粉皮就不放白粉皮了。取鮮姜一塊,去皮剁碎。大蔥就不能放了。您了看看,這一樣一樣的放在盆里,上面是紅粉皮,紅綠白相間,挺好看的。這活餡可以直接下手活,王至和的醬豆腐,大名府的香油麻醬,這素餡沒有一個鍾頭出不來。面已經提前活好行著了,在11點半以前要包好素餃子,為嘛呢?提前包容易破,晚了可能過了十二點這個時辰,這時候一家人在一起忙呼,現在都是天然氣了,那時候老爸11點半在五八躍進爐里添上大同塊,大鋁鍋已經坐上水了,我們哥幾個忙著拆鞭炮的包裝紙,11點50分出門准備放炮,當我們放完炮回屋,素餃子已經端上來了,座鍾正好打點。在這喜慶庄嚴的時刻,一家人幸福滿滿,餃子真香啊!這就是素素凈凈的過一年,歡歡喜喜過大年。在這個時候,老人們最重視的素餃子一個都不能破,撈出的第一盤素餃子要供給先人,還要留出素餃子留給初二回娘家的姑奶奶吃。
「天津素」也就是天津的素餡餃子,不過其實也不用太多細致計較這個「素」,正常來講不是葷腥的東西基本就可以叫做「素」,但是「葷腥」指的可不都是肉啊。有著比較濃烈氣味的蔬菜稱之為「葷」,而雞鴨魚肉等肉類稱之為「腥」, 所以現在一般人也不用太過於計較這些東西從民俗就好了 ,不然的話蔥、姜、花椒、蒜、韭菜等等氣味特殊的都是「葷」,吃這些可不算是素食啊。
好了解釋過葷素的問題了,我們來說說這個天津素餃子吧。我們之前也回答過幾個包餃子、包子的問題了,和面那些事就不再重復了,簡單來說說這個餡料吧。其實也不難,都很常見的東西但是組合起來還是很好吃的,圖的就是一個清新爽口。
常見的用料有:白菜、木耳、粉絲、香菜、豆乾、麵筋、油條、豆芽、紅粉皮、素冒等,也不用非得都湊齊了,本身「吃」就是個快樂的事情,硬要應景兒、拼湊反倒缺了點意思。基本上就是挑選這些食材,然後剁細剁碎,然後麻醬、豆腐乳加點香油稍微澥開一點,跟所有餡料混合,加鹽調味攪拌均勻餡基本就完事了,然後一家人就可以坐一起包餃子吃了。
除了天津素餃子,天津素燴也是挺有名的吃食,有不愛油膩肉類的小夥伴可以嘗試下哦!
麵筋,香乾,素帽,花菜木耳要水焯熟,白粉皮,紅粉皮用紫菜頭和胡蘿卜替了,那東西顏色太重了,也不知道用的是不是食色,綠豆菜,白菜,棒槌果子一定要自己炸,也不太費事。以上材料都要切碎。再有就是香菜了,香菜要多放但一定要最後放。調料有麻醬,腐乳香油,鹽不要多了。姜要多點,不然燒心。不放蔥蒜。具體做的順序用香油調麻醬,腐乳一定要完全澥開,不能成坨。然後一點點的放材質,邊放邊攪拌,先放花菜木耳,菜類再放豆製品。最後放香菜輕輕拌勻就可以包比較正宗的天津素餡餃子了。注意各種材料都不要太多。
二他爸來回答!
」津門素「是天津人的最愛!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石頭門坎」素包!
"津門素"餡兒,可包包子,可包餃子,還可做素卷圈兒!二他爸多年研究"津門素"餡兒,現公布與眾,大家切磋!
豆芽菜!香菜段!薑末,粉皮兒(或粉條,圖喜慶放紅粉皮兒),香乾碎,麻醬,醬豆腐,鹽,味,香油!
其實,"津門素"在天津各家有各家的手法兒和變化!但"薑末"必不可少!因為綠豆芽屬涼性食材!正所謂「君臣佐使,相得益彰」!口味俱佳!如有需求!到場切磋!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