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津早餐小吃有哪些
天津早餐特色有:
1、狗不理包子:該小吃有100多年歷史,為「天津三絕」之首,是中華老字型大小之一。
2、煎餅果子:該小吃已申請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3、天津老豆腐:老豆腐重在制鹵,無論回漢,均為葷鹵。
4、十八街麻花:全國首屆名小吃認定會上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5、耳朵眼炸糕:該菜品始創於清朝光緒年間,舊時因店鋪緊靠耳朵眼胡同而得名等。
十八街麻花於上世紀20年代創辦於天津市河西區南樓附近的「十八街」上,也叫桂發祥麻花。1956年在天津市食品展銷會上一舉成名;70年代參加廣交會後名氣大振。這是一種夾餡麻花,色澤棕黃,由10根細條擰成3個花,外形美觀,酥脆爽口。耳朵眼炸糕是天津一種傳統風味小吃,因炸糕店坐落在一個名叫「耳朵眼」的胡同里而得名。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以不綿不破不塌,色澤金黃,香甜酥脆見長,在天津傳統風味小吃評比中,多次被評為「最佳食品」。
Ⅱ 天津早點04漿子
漿子--這是天津的俗稱,其實漿子就是豆漿。
豆漿其實就是豆腐的前置工序,豆腐之前說過是淮安王劉安發明的,用豆子泡漲,然後粉碎,過濾,煮沸,成為豆漿。豆漿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老少皆宜。
一般的吃飯都是,鍋巴菜➕漿子,鍋巴菜比較硬可,吃完了後,用漿子送送。
還有豆腐加上豆漿的吃法,這在天津叫白豆腐,撐好的豆腐,撇了汁,用漿子充當鹵料,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豆漿的濃厚味道,加上豆腐的滑嫩,絕對另你有別樣的滋味。
小時候的豆漿,都是放在直徑一米左右的大鐵鍋里熬,熬出來的豆漿,撐好了,晾涼了會有一層薄薄的豆皮,這才叫濃漿子,是純黃豆加工出來了。
現在的豆漿有的往原漿子里兌水,沒有濃濃的味道了,喝下去沒有什麼感覺。更有甚者,用豆漿粉直接沖泡的,都是混合物質,更沒有原漿的味道了。隨著科技的發展,老時候的味道越來越淡了,更多時候就是滿足胃口需要,而不是品嘗美味,體會生活了。
隨著豆漿機和粉碎機出現,現在有各種改良豆漿出來了。黃豆,紅豆,黑豆,紅棗,黑米,黑芝麻,各種穀物混合。營養不一樣了,各有各的味道。
從我個人來講,還是最原始,最初的味道最耐人尋味。
漿子,你今天喝了沒有?
漿子沖雞蛋其實不是想克,網上有傳不能混合吃的。
大豆(包括黃豆和黑豆)中確實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它可以抑制人體胰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但胰蛋白酶抑制劑遇熱不穩定,加工成豆漿過程中,經煮沸加熱8分鍾即可被破壞85%以上,其中雖然尚含少量熱穩定蛋白酶抑制劑,但活性較低,不足以干擾到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更何況,即使豆漿沒有被充分加熱,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也是先影響豆漿中的蛋白質消化,別忘了,豆漿本來就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牛奶含量相當),哪輪的上雞蛋這個「外人」呀。
吃漿子只要注意煮沸了,喝就可以啦,否則就會引起消化不良,俗稱喝了"生"漿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