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怎麼樣
簡介: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始建於1952年11月,先後隸屬於國家重工業部、冶金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2001年劃轉天津市,為正局級單位。 據2018年3月官網資料顯示,華勘局共有職工6100餘人,下屬12個事業單位,先後發現礦產地500多處,提交勘查成果800多項,科研報告140多份 。
② 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的境外市場開發情況
集團公司堅持開發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的工作思路,實施走出去戰略。經過多年努力,現在境外已成立十多個公司(蘇丹華勘礦業公司、蘇丹華勘哈馬迪礦業公司、蘇丹水井公司、華北工程勘察院蘇丹公司、蘇丹華勘-DAN樁基工程公司、天津華勘寮國公司、華勘阿爾及利亞礦業公司、中非華勘厄利垂亞礦業公司等),設立了蘇丹和寮國兩個辦事處,並在安哥拉、衣索比亞、馬里等國家參股多個公司。目前,在蘇丹形成綜合開發的態勢,在寮國形成綜合開發的條件和基礎,建立了寮國基地,在非洲、東南亞、中亞、北美等10多個國家開展了地質勘查、礦業開發、地質工程施工、水井施工、援外項目和進出口貿易。
特別是,2010年5月,成功認購加拿大Merit公司2700萬股票,投資1550萬元加元,控股80%以上。控制了4個礦權和一座日處理300噸規模的選廠。華勘擁有了自己控制的海外上市公司,搭建了國際資本市場運作平台。同時,還通過國內合作平台方式,間接參股加拿大的三個上市公司。
在境外其它領域方面,蘇丹水井公司擁有12台套鑽井設備,累計在蘇丹已經完成水井施工950眼,累計完成產值7000萬美元,去年還成功地完成了中國政府援助蘇丹達爾富爾地區的水井項目。蘇丹水井公司目前是蘇丹國最大的水井公司,足跡幾乎遍及蘇丹全國,被蘇丹人民譽為「中國水神」。蘇丹工程勘察公司擁有各類勘查鑽機39台,已完成10座水利大壩的壩基勘查工作,累計完成產值1200萬歐元;蘇丹樁基公司擁有4台大型樁基施工設備,已完成尼羅河大橋及各類建築工程樁基施工幾十項,累計完成產值近1000萬美元;在蒙古國完成了5家國外地質隊伍30年未完成的圖木爾廷-敖包鋅礦供水水源地勘探,不負胡錦濤主席要求「把該項目工程做成中蒙友好典範工程」的重託,在乾旱地區找到了十分理想的水源地;在剛果(金)成功的完成了特大型礦山—新科銅鈷地質勘查與水文地質勘探任務等。
公司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為華勘積累財富、為職工謀取利益」為宗旨,發揚「勇於創新,追求卓越」的華勘精神,實行專業化分工、集團化管理、國際化經營模式,堅持科學發展和不斷創新,竭誠為社會提供服務,努力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③ 2020年國企如何改革 2020年國企改革方案出爐
1、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2020年,國資委將組織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進一步強化預算、考核、分配聯動。穩妥開展有利於產業協同、品牌增值的並購重組,以股權為紐帶整合信息、數據、共性技術等資源,在物流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打造一批跨企業協作平台,促進利益共享、共同發展。
2、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年要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上實現新突破;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實現新突破,著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在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上實現新突破,把明年作為中央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落地年;在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上實現新突破;在推進改革示範工程上實現新突破,深化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實施「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研究制訂深化東北地區國企改革意見。
3、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央企要大力推進創新聯合體建設,加快提升關鍵領域研發平台水平。要探索實施項目跟投機制,加快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市場化。通過更開放的融通創新,培育更多黑科技、硬科技企業,形成更多「獨角獸」「瞪羚」企業,打造更多專精特新的隱形冠軍。
4、重新擬定主責主業,調結構優布局。2020年,國資委將重新釐定中央企業主責主業。央企要加快非主業、非優勢業務的「兩非」剝離,抓好無效資產、低效資產的「兩資」處置,組織清理長期不分紅甚至虧損的參股股權,清理未出資、不控制卻冠以中央企業名號的「冒牌央企」,清理多年處於清算狀態不納入合並報表范圍的企業。
5、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國資委2020年將組織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行動」,打造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桿和樣板,示範帶動更多中央企業爭創世界一流。
6、開放合作,完善產業體系。央企要在服務區域發展戰略中促進完善產業體系;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加大與民營企業的全方位合作;在擴大對外開放中促進完善產業體系。
7、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國資委將進一步推進「放管服」,全面實行權力和責任清單管理制度,動態調整授權放權清單,依法賦予企業更多自主權,加大對「兩類公司」試點企業授權力度,適時改組或組建新的「兩類公司」。
8、防範化解重大風險。2020年要確保降杠桿減負債工作目標順利完成,嚴密防控各類經營風險,防範投資風險、金融風險、境外經營風險、法律風險等。
④ 天津市地質勘查行業改革發展情況調查報告
一、地質勘查全行業隊伍基本情況
(一)勘查單位和人員結構
2006年,我市共有地勘單位(包括2個局機關)20個,其中國有地勘單位12個。職工人數9615人,其中在職職工5593人,離退休人員4022人。較2005年相比,職工人數減少132人,從業人員減少195人,離退休人員增加63人。在職職工中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為3387人,占職工總數的35.23%,比2005年(3448人,佔35.37%)減少了61人。地質勘查專業技術人員1882人,佔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的55.57%,比2005年1859人增加了23人,增長幅度為1.24%,主要為吸收新畢業大學生;地學專業人員1562人,佔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的46.12%,比2005年1559人增加了3人,增長幅度為0.2%。
(二)職稱結構
2006年技術人員中高級技術人員586人,佔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的17.3%,比2005年541人增加了45人,增長幅度為8.32%;中級技術人員719人,佔地質勘查從業人員的21.23%,比2005年765人減少了46人,主要原因是中級技術人員經職稱評審成為高級技術人員,而中級技術人員補充不足。
(三)人員經費和勞動報酬
2006年,天津市地勘行業在職職工勞動者報酬總額為12519.33萬元,人均為2.24萬元;2005年在職職工勞動者報酬總額為10996.55萬元,人均為1.89萬元。2006年在職職工勞動者報酬總額及人均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13.85%、18.52%。2006年,離退休人員經費為6787.9萬元,人均為1.69萬元。2005年離退休人員經費為6094.9萬元,人均為1.54萬元。2006年離退休人員經費及人均經費分別比2005年增長了11.37%、9.74%。
(四)技術水平
在地質找礦方面,累計發現各類礦產地460餘處,提交各類勘查和科研報告800多份,勘查中、大型礦床21處;具有較強的科研攻關能力,先後承擔及參與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4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部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兩項,二等獎數項;具有較強的市場開拓能力,先後到蘇丹、柬埔寨、寮國、剛果、辛巴威等國進行礦產勘查和調查,已與蘇丹國簽訂了合作開發礦產資源協議,注冊了公司。在水工環方面,先後完成60餘個礦區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勘查,還根據對口礦山要求,完成了地質災害的調查與評價。在地球物理勘查方面,形成了以EH-4、TSQ4大功率綜合電法為代表的中深高精度電磁探測系統,以V6、MT為代表的深層大地電磁測深系統,以甚低頻、探地雷達為代表的淺層探測系統,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地球化學勘查方面,率先在全國開展了針對有利成礦區帶的區域化探,《燕山台褶帶地層地球化學剖面研究》填補了我國標准剖面地球化學研究的空白。近年來,積極探索開展天津及周邊地區生態環境地球化學調查工作。在遙感方面,完成各類遙感項目20多個,6次獲得省部級以上遙感地質項目優秀成果獎。近期完成的《天津薊縣礦產資源開發動態監測》項目,在全國尚屬首次詳細對一個地區進行礦產資源開發及其對環境影響的監測。
(五)地質勘查資質情況
天津市及屬地化地勘局所屬地勘隊伍擁有資質情況為:
(1)天津華北地質勘查總院。甲級: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乙級:區域地質調查,遙感地質勘查,勘查工程施工(鑽),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丙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2)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地質研究所。乙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
(3)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核工業二四七大隊。甲級:固體礦產勘查。乙級: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4)華北地質勘查局綜合普查大隊。甲級:固體礦產勘查。乙級:區域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丙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化學勘查。
(5)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四地質大隊。甲級:勘查工程施工。乙級:固體礦產勘查。丙級: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6)華北地質勘查局五一九大隊(河北九華勘查測繪有限責任公司)。甲級:地球物理勘查。乙級:地球化學勘查。丙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
(7)華北有色工程勘查院。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
(8)華北地質勘查局第四地質大隊。乙級:勘查工程施工。
(9)天津市地質調查研究院(天津市地質環境監測總站)。甲級: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乙級:固體礦產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
(10)天津地熱勘查開發設計院(天津市地熱資源開發公司)。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液體礦產勘查,勘查工程施工(鑽)。丙級:地球物理勘查。
(11)天津市地質工程勘察院(天津市第二地質勘探大隊)。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乙級:地球物理勘查。
(12)天津市地質礦產測試中心。乙級: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13)天津地質礦產研究所。甲級:區域地質調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固體礦產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乙級:液體礦產勘查。丙級: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
(14)天津市勘察院。乙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丙級:地球物理勘查。
(15)水利部天津勘測設計研究院岩土工程技術中心。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勘查工程施工。乙級:遙感地質勘查。
(16)天津華勘華清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丙級:勘查工程施工(鑽)。
(17)鐵道第三勘察設計院。甲級: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查。乙級:遙感地質勘查,勘查工程施工(坑)。
(18)中鋼集團天津地質研究院。甲級:固體礦產勘查;選冶加工試驗。乙級: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學勘查,遙感地質勘查,岩礦鑒定與岩礦測試。
在擁有資質的地勘隊伍中,屬地化地勘隊伍12家,其中包括華勘局位於河北的6家地勘單位,國家直屬地勘單位1家,其他地勘單位5家。
二、經濟發展狀況
(一)勘查單位經濟發展狀況
2006年底,全市地勘行業總資產為116882萬元,比2005年總資產100756萬元增長了16%。其中:生產性資產為28898萬元,比2005年的25485萬元增長了13.39%,專用儀器設備原值22600萬元,比2005年的20455萬元增長了10.49%。
2006年總負債為58359萬元,比2005年的46357萬元增長了25.89%。
2006年所有者權益為57617萬元,比2005年的53992萬元增長了6.71%。
(二)從事公益性地質工作的基本情況
在服務於天津生態城市建設,特別是服務於濱海新區的開發開放上取得重要成果。開展了城市地質調查、應急供水水源地勘查、土壤鹽鹼化調查、地面沉降調查與監測、綜合地質調查等工作。其中:城市地質調查、應急供水水源地勘查為國家和地方合作項目,區調為國家財政項目,其餘為地方補償費和財政專項資金項目。2006年公益性地質項目投入4976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3762萬元,地方財政投入1214萬元。較2005年公益性地質項目投入增加16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入增加1342萬元,地方財政投入增加258萬元。
天津市公益性地質工作,向濱海新區傾斜,從資源向環境傾斜。
(三)從事商業性礦產勘查工作的基本情況
在銀、銅、鐵、鉬、螢石勘查和技術咨詢等商業性地質工作中,累計收入9546萬元,其中涉外勞務收入452萬元。較2005年累計收入增加3503萬元,涉外勞務收入減少21萬元。2006年找礦支出9507萬元,較2005年增加952萬元。勘查投入有所加大。
(四)礦產開發基本情況
礦業開發方面,國內擁有河北省赤城縣萬全寺銀金礦山一座,年處理礦石3萬噸;國外蘇丹金礦產開發項目正式啟動,與蘇丹方合資組建「華勘哈馬迪資源有限公司」礦業公司。2006年礦產開發收入436萬元,較2005年增加88萬元。2006年礦產開發投入396萬元,較2005年增加83萬元。
(五)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況
工程勘察施工方面市場形勢較好,收入增長較快,在我市加快發展的影響下,承攬的大額勘察和施工項目數量較往年增多,對重大型項目的運作能力進一步提高。2006年工程勘察施工收入52574萬元,較2005年增加8308萬元。
(六)其他產業基本情況
在玻璃機械、包裝機械、輸送設備、金剛石工具、珠寶、供熱、礦泉水生產銷售、災害評估、地質礦產測試等產業創造了較好的安置效益。2006年其他產業總收入14847萬元,較2005年增加1971萬元。
三、改革取得的主要經驗
(一)積極加強地質勘查隊伍建設
為更好地服務於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地質勘查隊伍的基礎和先行作用,在面臨著經濟和歷史雙重困難的條件下,「以地質勘查為核心的主導產業,以工程勘察、基礎施工業為骨乾的支柱產業和玻璃機械、包裝機械、輸送設備、金剛石工具、珠寶、供熱、礦泉水生產銷售、災害評估、地質礦產測試等為延伸的特色產業」的方針,加強地質隊伍整合,突出主業發展,形成了格局較完整的地質調查隊伍體系。如組建了地質調查研究院,主要從事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工作;組建了工程勘察院,主要從事工程勘察和施工;開辦了玻璃機械廠、包裝機械廠、輸送設備廠、礦泉水廠等。通過調整,地質勘查隊伍結構更加合理,在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一步突出。
(二)努力提高地質工作的服務水平
認真學習加強地質工作決定,要緊緊圍繞我市「十一五」規劃和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歷史性機遇,進一步拓展地質工作的服務領域和服務效能。重視加強與規劃、環保、城建、水利、地震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加強與濱海新區和區縣管理部門的溝通,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更高領域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規劃建設。同時繼續落實以項目帶人才培養的計劃,在完成好重點項目的同時,培養好學術帶頭人和地質科技人才。
(三)加強改革改制研究
建立企業化管理和全成本核算的經濟管理體制,做實各項基礎工作,進行資產結構和產業結構的分析,明確產業結構和資產結構調整的方向,進一步完善管理辦法,加強制度建設和經營責任考核。
(四)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經濟發展效益
實施重管理重效益活動。結合各單位特點,積極推行精細化管理、全面預算管理等先進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科技工作對經濟效益的貢獻率,發展產學研結合的項目,注重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與應用;深入強化質量管理,提高質量標准認證層次和水平。
(五)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目前在蘇丹、柬埔寨、剛果(金)、寮國等國開展了地質勘查工作嘗試,由於國際市場復雜,地勘單位資金實力不足,目前還未凸顯優勢。
四、「十一五」改革發展的設想
(1)進一步落實國務院關於地質勘查隊伍管理體制改革的方案,深化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改革。積極推進事企分體運行,以事業為基礎,努力發展好企業實體,形成以地質礦業及其延伸產業為主導,集資源勘查、礦業開發、綜合地質服務、水文工程、勘查施工、加工製造等多業並舉,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高科技、高水平的地勘事業單位。
(2)公益性地質隊伍建設。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要進一步落實,按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地方和行業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建設的意見和我市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的實施意見,整合全市地勘隊伍,逐步將地方公益性地質調查隊伍的裝備、基地等保障條件,以及其經常性支出和基本建設經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並在部門預算中統一安排,提高地質專項裝備的科技水平。
(3)為地勘單位礦業權的取得、使用和轉讓制定優惠的政策。提高地勘單位在轉讓礦權時的受益比率。
(4)應加大地質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提高科技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競爭實力
五、對策建議
屬地化以來,國家給予的經費撥款只能維持基本生存,地勘隊伍歷史遺留問題多、歷史欠賬多、負擔重。各產業基礎薄弱、競爭力不突出、品牌優勢不明顯,隊伍老化、人員結構層次不合理。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解決:
(1)列出地勘單位發展規劃時間表,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加大地勘單位新興產業扶持力度,鼓勵地勘單位大膽改革,放開經營,積極適應公益性與商業性地勘工作已分開運行和礦業權市場發展的新形勢要求,提高資源保障能力。
(2)解決地勘單位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基本建設和住房等方面存在的遺留問題。提高技術人員的待遇,提高地質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大力引進地質專業人才。
(3)解決地質勘查資金的投入,支持和鼓勵開展地質勘查。我市目前的地質勘查經費投入,主要依靠中央財政資金和中央返還地方的礦產資源補償費,無法滿足加強地質工作的需要,必須加大財政對礦資源勘查的資金投入力度,注重發揮對社會資金的引導作用。每年從資源稅、礦產資源補償費和礦業權價款中,列支地質勘查工作資金,用於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公益性地質工作和公益性礦產勘查。
(4)過渡期要盡量延長,撥款基數要維持不變。企業化是方向,但絕不能操之過急,採用一個模式,實行一刀切,要為地勘單位企業化搭建好合適的平台;事業撥款基數要根據市場發展的變化,每年適當追加部分撥款,以適應各項物價指數的上漲,維持職工的基本生存,穩定職工隊伍。
(天津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局地質勘查環境管理處)
⑤ 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怎麼樣待遇方便呢!好進去嗎
華勘局,待遇不錯。和大多數事業單位差不多,五險一金,年底分紅,其餘兩個我就不知道了。華勘局換地址了,建築挺有氣勢的
⑥ 天津這個區公布2020年建設任務!涉及輕軌、雲軌、拆遷、學校……
武清區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近日公布。
1、把協同發展作為經濟社會工作的總抓手。
積極承接非首都功能,聚焦「4+1」主導產業,主攻央企、國企、世界500強等總部型項目,建立區級跨口「解難題」機制,打通項目落地「最後一公里」,全年新引進北京項目1000個以上。
拓展「通武廊」合作深度,堅持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做實各項戰略合作協議,力爭在公共服務、人才引進、生態保護等領域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
開展永定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推進大運河武清段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規劃建設。
著眼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再造武清發展新優勢,推動通武廊市域(郊)鐵路規劃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步推進「雲軌」規劃建設,啟動京津塘高速大王古庄出入口建設工程,加快推進高王路與通州通清路連通,構築外聯一體、內聚成核的戰略發展格局。
2、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開展數字經濟培育專項行動,持續落實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互聯網+智能製造」、大數據應用等工程,推動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融合發展。
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區建設,建成武清區科技成果展示交易運營中心,新增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0項。全年引資400億元以上,引進高質量項目500個以上,設立智能科技、生物醫葯專項基金,引導企業進駐武清。
3、持續擴大改革開放水平。
聚焦重點領域,拓展改革創新的深度廣度。完善政務一點通平台建設。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工程建設項目告知承諾、「以函代證」辦理機制,落實「多圖聯審」「聯合驗收」等措施,確保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從獲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許可證不超過50天。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規范股權運營管理,推進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及地上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
4、著力創建生態宜居環境。
深入推進水系連通、農村飲水提質增效及再生水利用工程,改造60個村輸水管網。新建改造東環線、九園路等區級幹道和100公里鄉村公路,實施一批「1001工程」輸變電設施建設。
深化公交都市示範區創建,優化調整城鄉公交線路,加快實現「村村通公交」。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扎實推進河東片區、徐官屯小學片區棚戶區改造和廣廈東里搬遷改造,持續實施老舊小區提升和農村危房改造工程。
加快實施大黃堡濕地修復保護工程,實質性啟動生態移民還遷區、翠金湖項目異地搬遷區建設,推進農村全域清潔化,升級改造100個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提升2.3萬座農村戶廁和317座公廁,實現「衛生廁所」全覆蓋。高標准建成11個人居環境示範村。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改善生態環境。
5、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實施楊村二中改擴建、翡翠半島中學新建和紫泉郡小學新建、楊村四小拆建工程,完成31所幼兒園新建改建工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區醫院二期竣工投入使用,改造2所基層衛生院。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線上線下同步完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新建112個「老人家食堂」和20所農村幸福大院。
全面落實開展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行動。持續開展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完善信訪積案清零機制,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確保全區總體安全穩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