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津勸業場的匾額是誰的墨寶
華世奎醉寫「天津勸業場」的說法流傳很廣。16年前,筆者登門拜訪了1928年曾親眼目睹華世奎書寫「天津勸業場」牌匾的宋續九老先生。當時宋老8l歲,發未白,眼不花,寫一筆好字,還應聘在建國搬運場當會計。他向我詳細述說了華世壟書寫「天津勸業場」匾額的情況。 1928年,宋老17歲,正在天津公立甲種商業學校讀書,校長是徐克達(1890~1960),字指升,天津近代著名職業教育家、書法家。徐校長為培養高水平的會計人才,親自教授書法課,膝下有不少喜好書法的弟子,宋老當時是徐校長的得意弟子。徐克達與華世奎是世交,華世奎應邀書寫「天津勸業場」牌匾的事,哪能躲過徐九爺(克達)的耳朵呢? 1928年,樓高場綽、鶴立雞群的勸業商場在天津繁華的鬧市梨棧大街(今和平路)落成。該商場為天津商場之冠,坐落於法租界。法工部局希望場主高星橋把商場命名為「法國商場」,以便為法租界增光添彩。實業家高星橋深謀遠慮,順應商場第二大股東慶親王載振的意見,採用了「勸業商場」這個名稱。在場內高懸「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四言聯句,各取第一字即「勸業商場」。定名後,於戊辰年(1928年)春正月,高星橋、載振禮請天津近代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書「天津勸業場」匾額,潤筆之資為銀洋五百,每字百元。以時價計,可購高級麵粉二百五十袋。筆潤之高,無出其右。 華氏為津門世家望族,居城內東門里華家大門。華世奎排行為七,津人尊稱為「華七爺」。華世奎曾應袁世凱之聘,入京為和平門題額,為天津近代四大書法家之一,華世奎題寫「天津勸業場」匾額是在華家大門客廳書寫的。 宋續九老先生回憶說:「那天,徐校長帶著我們十幾位喜好書法的學生來到華七爺家,客廳里有不少華老的親朋好友,聽差的早已把墨研好。站於華世奎身邊的是高星橋、華四姑(華世奎女兒、書法家)、徐克達校長等。華世奎高個子、消瘦、留胡須,特別有精氣神。提筆時,華七爺口含酒,提著氣,一鼓作氣寫了『天津勸業場』五個大字,落了款,蓋了章,在場的人屏著氣,靜觀華七爺寫字,『天津勸業場』五個字,每字三尺,宗顏真卿,筆力充沛,筆法遒勁,氣勢雄偉,筆筆有交代,一絲不苟,襯有金地朱印,更為增色。我如醉如痴地觀看華七爺寫字,寫完後,在場的人不住地嘖嘖稱贊。」宋老最後說:「近年,我聽相聲、看電視劇,都說華世奎醉寫『天津勸業場』,我不敢以為然。」 「天津勸業場」這塊聞名遐邇的牌匾,目睹了勸業商場80年的滄桑巨變,是歷史的最好見證。在「文革」中,老職工巧妙地將這塊名匾保護了起來,使其免遭劫難。目前「天津勸業場」這塊匾額已被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華歷代名匾」,成為極其珍貴的歷史文物。
❷ 勸業場是什麼意思
一種銷售百貨的商場。也叫「勸工場」。
勸業場,是天津市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位於和平區和平路與濱江道相交處,是一座折中主義風格的大型建築。
該建築建成於1928年,由買辦高星橋創辦,大樓由法籍工程師慕樂設計,建築面積共2.1萬平方米,主體五層,轉角局部七層,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天津勸業場的開幕營業日選定在1928年12月21日,匾額由津門名寫家華世奎書寫。因為地處舊法租界,勸業場開業前曾擬名「法國商場」,最後改成「勸業商場」,是採納了股東之一載振的意見。場內掛著「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四個條幅作為辦場的宗旨,「勸業商場」四個字便是取了這四句話的首字連綴而成的。
❸ 天津勸業場的品牌文化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曾說: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一個公司必須努力尋找能使它的產品產生差異化的特定方法,才能贏得競爭優勢。美國經濟學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對這種「產生差異化的特定方法」進一步解釋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所形成的不易被競爭對手效仿的能帶來超額利潤的獨特的能力,也叫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百貨業同質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尋找到勸業場的核心競爭力,是擺在每一個勸業人面前的問題。
「我認為勸業場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品牌文化。」董事長張立津說,「勸業場作為一家有著80年歷史的老店,它不僅賣商品、賣服務、賣理念,更是賣幾十年形成的品牌文化和歷史榮耀。」
品牌文化是品牌的「魂」,是品牌價值內涵和情感內涵的自然流露,是品牌觸動消費者心靈的有效載體。它通過賦予品牌深刻而豐富的文化內涵,建立鮮明的品牌定位,創造品牌信仰,形成消費者強烈的品牌忠誠,最終形成獨特的競爭力。
「勸業場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品牌文化,而品牌文化歸根到底來自於歷史積淀的文化底蘊。勸業場就是通過不斷挖掘其深厚的歷史及文化底蘊,使傳統經營特色與現代百貨、歷史文化及時尚氣息兼收並蓄。以時尚的休閑方式吸引客源,以高品位的文化提升品牌價值,重新打造勸業時尚休閑生活,營造高品位文化娛樂空間,形成勸業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及核心競爭力。」張立津說。 「花20億元能建一棟大樓,但是花20億元卻建不了勸業場。因為勸業場不僅僅是建築,還承載著天津近代的文化歷史及商業的變遷。」侯耀宗說,「豐厚的文化積淀是勸業場核心競爭力最有效的載體,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良好的品牌優勢是勸業場在未來競爭中制勝的一大法寶。」
品牌大師科耐普曾說過:一個優秀的品牌應該藉助於品牌故事,增加其人性化的感覺,拉近與顧客的距離。一個卓越品牌的成長歷程往往與許多動人的經典故事相隨相伴,品牌通過故事與消費者進行情感交流,從而融入消費者心中。「勸業場就是一個傳奇的商鋪,無論是從創始人高星橋的個人發跡史、勸業場名稱的由來,還是折中主義的標志建築和聞名遐邇的『八大天』,抑或是華世奎醉寫『天津勸業場』匾額。其背後都有著勸業場一個個傳奇故事。」侯耀宗介紹說,「就拿勸業場的匾額來說,這是當年由慶親王載振出面邀請津門大書法家華世奎所寫。為此高星橋給華世奎送上五百塊大洋作為潤筆之資,此款當時足以支付四口之家兩年的開銷,可謂一字千金。這塊牌匾目睹了勸業場近八十年的沉浮興衰、滄桑巨變,成為歷史的見證。『文革』期間,它被勸業職工巧妙地保護起來。歷經磨難的『天津勸業場』牌匾被國家文物局命名為『中華歷代名匾』,成為珍貴的歷史文物。」
「還有八大天。『南有上海大世界,北有天津八大天』,是老天津衛流行的一句民謠。在勸業場建成初始,就以其商品經營和文化娛樂並舉而聞名津城。但後來的很長時間內,由於種種原因八大天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侯耀宗介紹說。為了挖掘保護勸業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八大天」的核心價值,將商業文化遺產轉化為旅遊資源,將品牌文化力轉化為品牌經濟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提升。2006年勸業場對「八大天」進行了恢復和重建,用新「八大天」重新詮釋生活美學的購物博物館這一商業主題。本著做出「民族味、天津味、文化味、民俗味」的宗旨,勸業場准確把握市場脈搏,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運用現代經營理念、方式來經營「八大天」品牌,在恢復中挖掘,在挖掘中創新,在創新中提升,在提升中真正打造勸業品牌文化的影響力和無形資產。如今的「八大天」已經成為天津及周邊地區休閑消費的新景點,為勸業場帶來了日益增多的人流、商流和財流,創造了文化與商業和諧互動的良好局面。 侯耀宗介紹說,「勸業場獨有的經營特色,會對來天津的遊客形成天然的吸引力,『八大天』的恢復對整個商場文化的定位有很大的支撐作用。我們未來的努力方向就是將勸業場逐步打造成天津商業文化的代表,探索一種商文並重、商旅結合的模式」。
勸業場的企業品牌價值不僅體現在消費者強烈的認同力、對國際品牌的巨大吸引力以及對百貨業深遠的影響力上,還體現在其社會影響力上。作家蔣子龍對勸業場曾經有過這樣的評價:「如果沒有勸業場,天津人好長時間不知道什麼是繁華,不知道什麼是大商業,不知道什麼叫城市的精華。」「勸業場經營定位為『區域強勢品牌,都市特色綜合百貨店品牌』,是以國際經典品牌為主流,以國內和地區的名牌為主力,以時尚暢銷的品牌為亮點,以中高檔定位為導向。在這個基礎上首先練內功,通過中心輻射的優勢,合作夥伴的優勢,上市公司擁有融資平台的優勢,以低成本進行擴張。今後我們想把勸業場做成大型的百貨集團,向多領域發展,向大規模擴張。」董事長張立津介紹說,「我們在對外宣傳上力求彰顯兩個理念,一個是『名店名品,禮尚勸業』,另一個服務理念是『親和勸業,親情服務』」。
近幾年來,勸業場不斷樹立具有現代經營特點的經營理念。在「最普通的人是勸業場最永久的朋友」這一經營思想指導下,「名品名店,大眾時尚」的市場定位贏得了不同層次的廣大消費者,公司經營的各檔次商品達160個大類6萬個品種,滿足了各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名品營銷策略樹立了天津勸業場名店名品的經營形象,「買名品到勸業」成為顧客的消費選擇。「誠信篤實,以客為本,以文興商」為傳統的勸業文化融入了新的內涵,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提升了天津勸業場的商業文化品位。「以情促銷」中各種優質服務活動的開展拉近了經營者與消費者的距離,親情服務使顧客得到精神上的愉悅。集購物、觀光、餐飲、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經營,使顧客在購物的同時還能夠得到情趣享受。
❹ 天津勸業場是干什麼的
大型綜合賣場
❺ 勸業場的歷史沿革
天津勸業場的開幕營業日選定在1928年12月21日,匾額由津門名寫家華世奎書寫。因為地處舊法租界,勸業場開業前曾擬名「法國商場」,最後改成「勸業商場」,是採納了股東之一載振的意見。場內掛著「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四個條幅作為辦場的宗旨,「勸業商場」四個字便是取了這四句話的首字連綴而成的。 1958年,勸業場與毗鄰的天祥商場合並。場內有15個經營商場和儲運部,經營品種近3萬種,日客流量近20萬人次。單憑這三個數字,就足以說明勸業場的魅力。
今天的勸業場仍然是金街上最亮的一顆珍珠,新廈老廈雙星耀目,靚麗霓虹交相閃爍,走進那個叫人眼花繚亂的世界,感受勸業場汩汩而出的「場」氣,她已經遠遠超越了櫃台與商品的簡單組合,而變成了商業與文化完美結合的化身。
勸業場建於1928年,由井陘礦務局津保售煤處總經理、買辦高星橋集股興建,是當時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百貨商場。「天津勸業場」匾額為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所書,開業時場內高懸「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場標。投資人不直接參加經營,而是採取貨位招商的辦法,最多時樓內有大小商戶和攤位三百多家。場內設有天華景戲院、天宮影院、天樂評戲院等八個娛樂場所,合稱「八大天」。勸業場集購物、娛樂、休閑於一體,是中華著名商業老字型大小。該建築位於和平區濱江道152號至166號,為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由法商永和營造公司建造,法籍工程師穆樂設計。建築為框架結構五層樓房(局部八層),石材飾面,窗戶形式多樣,建築形式帶有折中主義色彩。 1964年自天津二商校分配到勸業場工作的。進場以後,面對寬敞的店堂,盤旋的樓梯,燙金的牌匾和琳琅滿目的商品,真是興奮不已。當年商場的一大特色是櫃頂陳列。即在每處櫃台頂部都有一組用商品擺成的實物造型,每一組「立體雕塑」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例如香皂櫃台的頂部就是用香皂擺成天安門形狀。擺放之精巧、寓意之鮮明令人拍案叫絕。
最引人注目的是勸業場外牆的玻璃櫥窗。在這里,美工師傅精心設計了許多電動商品陳列,例如:70年代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圍繞地球旋轉的微縮模型,不停地播放著《東方紅》的樂曲。這組櫥窗陳列吸引了廣大遊人駐足觀賞,成為濱江道上一處亮麗的文化景觀。
在計劃經濟時期,勸業場是天津民需商品主要的供應基地,經營始終十分紅火。當時,每層樓都有各自的營銷熱點。天祥一樓的自行車、縫紉機、大衣櫃;勸業一樓的尼龍襪子、二樓的皮鞋、三樓的9吋小電視機,四樓的梅花牌手錶和三五牌座鍾,都在不同的時期吊足了顧客的胃口。那時,在每天營業前,勸業場周邊所有的大門外,都會聚集百餘顧客,開門鈴聲響後蜂擁而入,爭先恐後地開始一場跑樓梯的「短途賽」。
❻ 請問天津'勸業場'為什麼叫勸業場
勸業場是店名,在它的正門口東西向的叫濱江道,南北向的叫和平路。
勸業場始建於1928年,至今已有66年的
悠久歷史,在漫長的經營歲月中,勸業場創
出了許多獨特的經營風格和特色,在工商界
和消費者中有很高的威望和重要的位置。是
天津市唯一一家零售商業的國家二級企業。
勸業場雄偉的建築,典型的法式風格,在1991
年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為具有重要
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近代優秀建築。同
時,由清末翰林書法大家華世奎題寫的巨額
燙金牌匾「天津勸業場」,也被國家有關部
門收為中華歷代名匾。天津人已把勸業場作
為商業繁華中心的代名詞, 外埠人同認為
"到天津不到勸業場,等於沒有到過天津」。
勸業場在海外賓客中也享有很高的聲譽,成
為到天津的必游之地。
❼ 天津勸業場的老八大天
映現都市生活原本態度的新文化消費意識形態天華景戲院、天樂戲院、天宮影院、天會軒戲院、天露茶社、天緯檯球社、天緯地球社、天外天屋頂夜花園,昔日的勸業場在四至七樓開設了這八個娛樂場所,合稱「八大天」。
勸業「八大天」以其獨有的魅力,將中西文化交相輝映。絲竹之聲餘音繞梁,戲曲之韻清雅入耳,巨商大賈川流於里,文人騷客唱和其中,儒雅之中華氣度,款款之紳士風范,杯籌交錯,流光溢彩,不僅為商業聚集了人氣,也帶來了不薄的收入。
秉承「八大天」的文化氣度,「新八大天」的文化業態將緊緊把握新型都市文化消費的脈搏,用新概念的「天」字系列經營品牌,以小而雅的格調,都市休閑文化的饕餮,定製式的服務,映現都市生活原本的態度。「新八大天」將成為都市文化消費新的熱點,綻放「無限消費」的魅力。
是對昔日「天華景戲院」的恢復與改造。恢復後的天華景演藝館環境高貴、典雅,規模限定在100人左右;演出的曲目、形式將多種多樣,京劇、評劇、越劇、梆子、話劇、其他劇種、歌舞、相聲、雜技等一應俱全;並將根據顧客的個性需求,採取定製式服務,顧客可按菜單隨意選擇,提前定製;同時,演藝館還配備茶水、咖啡、茶點等相關餐飲服務,使顧客足不出戶,便能遍覽天下戲曲,沉浸於文化與藝術的美學熏陶之中。 天外天屋頂夜花園季節性開放,整個氛圍浪漫、優雅,富於極強的歐陸風情,設散座點綴其間,提供各種飲料、果點,在這里近可以摩挲城市建築風貌,閱讀天佑閣聖藏的中華商業傳奇;遠可以觀賞海河、金街夜景。天外天屋頂夜花園將成為津門一處極具魅力的消夏納涼盛地。
「一座勸業場,百年文化街」。八大天百藝街將恢復昔日勸業場的一些傳統特色項目,如古玩字畫、金石郵幣、琴棋書畫、文房四寶、文物鑒定以及具有中國和天津傳統文化特色的老字型大小泥人張、風箏魏等,薈萃中華文化精品,形成一條立體商業文化旅遊街,是文化街中的精品,是中華文化精品的薈萃,是天津第一文化街。
❽ 天津的老字型大小都有哪些
狗不理、中原公司、勸業場、達仁堂、隆順榕、桂發祥十八街麻花、正興德、蘆花海鹽、獨流老醋、起士林、耳朵眼、老美華、風箏魏、崩豆張、盛錫福、冠生園、月盛齋、起士林、瑞蚨祥、桂順齋、亨得利、謙祥益;
紅三角、隆順榕、中華、天立、樂仁堂、紅花、太陽、登瀛樓、天寶樓、果仁張、老美華、起士林、飛鴿、金星、鴕鳥、天女、海鷗、蘆花、抵羊、鴻起順、玉川居、鸚鵡、康樂、三帽、真美。
❾ 天津勸業場的商場歷史
勸業場是天津商業的標志性代表,座落在和平路和濱江道的交界處,始建於1928年,「勸業場」當時被人譽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可以說天津形成現代格局的繁華是從「勸業場」開始的。而說到勸業場,還得從一個人和一塊匾說起。 這個人是高星橋---勸業場的創始人。高星橋1881年隨祖父來到天津,自幼隨父在天津打鐵,後來在老城裡上過九年義學,又隨其兄在鐵路上當過司爐和煤礦上的司磅員。由於高星橋人聰明機靈,在煤礦期間好學的他學會了德語,受到主管德國人漢納根的器重,將他調入帳房,又來由於工作出色高星橋被提升為煤礦售配處的經理,從此高星橋步步高升,逐漸成為煤業買辦,並與漢納根結下了深厚的友誼。1918年,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煤礦主管漢納根要回德國,他便把自己在中國的產業全部贈送給了高星橋,高星橋代理了德華銀行、「起士林」餐廳等許多德國商人的在華產業。藉此機會,他積極投資房地產,先後蓋起了「交通旅館」「威爾遜大樓」,繼而又與他人合股興辦大型商場「勸業場」,成為當時靠洋人發跡的買辦典型代表。
「天津勸業場」這塊牌匾字跡穩建,蒼勁有力,是由著名書法家華世奎所書寫的,當時的「勸業場」老闆高星橋找到華世奎,以每字100大洋的價格請他書寫的,五個字即500大洋。按此價格,當時可買高級麵粉250袋。由於那個時候沒有今天把字放大縮小的技術,所以匾額需要多大,就得寫多大。當時華世奎先生是拼起了三張大八仙桌鋪上紙,一氣呵成。華世奎先生一生只有二幅大字榜書,除了北京的「和平門」,就是天津的這幅「勸業場」了。
「勸業場」建在當時的天津法租界,當局提出稱之為:「法國商場」。而頗有經濟頭腦的高星橋覺得加上「法國」二字,民眾望而卻步,不利經營。於是採納了合作股東——清慶親王載振的建議,取名為「勸業場」。載振先生當時解釋了「勸業」二字的來由,光緒三十一年(也就是1905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了「勸業陳列所」,這是一座陳列並推銷商品的「百貨商場」。而勸業場則是這個陳列所存放貨物的附屬機構。在那個內憂外患的歲月里「勸業」寄託著實業圖強的希望。所以在開業之初,其經營宗旨以「勸業市場」四字的字頭寫出四句警言。即:勸吾胞興,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作為商業經營指南,以求發達。這就是「勸業場」三個字的來由。 「天津勸業場」是由法國工程師——慕樂設計的,建築面積2.1萬平方米,立體五層,轉角局部七層。
在開業之初,直至解放,一至三樓分別租給各個店鋪,貨攤。它主體經營,日用百貨,布匹綢緞,各種器皿,鍾表、首飾,文房四寶,舊書古玩等等,而最讓人感興趣的是它不光是一個商場,同時還是一個大型娛樂場所,當時商場里設有「八大天」,即天宮影院、天華景戲院、天樂戲院、天升戲院、大觀園、天緯球社,天露茶社以及屋頂花園、天外天。那時候在天華景戲院經常演出的有京劇名角的演出,日夜爆滿。這種形式的商場在當時華北地區是絕無僅有的。天華景戲院當時由高星橋之子高渤海經營,所賺之錢又在「勸業場」的邊上,蓋起了「渤海大樓」,勸業場可謂空前繁榮。
「勸業場」於1928年12月12日正式開業。當時進駐賣貨的店鋪多達300多家。開業之日火爆場面可謂盛況空前,上至中外官員,下至平民百姓,人人前往。據老一輩天津人講除了抗戰勝利和天津解放,天津市最熱鬧的時候莫過於「勸業場」開業了! 1931年至1939年是勸業場的鼎盛時期,但這種繁榮只維持了不到十年,日本侵略者發動侵華戰爭,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天津淪陷後,由於戰亂不堪,物價飛漲,經濟蕭條,人民的購買力急劇下降,使得商場內人員稀少,場內的不少店鋪由於賺少賠多,紛紛撤出,勸業場開始衰落,此時的「勸業場」已經處於半停業的狀態。
這種局面,直到解放後才得到了改變,隨著公私合營,政府出資對勸業場加以改造,和比鄰的天津商場合為一體,使得「勸業場」又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1991年,歷經風風雨雨的勸業場再度擴建,總面積達五萬平方米,營業面積達3.43萬平方米,成為天津市最大的集購物、娛樂、消閑、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高檔次的新型商廈,並以其獨有的特色和業以誠信的服務成為天津一張閃光的城市名片。
❿ 天津"勸業場"的勸業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來由
清朝慶親王載鎮題詞「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天津勸業場的由來。也就是:規勸大家努力工作發展事業的意思
天津勸業場1928年12月建成,創辦人高星橋。因該店地處舊法租界,因此開業時曾定名為"法國商場"。後來,採納了股東載振(清慶親王)的意見,改名為"勸業商場"。當時場內高懸"勸吾胞輿,業精於勤。商務發達,場益增新"四條幅,作為辦場宗旨。
過去,一、二兩層樓及三樓的一部分租給各個鋪戶或貨攤,經營日用百貨,布匹、器皿、鍾表、手飾、文房四寶、舊書、古玩、工藝品等;四、五、六層是劇院、影院、茶社等游藝場,著名的有"八大天",即帶"天"字的娛樂場所,還有兩家相面館,一家草蟲社(專賣蛐蛐、蟈蟈)。
天津淪陷後,繁榮一時的勸業場開始逐步衰退。場內秩序混亂,管理乏力,同時場內又出現一些坑蒙顧客的"老虎攤",使勸業場名聲掃地。
天津解放後,勸業場經營方式和范圍不斷改進擴大,成為天津一家大型綜合性百貨商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勸業場不斷整修改造,使這家遠近馳名的老字型大小商店煥發了青春,並將以更新的面貌出現在人們眼前,成為一座寓購、游、娛為一體的現代化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