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這邊生孩子隨多少錢份子錢

天津這邊生孩子隨多少錢份子錢

發布時間: 2022-12-21 05:02:07

A. 朋友生孩子隨份子有講究嗎結婚的時候我給了朋友600 生孩子了要給多少啊

如果你們倆只是普通朋友、同事的話,份子錢在200元~500元之間應該是足夠了。

如果是死黨、閨蜜的話,就要看你們的感情了,600-1000元都是有的,現在的很多年輕人還會包1314元的紅包!

如果是親戚長輩的話,遠房親戚一般500元高一點,關系比較近的親戚長輩大多數會包到1000元,個別2000元以上的也是有的。

紅包上別忘了寫上祝福語和自己的名字,因為婚禮當天會有很多親朋好友,送紅包不寫名字就記不住誰送的了。

188——「100+50+20+10+5+2+1=188」,用一百元、五十元、二十元、十元、五元、兩元、一元紙幣包成的188禮金。適合沒有經濟實力的學生,既實惠又討口彩。

288——取尾數諧音「發」的寓意。

366——取尾數順順利利的寓意。

600——代表大家都順,數字6本來就是個吉利數字,帶6的600又是雙數,00又代表朋友夫妻二人花好月圓,圓圓滿滿,既然順應了結婚紅包宜講究雙數,以表達好事成雙的祝福。整數也乾脆利落,好聽又吉利。

666——可代表順順順,意思是祝福夫妻二人順順暢暢,你也一帆風順。

800——數字8向來被視為吉利數字,諧音「發」,意寓發財,順利。

888——可代表發發發的意思,意思是祝福夫妻二人發財,順利。

999——意思是你和朋友的友誼天長地久,夫妻恩愛也長長。

B. 誰知道在天津中心婦產生孩子給多少錢紅包啊剖腹產!!!還有就是早產兒在暖箱一天的費用!

不用吧,費用也不大

C. 生孩子你們都會隨多少份子錢

需要看地區、看經濟收入、看人際交往情況而定,沒有固定的數目。我們這邊一般是一千左右。

生男孩子叫「弄璋之喜」,生女孩子叫「弄瓦之喜」。

弄璋之喜,漢語成語,拼音是nòng zhāng zhī xǐ,意思是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

出自《詩·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這里璋是美玉,預祝他將來為"室家君王";瓦指的是紡車上的零件,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工 。有男尊女卑的時代色彩。

弄瓦之喜,中國民間對生女的古稱,周代即有使用。弄瓦:古人把瓦給女孩玩,瓦是紡車上的零件,希望她將來能勝任女紅。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女孩。

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已作為中國民間生男生女的代稱。後世慣以"弄璋之喜"、"弄瓦之喜"慶賀親友家喜獲龍鳳,成了舊時廣為流傳的一種祝辭,至今還偶見沿用。

璋、瓦之稱,最早見於《詩經·小雅·斯干》。這是一首祝賀貴族興修宮室的頌詩,詩中有兩段分別寫道: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無非無儀,唯酒食是議,無父母詒罹。

前一段是說,蓋好了這棟新的宮室,如果生下男孩要給他睡在床上,穿著衣裳,給他玉璋玩弄。聽他那響亮的哭聲,將來一定有出息,地位尊貴。

起碼是諸侯,說不定還能穿上天子輝煌之服(朱芾,有謂天子之服)。

後一段則說,蓋好了這棟新的宮室,如果生下女孩,就讓她躺在地上,裹著襁褓,玩著陶紡輪。

這女孩長大後是一個幹家務的好能手,既不讓父母生氣,又善事夫家,被人贊許為從不惹是非的賢妻良母(無非,既無違,能夠順從貼服;無儀,即做事不會出格)。

D. 生孩子一般份子錢給多少

一般都是比較吉利數字,有的人給101元,因為101也有代表性。一般是666、888、686、868等。555(福福福)份子錢忌諱500元,主要是因為婚禮講究吉利,不論是婚期還是份子錢數目,都希望是和吉利有關。一般份子錢金額都會以「6、8」等雙數作為金額數目,而像單數「5」。

份子錢代表了對新人的一份祝福,但是錢永遠不能代替感情,誰份子錢給得多,就代表誰更親近的想法是不可取的。不能讓錢成為感情的量化標准。份子也寫作分子,是一個老詞,打從明代中葉開始就流行。這種叫法,本身顯示湊份集資、群策群力的風氣。

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十三出《秘議》:「便是杜老爺去後,謊了一府州縣士民人等許多份子,起了個生祠」,便是一例,四處募捐修祠堂,頗有古代亂集資、亂攤派的意思。

至明末清初之際,份子更加流行,譬如吳敬梓小說《儒林外史》通篇眼花繚亂盡是「湊份子」、「派份子」、「出份子」。例如第二十七回道:「歸姑爺也來行人情,出份子」。全書有十個章回不止一次出現「份子」,有的章回出現四、五次。

通常在圈子裡做事,朋友同事一有人結婚,自己心裡就發緊。唉,又要破費了,請柬似罰款單。遇著好友辦喜事還心甘情願,偏偏常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系,諸如沒見過面的親戚、同學的弟弟、單位管鍋爐的臨時工,不勝其煩。

但是,請柬本身具有制度強制力,效力不亞於交通警察開的罰單,收到請柬的無一例外趕緊湊份子錢。這規矩打從明朝就開始了,一直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