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異地過年補貼怎麼領
申請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在網上提出申請,另外一種公司或單位為企業員工進行申請。
【1】就地過年補貼申請方式一:網上申請
需要看自己所在地區是否有開放網上申請服務平台,或者通過微信本地寶公眾號途徑,若沒有就不能進行申請。一般在各地下發的就地過年補貼文件中就會有相關申請要求。
【2】就地過年補貼申請方式二:單位統一申請
單位對就地過年人員進行登記,然後上報給當地人社部門,等補貼下發下來之後,就會發放給就地過年的員工。
2022年多地出台就地過年補貼政策
據了解,就地過年補貼每個地區的補貼方式都不一樣,有的是發放消費券、景區免門票福利等,而有的地區則針對就地過年人員,通過企業或單位進行申請,每人給予500-100元的現金補貼。
截止到1月19日,廣東、安徽、浙江、福建、江蘇等地出台了就地過年補貼保障政策。在各地「留崗紅包」比拼中,最引人關注的一條莫過於2000元的「留廈紅包」。廈門市集美區在2021年的政策基礎上加大獎補力度,企業員工留廈生活補貼由1500元/人最高提升至2000元/人。
除了發放留崗紅包,佛山、杭州、紹興等城市還以發放消費券、景區免門票、免費停車等方式激活當地消費動力,其中浙江金華將發放3億元消費券,紹興將投放5億元消費券禮包。
在湖南,長沙縣為租住在縣(區)政投產權公共租賃住房的非湖南省籍留縣(區)過年人員免除1個月相應租金。
2. 廈門就業補貼
1.本地高校全日制本科應屆畢業生生活補貼使用廈門市現有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申報系統,而畢業生向所在用人單位提出申請。
2.用人單位審核個人學歷、年齡、戶口、人事關系、社保繳交時間、申請時限等相關條件,確認無誤後,通過市人社局網上辦事大廳(單位網廳)中的「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欄目網上提交,申報單位採取網路系統申報無需提交紙質材料。3.首次申報的單位需填寫」單位基本信息」,並上傳帶有收款國庫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或印花稅的銀行繳稅憑證後上報審核。審核通過
就業補貼是大中專畢業生企業崗位津貼和促進本地生源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針對大學生就業給與的一種補助政策,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可以拿到。
大學生就業補助金領取條件是家庭困難、當年底未就業並進行失業登記的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次年1到6月可申領失業補助金。
大學生就業補助領取方法:
1、高校畢業生應持身份證等有效證明,到戶籍所在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失業登記,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
2、勞動保障部門設立的,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受理高校畢業生領取失業補助金的申請,審核確認領取資格,核定失業補助金,負責發放失業補助金和調查統計、咨詢服務等工作。
拓展資料:
到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社會組織等就業,或到鄉鎮(街道)、村居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或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服務基層項目(如「三支一扶」等),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或服務協議,辦理就業登記並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滿6個月。機關事業單位編內人員除外。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保就業工作的通知》第四條支持創業帶動就業。一是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明確了新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利率的標准。對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貸的,可申請延期還款。借款人在疫情響應解除後30日內還款的,可繼續享受貼息,延期期間利息不貼息。對符合條件的延期貸款免收罰息,不納入徵信系統。加大小微企業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將申請條件中的20%、10%招用比例分別調整為15%、8%。對貸款購車專門用於出租運營的個人或加入網約車平台的司機給予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借款合同起始時間在2020年3月18日至12月31日的,可向借款銀行所在街道(鄉鎮)人力社保經辦機構申請貼息。
3. 廈門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申請需要什麼材料
廈門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申請需要什麼材料
生活補貼是當時國企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對國企職工的一種特定救濟,適用原規定的領取生活補助費的,不再適用一般規定領取「經濟補償金」。下面是我分享的廈門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申請需要什麼材料,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廈門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申請材料:
全程網辦,申報單位無需到現場辦理,通過網路系統申報,無需提交紙質材料。
注意: 未在規定期限內(即自引進之日起一年內)經由所在用人單位提出申請的,視為放棄申請。
網上辦理入口:
http://hrss.xm.gov.cn/
申請方式:
新引進人才向所在用人單位提出申請。用人單位審核同意後,通過市人社局網上辦事大廳中的「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欄目申請。
申報對象:
自規定時間起(研究生自2017年7月10日起、本科生自2018年11月26日起),新引進到廈門市轄區范圍內企業(含民辦非企業)、駐廈省部屬和市、區(園區)屬事業單位(不含參公事業單位)工作的在職在崗且符合條件的人才。
注意:未在規定期限內(即自引進之日起一年內)經由所在用人單位提出申請的.,視為放棄申請。
申報條件
1、具有廈門戶口;
2、引進時具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或經教育部認證在境外取得的碩士以上學位、「雙一流」建設高校「一流大學」或「一流學科」、或國際公認的三大世界大學排名最新排前200名大學的全日制本科學歷,其中本科不超過30周歲、碩士不超過35周歲、博士不超過40周歲;
3、經市組織、人社、教育部門核准已辦理人事關系入廈;
4、申請時在廈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三個月以上(含三個月)並且社會保險關系仍在申報單位。
;4. 廈門畢業生就業補貼
1.本地高校全日制本科應屆畢業生生活補貼使用廈門市現有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申報系統,而畢業生向所在用人單位提出申請。
2.用人單位審核個人學歷、年齡、戶口、人事關系、社保繳交時間、申請時限等相關條件,確認無誤後,通過市人社局網上辦事大廳(單位網廳)中的「新引進人才生活補貼」欄目網上提交,申報單位採取網路系統申報無需提交紙質材料。
3.首次申報的單位需填寫」單位基本信息」,並上傳帶有收款國庫的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或印花稅的銀行繳稅憑證後上報審核。審核通過廈門本地高校全日制應屆本科畢業生,年齡不超過30周歲;
4、具有廈門戶口,經市組織、人社、教育部門核准已辦理人事關系入廈;
5、申請時在廈繳納社會保險費滿三個月以上(含三個月)並且社會保險關系仍在申報單位,與單位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留廈工作的本科應屆畢業生們,落戶就有1萬元補貼。
新引進本地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生活補貼:本科生10000元/人(不超過30周歲),補貼資金一次性發放至個人提供的本人賬戶。
就業方面高校畢業生有這些補貼:
1.靈活就業社保有補貼。對離校2年內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後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一定數額的補貼,補貼標准原則上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
2.到偏遠一線就業學費和助學貸款可減免:
3.對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縣創業方面高校畢業生能獲得這些支持.場地有支持政府投資開發的孵化器等創業載體應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提供給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地方可對高校畢業生到孵化器..
綜上所述,關於廈門畢業生就業補貼的問題回答,建議畢業後直接落戶廈門就業,相對應的補貼申請,一定要准備好資料,福利還是很可觀的。
【法律依據】:
《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
第十條 享受就業見習補貼的人員范圍為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艱苦邊遠地區、老工業基地、國家級貧困縣可擴大至離校2年內未就業中職畢業生。對吸納上述人員參加就業見習的單位,給予一定標準的就業見習補貼,用於見習單位支付見習人員見習期間基本生活費、為見習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以及對見習人員的指導管理費用。對見習人員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的單位,可適當提高見習補貼標准。
第十一條 對在畢業年度有就業創業意願並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
第十二條 就業創業服務補助用於加強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建設,重點支持信息網路系統建設及維護,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及其與高校開展的招聘活動和創業服務,對創業孵化基地給予獎補,以及向社會購買基本就業創業服務成果。
5. 廈門市外來務工一次性生活補貼怎樣辦理
辦理條件:
所在用人單位已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滿一年的,並已經和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
申報材料
1.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本人有銀聯標識的廈門市的銀行卡;
3.本人社會保障卡;
4.如果委託他人辦理,需提供委託人親筆書寫的委託書和雙方的身份證復印件和被委託人的身份證原件。
受理地點:市社保中心:雲頂北路842號市行政服務中心二層A廳5、6號窗口
6. 廈門畢業生就業補貼
留廈工作的本科應屆畢業生們,落戶就有1萬元補貼!
新引進本地高校全日制本科畢業生生活補貼
受理:市人社局、教育局、各區人社局以及園區管委會受理申請。
審核:各受理部門按季度匯總審核生活補貼申請。
公示:各受理部門對符合條件的人員進行公示。
發放:經公示無異議的,各受理部門發放生活補貼。
辦理成功之後如有需要可以聯系咨詢相應的經辦窗口。
7. 廈門臨時生活補助什麼時候到賬
一般情況下臨時救助需要七天左右的時間能夠到賬。
【拓展資料】
臨時生活補貼
受理對象:
1.應屆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低保家庭、低保邊緣家庭、孤兒及烈士子女等高校畢業生);
2.應屆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失業登記6個月以上持續失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高校畢業生);
3.最低生活保障或最低生活保障邊緣范圍的失業人員。
受理條件:
1.回原籍應屆困難家庭高校畢業生和就業困難高校畢業生;
2.生活困難的人員;
3.進行失業登記;
4.各市、縣(市、區)規范性文件規定的申請條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依照本法享有申請和獲得社會救助的權利。
第三條 國家建立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保障公民在依靠自身努力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和服務。
第四條 社會救助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堅持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堅持社會救助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社會救助工作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便民、及時的原則。
經辦流程
1.申請。失業補助金實行「網上申請」與「現場申請」相結合的經辦模式。系統可查且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可通過登錄「永州智慧就業」或「智慧人社」微信公眾號,申領失業補助金或臨時生活補助。系統不可查或對通過互聯網申領有困難,但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且最後參保地為我縣的,可到縣政務中心二樓大廳「失業保險窗口」辦理現場申請,填報《道縣階段性失業補助金申領登記表》,並提供本人身份證和農村商業銀行開戶卡復印件;其中縣破產改制企業中符合條件人員的到原主管部門統一申報。
___ 失業人員申領失業補助金或臨時生活補助,確認的「個人承諾」與個人實際情況不一致的,應向申領機構退回全部申領的失業補助金或臨時生活補助,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後果。
2.審核。縣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對不同渠道受理的失業補助金、臨時生活補助申領申請,通過核查內部數據、檔案材料,確定申領人員是否符合領取條件。要充分利用核三系統,做好跨地區信息的聯網比對核查。對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就業的失業人員,核驗其領金情況以及是否有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在領金期滿(含停發)後一直未就業的,方可申領失業補助金,若重新就業後一直未參加失業保險,再次失業的,不符合申領失業補助金條件;對參保繳費不足一年的或參保繳費滿一年因個人原因解除勞動合同的失業人員,核驗其參保繳費年限和是否有用人單位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各部門要嚴格按照系統內兩崗兩審的要求,由專人進行經辦、主要領導把關審核。
3.告知。縣失業保險經辦機構應及時辦理,原則上在60個工作日內告知申領人員是否符合條件。審核不通過的,將不通過原因通過原申領渠道反饋申領者。
4.發放。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縣失業保險經辦機構將失業補助金或臨時生活補助直接發放到申請人本人提交的農村商業銀行開戶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