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天津以前歸哪個區管
擴展閱讀
福州今天有沒有哪裡 2025-07-12 06:13:31
深圳零擔物流什麼意思 2025-07-12 06:08:08
福州哪裡狗肉好吃 2025-07-12 05:44:38

天津以前歸哪個區管

發布時間: 2023-01-15 17:28:17

❶ 天津歷史以前屬於哪裡

歷史上的天津從來就不屬於河北省 1.北洋時期(特別市):京都(北京)、津沽(天津)、淞滬(上海)、青島、哈爾濱、漢口。 2.民國期間(1929—1937):南京(首都特別市)、北平、天津、青島、上海、漢口、西京(西安,1933年設)、重慶(1937年設)。 3.抗戰勝利之後(1945—1947):南京(首都特別市)、北平、天津、青島、上海。 4.1947年(院轄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島、西京、重慶、哈爾濱、大連。 5.1948年(院轄市):增設沈陽、漢口、長春。 6.1949—1950年:中央直轄:北京市,天津市。 東北大區直轄:沈陽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 西北大區直轄:西安市。 華東大區直轄:上海市、南京市。 西南大區直轄:重慶市。 中南大區直轄:武漢、廣州市。 7.1951—1952年:新增東北大區直轄:旅大市。 8.1953年:新增東北大區直轄:長春市、哈爾濱市。 9.1954年,僅保留上海、北京、天津3直轄市,其他12個撤消。(其中天津一度作為河北省會)。 10.1997年,增設重慶直轄市。 直轄次數統計: 北京,天津,上海各6次。 武漢,青島,南京,重慶各4次。 哈爾濱,西安各3次。 大連,長春,沈陽各2次。 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各1次。 1949年——1953年,除了北京,天津是中央直轄外,包括上海,鞍山,撫順,本溪等其他城市都是大區直轄,並非中央直轄。 正統天津人的老祖先是安徽中原地區人。天津話與華北語系也不同,方言島。 過去有一段時間把天津劃入河北,完全是錯誤的決定,兩種地域文化不可能融為一體。之後中央恢復天津的正當地位重新回到直轄市行列。

❷ 天津以前屬於哪個省份


天津以前屬於河北省,1949-1958年2月,天津市是河北省境內的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經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議,將天津劃歸河北省。1966年5月1日,天津恢復直轄市。

❸ 天津市以前屬於哪個省

您好,天津市以前屬於河北省。

以下是天津的行政區域變遷史:

  1.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2. 南宋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3.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在此渡過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後稱天津衛,

  4.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5.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6.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7.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

❹ 北京和天津原來是屬於河北省管嗎上海原來歸江蘇省管嗎

民國時期有段時間北京和天津屬於河北省管,上海屬於江蘇省管。

1、北京

辛亥革命後的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3月遷都北京。民國伊始,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稱順天府。

民國十七年(1928年)六月,北伐戰爭後,首都遷回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後改為北平市,隸屬於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

民國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北京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2、天津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同年7月,直隸改稱河北,省會仍設天津,10月省會遷北平。

1930年6月,天津改為直轄市。同年10月,河北省會再遷天津,為省轄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

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新中國成立後,天津被定為中央直轄市。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4月18日,河北省省會由保定遷到天津。

1966年5月,河北省省會再遷保定。1967年1月2日,天津恢復為直轄市。

3、上海

民國元年(1912年)1月,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直屬江蘇省,民國十六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成立,直轄於中央政府。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上海仍為中央直轄市。

(4)天津以前歸哪個區管擴展閱讀: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1912—1949):

北洋政府初期分為22省、4特別行政區、4地方、3地區和2府;國民政府初期分為28省、2地方和6院轄市

1928年北伐後,國民政府廢除了道,另外設立了行政督察區,作為省的派出機構,一個行政督察區管理十幾個縣。

國民政府北伐後,改直隸、奉天2省為河北、遼寧,並平津特別區入河北,將熱河、察哈爾、綏遠、川邊、直屬理藩院、青海改建為6個省(川邊特別區改建西康省),總計28個省,另外加上西藏、蒙古2個地方。

此外,西南政務委員會曾一度設立瓊崖特別區,惟除了瓊崖特別區系獲國民政府報准外,均為地方私設省級政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北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

❺ 天津屬於哪個區域

問題一:天津屬於哪個區 天津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直轄市,要按照改革開放以後經濟區域劃分應該屬於京津唐環渤海地區。
環渤海地區,包括遼寧、河北、北京、天錠和山東,是我國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之後又一經濟快速發展的地區,核心城市為北京、天津、唐山。環渤海經濟區有以下優勢。 地理區位優越。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帶的北部,扼我國北方地區海上門戶,與日本、朝鮮和韓國等聯系便捷,擁有「亞歐大陸橋」東端的天津港、大連港,是我國華北、東北的經濟核心區,腹地范圍廣大,幾乎包括半個中國。

問題二:天津市屬於什麼地區 華北地區!! 華北地區共分為 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部分內蒙古。
天津閥的行政級別是正省級,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

問題三:天津市行政區域包括什麼?是整個天津市嗎? 天津有15個市轄區(其中1個副省級區)、1個縣,共有鄉鎮級區劃數為240個。市轄區分為中心城區、環城區和遠郊區。
中心城區:和平區 河東區 河西區 河北區 南開區 紅橋區
郊區:東麗區 津南區 西青區 北辰區
市轄區:武清區 寧河區 靜海區 寶坻區
副省級的 濱海新區薊縣
(2015年8月,國務院已批復同意撤銷天津市寧河縣、靜海縣,設立天津市寧河區、靜海區,相關的行政區域界線、 *** 駐地均未做調整。)

問題四:天津站屬於什麼區 前廣場屬於河北區,後廣場屬於河東區

問題五:天津市內六區各是什麼 和平區。面積10平方千米,人口47萬。郵政編碼300041。區人民 *** 駐曲阜道。
河東區。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68萬。郵政編碼300171。區人民 *** 駐十一經路。
河西區。面積37平方千米,人口74萬。郵政編碼300202。區人民 *** 駐紹興道。
南開區。面積39平方千米,人口79萬。郵政編碼300100。區人民 *** 駐黃河道。
河北區。面積27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300143。區人民 *** 駐獅子林大街。
叮 紅橋區。面積21平方千米,人口56萬。郵政編碼300131。區人民 *** 駐勤儉道。

問題六:天津濱海新區屬於哪個區 10分 濱海新區位於天津東部臨海地帶,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和天津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天津東疆保稅港區、中新天津生態城等功能區,以及東麗區、津南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2270平方公里,海岸線153公里,常住人口152萬。 擁有世界吞吐量排名第六的綜合性貿易港口和中國北方國際航空貨運中心,聚集了國家級開發區、保稅區、濱海高新區、東疆保稅港區、中新天津生態城、保稅物流園區、空港物流加工區、出口加工區等功能性區域。

問題七:天津市行政區域指的是哪裡? 天津市行政區域指的是天津市管轄的范圍,也就是說是整個天津版圖內都執行單雙號限行。

問題八: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屬於哪個區域?屬於塘沽區的嗎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泰達,它是國家級的經濟區,不屬於塘頂,也不屬於濱海新區,它和濱海新區是平級的都屬於副省級單位,同屬於天津市和國務院管理

問題九:天津市裡屬於什麼區? 天津由市內6區組成
市裡是最最中心的和平區
教育人文比較好的南開區和河西區
還有紅橋區河北區河東區
除了這6個區其他都是郊飢
再往外一圈是環城4區 因為這四個區 把市區包著
分別是東麗 西青 北辰 津南
其他就是些大港塘沽漢沽 寶坻薊縣寧河 靜海武清
這些也叫區擔不是市區

❻ 天津以前屬於哪個省

天津以前屬於河北省。
天津,簡稱「津」,別稱津潔、津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的經濟中心。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距2019年的3000多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

❼ 天津以前叫什麼

直沽。

金朝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直沽是天津城市發展中有史料記載的最早名稱。

元延祐三年(1316),「改直沽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

(7)天津以前歸哪個區管擴展閱讀

天津歷史沿革

天津始於隋朝大運河的開通。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匯處、現在的金鋼橋三岔河口地方,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中葉以後,天津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金代在直沽設「直沽寨」,元朝設「海津鎮」,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

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三衛合一,歸並於天津衛。

從明朝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正式建衛到公元2016年,天津建城已有612周年。1860年天津被辟為通商口岸後,西方列強紛紛在天津設立租界,天津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

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采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天津成為當時中國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天津作為直轄市,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進一步鞏固了中國重要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地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天津

參考資料來源:天津人民政府網-歷史沿革

❽ 天津市以前屬於哪個省份

天津市以前屬於河北省。

歷史沿革:

天津所在地原來是海洋,四千多年前,在 黃河泥沙作用下慢慢露出海底,形成沖積平原。古黃河曾三次改道,在天津附近入海,3000年前在寧河縣附近入海,西漢時期在黃驊縣附近入海, 北宋時在天津南郊入海。 金朝時黃河南移,奪淮入海,天津海岸線固定。

漢武帝在武清設置鹽官。

隋朝修建京杭運河後,在南運河和北運河的交會處(今金剛橋三岔河口),史稱三會海口,是天津最早的發祥地。

唐朝在蘆台開辟了鹽場,在寶坻設置鹽倉。

遼朝在武清設立了「榷鹽院」,管理鹽務。

南宋 金國貞佑二年(1214年),在三岔口設直沽寨,在今 天後宮附近已形成街道。是為天津最早的名稱。

元朝改直沽寨為海津鎮,這里成為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 朱棣在此渡過 大運河南下爭奪皇位。朱棣成為皇帝後,為紀念由此起兵「 靖難之役」,在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將此地改名為天津,即天子經過的渡口之意。作為軍事要地,在三岔河口西南的小直沽一帶,天津開始築城設衛,稱天津衛,揭開了天津城市發展新的一頁。後又增設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

清 順治九年(1652年),天津衛、天津左衛和天津右衛三衛合並為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雍正三年(1725年)升天津衛為天津州。雍正九年(1731年)升天津州為天津府,轄六縣一州。

清末時期,天津作為 直隸總督的駐地,也成為李鴻章和 袁世凱興辦洋務和發展北洋勢力的主要基地。

1860年,英、法聯軍佔領天津,天津被迫開放,列強先後在天津設立租界。

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打天津,天津淪陷。1901年,由八國聯軍組成的天津都統衙門下令拆除城牆。

民國初年,天津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數以百計的下野官僚政客以及清朝遺老進入天津租界避難,並圖謀復辟。其中包括民國總統黎元洪和前清廢帝溥儀。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

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直轄的天津市。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平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侵佔時期日本對天津基本實行武力統治。日軍對天津肆意燒殺搶掠,加上當時天津水災,使天津成為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被抓走的「勞工」達5萬人。天津曾於清朝大量開辟租界,日軍佔領初期租界內還算比較安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強行佔領其他國家租借地後天津再無寧日。

1949年1月15日凌晨5時,人民解放軍東西突擊集團在金湯橋上勝利會師。17日解放塘沽,天津全境解放。

1949年至1958年2月,天津是中央直轄市。

1958年2月天津劃歸河北省。

1967年1月恢復直轄市。

❾ 天津以前是河北的一個區嗎

天津地區為退海之地,又是沖積平原。約在4000年前,天津市區露出海底成陸。至遲到戰國時期,天津市區已有先民勞作生息。
宋、遼時期,今海河當時稱「界河」。海河以北屬遼幽都府(後改析津府)武清縣;海河以南屬北宋高陽關路乾寧軍和滄州清池縣。宋朝在海河以南設立許多軍事據點——「寨」、「鋪」,如泥沽、雙港、三女、南河、沙渦、獨流等,以防遼軍南下。

余貞佑二年(1214)前,設「直沽寨」,派都統完顏佑、副都統完顏咬住戍守,「直沽」之名始見史籍。天津成為畿南軍事重鎮。

元至元十九年(1282)海漕開通,直沽成為漕運樞紐,為此在大直沽專設了接運廳和臨清萬戶府;並修建了直沽廣通倉等糧倉。至元年間(1264-1294)還在大直估、三岔口分別建了天後宮(東、西廟)。1234年三岔沽一帶鹽鹵湧出,特許高松、謝實等18戶在此設灶煮鹽;兩年後,又專門設立「三岔沽司」、「大直沽司」,管理直沽鹽場。

無延佑三年(1316)在直估設「海津鎮」,命副都指揮使伯顏鎮守。

明建文二年(1400),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與其侄朱以炆爭奪皇位,率兵從直沽渡河南廠,偷襲滄州,攻下南京,建文四年(1402)奪取了政權,翌年改元「永樂」。

永樂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在直沽設衛,命工部尚書黃福、平江伯陳瑄、都指揮僉事凌雲、指揮同知黃綱興工築城,並賜名「天津」,意謂「天子車駕渡河之處」。

永樂二年十二月九日(1405年1月9日)設天津左衛。永樂四年十一月八日(1406年12月18日)改青州右衛(一說青州左衛)為天津右衛。

「衛」是明朝的軍事建制,由指揮使統領,直隸於後軍都督府。每衛士兵足額5600人,天津三衛士兵定額16800人。

衛的建制雖沒有行政職權,但有一定的土地(城堡及屯田)、數量較多的民眾(屯田的軍士及軍屬)和政事(軍政及屯政)。隨著人口增加,商業發展,事務繁多,詞訟糾紛發生,衛所已不能治理這個軍民混雜的商業化城市,明廷在天津陸續因事設官、設衙,建學,或將外地官、衙遷津理事。

清朝初年,沿襲了明朝的各項制度。順治九年(1652)將左、右衛並入天津衛,結束了衛所官員的世襲制。三衛合並後,設立「巡道」、「同知」,負責民政事宜;「戶曹」、「鹽政」,負責稅賦和鹽業;「總兵」、「游擊」、「參將」,負責軍事。

雍正三年(1725),改衛為州,天津開始建立地方政府;九年(1731)升州為府,轄天津、靜海、青縣、南皮、鹽山、慶雲、滄州六縣一州。

1912年(民國元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成立。是年7月,撤銷廠天津縣的建制,保留了「府」;1913年4月,又撤銷天津府,重建天津縣。
1928年6月,國民革命軍佔領天津,南京國民政府設立「天津特別市」。1930年6月,天津特別市改為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管的直轄的天津市。1930年11月,因河北省省會由北京遷至天津,天津直轄市改為省轄市。1935年6月,河北省省會遷往保定,天津又改為直轄市。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建立天津市(一說「區」)軍事管制委員會,同時成立天津市人民政府。1958年2月11日,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1967年1月2日,天津又改為中央直轄市,直至今日。

另外,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1900年7月14日),八國聯軍攻陷天津城,於七月五日組成「暫行管理津郡城廂內外地方事務都統衙門」(簡稱「都統衙門」),對天津實行軍事殖民統治達兩年之久。

1937年7月30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天津,次日成立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12月17日,偽天津市地方治安維持會,改組為偽天津特別市公署;1943年11月,偽天津特別市公署又改稱偽天津特別市政府,對天津人民實行了八年的法西斯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