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劉義符究竟有多荒唐他為何被託孤大臣所暗殺呢
「白帝城託孤」的史實想必家喻戶曉,而諸葛亮也沒有辜負劉備的囑托,在餘生十幾年的時間里,盡心輔佐後主劉禪,為蜀漢的穩固和發展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由此成為後世敬仰的楷模。其實,帝王臨終前託孤給重臣的史實,在古代中國屢見不鮮,但大都沒起到期望中的效果,有甚者還導致幼主被殺、國家動盪的局面。比如,宋武帝劉裕的託孤,便是失敗的典型案例。
徐羨之等人弒君的舉動固然出於好意,但對剛登上皇位的宋文帝來講,則不啻於一記重擊。在新皇帝看來,兄長僅僅因為貪玩便被殺,自己將來若不合4位輔臣的心意,難免不會落得同樣的下場。正因如此,劉義隆暗中分化、瓦解輔政集團,然後藉助檀道濟的力量,以弒君等罪名,將徐羨之、傅亮、謝晦處死,時在元嘉三年(426年)。十年後(436年),宋文帝又下令將檀道濟滅門。
『貳』 少年包青天第三部 竟有什麼案子 都在第幾集
演員表
鄧超--飾包拯
釋小龍--飾展昭
趙陽--飾公孫策
秦麗--飾小蠻
楊蓉--飾小風箏
楊麗曉--飾小狸
何中華--飾龐統
吳越--飾耶律俊才
劇情梗概
第一單元 重出江湖
第一集
北宋仁宗年間,汴京每有奇案發生之時,號稱「大宋第一聰明人」公孫策便會出現在現場。 「大宋第一聰明人」不是包拯嗎?原來包拯已經失蹤兩年,下落不明。三年前和談金被盜,宋遼議和一事一直擱置,皇上委派公孫策前往邊境雙喜鎮議和,大遼南院樞密使蕭軍卻離奇喪命於此,一家妓院里,公孫策與展昭竟意外發現包拯。
第二集
原來包拯已經失去記憶,他在妓院和一幫姐妹成為好友,因愛吃大包子而被戲稱為「大包」。廚子小蠻總是欺負大包,兩人成為歡喜冤家。雙喜鎮縣官安國泰同樣離奇被害。遼國限定公孫策在規定時間內破案,否則進攻雙喜鎮。失憶的大包誤打誤撞幫公孫策破了案。
第三集
公孫策和耶律俊才設下圈套,很快發現西夏派來潛伏於大宋境內的王海霸便是兇手。可大包的意外發現,又使安國泰的死因現出新的疑點,兇手又成為一個謎。種種猜測之後,公孫策為刺激包拯,故意懷疑廚子小蠻是殺人兇手,而大包堅信小蠻無辜。為救小蠻,包拯答應一天之內找出真正的兇手。
第四集
盡管對手布局精妙,大包還是找出了蕭軍和安國泰的真正死因,但卻沒能找出真正的兇手。為救小蠻,包拯居然說自己便是兇手。離遼軍限定破案的期限越來越近,驛站後院又發現一具死去多年的男性遺骨,看似和之前的殺人案沒有關聯。可屍骨如此巧合的出現在這樣的時間和地點,會不會成為破案的關鍵?
第五集
官兵萬吉祥又被殺害。種種猜測之後,因盜竊和談金在三年前被處死的馬兵被疑為兇手,他究竟是死是活並沒有人敢下斷言;同時,公孫策也沒能發現接連三個不相關的命案之間有何關系。離破案的最後期限還剩一天,真凶依然逍遙法外。此時,又有人被殺的消息再次傳來。
第六集
嫌犯王海霸在獄中被殺,看守他的衙差也同時被害。展昭發現重要線索,公孫策根據種種現象推斷妓院老闆黃樂是兇手,不料此時,黃樂自殺身亡,被認為是因暴露身份而被滅口。耶律俊才認為沒有足夠證據證明黃樂是兇手,包拯又爭取到了一天的破案時間,關鍵時刻,又有新的線索出現。
第七集
耶律俊才決意要攻打大宋,公孫策在營中陪耶律喝酒企圖穩住他,同時私下安排轉移雙喜鎮居民;另一方面大包繼續努力尋找真凶。當包拯離真相越來越近的時候卻被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打暈,遼軍大舉進攻,千鈞一發之時龐太師之子龐統帶軍趕到……危難關頭,包拯醒來,並且陰差陽錯恢復了記憶。
第八集
經過周密分析,包拯終於找出真凶,原來兇手一直隱藏在妓院里,並設計了這一系列的殺人圈套。包拯同時查出了當年和談金失竊的內幕,一系列的連環案水落石出。
第九集
在事實面前,馬回峰終於承認了所有的罪行,最後大徹大悟,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後悔不已,自殺身亡。包拯雖恢復記憶,可始終不能想起自己是如何失去記憶、如何被扔到京城之外的。廚子小蠻不舍「大包」,跟隨包拯來到京城。一回京城,包拯便被召進宮,包拯巧妙應對龐太師刁難之後,皇上仁宗親自召見。
第二單元 三大神器
第十集
皇上委派包拯尋找「天芒」的秘密。包拯和分別兩年的包大娘相見。受皇帝之命,包拯、公孫策、展昭和女扮男裝的小蠻一同前往迦葉寺迎接東瀛使團及其帶來的藏有天芒秘密的「三大神器」。三大神器讓整個寺院充滿詭異,包拯直覺會有危險發生。而展昭巧遇師伯長水大師。
第十一集
長水大師意外死去,被認為是神器的詛咒。寺院僧人對長水大師的離去悲痛不已。面對似乎沒有任何線索的案發現場,包拯手足無措,難道真是「三大神器」殺人?事後不久,寺院里又有人被殺,剛接過長水大師袈裟的無憂大師也神秘死去。現場和長水大師頗為相似,似是一個兇手所為。
第十二集
展昭被派去跟蹤東瀛小忍者小狸,兩人「不打不相識」。長水大師和無憂大師死去後,可以接替他們位置的無止被懷疑是兇手,然而在和包拯一番坦誠對話之後,兩人有了朋友的默契。包拯、小蠻、公孫策一群人下山找大包子吃,在一系列意外的啟發下,包拯對案情有了新的推斷。
第十三集
種種謎團之後,包拯查出東瀛來的少將軍是兇手,證據面前,少將軍並不認罪,反而指出包拯判案的幾個破綻所在。正在此時,傳來從東瀛來宋的一孽大師被殺的消息,他的徒弟小狸傷心不已,展昭一直陪伴在她身邊。一孽大師的死和前兩宗案件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拯絞盡腦汁卻並沒有找出真凶。少將軍要血洗迦葉寺,公孫策帶兵及時趕到。
第十四集
雙方僵持之際,少將軍的父親——大將軍到達迦葉寺,限期包拯兩天內破案。一直在迦葉寺的將軍夫人——少將軍的母親被疑為兇手,正在此時,夫人卻被殺害。包拯和公孫策查出夫人是中毒而死之後,真凶依舊沒有現身。案情越來越復雜,包拯在一團亂麻之中幾乎失去信心。
第十五集
包拯和大將軍的精心設計使兇手露出破綻,在事實面前,少將軍不得不認罪。一切表象之下,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被揭露出來,少將軍同父異母的弟弟在寺院里潛藏多年,少將軍一心想找出弟弟並殺死他。想不到看似真相大白的背後,一直隱藏著另一個同謀,竟然是兩個人聯手製造了這四起血案。
第十六集
包拯找到了真凶,真凶卻為了救大將軍而死,少將軍也跳下懸崖……大將軍發現了包拯尋找天芒秘密的用心,用優厚的條件「誘惑」包拯赴東瀛輔佐其治國。不經意間,包拯發現了「三大神器」中隱藏了和「天芒」相關的秘密。
第三單元 臉譜殺人
第十七集
大將軍帶領東瀛使團帶走了三大神器。皇上得知包拯獲知了一些天芒的秘密之後,命包拯立刻出發繼續探尋。包拯想盡辦法仍無法擺脫小蠻,四人又一起上路了;不料卻迷路進入一片森林,遇到許多奇怪的人和事。意外得知當地巡撫大人劉義離奇地死去的消息,包拯等人決定去看個明白。
第十八集
據說劉義的死和西陵王的臉譜有關系,劉夫人思夫心切,懸賞重金尋找能夠把劉義之靈帶回陽間的祭靈人,以藉丈夫亡魂。在靈術比賽中,江湖道士們破綻百出,而住在劉義家的天問姑娘卻用"讀心術"讓在場眾人心服口服。
第十九集
劉夫人心願已了,欲將臉譜和劉義一起下葬。誰知富商錢並早對臉譜垂涎已久,於是偷了臉譜給自己戴上,怪事又發生了,錢並好像著魔一般發瘋了,並且和劉義用了幾乎一樣的方法自殺了。公孫策和包拯解剖屍體時,發現一些疑點,最後他們懷疑地方將軍高甲是兇手。
第二十集
展昭和高甲交手,險勝。高甲尋機偷了臉譜,隨後和劉義、錢並一樣,幾乎用同樣的方式在相同的地方自盡了;死之前,高甲劫持了包拯。包拯在和高甲接觸時發覺高甲好像活死人一樣,包拯恐懼不已。屍檢時,同樣有一些疑點出現。公孫策突然想明白了許多問題,發現天問姑娘原來根本不懂法術。
第二十一集
天問姑娘被揭穿身份,她原名小風箏。公孫策和小風箏在一次次「交鋒」中成為歡喜冤家。離限定的破案日期越來越近,包拯仍然沒有任何頭緒。小蠻為包拯忘了自己的生日而耿耿於懷,郁悶之際在集市上看到龐統,悄悄跟了上去。包拯、公孫策、展昭和小風箏在森林裡遇到了西陵族人。
第二十二集
西陵族人並沒有傷害包拯等人,用香草讓他們在做夢時看到了埋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有人跟蹤龐統並意圖暗中刺殺,卻意外弄傷了小蠻。戴著西陵王臉譜的人再次出現,差點傷到包拯和小蠻。被劉夫人指認搶走臉譜的丁函被燒死在一間密封的小屋裡,死因依舊是撲朔迷離。
第二十三集
包拯等人仔細分析了一遍案情,發現了越來越多的疑點,在一些線索的提示下,他們離真相越來越近。重新檢驗丁函屍體之後,包拯發現了真正的死因,不過兇手是誰、殺人動機等等一系列的問題依舊是謎。公孫策和小風箏也開始逐漸的了解對方的優點,感情更加深厚。
第二十四集
神秘的黑衣人出現,把包拯推下懸崖,下落不明;小蠻為找包拯甘願舍棄自己的性命。龐統突然戴著西陵王的臉譜出現了,和展昭打得不分上下。大難不死的包拯竟然意外發現了許多線索。從丁函被殺之謎開始,案情的真相逐漸浮出水面。在眾人感嘆之餘,包拯把矛頭指向了劉夫人。
第二十五集
在場眾人均不相信劉夫人是兇手,更另人吃驚的是,龐統和劉夫人曾經有過一段親密的感情,案情愈加撲朔迷離,而真相卻另人大吃一驚:劉義並沒有死去!包拯揭開了整個臉譜的秘密,他們繼續踏上了尋找天芒的道路。
第四單元 鳳凰勾魂
第二十六集
小風箏不辭而別,包拯等人來到鳳凰村,竟然在這里遇到了前太醫令雪醫金匱。金匱有病在身,可仍然有高超的醫術……小風箏和爺爺封大居然扮成了郡主和王爺來找金匱看病,意外遇到了公孫策。
第二十七集
小風箏感激公孫策沒有揭穿她的真實身份。正在大家為得到《金匱醫術》一書而勾心鬥角時,金匱的女弟子二白卻意外失蹤,眾人看到是鳳凰的影子帶著她的影子走了,大家驚呼「鳳凰勾魂」了。包拯發現二白一直深愛著大師兄大椎,並有了他的孩子。為得到《金匱醫術》而拋棄二白的大椎有最大嫌疑,大椎死不承認。
第二十八集
大椎隨後也在"鳳凰勾魂"出現時離奇身亡,金匱受到如此重大刺激,病情也加重。原來兩年前,金匱帶著三弟子三陽和最小的弟子如心來到這里治好了當地百姓的瘟疫,深受愛戴。可是隨後如心的失蹤深深刺激了金匱,他大病一場不再記得如心。
第二十九集
包拯一行人在查案的過程中發現金匱的管家關門在秘密跟蹤他們。包拯找到了案件的關鍵線索,公孫策也查出了兩人的死因。原來三陽在這些人死後就能得到《金匱醫術》一書,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三陽雖然被斷定為真凶,卻仍然難逃 「鳳凰勾魂」的命運,在牢里遇害,死因和大椎、二白相似。
第三十集
小風箏又一次不辭而別讓公孫策有些失落。包拯突然意識到之前對案情的推斷是錯誤的,他們又重新回到了鳳凰鎮,包拯當眾揭穿了"鳳凰勾魂"的秘密,並指出真正的兇手是金匱,卻沒有人相信這個事實。
第五單元 天芒現
第三十一集
包拯一行人繼續踏上了尋找天芒之路,龐太師派出征西將軍張西打著保護的名義來監視包拯等人。龐太師更是軟禁了包大娘,限保證五天內找到天芒。包拯破解出了天芒所在地,路上他們又遇到了高麗太子智源,小風箏和封大、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文才、東瀛忍者等人相繼出現。
第三十二集
包拯他們浩浩盪盪來到一個道觀,在這里,有一個秦將軍的傳奇故事被描述得活靈活現。正在大家將信將疑之際,不死的兵團秦將軍復活的故事再次上演,鬧得人心惶惶,卻沒人明白其中究竟。皇上仁宗為了不讓龐太師得到天芒,情願將尋找天芒的大事公布於天下,引得天下大亂,各國都派出了能人干將要在最短時間內找到天芒,一場爭奪天芒的大戰即將展開。
第三十三集
張西被一枝青銅的弩箭刺死,旁邊還有一個沒有眼耳口鼻的晴天娃娃,兇案現場布置得像是秦將軍復活殺人。經過包拯、公孫策等人對案情一番分析之後,人人都貌似可疑,卻又找不到真正的兇手。包拯預感到還會有人陸續死去,而這一切都是因為爭奪天芒所致。
第三十四集
找天芒時,包拯等人發現兩具死了幾百年的骸骨,旁邊還有傳說中的將軍的頭發,天芒和將軍的復活成為越來越神秘的謎。小蠻的表現也越來越奇怪,她究竟是誰?為了救包大娘,小蠻情願嫁給龐統。在沙漠里遇到的女子若水的提示下,包拯發現了天芒所在的秘密。而正在此時,包拯和公孫策眼看著封大死在了傳說中三大神器和天芒的鑄造者徐將軍的劍下。懸念逐漸增加。
第三十五集
包拯堅信兇手就在這些人當中,小蠻若有所思地給若水交代了很多事,要把包拯託付給她照顧。而另一邊,遼國南院大王耶律文才要和公孫策單獨比試,他們約定用一天的時間,看誰先查出封大被殺的原因,輸的一方就自動放棄對小風箏的追求。
第三十六集
小風箏心中對公孫策念念不忘,而小蠻同樣也放不下包拯。隨著時間的縮短,包拯更加急於找到關乎「包大娘性命、皇帝寶座和社稷安危」的天芒。在小蠻提示下,包拯帶著大家找到了咸池所在,離天芒又近了一步。封大的死,公孫策也找了些許線索。而隨師公半藏來尋找天芒的小狸偷偷告訴展昭,她懷疑半藏是殺死封大的兇手。
第三十七集
公孫策將整個封大被殺的過程破解得清清楚楚,可是被他懷疑的兇手——半藏和表面是遼國大將實為西夏漢奸的高深都相繼被殺。小狸失去師公半藏後,展昭一直陪伴在她身邊。未幾,一場意外的地震將天芒埋在山中,包拯反而感到高興,他希望這場天災讓天芒遠遠消失。
第三十八集
包拯也越來越多的意識到小蠻對他生活的重要性,開始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小蠻,也離不開小蠻的「大包」,嬉鬧中,他發現小蠻有六個腳趾頭。包拯發現,秦將軍復活的故事、還有張西、封大的死都是他們在小鎮遇到的一個極為風騷的飯店老闆娘青蓮所為。青蓮是一個弱女子,為什麼要殺人?
第三十九集
青蓮承認所有的被害的人是自己殺的,可包拯並沒有就此罷休,真相終於水落石出,原來真凶另有其人。青蓮是若水兒時的好朋友,因此這次特意回來幫助她保護天芒。若水帶著不舍,了結了自己的生命。經歷種種磨難之後,包拯終於找到了天芒。
第六單元 殺滅央
第四十集
包拯帶著天芒回到京城,交到皇上手裡。正當包拯察覺到自己對小蠻的感情時,小蠻卻被殺害了,天芒也被盜。包拯離奇發病,太醫診斷說最多還能活三天。公孫策查出殺死小蠻兇手竟是龐統。為揭開真相討回公道,公孫策和包拯冒著丟掉性命的危險開庭審案,龐統並不認罪。
第四十一集
包拯昏迷不醒,龐太師父子卻有造反的預謀。夢境中,小蠻來到包拯身邊,最終把他喚醒。包拯終於康復,要親自開庭審龐統。龐統依然不認罪,並把嫌疑推到了小風箏身上,小風箏被關進大牢。公孫策開始感覺到小蠻的死背後蘊藏著一個大陰謀,包拯和公孫策來到小蠻被害的現場,從頭開始對案件進行調查。
第四十二集
在案發現場鄭王府,包拯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可他卻解釋不清。情況更加危急,四大將領帶著兵馬來參加皇上婚禮,龐太師奪權之心表露無疑。鄭王被行刺,刺客竟是仁宗身邊的太監忠義,難道忠義是殺害小蠻的兇手?龐太師暗示包拯所有的事是兒子龐統所為。即將成為皇後的柴郡主此時病重……
第四十三集
龐統兵臨城下,包拯不負眾望,所有的謎底真相大白,他成為惟一一個可以左右結局的人,壓力全壓在了他身上,包拯舉棋不定……皇帝仁宗和龐統都接到傳訊,包拯要在太廟對小蠻被殺一事進行公審。包拯請出了代表大宋萬事基業之始的太祖黃袍,皇上下跪了,真相即將揭開。
第四十四集
包拯指出了龐統陰謀篡權之罪,同時也指出殺害小蠻的真凶,眾人嘩然。包拯說出天芒的秘密,兩年前包拯意外失蹤並且失憶的事也真相大白,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個精心策劃的陰謀,包拯和小蠻不過是其中一顆棋子罷了。
第四十五集
包拯說出天芒的真相,城外卻傳來遼兵入侵的消息,龐太師主動請纓帶兵出戰……最終,所有的矛盾冰釋前嫌,公孫策、展昭、小風箏、包大娘等等,每個人都選擇了一種自己的想要的生活方式繼續生活,但包拯卻離開了大家……
『叄』 霍林郭勒劉義厲害嗎
以劉義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盤踞霍林郭勒市二十餘年,實施組織內犯罪46起,涉及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尋釁滋事罪、聚眾斗毆罪、強奸罪、詐騙罪、強迫交易罪、虛開發票罪、非法佔用農用地罪、妨害作證罪、職務侵佔罪、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傷害罪等12項罪名,嚴重危害了公共安全、破壞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侵犯了公民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了社會管理秩序,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肆』 劉義符是怎麼死的
徐羨之等派中書舍人刑安泰,前去刺殺劉義符。誰知劉義符頗有勇力(據史書上記載,劉義符有膂力,善騎射,解音律)立起格鬥,且戰且走,竟得突圍出奔,逃出昌門,追兵用門閂捶擊,劉義符受傷倒地,邢安泰趕上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年僅19歲。徐羨之等又派人殺死了流放在新安的廬陵王劉義真。就這樣,少帝劉義符只因一個「玩」字,玩掉了皇位、玩掉了江山,還玩掉了自己的性命。
在殺了劉義符、劉義真後,傅亮等又率百官前往江陵,奉迎宜都王劉義隆回京踐位,是為宋文帝。宋文帝劉義隆是個有主見有決斷的人,他雖然藉助謝晦等人之力登上寶座,但內心深處卻並不感激這些功臣宿將。因為對於金鑾寶殿,他完全無法容忍別人染指摻和他皇室的家事,絕對不能允許像東晉桓溫那樣的權臣把持朝政,操縱廢立。
元嘉三年(426年),他大開殺戒,先是殺了徐羨之、傅亮和謝晦留在京城做人質的長子謝世休,接著又下詔歷數謝晦罪狀,親率大軍沿江西上討伐謝晦。謝晦無可奈何,只得起兵抵抗,開始時曾打了幾個勝仗,可不久宋文帝改變戰略,推行分而治之之策,對參與廢立的名將檀道濟網開一面,命其戴罪立功,率軍討伐謝晦。這下謝晦可擋不住了,因為就軍事才能而言,檀道濟比他要高一個檔次。幾仗下來,謝晦全軍潰敗,他自己在逃亡途中為官軍所擒,被押回京城建康,弒君謀反,舊賬新罪一並統算,結果當然只有一個,押赴法場開刀問斬。
至此,宋少帝劉義符時代徹底結束,宋文宗劉義隆專總朝權,勢傾天下。
被殺之謎
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劉裕逝世後,謝晦、徐羨之、傅亮三人受顧命託孤之重,絲毫不將國家事務放在心上。謝晦等人曾追隨劉裕東征西戰,深知艱難創業之不易,加上又與北魏開戰,便睡在龍舟上。
次日凌晨,南兗州刺史檀道濟引兵開路,徐羨之等隨後繼進,從雲龍門入宮。徐羨之的部下中書舍人刑安泰等已先行說服了皇家禁衛軍。
邢安泰趕上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年僅18歲,剛剛做了一年皇帝,就這樣永遠地退出政治和人生的舞台。
『伍』 史上最失敗的託孤案,千古一帝剛死,為何四大輔臣轉身把小君王廢殺了
小君王是個無德之人,不配為主。這個小君王是宋少帝劉義苻,他的父親是劉裕,是南朝劉宋的開國皇帝。劉裕戎馬半生,老年得子,將宋少帝託付給了徐羨之,傅亮,謝晦和檀道濟四位有文有武的大臣,歷史上稱為四大輔臣。四大輔臣自然是盡心盡力輔佐帝王,可惜宋少帝不是當皇帝的料。
最後登上皇位的人是宋文帝劉義隆。宋文帝繼續施行劉裕的治國方略,並且開創了“元嘉之治”,使得劉宋王朝成為東晉南北朝國力最為強盛的歷史時期。而四大輔臣最後也沒有好下場。
『陸』 2001年的逝世
1月4日:朱剛,男子排球運動員
1月10日:張之,中央台著名體育評論員
1月11日:周文光,汕頭原達濠街道黨委副書記
1月13日:袁正元,空軍紀律檢查委員會原專職副書記
1月15日:戴怡芳,軍事科學院副院長
1月18日: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民主剛果第三任總統。遭下屬軍官Rashidi Kasereka刺殺,兩天後(18號)被證實在辛巴威不治身亡。
1月22日:周仁傑,海軍原副司令員
1月22日:呂黎平,沈陽軍區空軍原顧問
1月25日:王紀元,原遼寧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1月26日:鍾文法,原武漢軍區副政委
1月26日:董建華,著名中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1月26日:王煥如,成都軍區原顧問
1月28日:蔡長風,海軍後勤部原顧問
1月28日:林佐瀚,香港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1月31日:羅天,中共廣東省委常委、廣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 2月2日:烏力吉,原內蒙古自治區主席
2月4日:石甫生,湖北省襄陽縣原政協副主席
2月4日:邱國光,原解放軍後勤學院副院長
2月8日:陳立夫,台灣政治家。
2月9日:張秀洪,天津市塘沽區政協副主席
2月13日:金忠青,江蘇省副省長
2月14日:蘇滋祿,原寧波師范學院副院長
2月20日:劉嶸,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2月22日:馮森,原石家莊高級軍械學校校長
2月26日:克勞德·艾爾伍德·香農,(Claude Elwood Shannon)美國數學家、資訊理論的創始人。在馬薩諸塞州Medford辭世,享年84歲。
2月27日:童陸生,軍事科學院院務部原副部長兼軍事圖書館館長
戴爾·恩哈德特:美國賽車手。因車禍不幸身亡。 3月5日:蘆光祖,總後勤部後勤指揮學院原政治委員
3月9日:丁友燦,浙江省糧食廳廳長、黨組書記
3月11日:劉武,德陽市羅江縣公安局治安科長,公安戰線二級英模
3月12日:崔萍,原總參謀部工程兵部部長
3月14日:李紹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名譽主任,原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兼眼科醫院院長
3月16日:林達夫,原武漢汽車工業公司顧問
3月18日:阮克明,廣東省外貿局原局長
3月18日:肖前,南京軍區空軍原政治委員
3月19日:王維群,原河南省委副書記
3月21日:鄭周永,韓國最大財閥之一,現代集團創辦人
3月23日:畢克:著名電影譯製片配音演員
3月24日:彭崇功,武漢青峰村村支部書記,因肝癌逝世
3月24日:賀鵬飛,海軍副司令員
3月27日:史念海,歷史學家
3月29日:楊干華,廣東省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著名作家 4月1日:吳瑕,原空軍指揮學院副院長
4月1日:王偉,少校軍銜,海軍航空兵某部飛行員,「海空衛士」榮譽稱號與一級英模獎章
獲得者,革命烈士
4月3日:李緒鄂,著名導彈專家
4月4日:門多薩,前皇家馬德里俱樂部主席,因心臟病去世
4月7日:陳瑞泰,著名農學家、山東農業大學原校長
4月8日:侯虞鈞,著名化學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4月9日:謝東閔,台灣政治人物。
4月10日:李慶柳,原鐵道兵工程學院政委
4月15日:陳鍾槐,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協常委
4月17日:劉義惠,河南省軍區原副政委
4月20日:基賽普·辛諾波里(Giuseppe Sinopoli),義大利指揮家及作曲家。在柏林指揮威爾第的阿依達時猝死。
4月24日:李玉琴,「末代皇帝」溥儀的第四位妻子
4月27日:鍾淦容,惠州市博羅縣公安局龍溪公安分局民警
4月27日:符榮鼎,原廣東省僑聯副主席、老紅軍
4月29日:靳如超、王玉順、郝鳳琴,石家莊316特大爆炸案首犯。依法執行死刑
4月30日:劉品良,澳門知名社會活動家 5月1日:王英高,北京軍區原裝甲兵政委
5月1日:崔秀庭,老一輩勞動模範時傳祥的夫人
5月1日:徐東蔚,廣東省音樂家協會主席、著名作曲家
5月1日:王清華,中國冰球協會秘書長
5月2日:蒲富恪,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廣州大學教授
5月5日:王應睞,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5月8日:李本周,原中華醫學會山東分會副秘書長
5月11日:杜遠澍,成都市第29中學退休教師
5月11日:道格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英國作家。因心臟病突發猝然辭世。
5月12日:阿列克謝·圖波列夫:俄羅斯飛機設計師。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6歲。
5月19日:梁左:中國著名劇作家,編劇,相聲作家。
5月19日:王敬春,上海警備區原副政委
5月20日:張君,特大系列搶劫殺人團伙14名主犯,被依法執行死刑
(張君、李澤軍、陳世清、趙正洪、嚴若明、許軍、李金生、秦直碧、全泓燕、嚴敏、莫金英、納波、朱加武、王俊)
5月25日:林秉良,天主教廣州教區主教
5月26日:劉鎮,蘭州軍區空軍原顧問。空軍少將
5月31日:李國鼎,台灣經濟學家及政治人物 6月1日:比蘭德拉,尼泊爾第11任國王。死於尼泊爾王室滅門血案。
6月2日:魏南金,原廣東省外經委主任、黨組書記、老紅軍
6月4日:陳華,圍捕A級通緝犯時負傷的海南民警
6月4日:迪彭德拉,尼泊爾第12任國王。死於尼泊爾王室滅門血案。
6月4日:盧嘉錫,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
6月6日:路揚,中央軍委辦公廳原主任
6月13日:郝詒純,著名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九三學社中央名譽副主席
6月19日:孫俊人,電子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6月20日:季文美,航空教育家、著名力學家、西北工業大學名譽校長
6月25日:劉醒華,海南軍區原副政委
6月25日:吳富恆,山東省政協原副主席、山東大學原校長
6月29日:何付凱,原阜陽市太和縣城北工商所副所長 7月1日:胡懷默,原廣東省科協副主席、高級工程師
7月1日:嚴佑民,上海市委原書記
7月4日:劉有光,原國防科工委政治委員
7月5日:吳表凱,廣州美術學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
7月8日:賈蘭坡,古人類學家,北京人頭蓋骨發現者之一。
7月9日:田豐,原中央樂團著名作曲家
7月10日:王啟人,中央政府駐澳門特區聯絡辦主任
7月17日:劉君,廣東省軍區原顧問
7月19日:王戰平,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
7月20日:李廣仁,原江西省南昌市委書記、國務院上海經濟區規劃辦公室特約顧問
7月23日:張平化,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顧問
7月23日:趙炳耀,廣州軍區空軍原政治委員
7月27日:陳朗,新聞界老前輩、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
7月29日:郝盛旺,廣東省軍區原司令員
7月31日:彭作義,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
7月31日:胡鴻飛,著名跳高教練因心力衰竭逝世
7月31日:波爾·安德森(Poul William Anderson),美國科幻小說家。因癌症逝世,享年74歲。 8月6日:黃秋耘,原廣東省出版事業管理局副局長,著名作家。
8月9日:趙炳安,濟南軍區原副司令員。
8月10日:艾煊,著名作家。
8月15日:李士英,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
8月18日:黎智,原武漢市長 。
8月19日:吳烈,北京軍區原顧問。
8月27日:黃萬里,水利學家 。
8月28日:於文虎,火力發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8月29日:蔣月泉,著名彈詞藝術家。
8月31日:何運洪,原武漢軍區顧問。 9月1日:趙沨,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9月2日:趙群力,鳳凰衛視中文台副台長 。
9月3日:唐正序,成都市文聯主席。
9月5日:凌式中,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原副所長、黨委副書記。
9月5日:郭景通,北京長壽老人,109歲逝世。
9月10日:劉釗,空軍原副政治委員。
9月15日:劉炳銀,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 。
9月19日:姜泗長,著名醫葯衛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9月20日:李剛,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
9月22日:陳其通,解放軍總政治部原文化部副部長。
9月22日:洪汛濤,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
9月22日:馬華,原著名健美教練。
9月25日:楊廣發,滁州市人民檢察院監所檢察處處長。
9月24日:馬宏清,陝西橫山「7·16爆炸案」主犯 10月1日:張壽,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
10月4日:崔倫,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原部長
10月6日:孫世祥,作家。代表作長篇小說《神史》
10月9日:劉文亨,天津市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10月11日:周臨冰,湖南長沙市 西區區委書記,中央財政部黨辦組織組組長
10月12日:蕭文玖,北京軍區原副司令員
10月14日:張學良,國民黨高級軍事將領。在美國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史特勞比醫 院病逝,享年101歲。
10月17日:盧光照,著名畫家
10月17日:李銳鋒,原解放軍長沙政治軍官進修學院政治委員
10月19日:李德倫,著名指揮家
10月19日:楊靜仁,原全國政協副主席
10月22日:文強,原全國政協委員、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
10月27日:唐九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光學工程總體設計專家
10月27日:李默庵,著名愛國人士、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 11月1日:陳瑞光,原中國民航總局副局長、老紅軍。
11月2日:丁建平,麗水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法醫技術員、人體損傷檢驗中心主任 。
11月2日:李鎮源,台灣知名葯理學家。逝世於台北。
11月6日:焦文軍、馬俊,北京」打悶棍「系列搶劫案首犯,被執行死刑 。
11月6日:徐義輝、王君立,搶劫、故意傷害犯被執行死刑。雷從永,搶劫犯被執行死刑 。
11月11日:丁先國,解放軍總後勤部原副部長。
11月13日:張欽,總裝某基地青年科技幹部。
11月20日:王佑華,湖南省軍區原顧問
11月22日:余仕清,香港文匯報信息技術部主任。不幸遇襲因傷勢過重身亡。
11月23日:井上清,日本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 。
11月25日:陳安槐,著名體育教育家、原上海體育學院院長。
11月29日:葉華,著名攝影家。
11月29日: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英國甲殼蟲樂隊成員。因肺癌去世,享年58歲。
11月30日:李靜陽,原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老紅軍。 12月1日:林海音,台灣著名女作家。
12月2日:貝拉斯科·蘇亞雷斯,墨西哥著名神經外科專家 。
12月5日:安東·貝尼亞,奧地利前國民議會議長、奧地利工會聯盟主席 。
12月6日:蔡作儒,華盛頓著名僑領。
12月7日:姜兆基,原武漢市副市長。
12月7日:崔宏忱,廣州第一軍醫大學原副政委。
12月8日:卞立憲,原山東省冶金廳科技處處長。
12月10日:邱國華,廣西僑聯主席。
12月16日:彭方復,原國防科委顧問 。
12月19日:黎雄才,著名國畫家。
12月20日:李耀祖,廣東醫學院原寄生蟲學教研室副教授 。
12月20日:列奧波爾德·塞達·桑戈爾,塞內加爾前總統 。
12月23日:張樹芝,原武漢軍區副司令員兼河南省軍區司令員。
12月25日:楊利普,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
12月27日:金遜,江蘇省副省長。
12月28日:黃煒華,廣州軍區空軍副司令員,開國少將。
12月29日:朝比奈隆,日本音樂指揮家,逝世於神戶。
12月30日:李鶚鼎,電力工業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