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天津資料 » 為什麼說天津話來自安徽
擴展閱讀
深圳位於中國什麼部位 2024-03-28 21:15:00
上海到布達佩斯多久 2024-03-28 20:41:17

為什麼說天津話來自安徽

發布時間: 2023-03-26 14:27:54

⑴ 天津話或天津方言發展史

我寫了兩篇文章,剛好是你需要的內容,因為我的畢業論文准備寫天津話與安徽宿州方言之間的關系一類的,所以看了一些資料,寫了一點東西。
因為字數有點多
所以,我不發在這里,你可以去我的qq空間看,我的qq是417837117

也可以告訴我你的郵箱,我發給你,附帶有幾張照片,不是很多,不過也許你做幻燈片還用得上吧。

樓上說的沒錯,不過還是不太詳細,因為天津話來源於安徽宿州,但是因為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水旱碼頭,商賈眾多,所以也吸取了很多外地的方言,加上八國聯軍時期,天津租界很多,天津話裡面也和上海話一樣,夾雜一些外語……
哈哈,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⑵ 天津話為何不像近鄰北京話、河北話反而像1200里外的安徽話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由於山川地理阻隔,造就各地迥異的風俗習慣,語言也千差萬別,形成了獨特的方言區。

目前中國的方言區主要有官話、吳語、湘語、閩南語、粵語、贛語、晉語、徽語等,每個大的方言區又可以劃分為若干次方言區,比如官話中就有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西南官話、江淮官話等區分。

圖:中原官話信蚌片

有天津人或者安徽信蚌方言片區的人嗎?可以來互相說下方言,看看是否很接近。

⑶ 天津話的由來

關於天津話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學術界主要有三種說法。

其一,天津話是土著方言,是由靜海話在聲調發生演變之後逐步形成的;

其二,民間傳說天津第一批居民來自山西洪洞大槐樹村,而根據有關資料,也確實發現天津許多早期人物籍貫為山西;

其三,天津人是「燕王掃北」時從安徽遷移來的,因此天津話源於皖北。

(3)為什麼說天津話來自安徽擴展閱讀

天津話發音特點

中國人類學家李世瑜通過實地考察發現,天津話與以宿州為中心的江淮平原地區的方言最為接近,並認為,天津話脫胎於此。

蚌埠、鳳陽一帶方言只與天津話的陰平(一聲)都讀低平調,其他的音調都與天津話有差距,特別天津話是沒有入聲字,而蚌埠、鳳陽的方言都保存了許多入聲字。

而宿州地區的方言則與天津話非常接近,李世瑜用天津話與當地人對話中,當地人甚至沒能認出李世瑜是外地人,可見其接近程度。

⑷ **據說天津口音來自安徽**

天津話的起源目前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天津話是土著方言,是由靜海話在聲調發生演變之後而逐步形成的;另一說法從民間傳說出發,不少天津人都聽老人講祖上在山西洪洞大槐樹村,而根據有關資料,也確實發現天津許多早期人物籍貫是山西,因此山西移民的記載,使得一些人相信天津話來自山西;第三種說法認為天津人是「燕王掃北」時從淮南、蘇北移來的,因此天津話的來源於蘇、皖。根據目前從歷史及語音等角度考證,第三種說法最為可信。
「燕王掃北」,是流傳民間已久的傳說。朱元璋稱帝後,仿效古人,封了許多藩王。四子朱棣握有重兵,且屢建戰功,故遭朱元璋忌憚。為了削弱他的實力,洪武三年朱元璋封他為燕王,讓他帶領大批老弱殘兵到北京、天津一帶戍邊。據說,當時募兵的標準是「弱冠不挑,而立不去,天命之年隨軍去」,意思是說,隨燕王掃北的人,二三十歲的人都不許去,只許五十歲左右的人去。無疑,這些人都是有家小的,就是說,燕王確實從固鎮一帶地區招募了很多士兵,帶著家屬開赴北方。且不說傳說怎樣,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在燕王掃北前後,蘇皖地區不斷有移民到天津地區,江淮人逐漸地佔了壓倒性優勢,才確立的天津方言島。從山西或其他地方移民天津的人,由於不是大批的,無論是操什麼方言,也都會被同化。
喜好打架、罵人那可能是北方人的性格,安徽也是北方那邊好鬥些。南方人體弱多耍心眼,北方人體強多耍體力。

⑸ 天津與安徽相隔上千里,為什麼兩個省市的方言很像原因很簡單

在天津生活久了,就會發現天津人說話和安徽人,准確地說是皖北宿州一帶的人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你從哪裡來?」這句話,老天津人會說「打哪兒來」,宿州人也會說「打哪兒來呀」;「你干什麼去?」這句話,老天津人說「您幹嘛(切)」,宿州人會說「恁幹啥去(切)」,對於這句話的中的「去」字,兩者都發成「切」的音,等等。又比如,「派出所」一詞,天津話和宿州方言都會中間的「出」字,而給大家以「派所」發音的印象。天津與安徽(宿州)相隔近上千公里,兩地被多個省份相隔,講話為何如此相似,這是語言發音上的巧合,還是有必然的聯系呢?

當我們翻閱歷史,探究根源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切絕不僅僅是巧合,這原來也是有歷史依據的。早在明朝建立伊始,朱元璋在各地封了很多藩王,其中朱棣手握重兵,屢建奇功,引得朱元璋忌憚。為了削弱朱棣的實力,朱元璋以「燕王」之名派往朱棣到北京、天津一帶戍邊。朱棣是安徽鳳陽人,他帶兵北上時從老家,尤其是固鎮宿州,以及江蘇一帶了很多士兵。這些士兵大都五十來歲,去時往往拖家帶口移民北京一帶。朱棣稱帝後,親賜天津這個地名,在此築城設衛,即天津衛。

此後,蘇皖一帶不斷有軍人移民來到天津,他們成為天津衛的主要群體,並逐步占據了當地的上層地位。在此背景下,江淮一帶的方言成為強勢語言,在天津衛內盛行開來。

其實,這是天津話第一次的大幅改變。另一次,發生在清朝。當時,天津經州升為府,李鴻章帶領大批淮軍來到天津,天津成為淮軍的大本營。同樣道理,這次又強化了江淮方言的主體地位。

當然,除此之外,皖系軍閥段祺瑞也曾長期將天津作為自己的勢力范圍,甚至一度在天津成立了政府。

這些都加深了天津與安徽的聯系,兩地思想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相互滲透,方言上的趨同也就在所難免。

當然,天津方言的形成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歷史上,天津一直作為離京城最近的大都市,不少官員、貴族等在此做官或修宅,來自京城的宮廷用語逐步影響天津方言。如果再考慮天津原有方言,以及從山西、山東、東北等移民等因素,天津方言的形成也就復雜的多,這也直接造就了天津方言與江淮方言的不同之處。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天津話已經開始向普通話靠近,正宗的天津發音也只在老一輩的天津人中才能聽到。

⑹ 北方非常顯眼的天津話,到底怎麼形成的,與安徽什麼關系

天津話是結合北方特色以淮揚與徽皖為基準的南方話,說到這兒就要從歷史來說起,直到元朝時,天津還僅僅是一個鎮子,被稱為海津鎮,與洛陽、西安、開封等地不同。

天津是在明朝統治初期,燕王朱棣發動戰爭,從海津鎮乘船南下攻打建文皇帝,後來朱棣造反成功,成為了永樂皇帝,而因為天子曾經過海津鎮,所以就改名為了「天津」。

其實並不僅僅是語言,天津地區的飲食和風俗習慣,都有著江淮地區的特色。因為,在飲食、風俗方面,能夠找到各個地區的影子,天津更是屬於近現代歷史中形成的移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