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津大學化工都有哪些學術成就
1978年恢復研究生教育以來,化學工程、有機化工(化學工藝)成為國家首批博士點、國家重點學科。該一級學科中其他二級學科相繼被批准為博士點(均為教育部特聘教授設崗學科),而成為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依託化工學科建立了國家重點化學工程聯合實驗室、精餾技術國家工程中心、發酵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國家化工填料塔及塔內件技術、工業結晶技術推廣中心等國家基地。還相繼建成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研究、開發基地。先後得到世行、中石化、特別是國家「九五」、「十五」「211」工程、「985」工程一期、「985」工程二期Ⅰ類平台重點建設,使學科實力和整體水平上了新台階。2001年化學工程、生物化工、工業催化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本學科在全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第一。2005年被人事部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流動站」。2005年被確立為全國首批26個「111」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之一。
『貳』 天津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因為是天大建築學院的學生,所以答得都是建築方面有突出成就而且見到過的校友啦。
1.彭一剛
與其稱王爺爺為天大網紅教授,我更願意叫他先生。在建築風水的研究上王其亨老先生敢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現場聽老先生講課的感覺和電視上完全不同,你會很容易地被王老先生帶入到他龐大的知識體系之中。王老先生知識淵博,從中國古籍到馬克思主義理論,他都能侃侃而談。聽王老先生的課會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叄』 去天津大學和去西北工業大學有區別嗎那個學校畢業好找工作那個有就業優勢2個是一個檔次嗎
天津大學相對好,天津大學的專業綜合性較強,西北工業大學工科類專業屬於該校的王牌專業,若是攻讀工科類專業建議選擇西北工業大學,對於畢業找工作二者是不分伯仲的,因為二者均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同為一個檔次。下面從多角度進行二者的對比:
一、師資力量
1、天津大學:學校有教職工457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雙聘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學家有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2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4人,具有正高以上職稱的教職工762人,教授697人。
2、西北工業大學:校有教職工4000餘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人員2100餘人,博士生導師650餘人;萬人領軍計劃人才20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人、973首席科學家8人、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4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4人;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7個、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國防創新團隊8個。
二、院系專業
1、天津大學:截至2017年12月,天津大學設有21個二級學院、64個本科專業。
2、西北工業大學:截至2019年12月,學校下設23個專業學院,在67個本科專業招生。
三、科研成果
1、天津大學:學校有3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415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
2、西北工業大學: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00餘項,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武器裝備型號項目、國防基礎科研計劃、預研計劃、863計劃、973計劃、自然基金、以及各類行業基金在內的國家各類縱向計劃。
『肆』 天津大學和西北工業大學哪個好
西北工業大學創建於1938年,此次在榜單中僅僅排在第八的位置,讓人是「大跌眼鏡」。要知道,西北工業大學是我國唯一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大領域的高校,擁有著1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9個國防重點建設專業,4個國防特色緊缺專業,8個工信部重點專業,是「國防七子」之一。西北工業大學的眾多畢業生進入了四大飛機製造公司,受影響最深的就是「西飛」了,在無人機和戰斗機領域的貢獻也可載入史冊。由此可見並非西北工業大學的實力下滑,僅僅是榜單的側重點不同吧。天津大學原名北洋大學,起源於1895年的天津北洋西學學堂,曾經在世界中也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天津大學同樣是國內首批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擁有7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除了在舊有學科保持實力的同時,在「新工科」的人工智慧、新能源、醫療技術、環境健康等領域發力,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成就。天津大學在此次理工類大學的排名中位居第二,還是讓不少人為之意外的,畢竟國內理工高校實力出眾的不在少數,此次可謂實現了「逆襲」。西北工業大學和天津大學兩所高校都是偏工科的高校,而且在工科領域都有各自擅長的優勢。不過,兩所大學其實確實有一定的「親屬關系」。西北工業大學的前身是西北工學院,而西北工學院就是天津大學搬遷到西安市創建的學校,換句話說沒有天津大學在西安市辦學,就沒有西北工學院,也就是沒有西北工業大學,由此可見,兩所學校確實有一定的「血親」關系。
西北工業大學雖然是以「三航」為主的高校,但是航海實力並不強,主要集中在航天、航空方面,這兩項中航空實力最強,在國內屬於頂級實力。而航空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其實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兩者廝殺多年,難解難分,互有勝負,目前是北航占據一定優勢。不過這主要是因為西北工業大學的失誤所致,如果當年西北工業大學不把直升機專業分給南航,那麼一直到現在西北工業大學都要領先於北航了,畢竟涉及的領域更多一些。
西北工業大學在航天領域實力也還不錯,全國前三應該是沒有爭議的事情,不過要說第一名,那絕對不是西北工業大學,畢竟哈爾濱工業大學率先開展航天領域教研工作,而且在這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並且航天領域的諸多關鍵教研能力,都是哈爾濱工業大學更強一些。但是西北工業大學在航天領域確實做出了巨大貢獻,「神州」系列航天工程,幾乎都有西北工業大學的身影。當然火箭、導彈實力也非常強,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天津大學擅長化工、建築、機械、水利等多個領域,而且為天津市乃至全國的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其援建的高校國內特別多,天津市多所高校其實都是天津大學給打的底子,所以天津大學可以說是「大學」搖籃。整體來看,天津大學的綜合實力要勝過西北工業大學一點,這主要是因為天津大學教研圍繞的重心更多,而且相對實力也要更強一些。
『伍』 天津大學怎麼樣
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北方經濟中心天津,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定名為「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確定的16所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卓越大學聯盟成員,「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建築老八校」之一,榮獲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單位。學校的辦學目標是將天津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的世界一流大學。
截至2017年12月,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佔地面積18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2.5萬平方米 [2] ;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30萬平方米,目前已完成一期90萬平方米建設,於2015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3159人,其中本科生17724人,碩士研究生11410人,博士研究生4025人。有64個本科專業,3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陸』 天津大學在985中的地位
天津大學在985中處於上游水平。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天津大學有14個學科入選A類,其中化工入選A+,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四個學科入選A。
天津大學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確定的16所國家重點大學之一,國家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
天津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重點建設大學,「卓越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歐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學聯盟」合作高校,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
(6)天津大學成就有哪些擴展閱讀
天津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5月,現有教職工4727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
特聘教授、講座教授62人,「973」首席科學家17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5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入選者27人,「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入選者8人,具有正高以上職稱的教職工846人,教授779人。
『柒』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的成就
二十餘年來,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三萬餘人(博士、碩士、本科等),專業學位MBA、EMBA、MPA、工程碩士已成為學院的品牌。據不完全統計,MBA學員中,現擔任省部級領導的有幾十人,廳局級幾百名,擔任大中型企業集團(包括上市公司)領導人有幾百人。此外,天津大學管理學院還與清華、同濟、香港大學採取了聯合培養人才模式,每個學校均拿出自己的特色課程,用英語教學,最後授予香港大學學位。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的人才培養除表現在學歷教育外,還根據市場需要,開展了多種層次、針對不同行業特點和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20餘年來,共舉辦過造價工程師培訓及高級研討班、咨詢工程師培訓及高級研討班、設備監理工作高級研討班、國際工程項目管理培訓及高級研討班、重大建設項目稽查特派員培訓及高級研討班等培訓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創造了多個第一,深受市場的歡迎,滿足了經濟建設的需要。
20年中,共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及省部級獎勵達到75項。1990年以來,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共取得科研成果700餘項。科研經費也穩步增長,在去年就高達到1000餘萬人民幣。同時學院教師還撰寫了大量論文與專著,1996年以來發表在國內外的論文近200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等160餘部。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管理科學部主辦、天津大學承辦的《管理科學學報》(主編:成思危)和由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主辦、天津大學承辦的《系統工程學報》(主編:劉豹),系由全國知名的管理科學專家與系統工程專家任編委的全國性一級權威性學術刊物,根據中情所的最新期刊評估報告,兩刊的影響因子排名位居全國同類期刊第一名。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在辦院過程中積極與國際高水平大學和企業合作,每年都邀請50餘人次國外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多年來,學院先後與美國、德國、法國、日本、英國、加拿大、葡萄牙、韓國、義大利、瑞典、台灣、香港、世界銀行、歐盟等20多個國家、地區及組織開展了廣泛的教學、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同時,每年還選派30餘人次的教師、管理人員出國交流與學習。多年來,學院在科研經費、教學設施和學科建設等方面得到了許多國家、地區和組織的資助,有力促進了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捌』 如何看待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Tianjin University; Peiyang University),簡稱「天大」,坐落於天津市,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 「實事求是」 的校訓、「嚴謹治學」 的校風和 「愛國奉獻」 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北洋大學與河北工學院合並後更名為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是1959年首批確定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教育部、天津市、國家海洋局共建高校,是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中國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試點高校之一,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建築老八校」之一。
截至2019年12月底,衛津路校區佔地總面積136.2萬平方米,北洋園校區佔地總面積243.6萬平方米,濱海工業研究院校區佔地總面積30.9萬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生36900人,其中本科生19177人,碩士研究生12966人,博士研究生4757人;有教職工5066人;下設27個學院(部);有72個本科專業,3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玖』 如何評價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TianjinUniversity),簡稱天大,其前身為北洋大學,始建於1895年10月2日,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開中國現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素以「實事求是」的校訓、「嚴謹治學」的校風和「愛國奉獻」的傳統享譽海內外。1951年經國家院系調整定名為「天津大學」,沿用至今。
科研成果
2001年-2013年,學校有35項成果獲國家科技獎勵,3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415項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
2006-2010年,天津大學科技總經費達到37.7億元,比「十五」期間翻了一番;取得了一批標志性成果,有14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2011年,學校科技總經費達15.05億元;2012年科技經費總量18.08億元。
2012年,學校簽訂千萬元以上大項目達到30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319項,總資助額度達到21114萬元,授權專利622項(其中發明540項)。2011年-2013年,學校取得千萬元大項目74項,其中億元級項目3項;獲批「973」計劃項目10項;獲得國家科技獎勵14項;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26.4%,2013年達到1716項,2項發明專利獲2013年度天津市專利金獎,1項發明專利獲得第十五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在2013年公布的2012年度科技論文統計中,學校被SCIE、EI、CPCI-S收錄論文數分別為1626篇、1805篇、722篇,515篇論文被評選為表現不俗的論文。
1999年12月,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天津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作為中國首批15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試點之一;2001年,天津大學與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作共建的天津大學科技園正式掛牌。
科研平台
截止2013年末,學校建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科技成果重點研究推廣中心,1個國家文物重點科研基地,7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重大專項分中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等科研基地(含8個參建天津市工程中心)。
自「2011計劃」實施以來,天津大學把握機遇、統籌規劃,以學校優勢創新資源為依託,在建設好首批「2011計劃」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的同時,又相繼牽頭組建了中國傳統村落與建築遺產保護協同創新中心、測量科學與高端儀器協同創新中心、高效環保內燃動力協同創新中心等協同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