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去廈門旅遊有什麼建議
廈門只有鼓浪嶼和廈大熙熙攘攘的人群?廈門玩三天綽綽有餘?作為一個廈門當地人,想給大家介紹一些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去處,別說三天,就是待上一周也能讓你每天都有新的發現與驚喜,避開人潮,和我一起走一走那些靜謐卻不失廈門味道的小眾之旅~
五通燈塔公園
五緣灣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而被航海人稱為“少見的適合帆船運動的港灣”,有“最美帆船港”之稱。坐上帆船,乘風破浪,運氣好還能遇上白鷺棲息,與白海豚同游嬉戲,是到五緣灣不可錯過的行程。
帆船
Tips:①五緣灣帆船出海時間約1個小時,8個人一艘帆船②乘船需要攜帶身份證③帆船出遊過程中,包裹要統一寄放在帆船上的儲物箱,所以需要拍照的遊客可以准備好防水的手機掛套,隨身攜帶手機。
夏季是帆船的旺季,可以提前在網上預約訂票,免得在碼頭等很久,那邊是室外等候,遮陽的地方少。
廈門遊艇體驗60分鍾(以最美的姿態出海+在最美港灣看碧海藍天+專業船長+贈送旅遊意外險)
遇見白海豚/ 最美港灣/ 限時特價/ 頂級帆船出海/
老廈門與小文藝的完美結合——沙坡尾
廈門港是廈門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港口,而“沙坡尾”則是廈門港靠海的片區,由於天然的地理條件,形成一隅“避風港“。早期的沙坡尾,停泊著大大小小的漁船,岸邊是錯落老舊的民居,周邊居住的大多是廈門港一帶的漁民。濃厚的生活氣息使得沙坡尾具有很強的老廈門風情。隨著近幾年逐步注入的文創文藝氣息,沙坡尾漸漸從一個老廈門的港區變成了結合了老廈門風情+文藝氣息的地方。
沙坡尾
沙坡尾一帶是個值得慢走細品的地方,時間如若充裕,可以從早上一直玩到晚上。從美食到書店,從廈門市井風情到文藝小清新,不同的格調混合在一條小街上。
如果你想去嘗一嘗沙坡尾周邊的廈門本土美味,那不妨去吃吃僅開到中午的民族路上的烏糖沙茶麵。烏糖沙茶麵的湯頭偏甜,每日采購的新鮮材料,加上鹼面,淋上熱騰騰的沙茶湯,恩~ 簡直美味。
烏糖沙茶麵
除了沙茶麵,作為漁港的沙坡尾自然是少不了海鮮的,但與其他海港的海鮮不同的是,廈門的海鮮最美味的是醬油水,晚上,臨港的兩家地道的排擋,是平日廈門人最常去的地兒,三三兩兩,點一些海鮮炒菜,喝一點小酒,吹著風,很是舒坦。
有一家,好像沒有名稱,在臨港的一側老房子里,吃飯的位置就放在外面,很是熱鬧。另外一家,叫港口海鮮排擋,由藝術西區旁的路走進去便可看到~都是地道新鮮的廈門味,醬油水是必點~,價格公道,很值得去。
Chello
除了老廈門的風味,沙坡尾一條街上隨處可見文藝的美食店,各地風情的美食都有,還有很多網紅店!chello的下午茶蛋糕,JUICY的麵包與乳酪,four people的派,紅豬鹵肉飯,百萬萬漢堡,燒鳥的日式美食,好多美食,感覺7天7夜都嘗不完。
晚上,逛吃結束後,還可以到小酒吧去喝一杯,盡情的enjoy一把美好的夜晚。
JUICY的麵包與乳酪+four people
Tips:1、交通指南:公交車,至“中華兒女美術館”: 86路,71路公交車,至“廈大醫院”:2路,22路,29路,47路,48路,135路,86路,97路,92路,96路,122路,20路,659路,751路,857路2、沙坡尾,宜慢走逛吃
最市井的廈門味——八市逛吃買海鮮
來一座城就純粹的做一次當地人,逛一逛八市,你能感受到最廈門的平凡生活,同時,也能吃到最地道的廈門美食~
八市
廈門八市隱身於廈門傳統的縱橫交錯的小巷裡,四通八達,跨越了開禾路、開元路、大同路,附近的老街老巷老樓非常生活化,這里有廈門現存最早的天主教堂——竹樹禮拜堂和廈門最早的郵局。八卦埕、九條巷、十一間、河仔乾、打鐵街,光看這些充滿廈門味道的名字就知道有好多故事了。
八市海鮮
八市是廈門“最新鮮最便宜”的海鮮集散地。每天清晨,八市就已是熙熙攘攘,叫賣聲,剁肉聲、來往的電動車聲,各種新鮮的海鮮、肉、雞鴨、雜貨攤販中,還藏著不少美食攤點。
阿傑五香,朱記手撕雞,鍾麗君滿煎糕,友生風味小吃,阿吉仔的餡餅,賴厝埕(原扁食嫂)的扁食,芋包王的芋包,浮嶼的鴨肉粥,浮嶼面線糊,勞松扁食,新廈蝦面.....起個大早,去八市感受一下老廈門的市井風情,看經驗豐富的阿姨大伯們挑海鮮,順便學上幾招。
然後停下來,吃個面線糊或鴨肉粥的早餐或者吃個滿煎糕,然後試試各種小吃。
下午時分,可以到老劇場文化公園泡個下午茶,買點阿吉仔的糕點做“茶配”,很是悠閑。晚上的八市周邊,有很多的大排檔也都是當地口碑較好的,感受一下最廈門的夜晚。
五香卷
泡個茶+吃點茶配
美食地址:1、阿傑五香:開禾路111號(竹樹堂與擔水巷交界處)2、朱記手撕雞:開禾路27號(八市內)3、鍾麗君滿煎糕:八市內4、友生風味小吃:開元路147號5、阿吉仔:大元路37號6、賴厝埕扁食:大元路8號7、芋包王:大元路27號8、浮嶼的鴨肉粥:廈禾路174號9、浮嶼面線糊:廈禾路200號10、勞松扁食:廈禾路202號11、新廈蝦面:人和路51號之10
這個片區美食很多,但是也要會點,才能吃到精髓,最好有個當地的向導陪同,可以告訴你很多秘密。
逛吃廈門傳統美食之旅(含12種地道小吃+私家別墅手沖咖啡+高學識向導)
逛吃/ 古早味/ 精品小團/ 廈門美食/
老廈門的時光之旅——老院子景區
來一座城,看一場秀,是一件很時尚的事兒。老院子景區位於廈門北站附近,28億巨資打造,《閩南傳奇》更是360°大型實景演藝秀,可以帶你全方位了解廈門的古往今來。
《閩南傳奇秀》劇照
老院子的靈魂之作《閩南傳奇》秀,超震撼的舞美設計和視聽效果,劇情編排很豐滿,值得一看。固定時間演出,正常一天兩場,春節期間會根據需求加開到一天四場。全場燈暗,隨著汽笛聲,猶如坐在一艘啟航大船上,緩緩駛離,轉向,時光的旅程就此開始。
傳奇秀一共6幕,有天造鷺島、島城大戰、南洋歷險記、漁村人家、龍的傳人、福佑華夏等,每切換一幕,觀眾席就像大船一樣,緩緩旋轉到下一個場景。燈光、音樂、實景的演藝,加上每一幕之間的解說,有震撼的視覺感受,也有觸動內心的平凡故事。
老院子的參觀人數較多,尤其是傳奇秀,因是規定時間段表演,所以看演出的人相對集中,人數較多,所以建議提前網上購票。傳奇秀時間:第一場:13:30—14:30(13:20停止檢票)第二場:19:30—20:20(19:20停止檢票)
Tips:1.傳奇秀和老院子共用一張門票,兩個地方分開檢票,所以不論是先看秀還是先游覽老院子景區,都務必保留好票據,門票丟失則不得入場。
2.演出前1小時開始檢票,演出前10分鍾停止檢票。如遲到未能入場的,無法退票、換票。
3.入場時,除了手機、錢包等帶入場內以外,飲料食品均無法帶入,請預留出時間,寄存包包。4.1.2m以下的兒童,傳奇秀免票,但不單獨安排座位。 1.2m以上的兒童按成人購票。
老院子景區里有漁村文化區、媽祖文化區、南洋文化區、民俗文化區、始祖文化區和建築文化區等。入口便看到漁村碼頭廣場,每天的3個時間段會有刀山部落的迎賓舞,功夫表演等。表演安排刀山族部落表演時間:9:30,14:45,16:00華夏武魂表演:9:36,14:51,16:06
老院子-老漁村
漁村文化區,以雕塑再現了一個個漁家百姓的尋常生活之景。
走在漁村小道上,到處都閩南老街的樣子,石頭房,木頭雕花窗戶、精細雕刻的屋頂,斑駁的老城門,蚵殼厝,外婆家的“菜廚子“,彷彿時光穿越回到老廈門的街道里,兩側是古老的房子,透光門窗看家家戶戶各自忙碌的情景。
媽祖文化區,三面媽祖的雕像傳神庄嚴,三面各持不同寶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寓意。靜止的時候,三面媽祖是半身像,每天有5個時間段會有三面媽祖水中顯聖的大型表演,屆時媽祖像會隨著音樂、噴泉,緩緩升起,旋轉。
連同藍天,背後的燕尾脊構成一幅庄嚴神聖的畫面。媽祖像對面的台階上,有一個小平台,這里是觀看錶演的最佳視角。表演安排:三面媽祖水中顯聖表演時間:10:00,11:00,12:30,15:40,17:30
三面媽祖
姓氏圖騰殿里,找尋自己的姓氏起源和屬於自己的姓氏圖騰,是一件有趣的事兒。姓氏始祖殿內,有兩壇水,很多來祭拜姓氏始祖的人們會往水裡投硬幣祈福,壇內水是流動的,順著水流的方向,手扶壇邊緣走一圈,保佑順利,安康。表演安排:· 姓氏文華苑西側,從早上9點至下午5點,每隔半小時都會有木偶戲的表演。· 始祖殿西側,特技表演時間:11:20,17:00
姓氏始祖殿
Tips:1)老院子景區大多都在室內,部分在室外,若夏天前來遊玩,還是要做好防曬。2)文化園游覽的時間,因人而異,如果想要慢慢品味歷史,找個導游,大約2個小時;如果要拍照,3個小時可以慢慢逛游;走馬觀花的1個小時搞定。3)老院子地址:廈門市集美區華夏路9號(廈門北站南400米,孫坂南路與天水路交界處)
當地購買門票要268元/人,可以在網上訂購優惠票,還可以包接送,因為老院子在廈門北站,距離島內很遠,所以單獨車費就可以省掉100元,很劃算。
廈門老院子景區門票(含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秀閩南傳奇演藝秀)
閩南文化/ 閩南院落/
最愜意的時光——華新路老別墅下午茶
華新路,是風情、優雅、詩意的,帶有一絲慵懶的味道。走在華新路上,會讓人不禁感慨,鄰近中山路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竟有一片靜謐閑適的老別墅區。
華新路,又叫“華僑新村”,建於50年代初,是當時為了讓海外歸國華僑及家眷居住,政府特批在此建立南洋別墅群。同鼓浪嶼一樣,這里隨處可見紅磚白瓦的別墅,但相比於鼓浪嶼的喧鬧,這里多了一份閑散和安靜。
華新路-不在書店
同樣喜歡安靜閑適的,還有“全國最美書店”——不在書店,和用心的咖啡館——32how。在不見書店裡,選一本好書,點上一壺茶,找一個陽光正好的角落,靜靜的看一下午。
或者到32how中,感受一下老別墅里的咖啡香氣,聽聽咖啡師細細的講解,來一杯中意的咖啡,愜意的坐著,浪費一下午都值得。華新路文藝清新,滿是老別墅。但遊客很少,是個非常適合拍照的地方。
32how咖啡
Tips:公交車:斗西路口站可搭乘1、116、127、840、940、941、950、852、994路,下車後沿廈禾路向思北路口方向走40米,左轉進入斗西路,沿斗西路走210米,右轉即是華新路。
老廠房的新活力——鍋爐咖啡
鍋爐咖啡前身是一個廢棄的鍋爐廠,佔地1000平,而現在是廈門最新的設計空間,也是不少劇組的取景地。
開業並沒有很久的鍋爐咖啡,已經承辦過大大小小幾十場有特色的活動。延伸12米的深灰色天花板,低頭看到高中化學實驗課上才能見到的燒杯,試管和量瓶,裝著外觀和味道一樣驚艷的咖啡,Mojito和提拉米蘇。
鍋爐咖啡
鍋爐咖啡位於華美眾創空間內,這里人流不多。喜歡安靜閑適環境的朋友不妨避開人潮,到鍋爐來喝一杯與眾不同的下午茶,感受一下坐在老廠房裡,喝著實驗器材瓶器里的咖啡,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鍋爐咖啡
地址:廈門湖裡區華昌路132號華美空間文創園B2#
Tips:由於鍋爐咖啡場地經常舉辦活動,所以去之前最好打個電話確認一番,以免跑空哦。關注鍋爐咖啡的微信號,可以查詢近期舉辦的活動,有興趣的可以去參加~
② 廈門必去的景點有哪些
1.鼓浪嶼
鼓浪嶼,2007年5月8日起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素有「海上花園」的美稱。島上完好地保留著許多具有中外建築風格的建築物,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譽。
嶼上居民喜愛音樂,鋼琴擁有密度高,被贊為琴島。主要旅遊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海濱浴場、鄭成功紀念館等。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中外遊人來此觀光游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
2.廈門方特夢幻王國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是華強方特集團自主研發的一個大型高科技主題樂園。
廈門方特夢幻王國坐落於美麗的海濱古城廈門●同安,是由深圳華強集團投資巨額興建的大型高科技第四代主題公園。其最大特點是以科幻和互動體驗為最大特色,將動漫卡通、電影特技等國際時尚娛樂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巧妙融合,創造出充滿幻想和創意的神奇天地。
3.五緣灣濕地公園
佔地85公頃,面積相當於半個鼓浪嶼,是廈門最大的公園,也是最大的濕地生態園區。
有的水棲和濕生植物帶、水生植物群落、蘆葦及濕地區域植物群落都將得到保護,並將種植上台灣相思樹、木槿、銀合歡、睡蓮、紅樹林等植物;而目前棲息在濕地中的9科25種濕地水鳥和17科29種山林和農田鳥類也將繼續在這兒生息鳴唱。
4.金光湖
位於廈門市同安蓮花鎮內田村,距同安城區23公里,廈門市區60公里。林區山形如「湖」狀,四周六條山嶺和兩座小山交相環抱,構成「金」字形,旭日初生、葉露晶瑩、金光閃閃,故名「金光湖」。
金光湖被譽為「閩南的西雙版納」,林海茫茫,野生動植物品種繁多,不勝枚舉,林區總面積7768畝,最高海拔845米。
5.南普陀寺
始建於唐末五代,初稱泗洲院。北宋僧文翠改建稱無盡岩。元廢。明初復建,更名普照寺。明末詩僧覺光和尚遷建於山前,殿堂院舍齊備,住僧常達百餘眾,清初又廢於兵禍。
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4 年),靖海候施琅收復台灣後駐鎮廈門,捐資修復寺院舊觀,又增建大悲閣奉觀音菩薩,並以之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比,更名為南普陀寺。
此後數百年來,經歷代主持景峰、省己、喜參諸和尚多次重修擴建,至民國初年,已構成三殿七堂俱全的禪寺格局,成為近代閩南最具規模的名剎。
(2)廈門集美祈福街在哪裡擴展閱讀
鼓浪嶼的文化傳播
從19世紀中葉起,伴隨著基督教的傳播,西方音樂開始涌進鼓浪嶼,與鼓浪嶼優雅的人居環境相融合,造就了鼓浪嶼今日的音樂傳統,培養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陳佐煌、許斐平等一大批傑出的音樂家。
如今,鼓浪嶼的人均鋼琴擁有率為全國第一,島上有100多個音樂世家,2002年鼓浪嶼被中國音樂家協會命名為 「音樂之島」。
有國內僅有、國際一流的鋼琴博物館,常年舉辦鼓浪嶼鋼琴節暨全國青少年鋼琴比賽、美國音樂周等重大音樂活動。
③ 我在廈門等你!——廈門5天攻略來襲
在這個「海在城中,城在海中」城市廈門。暢游文藝、浪漫、小資的鼓浪嶼;體驗香火免費的祈福聖地南普陀;在胡里山炮台欣賞廈門無敵海景;在最美馬拉松跑道(環島路)上愜意慢跑;在文藝小漁村—曾厝垵邂逅浪漫情懷、尋找慵懶味道;在集學美村感受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在廈門大學回味青春年少的懵懵懂懂。快收藏這個廈門五日游實用攻略吧!!!
廈門最出名的三條 美食 街:中山路、鼓浪嶼龍頭路、曾厝垵風情街
特殊時期進入廈門需擁有 健康 碼, 進入「i廈門」微信公眾號或者「閩政通」APP獲取 健康 碼
第一天:出發地—廈門
抵達廈門後咱們去最繁華最熱鬧的商業街—中山路步行街,在這里基本上可以吃到廈門當地的特色 美食 。像土筍凍、燒仙草、沙茶麵、燒肉粽、海蠣煎等等,口水直流,感受舌尖上的廈門。
第二天:南普陀—廈門大學—鼓浪嶼
前往南普陀寺: 擁有著閩南 歷史 文化和東南亞佛教建築風格,別有一番風味,這里可是閩南地區香火最旺的寺廟,也是祈福聖地。而且南普陀寺免費提供香,沒有燒高香的現象,不能浪費。
南普陀寺的由來是因為寺院供奉的是菩薩,又在我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的南面,所以被稱為南普陀寺。
前往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是許多青春偶像片的取景地,被稱為中國最美的大學,這里綠意盎然、湖波盪漾,湖邊的教學樓倒映在水中,把美景盡收眼底。隨處可見談情說愛的情侶,你儂我儂,感受一把青春的氣息。
我人生中第一部偶像劇《一起來看流星雨》就是在這拍的喲,當時還幻想自己在這美麗的校園里生活細節,現在想來真是略微 搞笑 ,還有《左耳》等青春片的取景地都是在這。
前往鼓浪嶼 :乘輪渡前往素有「海上花園」的鼓浪嶼,島上住宿都是民宿,晚上鼓浪嶼的民宿。
衛生***** 交通***** 服務*****
歐式皇家風格建築,溫馨浪漫,優雅奢華,舒適安逸,環境優美,是來鼓浪嶼住宿的不二選擇
第三天:鼓浪嶼
首先游覽「萬國建築博物館」之稱的島上建築群,各式建築物,錯落有致,具有濃烈的歐陸風格,沿途經過英國領事館、日本領事館、西班牙領事館、天主教堂、協和禮拜堂、葉清池、墅、海天堂構、黃榮遠堂、怡園等。
後游覽我國著名的婦幼大夫「萬嬰之母」林巧稚的紀念園--【毓園】。後前往【港仔後海濱浴場沙灘】一邊領略藍天碧海的壯美,一邊體驗小島的自然景色和人文交融,更能在沙灘上戲水漫步。
鼓浪嶼特色 美食 推薦:
1、 張三瘋奶茶,招牌奶茶要 15 元;2、 龍頭路 183 號的魚丸攤,5 元 7 個魚丸;3、 魚丸店一定要去吃海壇路那家,就是日光岩出來的那家,也是 5 塊錢一碗,那個1味道是龍頭路的那家無法比擬的,而且院子門口還有賣蛤蠣煎餅;4、葉氏麻糍,1 元 1 個,很香甜;5、黃勝記買好了肉脯和肉鬆,龍頭路 95 號;6、 babycat 私家御餅屋 龍頭路 143
號(近鼓浪嶼輪渡碼頭新華書店)綠豆餡餅(4 元/個)、椰子餡餅(2 元/個)、綠茶餡餅(2 元/個)、林記魚丸湯(5 元/碗);7、鼓浪嶼的新四海陷餅是廈門行必買的土特產。
第四天:胡里山炮台—環島路—曾厝垵—集學美村
前往國家 AAAA 級景區【胡里山炮台】 :它是中國洋務運動的產物, 歷史 上被稱為「八閩門戶、天南鎖鑰」,觀賞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的最大古炮及硅像藝術館。
胡里山炮台位於環島路的起點,在景區還能欣賞到無敵海景,登高望遠,讓人心曠神怡。
之後游覽【環島路】: 環島路是廈門的黃金海岸線,是集 旅遊 、觀光和休閑 娛樂 於一體的海濱綠色長廊,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國際馬拉松比賽賽道之一。
置身其中,感受陽光、藍天、碧海、沙灘、人流、木棧道組合而成的迷人風光,聞著大海的味道,聽著海的聲音,吹著徐徐海風,心情甚是舒暢、愜意。
前往曾厝垵: 曾厝垵(zeng cuo an)位於廈門環島路上,是廈門現存最完善的也是唯一的原生態漁村,這里有很多家庭旅館、青年客棧、富有情調的咖啡廳、餐吧、個性小店在此雲集。這里被驢友譽為全國最文藝小村,在這里也許你的一個轉身便會有意外的驚喜。在這里邂逅那份美好的浪漫情懷,尋找慵懶的味道,品味時光的魅力。這一個原始小漁村,文藝空氣四處彌漫著,在這里,或許我們都能遇見最美好的自己,記錄那一份曾經來過便會留下的足跡,在熙熙攘攘的曾厝垵內,用美麗心情去獨守一份或許從未有過的寧靜。
前往集學美村 :毛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廈門大學創始人陳嘉庚先生的故鄉,主要欣賞【集美學村】集美學村在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下創立的,這里有匯聚了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各類學校。
各個學校融中西風格於一體的建築,是典型的閩南僑鄉的風格,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飛,極富個性。是來廈門不得不游覽的一個景區。
第五天:廈門—出發地
結束五天的行程,帶上廈門的特產、紀念品、拍下美美的照片回家吧!
④ 廈門到底有多美玩過的朋友分享一下。
廈門到底有多美?玩過的朋友分享一下。
只去過廈門大學還有芙蓉湖。
芙蓉湖,一個浪漫的名字,
湖面 波光粼粼,
芙蓉湖的美勝於別處。
⑤ 集美的僑鄉歷史、文化、教育發展、投資意義
在集美,每年春節,從正月初六起到十五期間,很多地方都會有廟會,比如正月初六的孫厝廟會上,宋神宗御賜的「真異大師」宋代名醫孫惠應的坐像會被抬出來巡遊。還有初八霞梧李姓廟會、正月十五張姓二十四社廟會等。
但在僑鄉集美大社,正月十五一整天的元宵宗教民俗廟會規模最為宏大,遊街隊伍經過集美的大街小巷時鞭炮聲震天,濃重的煙霧讓人窒息,而其場面之壯觀、集結人數之多實屬罕見。海內外鄉親及當地群眾紛紛祀奉先人「船靈公」——「開閩王」王審知,以及「進士祖」陳文瑞,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歷史由來
王審知:據史載,王審知原是一位封疆大吏,唐景福元年,奉其兄王潮之命,率軍攻打福州,平定全閩。王審知執掌福建軍政大權29年,他以史為鑒,以民為本,採取保境息民的政策,輕徭薄賦、勸農興學;他招撫流亡、選賢任能、擴大開放,特別是十八姓隨王入閩,安置了大批中原流民,這是繼「永嘉之亂」後,中原入遷入閩南的又一個高潮,這些南下的中原人帶來北方的新文化、新技術,促進了福建經濟文化發展,使八閩大地在五代十國紛爭局面中,不但避免了戰亂之苦,政治、經濟、文化還得以飛速發展,保持了長達三十年的持續安定繁榮,為兩宋之後福建成為富庶之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王審知從而成為八閩歷史上少有的一位政績卓著、影響深遠的君王,享有「開閩王」之美譽。宋太祖御賜「八閩人祖」橫匾。
王審知治理福建,特別注重開發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一帶沿海。在開發同安府時,他下榻同安,親往潯尾(今集美)嘉禾島(今廈門),後染病逝於同安北辰山。唐末宋初,閩南當地民眾在北辰山建廣利寺,並為其塑金身,供奉這位「開閩之王」。到了明末,廈門、漳州、泉州一帶不少民眾跟隨鄭成功收復台灣,帶去了王審知的神像,也帶去了大陸的香火。還有許多人漂洋過海移居他鄉,其中以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居多,他們也一直供奉著「開閩王」王審知。一千多年過去了,王審知的子孫雖散居各地,但大家對祖宗的德望功勛無不感念在心。
集美當時隸屬同安府,陳氏鄉親在祖厝建了王審知廟,並從北辰山引來香火,尊其為「船靈公」,成為北辰山「分爐」。幾百年來僑鄉集美大社一直祀奉這位先人。到了1913年陳嘉庚先生從南洋回集美大社故鄉辦學時,陳嘉庚懷念這里「開閩王」,又興土木擴建陳氏祖厝供奉「開閩王」。 如今東南亞各地和港澳台以及閩南一帶供奉「開閩王」的廟宇不下數千座,王審知成為閩台文化重要淵源之一,也成為福建和廈門宗教旅遊的一道風景線。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一方面答謝閩王王審知開發福建的功績,一方面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平安吉祥。
陳文瑞:集美大社二房角人,乳名九官號應萃字文瑞,晚年別號同凡。生於公元1573年明神宗萬曆年間,家清寒,父早故,公幼年就很聰敏,沉著,極少言笑,每當與哥哥農耕休息時,總是手不釋卷,慈母感到公好學有壯志,便送他進塾堂讀書。明朝萬曆戊午科(公元1618年)戴國章榜公考中舉人;明天啟乙丑科(公元1625年)余煌榜,進士及第,欽點江蘇省蘇州府吳縣令。大器晚成,時年五十有一。成為集美大社高中進士第一人,被稱為「進士祖」。
他在任期間,為官清廉,勤政愛民,不畏權貴,執法公正,剛直不阿;「五載戴星按獄」,「豪貴莫敢撓」。他為民請命、伸張正義的做法,招致當地既得利益階層的忌恨,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意欲除之而後快。
據載,陳文瑞任期5年屆滿後,告假還鄉探親,在歸途中帶了幾十個大箱子。吳縣土豪劣紳以為裡面裝的都是金銀珠寶,聚眾強行阻遏,並聯名告以搜刮民脂民膏。上級只得先將箱籠貼上封條飛報朝廷派人前來查辦。待開箱檢查,沒想到里頭除了舊衣布鞋、陶盤瓦罐外,還有「冒充」金銀的磚塊碎石。原來,陳文瑞在任期間,廉潔自律,不貪分文,因而沒能衣錦還鄉,怕里人見笑,只好「以假亂真」。為嘉獎陳文瑞的廉潔,熹宗皇帝御賜「尊親堂」匾,下旨十六差役橫抬出城,若逢民宅墳墓擋道,恩准拆除通行。陳文瑞為不驚擾沿途百姓,不走陸路,而是乘船從海上返回故鄉,留下了一段佳話。
由於陳文瑞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不阿權貴,得罪閹黨。閹黨正面找碴無懈可擊,他們就面奏請崇禎,將他調京任用。日後想找機會施以暗箭。後陳文瑞以身體不適,不適宜繼續留任,得皇帝准奏。這樣,陳文瑞才得以避禍還鄉,安度晚年。
陳文瑞榮歸社裡時,因囊中羞澀,只建了一處簡陋棲身之所。抗戰時期,大社遭日寇飛機轟炸,該故居夷為平地。後來,陳嘉庚先生為紀念鄉賢,按原貌修建後供里人居住。
如今,顯示著最高榮耀的「進士」 匾和「尊親堂」匾,是大社人文鼎盛的明證。但在文革中被燒毀,今祖廟懸掛之匾乃是仿製。集美大社鄉親為紀念並鼓勵宗親子弟能多出人頭地、學有所成,將他的神像也在正月十五這天抬出來供奉,大加膜拜,為族人祈福。①②③
廟會過程簡介
元宵節前一天,集美沿街商戶和住家就紛紛准備貢品,臨街擺設桌案,富裕人家准備了整豬整羊,普通人家也會准備雞、豬肉、新鮮瓜果等豐盛的貢品,貢品不論多少,那份虔誠的心意卻是一樣的。同時,還在門前屋檐下放上水桶,內置黃豆、地瓜、稻草等物,據老人介紹,這不僅是為「『開閩王』的兵馬」准備食物,也象徵了群眾對來年豐收年景的美好祈願。
(當日大社祖厝廣場的祭奉場景)
元宵節早上八點,五位先賢的神像(「開閩王」王審知、王審知夫人、王審知妹妹、「進士祖」陳文瑞、黑面祖師)被八抬大轎請出來,由舞龍隊和腰鼓隊、各角頭的旗子領隊,持續一整天的巡遊由此正式拉開帷幕。一時間鼓樂震天,炮仗齊鳴,在鼓樂和鞭炮聲中,沿街轉巷,順著固定的路線巡遊,信徒們一路跟隨,焚香祈福,隊伍越來越長,綿延數里。沿街商戶家家興高采烈,開門迎神。
每年的巡遊路線以每個角頭的宗祠為連接線,途中路線幾乎會把集美文教區這邊的主要大街小巷連接起來,具體路線大致是:早上8點從大社祖厝起香開始,途徑大社路—集岑路—岑頭香點(停香點:集美百貨)—岑西路—嘉庚路(經學村大門)—郭厝香點(停香點:郭厝)—嘉庚路—石鼓路—繞過龍舟路—渡頭香點(停香點:鰲園停車場)—後尾香點(停香點:歸來堂)—尚南路—美西巷—回大社祖厝香點。下午1點從大社祖厝起香開始,途徑大社路—渡南路—紀念碑南大門—上廳香點(停香點:上廳角)—環城路—集岑路口—塘青香點(停香點:塘墘榕樹)—環城路—塘埔路—盛光路(新區香點)—盛光路—銀亭路口—內頭香點(停香點:內頭)—石鼓路繞集源路—盛光路繞大社路—回大社祖厝香點。各香點停留30分鍾,讓附近的人們有時間膜拜、祈福。
(「開閩王」王審知、王審知夫人和王審知妹妹坐像)
抬佛像的人要求是陳氏大社裡身強體壯的男後生即可。而那些大旗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去舉的。旗手必須是上一年剛結婚或者上一年剛生男孩的青年後生。
巡遊途中,每到一個祭拜點,還要抬著神像奔走數圈,左右搖擺,所到之處,人山人海,鞭炮聲更是振耳欲聾,場面熱鬧非凡。據說,這是因為這些神們一年365天都要待在廟里,一年難得出來一次,因此興奮到手足舞蹈,以致於抬轎者們都壓不住。
一天的巡遊結束後,「開閩王」王審知等眾神像回到集美大社陳氏宗祠前的廣場,接受集美的陳氏族親,以及來自海內外的鄉親、當地群眾的祭拜。期間還會穿插舞龍舞獅、歌仔戲、木偶戲等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成為集美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正月十六還要在祖祠廣場舉行「攻炮城」活動,其熱鬧程度不及正月十五。
據老人們說,此元宵宗教習俗從古就有,但文革期間停了,有些宗祠牌匾還遭到毀壞。改革開放後又得以恢復。大約幾年前,被政府認定為迷信活動而被禁止。據當地人講,有一年元宵節在要出來巡遊的當天,出動警察阻止佛像被抬出來,同時抬佛像的長棍也被居委會沒收。當日上午的巡遊沒有實現。但是,還是無法阻擋當地群眾虔誠的信仰,他們派老人家去居委會拿回了長棍,下午不顧阻力,還是把佛像抬了出來。大概到去年春節,此項活動又重新被允許,而當年的活動尤為隆重熱鬧。
如今,集美大社的男女老少對此項活動十分熱衷。因為,在被禁止的那幾年,當地有發生過不祥之事,比如車禍等,導致當地百姓對此項活動深信不移。於是,造就了現在一年一度的集美鬧元宵熱鬧非常的習俗。
人物詳細鏈接1:
「開閩王」王審知④
(「開閩王」王審知(公元862-925))
(廈門北辰山開閩王王審知雕像)
「開閩王」王審知(公元862至925),因其在閩期間建樹頗多,受到後人的好評,被閩王氏子孫尊為驕傲,是閩王氏祖先。2007年2月4日,海峽兩岸合辦的首個文化研究機構——閩台王審知研究會在福州成立。世人多知山西太原王氏,有關開閩王的情況,列示以下文獻,以備日後整理之用,同時藉此平台,宣傳閩王氏祖先,寄託對祖先之思。閩王氏後裔多為開閩王王審知第4子王延政所傳。
相關文獻(1)
「開閩王」其人
王審知(862-925),字信通、祥卿,號白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光啟元年(885年)入閩直到去世,在閩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後任福州觀察副使、威武軍留後、檢校刑部尚書、威武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右僕射、檢校司空、特進檢校司徒、檢校太保、琅琊王、中書令、福建大都督長史、閩王等。
王審知重視社會的安全、穩定工作。光啟二年(886)八月,王審知兄弟帶兵攻打泉州,殺了貪贓枉法、無惡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彥若。在福州的福建觀察使陳岩迫於形勢,承認王氏兄弟,並疏請唐朝廷委任其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轉。大順二年(891),陳岩病卒,內弟范暉在福州自稱留後。景福元年(892),王審知兄弟為了統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備,經過一年三個月的苦戰,終於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王氏兄弟入城後,親自「素服葬陳岩」、「厚撫其家屬」,取得安定局面。隨後,王氏兄弟還立劉行全廟祀之,大得人心軍威大震,傳檄四方,建州徐歸范、汀州鍾全慕,以及山區、沿海等處游散的武裝力量都相繼歸順,全閩得到統一。王審知採取種種措施,使福建境內的社會秩序得到安定、穩定,為福建的經濟、文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王審知很重視經濟開發,主要表現:第一、發展水陸交通。天復元年(901)他在築羅城的同時,挖護城濠,建有去思橋、津通門等。天佑三年(906),王審知又在福州正街(今東街口北)毛應橋南築還珠門,建南關橋(今稱安泰橋),還開河通沃橋浦,引潮貫城,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橋(又名九仙橋)等。第二、擴大內外貿易。他執政時,取消閩江流域的關卡,以便貨物暢通,以保山區、沿海城市的物資交流。同時,他在黃岐半島開辟對外貿易港,史稱「甘棠港」。隨後福州與朝鮮、印度、蘇門答臘的三佛齊等國家,都經常有使者和商旅往來,在福州等地進行經濟、文化等貿易活動。舶來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葯等應有盡有。第三、重視發展農業生產。他委派有生產經驗的顏仁郁管理農業,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縣,勸課農桑」,把因戰亂而流亡各地的農民盡數招撫回鄉,給予合理安排,鼓勵他們開荒造田,發展生產;他為了減輕農民的賦稅負擔,決定凡耕種「公田」,其稅「什一」,「斂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來減輕農民負擔,他還鼓勵農民栽種茶樹,大量生產出口茶葉等,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他重視興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來周圍20里的西湖,擴展到40里,灌溉閩縣、侯官兩縣民田;他在福清築海堤,防潮護田,灌溉民田數千畝。第四、發展手工業發展。如閩北山區,辦有很多茶廠,官焙有38處,民焙有1336處。在福州西南,王審知建爐治13所,供鑄造用。在建陽,陶瓷業也較發達。在汀州置鉛場,鑄鉛錢和銅錢。後來又鑄大鐵錢,以五百文為貫。當時手工業生產發展很快。王審知任職期間,福建經濟建設有很大發展,出現了「時和年豐,家給人足」的現象。
王審知重視發展文化教育事業。他重視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後,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別對文人業士很愛惜,專門設招賢院等機構來接待他們。他採納了翁承贊的建議,在福州「建四門學(高等學府),以教閩中之秀者」,選知名人士黃滔等擔任「四門博士」。在王審知的倡導下,當時州有州學,縣有縣學,鄉僻村間設有私塾,「幼已佩於師訓,長者置國庠」,使文化教育事業大大發展。
王審知重視搜求書籍。天佑元年(904),王審知組織了大批知識分子,搜集繕寫各家遺書,奉獻給唐政府,充實編史資料,又為徐寅刊印《釣磯文集》等,為搶救和保存祖國的文化遺產作出了貢獻。王審知還修復和創建許多寺和塔,他在主政時,興建和修復了260座寺和6座塔,這些寺塔有的為後代留下了價值的文物,也就是旅遊資源之一。
王審知為唐末五代時期福建的社會安定、穩定、經濟、文化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顯著成績,受到後人的好評。
相關文獻(2)
閩台聯合成立研究會紀念「開閩王」王審知
2007-02-03
新華網福州2月3日電 (記者 孟昭麗)海峽兩岸合辦的首個文化研究機構——閩台王審知研究會於近日成立。此舉標志著閩台兩地百姓從合作辦廠,拓展到聯合開辦文化研究機構。
台灣著名企業家王建堃出任第一常務副會長,台灣桃園縣王氏宗親會北區分會會長王金榮和台灣成功大學教授王大琛分別出任永遠名譽會長和名譽會長。
閩台王審知研究會會長王大盛表示,研究會將弘揚祖德,親睦宗誼,加強閩台兩地民間文化交流,完成「閩王金身」巡安金門、台灣,祈求兩岸民眾太平安康,並將團結閩台兩地和海內外200多萬子孫,共同宣傳王審知「德政惠民」的歷史功績。
王審知是五代時閩王,河南固始人。五代動亂時期,他在福建採取保境安民政策,努力發展經濟和文化教育,被譽為「開閩王」。
為避免捲入戰爭漩渦,王審知堅持「寧為開門節度使,不做閉門天子」,其維護國家統一的功績,至今仍為兩岸百姓所稱道,其子孫也為之引以為豪。
王審知與兄王潮、王審邽的後代後來從福建遷徙到台灣,再從閩台轉向全球,現有200多萬,其中台灣有50多萬。
王大盛告訴記者,研究會還將完成閩王陵、閩王紀念館配套工程建設,塑造王審知巨型塑像,重建蓮花永興寺等工作。
相關文獻(3)
連江縣檔案館 珍藏一本百年歷史的王氏族譜 「開閩王」王審知的畫像裡面都有
2007年09月21日 東南快報
昨日,首屆海峽百姓論壇暨閩台族譜展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千部「百家姓族譜」匯聚一堂,公開展出。
展覽上,來自福州和台灣等地的王審知後人有些遺憾,因為他們沒看到屬於自己的族譜。不過,省檔案館在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提供了一份連江縣檔案館珍藏的王氏族譜,這本有百年歷史的族譜可讓王氏後人們大開了眼界。
連江縣檔案館鄭館長說,這本族譜成書已經有上百年歷史了,記載了從「開閩王」王審知到清末民初王氏後人的傳承譜系。翻開封面,還可以看見王審知的畫像,王審知慈眉善目、氣度不凡。「我還是第一次看見王審知畫像。」一位來自溫州的王先生說。
「這本族譜的珍貴之處,一個是詳細介紹了王審知族裔代代相傳的情況,內容比較豐富,還有一點是在族譜前有不少古人為王審知及其後裔所寫的傳、序。」鄭館長說。一位台灣老人說這些傳、序大部分在台灣的王氏族譜中看不到。
王審知族譜里還記載了王氏後裔的簡要生平、功績。如果哪位後裔有做過造福一方的好官,或做了其他好事,他們最精彩的事跡都會在族譜中被記錄下來。可惜的是,受封建思想影響,女子都不能上族譜。
這本族譜在「文革」時期差點被當作「四舊」燒掉,幸虧縣委領導發現了它的價值,當時讓檔案館將其收藏保護起來,事後還對族譜進行了修復。「它可以說是我們館里最珍貴的族譜之一,我也很喜歡它1鄭館長興奮地說。
「台灣流傳下的王氏族譜可都沒有這么古老。「台胞王義輝先生說,「現在台灣王氏宗親基本上是20年翻修一本族譜,最近幾年修族譜的工作也漸漸慢下來了。」如今看見了這本族譜,王義輝先生連說了好幾遍「真是寶貝」。
省檔案館工作人員小張又帶領這些王氏族人參觀了另外一套五本王氏族譜。「這套族譜也十分難得,裡面有古人題寫的王審知傳記。」小張說,「包括這套王氏族譜在內,我們展出的尚干林氏、雁門薩氏族譜、北宋名臣李綱等人的族譜,全是族譜里的珍品。」
王氏族人很想現場翻閱這些族譜,但展出條件不允許這樣做。檔案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這些台灣客人願意將族譜帶回台灣,可以去檔案館復制一份。
王審知後裔王麗華女士說,目前在福州的王氏後人都有個共同心願,將福州的王氏族譜盡可能地修復、保護起來,「大量王氏族譜已經在歷史劫難中散失,我們現在正在盡力搶救剩下的王氏族譜,並加以翻修。」 (本報記者 王進 文/圖)
⑥ 番禺祈福新村祈臨八街在哪裡
鍾村鎮祈福新村B區。祈福新村位於廣州市番禺區市廣路,佔地7500畝,以大環境、大配套、大交通的國際文化型社區而享有「中國第一村」、「巨型御花園」、「小聯合國」等美譽,其中的主要街道祈臨八街位於番禺祈福新村B區,街道兩旁設立多個店鋪,營業范圍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