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華經典文化「五花八門」是什麼源自哪裡
「五花」源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標志色為白、青、黑、紅、黃,又可代表東、西、南、北、中五方,其用途寬泛,可表示世間萬物;「八門」則源自「八卦」,即乾、坎、艮、震、巽、離、坤、兌,代指所有的自然元素。後來,「五行」和「八卦」被引入軍事領域,分別創立了「五行陣」和「八卦陣」,後來又衍化成「五花陣」和「八門陣」,這也即是「五花八門」最初的解釋。其中「五花」為:金菊花—比喻賣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樓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雜耍的人;土中花—比喻挑夫.八門」為一門金(一說巾)——「金點」是江湖藝人管相面算卦的總稱。有啞金、啃子金、戧金、袋子金、老周兒等等。二門皮——「皮」行是賣葯的總稱。這行又叫「挑漢兒的」。按所賣葯的不同,分別稱為:挑招漢、挑頓子漢、挑爐啃、挑罕子、挑柴吊漢、挑將漢、挑粒粒、挑熏子漢的等等。三門彩——「彩」是彩立子。凡是變戲法的,皆稱為「彩立子」變洋戲法的叫「色唐立子」。四門掛——在市場、廟會練把式賣藝的,江湖人調侃兒叫他們為「掛子行」。分為:支、拉、戳、點、尖、腥等等。五門評——說評書的。唱大鼓書的叫「使長傢伙的」說評書的叫「使短傢伙的」。六門團——說相聲的。江湖人管說相聲的調侃兒叫「團春」的。七門調——搭篷扎紙的。扎紙,又稱紙扎、糊紙、彩糊,融匯剪紙、繪畫、草編、竹扎、裱糊為一體。家裡辦喪時購置燒給死者。清末也一說為買鴉片毒品的。
八門柳——唱大鼓的。江湖人管唱大鼓這行調侃兒叫「柳海轟」的。有奉天調、樂亭調、西河調、梅花調、梨花調等。五花八門為聯合式中性成語,作謂語、定語。原指「五花陣」與「八門陣」,這是古代兵法中的陣名,後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業的暗語。現常比喻事物繁多,變化莫測.
B. 外八門是那八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里八門和中八門
外八門為:
盜門
天下很多沒有本錢的買賣都可歸類於盜門之中。
2.蠱門
蠱門中術術多樣,但種種都透著邪氣,人們最耳熟能詳的就是趕屍蠱術。
3.機關門
機關秘技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魯班造出的第一台木牛流馬便屬於機關一流,但只在《論衡》中寥寥八字以概括。
4.千門
古老相傳千門乃是推演八卦的祖師,伏羲氏所立。
5.蘭花門
蘭花門中人都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妓女。
6.神調門
神調門還有一個稱呼叫做巫門。據說神調門的祖師爺是魏文帝曹丕之妃甄氏.相傳曹植那首曠世之作《洛神賦》就是描寫了甄氏在施展神調秘技時候的英姿。
7.紅手絹
紅手絹通俗的說就是戲法,中國的傳統戲法。
8.索命門
如今的索命一門,已與國外的那些殺手毫無分別,刺客之美名已然無存。而且早在WTO之前,索命一門就已經與國際接軌。
沒有里八門和中八門。
拓展資料
2018年5月25日,民國動作喜劇網路大電影《外八門》開機。監制高陽、導演夏雯及主演辰亦儒、陳炳強、楊寧等悉數亮相。本片由北京時代星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國壽財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映美傳媒出品,映美傳媒獨家宣發。講述了民國年間,外八門盜門弟子馬六、小七為懲惡揚善、保江湖太平,與各方勢力翰旋斗爭的故事。
C. 文化產業管理這個專業以後畢業了是干什麼的謝謝知名人士的回答
「學的課程挺多的,藝術類、管理類、經濟類的都學了」小陳告訴記者,「本專業的學生既要必修影視與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中國電影市場概論等專業性課程,也要學習文化消費學、文化市場學、文化政策學、文化產業學,還包括財務管理、經濟學、線性代數等經濟類和基礎類課程。」 顯然,相對於外行對這一專業的「看熱鬧」來說,對於設立了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的學校來說,能培養出什麼樣的文化產業人才是個更根本的問題。「按照我們的理解,這一專業要培養的是復合型的人才,綜合素質要很高,實踐操作能力要強。」張勝冰表示。據悉其它三家首批設立這一專的業高校采訪中,相關負責人也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復合型」這一概念,覺得這是一個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專業。通俗地說,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培養的是既懂藝術又懂市場的人才。學生在學習中,不但需要掌握必要的管理學和經濟學知識,還需要培養對文化產品和產業的敏感和把握,而最難的則是將這二者結合起來並應用到實際中去的能力。從各高校的教學實踐來看,文化產業管理人才培養的既寬且專這一定位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並不容易。「這個專業必須找準定位,因為就名字而言太寬泛了,沒有針對性。」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文化產業系系主任何群對記者表示。與她持有相同觀點的還有首都師范大學文化產業系系主任包曉光,「文化產業管理這個專業的面有點太寬了,它相比於其他專業而言特點在哪裡,這是搞這個學科建設的人必須思考的問題。」 大學教授就解決專業面過寬問題,提出一個方法就是在專業下面再設置細分的方向。比如說,首都師范大學的文化產業專業下面就開設了出版、網路媒體編輯、傳播學三個方向,中國傳媒大學也在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下開設了文化經紀人的方向。的確,作為一個年輕的專業,文化產業管理專業需要完善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這一點,從各高校關於該專業五花八門的課程設置中就可以看出。而這一新專業掛靠的院系也是各具特色,文學院、傳媒學院甚至歷史學院都可能是它的「婆家」。簡而言之,對於這一年輕的專業而言,學生應該怎麼學、學校應該怎麼教、企業應該怎麼用,一切都還在摸索之中。 「缺人」和不要應屆生 「我們找工作有點茫然,好多地方不知道這個專業,還有好多地方只要有經驗的。」 小陳說道。一位反復強調不要透露學校名字的老師對記者說,「不過現在還沒到簽約的高峰期,最後的情況怎麼樣還不好說。」據了解,從目前的情況看,就業形勢並沒有當初想像的那麼樂觀。
D. 八門灣紅樹林的八門灣綠道
八門灣綠道是在海南省建設國際旅遊島以及文昌建設航天衛星發射中心的宏觀背景之下,文昌市委、市政府依託自身特有的「海、河、港、灣、林」自然資源和以「僑鄉風情」為主體的人文旅遊資源特色,努力打造海南旅遊網路體系中重要旅遊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
八門灣綠道跨越文城、東閣、文教及東郊4鎮,一期建設總長54公里,其中主線45公里,支線9公里。綠道串連灣區特色景觀資源,以紅樹林景觀綠道、沿灣生態休閑綠道、農家人文休閑綠道、史跡文化體驗綠道、鄉村郊野景觀綠道、漁村風情體驗綠道、椰海風情綠道為七大主題的八門灣綠道引人入勝,留戀往返。 八門灣綠道整體結構為「一帶五核」,「一帶」即環八門灣的自行車道主線,「五核」是文城紅樹林生態休閑區核、東閣農家娛樂區核、文教田野風光休閑區核、東郊漁村風情區核及椰海休閑區核。
八門灣綠道沿線布置一級服務點有11個,二級服務點有19個,滿足遊客游覽騎行途中休憩、補給、換乘的需求,為綠道配套設施的集中設置區。同時驛站是打造綠道休閑產業的重要節點,倡導低碳活動休閑方式,帶動周邊居民就業,輻射周邊旅遊、運動健身、餐飲等休閑產業的發展。
八門灣綠道建設遵循生態化、本土化、人性化、經濟性四大原則,綠道建設結合環八門灣地區現有資源條件,保護八門灣紅樹林濕地以及海洋資源,充分挖掘文昌當地文化特色,以達到豐富文昌旅遊產品、提高旅遊品味,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改善投資環境、帶動周邊產業發展的目的。因此,八門灣綠道是:
保護八門灣紅樹林,維持生態格局穩定的生態之道;
體現文昌區域文化特色、展現文昌自然資源的形象之道;
豐富文昌旅遊產品、提高旅遊品位的休閑之道;
改善當地居民生活環境及精神面貌的文明之道;
帶動周邊產業發展、改善投資環境的生財之道。
八門灣綠道將成為文昌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旅遊熱點,成長成為海南省建設國際生態旅遊島重要旅遊基礎建設;文昌市綠道建設的長期目標是:在文昌市內使城市綠道和社區綠道全面鋪開,逐年完善,形成文昌市布局合理、配套完善、景觀豐富、服務周到的海島特色的綠道網路系統。
E. 不會淘汰的十大行業有哪些
未來永遠不會落幕的十大行業,用十個字就能夠總結出來,這十個字是「衣,食,住,行,玩兒,婚,老,病,學,宗。」
衣。 原始人渾身上下不著片縷,到後來用獸皮遮羞,最後發展成絲綢棉麻,有了衣裳。後來出現各種各樣的款式,到了近現代中西方的服飾相融合。這一定會在未來會變幻出更多的花樣,不管是復古還是潮流,人總不能在未來再回到赤裸裸的坦誠相對的情況吧。所以只要有人在就會穿衣服,這個行業永遠不會沒落。
同樣的道理,人活著就要吃東西,先是要吃得飽,然後再琢磨如何吃得好。接下來再琢磨吃點格調高雅點,吃環境,吃文化。 所以就有了川湘魯粵等八大菜系,有了法式大餐,有了俄羅斯紅腸。就拿我們中國來說,從大的角度講,就有南甜北咸南米北面的說法,光一個辣就有辛辣麻辣,到了河南山西陝西,各種面的做法吃法簡直是讓你應接不暇,所以這個吃的產業在未來絕對也不會沒落。
雖然吃的東西五花八門,但是吃這個行業未來可能會更上一層樓,說到吃必然要提到的就是喝。在現在來說主要是茶和酒,在中國的話,酒是一定不會沒落的,茶也有了幾千年的 歷史 了,在未來也會繼續伴隨著人們的生活。
接下來再說一說住,也就是房地產。 最早的人們是找天然的山洞居住,但是畢竟天然的山洞沒有那麼多,所以後來才有了第一家房地產商,叫有巢氏,會在樹上搭窩了。隨著整個 社會 的發展,房屋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什麼結構,不管是高層還是平層,甚至包括地下,在未來有人的地方就一定要關繫到住。
出行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 最早叫交通基本靠走,到後來就有了騾馬,再後來就有了馬車,然後就有了自行車,機動車,飛機輪船。在近幾年我們一直在研究的新能源。所以出行的方式會改變,但是出行的需求永遠不會改變,人們在速度安全和舒適性上的追求也會永無休止。
那玩兒呢,實際上就是衣食住行的一個綜合。 就是穿著漂亮的衣服,吃著各地的 美食 ,感受各地不同的建築,然後再到各地去走走看看,這就是人生的樂趣呀。當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的時候,這種人生樂趣也會被放大到極致。
再說後五個行業叫婚老病學宗。這個婚呢,上下游有很多產業,比如說婚姻介紹,在以前就叫媒婆。那接下來還會有婚禮的司儀,婚禮用品,婚禮酒席。這些都是自從人開始知道禮儀,有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個行業逐漸就發展起來了。 實際上這一個行業展開來就是婚喪嫁娶,是各種的禮儀,可以說這個算文化產業。
老也是未來會逐漸越來越火的一個產業。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現在人均壽命以中國為例已經達到將近77歲。未來老年人口的數量會急劇增長,全世界范圍之內基本上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那麼與老年人生活相關的醫療相關的各種產業將會變得需求劇增,異常火爆。
病這個行業就不用說了。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病,有病就有死。不管是中醫西醫,不管是衛生保健,不管是外科內科兒科婦科,人總會生病,生病總要去瞧病。這個行業也有幾千年的 歷史 了,在未來隨著 科技 的發展也會越來越發達。
最後一個行業就是教育。教育行業也是有幾千年的 歷史 吧。 從西方的三聖柏拉圖,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他們都是干教育的,再到中國的孔子孟子,他們也是干教育的。包括現在九年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大學教育,各種藝術培訓,成人教育等等。教育的方式也是百花齊放,教育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文化傳承,為了讓人學會更多的技能,以便適應整個 社會 的發展。 越有高度的文明,就越有高度發達的教育,與之相適合,這個行業永遠不會沒落。
最後的一個就是跟教育相關了,但是它主要側重於心靈方面的教育,就是宗教。世界的三大宗教都有2000多年的 歷史 了,而且學員遍布世界各地,各色人種,各種層面,各種學歷,釋迦牟尼、耶穌、穆罕默德三位老師把全世界大概有一多半的人全部納入了自己麾下,這絕對是一個只能用奇跡來形容的行業。
以下十大行業永遠都不會被淘汰
一,農業。民以食為天,吃飯第一。
二,交通運輸行業。包括鐵路,公路,航運,海運。
三,醫療機構。去除病痛,救死扶傷的行業。
四,教育機構。沒有教育,就沒有人類的未來。
五,餐飲業。人人都需要就餐。
六,金融保險業。金融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是國民經濟的調節器,是國民經濟的穩定劑。金融是國家的信貸中心,核算中心,現金中心。
七,製造業。包括造船,造飛機,造 汽車 ,造服裝,等等。
八,自來水公司。水,永遠都是人類的第一需求。
九,商業。無論網路如何發達,網購如何紅火。但大型商業超市,街鋪,地攤貨,挑擔貨永遠都會存在。
十,電力行業。電力是光明行業,國家越發展,電的需求量越大。電力包括:水能發電,風力發電,大陽能發電,火力發電。
1.金融行業: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經濟,那伴隨著世界的發展,金融業則會更加彭勃發展。
2.服裝鞋類行業:只要人類 社會 不倒退到原始人的時代,那麼這個服裝行業是永不會淘汰的。
3.交通行業:人類 社會 的發展,對出行便利的需求只會越來高,所以交通工具的進化是必然趨勢。
4.餐飲行業:這一行業只要人類 社會 存在便永不消亡。
5.醫療衛生行業:疾病是與人類 社會 共存的,只要人類 社會 的存在,那麼醫療衛生行業則永不會淘汰。
6.環境保護行業:人類 社會 以及工業的發展,環境保護與治理的關注度是越來越大,所以這一行業也是不會淘汰的。
7.人工智慧行業:這一行業當前來說是一個朝陽行業,未來這一行業的發展將會代替很大部分的人類勞動。
8.奢侈品行業:人類 社會 只會朝更加文明的高度去發展,當然是在不爆發戰爭的前提下,那麼人們對奢侈品行業的需求以及觀念則會變得更加平常。
9.教育行業:教育是一個國家,乃至世界發展的必要基礎,那麼這一行業也是不會淘汰的。
10.電子競技: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子競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 娛樂 以及精神消費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此,所以此行業也是不會淘汰。
總之,不會被淘汰的行業有很多,這里只是例舉了十例供參考,只要是你認為該行業有存在的合理性,那麼他就不會被淘汰。
F. 為什麼要將文化產業發展為支柱性產業如果你打算將來投身文化產業領域會從哪方面做准備
送給汕職的同學們。
化藝術產品的升溫,也撬動了資本的流向,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文化產權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在全國遍地開花,「權益拆分」的全新藝術品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文化藝術產品市場,然而由於機制的不成熟、相關法律法規的缺失、監管主體不明等因素的存在,使得文化產權交易所的前景顯得不那麼明朗了。
日前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在政策助力下,中國文化藝術市場迎來了規范發展的大好時機。
文交所遍地開花 藝術品市場滋生泡沫
專家稱,要實現市場規范須健全法制,加強監管,並建立退出機制
近年來,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躍升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文化產業,引來了眾多資金追捧與炒作,藝術品投資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態勢迎面撲來。然而,從遍地開花到瘋狂爆炒,現實中亂象叢生文交所的發展令人堪憂。
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秩序混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法制建設滯後,政策管理缺位。只有健全法制,加強監管,營造環境,並建立退出機制,才會出現不斷壯大的中國藝術品市場。
文交所「遍地開花」
我國的文化產業和藝術品投資市場前景廣闊。2008年,我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總額不足200億元,而到了2010年我國藝術品拍賣總成交金額已超過了500億元,佔全球藝術品拍賣額的33%。有專家預測,今年中國藝術品市場會持續向好,中國藝術品市場總規模將達到3600億元人民幣,而全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成交額會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的規模,中國已經成為全球藝術品市場重要組成部分。
伴隨著藝術品市場交易的快速增長,全國各地文化產權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急切地想在這個市場中分食一杯羹。
文交所快速擴張得益於2010年3月文化部等九部門聯合簽發的《關於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明確指出,鼓勵國內文化企業積極藉助資本市場平台,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嘗試文化產權交易,促進文化產業做大做強。《指導意見》下發後,由於資本大量湧入文化產業領域進行投資,各地文化藝術品交易平台便應運而生。
2009年6月,上海市政府批准設立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
2009年9月,天津市金融辦批准設立了天津文化藝術品交易所。
2009年11月,深圳市政府批准由深圳廣電集團、深圳聯合產權交易所、深圳報業集團和文博會公司等聯合發起設立了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文交所在經營模式上分為整體權益交易平台和份額權益交易平台。
2010年5月,成都市政府批准由成都博瑞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等股東聯合發起設立了成都文化產權交易所。
進入2011年,文交所更是迎來了一波井噴式的發展。2011年4月,河南省金融辦批准由兩個自然人出資5000萬元成立了鄭州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交易規則的設計與天津文交所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引入了做市商制度,採取投資者預約登記的方式,委託銀行代為發售。6月,湖南省文化廳批准由湖南省文化藝術基金會、湖南高登藝術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共同出資5000萬元,組建了湖南文化藝術品產權交易所。7月,廣東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成立。江蘇、陝西、大連、廈門等地也紛紛籌備成立文交所。
統計顯示,截至7月31日,全國各地開業及籌備中的文交所總數已達36家,其中已掛牌開業的文交所達21家。進入8月後,漢唐藝術品交易所、福建海峽文化藝術品交易所、江西文化藝術品交易所等又相繼開業或成立。目前國內各地還有很多文交所正在籌備當中。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各家銀行向深圳文交所提供了總額達到500億元的授信;廣東省南方文交所也獲得銀行授信共630億元;工商、農業、中信、招商四大銀行為山東文交所授信額度總計180億元等等。
爆炒滋生藝術品市場泡沫
在藝術品市場繁榮發展的同時,市場投資出現過熱現象,尤其是藝術品份額化交易的火爆和瘋狂炒作令人堪憂。
10月10日,香港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首隻藝術品份額「春華秋實」(「春華秋實」漆工藝品組合為上海當代漆畫藝術家畢國勤的經典作品之一,共包括5件磨漆類立體漆藝品)上市,五個交易日皆以漲停價報收。10月21日,鄭州文交所第二批份額產品《藍田泥塑》和《中國名人》開盤漲停。
而天津文交所尤其受到了人們的關注。
為控制價格暴漲局面,天津文交所屢次修改規則。2011年初開戶門檻是5萬元,但3月份起門檻直接提高到50萬元。7月1日天津文交所「二次開張」,但在進入門檻、申購政策、調整價格漲幅和增加特殊處理制度等方面進行了新的規定。投資門檻提高至100萬元;在申購方式上,由過去的定價申購改為競價、定額申購。此外,日漲跌幅限制上也做了較大修改。此前的15%的日漲跌幅大幅調整至5%,還增加了特殊處理制度——藝術品份額在20個交易日內,累計出現6次漲停或跌停就將被特殊處理。特殊處理後,日漲跌幅由5%進一步下調至1%;交易模式也由「T+0」變為「T+1」。天津文交所「朝令夕改」導致交易品種在暴漲、暴跌和交投死寂之間跌宕起伏,飽受輿論質疑。
10月1日前夕,由天津文交所策劃者屠春岸一手操辦的泰山文化藝術品交易所迎來首個份額產品「黃永玉01」,當天該份額收盤價為2.15元,相比1元的掛牌價上漲115%,再現「暴漲」的態勢。
而10月17日天津文交所新發的兩件天價蘇綉《富春山居圖》與《世紀和平-百鴿圖》。這兩件作品上市當天即遭遇重挫而破發,跌幅高達驚人的10.43%和8.7%,讓諸多投資者措手不及。隨後,天津文交所在網上發布了關於「蘇綉《富春山居圖》與《世紀和平-百鴿圖》」藝術品的交易風險提示。一邊在藝術品份額交易領域內獨領風騷的天津文交所,另一邊卻也同時面臨著訴訟的尷尬境地。
據北京邦道律師事務所主任武紹智表示,受七八位投資者委託將以文交所單方頻繁、隨意變更交易規則,以及格式合同中的交易風險沒有提示到位為由,准備對天津文交所正式提起訴訟。這些投資者來自山東、上海、安徽和澳大利亞,其投資金額多的上百萬元,少的也有四五十萬元,但虧損都超過八成。
另據報道,由於許多文交所倉促上馬,有的只是一個空殼,連網站都照搬「前輩」設計,正式開放業務非常少。此外,各地文交所的交易規則都由自己制定,當中有些條文甚至有欺詐的嫌疑。
針對文化藝術品的暴漲、暴跌和天津文交所的亂象叢生,近日有消息稱,中宣部文化體制改革和發展辦公室下發了一個文件,全面暫停了各地准備上馬的文交所的審批工作。一盤「涼水」襲來,「高熱」中的文交所又將何去何從?
文交所何去何從?
作為中國金融市場的一項創新,藝術品交易所在爭議和質疑中遍地生根,伴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張和市場爆炒,風險也在不斷累積。文交所是否應該存在?如何監管?未來將如何發展,成為當前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藝術品份額化與證券市場有著本質的區別。這種藝術品份額類證券化交易隱藏著很大的風險,如信用風險、交易風險、市場風險、法律風險等,比證券更加難以防範。
相對於股票發行而言,藝術品份額發售機制缺乏必要的信用保障體系。藝術品份額發售和交易中,與藝術品份額發行、上市相關的事項均由文交所負責,交易所不但決定藝術品份額能否發行和上市,甚至還決定份額發行上市工作由發行商完成。這種做法不僅有悖於市場的公平、公開、公正原則,有損於市場的公信力,也難以抑制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更有可能將藝術品發售演變成為利益輸送的渠道,而淪為滋生腐敗、洗錢犯罪的溫床。
其次,藝術品份額發售的定價機制存在缺陷。藝術品是一種特殊商品,藝術品之間的價格缺乏可比性,其價格通常由買賣雙方依據個人的評估與判斷共同決定。藝術品份額的定價過程中,既沒有一個公認的標准體系,也沒有一個公認的、權威的鑒定與評估機構,難以對藝術品的價值做出公允的估值。
此外,藝術品份額的投資回報缺乏穩定的基礎。相對於股票而言,藝術品自身並不產生現金流,相反每年必須支付一定的養護、保險費用。藝術品展覽雖然可以獲取一些收入,但成批展出的收入很難在每個藝術品之間進行合理分配。另外,藝術品實物無法按照份額交割,投資者不可能實現從持有份額中分享對藝術品的欣賞、收藏。因此,藝術品份額化的投資回報更多地只能寄希望於交易價格的不斷升高,低買高賣,獲取價差就成為投資者獲利的主要模式,價格起伏越大、交易越頻繁,越便於短期獲利。這種機制下,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可能將份額價格推高數倍,導致價格失真,狂熱之後出現暴跌,在市場中產生連鎖反應,最終使投資者損失慘重,成為受害者。 文交所上市的藝術品份額,總份額相對較小,且採用「T+0」交易模式,容易被人為操縱,出現市場的劇烈波動,甚至被非法資金炒作,從事短線交易、操縱市場和洗錢等不法活動,聚集市場風險。
目前,我國藝術品交易場所的設立和交易管理等處於無法可依的混亂狀態,各地情況五花八門。除少數地方由省、市級人民政府批准設立並授權相關部門監管外,有的則由地方政府金融辦審批設立並負責監管,有的則由文化主管部門審批設立並負責監管。另外,監管依據不足也是監管缺失的另一表現。雖然文交所也實行自律監管,但並不能替代行政監管。此外,藝術品份額的發售審核、定價、交易、監督以及與此相關的評估、保管等均由文交所負責完成,各環節之間缺乏必要的制約和監督,不利於防範道德風險,甚至為合謀、操縱市場留下空間。
「中國藝術品市場秩序混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法制建設滯後,政策管理缺位。」中國藝術品市場研究院副院長西沐認為,在全國范圍內,文交所的發展已經破題,現在的問題不是要不要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具體說就是要正視問題,規范市場,加強監管,營造環境。
他認為,通過梳理並加強地方中國藝術品市場法規工作,對中國藝術品市場條例中存在的若干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如對條例的適用范圍、技術交易行為的規范、技術交易的禁止行為、違法行政責任等基本問題明確規定,是立法工作重要的突破口。他建議,我國應盡快制定出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藝術品市場法》,使其成為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藝術促進法》基礎上的第一部國家對中國藝術品市場實施管理的基本法,這將有利於推動中國藝術品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
此外,資本的流動性決定了只有建立機制化、制度化的藝術品資本退出機制市場,才會出現不斷壯大的中國藝術品資本市場。退出機制的建設關乎中國藝術品市場能不能進一步做大、做強的信心,更是擴大需求的一個重要的標示。如一個規模化的藝術品市場無法建立起一個系統而又高效的退出機制,這不僅僅是一個障礙問題,還是中國藝術品市場所面臨的最大的風險。而中國藝術品資本退出機制的建立,首先需要的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