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廈門大學如何
廈門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
學校創辦於1921年,明年就是廈大的百年校慶。廈門大學一共4個校區佔地9700多畝;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有專任教師2662人,兩院院士22人;在校學生40000餘人。廈門大學是東南沿海的名校。
廈門大學還是著名的旅遊景點,思明校區成了很多遊客打卡的景點,芙蓉隧道,芙蓉湖,情人谷等,都成了景區了。
廈門大學和武漢大學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大學。
廈門大學
⑵ 廈門大學英文簡介
Xiamen University, short for Xiamen University, was founded in 1921 by Mr. Chen Jiageng, a famous patriotic overseas Chinese leader. It is the first university founded by overseas Chines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ecation in China.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recruit graate students. It is the first university in China to build an independent campus overseas, and is known as "the strongest in the South".
Xiamen University is known as "the most beautiful university in China". Its campus is located in a lake facing the sea, backed by Wanshi Botanical Garden, with Nanputuo Temple on one side and Baicheng Beach on the other.
It is across the sea from Gulangyu Island,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ts early buildings, including Qunxian Tower, Jiannan Tower, Furong Tower and Xiamen University Anthropology Museum, are the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in China.
廈門大學中文簡介:
廈門大學,簡稱廈大,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
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 ,校園銜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萬石植物園,一側是南普陀寺,一側是白城沙灘,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包括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學校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在近代廈門大學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學校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截至2019年3月,廈門大學4個校區佔地9700多畝,其中馬來西亞分校約90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20多萬平方米;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有專任教師2662人,兩院院士22人;在校學生40000餘人,本研比約為1:1。
⑶ 廈門大學怎麼樣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牽頭發起高校,中歐商校聯盟創始會員,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1]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學校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⑷ 廈門大學是211還是985
廈門大學是211大學,也是985大學。廈門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
廈門大學簡介
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校園銜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萬石植物園,一側是南普陀寺,一側是白城沙灘,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包括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學校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學校直屬教育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中歐商校聯盟成員高校。
廈門大學專業設置
廈門大學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7個一級學科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46個福建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9個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物理學、生態學、統計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⑸ 廈門大學是誰創建的
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是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中國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被譽為「南方之強」。 學校直屬教育部,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是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是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20所學位自主審核高校,入選111計劃、珠峰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廈門大學被譽為「中國最美大學」,校園銜山含湖、面朝大海,背靠萬石植物園,一側是南普陀寺,一側是白城沙灘,與世界文化遺產鼓浪嶼隔海相望,包括群賢樓群、建南樓群、芙蓉樓群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學校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廈門大學有在校生近40000人,下設6個學部、28個學院和14個研究院;擁有10家附屬醫院;佔地9000多畝;共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列中國大陸高校第11位;CWUR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第10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內地)第12位;自然指數列內地高校第9位;居中國大學社會捐贈收入第3位。
中文名稱
廈門大學
外文名稱
Xiamen University
簡稱
廈大(XMU)
創辦人
陳嘉庚
創辦時間
1921年4月6日
類別
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
綜合類
屬性
211工程(1997年)
985工程(2001年)
111計劃(2006年)
2011計劃(2014年)
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
研究生院
自主招生
國防生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張彥
校長:張榮
專職院士
院士22人(含雙聘院士9人)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4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
⑹ 廈門大學校訓「自強不息,止於至善」中的「止於至善」出自()。。
「止於至善」語出《禮記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釋義: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止於至善」指通過不懈的努力,以臻盡善盡美而後才停止,也就是說不達到十分完美的境界絕不停止自己的努力。
廈門大學校訓為「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1、「自強不息」是陳嘉庚先生創校時亮出的精神話語。1921年4月6日廈大舉行開校式,演講台中間就懸掛著陳嘉庚指定的四個大字——「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 出自《周易•乾》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釋義:宇宙不停運轉,人應效法天地,永遠不斷地前進)」,意味著追求永不歇止,蘊含著雄健浩然之氣,體現了民族自立於世界之林的精神和氣概。
2、「止於至善」為廈大私立時期的林文慶校長確立的校訓。「止於至善」 源於《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釋義: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意在表明廈門大學應該始終如一、永無止息地探尋「事理之極致」,抵達科學真理和人格精神的最高境界,在啟智與道德上達到完美至善,體現了中國文化的人格理想,蘊含著生命對於至善至美理想的追求與踐行。
1994年10月8日,經校黨委校行政辦公會議研究決定,「自強不息,止於至善」被正式確定為廈門大學校訓。
陳嘉庚是一位畢生熱誠為國興學育才的教育家。致富後他首先想到的是興學報國。他說:「國家之富強,全在於國民,國民之發展,全在於教育,教育是立國之本。」
1921年,陳嘉庚開始創辦廈門大學,有文、理、法、商、教育五院17個系,這是一所華僑創辦的唯一大學,也是全國唯一獨資創辦的大學。自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開學,陳嘉庚獨力維持了16年。
後來世界經濟不景氣嚴重打擊了華僑企業,陳嘉庚面對艱難境遇,態度仍很堅定地說:「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他把自己3座大廈賣了,用來維持廈大的經費。自1926年起,陳嘉庚為了維持廈門大學經費不至於中斷,做了許多努力。在資金緊缺時,他甚至於賤價出賣了橡膠園。
(6)在近代廈門大學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2017年,廈門大學入選國家公布的A類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
建校以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成為一所學科門類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居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廣泛影響的綜合性大學。建校迄今,已先後為國家培養了40多萬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廈大學習、工作過的兩院院士達60多人。
學校擁有完善的教學、科研設備和公共服務體系。目前學校佔地9700多畝,其中思明校區近2600畝、漳州校區2500多畝、翔安校區3600多畝、馬來西亞分校約90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20多萬平方米。
學校擁有紙質圖書館藏434萬冊、電子圖書703萬冊,固定資產總值112億元,儀器設備總值38億元。校園高速信息網路建設的規模、水平居全國高校前列並成為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廈大校園依山傍海、風光秀麗,已成為公認的環境最優美的中國大學校園之一。
⑺ 廈門大學校史
1919-1921 籌辦與立校
廈門大學是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被毛澤東同志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建的,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綜合性私立大學。
校主陳嘉庚先生,獨資創辦廈門大學,並財政上資助廈門大學達 16 年之久。面對經濟不景氣的艱難境遇時,陳嘉庚仍說:「寧可變賣大廈,也要支持廈大」。
校旨、校歌、校徽、校訓均闡明「 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之理念。校歌由鄭貞文寫出歌詞,著名音樂家趙元任譜曲;校徽由陳嘉庚先生親自確定,並沿用至今;校訓為「自強不息,止於至善」。
1919年8月,在上海聘任全國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黃炎培、汪精衛、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復、黃琬、葉淵、鄧萃英等10人為籌備員。
1919年10月召開私立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擬訂《廈門大學組織大綱》,會議推舉鄧萃英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鄭貞文為教務長、何公敢為總務長。
1921年4月6日,私立廈門大學假集美學校舉行開學儀式,中國第一所由海外華僑傳辦的大學宣告成立。
初創時,學校設有師范、商學兩部,師范部下分文、理兩科,學制預科兩年、本科四年。
1921-1937 私立與初創
1921年7月4日,林文慶接受陳嘉庚先生邀請繼任廈門大學校長。
在林文慶校長掌校期間,初步建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至1930年6月,全校共設 5 學院、21 學系。
學校在林文慶校長的主持下,以「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為校訓,致力於行政與學科建設,重金禮聘知名教授學者,一時群賢畢至、名流雲集,如:
文學家、國學大師:沈兼士、林語堂、魯迅
哲學家:張頤(1927年11月-1929年7月任副校長)
語文學家:台靜農、陳衍
歷史學家:薛永黍 、鄭德坤
人類學家:史祿國(俄籍)
社會學家:徐金聲
數學家:姜立夫
物理學家:胡剛復、朱志滌、孫貴定、雷通辭、鍾魯齋
法學家:黃開宗、區兆榮
政治學家:王世富、丁作韶
會計學家:鄭世祿、陳德恆
銀行學家:馮定璋、朱保訓
1922年2月,私立廈門大學董事會正式成立,陳嘉庚為永久董事,陳敬賢(陳嘉庚胞弟)為董事,林文慶為當然董事。
1935年5月10日,重新組建校董會,陳嘉庚仍為永久董事,林文慶為當然董事,汪精衛、孫科、宋子文、王世傑、孔祥熙、黃奕柱、曾江水為名譽董事,陳延謙、李俊承、黃廷元、黃伯權、洪朝煥為校董事。
1937-1945 國立與抗戰遷汀
1937年7月1日經陳嘉庚函請,南京國民政府同意將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薩本棟博士任廈門大學校長。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為保證教學不致中斷,廈門大學經教育部批准遷往閩西山城長汀。1938年1月17日,學校在長汀復課,時為在校生數僅為198人。
在長汀辦學八年中,學校延聘許多良師學者,廈大學生一方面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組織成立「國立廈門大學學生救國服務團」等團體,投入反對日本侵略者的斗爭;一方面勤勉學習,發奮攻讀,務期求得真正學問,在校生達1044人。
1940年8月至194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行首屆和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學業競試,廈門大學均名列第一,蟬聯冠軍。國民政府教育部全國通令嘉獎,廈大由此被譽為「南方之強」。
1944年春,英國紐凱索大學教授雷立克,美國地質地理學家葛德石,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劍橋大學生物化學教授李約瑟博士等先後來校考察和學術訪問,稱贊「廈大為加爾各答以東之第一個大學」。當時的國民政府教育部稱之為「東南最高學府」、「國內最完備大學之一」。
廈門大學在長汀辦學期間成績卓著,獲得當時社會各界一致贊揚,學校遷返廈門時,長汀社會各界送大匾額譽為「南方之強」。
1940年4月6日(國外定為5月6日),廈門大學校友總會宣告成立。
1945-1949 復員廈門
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
1946年4月6日,汪德耀校長發表《25周年校慶致校友書》,提出「兼容並包」及「學術思想自由」的辦學主張,表明廈大的辦學已具有開放性的特徵。
1946年,學校增設海洋學系,1947年贈設國際貿易學系,1948年7月將機電工程學系分設機械、電機2個系,理學院也因之分設理學院和工學院,至此,全校擴展到5個學院18個學系,學校形成了學科比較齊全,具有文、理、工的綜合性大學。
1949-1966 建設新廈大
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廈門市軍管會於10月20日委派軍代表吳強、肖楓接管廈門大學,組建新的廈大黨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為廈門大學校長。
王亞南校長學術造詣深厚,知識淵博,是傳播馬克思主義、翻譯《資本論》的第一人。他能正確處理政治和業務關系,重視提高教學質量,關心學生和年青一代,善於發現人才,培育人才,被譽為「懂得人的價值」的教育家,著名數學家陳景潤當年就是他發現並加以關心培養的。
建國初期,國家為了適應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要,對高校院系進行了調整。廈大也按照國家要求進行一系列教學和體制改革。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
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1966-1976 十年動亂,謀求發展
1969年12月6日,教育部軍管組等四單位通知,將廈大下放福建省管理。
1976年10月,「四人幫」垮台,宣告「文化大革命」歷史結束。同時,廈大也將翻開廈門大學歷史的新一頁,廈大人也將譜寫新的歷史篇章。
1977-2006 改革開放,重振雄風
1977年曾鳴同志被任命為中共廈門大學委員會書記,而後兼任校長。
學校1977-1981年歷任黨政領導成員名單:
校黨委書記:曾鳴(1977-1984)
校黨委副書記:司守行、趙源、謝白秋
校長:曾鳴(1978年4月-1982年2月)
副校長:司守行(兼)、蔡啟瑞、趙源(兼)、未力工、潘懋元、唐仲璋、傅家麟
1978年2月,廈門大學恢復為教育部部屬全國重點大學。
1995 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 」建設行列。
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廈門大學「211工程」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審定立項建設,有8個學科項目被列為「九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
2001年2月,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一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1年4月6日,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奠基興建。
2001年7月,廈門大學「九五」「 211 工程 」建設項目以優異成績通過國家 驗收。
2002年10月,廈門大學「 十五 」「211工程」建設通過教育部專家組立項審核。
2003年9月,廈門大學漳州校區正式啟用。
2004年,廈門大學被列入國家「 985工程 」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
2005年11月,在教育組織的高校本科教學評估中,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取得「優」的評價。
⑻ 廈門大學在哪
廈門大學位於福建省廈門市,具體地址是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
廈門大學本部位於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的廈門島南端,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約2500多畝。廈門大學被稱為「全國最美的大學校園」廈門作為一個旅遊勝地,來參觀遊玩的人難免會被廈大的美景吸引。
廈門大學特點
廈門大學依山傍海,正大門與南普陀寺景區大門緊鄰,另一邊則是美麗的海濱沙灘與胡里山炮台,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校園之一」。校園風景十分優美,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景點,氣氛靜謐而浪漫,有「談情說愛在廈大」之說,特別是校門外的沙灘,常有新人在此拍婚紗照。
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立的廈門大學,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也是國內招收研究生最早的一所大學之一,也是第一所在海外建立獨立校園的大學,其早期建築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20世紀中國最早的建築遺產之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