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去廈門,一定要去的鼓浪嶼的日光岩,不去看看它的美一定會後悔!
廈門一直都是一個旅遊勝地,而且廈門的鼓浪嶼可以說是廈門一大亮點,一年四季都是人滿為患,而位於廈門鼓浪嶼的日光岩,一直以來都是大部分人心目中,鼓浪嶼必打卡景點的前十,雖然它不是一個免費的景點,套票七十元,但它還是非常值得大家去看一下的。
眾所周知,日光岩其實是鼓浪嶼的一座巨石山,在當地俗稱「岩仔山」,別名是「晃岩」,相傳在164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收復台灣時曾經在此地停留,當時鄭成功來到了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遠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於是就把「晃」字拆開,就成了現在的「日光岩」。
當進入日光岩當中,就可以看到一座伴山而建的寺廟,有幾座木製的古宅以四周相伴的方位駐於此處,神像立於其中,隨著微風緩緩吹過,還可以聞得到絲絲的香燭氣味。
據說,這是一座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古寺了,曾名「蓮花庵」。寺廟旁邊的小路通往山頂,道路雖然有些陡峭,但卻是進行過精心修建的,沿著小路走,你可以感受到不同於市區熱鬧的寧靜,一路上草木茂盛,山石峭立還有許多隱蔽山林的神秘。
如果現在還有隱士,或許這會是他首選的好居處了,立於市而隱於市。
越往山頂上面走,路就越來越窄,到後面甚至是只能通過一個人。到了山頂發現這更像是一塊光禿禿的巨石,從山林中直沖向天,直直的冒出來,彷彿是想要扎進天里,卻又卡在半途中一樣。這里的觀景台設立在這巨石的頂部,鐵欄桿圍著這四四方方的一小塊窄窄的地,根本裝不下多少人。
當到達了山頂,你可以尋找一個最佳的位置,駐足著靜靜的向遠方眺望,在視線中,高高的天空也彷彿被壓得很低很低,雲層從天空中蹦出來,還夾帶著一抹瑰紅。
放眼望去,鼓浪嶼極具特色的紅磚屋頂,密密麻麻又錯落有致,那像是包裹著菜頭樹頂順序排列,一路延伸到了海灘,遠處的海浪還在溫柔拍打著金黃又細軟的沙灘,海面上的小船緩緩經過,時而捲起了一股股淡淡輕輕的浪花,就像微波里的盪漾一樣。
倘若你來到廈門,結束一天的行程以後,不妨來到日光岩,感受這里的夕陽,此時這里的太陽不同於白天的烈日,她溫柔神聖,站在日光岩下,慢慢的感受她的溫柔,輕輕的,柔柔的。
一起去到廈門鼓浪嶼的日光岩吧,
一起去用攝影留住你眼中這世界最絢爛的色彩!
㈡ 日光岩的介紹
俗話說「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廈門」。日光岩俗稱「晃岩」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最高峰。日光岩是鼓浪嶼的龍頭景點,包括日光岩和琴園兩部分。日光岩頂峰一直徑40多米的巨石凌空聳立,成為廈門的象徵。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曾屯兵於此,留下許多動人的傳說。景區奇石疊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富有亞熱帶浪漫氣息。擁有「一片瓦」、「鷺江龍窟」、「古避暑洞」、「龍頭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勝景。歷代文人石刻題詠甚多,為名岩增添古風異彩。攀天梯,登臨極頂,鼓浪嶼、廈門、大擔、小擔諸島盡收眼底。琴園通過纜車與日光岩相連,以現代游樂項目為主,有「百鳥園」、「電影院」、「英雄園」等,與日光岩自然景觀形成動與靜、今與古的有機結合。景區注重環境的保護,1999年12月通過ISO14001標准,成為全國首家通過該標準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山中峰腰怪石嶙峋?在疏疏落落的樹林中,「蓮花庵」「古避暑洞」「龍頭山遺址」「水操台」「鄭成功紀念館」等建築,石洞、古城和歷代摩崖石刻隱約可見,身臨其間,思古撫今,會令人感慨萬千。從島上渡輪碼頭下船步行十幾分鍾就可以直接到達。從石巷上進,便是龍頭山寨。岩石上的圓孔是士兵搭架帳篷開鑿的。前十九路軍軍長蔡延鍇將軍見景生情,命筆寫下了七絕:「心存只手補天工,八閩雄兵今古同;當年古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對鄭成功贊美有加。蔡元培先生也有一首七絕:「叱吒天風鎮海濤,指揮若定陣雲高。蟲沙猿鶴有時盡,正氣觥觥不可淘。」這是清代大書法家何紹基寫的,一股奮發之情催人向頂峰奔去。日光岩下有一石洞,是由巨石架起的通風口,稱「古避暑洞」洞內涼爽異常,為旅遊的人拂去疲勞的汗珠。在「古避暑洞」背後刻著一首詩,「日光岩,石磊磊,環海梯天成玉壘,上有浩浩之天風,下有泱泱之大海。」出自於蔣鼎文之筆,蔣鼎文是蔣介石的同鄉,他在「解決」十九路軍發動的「閩變」以後,躊躅滿志,心情極好,才寫下這篇頗有點文採的銘文。有人說「游廈門不游鼓浪嶼就不算來廈門」,正確的說法應是:游廈門不登日光岩就不算來廈門。天風台,天風颯颯,海濤滾滾,群山倒影,巨輪列陣,舉目四顧,一覽無余,盡抱懷中。此情此景,誰不心潮澎湃,豪情激越!從日光岩往下看,鼓浪嶼像一艘綵船,停泊於萬頃碧波之中,時浮時沉,波光閃爍;是不是像一座盆景,放在翡翠盤里,錯落有致,玩賞不盡;是不是像一個睡美人,仰卧於輕霧帳里,風姿綽約,風情萬種。
㈢ 廈門熱門景點及簡介,謝謝~~
鼓浪嶼:面積1.87平方公里,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嶼明麗雋永的海島風光,主要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均為廈門名景。日光岩
日光岩日光岩又名晃岩,為鼓浪嶼最高點,頂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疊成洞壑。樹木蔥郁,亭台掩映。拾級而登,先至蓮花庵,「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殿堂,庵旁巨石鐫刻「鼓浪洞天」、「鷺江第一」;庵後有「鷺江龍窟」、「古避暑洞」諸勝,中間即鄭成功龍頭山寨和水操台遺址,有蔡廷鍇、蔡元培贊鄭題詠。登臨絕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底。
菽庄花園
菽庄花園在日光岩南麓海濱。台灣富商林爾嘉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攜眷內渡,寓居鼓浪嶼,1913年始建此園,以寄託對台北板橋故園的懷念,並以其號「叔臧」諧音為園名。園主銅像,現屹立園中。全園借山藏海,巧為布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令人流連忘返。有壬秋閣、四十四橋、疊石、假山、談瀛軒、頑石山房諸景,為廈門名園之最。左側港仔後海濱浴場,沙清水凈,可容數千人游泳。附近有延平公園,為紀念鄭成功而建,其中有指凈泉,俗稱「國姓井」,相傳是鄭氏屯軍時開設的水井。
皓月園
皓月園位於鼓浪嶼東部的覆鼎岩海濱,佔地3萬平方米,沿鷺江之濱鋪開,這是以海濱沙灘、岩石、綠樹、亭閣展布的庭園。始建於1985年,園以《延平二王集》中"思君寢不寐,皓月透素幃"詩句取名"皓月園"。園內有長13.7米、高4.7米、耗銅18噸的一座鄭成功及其部將巨型銅雕像。這座巨型銅雕,除鄭成功及其分立左右的部將陳澤、陳廣、陳永華、楊朝棟比真實體量略大外,其餘各路兵馬都朝兩側延伸,圖幅寬廣,頗引人注目。園內更突出的是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巨型花崗岩雕像,這個巨像於1985年8月27日落成,高15.7米,重1617噸,由23層625塊「泉州白」花崗岩精雕而成,十分威武。
園博園: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水上大觀園。園博園以廣闊的杏林灣水域為背景,由5個展園島、4個生態景觀島和兩個半島組成,自然形成多島結構、眾星拱月的園在水上、水在園中的景觀特點。園博園按中國古典園林流派,結合現代園林風格建造了北方園、江南園、嶺南園、民族風情園、國際園、閩台園等10大園區,每個園區都有各自非常鮮明的特色。
海底世界:是由新加坡華僑與鼓浪嶼風景區建設開發公司合作興建的,總投資1000萬美元。這座花壇簇擁的海藍色水晶宮建築,第一期工程先後建成了海洋館、企鵝和淡水魚館。其入口處在主體建築外60米地方有一個設計獨特、別具一格、張牙舞爪的章魚雕,高6米、跨徑11.2米。它是廈門海底世界的標志性建築,也是遊客們首先拍照留念的景觀。設施新穎,有現代化的設備,而最突出的設施是海底隧道。海底隧道長80米,寬1.5米,進入海底隧道,站在電動代步道上,可以看到兩側的凹形大魚池。旅客不需潛水也能"進入海底世界"與魚共游,看到四面八方和上下前後魚的世界,川流不息的魚群近在咫尺,擦肩而過,露著鋒利牙齒的兇猛的鯊魚撲面而來,自由自在的慢吞吞的巨大 魚從頭頂飄然而過……,潛水員在水下喂魚表演,群魚爭食,人魚混為一體的精彩場面,讓人贊嘆不已。
園林植物園:俗稱「萬石植物園」,是一座圍繞萬石岩水庫精心設計的植物園林。位於廈門市區中山公園東南方,獅山、五老峰北面。建於1960年,全園喬灌木約180萬株,這里有著名的熱帶、亞熱帶植物園的各個園區,有萬石山上山巒疊嶂的各類岩景,面積26平方公里,其中植物園區面積2.27公頃,草坪面積1.5公頃,綠地面積213.6公頃。根據科研和游覽需要,園內依次安排了松杉園、玫瑰園、棕櫚園、蔭棚、引種植物區、葯用植物園、大型仙人掌園、百花廳、蘭花圃等20多個專類園和種植區,栽培了3000多種熱帶、亞熱帶植物,其中有被人稱為「活化石」的水杉、銀杏,有世界三大觀賞樹--中國金錢松、日本金松、南洋杉,以及名貴的仙人掌等奇花異木,是一座秀麗多姿、四季飄香的游覽園林。
南普陀寺:有「千年古剎」之稱,位於五老峰山下,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寺院,緊臨廈門大學。寺以奉祀觀音為主,又在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浙江普陀山之南,故名。南普陀寺起源於唐代,薈集了閩南淵源流長的歷史文化,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左右廂房、鍾鼓樓等構成的建築群,雄偉、壯觀,頗具佛教特色,更具「佛法無邊」之威嚴。 藏經閣里珍藏有緬甸玉佛,宋代古鍾、香爐,明代銅鑄八首二十四臂觀音清代瓷製濟公活佛以及大量佛典經書著名的有《明大藏經》《日本大藏經》等。藏經閣 後有摩崖石刻多處,其中有塊大石,鐫刻著一個特大的「佛」字,高一丈四寬一丈,粗獷豪放雄健有力,為國內罕見。 寺後的五老峰山麓,有該寺歷代高僧墓塔以及碧泉、般若池、凈業洞、兜率陀院、須摩提國、阿蘭若處和太虛亭等景點。寺內一側的閩南佛學院,創辦1925年,在海內外久負盛名,是宏揚佛法、培養佛家弟子的搖籃,目前,有很多學生在此就學。寺內「素齋館」的素菜,烹調考究,頗負盛名。
此外還有日月谷溫泉度假村 、海滄野生動物園 、觀音山 等等
㈣ 鼓浪嶼最高峰是什麼
鼓浪嶼最高峰是日光岩,它的海拔是92.7米。日光岩俗稱「岩仔山」,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日光岩聳峙於鼓浪嶼中部偏南,它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而成,此外,它也是龍頭山的頂峰。
站在日光岩山門處,便可看到一塊高40多米的巨岩,在那巨岩峭壁上,有許世英題刻的「天風海濤」四字橫書。其下還有兩行大字題刻,右側為「鼓浪洞天」,這是日光岩最早的題刻。左側為「鷺江第一」,是林鋮所寫。而上述三大崖刻,可以說是對日光岩的風光作了形象性的概括,給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進入山門,便是日光岩寺,重修於明萬曆年間,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日光岩寺是一塊巨岩覆蓋的山洞,稱「一片瓦」,因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冉冉升起,該寺首先沐浴在金色的陽光下,因而得名,後來日光寺又改名為「蓮花庵」。
從石巷上進,便是龍頭山寨。這是鄭成功在此山上屯兵時遺留下來的寨門。寨門右側有「宛在亭」,「宛在亭」下有一巨石,上端平坦,高15米,寬6米,坐南朝北,與廈門隔江相望。此外,日光岩下還有一石洞,是由巨石架起的通風口,稱「古避暑洞」。據說洞內涼爽異常,所以可以為旅遊的人拂去疲勞的汗珠。
㈤ 鼓浪嶼日光岩的來歷
日光岩俗稱"岩仔山",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日光岩游覽區由日光岩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日光岩聳峙於鼓浪嶼中部偏南,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成為龍頭山的頂峰,海拔92.7米,為鼓浪嶼最高峰。 有關日光岩名稱的來歷有兩種傳說:一是自然地理傳說,因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後升起,日光岩最先淋浴在陽光中,故得名為日光岩,寺廟稱日光岩寺;一是歷史傳說,當年鄭成功來到晃岩(日光岩別名)。
㈥ 廈門哪個地方可以爬山
廈門島內的山基本都開發有步行道,比如東坪山,仙岳山,梧村山,南普陀後山的五老峰,磨鑫山、金榜山等等都可以爬山。
島外的同安西山,海滄的天竺山等等
㈦ 日光岩有哪些特點
日光岩是一個很特別的景點。
特點在於有水操台、鼓浪洞天。
日光岩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形成的,它是鼓浪嶼的最高峰,也是鼓浪嶼的最佳觀景點之一。放眼四顧,廈門市區、鼓浪嶼全島、大海,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簾。
很多人出門旅遊都會考慮跟團還是自由行,自駕還是坐飛機高鐵,提前安排好交通出行以及住宿可以為旅遊節省不少麻煩。
除了提前安排好這些,做好景區的攻略也是重要的。
去日光岩,需要提前了解哪些事項呢?
景點介紹 :
日光岩是由兩塊巨石一豎一橫相倚而立形成的,它是鼓浪嶼的最高峰,也是鼓浪嶼最佳觀景點。放眼四顧,廈門市區、鼓浪嶼全島、大海,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簾。
日光岩位於廈門市鼓浪嶼中部偏南,俗稱岩仔山,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
用時參考 :
1-2小時
出門旅遊要帶好必用物品,比如適合的服裝衣服,折疊傘等。然後帶好一些葯品,風油精,暈車葯等,這樣會減少旅遊過程中很多麻煩事兒。

㈧ 廈門鼓浪嶼上的五個景點是什麼
鼓浪嶼上的五個景點有
日光岩:俗稱「岩仔山」,別名「晃岩」,相傳1641年,鄭成功來到晃岩,看到這里的景色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之為「日光岩」。日光岩游覽區由日光岩和琴園兩個部分組成。
(8)廈門日光岩沙縣什麼岩擴展閱讀
鼓浪嶼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融歷史、人文和自然景觀於一體,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福建「十佳」風景區之首。
隨著廈 門的發展,鼓浪嶼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2007年05月08日被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被國家地理雜志評選為「中國最美五大城區之首」。
㈨ 廈門鼓浪嶼景點介紹
鼓浪嶼景點介紹如下:
1、日光岩又名晃岩,為鼓浪嶼最高點,頂端海拔96米。山上巨石嵯峨,疊成洞壑。樹木蔥郁,亭台掩映。拾級而登,先至蓮花庵,「一片瓦」巨石嵌空,形成殿堂,庵旁巨石鐫刻「鼓浪洞天」、「鷺江第一」。
庵後有「鷺江龍窟」、「古避暑洞」諸勝,中間即鄭成功龍頭山寨和水操台遺址,有蔡廷鍇、蔡元培贊鄭題詠。登臨絕頂,山海奇觀,風光無限,廈門、鼓浪嶼、大擔、二擔諸島盡收眼底。
2、古避暑洞是個很有特色的山洞,兩旁石壁支起從天而降的花崗岩巨石,給人泰山壓頂之感,十分險峻。上面「古避暑洞」四個字是清末台灣文人施士潔題寫的。石洞明亮乾燥、通風清爽。穿過古避暑洞,向左拐,有一座窈窕小亭,撐起細細腰骨。
把岩石當作涼台,名叫「傘亭」可供遊客遮陽避雨。旁邊的岩石頂,有一個仙人洗腳的石盆,長年累月盛著水,一旁還有仙人的腳印。
鼓浪嶼簡介
鼓浪嶼島上海礁嶙峋,岸線迤邐,山巒疊翠,峰岩跌宕,鼓浪嶼以建築為表,音樂為魂。代表景點有:日光岩、菽庄花園、皓月園、毓園、鼓浪石、鼓浪嶼鋼琴博物館、鄭成功紀念館、海底世界、天然海濱浴場、海天堂構等。隨著廈門的發展,鼓浪嶼成為觀光、度假、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海島風景文化旅遊區。
鼓浪嶼先後獲得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美五大城區等榮譽。2017年7月8日,「鼓浪嶼:國際歷史社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52項世界遺產項目。