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廈門大學好不好評價怎麼樣
廈門大學好不好評價怎麼樣
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填報志願時 廈門大學 好不好評價怎麼樣和廈門大學好不好,就成了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十分關心的問題。
那麼,到底 廈門大學 好不好評價怎麼樣呢?下面是快車教育綜合多方面資源信息整理的有關 廈門大學 的評價,相信您看完以下評價,心裡一定有數了。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 廈門大學 官方給出的自我評價
學校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26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713人,佔全職教師總數的64.0%(下同);擁有博士學位的1918人,佔71.6%。學校共有兩院院士22人(其中雙聘院士10人),國家「973」、國家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7人,中央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入選者38人(其中「青年」入選者10人),「*」特聘教授15人、講座教授14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8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列入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6人,全國高校教學名師獎獲得者6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0人,列入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151人;國家創新研究群體5個、教育部創新團隊7個。
學校設有16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技術中心3個,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福建省重點實驗室、中心28個,廈門市重點實驗室、中心16個。 廈門大學 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福建省內唯一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自然科學研究水平不斷提升,「十一五」期間,共承擔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項目、課題700多項,在Science和Nature(含子刊)以及Cancer Cell、The Lancet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6篇,2項科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實力雄厚,南洋研究、台灣研究、高教研究、經濟研究、會計研究等領域居國內領先地位。「十一五」期間,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1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研究項目157項,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4項,立項數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在教育部第四屆和第五屆高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分別有19項和14項成果獲獎。
學校已與英、美、日、法、俄等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27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學校積極參與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已與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區的大學合作建立了15所孔子學院。2008年, 廈門大學 漢語推廣南方基地獲批並啟動建設,為漢語國際推廣工作提供有力支撐。2013年,學校榮獲孔子學院「先進中方合作院校」稱號,同時國家決定依託學校建設孔子學院院長學院。在對台交流方面,學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已成為台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交流的重要高校。
往往 廈門大學 官方給出的自我評價會掩蓋缺點、突出優點而美化自己,要識廬山真面目,那我們一定得認真看下面來自生活學習在 廈門大學 里學長學姐最真實的心聲。
不可否認 廈門大學 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們還是先上好評,後上差評。
好評 南普陀寺下來就是廈大了,花園城市裡的花園學校,加上無時無刻不把這里當做景點遊玩的眾多遊客,真的不太像是大學,而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印象最深的是那一片美麗的湖泊,還有無處不在的榕樹和以紅色磚瓦為基調的小樓,真是美不勝收,嗲到無敵,問題是,這校園的美麗和外界帶來的喧囂,在這里哪能安心做學問呢。。。不過,作為最佳戀愛聖地,相比一定是名副其實的,哈哈!
好評 學校建在市內交通很方便,而且附近的商業狀態也很繁華,離普陀寺很近可以一天參觀這兩個地方。校內綠樹林蔭景色寧靜優美,而且還有名氣不小的芙蓉隧道,裡面的各種塗鴉是很多學子的傑作,果然灰常人才哈~~芙蓉湖的景色也值得一觀,在這里上學真滴灰常驕傲哈~~
好評 美麗的 廈門大學 ,是多少學子的夢想!從普陀出來,就是廈大的後門漫步廈大校園中,綠樹紅花水邊樹下那靜心讀書的學生,多靜謐的一副美景校園很大,建築時尚而現代,又似回到了學生時代
好評 廈大很安靜,風景很好,走出校門還有一片沙灘,在那個地方讀書好幸福呀~~那是去讀書嗎?簡直就是在那裡度假~~
好評 參觀 廈門大學 要排隊並出示身份證登記的,有點麻煩,因為人很多。但是廈大風景挺優美的,建築頗有南洋風格,我覺得挺適合談戀愛的,呵呵
好評 廈門大學 不錯喲。總體來說還可以,環境不錯。周圍環境也不錯,且有南普陀,偶爾不可以爬爬山,還可以看看海。
好評 很大很漂亮 大門前寫著不是本校的不能進 搞得我進去偷偷摸摸的 其實也就是寫寫 裡面除了學生 觀光的 還有附近的居然 因為裡面好像有個湖的樣子 所有連遛狗的我都看到了 - - 廈大除了是學校之外 還像個公園似的 環境很好 還有天鵝什麼的好像 光銀行就看到好多個 廈大的貓一個個都神采奕奕的 得意的不得了 不愧是名校里的貓 受過教育么。。。貌似聽說廈大有個食堂的飯不錯吃 但是沒去嘗試 ...更多很大很漂亮 大門前寫著不是本校的不能進 搞得我進去偷偷摸摸的 其實也就是寫寫 裡面除了學生 觀光的 還有附近的居然 因為裡面好像有個湖的樣子 所有連遛狗的我都看到了 - - 廈大除了是學校之外 還像個公園似的 環境很好 還有天鵝什麼的好像 光銀行就看到好多個 廈大的貓一個個都神采奕奕的 得意的不得了 不愧是名校里的貓 受過教育么。。。貌似聽說廈大有個食堂的飯不錯吃 但是沒去嘗試 以後估計也沒機會了廈大還連著一個沙灘 一直走就能看見 廈大的學生真幸福
好評 不愧是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環境特別好。椰子樹棕樹湖水還有特色的建築。給人心曠神怡的感覺。去的時候是冬天,但是 廈門大學 已經有初春的氣息。真羨慕在這里讀書的孩子,依山傍海,感覺特別好。
好評 在門口需要拿身份證排隊進入的,速度還是挺快的,旁邊就是普陀寺,所以人超多的!進去後碰到一個賣地圖的,花了幾十塊買了張地圖'裡面真心大,要走完的話必須得有交通工具啊!環境很好啊,古色古香的感覺,真懷念以前讀書的時代啊!!美好
好評 廈門大學 的美麗可是全國聞名的,一起來看流星雨的播出更是讓廈大的風景為更多人所熟知,這一次去了廈門自然要去這所學校看看啦⊥幾個湖南妹子一起逛廈大的,校園超級大的,在這里上課的話自行車應該是必備的吧,柳樹、湖泊、草地走幾步就有,綠化做的很好啊,建築也很有特色,印象最深刻的是芙蓉隧道,隧道兩側都是學生自己的創意繪畫,很有特色哦,畫的好好啊。PS遊客進廈大的話,需...更多
;
2. 廈門大學生物科學專業怎麼樣
挺不錯的。
談一下我對生科的看法:在本科生教育方面,廈大生科可以說是做的非常棒了。
首先,學院開設的專業課,比如大一的普生,大二的細胞生物學等等全是用的原版教材,對英語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於閱讀文獻(大一會有新生研討課,需要小組在閱讀相關文獻之後上台講解。生物方面的文章基本上全是英文的,所以英語很重要。)
同時,本科生有很多的接觸科研的機會。 你可以找到認識的老師在他的實驗室玩,或者去他的實驗室做大創項目(這個是認真的科研)。
最重要的是,生科的推免率很高。
生物科學(又稱生命科學)專業包括了生物科學和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方向。
這些專業學科主要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科學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學生將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進而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其核心課程主要包括了動物生物學、植物生物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普通生態學等學科。
必修課程則包括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大學數學、大學物理學、生物統計學、發育生物學、生物技術概論、進化生物學,生物化學,微積分等。
3. 請問考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NIDVD實驗室的研究生應該報哪個專業馬上就要報名了求指導。我復習的
理論上是都可以的,主要看選擇的導師是不是NIDVD的
4. 廈門大學躍進樓實驗室條件
廈門大學躍進樓實驗室條件:
1、學歷要求:碩士及以上學歷。
2、專業要求:發酵工程、生物工程、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和制劑葯學等相關專業。
3、年齡要求:不超過45周歲。
4、責任心強、工作細心、科研態度嚴謹、具有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5. 廈門大學mac實驗室怎麼樣
師資雄厚、設施齊全。
1、師資雄厚。廈門大學,位於福建省廈門市,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師資力量雄厚,高端知識儲備多,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2、設施齊全。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451萬冊、電子圖書885萬冊,固定資產總值126億元,儀器設備總值46億元;擁有10家附屬醫院。校園高速信息網路是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設施齊全,專業設備多。
6. 廈門大學的電子信息科學類屬於廈門大學的哪個學院
電子信息科學類屬於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的物理學系.現在本科招生都屬於大類招生,進校後再選專業。電子信息科學類專業以後分為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兩個分流專業(方向)。
廈大物理方向的實力還是不錯的。
物理學系於1923年創辦,1924年設置本科專業,1978年開始招收「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1986年招收「半導體物理與器件物理」專業博士生。目前,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凝聚態物理」、1個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理論物理、無線電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物理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3個本科專業(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
物理學系現有教授20人(博導16人)、副教授26人,其中雙聘院士1人、中國青年科學家獲獎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5人、教育部優秀中青年教師1人、獲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 2人、教育部青年骨幹教師6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擁有福建省創新研究群體「凝聚態理論和計算凝聚態物理」、廈門大學創新研究群體「光電子與信息技術」。在整合本系優良師資的基礎上,物理系於1978年重新成立了廈門大學技術物理研究所;2005年成立了廈門大學理論物理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廈門大學半導體光子學研究中心。
7.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怎麼樣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由生物學系、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科學系、農業生物技術系、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細胞生物學與腫瘤細胞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單位組成。學院的前身為生物學系,創建於1922年學院擁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擁有近5萬平方米的教學科研用房和超億元的現代生物學實驗儀器設備,形成了生物醫學、分子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寄生動物生物學、水生生物學和農業生物技術等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8. 廈門大學的學術科研
2011年至2016年3月,該校在《科學》、《自然》、《細胞》及其子刊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1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承擔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74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5項),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32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六屆、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其中一等獎3項;廈門大學在台灣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經濟研究、會計研究、南海研究等領域已經形成自身特色,實力居國內高校前列。2015年,學校科研經費近10.88億元。
在2010年全球最著名的兩大科技期刊之一的《Nature》發布的《自然出版指數2010中國》(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0 China)這份報告中,廈門大學科研實力位居國內所有科研機構第9名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志發布的《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報告顯示,廈門大學位列中國十大科研機構的第六位 。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2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福建省內僅有的兩個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
學校還設有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廈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廈門大學財務管理與會計研究院、廈門國際法高等研究院、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廈門大學海峽兩岸發展研究院、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廈門大學生物仿生及軟物質研究院、海洋與海岸帶發展研究院等14個研究院以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 國家重點實驗室 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疫苗學與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實驗室 醇醚酯化工清潔生產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天然產物源靶向葯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譜學分析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性能陶瓷纖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計量經濟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研究機構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廈門大學海外華文教育研究所、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中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研究所、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微納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化學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物理化學研究所、教育部寄生動物學研究室(廈門大學)、教育部細胞生物學研究室(廈門大學)、廈門大學亞熱帶海洋研究所、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國家農村社會保險研究中心(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委託)、分子診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福建省重點實驗室 福建省等離子體與磁共振研究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半導體材料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微納米系統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化石能源化學與化工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化學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無機化學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特種陶瓷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特種先進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葯物工程實驗室、福建省高校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亞熱帶濕地生態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資源微生物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神經退行性疾病及衰老研究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眼科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海陸界面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仿腦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器官與組織再生實驗室、福建省材料基因工程實驗室、福建省柔性功能材料實驗室、福建省智慧城市感知與計算實驗室、福建省葯物新靶點研究實驗室 福建省研究中心 福建經濟研究中心(省校共建)、福建女性發展研究中心(省校共建)、福建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醫學分子病毒研究中心、福建省抗癌研究中心、福建省濱海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陶瓷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納米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核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數據挖掘研究中心、福建省立法研究中心、福建省財稅金融法治研究中心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12月,廈門大學圖書館共有紙本館藏為481.8萬冊,電子館藏443.2萬冊,合計總館藏量為925萬冊;另訂購有在線電子期刊6萬種,其中中文期刊2.8萬種,外文期刊3.2萬種。
圖書館文獻收藏涉及各學科領域,尤以哲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語言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海洋學、機械與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領域的文獻更為系統,在東南亞研究和台灣研究的資料建設方面具有特色優勢。館內還擁有大量的古籍線裝書、光碟、錄音(像)帶、縮微平片等資源,是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圖書館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中主要的成員館之一,福建省文獻信息服務中心,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科中心之一,與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大學圖書館建立有館際互借和出版物交換關系,教育部在本館設有科技查新工作站 。 學術刊物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於1931年創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廈門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主要刊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1994年以來,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均居全國綜合類高校前列,先後被國內外多家核心期刊和資料庫收錄為刊源,多次被評為全國、華東地區、福建省的優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定的「中國期刊方陣」;2003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國家科技期刊百種重點期刊獎」;2006年、2008年蟬聯國家教育部科技司頒發的「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08年榮獲「首屆福建省十佳期刊」。2009年在全國高校科技期刊「三優」評比中被評為「編輯質量優秀期刊」。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2009年華東地區優秀期刊評選中獲「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2010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11年被評為「第2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2011-2012)中 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廈門大學主辦、國家教育部主管的高層次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2003年底首批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根據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志社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10年版)的數據,2009年該刊在「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總被引3122頻次,復合影響因子1.692,位居全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第7位。此外,根據陝西師范大學圖書館「高校文科學報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組」2001-2006年做的統計報告,該刊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摘轉率,在全國文科學報中名列第一,2003-2005年三年的平均摘轉率名列第四;其中2001年第二,2002年第一,2003年第二,2004年第五,2005年第三。先後被選為全國各種文科「核心期刊」和各種評估系統的來源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期刊」(南京大學)等。在各類期刊評比中,也獲得了相應的榮譽。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舉辦的四次全國文科學報評優中,都獲得最高獎項;近年先後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首屆福建省十佳期刊」 。
9. 廈門大學材料學院科研力量怎麼樣
科研實力不俗。學院擁有高性能陶瓷纖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特種先進材料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高校特種陶瓷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形成了無機材料及先進陶瓷材料研究與制備、特種陶瓷纖維及其制備技術、材料設計與金屬功能材料、低維功能材料與制備技術、高分子功能材料與加工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及生物材料的研究與制備等重要學術研究方向。「十二五」來,學院承擔了包括研保條件建設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的 200 多項科研項目,到校科研經費約2.5 億元。其中包括國家「973」基礎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項目1項,「973」項目課題2項,「863」計劃項目與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項,發表SCI論文500餘篇,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7項,其中一等獎(金獎)5項。
社會服務深化。學院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主動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著力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關鍵新材料的研發,在航空航天材料、汽車船舶材料、先進金屬原材料、建築防護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領域已經具備較強實力。
對外交流活躍。學院與美、日、德、法、英等國家和台港澳地區的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開展了密切的教學科研合作和師生交流互訪。多次主辦、承辦了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如亞洲地區生物礦化會議、先進陶瓷國際會議、先進電子封裝國際會議、疲勞與斷裂會議等系列高層次學術會議。曾邀請到諾貝爾獎獲得者以色列魏茲曼研究所ADA YOUNATH教授、美國工程院院士ALLAN HOFFMAN教授、AUSTIN CHANG教授、C.T LIU教授等到學院交流。
築夢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當前,學院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和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蹄疾步穩,不懈奮斗。全院上下正凝心聚力,銳意進取,朝著建設「世界知名、國內一流材料學院」的奮斗目標闊步邁進。
10. 廈門大學有哪些研究機構
學校設有2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牽頭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研究院1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福建省內僅有的兩個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
近五年,學校自然科學科研實力大幅提升,在《科學》《自然》《細胞》及其子刊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10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1項;3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3人獲「中國青年科技獎」,3項成果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學校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實力雄厚,近五年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1項,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8項;16項成果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其中一等獎1項;廈門大學在台灣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經濟研究、會計研究、南海研究等領域已經形成自身特色,實力居國內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